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河南干部学院心得体会及收获 新乡干部学院培训心得体会(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5 06:46:54 页码:7
河南干部学院心得体会及收获 新乡干部学院培训心得体会(6篇)
2022-12-25 06:46:54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主题河南干部学院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大家好!欢迎来到河南参观旅游。我是来自郑州天下旅行社的一名导游,我姓王,大家可以直接称呼我为小王。坐在我旁边的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师傅——陈先生,此次的安阳殷墟之旅将由我和陈师傅来共同为大家提供服务,希望大家能够在整个的旅程中玩的开心、玩的舒畅!

好了,各位亲爱的游客朋友,现在我们的车正行驶在京珠高速公路上,郑州距离安阳 公里,车程大约3个半小时,接下来,我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河南的概况。

河南古称“豫州”,因位于九州之中,故称“中州”。全省土地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人口9869万,分17个省辖市,下辖88个县和21个县级市,省会为郑州。河南不仅平原辽阔、气候湿润、土质肥美堪称我国农业大省,而且还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经济逐渐迅速发展。交通方面,中国铁路网的两条中轴线路——陇海线和京广线分别从东至西、从南至北从河南的中部通过,郑州是全国铁路网的中心。另外,河南还是国家重要公路、航空线的四面贯通之处,是南来北往,西去东行的必经之地。因此,不论陆路或空中交通,河南与全国各地的社会、经济、文化联系都十分方便,处于全国交通辐辏的中心地位。

河南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主要包括: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等等。除此之外,历史上还有不少的王朝都曾在河南内建都和分封诸侯。在中国的八大古都之中,仅河南就占据了四个,它们是:洛阳、开封、郑州、安阳。河南地处中原的腹地,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有四千年与这里紧密相连。所话说:“得中原者得天下”。南宋以前,这里一直是中国的文化轴心,长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焦点。无数杰出人物在这块土地上纵横驰骋,激荡起多少历史风云。例如:军事名人苏秦、李斯、吉鸿昌、杨靖宇;科技名人范缜、滑寿;文学艺人曹操、张择端等。

常言道:“世界武术看-中-国,中国武术看河南”,河南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同时还是少林拳、陈氏太极拳等大拳种的发源地。技冠天下,德播神州。早就享有武术之乡和功夫之乡的美誉。

现在我们的车已渐渐驶入了安阳境内,安阳是河南省的北大门,位于晋冀鲁豫交界处,素有豫北咽喉、四省要道之称。土地总面积 平方公里,总人口达 万。这里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漳河、洹河、淇河,卫河在安阳环绕流过,历为兵家瞩目之地。安阳是一个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1960年3月,在安阳小南海发现了距今2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原始洞穴遗址,被郭沫若命为“小南海文化”。在安阳北部的后岗,层次分明的叠压着晚于小南海文化的仰韶彩陶文化、龙山黑陶文化和小屯白陶文化。由此可以说明:这里很早就是中华民族的栖息之地。

谈话间,我们的车已经抵达景区的停车场,请大家携带好自己的贵重物品随同我下车。

安阳殷墟——景点

殷墟位于安阳市西北2.5公里小屯村附近的洹水两岸,它以小屯村为中心长约5.6公里,宽约4.5公里,面积约24平方公里,是一处规模巨大的尚商代文化遗址。商代后期盘庚迁殷至纣灭亡历经八代十二王。周武王伐纣后,逐渐荒废,因而称为“殷墟”。

殷墟是一座丰富的地下宝库,为全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首,xx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

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进苑的大门。这座门是由北京着名古建筑学家杨鸿勋教授专门设计的,它是仿照甲骨文的“门”的写法而建。它看似简单,却是最原始的大门,可称其为华夏“门”的鼻祖。门额苑名由着名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题写。整个苑门庄严大方,朱墨雕彩,古风古韵,古香古色。此苑门和仿殷大殿建筑的人文景观已经成为了古都安阳的象征。

殷墟之所以闻名于世有着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都城、甲骨文和青铜器。

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就是在商朝都城宫殿遗址上复原的仿殷大殿。它好似殷都的心脏,是商王议事朝拜的场所。这个建筑是“茅茨土阶,四阿重屋”的建筑方式,整个大殿宏伟庄严。

“一片甲骨惊天下”。接下来让我们进入大殿系统了解一下甲骨文的一些知识。甲骨文是1899年由清朝国子监祭酒王懿荣首先发现的。它起初一直被当地人唤作“龙骨”,作为一种止血的中药不断地进行收集、刮字然后向药店出售。后来有些带字的龙骨被卖到京津两地被王懿荣发现,并确认为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甲骨文的发现,使“龙骨”的身价一步登天,导致周围的村民纷纷来挖掘,有的还以此为生。但当时的挖掘都属于私挖,破坏性极大,而大规模的有组织的挖掘是从1920xx年开始的。考古学家们在1920xx年至1936年这十年间共进行了15次大规模的挖掘。1937年卢沟桥事变使之中断,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其挖掘工作才得以继续进行。其中最着名的是h127甲骨文堆积坑模型,总共有17096片,上面记载了商朝的天象、历法、军事、政治等各方面的社会内容,被专家们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和档案库。

