手机阅读

预防hiv讲座心得体会总结 艾滋病预防知识讲座心得体会(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4 16:19:46 页码:9
预防hiv讲座心得体会总结 艾滋病预防知识讲座心得体会(3篇)
2022-12-24 16:19:46    小编:ZTFB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主题预防hiv讲座心得体会总结一

1、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3、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锻炼幼儿遇事不慌、不怕危险困难的勇敢精神,能够保护自身安全。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

课件、图片、玩具、毛巾、电话、几种防火安全标志。

<>

1、从一些物品中找出幼儿不能玩、易引起火灾的东西,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观看图片,引导幼儿说出火灾的危害。火不仅能烧毁房子,烧伤人,还会烧毁森林,污染空气。

3、通过图片,引导幼儿说出预防火灾的方法,认识"防火"标志。

①预防火灾,小朋友们不能随便玩火。

②蚊香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

③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

④小朋友不能玩未熄灭的烟头,见了没熄灭的烟头应及时踩灭。

⑤认识"严禁烟火"的标志。

4、简要说出火的用途,消除幼儿惧怕火的心理压力。

5、让幼儿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与技能。

万一着小火了怎么办?着大火了呢?困在房间里?公共场所着火怎么办?教师:首先要打119报火警。冷静地查看起火原因、火势的方向,并在未形成大的火势时,选准逃生路线。火势不大,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服裹上湿毛毯、湿被褥,勇敢地冲出去,千万别披塑料雨衣。在家里,要舍弃屋中财物出逃,以自身生命安全为重。从烟火中出逃,要尽可能用湿毛巾或湿衣物(不能太湿,因为太湿会使人接触烟雾后窒息)捂住口鼻,以免吸入烟雾和有害气体被熏晕。逃离时头脑要保持清醒,想清楚路线,以免乱闯乱钻,耽误了时机。尽可能俯身行走或爬行,在贴近地面30厘米的地方即可。开门时,可用衣物包住手,以免被烧热的门把烫伤。如果身上着火,千万不要跑动,否则会因跑动带风而助长火势。应就地翻滚或用东西拍打,直到火灭。躲避烟火不要往阁楼、床底、橱内钻。从失火的高层建筑中出逃,不能乘电梯,因火灾发生时会断电。如果楼梯已被浓烟或大火封锁,千万不要硬冲过去。

不要随便跳楼,可以在阳台上等待救援,并要封住门窗,以防火袭阳台。实在无路可逃,应该立即进入没被火灾威胁的房屋,紧闭门窗,往地上泼水,等待救援。

如果已没有别的出路,必须从较高的楼层跳下时,可以迅速把床单等结实的布或绳绑在一起,一端绑在窗上或阳台上,从上面慢慢滑下来。

看到救护人员时,要大声叫喊或边喊边摇动色彩鲜艳的衣物。救援人员来到后要服从命令听指挥。

6、游戏:"安全防火自救"游戏。通过游戏培养幼儿遇火不惧怕、不慌张,提高幼儿防火自救的能力。活动延伸:认识标志,设计标志。让幼儿为不同的场所设计并张贴相应的"禁止烟火""当心火灾"等标志。

<>

活动开始,让幼儿主动探索、寻找日常生活中不能随便说的易引发火灾的物品,并让幼儿自主地说出不能玩的原因。体现《纲要》理念,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活动中,通过看火灾录相及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几个片断,使幼儿在大脑中形成表象,并让幼儿通过观察、思维、想象,自主做出判断,丰富幼儿安全防火知识,从小培养安全意识,为幼儿一生可持续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最后,采用游戏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自救知识、技能。总之,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坚持面向全体,尊重、关注每个幼儿,给所有幼儿提供开放的环境,同他们一同探索,始终做幼儿的支持者、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丰富了幼儿防火知识,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当然,活动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对中班年龄普遍偏小的特点,把握不到位,活动难度稍有些偏大。在引导幼儿自主探索、互助合作方面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

主题预防hiv讲座心得体会总结二

艾滋病,已成了全世界人民共同关心的一个话题。怎样预防艾滋病,也就成了大家更为关注的话题。大家都知道艾滋病的可怕,都称它为“魔鬼”。那么,艾滋病到底是怎样的一个“魔鬼”?

