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考试失利后的心得体会报告 考试后的得失和感想(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5 03:18:43 页码:9
考试失利后的心得体会报告 考试后的得失和感想(四篇)
2022-12-25 03:18:43    小编:ZTFB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考试失利后的心得体会报告一

早上好!

再过一个星期,这个学期就要结束了。等待大家的是轻松愉快的暑假。想到这些,大家的心情肯定是非常愉快的。但是,在享受这些之前,我们必须接受学习上的一次重要检验——那就是期末考试。期末考试的战鼓又敲响了。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再打一次胜仗? 爱因斯坦有个成功的公式:成功=艰辛的劳动+正确方法+少说废话。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学习成功 = 刻苦努力 + 学习方法 + 心理智力因素。

首先讲学习方法。

复习阶段,重在抓牢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不稳,做题不准。从课本上的例题入手,习题入手。抓住几根主线,梳理成条,对知识点和基本题目要进行重点过关。基础题要做到:考必得分、得必满分。原来基础欠缺的同学应充分利用期末复习的时机,狠抓基础,做到复习到位,消化到位,宁可学少点,也要学好点。

复习阶段, 改错纠错很重要。善于学习的同学会把所有的作业和单元测试卷拿出来,将易错题重新整理一遍,再做一些同类的题目进行巩固。比起劳神伤身的“题海战术”的土办法,这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巧办法。每位同学要充分利用错题集,狠抓易错点,易混点不放松,反复练,练反复,直到练会、练准为止。原来比较优秀的同学,也要常常提问自己,“还有什么不懂?”主动请教老师,将问题消灭在考试前。

复习阶段,答题习惯很重要。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和规范答题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将最大限度地避免考试中的主观失分。 复习阶段,争取时间很重要。有人说一个用“分”计算时间的人,比一个用“时”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出59倍!我们要“见时间之缝,插学习之针”,充分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争取多记几个公式,多背一段文章,多温习一遍老师在课上讲的重点……保持这样的“挤”的恒心与韧劲,锲而不舍,才可能聚沙成塔,把有限的时间变成无限的力量!

其次讲心理素质。

如果你把期末考试看成终点目标,它就会膨胀,变得越来越吓人。但如果你只把它看作人生中必然要经过的路标,一场必然到来的阶段总结,那它就一点也不可怕。如果同学们能够以平常心来看待期末考试,以从容自信的态度面对期末考试,就一定能够正常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考前充满自信,相信自己平时的努力。考试时沉着镇定,认真仔细,不用总想着成绩的好坏,只要你付出了努力,总会有收获。 “地到天边我为界、山登绝顶我为峰”。

最后讲刻苦努力。

古人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这学期的学习只剩下最后一周时间,也正是到了“路遥知马力”的关键时刻,这个时候的一丝松懈都将导致全盘崩溃,一科拉下就将导致满盘皆输,在此特别提醒同学们努力到底。

看你能不能坚持。困难是弹簧,你弱他就强。复习中碰到难题,你是绕过去还是迎难而上,考试时遇到难题,一下子解决不了,可以先绕过去。看你能不能保持。答题之后的检查很关键。有位同学说,他考语文时,都检查5、6遍,考数学时,检查验算了3遍,看到答案完全相同,才放心交卷。

此外,在紧张的复习中同学们还要严格遵守学校纪律,特别是课堂纪律,从现在开始,所有班级,比习惯,看常规;比学风,看考风;比精神,看效果。注意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学习效率将会成倍地提高。让我们用一种好心情,用一种好心态投入到期末复习迎考之中

四、强调考试纪律

考试,不仅是对每位应考者专业学科知识的系统考查,同时也是对个人心理素质和道德修养的考验。在对每个学科知识的全面复习和保证考前良好心理状态的同时,道德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古有“君子慎独”所谓“慎独”强调在独处时,依然坚持自己良好的道德水准,决不做出违背道德和个人原则的事情。

中华传统美德中的“诚”也在这一点上充分体现出来。一个人生存在社会中,时时刻刻都被考验着。而现在,我们每位学生也正面临着一次对诚的考验——期末考试。

当学校和老师一次次一遍遍重复着“严肃考风考纪”的问题时,我们应该想到自学遵守考试规则是每个学生必须具备的首要道德规范。其实,在“道德考试”中,真正的考官是我们自己。

在做任何事之前,我们应该想想是否对得起自己心灵深处那份洁净无污的碧蓝?我们,正真青春年少,拥有着一本书中最美丽的彩页,又岂能贪图一时的快活,而为人生的白色长卷擦上不光彩的污迹?