其次我们再介绍一下青铜器。殷都以冶铜工业最为着名。尤其是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更是以其恢弘的气势向亿万人展示了手工业的“绝活”。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件青铜器就是司母戊大方鼎的仿制品。司母戊鼎1939年从王陵区出土,通高1.33米,长1.1米,宽.0.78米,重达875公斤,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所发掘的最大的一件青铜器,是我们的国宝。其中铜、铅锡的含量比例与现代所铸青铜器的比例基本相同,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冶炼技术是何等的高超。

除此之外,殷墟内还有其它的观光景点——甲骨文碑林。在全国,各种碑林不少,但殷墟的碑林与众不同,它不是名人碑刻,也不是行草隶篆,而是保持了原甲骨片甲骨文碑刻。甲骨文碑林是由我国着名甲骨文学者王宇信、扬升南先生精选,以原甲骨片大而成石碑,共30通,其内容涉达125个,它不仅记载了大将与两方国的战争,而且还记载了天气情况,准确的记录了彩虹的形成条件和出土的过程,是我国关于天象——彩虹的最早的、最完整的记录。

主题河南干部学院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我从来没看见过真正的山,看到的只是一些小山丘。在我没上学的时候,我甚至以为真正的山也只是一座矮矮的用土垒成的土堆;上学以后,我从课本上体会到了山的雄伟、壮观。暑假前夕,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游览了河南辉县的“万仙山”,那景色,令我流连忘返……

蜿蜒的山路

汽车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缓慢地向充满神秘感的万仙山驶去。从车窗往下看:盘山公路下是万丈悬崖,在竖直的山岩上,许多树木在顽强地生长着——它们的树干倾斜着,仿佛就要栽倒下去;它们的根扎得那么深,石岩缝中,暴露着它们长而有力的筋脉——谁看了这苍劲的树木,不为之惊叹呢?行了一段路程,我们已经能够看清万仙山的面目了。呵,这万仙山可真高呀,跟我想象中的山一点也不一样:它苍劲有力,身上的岩石层次分明,还戴着一串由怪石串成的项链;它高耸入云,身穿一件绿色毛绒褂,还披了一丝薄纱——这使我越发地对万仙山的美景充满期待。

农家乐拾趣

到了万仙山,已是晚上8点。车子开进了万仙山的停车场。下了车,只觉得整个身子轻微一震,连思想也活跃了起来——啊,空气真新鲜呀!清爽的树叶,潮湿的空气,野花的芳香……这些就是大自然的味道啊!清新的空气像是在给我的身体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洗涤,我顿时感到神清气爽,心旷神怡。这时,已经乘坐了5个小时车的我不禁担心起一个问题——晚上在哪儿休息?这时,随行的人都向一个转着弯的小土坡走去,我也紧跟其后。上了土坡,拐了几个弯,只见一群鸡在旁边的草地上休息。再上一个坡,呵,一个精巧干净的庭院映入眼帘——我的问题顿时有了答案,原来是住在农家乐啊!山里的人们常见树,在自家的院子里种树也是一定的了,什么杏树、枣树、柿子树,在这个院子里应有尽有,上面结出的果实,让人看了心里就欢喜。院前的空地里,种满了挺拔的竹子,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人们的眼睛。好客的主人端来美味可口的饭菜,让我们在山中尽情地休息。主人养的小狗也来凑热闹,在我们腿下钻来钻去,似乎在为我们的到来而高兴哪!

山中的美景

第二天早晨吃过饭,我们就早早来到山脚,准备爬山。站在山和地相接的地方,望着高耸入云的万仙山,我的心中竟升起一种恐惧。是啊,谁看了这么高的山没有一丝恐惧感呢?沿着通向山头的陡陡的阶梯,我们走到了山上。山边是一条深沟,里面长满了数不清的树木。正当我们说说笑笑,享受绿景的时候,哧溜一声,眼前有一个小东西蹿过,哈,是一只小松鼠,它拖着长长的绒尾巴,爬到树上去了。我们又攀了一段路,忽地听见潺潺的流水声,循声一看,原来是一条由山泉汇成的小溪,泉水在大石头缝中哗哗地流淌,过了一会儿便流得无影无踪,再往上走,水又从另一边的石缝中出现了,听别人一介绍,我才明白,这原来是一条暗沟,水都从看似干燥的石头下面流去了。看,大自然塑造出的一切是多么神奇呀!不知攀过了多少台阶,我们来到了一条由铁板铺成的腾空的“空中栈道”,走上去,使人心惊胆战。可不,下面就是万丈悬崖,人和深谷之间只隔着一层铁板,给人一种随时都会掉下去的感觉。

走过栈道,一处瀑布映入我们的眼帘,那飞奔而下的水流随着一阵轰鸣,溅起朵朵浪花。我们来到专门用来观赏瀑布的小亭子,竟发现了一道彩色的东西铺在瀑布的中间——啊,原来是彩虹!瀑布的水雾经过阳光的照射,形成了这道装饰瀑布的彩练。在小亭休息了半晌,我们又继续踏上了登山的路。刚起身,就遇到了“阻挡我们前进的困难”——“好汉梯”。它呈螺旋状,转着弯儿不断向上升,走上去,使人有一种眩晕的感觉;但这也是欣赏美景的好地方——360度旋转的阶梯上,自然也就可以看见深山中360度的景物,每一处具有特点的景色都尽收眼底。好不容易登上了好汉梯,我们都已经筋疲力尽,但前方的标牌又让我们精神百倍——快到山顶了!我们鼓足了气,充满信心地走上最后几节阶梯。终于,我们走上了山顶!山顶的风景别有一番滋味,地上都是小碎石:红的,黄的,花的,黑的……我捡了几块颇有艺术价值的石头装进袋子里。看着自己捡到的“宝贝”,欣赏着从头到脚一身碧绿的山岭,我有一种说不出的自豪感。我们乘山顶的出租车,沿着小路下了山,下山之后,再看看车子走过的道路,才感到我们当时的处境多么危险——高高的山崖上,一条弯弯窄窄的小路向下倾斜,好似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用一个字概括就是——险!

