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公祭日的心得体会报告(大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02:43:11 页码:8
最新公祭日的心得体会报告(大全14篇)
2023-11-19 02:43:11    小编:ZTFB

9.撰写心得体会是对自己的一次思想成果展示,也是对他人经验的分享和传递,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写心得体会要注重逻辑和条理,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和接受我们的思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

公祭日的心得体会报告篇一

清晨,寒风凛凛,国旗护卫队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将国旗升起后又徐徐降下,为死难者下半旗致哀!

今天是第8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一大早,朋友圈、微博便被各类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消息刷屏。然而,不同于平时看到双十一商家刷屏信息、明星犯罪刷屏信息,在看到这样的消息时,我会不厌其烦的每一篇都点开仔细阅读。每一次看到那些深刻而沉重的文字,我的内心都会剧烈波动,似乎悲痛的历史就在眼前。每一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追思和呼唤,追思逝者,呼唤和平。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有一面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照片墙,幸存者逝世,照片墙的灯变会熄灭。今年,有了些许不同,因为这一年,有太多的幸存者离开了我们,活着的幸存者已不足百人。

我们一直在和时间赛跑,在时间的长河中努力挣扎、抢救,让这一段悲痛的历史被国人所牢记,被国际所认可,希望能够得到给予中华民族如此惨烈灾难的国家的道歉、忏悔和追思。然而时间,并不会为我们的心愿而停留,哪怕只是那一秒。

幸存者葛道荣说过一句话:虽然这里的灯都会熄灭,但记忆不会熄灭;幸存者们不会被忘却,真相更不会被忘却。

那一天,一定会悲壮的到来,但他们永远会活在人们的记忆中,记忆不会被抹去,历史不会被遗忘,真相不会被掩盖。牢记历史,牢记灾难,是为了明天的崛起、强大和坚韧;是为了昨天的灾难不会重新出现在明天的时间长河中;是为了让逝者安息,让生者追忆。

今天,南京为死难者下半旗致哀,全国人民为死难者默哀追思。相信在今后的每一天,每一位国人都会记住这场灾难,牢记历史,展望未来!

公祭日的心得体会报告篇二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是南京人不应忘却的历史,更是我们国人应该谨记的历史!

南京大屠杀是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造成30多万人遇难。这是多么令人发指的罪行!但是他们还在那里津津乐道,认为这是光荣的事情,我不知道他们的良知去那里去了。南京大屠杀给中华民族的心灵上留下了永远的创伤,直到今天再去回想它,也是触目惊心让人充满愤慨。

同时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国家举行公祭活动。

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国家档案局公布了最新资料片《南京大屠杀档案选萃》,用见证人记录日军暴行。程瑞芳对日军在安全区内所犯的烧杀劫掠奸*罪行、南京难民遭受的非人待遇以及自己心路历程的逐日记录,它与举世闻名的《珍妮日记》一样,被称为“中国的珍妮日记”;1937年11月起,约翰·马吉牧师任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主席、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委员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对外籍人士行动严格控制,摄影摄像绝对禁止。

约翰·马吉冒着生命危险,用16毫米摄影机拍摄了真实记录南京大屠杀的原始影像,为世人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历史证据……他们的资料是极其珍贵,是不能用任何东西来衡量的。然而面对这些史实资料,日本右翼势力还在百般抵赖暴行,不承认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更不承认有南京大屠杀。但我们要谨记南京大屠杀,用历史资料说话,揭露日军罪行,让日本右翼势力百口莫辩!

今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表明了国家对南京大屠杀的重视程度,更警醒我们要谨记历史,勿忘国耻!