因为我们年轻,所以我们有勇气接受一切,即使成功或失败。同学们让我们自觉行动起来,严格要求自己,扫除一切破坏考试公平、公正的因素,维护我校良好的声誉。

良好的心态是确保个人水平正常发挥的提前,然而,周围的环境往往对一个人的心态起决定作用,所以在考试期间,我们要继续做好晨扫等工作,并自觉维护。

“于人方便,于己方便”只要我们都能做好自己的工作,那么无论到哪个考场,空气中都会充满书本的芳香,心情愉快,自然会有出众表现。

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鲜花里看出一个天堂,一次小小的考验炼就一生的漫长。人生正如一张大试卷,让我们把握好每一次考验自己和自我考验的契机,表现出最高尚的道德水准,最出色的心理状态以及最完美的知识境界!

另外,学校规定:考试期间半天没有考试科目的同学,在考试完毕后,可离开学校,或在宿舍看书,考试期间,学校门口只许出,不许进。

如果有事外出,须征得班主任同意,开出出门证,交给门位或值班老师,才能离校。否则,如有同学无缘无故离校,视情节予以处理。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同学们,人类思想所发掘的一切,人类劳动创造的一切。千百代人用苦难的代价换来的一切经验,所有一切,都在书籍的世界里等待我们。

人要有所追求,有远大的目标,这种毅力才会像活泉似的滚滚而来。让“锲而舍之,朽木之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陪伴着你,让求知的火焰熊熊燃烧,让我们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一点一滴一步一步的学习,成长吧!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关于考试失利后的心得体会报告二

本人报名参加_____省20___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郑重承诺:

1、本人网上填报的信息、所提供的报名材料及享受政策性照顾的证明材料客观、真实、准确,由于网上报名漏报、错报信息而又未在信息确认时提出更正的,或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的,所产生的一切后果由本人负责。

2、认真学习《考生守则》和《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有关内容,在考试中自觉遵守考试纪律和相关规定。若有违规行为,愿接受处理。

3、网上报名学历审核不通过时,本人将到学历管理部门进行学历认证,并于11月20日前向当地市招办提供学历认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如未提供,愿接受取消报考或录取资格处理。

4、享受苏区县、山区县(市)、贫困县照顾政策的考生须在苏区县、山区县(市)、贫困县报考,以现场确认提供的二代正式身份证进行认定。持异地二代正式居民身份证在苏区县、山区县(市)、贫困县报考,且需享受照顾政策的,必须提供其在当地工作单位开具的有效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同时还须提供其相应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其中一项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特此承诺,如有违反,愿意接受相应处理,违规事实记入本人参加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

承诺人:

日期:

关于考试失利后的心得体会报告三

这次考试资料是一二两个单元,量比较大,满分150分,分为听力,英语知识运用,阅读理解,写作四部分,共有105道小题外加一个作文。虽然题目较多,但除了听力部分较难之外,其它题目难度不大,然而,学生的成绩并不梦想,两个班的平均分都没有及格,且每个班的及格人数都是16人,不及总人数的一半,经过仔细调查反思后,我了解到以下几个比较普遍的失分原因:

第一,中等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单词词组背不熟,导致简单的单选题,写作部分失分较多,如(1)班的吴沪同学,单选题才得了5分。

第二,听力资料较难,读得语速较快并且题目也很难,学生无法直接听到答案,要将信息进行转换后才能作答,另外涉及到问路和指路,本来这个知识点就很难,故大部分同学连及格分也拿不到,这一大项失分较多。

第三,考试时粗心大意。见到简单题,顺手带过,不认真审题,看到难题,冥思苦想,无法确定,势必造成易题难得分,难题更难得分,两头失分,分数会越来越低。

第四,考试时不能合理安排时间。虽然考前各科教师都曾强调过先易后难,不能空题,可是批改试卷的过程中,仍然发现一部分同学有空题现象,这其中有一部分是时间不够所造成,有一部分是粗心大意忘记检查所造成。