山上的泉水

休息了一会儿,我们来到了万仙山的另外一处景点。这里的路很特别:走在石板铺成的路上,使人有力;走在石块铺成的路上,使人谨慎;走在木头系成的桥上,使人清爽……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一片小水潭,我们买来了杏子,在这清甜的泉水里清洗、食用。杏子经过泉水的洗涤,似乎更加香甜了。这时,我发现水里竟然有不足1厘米的小鱼,真是惊喜不已,连忙用手去拢,可小鱼那么机灵,我哪里拢得着?不过收获了两只小蝌蚪,它们已经长出了后腿,显得特别强壮,也许是它们生长在山泉水里的缘故吧!离开小水潭,我们又来到了一个瀑布下,这个瀑布和刚才的瀑布不大一样,瀑布水流到一个小潭里,潭水碧绿碧绿的,简直就像是一块无暇的翡翠。水从潭的缺口又流到一个浅浅的水池里,我们干脆脱光了脚,让脚在水池里浸泡,凉凉的,顿时疲劳全消。泡了一会儿,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水潭,走上了通往我们住处的路。

万仙山,的确是仙人住的山。要不,怎么会有这么多美丽的景色呢?

主题河南干部学院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亲爱的游客们,我代表商丘旅行社的全体员工欢迎大家的到来。

商丘古文化旅游区位于豫鲁苏皖四省结合处是依托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商丘古城建立起来的。商丘古城是1986年国务院命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4a级旅游景区,河南省重点旅游区。是位于京九、陇海铁路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商丘古城旅游区由古城文化景区、南湖景区、商文化景区和火文化景区四个部分组成。

古城景区.

商丘古城:商丘古城位于商丘市区的南部、睢阳区境内,是我国目前保持基本完好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它按照古代风水理论修建,具有八卦城、水上城和城摞城三大特点,内城、城湖、城郭三位一体,在国内独一无二,堪称中国古城池的典范之作。此城建于明朝正德年间,距今近500年。因南门和南城墙为北宋时南京城北城门和北城墙,故距今已逾千年。古城外圆内方,形如古铜钱,既求阴阳合气,又讲天圆地方;既有金戈之象,又含招财进宝之意。18里的城郭,下宽六丈,上宽四丈,高一丈二, 7.25华里的内城,下宽三丈,上宽二丈,高两丈五,门四。东曰“宾阳”,南曰“拱阳”,西曰“垤泽”,北曰“拱辰”。四门外又各有一瓮城,城门扭向一边,俗称“扭头门”,谓之“四门八开”。以八卦论,西方为金,东方为木,因金克木,有伤人之凶兆,故东西城门相错,乃“逢凶化吉”。城内街道如棋盘,取93之吉数,将街道分割成一个个方形,厕所呈梅花形布局,水井亦恰到好处。地势呈龟背形,略向南倾斜。南门东西两侧各置一水门,将城内水排进护城河。南北虽水火相冲,但水火亦相济,故置两水门于南门两侧,谓之“三水济火”。南北大街历经风雨仍保留着浓郁的明清风格。

壮悔堂

商丘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睢阳区主要旅游景点。位于商丘古城内,刘隅首东一街。

壮悔堂现存建筑四座,有壮悔堂、香君楼、东楼和过厅。明末才子侯方域(著名历史爱情悲剧《桃花扇》的主人公),幼年读书在壮悔堂。他出身官宦之家(其祖父、父亲、叔父都是明末朝内重臣),且才华出众,因社会动荡,使他奔波流离,一生没能入仕。35岁时,忆起自己的坎坷遭遇,悔恨万千,更名其堂为壮悔堂。东楼是其妻常氏夫人(明末东平太守常维瀚的女儿)住的地方。香君楼是其妾李香君(南京媚香楼歌伎,秦淮八艳之一)住的地方故又称翡翠楼。壮悔堂现为睢阳区博物馆。室内有侯方域、李香君、雪苑六子等塑像和其生平图片展。

拱辰门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著名旅游景点。位于商丘古城北端中间,商丘市凯旋大道直通此处。

始建于明正德八年(1513年), 1989年重新修建。城楼座落在商丘古城拱辰门之上。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上下两层,重檐歇山顶,飞檐挑角,九脊六兽,青砖灰瓦,红柱彩绘,雕花门窗,雄伟高大,十分壮观。城楼东西两侧,置有踏步,可以拾级而上。登城参观,向北看,依次是宽阔的城湖,碧绿的湖水,高大的建筑,新兴的城市;向南看,是商丘古城最繁华的明清一条街,车水马龙,一街两行全为商店,各式招牌,五颜六色。

