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广西规划会的心得体会怎么写 参观广西规划馆心得六百字(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5 16:23:01 页码:12
广西规划会的心得体会怎么写 参观广西规划馆心得六百字(4篇)
2022-12-25 16:23:01    小编:ZTFB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广西规划会的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西东北部,湘、桂、粤三省交界处的萌诸岭南端广西贺州市境内,距市区中心仅21公里,地处香港--广州--桂林这一黄金旅游线中间站上。总面积8000公顷,具有峰高谷深,山势雄伟,森林繁茂,动植物丰富,瀑飞溪潺,环境幽雅等特点,"雄、奇、秀、幽"于一体,兼有山水型,城郊型公园之特点。

公园具有雄伟的山体,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25座,最高峰天堂顶海拔1844米,是桂东第一主峰,多资多彩的瓦窑冲奔马瀑布、仙姑瀑布、罗汉瀑布、银河落九天瀑布、"二毫半"瀑布、母子瀑布、鸳鸯瀑布等各具特色,蔚为壮观、公园气候宜人,年均气温18.2℃,冬暖夏凉,是良好的疗养保健场所。

森林公园前身是姑婆山林场,1992年被自治区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1996年经原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1998年被区评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0xx年被评全区旅游文明示范点,全区环保优秀示范点等。

森林公园交通、通讯、旅游商店设施完备,吃、住、行、玩相配套,是集观光、度假、探险、猎奇、保健、疗养、科研、教学、会议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

总面积8000公顷,具有峰高谷深、山势雄伟、森林繁茂、动植物资源丰富、瀑飞溪潺、环境幽雅等特点,集“雄、奇、秀、幽”于一体,兼有山水型、城郊型公园之特点。据权威科研机构测定,姑婆山负离子含量最高达每立方米16万个,姑婆山景区因此而被称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天然森林氧吧。

方圆80公里的姑婆山是天然动植物王国,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5座,最高峰海拔1844米,是桂东第一高峰。这里沟壑纵横,终年溪水潺潺。由于特殊的地形构造,境内绝壁众多,形成沟沟皆瀑、有瀑必奇的独特景象。其中多姿多彩的瓦窑冲奔马瀑布、仙姑瀑布、罗汉瀑布、银河落九天瀑布、“二毫米”瀑布、母子瀑布、鸳鸯瀑布尤为有名。姑婆山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5%,林内奇树百出,既有挺拔参天的栋梁之材,又有苍劲古朴的原始树木。茂密的丛林中生长1400多种野生植物,有鸟兽130多种,是旅游、度假、疗养的好去处。雄峰、峻岭、古树、老藤、奇花、异草、怪石、瀑布等等,构成为一幅幅自然天成的绝妙风景。人们可观瀑狩猎,可烧烤野炊,可扎篷露宿,亦可住进建在溪旁潭边的竹楼别墅,尽享大自然的美妙恩赐。

姑婆山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年均气温18.2摄氏度,相对湿度在80%以上,冬暖夏凉。公园内空气清洁度高,环境优美,空气中负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65856个,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天然氧吧区。

茶是故乡浓,酒是故乡醇。景是故乡美,情是故乡真。贺州姑婆山不仅空气清新宜人,其如诗如画的山水田园景色更是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还成为香港著名电视剧《茶是故乡浓》、《酒是故乡醇》及电视剧《围屋里的女人》等影视片的外景拍摄地。香港电视连续剧《茶是故乡浓》、《酒是故乡醇》均选择在广西贺州姑婆山拍摄,可想而知这里的风光之秀美。在与广东相隔的地方,有着这样的乡村风情,真是让人耳目一新。

姑婆山景点主要分为八大景区,即:瓦窑冲景区、情人林景区、原始森林探秘区、银河落九天景区、“二毫米”半景区、仙姑草坪活动区、仙姑景区、姑婆山山顶观光区。

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西东北部,湘、桂、粤三省交界处的萌诸岭南端广西贺州市境内,距市区中心仅21公里,地处香港--广州--桂林这一黄金旅游线中间站上。总面积8000公顷,具有峰高谷深,山势雄伟,森林繁茂,动植物丰富,瀑飞溪潺,环境幽雅等特点,"雄、奇、秀、幽"于一体,兼有山水型,城郊型公园之特点。 公园具有雄伟的山体,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25座,最高峰天堂顶海拔1844米,是桂东第一主峰,多资多彩的瓦窑冲奔马瀑布、仙姑瀑布、罗汉瀑布、银河落九天瀑布、"二毫半"瀑布、母子瀑布、鸳鸯瀑布等各具特色,蔚为壮观、公园气候宜人,年均气温18.2℃,冬暖夏凉,是良好的疗养保健场所。