第五,平时学习态度不端正,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堂中应当掌握的资料拖到课下,课下又拖到明天,久而久之,未完成的任务越来越多。

第六,所上资料与所考资料不一致,考试时我已经上到第五单元,考前也没有组织学生复习,也是学生分数低的原因。在那里我针对以上各点,准备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期望能对学生们的成绩提高有所帮忙。

1、要求学生每一天背诵课文中的对话,培养语感,熟悉课文资料。教师也要勤监督和检查。

2、每一天听写学过的单词短语,常用句子或习语。

3、认真贯彻晨读制度:规定晨读资料,加强监督,保证晨读效果。有时间教师要带读生词和课文。

4、快速把新课上完,多留时间复习,练习听力和做试卷。

5、对后进生进行因材施教,布置难度适中的作业,让他们在小提高、小转变中体味学习的欢乐,树立学习的自信,教师不能放弃任何一名同学,不管他有多差。

6、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不能让学生因为难而厌恶学英语。

关于考试失利后的心得体会报告四

作为中学教学重要指挥棒--高考,其功能已从过去的"选拔"模式(即遴选少数尖子学生),逐步转变为"淘汰"模式(即将不能适应大学学习的人加以分离)。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已由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立意,近年来,越来越强调有助于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针对新形势,高三地理教学应从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技术等方面入手,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的思维为重要目标。

一、全面安排,重基础

高三地理教学实际上是对中学阶段地理学习内容的全面复习,从20xx年起广东省省高考采用的模式是3+综合+x(综合为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科综合,x为六科中任选取一科,即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根据有关文件精神,高考综合考试地理学科以《高中地理教学大纲》为依据,考必修课的内容;综合总分中地理学科占综合总分占20%左右,测试既有学科内的综合(约占60-70%)也有跨学科的综合内容(占20%)。

综合科目,首先是学科内的综合,其次才是跨学科的综合 。跨学科的综合试题占一定比例,其比重将随着普通中学教学改革的深入逐步加大。也就 是说,综合能力测试主要是指学科内的综合,哪怕是跨学科的综合也是建立在各学科教学基础上的综合。因此,目前的中学地理教学应把精力放在结合本学科教学,努力培养学生地理 综合能力。只有保证了双基教学的传统优势,教给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动用知识解 决综合问题才会有坚定的基础,切勿在跨学科综合上猜题押宝。因此,高三地理复习应该重基础,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必须以学科知识为载体。

如何安排高三年级的教学工作呢?首先根据高考的总体要求和学生的学情,制定了高三年级总体复习计划,在思想上对高考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认识,并对高三的复习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高三年级的总体复习计划大体上分为二个部分,即时间安排和内容安排。时间安排分为周课时安排和复习阶段安排,具体情况为:每周2课时,第一轮复习时间为20xx年9月~20xx年2月,第二轮复习时间为3月1日~4月14日,第三轮复习时间为4月16日~5月24日,6月份为总复习。内容安排以高中地理教材为主,将初中地理内容有机地融合进去。具体地分为三块,即自然地理基础知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

自然地理基础知识以高中地理上册自然地理内容为主,将初中地理中的时区和区时、经纬线、地球和地球的运动等内容结合进来,补充地图、地形、等值线等内容,用15个课时完成;人文地理以高一下册教材为主,适当结合区域地理的有关内容,用15个课时完成;区域地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国的主要区域,以及世界上的主要国家,用10个课时完成;这些知识的"梳理"均在第一轮复习中完成,按2课时/周计算,高三第一学期的总课时为40课时,考虑到节假日的因素,故将第一轮复习延至第二学期开学。

第二轮复习侧重学科内的综合,形成知识网络,构成学科体系,强调训练、点评。第三轮复习注重专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总复习阶段主要查漏补缺,适当进行跨学科综合复习,并进行考前指导、心理训练等。我们分别在20xx年3月25日、5月12日参加佛山第一、二模拟考综合测试卷,统一把握在全市中的复习情况和效果,并及时进行质量分析,向分管教学校长和分管主任通报情况,便于对高三的教学进行全面的监控和调控。

