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业务攻坚培训心得体会简短(汇总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6:32:43 页码:10
最新业务攻坚培训心得体会简短(汇总9篇)
2023-11-18 16:32:43    小编:ZTFB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自身的成长和进步。写一篇较为完美的心得体会首先要明确总结的目的和对象,以便更好地进行思考和表达。阅读心得体会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提高表达能力。

业务攻坚培训心得体会简短篇一

2019党员学习脱贫攻坚心得体会(一)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是扶贫开发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重点工作。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于帮助贫困地区人民早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多年来,经过《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9-2020年)》的实施,扶贫开发已由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转入巩固温饱成果的阶段,贫困人口收入水平稳步提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农村居住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发展差距的缩小也已达新阶段,加快脱贫致富的成果已初步显现。同时,也为促进全社会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生态良好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9至2019年度,我在陕西省白河县挂职副县长,曾协助分管扶贫工作,现结合挂职工作经历谈谈对当前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基本情况和贫困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战略成效显著,走出了一条广受世界赞誉的中国式扶贫道路,从1978年到2019年,累计减贫逾7亿多人。随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节点不断迫近,中国式扶贫又面临着一场严峻的历史大考。

从全国当前贫困形势看,多、广、深的贫困现状依然不容乐观。一是贫困人口数量多。2019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为5575万人,其中河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6个省份的贫困人口都超过500万人。二是贫困区域分布广。全国不仅有14个连片特困地区,除京津沪3个直辖市外,其余28个省级行政区都存在相当数量的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群众。三是贫困程度依然深。全国有3917个村不通电,影响近380万人,连片特困地区有3862万农村居民和601万学校师生没有解决饮水安全的问题。还有7.7万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不通客运班车,83.5万个自然村中,不通沥青(水泥)路的自然村数33万个,占39.6%。贫困人口中因疾病导致贫困的比重超过40%,需要搬迁的贫困人口近1000万。

以白河县为例,它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巴山东段,北临汉江,隔江与湖北省相望,位于秦头楚尾,古称南走巫夔,北通商洛,东扼均房,关南险奥,白河尤属襟喉。总面积1455平方公里,常用耕地面积21万亩,辖11个镇113个行政村4个社区,总人口2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7万元,贫困户1.34万户,贫困人口3.51万人。白河既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又是国家秦巴地区连片特困扶贫攻坚区域县。在全国的贫困区域县中,白河县是个典型的欠发达的农业县,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贫困人口增收困难,农村路、水、电、卫生、医疗、通讯等基础设施质量偏低,制约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面临的扶贫开发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全县有贫困村78个,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18.8%,是全国的3.8倍,是全省的1.5倍,贫困面广程度深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性的改变。经过多年的扶贫攻坚,虽然多数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但剩下的都是一些难啃的硬骨头,加上自然条件差,基础相对薄弱,扶贫开发成本高,群众脱贫难度仍然很大,新的扶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

二、当前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措施。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扶贫工作的精髓和亮点。精准扶贫如何精准?这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的讲话中已经给出了答案。2019年1月,总书记在考察云南省昭通市时提到,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2019年4月,他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讲,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

在党校学习期间,曾调研过山东省临沂市、贵州省黔西南州等地,各地都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精准扶贫的思路和措施。比如,贵州省黔西南州委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关键,抓关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明确提出,构建以大党建为统领,实施大扶贫、大山地旅游、大数据为战略行动,以大统战、大法治、大安全为保障的1+3+3发展体系,推行五共即共商、共识、共建、共享、共担流程工作法,弯道取直,奋力跨越,发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走出了一条符合黔西南实际,坚决打赢科学治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发展新路。挂职期间,在白河县基层调研时发现,当地党委政府提出三包、四扶、五保障的精准扶贫措施非常务实,很有特色。一是建立三包机制,夯实扶贫责任。三包即领导包抓、部门包建、干部包扶。二是落实四扶举措,力求精准施策。四扶即扶持班子建设、扶持产业发展、扶持基础设施、扶持改善环境。三是围绕五保障目标,合力推动落实。五保障即住房有保障、增收有保障、教育有保障、医疗有保障、养老有保障。充分发扬白河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陕南精准扶贫之路。

三、当前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原有的扶贫体制机制设计存在缺陷,精准度不够。

由于贫困地区区位优势不明显,优势产业少。没有产业,就没有就业,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脱贫就成了一句空话。比如白河县,由于土地少土块零星,大多数贫困村无产业,即使有也是零散不具规模,没有支撑力,加上个别村干部只热衷于基础建设,贫困村发展产业思路不够清晰,有愿望发展农户又缺资金,小额贷款金融部门的条件多,门槛高,扶贫贴息贷款难以到位,还有一些贫困户观念守旧,宁愿穷也不愿贷款发展产业,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难度大。

(三)专项扶贫资金投入有限,基础项目难实施。

中央、省、市虽然都安排有各类扶贫资金,但由于点多面广,加上地方财力有限,各类资金真正落实到位的数额不足,根本不能够满足需用。贫困村建设重点在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上,特别是公路、安全饮水、电网改造、防洪堤、环境改善等基础设施建设,群众愿望大、期望值高,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以白河县来说,县财政拮据,只有靠有限的专项资金和部门捆绑资金以及帮扶部门争取项目资金解决,而这些资金争取难度大,有的项目没有纳入计划盘子,捆绑资金难到位,使基础项目建设进展慢甚至无进展。

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及建议(一)抓好各项政策精准实施,夯实综合措施。

加大项目资金投入是扶贫工作的保障,也是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一要积极争取专项扶贫资金。力争更多的项目资金支持贫困村。从贫困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困难问题入手,推动贫困村发展,促进贫困户增收。同时,实施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使用好产业贴息扶贫贷款、管理好扶贫互助资金,为贫困群众脱贫打好基础。二要整合落实行业扶贫项目。行业扶贫是扶贫工作重要环节,要求交通、水利、住建、农业、文广、教育、电力、卫生计生、文化、电信等行业部门,要围绕贫困村项目需求编制发展规划,把政策、资金、项目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确保贫困村扶贫项目落在实处。三要多方融资支持扶贫。要加大信息联络、协调沟通工作,争取更多的项目落地实施或优先列入计划,加大对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帮扶力度。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动员鼓励民间资金支持扶贫开发。四要鼓励社会力量加入扶贫。社会扶贫是扶贫开发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要建立更新及时、扶需清楚、良性互动的社会扶贫信息管理系统,准确有效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多种形式帮扶困难群众,确保用最适宜的帮扶方式和力度达到最好的扶持效果。