公祭日的心得体会报告篇三

公祭日是一个特殊而庄重的日子,在这一天我们向那些为国家和民族奋斗,为人民默默付出的英雄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作为一名高一学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公祭活动,并且深感这一天的庄严与特殊。通过参与公祭日活动,我收获了很多,对国家和英雄更加深刻的理解,对自己的责任和担当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主体段一】。

在公祭日上,我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参观烈士陵园和阅读相关资料,我更加清晰地掌握了我国曾经历过的战争与抗争,了解了那些为了国家独立和人民幸福而英勇牺牲的先烈们。我深受教育,明白了自己所生活的和平和幸福来之不易。在这一天,我看到了许多的英雄事迹和照片,读到了他们的遗言和家书。这些都使我更加坚信,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将英雄们的事迹传承下去,为实现强盛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主体段二】。

公祭日上,我对英雄们的精神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他们不怕牺牲,誓死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了信仰和理想一生追求。他们的崇高品质令我敬佩不已,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有很多困难和挫折,而正是英雄们的勇敢和坚韧,让我相信只要坚持努力,就一定会战胜困难,取得成功。他们的精神是我努力奋斗的榜样,同时也是我为之奋斗的目标。

【主体段三】。

公祭日上,我对自己的责任与担当有了更高的要求。英雄们抛头颅、洒热血,正是为了我们今天的安宁与繁荣。我深感自己是幸福的一代,也是受过英雄们付出的最大恩惠的一代。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应该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以英雄们为榜样,努力学习,塑造自己的品格和能力,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要以爱国主义精神为底色,坚守艰苦奋斗的品质,将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紧密结合,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段】。

通过参与公祭日活动,我体会到了国家的重要性、英雄的伟大以及自己的责任与担当。这一天,使我更加明白了学习的意义与价值,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敬仰英雄、传承英烈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公祭日的感悟将鞭策我更加努力学习,立志成为对国家有所贡献的人才。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一定会在新时代展现出更加光明的未来!

公祭日的心得体会报告篇四

第一段:引言(字数:120字)。

公祭日是一个让人们追忆历史、铭记前人奋斗和牺牲的日子。这一天,我们在共同的心声下,表达对英雄的敬意和怀念。我的心得体会就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深感到了自己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肩上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第二段:公祭日的意义(字数:240字)。

公祭日有着深远的意义。首先,它帮助我们追忆历史,铭记先烈的奋斗和牺牲。公祭日是一个特殊的时刻,让我感受到了英雄们的英勇和坚韧,让我看到了无数先烈用生命书写的精彩篇章。其次,公祭日让我们反思当下,感悟时代变迁。在这一天,我会思考如何继承先烈的遗志,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公祭日在激励和激励后代的情感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牢记先烈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将其融入自己的生活中,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第三段:对公祭日的参与与思考(字数:240字)。

在今年的公祭日上,我参加了一场纪念活动。这场活动让我深思,我发现自己与先烈们之间有很大的距离。先烈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而我只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也是这个国家的一份子,我有责任把自己的事业发展好,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到了先烈们的伟大和自己的渺小。

第四段:希望与行动(字数:240字)。

参加公祭日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需要肩负起更多的责任和使命。我希望能够发扬先烈们的精神,勇于担当,努力学习,将自己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我希望自己能够做出一些实际行动,向那些默默付出的人致敬,用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来回报这个伟大的时代。

第五段:总结(字数:120字)。

公祭日是一个让我们反思、学习和行动的重要日子。在这一天,我们既要向先烈们表达敬意,也要在自己身上找到责任与担当的力量。通过参加公祭日活动,我更加坚定了自己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的决心。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在公祭日中汲取力量,并将这种力量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建设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公祭日的心得体会报告篇五

随着历史的发展,每一个国家都会在某个特定的时刻选择设立国家公祭日,以纪念那些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牺牲的英雄和烈士。作为国家公祭日的参与者,我深感这是一个庄严而神圣的时刻,不仅是对先烈们的纪念,更是对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以下是我对国家公祭日的心得体会。

首先,国家公祭日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痛楚。在公祭日的仪式上,通过观看纪录片、展览以及听取现场亲历者的讲述,我深刻感受到了那个黑暗年代的残酷现实。战火硝烟,生离死别,家破人亡,创伤深重。种种记载和现场照片让我感同身受,从内心深处引发起对于和平的珍惜和向往。国家公祭日在让人们感到痛楚的同时,也提醒着我们,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平,为和平努力。

