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南京教师考编心得体会如何写 考教师编制心得(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5 11:34:30 页码:12
南京教师考编心得体会如何写 考教师编制心得(五篇)
2022-12-25 11:34:30    小编:ZTFB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主题南京教师考编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走在步行街上,可别只顾购物,千万别忘了仔细看看市百一店(原“大新公司”)、华联商厦(原“永安公司 ”)、上海时装公司(原“先施公司”)和第一食品商店(原“新新公司”)这“四大公司”,无不把南京路的过去与今天不断迭映在眼前,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为这条百年老街增添了别样的魅力。

已不算年轻的市百一店就矗立在南京东路、西藏中路口,这座解放前的“大新公司”是当时南京路上最好的建筑之一,如今虽不再代表时尚和流行,却依然是上海商业文化的一个象征,几十年来一直是中国最著名的百货公司。

走在这1200多米的步行街上,时时体会到一种莫大的快乐,彩色的铺路砖石、统一的路心售货亭、两边各类时尚流行商店、熙熙攘攘的人群、可爱的观光小火车,以及设计别致的城市雕塑……这些都构成了上海的现代都市风景。黄包车、香烛店、“美丽牌”香烟广告不见了,身着旗袍、梳着盘发的上海小姐不见了,就连当年曾显赫一时的“先施百货”如今也完全换了样子。现代的都市文明在这里把所有属于过去的痕迹抹得一干二净。

步行街上,随处可以感受到这路的平易近人:地面是淡红色石块铺成,干净清爽,不必担心滑倒,也不会踩到脏物;还有导盲道,让盲人也能感受到逛街的乐趣;路中间更有各式花坛、绿化带,花坛上还设有暗红色大理石凳椅,走累了,随处可坐,赏路景闻花香,还可以思量一下接着去往何处,绝对的逍遥自在。

步行街上另一大景观——步行街观光车同样引人注目。车由一节节小巧玲珑的车厢组成,车厢上画满了精美的图案,每节车的图案色彩各不相同。登上车,仿佛钻进了玩具车里,任它带着你逛个够。步行街上最多的是人,或从容信步,或匆匆疾走,或闲坐休息,或饶有兴致地转进每一家商店。街上跟人一样多的就是各种商店了,且都是上海店家中的“大腕”:华联商厦、第一食品商店、第一百货、新华书店南京东路店……当然也少不了各大专卖店,“麦当劳叔叔”、“肯德基爷爷”自然不甘落后,而哈根达斯、天使冰王、必胜客也为有闲阶层提供了世界各地著名的美食。

假如肯早起,那你一定要来看看六七点钟的步行街。那时的步行街,商店均紧闭大门,清洁工在进行路面的清洗工作,可街上却热闹非凡,人们有的跳着交谊舞,有的打着太极拳,有的在溜滑板,有的在打羽毛球,真是玩什么的都有,不像是一条商业街,倒像是一座公园,与白天的喧嚣相比真是两个世界。原来南京路步行街也是这般“淡妆浓抹总相宜”呢。

从河南路口开始,步行街结束,继续向东。一直到南京东路外滩,行人似乎又从21世纪坠入一个陌生又熟悉的时空,似乎是狄更斯笔下的英伦街景,似乎是在父辈的照相簿中见过。狭窄的街道,四方高大的建筑,灰色调的围墙和百叶窗,高高的天花板,尖尖的屋顶,每一栋楼都记载了一段曲折跌宕的故事。夕阳为它们添上一层薄雾,黄黄的街景透出一种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特有的迷离的浪漫。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上海被迫辟为通商口岸,后成为帝国主义公共租界。二三十年代,南京路既是帝国主义者耀武 扬威的“十里洋场”,又是一条富有革命传统的马路,著名的“五卅惨案”就发生在南京路上。

近年来南京路发生了巨变,新的商厦群体及宾馆拔地而起,大型商厦与百年老店、名店、特色商店交错林立,互为衬托。老介福商厦、电器商城、曼克顿广场、海伦宾馆、丝绸商厦、新世界商城、华联商厦、一百商厦、广电大厦、轻工大厦、上海商城、锦沧文华大酒店等现代化的大型、高层建筑使南京路更加雄伟、繁荣,据统计,南京路每天客流量在170万人次以上,连续多年蝉联全国零售商业企业前三名的上海第一百货商店、上海华联商厦、上海新世界商城都在南京路。 南京路商厦群内名品荟萃、琳琅满目。各地的名、特、优、新产品,以及进口的名牌商品,不下数十万种。几家老字号特色商店的商品,尤为名声卓著。

南京路的夜景分外迷人。火树银花不夜天,霓虹灯一条街是上海的一大景观。许多海外游客称赞说:这里的灯彩不亚于东京、香港、曼谷等任何一个闹市地段。

主题南京教师考编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各位游客:南京夫子庙是一个以夫子庙为中心,集游览、购物、品尝风味于一体,展示古城风貌和民族风情的旅游地。夫子庙又称孔庙,文庙,是祭祀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

夫子庙建于宋景佑元年,是在东晋学宫的旧址上扩建的,夫子庙五建五毁,最后一次是1937年毁于日本侵略军的炮火。1984年,南京政府对夫子庙进行了大规模开发与建设,建成了以夫子庙为中心,以秦淮河为轴线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它有三大建筑群,一座是祭祀孔子的庙宇——大成殿,另一座是大成殿后面的学宫,第三是古代科举考试遗址——江南贡院。

