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大桥局安全培训心得体会实用 高速安全培训心得(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6 12:23:18 页码:14
大桥局安全培训心得体会实用 高速安全培训心得(5篇)
2022-12-26 12:23:18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大桥局安全培训心得体会实用一

正桥的两端建有具有民族风格的桥头堡,各高35米,从底层大厅至顶亭,共7层,有电动升降梯供人上下。附属建筑和各种装饰,均极协调精美,整座大桥异常雄伟。若从底层坐电动升降梯可直接上大桥公路桥面参观,眺望四周,整个武汉三镇连成一体,也打通了被长江隔断的京汉、粤汉两铁路,形成完整的京广线,使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真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武汉长江大桥于1955年9月1日开工建设,于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大桥的建设得到了当时苏联政府的帮助,苏联专家为大桥的设计与建造提供了大量的指导,但是中苏关系破裂之后,苏联政府就撤走了全部专家,最后的建桥工作是由茅以升先生主持完成。

武汉长江大桥西北始于汉阳龟山南坡,东南止于武昌蛇山入江的山头。由于龟蛇锁江,江面狭窄,缩短大桥的长度。江底为两山余脉,除7号墩地质条件较差外,正桥的7个桥墩都立在坚固岩石上。利用两岸山势,桥下净空高,可满足通航需要。大桥为公路铁路双层桥,总长1670米,其中正桥长1156米。

正桥8墩9孔,每孔桥跨128米。桥墩基础施工采用“管柱钻孔法”,开创了中国建桥史上的新工艺。正桥钢梁由平弦菱形连续梁组成,钢梁设计三联,每联三孔。钢梁制作精确,由两岸平衡悬臂向江心拼接合拢。连续梁由一组绞式固定支座和三组辊轴式支座所支撑。在最高洪水位时,桥下净高18米,可满足上行大型轮船的通航要求。

汉阳岸引桥长303米,有17孔;武昌岸引桥长211米,12孔。每孔跨度不超过17.2米,均为钢筋混凝土门式拱桥。连接正桥与两岸引桥的桥台为8层楼式桥头堡,第8层在公路桥桥面两侧各设一对仿古双檐小角亭,成为桥头附近黄鹤楼与晴川阁之间的连结点。桥面上下两层。下层设铁路双轨,南北列车可同时对开。两侧有2.25米宽小道,专供大桥养护人员行走。上层为公路桥桥面,车行道宽18米,可并行6辆汽车,设计荷载汽—18、挂—100,其两侧人行道宽2.25米。正桥人行道外缘为铸铁雕花栏杆,图案有丹凤朝阳、孔雀开屏、雄鸡报晓、鸟语花香、菊黄蟹肥、石榴结籽、猕猴摘桃、鱼跃荷香等。

武汉长江大桥人行道内缘后来增设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撞护栏。每隔32米矗立一对灯柱,兼作无轨电车供电线路的支架。入夜成串的桥灯远望如过江银龙,壮丽奇绝。大桥管柱基础、墩台、梁体及铁路联络线由铁道部大桥工程局施工,公路桥桥面及两岸引道由武汉市建设局协同施工。大桥工程耗用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12.63万立方米;安装钢梁24 372吨;打入钢筋混凝土管桩3 000根,总长62.5公里;直径1.55米的钢筋混凝土管柱224根,总长3 752米。总结算投资1.38亿元,大桥主体工程投资7 189万元。公路桥桥面由武汉市建设局负责维修管理,其余均由郑州铁路局武汉长江大桥桥工处维修管理。

经过30多年运行检验,虽因航运事故大桥钢梁严重受撞两次,桥墩受船舶撞击多达50次,正桥的稳定性仍然良好,在交通量逐年增长、负荷已趋饱和的状况下,仍能保证火车和机动车的正常通行。桥梁的常年维护内容为:钢梁油漆翻新,桥面易损件翻修和桥头堡装饰层的维修。汉阳岸引桥发生过严重的病害,经维修加固后趋于稳定。大桥通车前,一列铁路货车车厢经轮渡过江,需往返多次,最快也需5个多小时。