拱阳门

南城楼又称拱阳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著名景点,位于商丘古地在,砖城南端中间,中山大街从此串过。为重檐歇山顶,长20.3米,宽11.4米,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建筑面积343平方米,18根檐柱,下层檐下五踩斗栱,上层檐下三踩斗栱,层面为灰色脊、板瓦,脊饰,旋子彩画。

商丘古城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公元1511年),因南门和南城墙为北宋时南京城北门和北城墙,故距今已逾千年。南城楼系知州杨泰修建,周冕续建。清康熙二十六年,知县周宗义重修,复建城楼。抗日战争时期毁于战火。

20__年9月,按照历史文献及图片原尺寸在原址进行修复。 穆氏四合院

商丘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睢阳区著名旅游景点,位于商丘古城内中山东街路南。原为清代建筑群,一宅三院,五门相照,现存前院、东院和后院。

前院现存过厅额上有三幅历史戏曲人物雕刻,两边房檐下各有一组八仙人物浮雕。雕刻细腻,精巧别致。东、西厢房各面阔三间。正房堂屋为明三暗五。前出后包,以上建筑均为青砖小瓦,五脊六兽硬山式建筑。是我国传统的一种院落式住宅。其窗户、隔扇皆为木质透花雕刻,人物、花鸟栩栩如生。

大成殿

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睢阳区著名景点。位于商丘古城内中山东二街路北。据《商丘县志》记载,大殿始建于元延佑四年(1317),明弘治年间知州张玺重建为7间,后历代重修。

大成殿,又名孔庙,为祭孔圣地。原有大殿、棂星门、照壁、泮池、名宦祠、乡贤祠、戟门、东西庑、启圣祠、教谕宅和训导宅。现仅存大殿和泮池。大殿面阔7间,进深3间,9脊6兽,飞檐挑角,绿色琉璃瓦顶,单檐歇山,浮雕龙凤大脊,正中饰一宝瓶。两端置鸱吻,垂戗脊下均有兽形浮雕,檐下无斗拱,四周平出耍头承托檐部。耍头间开方窗,四角四根托角梁,浮雕斜撑,房顶由32根胸围1米的明柱擎起。柱下有1米高的鼓形柱础,整座建筑高大雄伟,造型别致。

泮池:在大殿前,距大殿20米。半圆形,原中间有一座小桥。每逢重大祭日,官员和有功名者从桥经过,无功名者从桥两边通过,可以说它是一个等级标志。

明伦堂

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睢阳区著名景点,位于商丘古城内广场街路东。据《商丘县志》记载:明伦堂建于明正德年间,为归德府最高学府。后经历代重修。明伦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青砖灰瓦,

单檐歇山式建筑。檐下无斗拱,平出耍头承托檐部,四角用四个托角梁承托四角,檐下一周有16根明柱,柱下有青石鼓形柱础。整座建筑座落在高0.6米的台基之上,台基周用青石砌成。明伦堂高大雄伟,古朴粗矿,建筑艺术极具中原风格。

南城楼

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商丘古城的重要景点之一。位于河南商丘市睢阳区古城办事处商丘古城之上。距商开高速公路东西出入口分别为3公里,2公里,紧依商丘市。为重檐歇山顶式建筑,长11.4米,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建筑面积343平方米,18根檐柱,下层檐下五斗拱,上层为三踩斗拱。层面为灰色脊板瓦,背脊饰旋子彩画。商丘古城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1511年)因南门和南城墙为北宋时南京城北门和北城墙,故距今已逾千年,南门为拱辰门。南城楼是知州杨泰修建,周冕续建,清康熙二十六年知县周宗义复建城楼。抗战时毁于战火。20__年9月投资150多万元按旧复原。此楼为典型的城楼建筑,内 为双层空间结构,严谨,厚重。具有教高的建筑 和美术价值。立于楼上有明清之风蔚然袭来,南可观南湖秀丽景色,北可见古城风韵。

南湖景区

位于商丘古城砖城和城郭之间。城湖是商丘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原环内城一周5公里余。水面8000余亩,水深2-3米。后遭破坏,现仅剩5000余亩。因城河宽广,故被誉为城湖。湖水碧波荡漾,荷花飘香,令人心旷神怡。宽广美丽的城湖内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更使人叹为观止,留恋忘返。故不少游客看后赞道:“不是西湖胜似西湖”。南湖景区主要景点有:张巡祠、应天书院、归德明珠、八关斋、文雅台、玄鸟岛度假村等。

张巡祠

河南商丘南湖景区重要景点之一。位于河南商丘紧邻市区,南距商开高速路口3公里,北距陇海铁路商丘站9公里。张巡祠坐落在张巡祠景点中轴线上面阔5间进深3间,重檐大庑殿顶,砖木结构,防

唐式建筑。殿内正中有张巡象,高8米,坐姿。大殿前是宽广祭台,四周有青石栏杆围护。殿内四周有大型彩色壁画分别为:[坚守宁陵],

[睢阳之战],[草人借箭],[张巡就义]等共计8副。以及历代文人名士的吟咏题字。张巡,名巡。[安史之乱]时叛军围攻睢阳,张巡率领将士以弱敌强保卫睢阳并使敌军遭受重创,最终寡不敌众城破殉难。为了纪念张巡、许远等将士1990年于张巡殉难地重建张巡祠,包括广场区、建筑区和墓葬园区。其中墓葬园区有张巡墓冢和白龙亭各一座。