(下一页)。

2019党员学习脱贫攻坚心得体会(二)这次外出学习考察,大家普遍反映时间短、行程紧,但获得的信息量大、思想的震撼力强,不仅体会到了灵台县委、县政府及各级干部群众推动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更是感受到了他们面对困难的顽强和不屈,许多工作经验和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打牢工作基础是解决怎么扶的重要保证。一是组织领导坚强有力。灵台县按照本省、本市工作部署,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总指挥的县精准扶贫指挥部,下设了办公室,由县委副书记任办公室主任,抽调13名副科级领导干部专职办理具体业务,同时组建了乡镇精准扶贫工作站和贫困村精准扶贫工作室,形成了三级联动、上下贯通的工作体系。二是工作思路清晰超前。该县于2019年初在大调研的基础上,确立了紧盯2019年整县脱贫摘帽、2020年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村整体退出,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努力与全国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脱贫攻坚目标,实施了基础设施改善、富民产业培育、社会事业提升三大工程,突出了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保障六个精准,强化了组织领导、典型引领、项目支撑、人才保障、改革推动五个保证的1365工作思路,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顺利开展提供了思路引领。三是政策体系稳定完善。该县在承接省上1+17和市上2+19精准扶贫专项支持计划的基础上,另行讨论制定了全县2+20专项支持计划实施方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定准脱贫对象是解决扶持谁的前提条件。灵台县把定准脱贫对象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前置条件和基础一环来抓,狠抓精准识别和精细管理,为精准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一是建档立卡规范有序。该县严格按照五步识别法(农户报,社内评;村民议,入户查;村级定,乡审核;两公示,一公告;实名管,动态调)工作要求,实行一核(农户收支状况)、二看(家庭生产生活条件)、三比(收入、住房、财产状况)、四评(农户申请、小组初评、村两委审议和村民代表决议)、五公示(村、乡两级公示和县级公告)工作程序,在全县精准识别贫困人口4.55万人,全面明确了脱贫攻坚对象,锁定了脱贫目标人群。二是大数据管理精准高效。该县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基本情况、专项贷款、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卫生扶贫等方面的扶贫措施,进行了全面、系统、动态化的数据收集,并按季度进行录入维护,通过对任务目标、基础数据、资金使用效益、扶贫成效等数据的对比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跟进帮扶措施,为因户施策、精准施策提供了科学支撑。三是853挂图作业责任明晰。该县严格落实挂图作业审核把关责任制,县、乡、村层层明确作战图的组织实施、数据填写和审核把关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完成了184个行政村的853挂图作业工作,进一步完善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

三、补齐发展短板是解决扶什么的关键举措。灵台县立足贫困现状,坚持在扶志、扶学、扶医、扶产业、扶设施上精准聚焦,有力地补齐了发展短板,加快了脱贫步伐。一是全力实施基础设施改善工程。该县坚持把项目作为精准扶贫的有力支撑,整合各类项目资金4.82亿元,集中力量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编报并实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10类31个,完成总投资6200万元,使一批贫困村的道路、供水、电力、通讯以及绿化等基础设施都得到了提升,环境面貌极大改善。二是全力实施培育富民产业工程。该县大力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工程,努力培育专业村,推进贫困村产业发展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在肉牛产业发展方面推广秦宝公司的寄养代繁模式,在苹果产业发展方面推广我县的海升建园模式,在蔬菜产业发展方面重视示范基地的带动和引领作用,同时结合实际大力发展林下养殖等多元富民产业,扶持壮大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进贫困村电子商务,在实实在在增加群众收入同时培育了一批富民产业。三是全力实施社会事业提升工程。该县坚持公共服务进一步向贫困村覆盖和延伸,让贫困群众平等参与小康社会建设、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了贫困村学校、卫生院(室)、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全覆盖和广播电视户户通。同时广泛开展爱心慰问、结对帮扶等活动,及时帮助特殊困难群体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构建起了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四是全力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该县在全面摸清贫困人口培训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年龄、文化程度等,分别制定培训计划和方案,整合农牧、扶贫、人社等部门培训资源,以主导产业、实用技能为重点,采取集中授课与现场指导、系统培训与技能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坚持农闲多培训、农忙少培训,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开展分层次培训,将技能培训送下乡、送到贫困群众家门口,在扶贫的同时更加重视扶智。

四、强化纵横联动是解决扶到位的有效途径。灵台县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加强脱贫攻坚工作的纵横联动,强化宣传培训、融合双联行动、推广电商扶贫等方面持续用力,有力地提升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水平。一是舆论氛围到位。该县以提高贫困户政策知晓率、增强全社会精准扶贫关注度为出发点,每年投放各类精准扶贫宣传资料近2万册,向主流媒体报送各类信息近500条,坚持每季度在省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简报》、《甘肃工作》等刊发脱贫攻坚文章1篇以上,努力营造人人关心扶贫、人人支持扶贫、人人参与扶贫的社会氛围。二是财政保障到位。该县按年度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20%增列专项扶贫预算,当年清理回收存量资金中可统筹使用资金的50%以上用于扶贫开发,年均财政新增扶贫资金达到200万元以上。同时,积极用好金融工具,全县申报精准扶贫专项贷款4.45亿元,发放第一批贷款1.02亿元,吸引社会闲散资金2.01亿元,有效解决了资金制约问题,为补齐发展短板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三是社会联扶到位。该县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结合,为全县120个双联村编制各类项目251项,概算总投资2.23亿元,引导各级联村单位把项目和资源向双联村,特别是年度预脱贫村倾斜。各级联村单位累计帮建道路、饮水等建设项目近200项,有力地助推了脱贫攻坚。

