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教育孩子努力的心得体会实用 教育孩子感悟心得(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7 07:59:14 页码:9
教育孩子努力的心得体会实用 教育孩子感悟心得(6篇)
2022-12-27 07:59:14    小编:ZTFB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于教育孩子努力的心得体会实用一

前两年做中学生的咨询,我很是有把握,从没乱过分寸,做好的,感谢的不算少,蛮自信。

今年中学生的咨询,让我着实冒了虚汗。

为什么?是技术退步?不太可能。是以前做的就没那么好?也不对,因同学和家长的反馈是真实的。那是什么原因呢?

前两年我的儿子是小学阶段,在孩子教育上,一是孩子听话学习不用太操心,二是自己对教育自己孩子还是有把握。现在孩子上了初中,着实让我也和许多家长一样慌乱、无助、不知如何是好。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孩子是处于青春期,开始争取人格和行动的自由,对家长的看法由尊重、仰慕到挑剔、顶撞,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和小秘密,感到自己是个大人,要争取做大人的自由、受尊重和权力,随着身体的发育,有了大人的体征,声音也明显的变哑,像这些特点我不可能不知道,而且可以说熟记在心,也想到他到逆反期我应如何对付等等。

但实际的感觉是,我对孩子不愿意与大人沟通,不愿意给你多谈同学、老师和考试等事,不愿意让你多说话,尤其询问性的,对自己的事物进行了近乎全面的封锁。作为家长是最想知道的,可作为孩子是最不想让你知道的,当出现这样的沟通断裂后,家长烦躁,孩子得意。在面对学习成绩下降的问题,孩子现出我尽力了,可没办法,家长却焦躁的想方设法。

我就在这种对抗和冲突中,想过打他一顿,打改了,可不管用,来硬的更麻烦。更不给说话,或他只给说气话,形势困难到我想哭,有人打我一顿才好,我知道这样错了,不利于解决问题。

我就这种冷战,也想过放弃,自己安慰自己,像自己没人管不一一样长大,不学就不学,长大他爱干什么就干什么,大不了就扫大街,只要他快乐也行,还安慰自己:好人不用管,管的没好人。爱咋地就咋地吧,我感到无力感,没法,不管到落了一身轻松。眼不见心不烦。但我知道这种方法肯定不行,因我内心深处总有一个声音在说,这是没法后的逃避。

当时间在无奈、生气、埋怨中一天天过去时,我感到我作为家长的责任没尽到,我又有种罪恶感。

我在想,如果不能沟通的话,责任应该是各半的,不能把所用责任归咎于孩子,归咎于孩子的青春逆反期。这只是找到一个合理化的理由。我也有问题,我先该我的。

我的问题是:

1、说话过激,看成绩重于看本人;

2、打着爱孩子的旗号,放大了孩子的缺点;

3、因方法失效而恼羞成怒,动粗;

4、方式方法与小学管理没多大区别;

5、不够尊重孩子;

6、对名次比较在意;

7、有以孩子学习好为荣,学习不好为耻的嫌疑;

8、没有真正了解孩子哪不会,哪不好,为什么不好,更不理解孩子的苦衷;

9、不了解孩子内心的感受,一味责怪孩子学习不努力,学习不见效等等。

当然还有很多,大概就写这些吧。

我的改正方式:

1、爱孩子,从心里爱孩子,看孩子的好,如有不好,就帮他改好是为了好的更多些。

2、尊重孩子,商量,同意用他喜欢和能接受的方式一同协商。

3、我试着做他的作业,去理解作业的结构和难点,重点,同时体会时间和效率的关系。

4、一同做他愿意接受的练习题。

5、一同制定他能做到的作息、计划和学习效率。

6、不发脾气,万事有因果,我是爱孩子,而不是爱孩子的学习。

7、做不到,一同找原因,不急着达到结果。

8、监督孩子按自己计划执行的力度,提问、听写、做题考察。

9、放手管理,坚持原则。

10、让孩子帮我做事。

我不知能有怎样的结果,但我们现在的沟通较以前好一点点。

我当然期望学习好,但在可望不可求的情况下,先学做人,他做好快乐的孩子,我做好尽职的妈妈,我想一个开心的人即便不定学习目标,我不相信他一点也不学。同样一个不开心的人,即便定了目标,也不一定能学得进去。

