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认识大脑助力成长心得体会实用 助力孩子成长心得体会(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7 04:51:32 页码:14
认识大脑助力成长心得体会实用 助力孩子成长心得体会(3篇)
2022-12-27 04:51:32    小编:ZTFB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认识大脑助力成长心得体会实用一

集合完毕,我们就开始了今天的佛山之旅。包车里,司机师傅放着不知道是那个年代的老歌,就像是催眠曲,听得我们大家都睡着了,路上这一个半小时显得很短,眼睛一闭一睁就过去了。

我们首站来到的金意陶。佛山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是广东东鹏陶瓷股份有限公司与行业精英共同组建的一家专业生产高档瓷质饰釉砖(仿古砖)的大型陶瓷企业,注重产品研发,制造回归自然、超越自然的陶瓷产品。金意陶瓷砖是一种符合潮流的仿古风格瓷砖。今天负责带我们参观的是金意陶产品研发部门。他们我们参观了他们的生产线,给我们讲解了仿古砖生产的整个流程。我们学到了很多。

生产仿古砖的工艺流程和其他建筑陶瓷一样,分那么几个步骤:

1.制粉,因为我们参观的金意陶本部在市区,地处居民区,为避免污染,金意陶的原材料粉磨是在三水生产基地进行的;

2.压制成型原料粉经过压机压制成型,压出我们看到的瓷砖坯体;

3.干燥脱水四十分钟左右,控制含水量0.5%;

4.上釉印花,干燥完的坯体在生产线上经过上釉和印花再烧结,才能出现我们所看到的陶瓷表面各式各样的花样纹路,不同的花色,要经过几次印花才能完成;

5.烧制,金意陶的烧制用的是辊道窑,长110米,烧结温度1200℃。没有自动的温控系统,主要靠颜色来判断温度,用高速调温烧嘴和压力制度来调节控制温度,在预热带和烧成带分别需要半个多小时,再经过急冷、慢冷、水冷就基本完成了。

6.磨边使砖的大小形状一致,检验分级,包装。检验除了抽样送检外,还有目测检验是否有裂纹,与样板颜色对比是否一致,合格后包装出货。

关于认识大脑助力成长心得体会实用二

三年级下册第100~101页。

1.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一位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具有整数、自然数、小数等概念。

3.经历小数意义的建构过程,引导学生在联系生活和操作实践中体验一位小数的本质内涵。

4.在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中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一、情境导入

谈话:小明准备布置新书房,要购买一张书桌和一些文具用品。在家具部看到了这张书桌,合不合适?他请小红用米尺帮他量了量。

二、有关例1的教学

1.认识0.4和0.8。

(1)测量(课件演示)

①量桌面的长。引导生观察,提问:多长?(板书:5分米)

②量桌面的宽。提问:满1米了吗?是几分米?(板书:4分米)

(2)认识0.4。

提问:4分米是十分之几米?

介绍写法:米还可以写成这样的一个数,(边说边板书)先写一个0,右下角写“.”,紧挨着写一个4。

提问:这样的数以前见过吗?叫什么数?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小数。(板书课题)

介绍读法:(指0.4)这个小数读作:零点四。

点拨:你们看,米还可以写成0.4米。

(3)认识0.5。

提问:5分米用米作单位可以怎样写呢?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介绍“0.8”的读、写法。

小结:你看,米还可以写成0.5米,0.5米就表示米。

过渡:4分米、5分米用米作单位我们会写了,那么1分米、3分米用米作单位又可以怎样写呢?让我们借这把米尺来研究一下。

2.想想做做1。

(1)介绍:这儿把1米平均分成了10份,其中的每1份就是1分米。1分米用米作单位可以写成米,还可以写成0.1米。

(2)启发:3分米用米作单位可以怎样写呢?其它的数你想自己填吗?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101页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集体校对。

引导观察:让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些数量,你可以轻声读一读,看看有什么发现?

师生共同小结:这里的十分之几米可以写成零点几米,零点几米就表示十分之几米。

(3)过渡:刚才我们通过测量初步认识了一些小数,下面让我们通过图形来进一步认识小数。

3.想想做做3。

谈话:这里有三个正方形,每1个正方形被平均分成10份,你能先写出分数,再写出小数吗?请完成书上想想做做第3题。

交流。

过渡:刚才我们是看图写小数,下面老师给你一个小数你能自己在图中表示出来吗?