五、重视责任落实是解决扶不好的重要手段。灵台县着眼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充分整合督查力量,强力推动任务落实。一是层层夯实责任。该县出台了县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实绩《考核办法》,建立了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旬通报、月调度制度,有效落实县委、县政府领导两个分管责任、职能部门两个首问责任、乡镇党委一个主体责任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四个管理责任,形成了任务明确、责任明晰、调度有方、推进有力的责任体系和落实体系。二是全面驻村帮扶。该县整合精干力量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79个,在省财政安排经费的基础上,县财政为每支驻村工作队追加经费2000元,促进了帮扶工作队扎根基层、安心工作。同时,从县直部门选拔科级后备干部13人挂职担任乡镇党委副书记和乡镇长助理,引进具备现代农业知识、掌握牛果菜产业生产的技术人员17名,选派120名科技特派员在贫困村开展技术帮扶,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三是严肃追责问效。该县制定出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建设管理《问责办法》,鲜明树立了奖优罚劣的考核导向和工作指向。特别是在国家审计署驻兰州办审计反馈建档立卡和大数据信息采集录入存在问题后,全面开展了建档立卡数据大核查工作,对建档立卡工作中职责履职不扎实不到位,造成贫困户识别不准的41名乡村干部进行了严肃问责,推动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的高效落实。2019党员学习脱贫攻坚心得体会(三)通过这次学习,我们深切感到,脱贫攻坚的关键是精准,核心是务实。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各级脱贫攻坚要求,坚持脱贫攻坚与农业产业升级提效相结合,与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结合,与县城和镇保障房去库存相结合,与培育一村一品增加全县农民收入相结合,出实招、下大棋,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

一是坚持实行脱贫攻坚挂图作战。参照灵台县挂图作业工作经验,依据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总体框架要求,坚决贯彻执行我县《关于在全县各级实行脱贫攻坚挂图作战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脱贫攻坚挂图作战工作的通知》精神,落实好县、镇、村三级挂图作战各项任务。县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依托县脱贫攻坚作战指挥大厅和县级项目超市建设,制作全县脱贫攻坚挂图;各镇及各驻镇工作队负责,依托镇级项目超市建设,制作镇级脱贫攻坚挂图;各驻村工作组和各村负责,以村级项目超市挂图为基础,完善建立村级挂图内容,在全县形成层级完善、责任明晰的挂图作业体系,建立起县镇村三级脱贫攻坚工作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

二是大手笔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学习灵台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经验,按照三年任务、一次启动的既定计划,落实县城购买保障房安置4+1+1、镇村购买保障房和成本房安置3+1+1、中心村自建移民新村安置3+1+1、特困人口集中安置567、插花安置4+危房改造项目五种搬迁补助政策,参照百里乡古城村移民安置点建设标准,多方整合项目资金,按照发展新型农村社区的要求,在人口密集的中心村规划建设2至3处50-100户的扶贫移民新村,高标准建设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全面开展硬化、绿化、美化、亮化,高规格配套文化广场、农村淘宝、金融服务网点等公共服务设施,努力打造一批易地扶贫搬迁新亮点。

三是加力发展脱贫产业。对76个贫困村的发展现状和扶贫工作进行全面评估,进一步明确突破口和着力点。坚持把脱贫攻坚与农业产业升级提效相结合,与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结合,与培育一村一品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落实《千阳县提升现代农业园区带动产业脱贫工作方案》,集中1.2亿元产业扶贫资金,加快实施产业精准扶贫项目,推广提升园区带动、企业带动、合作带动、土地流转、资金入股、庭院经济、组织帮扶七大模式,全力引领贫困户参与产业园区升级改造,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经营大户、新型服务组织等经营主体。继续完善县、镇、村三级项目超市,在按照四个一批加快项目认领同时,通过网上公示、新媒体公开等方式,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落实,确保台账内所有项目有人认领、有人包抓、有人负责。

四是完善脱贫攻坚档案工作。参照灵台县脱贫攻坚考核资料管理办法,认真落实全县《关于切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档案管理的通知》要求,全面开展脱贫攻坚档案收集管理工作。县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专项工作组要协同县××局和县脱贫办,做好各类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并给予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保障,切实提高档案工作管理水平。各驻镇工作队、各镇要加强镇级脱贫攻坚工作档案管理,重点做好上级来文、本镇资料、县、镇、村三级扶贫工作责任书、各类花名册、扶贫搬迁等十个方面的资料管理,确保文件材料收集完整、归档及时、整理规范、保管安全。各驻村工作组、各村要重点围绕本村民主评议、脱贫信息、过程资料、一户一档等十一个方面,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文件资料,做好整理归档,确保体现脱贫攻坚的全过程,利于贫困户脱贫验收考核。

五是强化先进典型培育和宣传。积极学习借鉴灵台县宣传工作和先进典型培育机制,强化全县脱贫攻坚宣传和先进典型培育。及时组织邀请外界媒体,依托主流媒体、网络平台,多视角、大范围地发掘报道我县金融扶贫、行业扶贫、驻村帮扶等方面的措施和经验,促进全社会各级各界关注、理解、支持千阳脱贫攻坚工作。充分调动产业脱贫、生态脱贫、兜底脱贫等农业、林业、民政部门外宣人员的积极性,全方位宣传报道行业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典型实例、成功做法,做到主流媒体、行业报刊宣传千阳脱贫攻坚全覆盖。发挥县电视台、《千阳扶贫》简报脱贫攻坚宣传舆论的主渠道作用,及时跟进报道我县脱贫攻坚一线事迹,树立先进典型,示范引领各级关注和参与我县脱贫攻坚工作。

业务攻坚培训心得体会简短篇二

湖南是我国贫困地区较为集中的省份之一,脱贫攻坚工作任务艰巨繁重。为了提高基层干部的能力和水平,湖南省政府积极开展脱贫攻坚培训。培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促进基层干部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更可以帮助他们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找到更加科学高效的方法和策略。参加这次脱贫攻坚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体会。

第二段:培训的内容和方式。

脱贫攻坚培训内容丰富多样,既有理论性的课程,也有实践性的训练。理论课程包括扶贫政策解读、脱贫攻坚的理论基础等;实践训练则注重基层干部的工作技能及实战能力的提升,例如如何制定有效的脱贫计划,如何主持召开脱贫工作会议等。培训方式比较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理论讲座和课堂教学外,还有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以及实地考察等方式。这种多样化的培训方式不仅能够满足不同学员的需求,也能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第三段:培训中收获的知识。