八关斋

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著名旅游景点。位于商丘古城南城郭南侧,北靠环城路,东依商鹿公路。

八关斋,现占地666平方米,八关斋原本是佛教用语非指地方,今八关斋是以颜真卿撰文并书的《唐宋州八关斋会报德记》而得名并闻名的。《八关斋会报德记》为八楞石幢,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64岁时所撰写。唐大历七年(772)立于开元寺内,唐会昌五年(845)随寺毁,唐大中五年(851)宋州刺史崔倬重刻。碑文内容是记载河南节度使田神功抗击“安史之乱”两解宋州之围,有病初愈,当地官吏为迎合田神功,竞相举办八关斋会,以表示答谢神灵的降福。时被毁,1996年重刻,因所记为八关斋事,后来渐称之为“八关斋”了。现存有大门、围墙、照碧、八角亭(亭内立八楞石幢)珍藏馆,千叟宴碑亭和禹王锁蛟井。

玄鸟岛

商丘南湖景区景点之一,位于河南商丘市南端。南距商开高速路口3公里,北距陇海铁路商丘站9公里,位于南湖湖心。占地8.3亩,新建仿明清四合院,建筑面积1400多平方米,四角方亭6座,房屋16间,200平方米大厅,绿化面积20__平方米,岛上小石桥三座,石砌沟60米,其风景秀丽,结构玲珑,一步一景各亭和室都有如“隋堤柳”、“望月亭”、“木兰花”等雅称,又可垂钓于岛边,碧波荡漾如置身于梦幻之中,是现代人心中的桃花源,分外迷人。

主题河南干部学院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位于豫陕晋三省交界、河南省西大门灵宝市境内,辖区面积16.5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太初宫、道圣宫、道家养生园、藏经楼、瞻紫楼、鸡鸣台、碑林、蜡像馆、博物馆、关楼、函关古道等20余处。

函谷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道家学派开山巨著《道德经》的灵谷圣地,道家文化的发祥地;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中原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地;是千百年烽烟际会、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塞,紫气东来、鸡鸣函关等历史故事与传说的发轫地。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这里以名人(老子)、名著(《道德经》)、名关(函谷关)留芳青史,声播海外。

函谷关建于春秋战国之际。“因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辞海》)。函谷关扼守崤函咽喉,西接衡岭,东临绝涧,南依秦岭,北濒黄河,地势险要,道路狭窄,素有“车不方轨,马不并辔”之称。《太平寰宇记》中称“其城北带河,南依山,周回五里余四十步,高二丈”。关城宏大雄伟,关楼倚金叠碧,因其地处桃林塞之中枢,崤函古道之咽喉,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古惊尘向北空”(唐·胡宿诗),“双峰高耸太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金·辛愿诗),“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周慎靓王三年(公元前318年)楚、赵、魏、韩、燕五国伐秦,秦据函谷关天险大败六国军队。

秦始皇六年(公元前243年),楚、赵、魏、韩、卫五国伐秦,“至函关,皆败走”。秦末楚汉战争中,刘邦曾守关阻挡项羽进攻。唐“安史之乱”中,官兵与叛军在关前进行了著名的桃林大战。自春秋战国以来的两千多年中,函谷关历经了七雄争霸、楚汉相争,黄巢、李自成农民起义,以及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狼烟烽火,无论是逐鹿中原,抑或进取关中,函谷关历来都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素有 “一夫当关,万夫莫克”之称。

著名的“出谷会师”“六国伐秦”"虢公败戎"""西原大战"的战鼓在这里擂响。 这里流传着侩炙人口的历史典故, “紫气东来”“鸡鸣狗盗”“公孙白马”等等,使这里弥漫着神奇的色彩。

这里又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五千言《道德经》的地方。

千百年来,众多海内外道家道教人士都到这里朝圣祭祖。 如今,集古战场与道教圣地于一体的函谷关,已成为引人注目的旅游热点。

主题河南干部学院心得体会及收获五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河南参观旅游。我是来自郑州天下旅行社的一名导游,我姓王,大家可以直接称呼我为小王。坐在我旁边的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师傅——陈先生,此次的安阳殷墟之旅将由我和陈师傅来共同为大家提供服务,希望大家能够在整个的旅程中玩的开心、玩的舒畅!

好了,各位亲爱的游客朋友,现在我们的车正行驶在京珠高速公路上,郑州距离安阳 公里,车程大约3个半小时,接下来,我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河南的概况。

河南古称“豫州”,因位于九州之中,故称“中州”。全省土地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人口9869万,分17个省辖市,下辖88个县和21个县级市,省会为郑州。河南不仅平原辽阔、气候湿润、土质肥美堪称我国农业大省,而且还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经济逐渐迅速发展。交通方面,中国铁路网的两条中轴线路——陇海线和京广线分别从东至西、从南至北从河南的中部通过,郑州是全国铁路网的中心。另外,河南还是国家重要公路、航空线的四面贯通之处,是南来北往,西去东行的必经之地。因此,不论陆路或空中交通,河南与全国各地的社会、经济、文化联系都十分方便,处于全国交通辐辏的中心地位。