秦淮河,又叫龙藏浦,是南京人民的母亲河。内秦淮河流经夫子庙,全长10公里,这便是古往今来令无数文人墨客为之赞美倾倒、寻迹访踪的“十里秦淮”了。唐朝大诗人李白、刘禹锡、杜牧等都曾为她写下诗篇,孔尚任的《桃花扇》和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也都对“十里秦淮”有过生动的描写。

现在我们来到了秦淮河畔,自宋以后就成了孔庙泮池。河南岸的一段朱红色石砖墙,这就是夫子庙的照壁。照壁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长110米、高10米,为全国照壁之冠。泮池西侧有一座桥叫文德桥,因为儒家提倡文章道德而得名,为了和东边的武定桥相对,故建桥锁住泮池以蓄文气,因为桥的方向和子午线的方向一致,所以每年农历11月15日左右,站在桥上俯视,可见月亮被分成两半,这就是文德分月的由来。每到此时,桥上赏月的人不计其数,由于原为木桥,所以桥的栏杆经常被挤坏,所以南京有一句俗话叫“文德桥的栏杆——靠不住”。泮池北岸有一座四柱三门的大牌坊为天下文枢坊。孔子乃天下文章道德之中枢也,故得此名。东侧这座楼阁式建筑,叫做魁光阁,它初建于清乾隆年间。这座临街傍水的建筑曾两次被毁,1985年重建。西侧的这座六角重檐亭子叫“聚星亭”,“聚星”取群星集中,人才荟萃之意。建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也曾几经兴废。请大家继续随我往前走。这座门叫棂星门,这是孔庙的庙门。门是石结构的,六柱三门,棂星门东西两侧便是东市、西市。

走过棂星门,便是孔庙的正门,叫大成门,因为孔子对我国文献起了集大成作用,也叫戟门。庙院两侧是碑廊,廊内陈列了当代书法名家的碑刻30块。现在,请大家随我从中间的甬道走。甬道两侧立着孔子十二门生中的后八门生。在进大成殿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殿前的这个露台,也叫丹墀。丹墀之上有目前我国孔子的最大的铜像高4.18米。现在请各位游客随我进入孔庙主殿——大成殿。这是一座气势巍峨,重檐庑殿顶,屋脊中央有双龙戏珠立雕的建筑。这种规格的建筑在全国也是屈指可数的。大成殿内供奉着孔子的画像;为画家王宏喜按照唐吴道子的孔子画像用一年时间画成。两旁是四亚圣的汉白玉塑像;东西两侧摆放有古代庆典时演奏的乐器。大成殿的四周墙壁上还悬挂着38幅反映孔子生平事迹的镶嵌壁画,称“孔子圣迹图”;是浙江乐清200多名匠师采用玉石、翡翠、黄金、珠宝等贵重材料,耗时三年雕成。总价值580万人民币。表现了孔子“万世师表”的光辉典范。

走出孔庙。我们可见四块石碑,第一块是《孔子问礼图碑》,记载了春秋末年孔子出于对周王朝礼乐制度的崇拜;从家乡曲阜去周王城洛阳考察典章制度的经历。图中是二人驾车,一组身穿古装人物在城门前欢迎的场面。这块碑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图文仍清晰可辨,是难得的珍贵文物。第二块碑石《集庆孔庙碑》,第三块碑石《封四氏碑》,讲的是元至顺二年,文宗皇帝诏示:加封颜回、曾参、孔伋、孟轲为四亚圣之事。第四块碑是《封至圣夫人碑》。

现在我们看到的建筑便是夫子庙的学宫。门楣上方题有“东南第一学”。后面是明德堂,明德堂是学宫的正堂,建于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堂名为文天祥所书。现在的这块匾额是后人模仿文天祥手迹写成。明德堂是学子集会的地方,每月朔望(农历初一和十五)朝圣后,学子在此集会,训导师宣讲圣教和上谕。明德堂前院中新建两个亭子,东为习礼亭,内挂“礼运钟”,西为仰圣亭,内置“圣音鼓”。

接着是尊经阁、青云楼、崇圣祠。尊经阁原为上下两层,上存儒学经典,下为课堂。现为1988年新建的三楹三层仿古建筑,为南京民俗馆。青云楼为供奉历代督学使的祠堂和学宫秀才阅览经书的地方。

现在我们所站的地方便是江南贡院了。这里原是古代时南京规模庞大的考试场——贡院。贡院建于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是县府考试场所。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这里成了乡试、会试场所。眼前这座三层建筑,就是明远楼了。楼呈四方形,四面设窗,地处贡院中心,在此可以监视考生和贡院内执役人员。“明远”的意思就是“慎终追远、明德归厚”。号舍在明远楼东部和西部,是考生三场九天考试住宿之地,原有20644间。现在来到的是当初主考官办公之地——至公堂。现为“科考陈列室”,以实物图片、资料等形式介绍科举制度的情况,正中有“魁星点斗”像。

各位游客:关于夫子庙我就介绍到这里。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去逛一下夫子庙的其他景点;比如:吴敬梓故居,王谢故居,乌衣巷等。谢谢!