通过这次培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脱贫攻坚的专业知识。例如,我了解到了中国的脱贫攻坚战略以及湖南省的具体实施方案。我还学到了如何准确判断贫困原因,如何选择脱贫措施,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脱贫监测和评估机制等等。这些知识对我来说都是全新的,它们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为我今后在贫困地区工作中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除了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外,我还通过与其他学员的交流和互动,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同行。他们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成功的案例,通过他们的分享和讨论,我不仅获得了灵感和启示,也加深了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此外,培训中的实践训练也让我学到了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并培养了我的组织、沟通和协作能力。所有这些收获和体会都将对我今后的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第五段:培训的启示与展望。

通过这次脱贫攻坚培训,我进一步认识到脱贫攻坚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的协同推进。作为基层干部,我们不仅要学习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实践和经验总结。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贫困地区群众,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对湖南脱贫攻坚工作表示充满信心,并期待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共同努力。

总结:湖南脱贫攻坚培训为基层干部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脱贫攻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增长了专业素养,也改变了自己的思维和工作方式。我相信,在湖南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脱贫攻坚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

业务攻坚培训心得体会简短篇三

中央印发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全面从严治党树立了道德高线和纪律底线,备受各界关注。修订后的两大党规,把党的以来治党管党的实践成果转化为道德和纪律要求,通篇贯穿着“全面”与“从严”两个关键词,吹响了全面从严治党新的号角,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学习贯彻党内两项法规,重在思想认识深化。修订后的两项法规是对党章规定的具体化,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一个看得见、够得着的高标准。《准则》是一部坚持正面倡导、面向全体党员的廉洁自律规范,是强化党性修养的道德“标尺”;《条例》是实现党纪处分与国法处理良性衔接,党纪处分制度更加科学的有效规范,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将两项党内法规铭刻在心,真正做到“学、思、践、悟”。贯彻好落实好《准则》、《条例》,要牢记共产党员是党员干部的“第一身份”,为党工作是党员干部的“第一职责”,为党添彩是党员干部的“第一义务”,党的纪律是党员干部的“第一约束”,自觉遵守《准则》和《条例》,自觉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勇于担当,自觉坚守修身、齐家、用权、从政的底线。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持续深入,反腐倡廉建设作为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贯穿于司法行政事业改革发展的全过程,体现在业务工作的方方面面,要建立与司法行政职能相呼应的无盲点、无断层、无缝隙的反腐倡廉工作机制。作为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党政负责人,要认识在先、谋划在前,充分认识司法行政事业发展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新要求,把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和严格执行《准则》、《条例》紧密结合起来,使全系统广大党员牢记各项廉洁自律要求和党的纪律底线,做到守纪律、讲规矩,知敬畏、存戒惧,自觉在廉洁自律上追求高标准,在严守党纪上远离违纪红线。

学习贯彻党内两项法规,贵在落实两项责任。严格执行《准则》、《条例》两项党内法规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执纪责任的重要抓手。司法局党组要切实负起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全面责任、直接责任和首要责任,切实做到既挂帅、又出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明责知责、履责尽责,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当作份内之事管起来、严到份;作为党组书记要真正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管好自己、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党组班子其他成员不仅要行使好行政职责,更要履行好自己的党内职责。日前,中纪委副书记吴玉良在解读《准则》、《条例》时指出,对个人生活中“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明显超出了当地正常生活消费水平”的党员,党组织不能不管、不能不问,这些都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出了新的刚性要求。

纪检监察部门要按照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要求,手握党规党纪,带头增强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恪守忠诚、干净、坦荡的政治品格,坚决克服不愿监督、不敢监督和好人主义、保护主义倾向,讲原则、守纪律、敢碰硬。对于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领导干部是重点,刑罚执行以及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领域是重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是重点。作为党组和纪检监察部门要在整风肃纪、反腐倡廉中主动站位,坚持抓常、抓细、抓长,抓小、抓早、抓自身、抓具体,做到有患先防,有疾早查,有病快治,沉疴猛治;针对“四风”和腐败问题,结合《准则》和《条例》的学习宣传贯彻,做到教育在先、预防在前,对党员干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揪揪耳朵、扯扯袖子,甚至予以当头棒喝,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全面从严落实好主体责任和监督执纪责任。

学习贯彻党内两项法规,根在推进落地见效。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贯彻落实《准则》、《条例》两项党内法规关键是要强化自我约束。党员干部要将规矩和纪律挺在前面,自觉接受监督,坚决守住底线,特别是要按照《准则》和《条例》明确的八个方面要求、六个方面纪律,时时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处处慎权、慎欲、慎独,不但在工作圈内公正合理用权,在生活圈、社交圈中也洁身自好,做廉洁从政的楷模,时刻把党的纪律印在心中,落实在行动上。贯彻落实《准则》、《条例》两项党内法规重点是要强化履职担责。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坚持把严的标准和要求融入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和职能工作之中,在“全面”和“从严”中推动落实,在坚持和深化中形成习惯。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人民群众对司法行政机关提出了许多新期待、新要求。执法执业环节是司法行政系统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执法严格不严格、执业诚信不诚信,直接影响司法行政系统的形象和公信力。实践表明,许多腐败违纪违法现象和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往往发生在执法执业过程中。严格执法、诚信执业是反腐倡廉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追求道德高标准和严守法纪红线是严格执法、诚信执业的前提和保障。切实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法纪和法律服务队伍职业道德教育,着力强化其履职担责。当前,全县司法行政系统要认真学习贯彻孟建柱书记在安徽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司法行政工作中心,讲政治、讲忠诚、讲纪律、讲担当,主动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提供法治保障,探索新形势下做好zd工作的新路子。

党员干部要将廉洁自律上追求高标准、严守党纪上远离违纪红线作为重要导向,自觉运用《准则》和《条例》规范自身言行,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时刻守住底线,争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干部。

业务攻坚培训心得体会简短篇四

脱贫攻坚是我国当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培训作为脱贫攻坚的有效手段之一,可以帮助贫困人口提升自身技能,增加就业机会。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参与了多次关于贫困地区培训的实践活动,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体会。在本文中,我将分享这些心得,探讨如何通过培训促进脱贫攻坚。