大桥通车后头5年,铁路通过货运量800多万吨,缩短运输时间约2400万车小时,货运费用的节约已超过大桥造价。公路桥部分,30多年中过桥车流量逐年增长,1988年昼夜行车在3万辆次以上。这座万里长江第一桥的修建为以后长江各处修建大桥积累了成功经验,培养造就了大批建桥骨干。

推荐大桥局安全培训心得体会实用二

经过基础工程、桥涵水文、桥梁工程、桥梁检测与加固等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我从理论上掌握了相当扎实的桥梁工程方面的理论知识。然而所学的知识与认知基本上是以理论为主,缺少与实际相结合的煅炼。这次的桥梁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实地参观xx市内的几座典型的桥梁与到xxxx大桥的施工现场的参观实习,让我们对桥梁施工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对书本知识有了一个形象的具体的实物了解。同时,通过现场参观实习,深刻认识了桥梁的外观构造、几何造型以及施工常用设施及施工方法。

这次的桥梁实习我们主要参观了xx大学城旁的跨江桥、xxxx大桥、xxxx大桥、xxxx大桥、xxxx大桥与赴xxxx大桥的施工现场的参观实习。

大学城旁跨江的两个桥位于xx港快速路,为连续刚构,是xx大学城岛上主要对外交通之一。

xxxx大桥是连接xx市与xx市上主干道跨越xx的一座特大型桥梁。大桥全长3467m,主桥为双塔空间从而密索飘浮体系斜拉桥,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主跨380m,桥跨组合为70+91+380+91+70m,主梁为边主梁dp断面,宽达37.7m,桥面设8车道和人行道;通航净高34m,主塔为倒y形,塔高自承台面起计140.3m;拉索采用hdpe热挤护套防护的平行钢丝束。辅助墩双边墩为空心薄壁柔件墩,既充当拉力墩,又作为抗纵向水平推力墩。由于xx、顺德、中山、江门、珠海等地往来xx的车辆日益增多,xx大桥的建成有效地缓解了xx大桥交通压力。

xxxx大桥是xx环城高速路西南环段跨越xx主航道的一座特大型钢管混凝土拱桥。全长1084米,主桥采用三跨连续自锚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桥型,其主跨以360米一跨跨过xx的主航道。xx大桥分跨为76m+360m+76m,桥宽36.5m。边跨、主跨拱脚均固结于拱座,边跨设盆式支座,两边跨端部之间设钢绞线系杆,通过边跨半拱平衡主拱水平推力。主拱肋采用悬链线无铰拱,矢高76.45m,矢跨比1/4.5,拱肋中心距为35.95m,共设置四组“米”字形、两组“k”字形风撑。它跨越xx主副航道、xx岛,气势恢宏,如彩虹飞架,是xx城市建设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大桥桥面是双向6车道。xx大桥于1998年7月动工,xx年6月建成。当时共创下4项全国乃至世界第一:大桥跨度第一,主跨达到360米,为当时世界钢管混凝土拱桥中主跨度最长的;大桥平转转体每侧重量达13680吨,不仅居国内第一,也是世界同类型中第一座万吨转体桥梁;竖转加平转相结合的施工方法世界领先;大桥极限承载力和抗风力国内领先。

xxxx大桥位于xx市xx区与xx区之间的xx沥滘航道上,是xx市区连接xx的交通要道。该桥全长1916米,宽15.5米。主桥长480米,双向四车道,于1984年10月动工,1988年建成通车,北端连接xx大道,南端连接105国道。xx大桥向来都是xx市民谈论的重点,主要是源于大桥的收费之争议与交通的堵塞。xx年7月1日,xxxx大桥取消收费。作为中国第一批实行借钱修桥、收费还贷的项目,xx大桥自1988年正式通车至今,17年间,收费未断,争议不止。收费的争议虽说已告了一段落,然而xx大桥作为xx最著名的塞车点之一的现实切依然不变。我们在参观xx大桥时,正值下班高峰,堵塞的车龙排得很长。由于xx大桥长时期地超负荷的交通量,加剧了桥梁老化。前不久在桥北往南方向靠近下桥位一处伸缩带数条钢筋发生断裂,路面的混凝土块破碎浮起。