主题南京教师考编心得体会如何写三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拥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近2620xx年建城史和近520xx年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跨度最长的古都,跨度长约1820xx年。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存,其文物保护单位数量之多、门类之全、跨越时间之长,位居全国前列。

历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祸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度不凡的风水佳境,过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灾,但亦屡屡从瓦砾荒烟中重整繁华。南京是中国古代都城的重要代表,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历史上曾有十二个朝代定都或迁都于南京,故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

在中原被异族所占领,汉民族即将遭受灭顶之灾时,通常汉民族都会选择南京休养生息,立志北伐,恢复华夏。大明、民国二次北伐成功;东晋、萧梁、刘宋三番北伐功败垂成。南宋初立,群臣皆议以建康为都以显匡复中原之图,惜宋高宗无意北伐而定行在于杭州,但迫于舆论仍定金陵为行都。即使太平天国以南京为都,亦以驱除异族统治为动员基础和合法性。故而南京被视为汉族的复兴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深远的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故朱偰先生在比较了长安、洛阳、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后,言"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

尝以为中国古都,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文物制度,照耀千古者,长安、洛阳而外,厥推金陵。北京虽为辽、金以来帝王之都,然史迹不过千年,非若金陵建都之远在南北朝以前也。他若汴京、临安,一开都于五代,继于北宋;一肇建于吴越,偏安于南宋,其为时较短,而历史遗迹,亦不若长安、洛阳、金陵、北京之众。而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与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金陵古迹图考·序》……论者每谓金陵形势,偏于东南,都其地者,往往为南北对峙之局,不足以控制全国,统一宇内。故三山驻师,终鼎足割据之势。五马渡江,开南朝偏安之局。

实则金陵一隅,实中国民族思想之策源地。《世说》所谓“过江诸人,暇日辄至新亭,周觊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河山之异;王导曰:当共戮力王室,何至作楚囚对泣耶?”其民族意识之浓厚,可以想象。自后明祖奠都金陵,以伐胡元,终成一统之业;太平天国虽未成功,然亦以金陵相号召;近者如辛亥革命,国军北伐,皆莫不以南京为策源地。金陵之于中国,亦犹frankfurt a.m.之于德,orleans之于法,moscow之于俄;虽未必尽为全国中心,然有事之秋,登高一呼,天下响应。此郑成功之所以海道千里,直薄金陵,恸哭孝陵,以图恢复也。况时移势异,古今未必尽同;昔日中原群雄角逐之场,关中沃野千里天府之国,今皆化为贫瘠,全国财赋之汇,趋于东南,经济重心,厥在江浙。

长安形势虽佳,终不过位列陪都而已。至于北京,固为千馀年来帝王之都,且与东北边防,关系尤重,然形格势禁,殊难恢复首都地位。诚能以金陵为国都,长安为西京,北平为北京,番禺为南京,励精图治,不遑宁处,据龙蟠虎踞之雄,依负山带江之胜,则中兴我民族,发扬我国光,其在兹乎!--《金陵古迹图考·金陵之形势》南京为中国古都,在北京之前,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诚难觅此佳境也。南京将来之发达,未可限量也。天下山川形势,雄伟壮丽,可为京都者,莫逾金陵,至若地势宽厚,关塞险固,总扼中原之夷旷者,又莫过燕蓟。虽云长安有崤函之固,洛邑为天下之中,要之帝王都会,为亿万年太平悠久之基,莫金陵、燕蓟者也。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

南京城的气魄,无与伦比,深深铭刻着南北交战的宏大的悲剧性体验。--《五城记--南京》我第一次来南京,就寻寻觅觅,走过了太多古迹。我去寻找乌衣巷、朱雀桥、我走过胭脂井想起张丽华,秦淮烟波那么多的故事,紫金山下看看滚滚长江淘尽千古英雄……我们生活在南京这个地方,受到的文化濡染涤荡还少吗?这座城市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悲情的城市,它也是真正的繁盛帝王都。中国前一千年的历史你看西安,后一千年的历史看南京。所以,真正看懂西安和南京,中国历史中的血脉沧桑变化也就都了解了。

主题南京教师考编心得体会如何写四

出租方(甲方):_______________

承租方(乙方):_______________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市有关规定,甲、乙双方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经协商一致,就甲方将其合法拥有的房屋出租给乙方使用,乙方承租使用甲方房屋事宜,订立本合同。

一、 房屋的座落、面积及装修、设施

1-1.甲方将其合法拥有的座落在本市________区(县)_____________出租给乙方使用。

1-2.甲方出租给乙方使用的该房屋建筑面积共_______平方米。

1-3.该房屋的现有装修及设施状况,由双方在合同附件一中加以列明。除双方另有约定外,该附件作为甲方按本合同约定交付乙方使用和乙方在本合同租赁期满交还该房屋时的验收依据。

二、租赁用途

2-1.本合同签订前,甲方已向乙方出示了该房屋的《房屋权属证书》。

2-2.乙方向甲方承诺,租赁该房屋仅作为_____________使用。

2-3.在租赁期限内,如未征得甲方的书面同意,乙方不得擅自改变该房屋使用用途。

三、租赁期限

3-1.该房屋租赁期共____个月。自__年_月_日起至__年_月_日止。

3-2.租赁期满,甲方有权收回全部出租房屋,乙方应如期交还。乙方如要求续租,则必须在租赁期满前的一个月向甲方提出书面意向,经甲方同意后,重新签订租赁合同。

四、租金及支付方式

4-1.该房屋每月租金总计为人民币_________元。(大写:______万____仟____佰____拾____元整)。

4-2.该房屋租金支付方式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如逾期支付租金,每逾期一天,则乙方需按月租金的0.3%支付滞纳金。