二、培训内容要实用。

培训内容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是促进贫困人口脱贫的关键。我们不能仅仅提供一些简单的技能培训,而应当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更强的培训方案。例如,对于那些根本没有任何手艺的人,可以通过培训提供一些最基础的手工制作技能或厨艺技能。对于有一定经验的人,我们可以提供进阶课程,如商业计划书编写、网店经营等,为其未来的创业做好铺垫。

三、实施培训要因地制宜。

在脱贫工作中,根据不同地区的文化特点和资源禀赋进行针对性的方案制定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实施培训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人口文化背景、习惯、经济基础和资源环境等各种因素,以便更好地为其提供适合当地人才需求的培训课程和方案。

四、注重贫困人口参与。

关注贫困人口的参与是援助计划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培训顾问和志愿者在培训过程中要建立离线和在线双向通信渠道,让贫困人口能够主动提出意见,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满足贫困人口的真实需求。此外还可以邀请一些具有成功经验的企业家或当地商人作为导师或讲师来分享他们的成功故事及创业经验,为贫困人口提供实践指导。加强贫困人口参与,是实现脱贫工作目的的核心思想。

五、多方联合合作,共同推进脱贫工作。

脱贫攻坚和培训工作的书写离不开多方合作。政府、企业、志愿者、社区组织等都需要参与,共通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例如,政府可以设立学习补贴、招聘补贴等政策,引导企业提供在职证书培训、就业见习和雇员补贴等方面的支持。志愿者和社区组织则可以在传播培训信息、招募学员、设立学校和学员联合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结语。

培训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帮助贫困人口提升技能和增加就业机会,提高自身脱贫能力。然而,有效的培训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它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如实用内容、地方文化特色、参与方式等。我们仍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政府、企业、志愿者及其它社区组织的共同合作,才能真正促进脱贫攻坚、打造更加美好富裕的社会。

业务攻坚培训心得体会简短篇五

我参加了一次关于“环保攻坚培训”的培训活动,收获颇多,深受启发。在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许多环保知识,认识到环保对我们的生活和未来的重要性,增强了我的环保意识。同时,我也认识到环保攻坚是一个长期而坚持的过程,我们需要行动起来,共同努力。通过这次培训,我愿意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首先,在培训中,我了解到了许多关于环保的知识和相关政策。我们学习了大气、水、土壤等不同环境方面的保护方法,了解了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我们还学习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方法,了解了环保政策的要求和环保设备的应用。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了环保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使我意识到环境保护是每个人的责任。

其次,培训中的案例分析和讨论让我认识到环保攻坚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通过学习和分析一些地方环境污染案例,深入了解了污染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法。这让我明白环保攻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合作。同时,我们还学习了一些环保行动的难度和问题,如技术不成熟、成本高昂、利益冲突等。这些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深思熟虑,找到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再次,通过培训,我深刻认识到环保工作需要行动起来,不能只停留在口头支持和理论上。我们需要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个环保的实践者。比如,我们可以节约水和电,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鼓励使用环保产品等。这些看似微小的行动,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也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只有通过行动,我们才能够真正体验到环保的意义和成就感。

最后,培训中的互动和合作让我意识到环保工作需要形成合力,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活动中,我们进行了分组讨论和小组合作,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我学到了许多新的观点和方法,也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与其他参与者的互动使我深感环保工作需要有不同的领域和专业的人才,需要形成群策群力的合作网络。

总之,这次关于“环保攻坚培训”的培训使我收获颇多,让我深刻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大量的知识学习、案例分析和讨论,我了解到了环保的知识和方法。同时,我也认识到了环保工作的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通过参与环保行动,我们可以为创建一个更美好的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最后,培训中的互动和合作让我认识到环保工作需要形成合力,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合作。通过这次培训,我愿意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业务攻坚培训心得体会简短篇六

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是扶贫开发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重点工作。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于帮助贫困地区人民早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多年来,经过《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xx-20xx年)》的实施,扶贫开发已由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转入巩固温饱成果的阶段,贫困人口收入水平稳步提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农村居住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发展差距的缩小也已达新阶段,加快脱贫致富的成果已初步显现。同时,也为促进全社会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生态良好发挥了重要作用。

20xx至20xx年度,我在陕西省白河县挂职副县长,曾协助分管扶贫工作,现结合挂职工作经历谈谈对当前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基本情况和贫困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战略成效显著,走出了一条广受世界赞誉的中国式扶贫道路,从1978年到2017年,累计减贫逾7亿多人。随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节点不断迫近,中国式扶贫又面临着一场严峻的历史大考。从全国当前贫困形势看,多、广、深的贫困现状依然不容乐观。一是贫困人口数量多。2017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为5575万人,其中河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6个省份的贫困人口都超过500万人。二是贫困区域分布广。全国不仅有14个连片特困地区,除京津沪3个直辖市外,其余28个省级行政区都存在相当数量的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群众。三是贫困程度依然深。全国有3917个村不通电,影响近380万人,连片特困地区有3862万农村居民和601万学校师生没有解决饮水安全的问题。还有7.7万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不通客运班车,83.5万个自然村中,不通沥青(水泥)路的自然村数33万个,占39.6%。贫困人口中因疾病导致贫困的比重超过40%,需要搬迁的贫困人口近1000万。

以白河县为例,它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巴山东段,北临汉江,隔江与湖北省相望,位于秦头楚尾,古称南走巫夔,北通商洛,东扼均房,关南险奥,白河尤属襟喉。总面积1455平方公里,常用耕地面积21万亩,辖11个镇113个行政村4个社区,总人口2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7万元,贫困户1.34万户,贫困人口3.51万人。白河既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又是国家秦巴地区连片特困扶贫攻坚区域县。在全国的贫困区域县中,白河县是个典型的欠发达的农业县,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贫困人口增收困难,农村路、水、电、卫生、医疗、通讯等基础设施质量偏低,制约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面临的扶贫开发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全县有贫困村78个,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18.8%,是全国的3.8倍,是全省的1.5倍,贫困面广程度深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性的改变。经过多年的扶贫攻坚,虽然多数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但剩下的都是一些难啃的硬骨头,加上自然条件差,基础相对薄弱,扶贫开发成本高,群众脱贫难度仍然很大,新的扶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

二、当前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措施。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扶贫工作的精髓和亮点。精准扶贫如何精准?这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的讲话中已经给出了答案。2017年1月,总书记在考察云南省昭通市时提到,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2017年4月,他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讲,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