xxxx大桥位于xx快速路上,跨越xx主航道,主桥长1082m,主拱为428米,两边拱均为177米,是三跨连续钢架拱桥。大桥宽37.62米,双向六车道,通航净高为34米。xx大桥的桥梁造型与景观功能都具有世界一流水平,既有完善的交通功能,又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性及美学价值的大桥,具有本身的结构美和造型美,桥型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该大桥拱部曲线优美轻柔,梁部直线刚劲挺拔,构成飞雁式三跨中承拱桥。桥的动势,赋予了桥的生命力,桥的整体恰似一支从xx腾飞而起的大雁,象征着xx的发展腾飞。xx大桥受力特点:结构受力体系为先简支到后连续转换,技术上有重大创新和突破;在xx大桥的施工过程中,大段整体提升法、大江大河内的深水围堰、钢-混凝土组合桩、高性能混凝土等新工艺、新技术正在施工中得到运用。其中运用的深水围堰为目前国内大江大河最大的深水围堰;运用的大段整体提升法为国内首创,最大提升段达3000余吨,提升高度80余米,开国内桥梁建设应用此类工艺施工先河。此外,xx大桥还在xx市首创了“人行道外置”的建设方式,将人行道设在钢桁架以外,相当独特。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座由钢拱与v型钢构组合而成的飞雁式三跨中承式拱桥,其优美独特的造型成为xx的标志之一。

赴xxxx大桥的施工现场的参观实习,是本次桥梁实习收获最多的地方。去参观当天,阴、多云、微风、灰霾笼罩。

通过技术人员的讲解与及现场参观,我对xxxx大桥的概况及其施工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被现场大桥那种气势恢宏的魄力所震憾。我们的参观地点主要是南汊的悬索桥与及在桥面上看mzs62.5上行式移动模架造桥机。

xxxx大桥概算金额为26.77亿元,该桥长达7049米,由北引桥、北汊桥、中引桥、南汊桥、南引桥五部分组成。该桥采用悬索桥与斜拉桥结合的方式,以江心大洲岛为落脚点,将大桥分为南北两汊。南汊悬索桥主跨1108米,跨度全省第一。北汊桥为主跨383米的独塔钢箱梁斜拉桥,主塔高达226.14米,相当于80层楼的高度,排名全国第二。大桥主跨通航净高60米,可以保证5万吨海船通过。

xxxx大桥s07标段的桥墩墩柱的特点:柱高27——55米,跨度45米和62.5米两种,桥墩厚为2.5米和3米两种。墩顶与梁的连接有支座和刚构两种。且该地区雨季长,风速大,桥面宽,桥型为双幅连续梁,因此设计有前后导梁的上行式移动模架和下式移动模架来施工其上部结构,有利于施工的顺利完成。移动模架造桥机实际上是一个可移动混凝土工厂,把桥梁上部结构的预制变为在桥墩原位现浇,减少了混凝土预制需要的大批场地及预制梁的架设工作,对大吨位大跨度桥梁的施工极为有利。

mzs62.5上行式移动模架造桥机,是现行为止全国最大的移动模架造桥机。它由主框架系统、支承系统、吊架及梯子平台、模板系统、起吊装置等组成。工作时,整个模床由前后两个支承机构支承,通过支承立柱把模架支撑在桥墩墩顶上,而临时支承机构支承在已浇桥面上,可保证浇注的混凝土与已浇梁断面的有效对接。使用起吊装置和前支腿,可有效、快速实现立柱和支承机构的转运与安装,同时也可实现从地面吊装物品至桥面。整机配有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实现脱模及模床调整的自动化。另外还装有大风报警仪及对讲扩音系统、急停开关等安全设施,有效地保证造桥机的安全与高效。具现场的专业技术人员的介绍,此移动模架造桥机浇注一片梁的施工周期仅为17天,从而大大保证了施工进度。我们去参观时,最后一片62.5米的梁已浇注好,正在进行mzs62.5上行式移动模架造桥机的拆除作业。在拆除作业时,要注意桥面的局部受力,因为此设备的某些部位已达到或超过挂车120的桥面受力设计,如果不注意受力分析,就会可能导致桥面的局部破坏。

推荐大桥局安全培训心得体会实用三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此次行程的导游——小_,大家可以叫我小_或_导,我代表我们重庆国际旅行社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今天呢,我们要去参观神秘的地方——武隆天生三桥。希望在我的服务和大家支持配合下呢,我们可以度过一个轻松愉快的旅程!