五、其他费用 乙方在租赁期限内,使用的水、电、煤气、电话费等其他费用,由乙方按有关规定自行负担。

六、房屋修缮责任

6-1.在租赁期限内,甲方应保证出租房屋的使用安全。乙方应爱护并合理使用其所承租的房屋及其附属设施。如乙方因使用不当造成房屋或设施损坏的,乙方应立即负责修复或予以经济赔偿。

6-2.除房屋内已有装修和设施外,乙方如要求重新装修或变更原有设施的,应事先征得甲方的书面同意。租赁期满,根据原书面约定,要求恢复原状的,乙方必须恢复原状,经验收认可,方可办理退租手续。

6-3.该房屋的维修责任除双方在本合同和补充条款中约定的外,均由甲方负责。

6-4.甲方维修房屋及其附属设施,应提前七天书面通知乙方,乙方应积极协助和配合。因乙方阻挠甲方进行维修而产生的后果,则概由乙方负责。

6-5.如因不可抗力原因,导致房屋损坏或造成乙方损失的,双方互不承担责任。

七、转租的约定

7-1.除甲、乙双方在本合同补充条款中另有约定外,乙方在租赁期限内,须事先征得甲方的书面同意,方可将承租的该房屋部分或全部转租给他人。

7-2.乙方转租该房屋,订立的转租合同应符合以下规定:

(1) 转租合同的终止日期不得超过本合同规定的终止日期;

(2) 转租期间,乙方除可享有并承担转租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外,还应继续履行本合同规定的义务。

(3) 转租期间,本合同发生变更、解除或终止时,转租合同也应随之相应变更、解除或终止。

八、变更和解除本合同的条件

8-1.在租赁期限内,非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变更或者解除本合同:

(1) 甲方或乙方因有特殊原因,经双方协商一致,同意甲方提前收回或乙方提前退交部分或者全部该房屋的;

(2) 因出现非甲方能及的情况,使该房屋设施的正常运行,或水、或电、或煤等正常供应中断,且中断期一次超过七天,乙方认为严重影响正常使用房屋的;

(3) 因乙方违反本合同的约定,且经甲方提出后的十五天内,乙方未予以纠正的;

(4) 因不可抗力的因素致使该房屋及其附属设施损坏,本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

(5) 在租赁期间,该房屋经市或区(县)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动迁,或经司法、行政机关依法限制其房地产权利的,或出现因法律、法规禁止的非甲方责任的其他情况。

8-2.变更或解除本合同的,要求变更或解除本合同的一方应主动向另一方提出因变 更或解除本合同,使一方遭受损失的,除本合同(8-1条)第(4),第(5)款可依法免除责任外,应由另一方负责赔偿。

九、乙方的责任

9-1.在租赁期内,乙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甲方有权终止本合同,收回该房屋,由此而造成甲方损失的,乙方应予以赔偿。

(1) 未经甲方书面同意,擅自将该房屋转租、转借他人使用的;

(2) 未经甲方书面同意,擅自拆改变动房屋结构,或损坏房屋,且经甲方书面通知, 在限定时间内仍未纠正、并修复的;

(3) 擅自改变本合同规定的租赁用途,或利用该房屋进行违法违章活动的;

(4) 拖欠租金累计一个月以上的;

9-2.在租赁期限内,乙方逾期交付水、电、煤气费,每逾期一天,则应按上述费用 的0.3%支付滞纳金。逾期达两个月以上的,甲方有采取停止供应或使用的权利,因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乙方自行承担。

9-3.在租赁期限内,乙方未经甲方同意,中途擅自退租的,乙方应按月租金的两倍 向甲方支付违约金;若支付的违约金不足抵付甲方损失的,乙方还应负责赔偿。

9-4.租赁期满,乙方应如期交还该房屋。如乙方逾期归还,则每逾期一天应向甲方 支付原日租金的两倍的违约金。

十、甲方的责任

10-1.甲方未按本合同约定的时间,交付该房屋供乙方使用的,每逾期一天,甲方 应按月租金的0.3%向乙方偿付违约金。逾期七天,则视甲方不履行本合同。甲方除应按上述规定支付违约金外,若支付的违约金不足抵付乙方损失的,甲方还应负责赔偿。

10-2. 在租赁期限内,甲方因非本合同第九条第1款规定的情况,擅自解除本合同, 提前收回该房屋的,甲方应按月租金的两倍向乙方支付违约金,若支付的违约金不足抵付乙方损失的,甲方还应负责赔偿。

10-3. 乙方无论任何原因退租,则甲方将根据乙方实际居住天数计算租金,并将剩 余租金(如有)返还,违约金按本合同相关条款执行。

十一、其他条款

11-1.本合同未尽事宜,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可订立补充条款。补充条款及附 件均为本合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11-2.甲、乙双方在签署本合同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对各自的权利、义务、 责任清楚明白,并愿按合同规定严格执行。如一方违反合同,另一方有权按本合同规定索赔。

11-3.甲、乙双方在履行本合同过程中若发生争议,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由 见证方南京我爱我家房屋租赁置换有限公司协助双方向南京市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向该房屋所在地区的人民法院起诉。