4.操作。

(1)谈话:拿出老师给你的作业纸,里面有两个长方形,每1个长方形都被平均分成了10份。请你在第一个长方形中用斜线表示出“0.2”。

请一位学生展示并介绍:我画了10份中的2份,是,还可以写成0.2。

启发:老师在这个长方形中还发现了一个小数0.8。你知道它表示哪一部分?(空白部分)

点拨:由此看来,当我们思考问题时,如果能换个角度去多想一想,就会有新的发现。

(2)谈话:请你在第2个长方形中任意画几份,并在下面写出相应的小数,然后和你的同桌说说,这个小数表示图中的哪一部分。

(3)引导学生共同小结:通过刚才的画一画、写一写、说一说我们知道了一个正方形中的十分之几可以写成零点几,零点几就表示十分之几。

三、有关例2的教学

谈话:根据测量的结果小明选定了书桌,他还想购买一些文具用品,在文具柜台他看中了这样四件商品,我们来看一下它们的价格。

1.认识0.2元。

提问:橡皮的价格是2角,用元作单位怎样表示?

根据学生回答展示:2角是元可以写成0.2元。

2.认识1.2元。

提问:圆珠笔的价格是1元2角,写成小数是几元?

学生在材料纸反面试着写一写并和同桌交流想法。

请学生上来写一写并说说想法。

根据学生发言教师小结:可以用“先分后合”的方法来想一想——2角是0.2元,把0.2元和1元合起来就是1.2元。

启发:我们用先分后合的方法知道了1元2角可以写成1.2元,那么这本本子的价格3元5角怎样写呢?

3.认识3.5元。

生尝试将3元5角以元做单位表示出来并交流想法。

4.解释与应用:9.6元。

出示课件并引导:商店里还会见到这样的价格“9.6元”,你能看得懂吗?

学生思考,交流后教师点拨:可以用“先分后合”的方法来看。这儿的6其实是“0.6”元,0.6元就是6角。合起来就是9元6角。

5.整理相关知识。

介绍:刚才我们又认识了一些像1.2、3.5、9.6这样的小数,我们认识的小数越来越多了!其实以前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数。像表示物体个数的1、2、3……都是自然数。为什么这儿要用省略号?(有无穷个)0也是自然数。他们都是整数。

像今天认识的0.4、0.8、1.2、3.5都是小数。你还能说出几个小数来吗?

介绍: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一个小圆点)。对,小数中间的这个点叫小数点。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板书各部分名称)你来挑个小数说说它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是几?

6.解决实际问题。

(1)请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校对。

(2)看想想做做第4题。读一读,说一说。

指导25.6的读法:25在整数部分就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小结过渡:同学们,今天我们初步认识了小数。知道了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其读、写法。下面我们就在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小数。

四、拓展练习

1.想想做做5.

关于认识大脑助力成长心得体会实用三

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负数》

本单元教学负数,是过去小学数学里没有的内容。在小学数学里教学负数的知识(只涉及负整数的初步认识)出于两点考虑:第一,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是比较多的,学生经常有机会在生活中看到负数。让他们学习一些负数的知识,有助于他们理解生活中遇到的负数的具体含义,从而拓宽数学视野。第二,适量知道一些负数的知识,扩展对整数的认识范围,能更好地理解自然数的意义。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两部分编排:第一部分是结合现实情境教学负数的意义,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初步能认、读、写负数,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第二部分是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今天要展现给大家的是第一部分的内容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充分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意思。通过练习掌握一定情境下如何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量,以及正、负数在特定情

境中所表示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理解负数的意义

理解负数的意义以及对0的新认识。

多媒体

一、创设激情,导入新课

1、学生记录信息。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今天我们就来用一用。老师现在要说几条数据信息,请你帮老师记录下来,行不行?

好,那就请你准备记录。先听一听要求:独立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并想一想,怎样记才能既简洁又能让人一眼就看懂。准备好了吗?开始。

第一条:公交车上,第一次上来8人,第二次下去6人。

第二条:粮仓里上午运进粮食800千克,下午运出400千克;

第三条:商店里八月份赚了20xx元,九月份亏了1000元。

教师巡视学生的记录,从中收集几条信息。

2、反馈。

师:好,大家都记好了。老师也收集了几个同学的做法,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或许,这里面就有你的想法。

(1)只写数字的。

师:你觉得他记得怎么样?有什么想说的?

其实这个8人是?这个6人呢?一个是上来,一个是下去,它们表示的意义是?(相反的)

那么这里呢?一个运进,一个运出,它们表达的意思也是?(相反的)那么盈利和亏损呢?

师:对,像这样的情况,我们称为“相反意义的量”。(板书)全班齐读一次。

那么,这些同学用学过的数还能区分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吗?

(2)加上文字的。

师:我们再来看第二种方法。现在你能看懂吗?还有谁也是这样想的?加上了文字帮助表达,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3)第三种。

师:第三位同学又是怎么表达的呢?我们再来看看。这是哪个同学的?请你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想的?

