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禁毒比赛获奖心得体会和方法 禁毒比赛获奖心得体会和方法总结(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4 16:38:17 页码:12
禁毒比赛获奖心得体会和方法 禁毒比赛获奖心得体会和方法总结(2篇)
2022-12-24 16:38:17    小编:ZTFB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禁毒比赛获奖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一、丰富宣传手段,营造良好的禁毒氛围

1、利用各种媒体和载体广泛宣传。禁毒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宣传工作是禁毒教育的关键环节。各级团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与禁毒工作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结合“青年文明社区”、“示范社区”、“无毒社区”和基层安全创建活动,充分利用影视、广播、报刊、图书等宣传手段,动员广大青少年,广泛宣传毒品给我国造成的历史灾难、对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的严重危害,积极宣传禁毒工作面临的形势和重大意义,形成了强大的禁毒宣传声势,在社区内形成了禁毒工作综合治理的良好工作格局。20xx年广西团委与自治区综治委、区禁毒委、区公安厅、区教育厅和区总工会一起组织开展了“向毒品宣战”电视大奖赛和全民禁毒普及教育活动。据统计,在大奖赛的筹备、初赛和复赛阶段,全区各地、市、县(市、区)都普遍开展了活动,有近10万名各界群众参加了当地“向毒品宣战”知识竞赛活动。此次活动在全区范围内展开,使毒品的危害性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极大提高了广大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的禁毒知识和禁毒意识。

2、利用节假日和重大活动进行宣传。各级团组织把经常性宣传与重大宣传相结合,在“6·3”虎门销烟、“6·26”国际禁毒日等重要纪念日,立足社区,充分利用社区青少年服务中心、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服务站、青少年法律学校,特别是少管所、戒毒所等阵地广泛开展了演讲、竞赛、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掀起了“社区青少年远离毒品”活动高潮,在社区营造了良好的防毒、禁毒氛围。20xx年6月10日,在广西凭祥友谊关举行了“中越青年拒毒签名仪式,1000多名中越青年代表进行了禁毒宣誓签名。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杨岳、国家禁毒委副秘书长王刚、区政协副主席陈光明、越南胡志明团中央书记处书记陶玉容等中越领导出席了签名仪式。同时,“南疆国门拒毒害”——广西青少年禁毒宣传活动仪式也在凭祥市启动。仪式后边境青少年拒绝毒品万人签名接力传递活动正式开始,分四条线路进行。6月26日,四条签名传递路线在南宁市朝阳广场汇聚,展示了各县市青少年拒绝毒品签字大旗、签名条幅,同时开展拒绝毒品联合签名、宣誓,1000多名广西首府青少年代表进行了庄严的禁毒宣誓并作拒绝毒品签名。据不完全统计,仅20xx年国际禁毒日期间,全国就有五百多万青少年走进社区,宣传毒品危害,普及禁毒知识。

3、利用“青少年远离毒品”网站为载体,禁毒宣传教育渠道日趋丰富。20xx年“6·26”国际禁毒日前夕,共青团中央和国家禁毒委办公室联合中青网建立了全国第一家专门面向青少年的禁毒网站——“青少年远离毒品”网站,网站内设法律法规、专家咨询、禁毒知识、禁毒论坛等10余个子栏目。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中央综治办主任陈冀平同志,国家禁毒委副主任罗锋同志参加了网站开通仪式,并聘请专家通过网上禁毒论坛与全国各地青少年进行网上在线交流,解答青少年提出的拒毒、防毒的有关问题,就青少年吸毒、如何拒绝毒品诱惑等问题开展了专题讨论。网络载体的运用,进一步丰富了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的渠道,有效地扩大了禁毒宣传教育的作用面,有力地加强了预防青少年吸毒工作的社会影响力,网站开通以来,浏览量已经达到近26万人次。