又有哪个家长不希望孩子优秀的呢?其实做起优秀很难,就像我们当初也不优秀一样。

尽力啦,健康、开心,现在能跟上就行。

我不在要求太高,平常心做普通妈妈的事,如果想优秀,那就自己努力。因为我只是个平常的人,你平常也没太大关系。

当我已放平心态后,正赶上个学校的家长会,老师老生常谈地说了学习的方法和要求,又把孩子分成了:极品生、精品生、中间生、潜力生,并请两位家长上台讲了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我看到学习好的家长对孩子的小心翼翼,孩子同样存在这逆反、顶撞、不好管、贪玩等等现象,家长也同样遇到我们遇到的困惑、难受、迷茫、忍着、着急等等症状。我释然了。其实我们孩子都差不多,我们做家长的遇到事也都差不多。

既然孩子表现是大多孩子的共性,我们遇到的也大多是家长的共性,那就没太多担心,只要我们耐下心来,解决针对自己孩子的个性,那些是孩子的共性,那些是孩子问题的个性,我们持续的了解自己孩子。因时间在变,孩子也在变,肯定是有我们不了解孩子的地方,更不理解孩子的地方,才造成今天的局面。因时间在变,我们也在变,我们确实不了解孩子,可能更不了解变化后的、现在的自己。

我试着做爱孩子,接受孩子的过错和不完美,我们力争一起做的更完美。尽力,尽力,不去想尽力后一定是成功和提升。结果由他去吧。

从作为心理咨询师的角度来讲,没有体验也可以把咨询做好,有句经典的话是:能治好癌症的医生,一定要经历癌症吗? 但我从这次孩子的闹心上体验到的是,有经验和经历的话,会把此类的咨询做的更好,而且很必要。

对于教育孩子努力的心得体会实用二

说到孩子的教育,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有一肚子话要说,虽然家庭情况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千秋,但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乐乐地健康成长。作为父母,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教育孩子?我曾经为此买了很多的书,买了很多的光盘,请教了许多同事。孩子一天天长大,成绩也渐趋稳定,可是我心里依然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非常必要的,它应该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中。我们家每个人都有爱看书的习惯,孩子小的时候早早开发锻炼他的识字能力,为他今后的学习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孩子大一点后,我们就帮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让他每天都抽出一点时间来看书。在我们家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一家x口人各自捧着自己的书在看。而且,只要有机会就从书店买各种图书给他阅读,“六一”儿童节、春节的礼物都是各类的有趣的或者有益的书籍。时间长了,孩子喜欢上了读书。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对学习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从孩子上学起,我就注意培养他学习习惯,每天回家后先完成老师留下的作业。学新课之前,先预习一下后面的内容。及时同他的老师沟通,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家庭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习惯的养成,玩过的玩具要收拾好,晚上睡前洗脸刷牙等等,有时候,孩子想偷懒,就给他讲讲道理,并且告诉他,那样是不可以的。慢慢他就认可了这种行为,习惯也就自然而然的养成了。

教育孩子,我们这一代父母是需要学习的,需要学习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我以前心里一直不踏实,就是我感觉自己内心没有建立一个稳定的可信赖的整体价值体系来教育孩子,这一段时间在断断续续对传统启蒙经典的接触过程中,一边反省自身的行为道德规范,一边省思孩子成长的种种表现,我感觉自己找到了教育孩子的线索和方向,我需要跟孩子共同在学习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

不要给孩子定太高的要求,给他一点自由发展的空间,在其中观察孩子的长处和不足,再施加引导。我想我们都是做过孩子的,应该知道孩子喜欢什么,过多的说教,都不如用自己的行为来引导孩子的效果来的好。要求孩子做到的,大人自己首先要做到。比如我儿子看电视的时候,一看到精彩的部分就不自觉地走到了电视机前,我就纠正他,他马上就指斥说:“你也老是天天上网,一玩就老长时间,眼睛也要看坏的。”面对孩子的质问,我只有自己先改正,用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孩子,我告诉孩子:“你看妈妈改正了,只上一会儿网了,你也应该改正吧!”这时,孩子会欣然的接受你的建议。