在党校学习期间,曾调研过山东省临沂市、贵州省黔西南州等地,各地都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精准扶贫的思路和措施。比如,贵州省黔西南州委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关键,抓关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明确提出,构建以大党建为统领,实施大扶贫、大山地旅游、大数据为战略行动,以大统战、大法治、大安全为保障的1+3+3发展体系,推行五共即共商、共识、共建、共享、共担流程工作法,弯道取直,奋力跨越,发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走出了一条符合黔西南实际,坚决打赢科学治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发展新路。挂职期间,在白河县基层调研时发现,当地党委政府提出三包、四扶、五保障的精准扶贫措施非常务实,很有特色。一是建立三包机制,夯实扶贫责任。三包即领导包抓、部门包建、干部包扶。二是落实四扶举措,力求精准施策。四扶即扶持班子建设、扶持产业发展、扶持基础设施、扶持改善环境。三是围绕五保障目标,合力推动落实。五保障即住房有保障、增收有保障、教育有保障、医疗有保障、养老有保障。充分发扬白河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陕南精准扶贫之路。

三、

当前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原有的扶贫体制机制设计存在缺陷,精准度不够。

长期来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较为突出。以扶贫搬迁工程为例,居住在边远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等地的贫困户,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是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移民搬迁是较好的出路,但是,因为补助资金少,所以,享受扶贫资金补助搬出来的多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贫困的特别是最穷的农户根本搬不起。新村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等项目,受益多的主要还是贫困社区中的中高收入农户,只有较少比例贫困农户从中受益,且受益也相对较少。

(二)优势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由于贫困地区区位优势不明显,优势产业少。没有产业,就没有就业,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脱贫就成了一句空话。比如白河县,由于土地少土块零星,大多数贫困村无产业,即使有也是零散不具规模,没有支撑力,加上个别村干部只热衷于基础建设,贫困村发展产业思路不够清晰,有愿望发展农户又缺资金,小额贷款金融部门的条件多,门槛高,扶贫贴息贷款难以到位,还有一些贫困户观念守旧,宁愿穷也不愿贷款发展产业,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难度大。

(三)专项扶贫资金投入有限,基础项目难实施。

中央、省、市虽然都安排有各类扶贫资金,但由于点多面广,加上地方财力有限,各类资金真正落实到位的数额不足,根本不能够满足需用。贫困村建设重点在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上,特别是公路、安全饮水、电网改造、防洪堤、环境改善等基础设施建设,群众愿望大、期望值高,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以白河县来说,县财政拮据,只有靠有限的专项资金和部门捆绑资金以及帮扶部门争取项目资金解决,而这些资金争取难度大,有的项目没有纳入计划盘子,捆绑资金难到位,使基础项目建设进展慢甚至无进展。

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一)抓好各项政策精准实施,夯实综合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重点工作,精准施策是精准扶贫工作的核心所在。一要完善扶贫对象的精准。贫困对象识别就像医生治病,先是号准脉,然后是找准症结,最后是选好药方,这才是实现全面脱贫的基础。要把工作做扎实,做细致、夯实责任,进一步摸清贫困户的数量和贫困度,致贫原因、怎样才算真正脱贫等信息,挤干水分,切实加强贫困信息动态管理;要进一步完善规划,理清发展思路,确定发展目标,落实帮扶项目,使规划真正成为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的指南针。二要选准做强优势产业。搞好精准扶贫,最重要的事是搞好贫困群众的增收问题,困难群众增收渠道狭窄,要根据贫困村、贫困户的不同情况,精准施策,因村选产业,因户定项目,通过贴息贷款、产业直补、扶贫互助资金等途径,切实解决发展资金难题;扶持引导贫困村、贫困户与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能人大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就业,稳定增加收入;鼓励扶持给贫困户的产业发展项目资金参股到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获得保底分红增加收入;积极探索有劳动能力且有转移就业意愿的贫困户,通过扶持购买就业岗位,实现转移就业脱贫致富。三要加强教育扶贫。教育扶贫是整个扶贫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一户培养一个人,就断了穷根,从义务教育、学生助学、技能培训等方面入手,让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上的起学、让毕业生都能学到一技之长、让贫困家庭主要劳动力都能掌握实用技术,做到实实在在脱贫。四要大力整治人居环境。重点抓好贫困村环境治理,建立长效卫生管理机制,引导贫困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加强贫困村环卫设施建设,有序整治门前厕、圈、沼,配备环卫车辆和垃圾箱,推进贫困村的绿化、亮化和美化建设。

(二)抓好各级精准帮扶,夯实扶贫责任。

扶贫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仅靠扶贫部门一家来抓,很难奏效,需要各级领导干部、行业部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和支持。一要强化镇(乡)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镇(乡)党委政府是精准扶贫任务落实的执行者和推动者,要切实把扶贫工作作为统揽农村工作的全局来抓,认真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落实的分工责任制,重点在扶贫规划制定、扶贫项目审核把关、项目跟踪监管、工程竣工验收等方面切实负起责任。二要强化包建部门帮扶责任。各部门要建立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精准到人的驻村机制。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队伍建设建设,抓好综合协调和督促指导,加大对扶贫专干和各包户干部的培训力度,确保扶贫开发任务和政策逐项落实。三要强化驻村干部责任。驻村干部是精准扶贫的具体实施者,倾注感情和责任,带着智慧和方法,真正帮扶到点子上、帮扶到人心上,提高扶贫工作的质量和效益。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集中精力抓实抓好,不脱贫不脱钩。

(三)抓好管理精准化,夯实扶贫保障。

管理精确化、精细化是精准扶贫有效落实的保障。一要监管好项目资金。管好用好扶贫资金,一定要严格制度,守住底线,不碰高压线,确保扶贫资金一丝一毫不乱动、一分一厘不乱花。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扶贫资金使用的检查与监督,对虚报、冒领、截留、挤占、挪用扶贫资金坚决零容忍。二要严明工作纪律。扶贫联合监察部门要制定对驻村干部纪律要求的相关规定,进一步严明驻村工作纪律,规范干部驻村管理。三要强化督查考核。党委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同时,要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加强正面引导,及时报道工作动态、成效,确保扶贫开发工作有效推进。