二、加强禁毒教育,增强青少年拒毒防毒能力

1、建立了禁毒教育基地。各地团组织充分利用青少年宫、社区青少年服务中心、知心家庭学校、进城务工青年培训学校、青少年维权服务站、青少年法律学校等活动阵地,建立了一批社区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为长期深入地开展青少年禁毒教育创造了条件。20xx年6月,国家禁毒委、共青团中央进一步加大对禁毒教育基地的投入,确定了100个重点联系的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为其配备了100台电视机、100台dvd、12万册《青少年禁毒教育掌中宝》和10万张宣传画,把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建设成为禁毒教育的一线阵地。同年6月25日,上海市禁毒教育馆也正式开馆,团市委积极与教育行动部门配合,有计划地分批组织青少年前往参观,截止今年5月22日,已有217665人次参观了该展馆,其中学生团体占参观者总数的78.83%,平均日接待人数达672人,有200多位大学生志愿者担任了禁毒馆义务讲解员。

2、开展远离毒品“自护教育”活动。各地团组织以“认识社会,拒绝诱惑,远离毒品,防范侵害”为主题,举办多种“青少年远离毒品知识培训班”,开展“青少年暑期禁毒自护教育”等活动。北京团市委于1999年开展了“星光青春保护行动”,几年来,他们坚持把毒品预防教育作为“自护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青少年识别毒品、认识毒品危害,逐步树立“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观念,有效增强对毒品的自我防范能力。同时,北京团市委联合有关部门为全市中小学聘任法制校长,并将毒品预防教育作为法制校长的必讲课程,为青少年上好“禁毒知识一堂课”。截止到20xx年6月,北京市星光机构已对10万名中小学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相关教育,有近百所中小学组织青少年到“星光青春自护学校训练基地”进行模拟训练;全市20xx余名法制校长已累计开展禁毒教育10000多课时。自护学校、自护训练营已成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的有效形式,法制校长已经成为教育青少年预防毒品的一支重要队伍。

3、针对青少年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不同特点,开展有所侧重、分层次的禁毒教育活动,坚持从小抓,重在防;把普法教育与禁毒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好现有的普法教育阵地,打好坚实的基础;着眼于调动青少年拒绝毒品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开展教育活动,让广大青少年充分认识到禁绝毒品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禁毒斗争中来。

三、强化服务职能,重点抓好特殊青少年的预防教育

1、针对特困群体,做好生活服务。针对遇到困难的特殊群体如家境贫困、身体残疾、下岗、待业人员,对他们给予温暖、关怀,解决其生活上的困难,为其上学、就业提供服务与帮助,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提高他们的社区认同感,人际温暖感,帮助这些青少年树立生活的勇气和信念,自觉远离毒品。流动青年群体是吸毒行为发生的高危群体。各地团组织积极配合公安、综治等部门,以“千校百万”进城务工青年培训计划为手段,不断强化对进城务工青年群体的禁毒教育。通过加强进城务工青年团组织建设,强化对进城务工青年的管理,增强他们的社会归属感;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充实进城务工青年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开展法律法规、文化知识、权益保护、卫生常识、预防艾滋病、禁绝毒品等方面的培训,帮助进城务工青年树立拒毒防毒意识。从1997年开始实施到20xx年底,各地共建立了3200多家进城务工青年培训学校,对2800多万进城务工青年进行了综合培训。

2、针对有不良行为人群,做好维权服务。对有闲散滋事、曾被治安拘留、收容教育、劳动教养等的青少年,在工作、生活、学习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组织他们参观戒毒所,观看“告别昨天,重塑自我”的文艺演出,对其进行教育。结合深化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进一步提高维权工作力度,积极动员各创建单位,根据本地区青少年禁毒工作实际,打击针对青少年的毒品犯罪,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净化成长环境,从根本上杜绝他们接近毒品诱惑的机会,防患于未然。目前,全国已有公检法司等14个系统、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涌现出国家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近千个。在创建活动中,各地还在建立联动机制、实现齐抓共管方面积极探索,形成了以维权岗为基础的省、市、区、社区四级联动的社会化维权服务网络。武汉市成功开发了“城市青少年成长环境监测评估体系”,首次实现了青少年成长环境状况的动态、量化的评估,为各级党委、政府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3、针对曾经吸毒的群体,做好结对帮教服务。通过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一助一”、“手拉手”等活动形式,对其进行帮教,为其提供服务,解决其生活中的具体困难,把强制戒毒、心理辅导、社会关爱结合起来,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心和温暖,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促使他们改过自新。北京市、武汉市等大中城市已先后成立禁毒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上海市现已在浦东、卢湾、闸北和徐汇四个区开展了禁毒社工试点工作,以1∶50的比例配备的禁毒社工已经上岗,负责对吸毒对象的定期尿检、跟踪帮教、生活关心、就业指导以及预防宣传,做到不漏管、不失控。各地团组织通过广泛招募禁毒志愿者,以上门入户宣传、设立禁毒咨询台、布置禁毒教育展板、发放禁毒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向全社会进行禁毒宣传;对有吸毒行为和已经戒毒人员进行“一对一”、“一帮一”教育,促使他们认识到毒品的危害,帮助他们重树生活信心,戒绝毒品,为营造拒毒、防毒、反毒、禁毒的良好社会氛围作出了贡献。