河南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主要包括: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等等。除此之外,历史上还有不少的王朝都曾在河南内建都和分封诸侯。在中国的八大古都之中,仅河南就占据了四个,它们是:洛阳、开封、郑州、安阳。河南地处中原的腹地,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有四千年与这里紧密相连。所话说:“得中原者得天下”。南宋以前,这里一直是中国的文化轴心,长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焦点。无数杰出人物在这块土地上纵横驰骋,激荡起多少历史风云。例如:军事名人苏秦、李斯、吉鸿昌、杨靖宇;科技名人范缜、滑寿;文学艺人曹操、张择端等。

常言道:“世界武术看-中-国,中国武术看河南”,河南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同时还是少林拳、陈氏太极拳等大拳种的发源地。技冠天下,德播神州。早就享有武术之乡和功夫之乡的美誉。

现在我们的车已渐渐驶入了安阳境内,安阳是河南省的北大门,位于晋冀鲁豫交界处,素有豫北咽喉、四省要道之称。土地总面积 平方公里,总人口达 万。这里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漳河、洹河、淇河,卫河在安阳环绕流过,历为兵家瞩目之地。安阳是一个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1960年3月,在安阳小南海发现了距今2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原始洞穴遗址,被郭沫若命为“小南海文化”。在安阳北部的后岗,层次分明的叠压着晚于小南海文化的仰韶彩陶文化、龙山黑陶文化和小屯白陶文化。由此可以说明:这里很早就是中华民族的栖息之地。

谈话间,我们的车已经抵达景区的停车场,请大家携带好自己的贵重物品随同我下车。

安阳殷墟——景点

殷墟位于安阳市西北2.5公里小屯村附近的洹水两岸,它以小屯村为中心长约5.6公里,宽约4.5公里,面积约24平方公里,是一处规模巨大的尚商代文化遗址。商代后期盘庚迁殷至纣灭亡历经八代十二王。周武王伐纣后,逐渐荒废,因而称为“殷墟”。

殷墟是一座丰富的地下宝库,为全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首,xx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

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进苑的大门。这座门是由北京着名古建筑学家杨鸿勋教授专门设计的,它是仿照甲骨文的“门”的写法而建。它看似简单,却是最原始的大门,可称其为华夏“门”的鼻祖。门额苑名由着名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题写。整个苑门庄严大方,朱墨雕彩,古风古韵,古香古色。此苑门和仿殷大殿建筑的人文景观已经成为了古都安阳的象征。

殷墟之所以闻名于世有着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都城、甲骨文和青铜器。

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就是在商朝都城宫殿遗址上复原的仿殷大殿。它好似殷都的心脏,是商王议事朝拜的场所。这个建筑是“茅茨土阶,四阿重屋”的建筑方式,整个大殿宏伟庄严。

“一片甲骨惊天下”。接下来让我们进入大殿系统了解一下甲骨文的一些知识。甲骨文是1899年由清朝国子监祭酒王懿荣首先发现的。它起初一直被当地人唤作“龙骨”,作为一种止血的中药不断地进行收集、刮字然后向药店出售。后来有些带字的龙骨被卖到京津两地被王懿荣发现,并确认为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甲骨文的发现,使“龙骨”的身价一步登天,导致周围的村民纷纷来挖掘,有的还以此为生。但当时的挖掘都属于私挖,破坏性极大,而大规模的有组织的挖掘是从1920xx年开始的。考古学家们在1920xx年至1936年这十年间共进行了15次大规模的挖掘。1937年卢沟桥事变使之中断,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其挖掘工作才得以继续进行。其中最着名的是h127甲骨文堆积坑模型,总共有17096片,上面记载了商朝的天象、历法、军事、政治等各方面的社会内容,被专家们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和档案库。

其次我们再介绍一下青铜器。殷都以冶铜工业最为着名。尤其是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更是以其恢弘的气势向亿万人展示了手工业的“绝活”。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件青铜器就是司母戊大方鼎的仿制品。司母戊鼎1939年从王陵区出土,通高1.33米,长1.1米,宽.0.78米,重达875公斤,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所发掘的最大的一件青铜器,是我们的国宝。其中铜、铅锡的含量比例与现代所铸青铜器的比例基本相同,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冶炼技术是何等的高超。

除此之外,殷墟内还有其它的观光景点——甲骨文碑林。在全国,各种碑林不少,但殷墟的碑林与众不同,它不是名人碑刻,也不是行草隶篆,而是保持了原甲骨片甲骨文碑刻。甲骨文碑林是由我国着名甲骨文学者王宇信、扬升南先生精选,以原甲骨片大而成石碑,共30通,其内容涉达125个,它不仅记载了大将与两方国的战争,而且还记载了天气情况,准确的记录了彩虹的形成条件和出土的过程,是我国关于天象——彩虹的最早的、最完整的记录。