其次,国家公祭日让我了解到了英雄和烈士们的伟大精神。在公祭日的纪念活动中,举国上下共同悼念着那些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牺牲的英雄和烈士们。他们以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捍卫着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荣誉。在无数的战斗中,他们体现出了无私奉献、勇敢无畏、舍生忘死等伟大精神。国家公祭日让我深深感受到了这些英雄烈士们的崇高情怀和伟大精神,也让我明白了他们为我们争取到的幸福生活。

再次,国家公祭日让我认识到了历史的重要性。通过参与国家公祭日的活动,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走向繁荣昌盛,就必须牢记历史、传承英雄和烈士的精神。历史是我们前行的船舵,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每一次的国家公祭日都是对历史的重温和反思,更是对英雄和烈士们的告慰。国家公祭日让我意识到,只有向前看,永不忘却那些牺牲的革命先烈,才能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最后,国家公祭日让我体会到了国家的凝聚力和民族的团结力。在公祭日的活动中,我看到了全体民众的热情与奉献。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乡亲,人们都自发融入到纪念活动中,表达内心对英雄和烈士的尊敬和缅怀之情。国家公祭日的庄严与神圣,让我感受到国家的凝聚力和民族的团结力,让我认识到只有众志成城,才能让国家更加强大和富有活力。

总之,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庄重而神圣的时刻,它让人们深刻体会到战争的苦难和痛楚,感受到英雄和烈士们的伟大精神,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体会到国家的凝聚力和民族的团结力。作为一个参与者,我会将这些深刻的体会传承下去,时刻牢记我们的历史,缅怀先烈们的牺牲,努力建设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国家。

公祭日的心得体会报告篇六

一个优秀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尊重历史、牢记历史的民族。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一味地宣泄仇恨,而是希望我们的`国家、民族和每一位中国人,包括海外的炎黄子孙,要有忧患意识和自强精神。我们纪念历史,是为了避免悲剧不再重演。是为了正告那些已经、正在或者妄图对中华民族施加罪孽、图谋不轨的国家和民族:团结、坚强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我们自信地向全世界宣布:我们都有一个家,这个家没有任何人可以胆敢再次侵犯,这个家的名字就叫——中国!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血的教训,坚持不懈的奋发努力,让我们的祖国一天比一天强大,让野心不死的日本右翼势力对我们望而生畏,让我们成为捍卫世界和平的坚定的有力的力量!

是的,我们倡导和平、友爱。但中国和日本之间的较量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较量,在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领域,都非常激烈。让我们记住,30万同胞惨遭日军杀害;让我们记住,八年抗战,有3500万军民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勿忘历史,勿忘耻辱,勿忘那个年代我们受辱的局面,珍惜革命先烈用血拼出来的天下,珍惜我们生活的环境,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惨痛的历史面前,我们不仅要铭记真实的历史,更要吸取经验教训,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永远处于被动受辱的地位,任何时候,都要努力强大我们自身,只有中国强大了起来,立于世界强国之席,让外国侵略者不寒而栗,那我们才真正是不战而胜。

我们唯有时刻睁大警惕的眼睛,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高度的民族自爱心、自尊心、自信心,自觉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努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少年强,则国强,不断积蓄力量,随时准备着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奉献我们的绵薄之力!