我们的旅游车还需要半个小时就可以到达目的地,在这里呢,小_先给大家就武隆和天生三桥给大家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早在10多年前啊,科学家就对武隆喀斯特景区进行了不断的系统的深入研究,发现了它巨大的旅游价值。_年6月27日,由重庆武隆、云南石林和贵州荔波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以其景观资源的独特性、完整性和原始性,在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全票通过,正式列入了《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武隆从为了重庆唯一一处世界自然遗产。

天生三桥地处仙女山南部,位居仙女山与武隆县之间,景区内天生石桥气势磅礴,林森木秀、飞泉流瀑,包容了山、水、雾、泉、峡、峰、溪、瀑,是一处高品位的生态旅游区。天生三桥由天龙桥、青龙桥、黑龙桥组成,气势磅礴、规模庞大,是亚洲最大的天生桥群。桥平均高度为 200 米以上,桥面宽约100米,三座桥呈纵向排列,平行横跨在羊水河峡谷上,将两岸山体连在一起,在距离几百米之内就有如此宏大的三座天生石拱桥实属国内罕见、世界稀有,是亚洲最大的天生桥群,真不愧为自然界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沿着幽静的小道来到大桥下,便会对雄伟、壮观有了更深的理解,惊叹造物主竟是如此的神奇。天生桥桥体溶洞四伏,水帘高悬。桥下溪流潺潺,喷泉叮咚。这里啊,林森木秀,峰青岭翠,悬崖万丈,壁立千仞,绿草茵茵,修竹摇曳,飞泉流水,一派雄奇,苍劲、神秘、静悠幽的原始自然风貌,以山、水、瀑、峡、洞、桥构成一幅完美的自然山水画卷。张艺谋曾在这里拍摄了《满城尽带黄金甲》,是整部电影唯一的外景拍摄地点。

下面就给大家说说这三座桥。

天龙桥:天龙桥为羊水河峡谷上的第一座天生桥,又名头道桥,高大厚重、磅礴气势,以雄壮称奇。桥高235m,桥厚150m,平均拱桥高度96m。拱孔跨度20-75m,平均34m,桥面宽度147m。天龙桥桥下发育有两个穿洞,左(南)侧的穿洞称为迷魂洞,洞底高出右(北)侧穿洞120m。洞壁有大量的破痕、窝穴及溶孔等水流活动的痕迹,地下伏流曾经从左穿洞流过,后来龊弯取直改道为右侧的穿洞。

青龙桥:青龙桥为羊水河峡谷上的第二座天生桥,又名中龙桥,因雨后飞瀑自桥面倾泻成雾,日照成彩虹,似青龙扶摇直上而得名。桥面高度为281m,是三座天生桥中最高者;平均拱孔高度103m;桥面厚度168m,拱孔跨度13-58m,平均31m;桥面宽124m。青龙桥以高大著称,达281m,为世界喀斯特天生桥高度之最。从桥下仰视,拱孔高旷,壁立千仞;洞顶逐次崩塌断面呈弧形平行分布,展示着天坑、天生桥的形成、演化过程。

黑龙桥:黑龙桥为羊水河峡谷上位置最下游的天生桥,桥名古已有之,因其拱洞幽深暗黑,似有一条黑龙蜿蜒于洞顶而得名。桥面高223m,平均拱孔高116m,为三桥中最高者;桥厚107m;拱孔跨度16-49m;桥面宽达193m,亦为三桥中宽度最大者。

好了,我们的车子已经到了景区了,请大家做好准备,一起去大饱眼福吧!