(第一次上来8人,多了8人……)

师:哦,那么,后面的几个大概也是这个意思是吗?同学们,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好在哪里?(简洁明了)

师:跟他一样的请举手。其实你们的想法跟数学家的想法是一样的。现在人们就是用这种方法来区分相反意义的量的。

二、学生自学,探究新知

1、揭示负数。

师:数的前面加上了符号,就产生了新的数。同学们,你知道像下面这行的数叫什么数吗?(板书负数)都知道了。

那么上面一行呢?(板书正数)。

2、读、写法。

(1)你会读这些数吗?指名读,

板书下来? -6? +8? -400? +800? -1000? +20xx

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全班齐读。

(2)你会写吗?就是在数的前面加上不同的符号。这两种符号你以前见过吗?(计算题里的运算符号加和减)

不过,这里的“+”或“一”所表示的意义不同了,“+”叫做正号,“一”叫做负号。板书:正号和负号。他们所表示的意义是相反的。

(出示课件)下面我们来举手抢读,并说一说是什么数。大屏幕上逐一出示:

-100?+6.8?-1.8?-3/4? 36

师:36是什么数?(正数)对,有时为了书写方便,我们可以将正数前面的“+”省去。同学们想一想,去掉了正号,这样的数我们熟悉吗?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所以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大多数都是正数。那么负数前面的负号可以省略吗?(生:不能区分意义相反的数,就变成了正数)

三、自学测评,交流汇报

1、师:同学们,刚才通过分析与讨论,我们已经认识了数家庭里的新成员---负数这个新朋友,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生活,去进一步地了解负数,认识负数。

2、天气预报。(出示课件)

师:熟悉的音乐马上带来什么节目?

生:天气预报。(课件)

师:我们一起来看今年二月份某一天各个城市的气温情况,我们来随意选五个城市。你们想知道哪儿的气温情况?(点击课件)

谁来读一读?的气温?

(1)你们知道在数学上我们是怎样区分和表示零上和零下温度的呢?

学生回答。(板书:+℃? -℃)你们在哪见过的。(天气预报中常出现)

你看到了负数吗?谁来读一读。

(2)师:下面我们来关注太原的温度,这里的温度是―9度和9度一样吗?

不一样在什么地方?(-9表示零下9度,而另一个表示零上9度。)哪个温度更冷一些?那么与“0”度相比呢?那么这样看来,“0”度在这里是?(分界点)

(3)气温是0度时有什么感觉?科学家把自然状态下,水刚开始结冰的温

度规定为0摄氏度,简称0度。了解了吗?下面,我们一起去温度计上找找这些温度。(出示课件)

(4)反馈:仔细观察,从温度计上,你能发现哪些有关正、负数的知识?

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讨论。

生1:正数时,数字越大这个数就越大。负数时,数字越大这个数就越小。

生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生3:……

现在对照着温度计再来看,这些都是用正数来表示,跟0比起来,比0要怎么样?(大)那么下面这些都是(负数),比0要怎么样?(小)

那么0呢?0是什么?将0板书在中间。看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刚才在温度计上,我们得到了很多的正数与负数,也感受到了正数和负数的关系,如果现在要你把学过的数分分类,可以分成几类,怎么分?

四、以学定教,合作探究

1、导入:同学们,刚才通过温度计,我们进一步地认识了负数这个新朋友,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负数,我们来看大屏幕。(出示课件)

谁来说一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学生汇报)

2、教师强调重难点。

3、负数的历史

(1)介绍。

其实,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配音播放):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运用负数的国家,早在20xx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对正数和负数就有了记载。魏朝数学家刘徽在该书的注文中则更进一步地概括了正、负数的意义:‘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古代用算筹表示数,这句话的意思是:‘两种得失相反的数,分别叫做正数和负数。’并且规定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算筹表示负数。由于记录时换色不方便,到了十三世纪,数学家还创造了在数字上面画斜杠来表示负数的方法。国外对负数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并且也出现了各种表示负数的形式,直到20世纪初,才形成了现在的形式。但比中国晚了数百年!”

(2)交流。

简单了解了负数的历史,你有什么感受?

五、巩固深练,知识拓展

今天,负数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依然有着广泛的用途。让我们就一起走进生活,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件逐一出示:

1、表示海拔高度。(“做一做”第2题。)

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可以记作__?;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它的海拔高度应记作___。

2、表示温度。(练习一第2题。)

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_________℃,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记作_____________℃。

3、这是一部电梯的按键,要到5楼,应按(?)键。要到地下二层,要按(?)键。

六、作业点评,知识交流

1、学生交流收获。

2、总结

关于负数,生活中还有更广泛的应用;走进负数,还有更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会有更多的收获。

3、作业交流。

在我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我尽可能以学生为主体,创设现实情境,认识新知。负数这一概念虽是第一次出现比较抽象,但学生对此并不是一无所知。教学中我从学生熟悉的天气预报节目引入负数,以现实生活中的温度和海拔高度作为教学起点,让学生在实际生活背景中学习和感受。我又通过教材上丰富多彩,贴近生活的素材,让学生学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其次我应用多种方式,使学生理解新知。不过也有欠缺的地方,如对学生的鼓励性语言还有些欠缺,没有及时调动起积极性,对学困生的掌握情况不明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