公祭日的心得体会报告篇七

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设定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首次以国家名义悼念大屠杀死难者。

在第8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84年前古城南京发生的那场惨绝人寰的惨案,仍是让人不忍卒读。和平来之不易,国耻勿忘,历史必须铭记!南京大屠杀带来的伤痛从未被时间抹去,人们对国家公祭日这个纪念日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扶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同时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是中国与世界更好地在沟通,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就如欧洲一年一度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死难者一样,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历史告诉我们,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是多么重要。国耻难忘,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强大、民族振兴,才是对侵略者最好的回击。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悲痛会随时间久远而湮没,但历史的启示不会。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铭记历史、唤醒记忆、开创未来的举措。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如果说南京大屠杀是近代悲剧的极致,那么当历史翻开这一页,我们最终看到黑暗的离去和光明的到来。筑梦中国,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使命。我们当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为己任,把爱国奉献的热情转化为创造创新的不竭动力。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国家精神、民族精神、爱国精神的传承。国行公祭,拉近了远去的硝烟,重温了民族的苦难;国行公祭,不为宣扬复仇与怨恨,是为唤起对和平的向往与坚守,许下复兴的心愿:吾辈当自强。国家公祭日,中国人民将聚集在一起,以沉重的心情缅怀逝者,但人们知道,这不是在宣泄情绪,不是在倡导民族复仇,而是提醒每一个人,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让中国人民更深切地体会到国家存在的目的和价值,体会到国家统一强大的重要,让民族精神提升,让中国人民更加爱国。

“卅万冤魂招不去,百年凄雨惕重来”。一年一度的国家公祭,恰如振聋发聩的警钟,提醒人们:历史记忆需要时常擦拭,人类道义需要不断砥砺,民族精神需要时常检阅。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永远铭记,铭记南京的疼痛、南京的眼泪;每一个中国青年要不断前行、振兴祖国的动力。

公祭日的心得体会报告篇八

今天是南京大屠杀82周年纪念日,也是第四个国家公祭日。山河肃穆,草木含悲,我们共同缅怀遇难的30万同胞,铭记中华民族的苦难岁月。今天,中国已经强起来,但“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不能忘记。让我们从历史中获得前行力量,共同开创美好未来。

南京大屠杀,如同奥斯威辛集中营,不仅是历史留给某个国家的伤疼,也是留给全世界的伤痛。我们以国家公祭日的形式悼念,不是要咀嚼战争苦难,不是要延续历史仇恨,而是要守护真实的历史,是要保留这段屈辱与奋起的民族记忆,是要培养大国公民应有的历史价值观,是要唤醒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守护好人类和平。“历史不应该是记忆的负担,而应该是理智的启迪”,我们不忘历史、铭记苦难,是为了警惕历史反复,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启迪,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

82年过去,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并未结束。从否认野蛮侵略罪行,到参拜二战战犯,再到解禁集体自卫权、架空和平宪法……现实警醒我们,日本右翼势力有扩展泛滥的趋势,日本军国主义有死灰复燃的危险。这不仅是对历史真相和公理正义的公然藐视,更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蓄意破坏。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但是爱好和平并不等于纵容罪恶。中国不惹事,但也不怕事,我们绝不会让历史悲剧重演。

82年过去,那些逝去的同胞,无法看到中华民族在屈辱中的奋起。中国不再是积贫积弱、四分五裂,不再是发展落后、任人欺凌,而是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屹立在太平洋东岸。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今天,我们离民族复兴的梦想从未如此之近,此时我们更要铭记历史、戮力同心、共襄发展。只有一个更加强大、更加文明、更加现代的中国,才能保卫每一个国民的安全,才是对死难同胞的最好慰藉。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与时同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这也预示着,“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的判断没有变,全民必须要增强忧患意识,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战争虽已远去,但历史不能忘记。警报响起!勿忘国殇,是为了更好的面向未来。

公祭日的心得体会报告篇九

公祭日,是为了纪念和悼念历史上发生的重大灾难和悲剧而设立的特殊纪念日。每年的公祭日,很多学校都会组织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以此向学生传递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在我的学校,我们举行了一场特别的团课,通过纪念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让我们深刻感受到这些悲剧带给国家和人民的痛苦,并引发我们对和平、友好和社会进步的思考。以下是我对这次团课的心得体会。