推荐大桥局安全培训心得体会实用四

各位游客;我们的车正行驶在大桥南路上,不远处,我们就可以看到巍峨壮观的南京长江大桥了。南京长江大桥是从1958年开始勘测,在1960年到1968年的这段特殊历史时期,新中国建桥大军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自行设计、施工,建造而成的。这是继白沙陀和武汉长江大桥之后,在长江上建成的第三座大桥。

游客们:众所周知,长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然而,千百年来,却一直阻隔着长江天堑,历来又是兵家必争之地。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220xx年,楚霸王项羽被刘邦所困,突围向南,可到了江北的卸甲甸,无法过江,折往江西,在安徽乌江镇走投无路,只好拔剑自尽。至今在大桥北面的大厂镇还保留着卸甲甸、霸王山的地名呢!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也曾幻想着凭借长江天险,继续负隅顽抗,但是英勇的解放大军在1949年4月23日,人民取得了胜利,然而,滔滔江水依然阻隔了南北交通,影响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在南京这个交通要塞城北的长江上架桥成了广大人民的迫切愿望。

但是,长江水流急、江面宽,要架桥谈何容易!早在解放前,国民党政府曾邀请美国桥梁专家来此考察,终因水文复杂、地质条件差,而得出无法建桥的结论。1960年我国建桥大军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发扬大无畏精神,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苏联单方面撤走桥梁专家和研究人员的艰难情形下,奋斗8年,耗资1.8亿人民币,耗用50万吨水泥,100万吨钢材,终于建成了这座举世闻名的长江大桥。从此“天堑变通途”,使大江南北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同时也向世人证明了外国人认为办不到的事中国人办到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中国人民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各位游客:前方是胜利广场,广场一侧矗立着一尊新落成的青铜塑像,像的原形是南京第一任市委书记、南京市市长刘伯承。基座上镌刻着题写的“刘伯承元帅”5个大字。像高5米,寓意着1999年是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50周年,基座高4.23米,象征南京解放的日期。

现在,我们的车已驶上了大桥的引桥了。这座大桥,由引桥和正桥两部分组成,上层为公路桥,正桥长1577米,引桥长3012米,宽19.5米,可供4辆大卡车同时并行;下层为铁路桥,全长6772米,宽14米,铺设双轨,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两端接地部分建有22个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桥孔。

请大家向前看,这就是桥头堡,桥的南北各有一对,高为70米,桥头堡上各有三面红旗,象征着50年代的人民公社、大跃进和总路线。请大家往左边看,这座塑像上5个人物,是当时中国社会的5大组成部分,即工、农、兵、学、商。他们共举五星红旗昂首向前,象征着团结一致革命的苦干精神。大桥两侧整齐地排列着的是150对白玉兰花灯,每当夜幕降临,华灯齐放,万盏灯火,把大桥雄姿勾勒得更加清晰、迷人,着实是一幅“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画面。“天堑飞虹”作为金陵四十景之一,可谓名副其实。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大桥公园。在这里我们可清楚地看到江中共有10个桥墩,其中9个桥孔,中孔高为35米。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江中央有一露出水面的桥桩。这一桥桩就是大桥初建时,由苏联专家主持打下的第一个桥桩。正在此时,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单方面撤走所有专家和建设图纸。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中国的桥梁建设者们励精图治,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自行研究、设计,建成了大桥。

有人可能要问,在桥梁建设之前,是如何解决南北交通的呢?以前,南岸的下关到北岸的浦口,一直是沟通南北的重要渡口。1920xx年6月1日,孙中山先生的灵枢就是由浦口码头过江,在下。关码头登岸的。1938年,帝国主义为了掠夺中国的财富,在下关和浦口修建了两座栈桥,用两条900马力的轮渡,运送火车车皮过江。解放后,人民政府为了缓解这条航线的压力,又增加了3条轮渡。但是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和过江速度的缓慢,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需要。大桥通车后,铁路桥每天南来北往对开的列车多达100多列,每列火车通过“天堑”只需几分钟的时间,货运列车的中转时间比过去缩短了3个多小时。今天,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大桥的运输压力也达到超负荷的地步,桥孔对大型货轮的通过能力也显得不足。为适应交通发展的需要,不久的将来,在这座大桥的东面,又将是长虹飞跨——建造南京长江第二大桥。

推荐大桥局安全培训心得体会实用五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此次行程的导游——小*,大家可以叫我小*或*导,我代表我们重庆国际旅行社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今天呢,我们要去参观神秘的地方——武隆天生三桥。希望在我的服务和大家支持配合下呢,我们可以度过一个轻松愉快的旅程!