11-4.本合同(正本)连同附件一式三份,由甲乙双方及见证方南京我爱我家房 屋租赁置换有限公司各执一份,均具有同等效力。

出租方(甲方): 承租方(乙方):

身份证号码: 身份证号码:

地址: 地址:

电话: 电话:

代表人(代理人): 代表人(代理人):

见证方:

代表人(代理人):

签约日期:20 年 月 日

主题南京教师考编心得体会如何写五

各位游客。在昨天的游程中,我为大家安排游览了中山陵、明孝陵、灵谷寺,总统府旧址等名胜古迹。今天,我将带大家到秦淮河、夫子庙去游览。秦淮河旅游区,位于南京老城区城南,从市区出发,坐汽车约需20分钟才能到达。它是一个以夫子庙为中心,集游览、购物、品尝风味于一体,展示古城风貌和民族风情的旅游地。

各位游客。在昨天的游程中,我为大家安排游览了中山陵、明孝陵、灵谷寺,总统府旧址等名胜古迹。今天,我将带大家到秦淮河、夫子庙去游览。秦淮河旅游区,位于南京老城区城南,从市区出发,坐汽车约需20分钟才能到达。它是一个以夫子庙为中心,集游览、购物、品尝风味于一体,展示古城风貌和民族风情的旅游地。

【秦淮河的由来和历史变迁】

秦淮河,是一条曾对古城南京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的河流。相传秦淮河是秦始皇下令开凿的一条人工运河。秦始皇东巡会稽,经过南京时,为方便船只行驶,曾下令开凿方山,使淮水与长江沟通,因而这段河道得名"秦淮河"。但据地质考察证明,秦淮河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天然河流,当时这条古老的河流确是曾从方山经过,但由于地理变迁,河流改道,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河道。历史上的秦淮河,河道宽绰。自五代吴王杨行密在长干桥一带筑石头城以后,河道开始变窄,并被分隔成内、外"秦淮"。内秦淮河由东水关人城,经夫子庙,再由水西门南的西水关出城与外秦淮河汇合。河流全长10公里,这就是古往今来令无数文人墨客为之赞美倾倒、寻迹访踪的"十里秦淮"了。唐朝大诗人李白、刘禹锡、杜牧等都曾为她写下诗篇,孔尚任的《桃花扇》和吴敬样的《儒林外史》中,也都对"十里秦淮"有过生动的描写。古老的秦淮河与流经南京城北的长江相比,显得十分渺小,但是它与南京城的诞生、发展,以及南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已有人类繁衍生息。迄今为止,沿河两岸发现的原始村落遗迹多达五六十处。六朝和明初封建朝廷一直把它作为都城的一道天然屏障和皇宫所需的天然通道。东吴孙权定都建业(南京)后,曾在秦淮河两岸作"栅塘",既可御敌,又可防洪。从六朝时起,夫子庙一带的秦淮河两岸已是居民密集、市井相连的繁华之地,秦淮河充当了南京地区对外贸易的主要航道,河中舟船穿梭,一派繁荣。据说,旧时的秦淮河两岸歌楼酒肆林立,河房水阁争奇斗艳,游艇画防灯火通明,富豪贵族在这里过着寻欢作乐、纸醉金迷的生活,劳动人民,特别是广大妇女却是以泪洗面,饱尝了人间的辛酸。那时南京的妓·女大多集中在秦淮河两岸。清代戏剧家孔尚任在《桃花扇》中描写的不畏权贵的名妓李香君,她就居住在秦淮河南岸的文德桥畔。美丽的秦淮河曾流淌过蛮荒时代的寂寞,六朝以来的繁华和奢靡,旧社会的污垢和劳动人民的血泪,甚至还溶有南京大屠杀的血腥。然而,今天的秦淮河,经过了历史的沉淀和人民的改造,已散发着健康文明的馨香,展现了清澈动人的风姿。它是南京历史的见证,难怪人们惯于把"秦淮"当作南京的代名词。