为了开阔视野,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在课余时间,给他报名参加了书法班。到现在学了几年了,他很有兴趣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孩子喜欢手工制作,我就给他提供材料,给他尽可能多的帮助。有时候,看他煞有介事地做成一个虽然不很精彩的“作品”,沾沾自喜地给我们看,神情中充满了自豪。看到孩子敢于动手去做并从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我从心底里感到欣慰。

此外,我们还喜欢让孩子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孩子本来就爱跑爱跳,让他多锻炼,既强身健体,又愉悦心情,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我们希望孩子不光是埋头学习的孩子,我们更希望他好好学习的同时还能有自己的乐趣,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学习过程中也曾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有时候苦口婆心却适得其反的现象并不少见,也曾为此苦恼过,过后细细思索:做父母的不应该只怪孩子,也应该反思反思,看看问题出在哪里,能不能换种方式使孩子能够更容易接受一些。其实,只要有心、有创意,家庭教育同样也可以富有情趣。

孩子有了一些阅读能力之后,我便开始尝试着给孩子写一些不同内容的小纸条,哪怕只是三言两语。我把这些小纸条有时放在孩子的铅笔盒里,有时又悄悄放在孩子的玩具箱里,甚至冰箱门上、镜子上、枕头上,只要是孩子能看到、能找到的地方都曾经是他的目标。当孩子意外地发现这些小纸条的时候带给他的是一份惊喜,同时也让他能够真实地触摸到父母对他的关注和爱心。

文字和语言有着不同的特点,语言稍纵即逝,有时候说好几遍也不一定留下多少印象,容易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而文字则克服了这个弱点,只要不把它毁掉,那么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拿出来看看,而且每看一次,感觉都在重温一遍,印象自然比较深刻。这与暴风骤雨式的训骂与呵斥相比,不仅考虑到了孩子的自尊心,也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它不仅可以让孩子对父母有更多的了解与尊重,坚持下去说不定可以逼着你同孩子一起进步。因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纸条的内容将不再是单一的表扬啊、批评之类,逐渐会扩展到推荐一本书啊,介绍一篇好文章啊,留下一个需要动动脑筋才能回答的小问题啊,甚至包括对某个观点的探讨等等,内容开始五花八门,这对于他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也是一种帮助。如此来来往往,家庭教育同样可以增添不少乐趣。

在孩子的教育中怎么做才是对的,怎么做才是最好的,我也说不好,但对孩子的教育有的方面是共性的,有的东西又要应孩子的个性、特点而不同,在教育中既要顺其自然,又要循循善诱,在管与不管中寻找平衡点。

“加油”!“别灰心,再试一次”“你做的这件事真棒!我为你感到高兴!”我们经常会给孩子这样的鼓励,孩子将会在我们的鼓励声中快步前进。孩子需要鼓励,我们经常鼓励孩子参加学校集体活动,回来后听他讲一讲参加活动时发生的事情,还进一步问他一些问题:今天搞的什么活动?跟谁在一起?有没有兴趣继续参加这样的活动?参加这项活动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为什么?以引起孩子的兴趣,发现问题并及时排除解决。所以说我们的每一次鼓励都是他进步的催化剂。在学习和生活的很多方面,我们都给了孩子很多的鼓励和赞赏,所以,孩子是自信的,让他有这样的积极的思想我认为是很可贵的。

虽然赞扬和鼓励是主要的,但有些时候,批评也是不可少的。在孩子的学习上,有时候他考试的分数少了,他会觉得不开心,但是,我们不会因此去严厉的批评他,有时候帮他找找原因,有时候提醒他应该怎样去做。所以,他从来不会因为考试分数少不敢告诉家长。

教育专家xx老师说,如果家庭教育仅限于如何培养儿童,而忽略真正需要提高的是父母素质,那么这样的家庭教育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父母素质不高,怎能拥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又怎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下一代呢?为人父母者往往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孩子越大,就越不了解他。是呀,孩子小的时候,你处处以一个长者的身份指挥着孩子的一言一行,并不曾真正体会孩子的感受。当孩子渐渐长大,你将会和孩子越走越远,代沟也随之产生,从而难以把正确的思想和经验传递给孩子,导致教育的失败。但如果父母从一开始就能做到和孩子一起成长,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时刻保持一颗童心,那么,随着孩子的成长,你会发现,在孩子慢慢读懂这个世界的同时,你也慢慢地读懂了孩子这本书,走进了孩子的心灵世界。这时,你距离成功的父母也就越来越近了。