首先,这次团课带给我最大的感触是对历史的教育和认识。通过团课,我们了解了中国历史上一系列的灾难和悲剧,如南京大屠杀、抗战中的苦难、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中的剧烈动荡等。这些历史事件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伤害,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使我们更加懂得珍惜现在的和平、稳定和幸福。通过这次团课,我们学到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并认识到保护和平、维护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其次,这次团课让我更加明白了爱国主义的含义和价值。通过讲解和讨论,我们了解到爱国主义是指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关怀,并愿意为国家和人民奉献自己的一切。我们学到了许许多多杰出的爱国志士和英雄,他们舍身忘死、无私奋斗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们。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与幸福而付出一切努力。这让我对作为一个公民,更加深刻地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要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再次,这次团课让我认识到和平与友好的重要性。我们学校特别强调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和平手段来解决争端和冲突。我们看到了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战争和冲突所带来的苦难和痛楚,以及人们为了和平付出的努力和牺牲。通过这次团课,我们确立了珍惜和平的态度,以及积极主动争取世界和平的责任。我们发誓要为了和平努力拼搏,为了和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这次团课也提醒我关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团课中,我们了解到中国在历史上的一些错误实践和思想,如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对于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通过反思,我们明白了社会进步需要正确的思想引导和合理的制度建设。我们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坚持正确的道路和方法,并积极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团课也鼓励我们注重个人成长和发展,努力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参加这次团课,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让我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还让我更加明白了爱国主义、和平友好、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并为了实现个人梦想和国家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公祭日的心得体会报告篇十

公祭日团课是在每年的清明节期间,为了追思历史上的伟大英烈和先辈们而举行的一项仪式。它是一个庄重而庄严的仪式,旨在让整个社会都重视历史的悲剧和伟大。公祭日团课的举办,不仅是我们国家传统的文化节日,更是我们国家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举措。

第二段:团课中的教育内容和形式。

公祭日团课的内容通常包括纪念活动、教育讲座和学习交流等环节。在纪念活动中,我们会为英烈献上花圈,向英烈表达我们的敬意和深切思念之情。在教育讲座中,专家学者会讲述英烈们的事迹,以及他们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的重要贡献。而在学习交流环节,我们可以借此机会互相学习和分享对英烈的认识和了解。

第三段:团课对个人的影响。

参加公祭日团课,对于个人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团课让我们懂得了国家的历史,了解了先人们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的牺牲和贡献。这使我们更加感恩和珍惜现在的生活,激发了我们爱国的情感。其次,团课的举行,增加了我们的教育机会,提升了我们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通过听教育讲座,我们了解到了一些历史上的忠诚和勇敢的人物,从他们身上我们汲取了力量和勇气,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公祭日团课的举办,对整个社会来说,也有着深远的影响。首先,团课的举办可以加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让人们有更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其次,团课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培养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学习和了解英烈的事迹,人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使命,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和进步。

第五段:个人心得和建议。

我参加公祭日团课,收获良多。通过纪念活动和教育讲座的参与,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英烈们的伟大和付出。这让我对自己的生活和未来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激发了我更加努力学习和奋斗的动力。同时,在交流和分享的环节中,我也通过和同学们的讨论,学习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见解,对于国家的历史和未来有了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我建议,团课可以进一步开展一些互动性更强的活动,让参与者能够更加活跃地参与其中,提高参与者的学习效果和体验感。

通过这次公祭日团课的参与,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国家的重大历史事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并进一步激发了我热爱国家,奉献社会的信念。希望今后能参加更多这样的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公祭日的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一

公祭日团课是我参加的一次非常特别的课程,这次经历让我产生了许多深刻的感触和感悟。在这次团课中,我学到了很多历史知识,了解了一些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我深刻体会到了国家对于英烈忠魂的郑重敬意和希望我们这代人能够肩负起更多责任,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首先,在这次团课中我学到了许多历史知识。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图文并茂的展示,我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事件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我了解到了许多英烈的名字和事迹,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我们的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学习这些历史知识,我不仅增长了见识,还激发了我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其次,我从公祭日团课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国家对于英烈忠魂的敬意。整个团课过程庄重肃穆,让人肃然起敬。我们默默地瞻仰各位英烈的照片,感受他们的英雄事迹,感受他们为国家牺牲的无私精神。同时,团课中播放的音乐和视频更是让人动容,让人深深感受到国家对英烈的深深怀念和无尽敬意。公祭日团课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国家对英烈的敬意和祭奠之情。