【秦淮画舫-伴池-夫子庙照壁-庙前广场-棂星门】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秦淮河畔,河中的画防都是仿照明代建筑风格制造的,船头挂有大红彩球和红灯笼。每当元宵节南京人习惯来这里游玩赏灯。这种风气在明代就已盛行,据说明朝建都后,朱元津微服巡察京城。当他来到秦淮河畔,看到两岸绿树成荫,河水清澈,亭台楼阁,风景宜人,随口说了句:"惜河中缺游船。"皇帝开了金口,左右就连夜差人赶造画舫,以博取皇帝欢心。从此,秦淮画访成了这里的一大特色。尤其到了中秋佳节时分,更是河上水灯万盏齐放,两岸龙灯飞舞,歌声、鼓声、欢声、笑声,连绵不绝,通宵达旦,真可谓"秦淮灯火甲天下"。难怪南京有"家家走桥,人人看灯"的民谚。我们眼前的这段秦淮河,自宋以后就成了夫子庙(孔庙)成泮池,又称月牙他。古时候皇帝讲学的学宫叫辟雍,诸侯讲学成学宫叫泮宫,夫子庙的学宫相当于诸侯讲学的地方,所以这池称"泮池"。泮池上一般建有三座石桥,按等级而论,县官、学官走中间一座,秀才走两边的桥。相传古时候有位秀才误上中桥,有犯上作乱之罪,进退两难,只好自己跳进了泮池。再请各位看河对岸的一段朱红色石砖墙,这就是夫子庙的照壁。照壁建于明万历三年(历泽年),长达110米,为全们照壁之冠。各位游客:这座夫子庙始建于东晋成帝咸康三年(337年),当时成帝采纳了王导的建议:"治国以培育人才为重",决定立大学于秦淮河畔。原来只建有学宫,孔庙是宋仁宗景拍元年(1034年)在学富基础上扩建而成的。所以夫子庙是一个由文教中心演变而成的繁华闹市,它包括夫子庙、学宫和贡院三大主要建筑群,其范围南临秦淮河北岸,北抵建康路东端,东起姚家巷,西止四福巷,规模庞大。夫子庙虽屡遭破坏,但各代都加以兴修扩建,到清末民初,其楼阁、殿宇的结构和布局堪称东南之冠。现在的夫子庙建筑,~部分是清代末年重建的,一部分是近几年重建的。请大家回头看,这座楼阁式建筑,叫做奎星阁,它初建于清乾隆年间。这座临街傍水的建筑曾两次被毁,1985年重建。现在我们来到了清代开辟的庙前广场,广场东西两端竖有两块碑,高有一丈许,上面刻有满汉两种文字"文武大臣至此下马",表示对圣人孔子的崇敬。左侧的这座六角重檐亭子叫"聚星亭","聚星"取群星集中,人才荟萃之意。建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也曾几经兴废,到清同治八年(1869年)才由江宁乡贤朱芙峰等人筹资重建。这是一座在日军炮火中惟一幸存的清代建筑,可惜在1968年被当作"四旧"拆除,1983年又得以重建,恢复了原来的风貌。广场正中的这座牌坊,叫"天下文枢坊"。请大家继续随我往前走。这座门叫棂星门,这是孔庙的庙门。据传榻星是天上主管教化的星宿,他得人方便高兴。门是石结构的,六柱三门,建于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后来被毁,又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不过,现在所见到的极星门是1983年再次重建的。极星门东西两侧便是东市、西市。

【大成门-大成殿-学宫】

各位游客:走过棂星门,便是孔庙的正门,叫大成门,也叫戟门。门内侧有石碑四块。第一块是《孔子问礼图碑》,刻于南朝齐永明二年(484年)。记载了春秋末年奴隶制衰亡之际,孔子出于对周王朝礼乐制度的崇拜,抱着兴国安邦、济世访贤的愿望,于鲁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20xx年),从家乡曲阜去周王城洛阳考察典章制度,寻求巩固鲁国奴隶主政权办法的经历。碑的上半部有"孔子问礼图,吴敬恒题"的题字。图中是二人驾车,一组身穿古装人物在城门前欢迎的场面,还有"永明二年,孔子在鲁人周门礼周流"的字样。这块碑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图文仍清晰可辨,是难得的珍贵文物。第二块碑是《集庆孔庙碑》,碑文是元朝至大二年(1320xx年)重建孔庙时由卢挚撰写的,到元至顺元年(1330年),由纯斋王公书写刻石。第三块碑是《封四氏碑》,讲的是元至顺二年,文宗皇帝诏示:加封颜回、曾参(孔子的两个弟子)、孔极(孔子的孙子)、孟轲(孔子的再传弟子)为四亚圣之事。第四块碑是《封至圣夫人碑》,讲的是元至顺二年(1331年),文宗皇帝颁旨加封孔子之妻为至圣夫人之事。庙院两侧是碑廊(原来是供奉孔门七十二贤人牌位的地方),廊内陈列了当代书法名家的碑刻30块。现在,请大家随我从中间的石雨道走。在进大成殿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殿前的这个露天台子,这是祭祀和歌舞的地方。古时每年二月、八月的第一个丁日和孔子诞辰这一天(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地方官吏都要在孔庙举行盛大的祭扫活动。祭祀采用的是酉周奴隶主祭天地鬼神的礼仪,在大成殿前摆上仿青铜器做的祭器,上供牛2头、猪16头、羊16头,以及大量布帛菽粟、干鲜果品、香纸蜡烛等。主祭人要穿特制的古装祭服,宣读祭文,向孔子及"四配"(孔子高徒)、"十二哲"(孔家子弟)牌位行三拜九叩礼,还配有乐队和舞队表演,以歌颂孔子,所以大成殿前要设舞台。现在请各位游客随我进人孔庙主殿--大成殿。这是一座气势巍峨,重檐庑殿顶,屋脊中央有双龙戏珠立雕的建筑。这种规格的建筑在全国也是屈指可数的。"大成"意思是孔子集古圣先贤思想之大成。大成殿内原先正中供奉的是孔子和他的四位高徒,两旁是孔家子弟塑像十二尊。现在的大成殿已被辟为"南京乡土文化博物馆"。请大家再往前走,这里便是夫子庙的学宫。门楣上方原来有"学宫"匾额,门外柏木牌坊,牌坊上题有"东南第一学"。牌坊的北面是四周围有木栏的花圃,左右有四书斋,是学子自修读书的地方。这四斋名称分别是"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后面是明德堂,这座建筑建于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堂名为文天祥所书。明德堂是学子集会的地方,每月朔望(农历初一和十五)朝圣后,学子在此集会,训导师宣讲圣教和上谕。东墙有"卧碑",就是训教的法规。左右横梁上悬挂着江宁府所属六县举贡员生题额。我们眼前的这座建筑是梨香阁,原来是祭祀孔子父母的崇圣祠,现改为游乐场了。东面那座建筑是青云楼,它建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是供把历代督学使的祠堂,初建时为三层楼,因为临近贡院,为防止有人从楼上偷看贡院,清代时改建成二层楼,上层用作藏书,下层是阅览室。清末废除科举后,改为小学,民国初年改为江宁县教育会,抗战时被用作开茶馆、歌场,战后曾先后作为民众教育馆和南京市通志馆。这也是旧学宫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建筑之一。各位游客:参观完学宫建筑后,我们再去参观一下夫子庙的另一座古建筑群--贡院。