把握系统,兼顾区域

教育部规定:新高考地理只考必修课内容(暂不考高三选修教材内容)。这无 疑给中学地理 教师增加了一个难题,因为高中地理必修内容为系统地理,而选修教材为区域地理(中国、 世界),不考选修课内容,是否意味着不用复习区域地理的相关内容。另一方面,初中地理 必修课内容也是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再加上系统地理是建立在区域地理基础之上的。区域 性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任何系统地理的知识只有落实到某一区域范围内才能得以分 析和解决,丢开区域地理,系统地理只能是空中楼阁。

但是如果在高三地理复习中花较大的 精力去复习区域地理,一方面课时不允许(注:高三地理课为每周2课时),另一 方面也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与高考改革的初衷相违背。如何处理这两者的关系,根 据高考命题原则:以高中地理为主,兼顾初中地理和近几年上海、广东的高考试题的题型, 以区域地理(图表、数据)为材料,运用系统地理的原理分析、判断、评析某一国家或地区的 地理特征和现实存在的某种地理现象,认为目前的高考地理复习应把握系统地理,兼顾区域 地理,即复习时把重点和精力放在高中系统地理上,当涉及到相关初中区域地理时,则适当 拓宽补充,特别是人文地理知识,更要注重与区域地理的联系,只有把各种人文地理的现象 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之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复习高中地理“气候”内容时 ,应从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入手,运用世界和中国气候分布图,补充复习各大洲和中国气候 类型的分布:复习中国四大工业基地时,则要补充复习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 洲的区域图,并从地理位置、资源、能源、农业、交通等区域要素入手,分析评价四大工业 基地的特点及发展方向等等。 在整个高三复习过程中,把全面打好基础放在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对这一届高三学生,地理基础比较薄弱,我觉得应该先在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下功夫,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厚实的基础,就谈不上更高层次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能力,重方法

综合能力考试题往往以“问题立意”,其试题必然源于教材,却又高于教材,源于单科知 识,却又融合各科(或各部分)知识,这就要求各学科的教学要加强联系和相互沟通,努力探 索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交叉、整合的途径,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综合运用不同 学科知识,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新的考试模式,强调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因此,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高三地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不意味着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为发明家,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渗透于平时每节课的教学中。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应该有一个立足点,对于高三学生来说这个"点"可以定位在"理解"这个层次上。地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是教材中的基本内容,需要学生理解、掌握,这种"理解"的要求是什么?学生怎样将这种"理解"表现出来?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关键。

在课堂教学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地理课的状况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问题,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回答问题基本上是念书。学生没有对所学内容消化吸收,没有把所学的内容变成自己的"东西"表述出来,这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教学效果亦大打折扣。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抓住所学知识的关键词和中心思想,并且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这样就真正理解了,也真正学会了。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内容分析、解决一些具体问题,理解联系实际,这个过程中潜在着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如果能很好地引导和挖掘,学生的学习能力会大大提高。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材工。在每一部分知识学习前,教师应尽可能介绍针对性的学习方法,如区域地理的复习面广量大,只有让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如区域地理的复习首先要把握某一区域的地理位置(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再进一步研究该区域的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河流、植被、自然资源等)、人文状况(如人口、民族、宗教、工、农业生产部门、布局、交通、城市等)。在评讲试题时,也应讲解题方法,如材料题的解题方法,解答跨学科的选择题的思维步骤可以概括为:认真审题,接受信息——信息筛选——联系地理有关章节的知识点——运用地理知识进推理——迁移有关知识找出内在联系——进行推理解决问题。

解答跨学科综合问答题或论述题既要打开思路有话可说,又不必过分展开,回答问题要开门见山地阐明观点,确定答题的范围、重点和层次,文字要简洁、明确、通顺,防止“有骨无肉”或“画蛇添足。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从已定的材料(文字材料、图像材料)中,获取有用信息,有效解决问题。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为,最终参加高考的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所以,教师应该把方法教给学生,把思考留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