(四)抓好对接精准度,夯实项目支撑。

加大项目资金投入是扶贫工作的保障,也是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一要积极争取专项扶贫资金。力争更多的项目资金支持贫困村。从贫困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困难问题入手,推动贫困村发展,促进贫困户增收。同时,实施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使用好产业贴息扶贫贷款、管理好扶贫互助资金,为贫困群众脱贫打好基础。二要整合落实行业扶贫项目。行业扶贫是扶贫工作重要环节,要求交通、水利、住建、农业、文广、教育、电力、卫生计生、文化、电信等行业部门,要围绕贫困村项目需求编制发展规划,把政策、资金、项目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确保贫困村扶贫项目落在实处。三要多方融资支持扶贫。要加大信息联络、协调沟通工作,争取更多的项目落地实施或优先列入计划,加大对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帮扶力度。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动员鼓励民间资金支持扶贫开发。四要鼓励社会力量加入扶贫。社会扶贫是扶贫开发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要建立更新及时、扶需清楚、良性互动的社会扶贫信息管理系统,准确有效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多种形式帮扶困难群众,确保用最适宜的帮扶方式和力度达到最好的扶持效果。

这次外出学习考察,大家普遍反映时间短、行程紧,但获得的信息量大、思想的震撼力强,不仅体会到了灵台县委、县政府及各级干部群众推动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更是感受到了他们面对困难的顽强和不屈,许多工作经验和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打牢工作基础是解决怎么扶的重要保证。一是组织领导坚强有力。灵台县按照本省、本市工作部署,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总指挥的县精准扶贫指挥部,下设了办公室,由县委副书记任办公室主任,抽调13名副科级领导干部专职办理具体业务,同时组建了乡镇精准扶贫工作站和贫困村精准扶贫工作室,形成了三级联动、上下贯通的工作体系。二是工作思路清晰超前。该县于2017年初在大调研的基础上,确立了紧盯2017年整县脱贫摘帽、2020年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村整体退出,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努力与全国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脱贫攻坚目标,实施了基础设施改善、富民产业培育、社会事业提升三大工程,突出了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保障六个精准,强化了组织领导、典型引领、项目支撑、人才保障、改革推动五个保证的1365工作思路,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顺利开展提供了思路引领。三是政策体系稳定完善。该县在承接省上1+17和市上2+19精准扶贫专项支持计划的基础上,另行讨论制定了全县2+20专项支持计划实施方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定准脱贫对象是解决扶持谁的前提条件。灵台县把定准脱贫对象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前置条件和基础一环来抓,狠抓精准识别和精细管理,为精准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一是建档立卡规范有序。该县严格按照五步识别法(农户报,社内评;村民议,入户查;村级定,乡审核;两公示,一公告;实名管,动态调)工作要求,实行一核(农户收支状况)、二看(家庭生产生活条件)、三比(收入、住房、财产状况)、四评(农户申请、小组初评、村两委审议和村民代表决议)、五公示(村、乡两级公示和县级公告)工作程序,在全县精准识别贫困人口4.55万人,全面明确了脱贫攻坚对象,锁定了脱贫目标人群。二是大数据管理精准高效。该县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基本情况、专项贷款、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卫生扶贫等方面的扶贫措施,进行了全面、系统、动态化的数据收集,并按季度进行录入维护,通过对任务目标、基础数据、资金使用效益、扶贫成效等数据的对比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跟进帮扶措施,为因户施策、精准施策提供了科学支撑。三是853挂图作业责任明晰。该县严格落实挂图作业审核把关责任制,县、乡、村层层明确作战图的组织实施、数据填写和审核把关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完成了184个行政村的853挂图作业工作,进一步完善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

三、补齐发展短板是解决扶什么的关键举措。灵台县立足贫困现状,坚持在扶志、扶学、扶医、扶产业、扶设施上精准聚焦,有力地补齐了发展短板,加快了脱贫步伐。一是全力实施基础设施改善工程。该县坚持把项目作为精准扶贫的有力支撑,整合各类项目资金4.82亿元,集中力量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编报并实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10类31个,完成总投资6200万元,使一批贫困村的道路、供水、电力、通讯以及绿化等基础设施都得到了提升,环境面貌极大改善。二是全力实施培育富民产业工程。该县大力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工程,努力培育专业村,推进贫困村产业发展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在肉牛产业发展方面推广秦宝公司的寄养代繁模式,在苹果产业发展方面推广我县的海升建园模式,在蔬菜产业发展方面重视示范基地的带动和引领作用,同时结合实际大力发展林下养殖等多元富民产业,扶持壮大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进贫困村电子商务,在实实在在增加群众收入同时培育了一批富民产业。三是全力实施社会事业提升工程。该县坚持公共服务进一步向贫困村覆盖和延伸,让贫困群众平等参与小康社会建设、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了贫困村学校、卫生院(室)、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全覆盖和广播电视户户通。同时广泛开展爱心慰问、结对帮扶等活动,及时帮助特殊困难群体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构建起了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四是全力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该县在全面摸清贫困人口培训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年龄、文化程度等,分别制定培训计划和方案,整合农牧、扶贫、人社等部门培训资源,以主导产业、实用技能为重点,采取集中授课与现场指导、系统培训与技能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坚持农闲多培训、农忙少培训,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开展分层次培训,将技能培训送下乡、送到贫困群众家门口,在扶贫的同时更加重视扶智。

四、强化纵横联动是解决扶到位的有效途径。灵台县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加强脱贫攻坚工作的纵横联动,强化宣传培训、融合双联行动、推广电商扶贫等方面持续用力,有力地提升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水平。一是舆论氛围到位。该县以提高贫困户政策知晓率、增强全社会精准扶贫关注度为出发点,每年投放各类精准扶贫宣传资料近2万册,向主流媒体报送各类信息近500条,坚持每季度在省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简报》、《甘肃工作》等刊发脱贫攻坚文章1篇以上,努力营造人人关心扶贫、人人支持扶贫、人人参与扶贫的社会氛围。二是财政保障到位。该县按年度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20%增列专项扶贫预算,当年清理回收存量资金中可统筹使用资金的50%以上用于扶贫开发,年均财政新增扶贫资金达到200万元以上。同时,积极用好金融工具,全县申报精准扶贫专项贷款4.45亿元,发放第一批贷款1.02亿元,吸引社会闲散资金2.01亿元,有效解决了资金制约问题,为补齐发展短板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三是社会联扶到位。该县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结合,为全县120个双联村编制各类项目251项,概算总投资2.23亿元,引导各级联村单位把项目和资源向双联村,特别是年度预脱贫村倾斜。各级联村单位累计帮建道路、饮水等建设项目近200项,有力地助推了脱贫攻坚。