然后,在公祭日团课中,我受到了鞭策和激励。团课中,老师生动地讲述了英烈的事迹和精神,并且强调我们这代人要肩负起更多责任,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这让我深思自己的成长和未来,并且感到自己应该更加努力学习,更加关心国家的大事,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决心要以英烈为榜样,勇敢面对困难,不怕艰辛,努力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最后,公祭日团课让我认识到,国家的繁荣需要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在团课中,我看到了许多同学都深受感动,他们对国家的敬意以及为国家做贡献的决心让我觉得我们这个年轻一代是充满活力和希望的。每个人都有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的能力和责任感。只有当每个人以积极的态度去工作、学习,才能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为我们自己的美好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公祭日团课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我对国家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感悟。通过这次团课,我更加坚定了自己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我将会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争取能够更多地为国家做出贡献。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为国家奉献的行列中来,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公祭日团课,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国家的重要性,也让我明白了只有当我们铭记历史、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时,我们才能够共同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公祭日的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二

今天是第六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这个草木含悲、山河垂泪的日子里,举国上下将以各种形式缅怀82年前惨遭侵华日军屠杀的遇难同胞,共同追忆那一段困难深重的历史,传递出中国人民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信念。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当下,早已远离了战争的硝烟,但无论哪个年代、不论是谁,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不能忘记,1937年侵华日军一手制造了惨绝人寰、灭绝人性的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我们不能忘记,在那段腥风血雨的日子里,我们的同胞守望相助、相互支持。我们更不能忘记,在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无数中华儿女同仇敌忾、视死如归、前仆后继,为民族独立作出了英勇牺牲。今天我们铭记历史,就是要让这些民族共同记忆代代相传,让爱国主义的旗帜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

当然,铭记历史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除了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仪式外,今天“世界和平法会”、“烛光祭”等活动同步开展。自从11月下旬开始,南京陆续开展了“紫金草”和平行动、“和平许愿墙”签名活动、“和平颂”音乐诗会和“和平之夜”接力诵读等活动。和平的主题更加凸显,体现了中国人民追求和平的真诚愿望。历史启示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当前,我们所处的世界并不太平,地区热点此起彼伏,战争阴霾挥之不去,零和博弈让国际局势不确定因素增加。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铭记历史,也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近代中国走过了一段苦难辉煌的历史,面对极其野蛮、极其残暴的侵略者,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凝聚起了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空前斗志,展现出不畏强暴、敢于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压倒的英雄气概。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从大的历史脉络和深层次的内在逻辑把握当下发展取得的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种斗志和英雄气概一脉相承。正是依靠亿万人民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们告别了落后挨打的历史,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

每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有一些关键的节点。即将到来的20xx年,我们将完成脱贫攻坚的历史重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这是我们国家发展史上的重大时刻,具有里程碑意义。当前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攻克贫中之贫、深度贫困的堡垒,进入深水区的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涉险滩、啃硬骨头,面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加需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增强斗争本领。风险挑战很多,有的还很艰巨。越是爬坡过坎的紧要时刻,越要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葆有一往无前的精气神、焕发善作善成的意志,把中国人的志气拿出来,就没有什么目标实现不了。

每一年的国家公祭日仪式上,“和平大钟”都会被撞响。钟声深沉悠远,寓意着对30万遇难同胞的深深追思和对和平的企望。钟声更催人奋进,鼓舞着中华儿女圆梦复兴的雄心壮志。以此为契机,吹响冲锋号角,不断前行,我们定能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目标,以更优异的发展成绩不断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公祭日的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三

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设定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首次以国家名义悼念大屠杀死难者。