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西东北部,湘、桂、粤三省交界处的萌渚岭南端广西贺州市境内。方圆80公里的姑婆山是天然动植物王国,境内海拔1000 米以上的山峰有25座,最高峰海拔1844米,是桂东第一高峰。登上主峰时,会使人产生一种“一览众山小,山登绝顶我为峰”的感觉。进入大山腹中,更能给人“姑婆风姿赛桂林,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感叹。

最新广西规划会的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阳朔大榕树,位于阳朔县的月亮山景区,是一棵千年古树,树围竟有七米多,高达十七米,枝繁叶茂,浓荫蔽天,所盖之地有一百多平方米,是桂林阳朔的一个著名景点。

阳朔大榕树位于高田乡的穿岩村。田野中有一棵古榕遮天蔽日,树高17米,树围7.05米,硕大的树冠覆盖2亩土地,盘根错节,枝繁叶茂,气根如老人胡须在风中飘拂,树干有的贴地而生,有的斜出如飞龙破雾,是罕见的奇树。史载,它与阳朔县同龄,至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电影《刘三姐》中阿牛哥与刘三姐对歌、抛绣球、定情终身的一场戏就是在树下拍摄的。这棵大榕树见证了他俩生死不渝的爱情。

大榕树位于阳朔县城南7.5公里。树高17米,树围7.05米,远望似一绿色巨伞撑立地上。隔河有穿岩,组成穿岩古榕景点。阳朔大榕树景区是世界岩溶喀斯特地貌峰林峰丛最集中、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地方,以奇特的岩溶喀特地貌、如诗如画般的山水田园风光和丰富的壮族少数民族民俗文化闻名天下。诗情画意韵律优美的稻田,清澈见底的小河,青翠湿润的山峰,凤尾竹,壮家村寨,水车,清新爽人的空气,标示着这里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更似一幅艺术水平极高的中国水墨山水画长卷。曾被美国哈佛大学博士、世界著名园林专家卡尔称为:在中国看到了最美丽的地方。风靡中国及东南亚地区的电影《刘三姐》很多镜头在此拍摄,影片中刘三姐与阿牛哥大榕树下抛绣球定终身的情景打动了天下有情人。

大榕数下,金宝河缓缓流淌,明净如镜,附近的猩猩山,水狮岩,骆驼峰,与周围村舍阡陌构成绝世田园风光。

阳朔大榕树矗立在金宝河畔,它的树围竟有七米多,高达十七米,枝繁叶茂,浓荫蔽天,所盖之地有一百多平方米。相传已有千年历史,虽然树干老态龙钟,盘根错节,但仍然生机勃勃。在电影里,刘三姐就是在这棵树下向阿牛哥吐露心声,抛出传情绣球的。大榕树公园位于阳朔城南7.5公里的高田镇穿岩村的金保河南岸。大榕树树高17米,围7.05米,覆盖面积100多平方米。树冠呈圆形,远望似一把绿伞,近看盘根错节,叶茂蔽天。相传此树植于晋代,距今已有1500多年。

大榕树矗立在金宝河畔,它的树围竟有七米多,高达十七米,枝繁叶茂,浓荫蔽天,所盖之地有一百多平方米。相传这是隋朝所植,迄今已有千年历史,虽然树干老态龙钟,盘根错节,但仍然生机勃勃。在电影里,刘三姐就是在这棵树下向阿牛哥吐露心声,抛出传情绣球的。

在金宝河的对岸有一座小山,中间的山洞是透空的,就像一座石门,可以让人随意穿行,因此得名"穿岩"。在榕树和穿岩之间有个渡口,人称"榕荫古渡"。在穿岩的临河处有一块石头,颇像一只胖乎乎的小熊正在爬山。于是民歌唱道:"金钩挂山头,青蛙水上浮,小熊满山跑,古榕伴清流。