主题河南干部学院心得体会及收获六

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南部伏牛山腹地原始林区,总面积168平方公里。据调查,有动物204种,植物1991种,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被专家学者誉为“自然博物馆”。境内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37座,其中玉皇顶海拔2216米,为中原第一峰,是看日出观云海的最佳处。有以白云峰、玉皇顶、小黄山、鸡角尖、千尺崖为代表的险峰奇石景观;以万亩原始林、唐代银杏林、野生牡丹园、高山杜鹃园、红桦林、白桦林、箭竹林为代表的森林景观;以黑龙潭、黄龙井、珍珠潭、青龙瀑布、白龙瀑布、九龙瀑布为代表的瀑潭景观;以白云洞、青蛇洞、锣鼓洞、洞天栈道、仙人桥为代表的洞窟景观;以乌曼寺、云岩寺、玉皇阁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以云海日出、盛夏避暑、金秋红叶为代表的物候景观。整个景区融山、石、水、洞、林、草、花、鸟、兽为一体,雄、险、奇、幽、美、妙交相生辉,形成各具特色的白云峰、玉皇顶、小黄山、九龙瀑布、原始森林五大观光区,成为中原地区集观光旅游、度假避暑、科研实习、寻古探幽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区,被誉为“人间仙境”、“中原名山”。1992年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1998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7年被社会推荐为“河南省十佳景区好去处”第三名。 经过20xx年开发建设,公园初步形成吃、住、行、游、娱、购配套旅游服务体系,筹建10大宾馆,完善道路及服务设施,建成玉皇顶高山滑道和“亚洲第一跳”――白云山云飞蹦极,形成万人日接待能力。目前已成为中原地区旅游新热点和洛阳南线重点旅游区。

洛阳白云山景区之五大观光区

1、白云峰:

白云山景区白云峰是伏牛山系的主要山峰之一,海拔2150米,奇峰突兀,婀娜多姿。主峰常年白云缭绕,如海市蜃楼。大有“薄雾蒙翠峰,碧纱罩玉容”的意境。

白云山观光区有七个奇峰,而白云峰作为主峰海拔2085米,从白云山观光区路口上行,直线落差有580米,沿途可看到一线天,金兔拜月,望夫石,天桥等景点,其中白云峰就是当年白蛇修炼金身的地方,至今,仙山灵气犹存,各位能登上白云峰,也算过了一次神仙瘾。

另外,在隐迹林秀草茂之处,终年云雾飘缈的山洞,就是白云洞,它深27米,宽6米,顶高3米,洞的里面有一小溪常流,且宽敞平坦,内侧有小洞数个。据说白蛇娘子到四川峨嵋之前,就终日在这里修炼,因而人称此洞为白云洞。

2、玉皇顶观光区:

玉皇顶海拔2212米,因峰插天宫、顶如皇冠而得名,有“中原极顶”、“绿色心脏”之誉,是中原地区观赏云海日出的最佳去处。登上群峰之冠———玉皇顶,可谓“一览众山小”,令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其自然景观神秘莫测而又奇幻多变。与此同时,玉皇阁位于山顶,是全国地处海拔最高的道教胜地,香火旺盛,灵气十足。

3、 九龙瀑潭观光区:

白云山在森林植被的涵盖下,形成千姿百态的多级瀑布和深潭,落差123米,气势恢宏,“九龙瀑布嬉彩虹”中外闻名。

黑龙潭,因水呈黑色,状如游龙而得名,水流从高不过10米的岩壁上落下,冲撞力竟使潭水深不可测。

珍珠潭,是洛阳白云山中诸多水景中的一个。自上而下的涓涓细流,看起来就像丝绸一样,却又以不可抗拒的神奇的力量,将花岗岩石雕琢成九曲六珠,巧夺天工世人罕见所以被称为“珍珠潭”。据说从前常有猛虎沐浴,所以又取名沐虎池。

白龙幢,又叫千尺崖,把高、陡、险、峻、奇融为一体。在这千尺绝壁上,人工开凿出一条长500米的洞天栈道。游客过栈道、进岩洞,曲曲折折,不胜迷离。在千尺崖左侧高险处,一条白龙凌空而下,名曰白龙瀑布,瀑布落差60多米,甚为壮观。九龙瀑布高103米,石壁上天然形成九条岩纹,形似九条巨龙,故得名。若逢丽日照射,瀑布现出道道彩虹,人站瀑前,彩虹缠身,人走虹移。

4、鸡角曼(小黄山):

鸡脚曼位于洛阳白云山景区东南部,主峰海拔1845米,群山绵延,岭峰陡峭,在峰顶和光洁的岩壁上,苍松挺拔。在小黄山一侧,有一锣鼓洞,洞高18米,宽17米,深34米,隐现于古树密林之中。据传说,有锣鼓铿锵、琴声悠扬的仙乐妙曲从洞中传出,则预示风调雨顺的好年景。洞中有一水池,水不盈尺,却神秘之极,无人饮不溢,众人饮不干,其因不得其解。

沿途的鸡角曼小黄山还有有箭竹林、飞来石、红桦林、夫妻石、石炮台、楚长城、玉兔拜月、观景台、鸟巢石、贵人弓腰等诸多景点。

箭竹林:密密匝匝的箭竹,面积五百余亩,是熊猫的主要食物,也是做箭杆、竹筷,笔杆的好材料。很久很久以前这里生长着成千上万亩的箭竹,也有许多熊猫在此繁衍生息。由于中原地区战事频繁,箭竹被砍伐用来做箭,箭竹面积大量减少,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也逐渐从白云山消逝。

红桦林:那片红颜色的树林叫红桦林,一般生长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山阴坡、半阴坡或山顶,木材为制作飞机螺旋浆、枕木、枪托等优良用材。树皮橘红色或紫红色,有光泽,像薄纸一样,很容易剥落,也有很多浪漫后生用柔和的桦树皮写信传情。