在第六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81年前古城南京发生的那场惨绝人寰的惨案,仍是让人不忍卒读。和平之不易,国耻勿忘,历史必须铭记!南京大屠杀带来的伤痛从未被时间抹去,人们对国家公祭日这个纪念日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扶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同时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是中国与世界更好地在沟通,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就如欧洲一年一度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死难者一样,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历史告诉我们,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是多么重要。国耻难忘,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强大、民族振兴,才是对侵略者最好的回击。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悲痛会随时间久远而湮没,但历史的启示不会。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铭记历史、唤醒记忆、开创未来的举措。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如果说南京大屠杀是近代悲剧的极致,那么当历史翻开这一页,我们最终看到黑暗的离去和光明的到来。筑梦中国,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使命。我们当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为己任,把爱国奉献的热情转化为创造创新的不竭动力。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国家精神、民族精神、爱国精神的传承。国行公祭,拉近了远去的硝烟,重温了民族的苦难;国行公祭,不为宣扬复仇与怨恨,是为唤起对和平的向往与坚守,许下复兴的心愿:吾辈当自强。国家公祭日,中国人民将聚集在一起,以沉重的心情缅怀逝者,但人们知道,这不是在宣泄情绪,不是在倡导民族复仇,而是提醒每一个人,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让中国人民更深切地体会到国家存在的目的和价值,体会到国家统一强大的重要,让民族精神提升,让中国人民更加爱国。

“卅万冤魂招不去,百年凄雨惕重来”。一年一度的国家公祭,恰如振聋发聩的警钟,提醒人们:历史记忆需要时常擦拭,人类道义需要不断砥砺,民族精神需要时常检阅。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永远铭记,铭记南京的疼痛、南京的眼泪;每一个中国青年要不断前行、振兴祖国的动力。

今天是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82周年纪念日。颇有感触。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82周年。82周年,我们和着血与泪,以无比悲愤、沉痛的心情祭奠惨死在日本侵略者屠刀下的30多万冤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在内心中一遍遍默念:勿忘国耻!勿忘历史教训!高唱国歌,发愤图强!

巨大的创痛令人不堪回首。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后,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六师团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逢人便杀,见房就烧,奸淫虏掠,无恶不做,有计划地对南京进行了长达40多天的血腥大屠城。妇女、儿童、老人概不放过,我同胞被集体枪杀和活埋19万多人,零星被杀害者仅收埋的尸体就有15万多人!城内城外尸积如山,扬子江水血浪翻滚!人类自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有谁听说过杀人比赛吗?有,绝无仅有!那就是日本侵略者!两个恶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家园魔就杀我200多位同胞!他们对我中华民族犯下的惨绝人寰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9·18”开始的侵华战争,日寇恣意践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三光”政策、细菌战、奴役劳工、强征慰安妇,一个个万人坑,一片片无人区,始作俑者都是日本帝国主义!他们将被永远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我3000万牺牲和死难的英魂冤魂永不瞑目!永远地昭告历史!

12月13日,不是普通的日子;12月13日,是我们的国耻日!这巨大的伤痛无法平复。我们在理智上实在不愿再抚摩这伤痛,不是我们太狭隘,揪住历史旧帐不放,而是日本有人不断地朝我们的旧伤疤上捅刀子。教科书掩盖侵略历史;首相、阁僚不断参拜靖国神社;周边事态法及近日出台的新防卫大纲指针矛头直指我国。令人气愤的是,对南京大屠杀这样的铁血罪行,他们竟然赖帐,死不承认,谎说“南京大屠杀虚构”!又是出书,又是开会,群魔乱舞。日本军国主义阴魂不散,受尽屈辱和祸害的中华民族岂能容忍!我们一千个不答应,一万个不答应!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绝不能患历史健忘症,决不能忘记中华民族的血海深仇!决不能愧对无数先烈和死难的冤魂!一个人,一个民族,是需要有点精神的。如果自己不争气的话,怨天尤人有何用!