秦淮河,是一条曾对古城南京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的河流。相传秦淮河是秦始皇下令开凿的一条人工运河。秦始皇东巡会稽,经过南京时,为方便船只行驶,曾下令开凿方山,使淮水与长江沟通,因而这段河道得名"秦淮河"。但据地质考察证明,秦淮河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天然河流,当时这条古老的河流确是曾从方山经过,但由于地理变迁,河流改道,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河道。历史上的秦淮河,河道宽绰。自五代吴王杨行密在长干桥一带筑石头城以后,河道开始变窄,并被分隔成内、外"秦淮"。内秦淮河由东水关人城,经夫子庙,再由水西门南的西水关出城与外秦淮河汇合。河流全长10公里,这就是古往今来令无数文人墨客为之赞美倾倒、寻迹访踪的"十里秦淮"了。唐朝大诗人李白、刘禹锡、杜牧等都曾为她写下诗篇,孔尚任的《桃花扇》和吴敬样的《儒林外史》中,也都对"十里秦淮"有过生动的描写。古老的秦淮河与流经南京城北的长江相比,显得十分渺小,但是它与南京城的诞生、发展,以及南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已有人类繁衍生息。迄今为止,沿河两岸发现的原始村落遗迹多达五六十处。六朝和明初封建朝廷一直把它作为都城的一道天然屏障和皇宫所需的天然通道。东吴孙权定都建业(南京)后,曾在秦淮河两岸作"栅塘",既可御敌,又可防洪。从六朝时起,夫子庙一带的秦淮河两岸已是居民密集、市井相连的繁华之地,秦淮河充当了南京地区对外贸易的主要航道,河中舟船穿梭,一派繁荣。据说,旧时的秦淮河两岸歌楼酒肆林立,河房水阁争奇斗艳,游艇画防灯火通明,富豪贵族在这里过着寻欢作乐、纸醉金迷的生活,劳动人民,特别是广大妇女却是以泪洗面,饱尝了人间的辛酸。那时南京的妓·女大多集中在秦淮河两岸。清代戏剧家孔尚任在《桃花扇》中描写的不畏权贵的名妓李香君,她就居住在秦淮河南岸的文德桥畔。美丽的秦淮河曾流淌过蛮荒时代的寂寞,六朝以来的繁华和奢靡,旧社会的污垢和劳动人民的血泪,甚至还溶有南京大屠杀的血腥。然而,今天的秦淮河,经过了历史的沉淀和人民的改造,已散发着健康文明的馨香,展现了清澈动人的风姿。它是南京历史的见证,难怪人们惯于把"秦淮"当作南京的代名词。

【秦淮画舫-伴池-夫子庙照壁-庙前广场-棂星门】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秦淮河畔,河中的画防都是仿照明代建筑风格制造的,船头挂有大红彩球和红灯笼。每当元宵节南京人习惯来这里游玩赏灯。这种风气在明代就已盛行,据说明朝建都后,朱元津微服巡察京城。当他来到秦淮河畔,看到两岸绿树成荫,河水清澈,亭台楼阁,风景宜人,随口说了句:"惜河中缺游船。"皇帝开了金口,左右就连夜差人赶造画舫,以博取皇帝欢心。从此,秦淮画访成了这里的一大特色。尤其到了中秋佳节时分,更是河上水灯万盏齐放,两岸龙灯飞舞,歌声、鼓声、欢声、笑声,连绵不绝,通宵达旦,真可谓"秦淮灯火甲天下"。难怪南京有"家家走桥,人人看灯"的民谚。我们眼前的这段秦淮河,自宋以后就成了夫子庙(孔庙)成泮池,又称月牙他。古时候皇帝讲学的学宫叫辟雍,诸侯讲学成学宫叫泮宫,夫子庙的学宫相当于诸侯讲学的地方,所以这池称"泮池"。泮池上一般建有三座石桥,按等级而论,县官、学官走中间一座,秀才走两边的桥。相传古时候有位秀才误上中桥,有犯上作乱之罪,进退两难,只好自己跳进了泮池。再请各位看河对岸的一段朱红色石砖墙,这就是夫子庙的照壁。照壁建于明万历三年(历泽年),长达110米,为全们照壁之冠。各位游客:这座夫子庙始建于东晋成帝咸康三年(337年),当时成帝采纳了王导的建议:"治国以培育人才为重",决定立大学于秦淮河畔。原来只建有学宫,孔庙是宋仁宗景拍元年(1034年)在学富基础上扩建而成的。所以夫子庙是一个由文教中心演变而成的繁华闹市,它包括夫子庙、学宫和贡院三大主要建筑群,其范围南临秦淮河北岸,北抵建康路东端,东起姚家巷,西止四福巷,规模庞大。夫子庙虽屡遭破坏,但各代都加以兴修扩建,到清末民初,其楼阁、殿宇的结构和布局堪称东南之冠。现在的夫子庙建筑,~部分是清代末年重建的,一部分是近几年重建的。请大家回头看,这座楼阁式建筑,叫做奎星阁,它初建于清乾隆年间。这座临街傍水的建筑曾两次被毁,1985年重建。现在我们来到了清代开辟的庙前广场,广场东西两端竖有两块碑,高有一丈许,上面刻有满汉两种文字"文武大臣至此下马",表示对圣人孔子的崇敬。左侧的这座六角重檐亭子叫"聚星亭","聚星"取群星集中,人才荟萃之意。建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也曾几经兴废,到清同治八年(1869年)才由江宁乡贤朱芙峰等人筹资重建。这是一座在日军炮火中惟一幸存的清代建筑,可惜在1968年被当作"四旧"拆除,1983年又得以重建,恢复了原来的风貌。广场正中的这座牌坊,叫"天下文枢坊"。请大家继续随我往前走。这座门叫棂星门,这是孔庙的庙门。据传榻星是天上主管教化的星宿,他得人方便高兴。门是石结构的,六柱三门,建于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后来被毁,又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不过,现在所见到的极星门是1983年再次重建的。极星门东西两侧便是东市、西市。