四、繁荣文化生活,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1、大力推荐健康有益的文化作品。各级团组织精心选择、积极推荐了一批适合青少年的优秀文化读物、影视作品、歌曲等,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利用社区青少年服务中心开展了“读一本好书”、“写一篇心得”、“讲一个好故事”、“看一部好电影”、“唱一首好歌曲”等活动。广东团省委通过主题团课、队会等形式,组织青少年观看了《毒魔----人类公敌》、《警惕!冰毒就在你身边》等禁毒专题片,向青少年普及拒毒防毒知识,教育他们自觉远离毒品,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增强青少年对毒品的免疫力。

2、加强社区青少年文化组织、文化阵地建设。社区团工委积极组织社区青少年创办“青少年文化社团”、“青少年特色兴趣活动小组”等外围组织。有计划、有主题地组织青少年开展健康有益的科技、文化、艺术活动。有效的整合社区资源,广泛建立社区文化广场、科普长廊、青少年文化园、体育活动场馆、大家乐舞台等文化、体育活动阵地。利用好社区内及驻社区单位现有的文体活动阵地和设施,使其成为传播文明、活跃文化的主阵地。

3、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体育活动。各级团组织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有效利用社区内的文化、体育活动阵地资源,结合“青年文明社区大家乐”活动,以楼道文化、广场文化等为载体,积极组织社区居民、青少年和驻社区单位,大力开展了健康有益的社区大家唱、大家舞、大家讲、大家演、大家写、大家画等文化、科技、体育活动。融反毒、拒毒、禁毒的内容于“大家乐”活动之中;融青少年的理想、道德、纪律和法制教育于“大家乐”活动之中,寓教于乐。用积极健康的文化熏陶青少年,感染青少年,丰富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青少年健康的业余爱好。20xx年,广东省中山团市委举办了“向毒品sing n0音乐大赛”,青少年踊跃参与,纷纷改编现有的歌曲,将拒绝毒品的决心熔入到歌词中,用音乐的形式向社会传播禁毒信息。

禁绝毒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今后,我们将按照国家禁毒委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动员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与禁毒工作,为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推荐禁毒比赛获奖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1. 防毒反毒,人人有责。

2. 毒品是万恶之源,禁毒需万众一心

3. 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刻不止。

4. 综合治理毒品问题,减少毒品危害。

5. 全党动员,全社会行动,打一场禁毒和防治艾滋病的人民战争。

6. 毒品是犯罪的祸根。

7. 开展创建无毒害社区活动,确保一方净土。

8. 依法禁毒我你他,无毒无忧千万家。

9. 拥抱健康,亲近幸福,远离毒品

10. 学生不吸毒,校园无毒品。

11. 群策群力参与禁毒,同心同德珍爱生命。

12. 依法禁毒,创造和谐社会;远离毒品,享受阳光生活。

13. 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

14. 除毒务早,除毒务尽!

15. 抵制毒品,远离毒害。

16. 远离毒品真爱生活;和谐家园有你有我。

17. 禁贩禁钟禁吸禁制并举

18. 莫沾毒品,莫交毒友。

19. 动员起来,打一场禁毒的人民战争!

20. 全民动员,禁毒防毒,创一流文明城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