夫妻石:东北山峰上那两块相对而立的石头,象一对含情脉脉、亲昵交谈的夫妻,左边的头上戴着帽子,右边的披着长发。

玉兔拜月:东南方向山峰上的那块石头像是翘首东望的兔子。这里边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一天,玉兔偷偷离开瞻宫来到人间,被秀美的白云山风光所迷恋,整整玩了一天,不料月亮已从东边升起,玉兔再也回不去了,于是便葡伏在山峰上天天向东遥拜。

小黄山观景台:面前这座峰岭陡峭的山有着黄山之韵、黄山之美、黄山之奇,许多天然景致堪称黄山再造,流派一脉相承,因而人们亲昵地称它为“小黄山”。站在这里,向四周观望,千峰竟秀,峰峰呈奇,壁立千仞,各具特色,主峰海拔1845米。那么多怪石奇峰,千姿百态,引人遐想。

5、原始森林观光区:

原始森林观光区以纯自然美的景观独特于世,万亩原始森林树木参天,枝叶繁茂,遮天蔽日。林相完整,灌草丛生,野花遍地,各种稀有珍贵动植物随处可见。经调查,原始森林区共有陆栖脊椎动物4纲、28目、69科、204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黑鹳、金雕、金钱豹等10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娃娃鱼、豺、水獭、小灵猫、麝、青羊等28种。而植物用材树种290种,淀粉植物98种,纤维植物143种,野生水果97种,鞣料植物193种,花卉植物467种,野菜植物155种,芳香植物92种,油料植物208种,药用植物822种,有毒植物27种,饲料植物285种,堪称“绿色植物宝库”。沿途还可看到石庵、石瀑、小华山、佛手古栎、八仙幽谷关、九曲瀑布、顶天松、折叠瀑、月牙潭、墨龙潭、龙背三景等绝妙景观。

此外,林中还有一条处在峡谷深涧突兀而出的山脊,被当地人称为“龙背”,“龙背三景”古木、奇松、映山红也成为每年四五月份正值映山红花季时原始森林里秀美的一幕。

洛阳白云山景区之五大休闲区

1、白云湖:

白云湖建于1997年,坝高17米,长35米,湖面长500米,最大蓄水量12万立方米。这里碧波荡漾,白雾缭绕,风景如画。在这白云湖下面,还有一个15万立方米的青山湖,因青山合抱,山水共色,群峰连绵而得名。白云湖是一个调节水库,专门用于调节下游瀑布用水。

在湖上乘船游玩,清风徐来,水波荡漾,在天光云影中穿行,其乐无穷,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可以洗去你身心的疲劳,帮你理出纷乱的思绪,帮你展开想象的翅膀,让你心静如水,心旷神怡。

2、高山森林氧吧:

8万平方米的华山松、落叶松森林氧吧是中原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天然氧吧。一亩松林每天能产生49千克氧气,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达到7.3万个,是城市一般公共场所的3650倍,是一般住室的1450倍。丰富的负氧离子吸入人体后,有镇静、催眠、镇痛、止咳、增食欲、降血压之功效,可以改善肺的换气功能,增加氧的吸入量和二氧化碳的呼出量,使人精神焕发,精力充沛。在这里大家可以欣赏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诗句意境,还可以举行围棋、象棋、乒乓球、座摇椅、练臂力等文体娱乐活动。氧吧内旱莲铺地,是度假、避暑、休闲的理想场所。同时,氧吧内还点缀着60余位国家顶尖级文学家、书法家及世界汉语言学家咏颂白云山的石刻。

3、高山牡丹园:

洛阳以盛产牡丹著名,白云山当然不例外。高山牡丹园更是是白云山的一绝。“洛阳四月醉牡丹”,而五月份嵩县境内的白云山,正是牡丹争齐斗艳时。白云山高山牡丹园由于海拔高,牡丹延长了开放期,每年5-6月份游人都可以欣赏到国色天香的牡丹芳容。不仅如此,栽植的牡丹有156个品种5.6万株,总面积达168亩,位居国内第一。景区内还特设了几座十分精美的木雕观花阁,增添了不少雅趣。“青山灵雪”、“酒醉杨妃”、“朱砂垒”、“锦帐芙蓉”、“一品朱衣”、“银粉金麟”、“飞燕红妆”……无不激起每一个爱诗之人的情致。

4、留侯祠:

留侯祠是汉朝开国元勋张良隐居的地方。留侯祠系在原旧址上恢复重建的部分建筑,占地面积80亩,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留侯祠地处白云湖畔,祠前绿树成荫,碧水环绕,祠内陈列丰富,古朴的印月亭、草庵、垂钓台,供游人追寻汉相张良在此隐居生活的遗迹。

5、芦花谷:

全长3000米,谷内溪流潺潺,溪畔芦苇丛丛,一路上浓荫如盖,河谷中瀑潭相连,环境清幽,景色优美。当秋天芦花盛开的时候,河谷一片银白,因此这条河谷被称为芦花谷。沿途可以看到:日本落叶松林、鳄鱼戏水、金龟晒盖、野生牡丹园、高山芦苇、会龙潭、黑龙潭、黄龙井、迎客松、青龙潭、石上松、连翘林、口中路、吊桥、月亮湖、龟山等景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