五、重视责任落实是解决扶不好的重要手段。灵台县着眼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充分整合督查力量,强力推动任务落实。一是层层夯实责任。该县出台了县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实绩《考核办法》,建立了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旬通报、月调度制度,有效落实县委、县政府领导两个分管责任、职能部门两个首问责任、乡镇党委一个主体责任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四个管理责任,形成了任务明确、责任明晰、调度有方、推进有力的责任体系和落实体系。二是全面驻村帮扶。该县整合精干力量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79个,在省财政安排经费的基础上,县财政为每支驻村工作队追加经费2000元,促进了帮扶工作队扎根基层、安心工作。同时,从县直部门选拔科级后备干部13人挂职担任乡镇党委副书记和乡镇长助理,引进具备现代农业知识、掌握牛果菜产业生产的技术人员17名,选派120名科技特派员在贫困村开展技术帮扶,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三是严肃追责问效。该县制定出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建设管理《问责办法》,鲜明树立了奖优罚劣的考核导向和工作指向。特别是在国家审计署驻兰州办审计反馈建档立卡和大数据信息采集录入存在问题后,全面开展了建档立卡数据大核查工作,对建档立卡工作中职责履职不扎实不到位,造成贫困户识别不准的41名乡村干部进行了严肃问责,推动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的高效落实。

业务攻坚培训心得体会简短篇七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贫困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中国政府提出的“脱贫攻坚”政策已成为社会主题之一。为了满足脱贫攻坚的需求,各地政府和社会组织积极推进贫困人口的培训工作。本文将探讨培训脱贫攻坚的心得和体会。

二段:了解培训的目的。

培训贫困人口的目的是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技能,寻找合适的就业机会,增加他们的收入来源。这些培训课程往往涵盖技术,管理和职业培训等领域。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师们注重培训学员的实际能力,并通过各种形式的课程来提高他们的技能。

三段:设计培训课程。

认真设计培训课程是脱贫攻坚的一个关键要素。技能课程的设置需要考虑学员的实际情况,满足学员的实际需求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灵活性,充分利用好培训资源。不同的条件和目标需要不同的培训方法。对于缺乏基础技能的学员,可以采用简单的培训方法,而对于具有专业技能的学员,可以采用更高级的培训方法。

四段:组织师资和教学内容。

为了成功的培训,需要招揽一支专业的师资团队,教材和教学内容也需要严肃地设计和制作。师资的选择需要考虑到教学经验,专业技能,语言能力和教学方法的适应性等多方面因素。教学内容要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和培训目的,科学地设计。这些教材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获得,包括书籍,网络和培训机构提供的相关资料。

五段:加强评估和监督。

对于培训脱贫攻坚工作的结果,应该通过评估和监督来反复检查。评估方法应根据培训目标和培训效果设计。评估方法可以采用计划评估,实施评估和结果评估等方式,以保证培训的效果。监督的含义是遵循指定的监督程序,对培训管理工作进行高效、合法管理,以确保未来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达到预期效果。

结语:

脱贫攻坚是中国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科学的培训方法,我们可以让更多的贫困人口获得有效的技能,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甚至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必须加强对培训课程的质量控制,尽可能创造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广大的脱贫攻坚学员创造更好的就业机会。

业务攻坚培训心得体会简短篇八

近日,我参加了一次关于攻坚培训的学习,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体会到了攻坚的重要性和方法。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结合自身经历和学习体会,与大家分享关于攻坚培训的心得体会。

首先,攻坚意味着面临挑战并全力以赴去克服。培训中,导师们给我们分享了许多攻坚的经验和方法。其中最基本的是要勇敢面对问题,不回避并尝试解决。无论是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只有勇于面对并寻找解决方法,我们才有可能攻克这些难题。而且,攻坚还需要我们全力以赴,这意味着我们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精力来应对挑战。正如导师所言,成功离不开勤奋和毅力的付出。

其次,攻坚需要调整心态。面对任何困难,我们都不能轻易灰心丧气,而是应该积极调整心态,保持乐观和坚定的信心。在培训中,导师们告诉我们,困难是一个挑战和机遇,只要我们保持积极的态度,就能够看到其中的价值和机会。同时,要学会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总结和改进。正如著名的道路上有坎坷,攻坚的道路上也难免会有失败和挫折,但关键是能够从中吸取教训,不断完善自己。

此外,攻坚需要团队协作。在培训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和重要性。攻坚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需要整个团队的协作和配合。团队合作不仅能够发挥每个人的优势,还能够共同面对问题并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在培训中,我们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项目,学会了如何有效地与团队成员沟通和合作,这对于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中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攻坚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攻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努力和奋斗。培训中,导师们提到了攻坚精神,即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的精神。每个人都需要时刻保持攻坚的状态,不断进步和成长。同时要时刻保持警惕,始终做好准备,因为攻坚的过程是充满变数和挑战的。只有继续学习和成长,我们才能在攻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总之,通过这次关于攻坚培训的学习,我对于攻坚有了更深的理解。攻坚意味着面临挑战并全力以赴去克服,需要调整心态,保持积极和坚定的信心。团队合作也是攻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同时攻坚也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进行努力。通过这次培训,我相信我已经掌握了攻坚的要领,将来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业务攻坚培训心得体会简短篇九

中国梦,是近14亿中国人共同的梦想;步入小康社会,是2020年完成的目标任务。在大山深处还有百姓挣扎在温饱线上、在城市街头还有市民等待政府兜底救济,这样的梦就缺了一个口子,这样的任务不算完成。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党员、干部要紧紧的拉着贫困户的手,带领着他们,走出困境。

用心扶贫。

对贫困的群众,我们心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很多的基层干部也是从贫困中走过来,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加增强我们抓好扶贫攻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这是用心扶贫的必要条件。在一家一户的走访过程中,太多的卧榻病床的老人、太多患有绝症的病人、太多渴望走出困境的村里人,这些更加的驱使我们用心去帮扶他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