【大成门-大成殿-学宫】

各位游客:走过棂星门,便是孔庙的正门,叫大成门,也叫戟门。门内侧有石碑四块。第一块是《孔子问礼图碑》,刻于南朝齐永明二年(484年)。记载了春秋末年奴隶制衰亡之际,孔子出于对周王朝礼乐制度的崇拜,抱着兴国安邦、济世访贤的愿望,于鲁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20xx年),从家乡曲阜去周王城洛阳考察典章制度,寻求巩固鲁国奴隶主政权办法的经历。碑的上半部有"孔子问礼图,吴敬恒题"的题字。图中是二人驾车,一组身穿古装人物在城门前欢迎的场面,还有"永明二年,孔子在鲁人周门礼周流"的字样。这块碑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图文仍清晰可辨,是难得的珍贵文物。第二块碑是《集庆孔庙碑》,碑文是元朝至大二年(1320xx年)重建孔庙时由卢挚撰写的,到元至顺元年(1330年),由纯斋王公书写刻石。第三块碑是《封四氏碑》,讲的是元至顺二年,文宗皇帝诏示:加封颜回、曾参(孔子的两个弟子)、孔极(孔子的孙子)、孟轲(孔子的再传弟子)为四亚圣之事。第四块碑是《封至圣夫人碑》,讲的是元至顺二年(1331年),文宗皇帝颁旨加封孔子之妻为至圣夫人之事。庙院两侧是碑廊(原来是供奉孔门七十二贤人牌位的地方),廊内陈列了当代书法名家的碑刻30块。现在,请大家随我从中间的石雨道走。在进大成殿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殿前的这个露天台子,这是祭祀和歌舞的地方。古时每年二月、八月的第一个丁日和孔子诞辰这一天(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地方官吏都要在孔庙举行盛大的祭扫活动。祭祀采用的是酉周奴隶主祭天地鬼神的礼仪,在大成殿前摆上仿青铜器做的祭器,上供牛2头、猪16头、羊16头,以及大量布帛菽粟、干鲜果品、香纸蜡烛等。主祭人要穿特制的古装祭服,宣读祭文,向孔子及"四配"(孔子高徒)、"十二哲"(孔家子弟)牌位行三拜九叩礼,还配有乐队和舞队表演,以歌颂孔子,所以大成殿前要设舞台。现在请各位游客随我进人孔庙主殿--大成殿。这是一座气势巍峨,重檐庑殿顶,屋脊中央有双龙戏珠立雕的建筑。这种规格的建筑在全国也是屈指可数的。"大成"意思是孔子集古圣先贤思想之大成。大成殿内原先正中供奉的是孔子和他的四位高徒,两旁是孔家子弟塑像十二尊。现在的大成殿已被辟为"南京乡土文化博物馆"。请大家再往前走,这里便是夫子庙的学宫。门楣上方原来有"学宫"匾额,门外柏木牌坊,牌坊上题有"东南第一学"。牌坊的北面是四周围有木栏的花圃,左右有四书斋,是学子自修读书的地方。这四斋名称分别是"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后面是明德堂,这座建筑建于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堂名为文天祥所书。明德堂是学子集会的地方,每月朔望(农历初一和十五)朝圣后,学子在此集会,训导师宣讲圣教和上谕。东墙有"卧碑",就是训教的法规。左右横梁上悬挂着江宁府所属六县举贡员生题额。我们眼前的这座建筑是梨香阁,原来是祭祀孔子父母的崇圣祠,现改为游乐场了。东面那座建筑是青云楼,它建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是供把历代督学使的祠堂,初建时为三层楼,因为临近贡院,为防止有人从楼上偷看贡院,清代时改建成二层楼,上层用作藏书,下层是阅览室。清末废除科举后,改为小学,民国初年改为江宁县教育会,抗战时被用作开茶馆、歌场,战后曾先后作为民众教育馆和南京市通志馆。这也是旧学宫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建筑之一。各位游客:参观完学宫建筑后,我们再去参观一下夫子庙的另一座古建筑群--贡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