为了让教师更好地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我校组织教师做了有关这一方面的专门讲座,还把有关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印发给每个高三的学生这些对学生,尤其是对像我校这样档次的学生大有裨益。

综合考试强调“遵循教学大纲,又不拘于教学大纲。”并不是说综合考试是超纲考试,它 所反对的是对大纲知识点的死记硬背,提倡的是对大纲所规定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 因此,目前的中学地理教学应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在此 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去联系实际,去与其它学科综合、渗 透。 在基础知识教学上,应重视基础知识的及时梳理、归纳、使之系统化,引导学生建立合理的 知识结构。

在培养能力上,应强化学科特点,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综合性特征,决定了运用 图表、数据说明问题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地理试题的设计,要用各种形式的图表 及文字、数据材料等来表现地理事实、概念或规律,要求合理运用已学的知识、掌握的研究 方法、形成的观念去阐释、分析、判断、评析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特征和现实存在的某种 地理现

三、联系实际,关注生活,重热点

高考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让学生从课本中走出来,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热点,考试发展方向是趋向学以致用,(目前提出的如研究性学习其目的就是这样)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避免死读书,读死书。

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一门科学。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整个世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为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地理高考内容的主旋律,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地理时政的新闻报道,把学习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全球发展战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要求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掌握的研究方法、形成的理念来阐释、分析、判断、评价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特征和现实存在的某种地理现象;通过这些社会焦点和热点问题的分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从中还可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此外,重视地理实践活动,在高一、高二,教师应多创造条件,而校领导应多多支持,通过野外考察、社会调查、天文观测、气象测量、环境检测、岩体鉴定等活动,增强感性活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探究性学习)

在高三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提供了一些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热点问题和热点地区,如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能源问题、人口问题、洪涝灾害问题、伪科学问题、西部大开发问题、中国台湾问题、中东问题、巴以地区、克什米尔地区、科索沃(北约轰炸我南使馆)、哈瓦拉(南方首脑会议)、俄罗斯车臣问题、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亚太经合组织第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朝鲜问题、20xx年奥运、中国加入wto、北京申奥、等等。政治、历史、地理学科渗透的专题研究课还有:(1)中国季风气候与历代水利建设;(2)经济结构战略调整;(3)经济一体化与中国加入wto;(4)环太平洋经济发展趋势;(5)国际经济新秩序;

(6)石油提价对世界经济的影响;(7)假日经济;(8)城市化进程与小城镇化;(9)多极化问题;(10)黄河流域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11)长江流域经济发展;(12)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13)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外来势力侵略等。(还有诸如这些问题是世界和中国正在或已经发生的重大事件,作为高中毕业生,应该对这些问题有一个基本的和正确的认识。高考不回避热点问题。

如何学习、研究这些专题呢?教师应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内容,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理解这些问题,学生亦可以有独特的见解,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有的专题不仅仅局限于地理学科,还涉及到文科综合,甚至更多学科的知识。如中国台湾问题,可以从花莲地震入手,复习有关地震和地震分布知识,再联系到中国台湾的气候、地形、河流、自然资源以及经济等知识,还可以从地理学科延伸出去,如海峡两岸关系、历史上中央政府对中国台湾的管辖情况等。总之,设计这些专题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串起来、用起来,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也加强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四、提高效率,重媒体

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课堂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和生机,使得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地理学科比较侧重于宏观地研究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和陆地环境,以及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很多地理现象无法直接观察到,因此,电教媒体的使用对于地理课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使用电教媒体提高高三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呢?关键在于依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处理好教材、学生、教师等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得电教媒体真正为地理教学服务。在高三地理复习中,电教媒体的作用和优势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紧扣教材内容,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尽可能多的提供大量信息材料;帮助学生构建空间概念;有利于表现个别地理要素特征及相互关系;为师生共同完成训练题提供方便;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兴趣等。

在高三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辅助地理教学,课堂教学时间大大节省,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如在复习自然地理部分"地球上的生物、土壤和自然带"这部分内容时,用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二个课时就较好的完成了既定的教学任务。整个课堂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讲练结合,从课堂的反馈情况来看,学生对主要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令人满意。

总之,文科综合考试模式下的高三地理教学,应突出基础、强调能力、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