进入了古榕公园以后,当您在冠如华盖的巨大树荫下,慢慢端详,细细品味。此时,您神清气爽,身心俱静,能够感受到这神灵之树如母亲般对您的安抚和慰藉,深深沉浸在这绿色的爱意和温馨之中,尘世间的忧愁与烦恼顿时消失殆尽。您看着眼前这棵虬根如虹,挺拔苍劲,枝繁叶茂的千年古榕,如同看着一位鹤颜童发、面容安详的百岁老人,心中充满了敬意与感慨。您想到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生命中的风云际会,时间里的沧桑与感动,您可能还会想到很多很多。导游或者纯朴的当地村民会告诉您,相传古榕树为唐代所种植,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古榕树高达十七米,树围七米多,可以投下一千二百六十平方米的阴凉。您想,这是怎样一种精神境界,又有着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啊。还有那十余米长,一米多粗的贴地横出的树干,如巨人伸出一只力举万钧的手臂,又似一条蓄势待发,急欲腾飞的巨龙。那藤蔓交错的虬枝,那在微风中如珠帘般飘拂的须根,无不使您心旌神摇,产生无穷遐想。

榕树一侧的小河,这就是金宝河。在临近中午的金黄中弥漫着翠绿气息的阳光下,河水清澈见底,游鱼可数,几只古色古香的竹筏游弋水面,游人坐在竹筏上,往来于河两岸之间。抬头间,隔岸相望,对面有一幽静的小村落有一座孤山,中间空一洞,两面贯通,如一扇石门,名穿岩,穿岩村名由此而来。孤山之洞如画屏,里面花红柳绿,民舍几重,鸡鸣犬吠,炊烟袅袅;四周奇峰环列,田野飘绿,阡陌纵横。

您漫步在这灵山秀水间,心中悠悠浮起恍若隔世的感觉!难怪不少文人墨客诗兴大发,描述些处:"金钩挂山头,青蛙山上浮,小熊满山跑,古榕伴青流,骆驼把江过,猩猩发了愁,美女正梳妆,三姐抛绣球,翠竹迎客到,人在画中游".

如果说阳朔是一个大盆景,那么,阳朔大榕树景区就是这个盆景中不可不看的点缀,毫不夸张的说,大榕树整个景区就像一幅自然天成,形神兼备且充满艺术感染力的中国山水画。景区中心,有一棵已有1400多年树龄的大榕树,相传是广西壮族歌仙刘三姐与情人阿牛哥的定情处。

大榕树苍老古朴,周围阡陌如织、小河清澈、渡口静待、山峰环绕。已有1400多年高龄的隋代大榕树,树围有七米多,高达十七米,独木成林,静穆凝重。盘根错节,如同蟒绕龙盘,浓荫遮天,只有丝丝缕缕阳光从缝隙中钻入。

大榕数下,金宝河缓缓流淌,明净如镜,附近的猩猩山,水狮岩,骆驼峰,与周围村舍阡陌构成绝世田园风光。金宝河缓缓流淌,明净如镜,附近的猩猩山,水狮岩,骆驼峰,与周围村舍阡陌构成绝世田园风光。大榕树矗立在金宝河畔。

相传这是隋朝所植,迄今已有千年历史,虽然树干老态龙钟,盘根错节,但仍然生机勃勃。在电影里,刘三姐就是在这棵树下向阿牛哥吐露心声,抛出传情绣球的。在金宝河的对岸有一座小山,中间的山洞是透空的,就像一座石门,可以让人随意穿行,因此得名“穿岩”。在榕树和穿岩之间有个渡口,人称“榕荫古渡”。在穿岩的临河处有一块石头,颇像一只胖乎乎的小熊正在爬山。于是民歌唱道:“金钩挂山头,青蛙水上浮,小熊满山跑,古榕伴清流。

当年刘三姐抛绣球给阿牛哥,与阿牛哥私订终身就是榕树作的媒。起初,三姐有情,而阿牛哥无意,三姐又借山歌表情达意,但阿牛哥仍不能会意,于是三姐约阿牛哥到榕树下,抛出一个绣球给阿牛哥,阿牛哥不敢去捡,三姐就托榕树把自己的心思悄悄告诉了阿牛哥,阿牛哥这才捡起绣球与三姐订下了终身。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经典爱情片《刘三姐》中订情的镜头就是在这里拍摄的。想当年这部影片曾经使多少青少年怦然心动、情窦初开啊。大榕树,是纯洁爱情的象征,记载了人间的情感历程。