通俗的讲,艾滋病是人体免疫系统被一种叫做“hiv”的病毒所破坏,因此身体丧失了抵抗力,不能与那些对生命威胁的病菌战斗,从而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据了解现全球约有3950万人感染艾滋病,每年都会增加430万人,也就是说世界上每隔8秒钟就会有11万人被感染艾滋病,而全球每天都有8000名感染者丧命。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

那么,艾滋病是怎样传染的呢?是血液、不洁性交、吸毒或静脉注射和母婴传播而引起的。有人问艾滋病是不是很严重?这是当然的,因为艾滋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病,它的死亡率在所有的病中排名第2,艾滋病就像一股突如其来的风,“唰——”一下子在你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降临并迅速蔓延。

在我国,艾滋病的流行情况又是怎样呢?从1985年开始,每年只有几例感染者,多数是国外来华的人士,或者是我们出国的人士。这样大概持续了四、五年。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出现了第一个流行期:在云南边境,中国开始了艾滋病的流行。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了快速增长期,其特点就是以很快的速度波及全国。从1994年到现在,将近10年的时间,一直都是在以40%以上的速度增长。

哪些是艾滋病的易感染者呢?人们经过分析,已清楚地发现了哪些人易患艾滋病,并把易患艾滋病的这些人统称为艾滋病易感染高危人群。艾滋病的易感染人群主要是指男性同性恋患者、静脉吸毒成瘾者、血友病患者,接受输血及其它血制品者、与以上高危人群有性关系的人等。

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因此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为了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的健康、幸福,我们应该怎么去预防艾滋病呢?

1、普及艾滋病知识,使人们了解它的病因、传播途径等。

2、避免不洁性交,尤其是避免与艾滋病人发生性接触。

3、对供血者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查,抗体阳性者禁止供血。

4、不共享针头和注射器及牙刷等可被血液污染的物品。

5、患艾滋病感染者的妇女禁止妊娠。

6、加强国境检疫,防止艾滋病的传入。

快加入到预防艾滋病的队伍中来吧!为了让世界永远充满微笑,为了家庭不再受沉重打击……行动起来,严防艾滋病!让世界不再为之哭泣,让艾滋病永远消失。

主题预防hiv讲座心得体会总结三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所演讲的题目是《生命诚可贵》。

相信最近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则新闻:5月6日,xx市xx县xx附近的长江流域内,7名地方高校学生发生集体性溺水,目前已造成5人死亡。听到这则悲剧后,你也许会和我有一样的感叹:又是一个溺水事件!的确,近年来“溺水事件”这个可怕的名词曾多少次响起在我们的耳畔?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平均每年因溺水死亡的人数约占正常死亡人数的50%以上,其中,青少年和儿童更是占了很大比重。由此,我们不得不将话题重心转移到青少年、儿童预防溺水上。

我结合自己切身体验,对一些真实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发生溺水事故的青少年、儿童大约分为两种。其一,则是拥有“大无畏精神”的勇士们。农村有句俗语:吓死胆大的,淹死会水的。他们正是凭借着“兵来将挡,水来我掩”的英雄气概,潇洒的投入到与水的“战斗”中了。无奈,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在短暂的欢声笑语中,他们的生命终结了。

正如,20xx年x月x日,xx省xx县xx小学三名六年级学生,午饭后结伴到村中池塘里游泳,因为盲目寻找“刺激”而发生意外,导致三人均因溺水而亡。无独有偶,就在同一天,xx市xx镇的9名青少年结伴到xx河洗澡,同样为了追寻刺激而造成溺水,仅有三人生还。

当然,如果我们将青少年所有溺水事件都归结到这点上,也未免太过牵强,毕竟在溺水事件中,还有许多谨小慎“危”的人。就拿我自己来说,还记得,xx年夏天的一个清晨,我与几位好友相约到村边池塘钓鱼,也许是因为有所收获,使我太过兴奋,脚底一滑,便落入水中了。那时愚昧,不识水性,更不懂得所谓的“溺水急救”知识了,就只晓得在水中尽力扑腾,幸好同伴果断机智,迅速将鱼竿伸向我,因此我成功获救了。

现在再回首当时的情景,仍有“余寒犹厉”之感。我是个幸运儿,但幸运的总占少数,。正如20xx年x月x日,在xx市xx区xx镇,几名小学生结伴到x县xx镇境内的xx河边嬉戏,不慎滑入水中,几人在水中互相施救,但因缺乏必备的溺水急救常识,就只知道紧拥在一起,导致这几名学生无一人生还。

爱水,是人类的天性,这点我们无可厚非,尤其在眼下,酷暑即临,到清凉的水中游上一游岂不快哉!但舒坦归舒坦,生命最重要。毕竟,我们的人生要我们延续规划,我们的家庭等着我们去构建,我们的祖国期待我们的奉献。生命诚可贵!

我的演讲完毕!

谢谢大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