落后就要挨打。这历史的教训太沉痛太深刻。今天,我们祭奠南京大屠杀,不是囿于历史的伤痛中而不自拔,而是痛定思痛,反省自己,知耻而后勇,发愤图强!奋发图强!只有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只有我们强大了,我们才能站得直,立的稳。一个巍巍然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民族,谁要想再欺侮我们,它首先得摸摸自己的爪子有多硬!

“12·13”,国家公祭日!一场在最寒冷的时节进行的最沉痛悼念!以国之名祭奠82年前被侵略者血腥屠杀的平民死难者,是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也是对那段伤痛历史的集体反思。

南京大屠杀是二战史上的三大惨案之一,它给国人留下了无法抹去的苦难记忆。30万遇难同胞,是“国之难者”,正是由于当时国家的贫弱交加,国民才会遭此大劫。这段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惨痛的记忆,也是爱国主义的最好教材。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2014年2月,我国以立法形式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用国家公祭的形式将这段灾难记忆固化,对全民族而言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这是一次全民族的集体补课,也向全世界表明中华民族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

两年多来,近2000万人次参观者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表示,“万人坑”遗址上的累累白骨和一件件诉说伤痛的历史铁证,让参观者感到悲痛与震惊,由此不断强化的警醒意识,是公祭日设立效应的有力体现。

南京大屠杀历史已过去近80年,如今的中国,早已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但每逢12月13日临近,无数国人仍会感到阵阵刺痛,历史的伤疤难以愈合。在悼念逝者、缅怀历史的特殊时刻,国人应从灾难记忆中汲取家国情怀,以更加积极态度投入到学习与工作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量。唯有如此,才能避免“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重演。这也是国家公祭的要义之所在。

每念及此,必有深省。第三个国家公祭日之际,让我们一起静听凌厉的警报声、悠扬的和平大钟声,从伤痛历史中汲取向上的力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公祭日的心得体会报告篇十四

公祭日,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也是一个令人深思的日子。这一天,我们怀念一部分历史,铭记一段痛苦,同时也思考着我们的未来。对于我这个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公祭日更是让我懂得了许多,了解到了更多,也让我对自己的责任感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首先,公祭日让我更加了解历史的底蕴。在公祭日这一天,我参观了纪念馆,听了老一辈的讲述,看了展览,了解到了那段历史的痛苦和无辜的牺牲。这一切让我触动很大,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历史带给我们的深沉与厚重。我想,只有重新认识历史,了解历史的全貌,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现实,更好地前行。

其次,公祭日让我对待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无论是那些抗战中壮烈牺牲的烈士,还是无辜受难的平民,他们都是生命的延续,都是为了更美好的明天而奋斗、付出甚至牺牲的。他们为国家、为民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让我深深地明白,生命是无比珍贵的。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每一天,认真对待每一个人,将生命过得有意义而有价值。

再次,公祭日让我对于国家的认识更加深刻。一个伟大的国家,需要有一群英勇的人们为其战斗和奉献。面对历史的抉择,那些曾经斗志昂扬站出来,抵抗来敌的人们,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彪炳史册的英雄们。他们的故事让我感受到国家的强大和辉煌。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应该扛起责任,追逐梦想,为国家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然后,公祭日让我感受到和平的珍贵。当我们回顾历史,回望那段黑暗而痛苦的岁月时,我们深刻地明白,和平值得我们维护和捍卫。没有和平,就没有美好的家园,就没有和谐的社会。我们应该坚守和平,倡导和平,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安定和谐的世界。

最后,公祭日让我对于自己的责任感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我们不仅要学习好知识,还要培养自己的品德和修养,承担起家庭、社会乃至国家的责任。我们要传承历史的精神,发扬抗战的意志,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拼搏。

公祭日是一个反思与启发的重要日子。它让我们更加懂得历史,更加尊重生命,更加热爱国家,更加珍惜和平,同时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责任感。公祭日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怀念和铭记,更在于激励我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