最新广西规划会的心得体会怎么写三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桂林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阳朔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林市区东南面,地处东经110。13'-110。40',北纬24。38’—25。04’之间。隶属广西桂林市,位于漓江西岸,风景秀丽。建县始于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距今已1400余年。县城距桂林市区65公里,距自治区首府南宁445公里。全县总面积1428.38平方公里,辖6镇3乡,114个行政村(居)委,总人口30万,居住着汉、壮、瑶、回等13个民族。

阳朔风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高度概括了阳朔的自然风光在世界上所占有的重要位置。“山青、水秀、峰奇、洞巧”,为天下四绝。

县内旅游资源可分为一环、二带、五景区。阳朔百里山川,处处奇山秀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被誉为“中国旅游名县”。

阳朔自然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9.1c,气候温和宜人。有耕地30余万亩,林地80余万亩。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苎麻质量特优,沙田柚、金桔、板栗、柿子产量和出口量最多,在广西占有主要地位。地下有丰富的铅锌矿、大理石矿、重晶石矿等。

阳朔水路上溯桂林,下达梧州、广州,常年通航。县城距桂林市区仅65公里,有二级混凝土公路(属321国道线)和桂阳高速公路相连,桂梧高速公路桂阳段(桂林-阳朔)和阳平段(阳朔-平乐)已于20xx年建成通车,可直达贺州及广州,高速公路在高田蒙村附近与县城连接;铁路、民航可依桂林与国内外大中城市相通,作为国家重点工程的贵阳至广州高速铁路(贵广铁路)将会通过兴坪,并在兴坪设立客货两用的"阳朔车站"。县内有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程控电话装机达1万门,直通国际国内;电力资源充沛。

阳朔人心灵手巧,制作的大量书画作品、画扇、大理石、滑石制品、山水盆景、文化衫、戏剧脸谱、仿古陶器等工艺精湛,畅销国内外旅游市场;阳朔人民热情好客,现每年接待中外游客500多万人次;已引进外资开发项目20余个,总投资4亿元。

历史沿革

阳朔县始建于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以北有阳朔山(亦名海洋山)得名,并建治于现在的阳朔镇。民国时期,属桂林专区。1949年阳朔解放,建立人民政府,仍属桂林专区。1981年7月1日划归桂林市管辖,为市辖县。

地貌地形

全县地势东北部和西南部较高,属土山地带。自西北至东南的宽阔地带较低平,属岩溶地貌。中部和东南部为丘陵地带。县境内喀斯特石山平地拔起,群峰林立,海拔在100至500米之间,最高峰1700多米。

气候特征

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区,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受海洋气候影响,年平均温度19。c,年平均降雨量1640.2毫米,相对湿度80%。

行政区划

20xx年,阳朔县辖普益乡、杨堤乡、金宝乡、葡萄镇、高田镇、福利镇、兴坪镇、白沙镇、阳朔镇,有汉、壮、瑶、回、苗等13个民族,总人口298769人。

自然资源

阳朔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特别是旅游资源尤为丰富。全县有大小山峰数万座,其中有名山峰数十座;有大小河流17条,著名的有漓江阳朔河段(全长69公里)、遇龙河、田家河、金宝河、大源河、乌龟河;大小岩洞30余个,著名的有黑岩、莲花岩、来仙洞等;矿产有铅、锌、铜、铁、铝土、汞等金属矿和石灰石、重晶石、大理石、朱砂、粘土、河沙、山沙等非金属矿。阳朔植被极好,国有大源林场万余亩,全县森林覆盖面20xx年达44.4%。

旅游资源

阳朔县始建于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位于广西的东北部,桂林市区南面,距桂林市陆路65公里,水路83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总面积1428.38平方公里,现有总人口近30万人,属桂林市管辖。全县辖九个乡镇(6镇3乡),114个行政村(居委会)。“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高度概括了阳朔自然风光在世界上所占有的重要位置。阳朔地处中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四季宜人。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境内山峰林立,平地拔起,千资百态,如人物、似走兽、若器皿、类飞禽,另具情趣,令人回味无穷,山上竹木繁茂,四季常青,山山有洞,洞洞奇美,洞中乳石遍布,晶莹剔透,如艺术长廊,似天然迷宫。阳朔的水清澈透明,绿水悠悠,如情似梦,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形容为“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是美丽的桂林山水之精华所在地,整个阳朔恰似一座瑰丽多彩的大公园。阳朔,因为美丽,因为别致,千百年来这里留下了许许多多文人墨客的赞美名名;因为奇特,因为非凡,这里曾留下许许多多伟人政要的音容足迹。孙中山、-、-、-等我国领袖人物曾在阳朔指点江山,使阳朔更臻完美;胡志明、克林顿等一百五十多个国家的二百多位首脑人物曾在这里流连忘返,使阳朔更富盛名。自对外开放后,平均每年来阳朔旅游观光的游客达180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占三分之一,被誉中国旅游名县。