我们的旅游车还需要半个小时就可以到达目的地,在这里呢,小*先给大家就武隆和天生三桥给大家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早在10多年前啊,科学家就对武隆喀斯特景区进行了不断的系统的深入研究,发现了它巨大的旅游价值。xx年6月27日,由重庆武隆、云南石林和贵州荔波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以其景观资源的独特性、完整性和原始性,在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全票通过,正式列入了《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武隆从为了重庆唯一一处世界自然遗产。

天生三桥地处仙女山南部,位居仙女山与武隆县之间, 景区内天生石桥气势磅礴,林森木秀、飞泉流瀑,包容了山、水、雾、泉、峡、峰、溪、瀑,是一处高品位的生态旅游区。 天生三桥由天龙桥、青龙桥、黑龙桥组成,气势磅礴、规模庞大,是亚洲最大的天生桥群。桥平均高度为 200 米以上,桥面宽约 100米,三座桥呈纵向排列,平行横跨在羊水河峡谷上,将两岸山体连在一起,在距离几百米之内就有如此宏大的三座天生石拱桥实属国内罕见、世界稀有,是亚洲最大的天生桥群,真不愧为自然界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沿着幽静的小道来到大桥下,便会对雄伟、壮观有了更深的理解,惊叹造物主竟是如此的神奇。天生桥桥体溶洞四伏,水帘高悬。桥下溪流潺潺,喷泉叮咚。这里啊,林森木秀,峰青岭翠,悬崖万丈,壁立千仞,绿草茵茵,修竹摇曳,飞泉流水,一派雄奇,苍劲、神秘、静悠幽的原始自然风貌,以山、水、瀑、峡、洞、桥构成一幅完美的自然山水画卷。张艺谋曾在这里拍摄了《满城尽带黄金甲》,是整部电影唯一的外景拍摄地点。

下面就给大家说说这三座桥。

天龙桥:天龙桥为羊水河峡谷上的第一座天生桥,又名头道桥 ,高大厚重、磅礴气势,以雄壮称奇。桥高235m,桥厚150m,平均拱桥高度96m。拱孔跨度20-75m,平均34m,桥面宽度147m。 天龙桥桥下发育有两个穿洞,左(南)侧的穿洞称为迷魂洞,洞底高出右(北)侧穿洞120m。洞壁有大量的破痕、窝穴及溶孔等水流活动的痕迹,地下伏流曾经从左穿洞流过,后来龊弯取直改道为右侧的穿洞。

青龙桥:青龙桥为羊水河峡谷上的第二座天生桥,又名中龙桥,因雨后飞瀑自桥面倾泻成雾,日照成彩虹,似青龙扶摇直上而得名。桥面高度为281m,是三座天生桥中最高者;平均拱孔高度103m;桥面厚度168m,拱孔跨度13-58m,平均31m;桥面宽124m。 青龙桥以高大著称,达281m,为世界喀斯特天生桥高度之最。从桥下仰视,拱孔高旷,壁立千仞;洞顶逐次崩塌断面呈弧形平行分布,展示着天坑、天生桥的形成、演化过程。

黑龙桥:黑龙桥为羊水河峡谷上位置最下游的天生桥,桥名古已有之,因其拱洞幽深暗黑,似有一条黑龙蜿蜒于洞顶而得名。桥面高223m,平均拱孔高116m,为三桥中最高者;桥厚107m;拱孔跨度16-49m;桥面宽达193m,亦为三桥中宽度最大者。

好了,我们的车子已经到了景区了,请大家做好准备,一起去大饱眼福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