阳朔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且得天独厚,其特别是:“山清水秀、洞奇石美。”有名的风景点达250多处,景观集中,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民风淳朴;中西文化交融。

最新广西规划会的心得体会怎么写四

黄姚古镇位于昭平县东北部,是一座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古镇,古镇山环水绕,民居散落在山光水色中,石板街静静地徜徉在时光的隧道里,斑驳的古门楼在向世人诉说着遥远的历史,这座被誉为梦境家园的黄姚古镇,是外国人最值得去的古镇之一。

很早以前,黄姚只有黄姓和姚姓两户人家最先落籍定居,北宋开宝元年(972年),一位叫杨文广的将军率部到昭平平战乱时路经此地,给取名黄姚,黄姚自此传开。

黄姚是连接贺江和桂江横向通道上的一个陆路古镇,从古临贺县、富川县、冯乘县通往桂江的梧州存在着一条北陀古道,黄姚位于北陀古道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显要。明清时期,黄姚发展成为了比较繁荣的市镇。

走进黄姚,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奇山秀水般的桂林山水风光画。峻美的姚峰和一座座喀斯特地貌的石山下,是一片溪流纵横的平地和村庄。小珠江、姚江和兴宁河三条小河流环绕着古镇,古镇里分布着300多座明清时期遗落的古民居,村庄里一株株古榕古树和小河岸边一丛丛翠竹掩映着一座座古民居,还有一尊尊天然奇石很自然地分布其间,给人的印象是一幅天人合一的天然园林。

黄姚古镇的建筑风格是按照古代的九宫八卦进行布局设计的,没有人造的围墙,却有一道道以溪流和外围联结的房屋为界,一只只镇门、巷门、宅门守卫着古镇。在黄姚,山与水,桥与亭,民居与街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人类生存的一切功能包含其中,这样一座集安居、防卫、观赏、休闲于一体的古典式园林建筑在广西实为少见。

古镇中比较著名的古建筑有黄姚古戏台、宝珠观、兴宁庙、文明阁等 。抗日战争后期,宝珠观是广西工委和黄姚中学所在地。当时的省工委书记钱兴同志率领一批革命先锋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怀着“只要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坚定意志,以教书等工作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同时疏散到黄姚的还有何香凝、欧阳予倩等一大批文化界和民主人士,在黄姚还出版了《广西日报》昭平版。

黄姚的老街始建于明清时期,全为青石板铺垫,安乐街是主商业街,街道上铺的青石板又长又大,两旁的商业铺面是十分典型的岭南风格,至今仍保存完好。其它横街如金德街、亭秀街、天然街规模要小一些,但每一条石板街都幽长而光滑,没有几百年时光岁月的洗磨,就不会有连结着300多栋斑斑驳驳古民居的石板街。

古镇的另一个景致是河溪纵横,河溪两岸均用石墩砌筑成河堤,河堤筑有一座座的码头,向着石码头的是一座座恢宏的巷道门楼,透过门楼望去,又是一条条深深的巷道。河溪上建有多座石拱桥,石拱桥将一条条石板街连接起来,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最美观的是带龙桥和兴宁桥,弯月似的桥拱下,群鸭悠悠,碧水粼粼。

位于古镇东门外姚江边天马山上的文明阁,是一幅很美的图画,自明万历年间以来,历代建有步云亭、文明首弟、土地祠、天然亭、福绿亭、惜字炉、财神殿、大堂正殿、不夏亭、桂花亭、魁星阁等十多座亭台楼阁,这些亭台楼阁格调雅致,古色古香。历代文人墨客在文明阁上留有众多摩崖石刻和诗词题字,唐朝韩某人所题的“鸢飞鱼跃”和清朝进士翰林院编修刘宗标所题写的“小西湖”,书法苍劲有力,雕刻工艺精湛。

黄姚的中元节舞龙灯,是极少见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七月半有两个晚上,全镇人都集中到姚江边上,观看姚江水上舞龙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