这是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点滴体会,肯定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也会边学边教,在实践中摸索,在学习中不断进步,让孩子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优秀的人。

对于教育孩子努力的心得体会实用三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勇于承认错误,做个诚实的孩子。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列宁小时候在姑妈家做客,不小心打碎了花瓶,后来主动认错的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错了事不要掩盖,要勇于承认,做个诚实的人。

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做错了事要勇于承认错误,做个诚实的孩子。

(一)揭题引入。

1、板书课题。

2、猜猜“诚实”的.意思。

3、学习这篇课文你想知道什么?

过渡:这节课,我们就带着大家的疑问学习、理解课文,找到你们最满意的答案。请大家读文。

(二)初读课文。

1、一读课文,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3、三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齐读课文,找出讲列宁“有错——知错——认错”段落。

2、重点读第三段,画出表兄弟表姐妹和列宁回答姑妈问话的句子,以及写他们表情的句子。

(1)表兄弟表姐妹都说:“不是我!”列宁也低声说:“不是我。”

(2)表兄弟表姐妹都笑起来,只有列宁没有笑。

指导读这些句子时,可让学生想一下列宁当时的心情如何?

3、学第四段时。

(1)自由朗读,读后谈谈读懂了什么?

(2)替列宁写这封信。(口头)

4、读最后一段。

说说你对“你做错了事能自己认错,是个诚实的孩子”这句话是怎样认识的。

(四)明理,提高认识,总结课文。

过渡: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的事,有时做错了事当时没有勇气承认。过后很后悔。下面,每人一张小纸条,写一写你的小秘密。

总结:我们都喜欢诚实的孩子,做错了事并不可怕,只要能够认识错误,承认错误,就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请你再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诚实的孩子》叙述了列宁小时侯在姑妈家做客,不小心打碎了花瓶,后来主动认错的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错了事,不要掩盖,要勇于承认,做个诚实的人。

最近,我讲了这一课,下面就我所讲的谈点我的感受:

我在教这一节课时,首先就是从题目提问入手,让学生自主提问,可以体现把课堂交给学生的特点。另外,我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时候,适时理解重点词语。如:在理解“花瓶是怎样打碎的?”引出“不小心”的意思。从表兄弟表姐妹发现列宁打碎花瓶了没有?引出“互相追赶”的意思?而且在理解“不是我!不是我。”不同人物说的不同语气时,我让学生从标点入手,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当时列宁以及表兄弟表姐妹的心理变化。

在学习“列宁回到家后给姑妈写信”这一部分时,我让学生自己思考列宁在信中可能写些什么?这样安排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让学生实现了一次道德体验。孩子们就会很快联想到自己犯错时的情境,思想得到了升华,我觉得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多提倡这一方法,可让学生真正扮演书中的角色,自我体验,自我感受,自我教育。

整堂课,始终是开放性的。学生在课上能轻松、愉快地学习,但有一点不足之处,就是我觉得,留给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少了一点。

对于教育孩子努力的心得体会实用四

性别是一个人作为男性或女性的社会和文化身份。除了先天的差别,社会习俗中形成的一些性别偏见和歧视在小学阶段就显示出来了。

一些美国心理学家在1983、1990、1993年等多次分别做过大规模的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园高年级和一年级的女孩已经自认为在数学上不如男孩,小学阶段大多数的孩子已经笃定地认为女孩文科好,男孩理科好。

成人阶段呢?心理学家deborah best做过一个调查,她让一些大学生评价一篇关于太空科技的论文,这篇文章对于非专业的人来说,要读懂是有点难度的。

结果,同一篇论文,把作者的署名写成一望即知是男性时,得到的评价就很高;把作者的署名改的一望即知为女性时,该论文获得的评价就低,没有条理、论据不充分等等评价就来了。

这种对于性别的社会刻板印象,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业成绩和社会交往的行为表现、自我认知和身份认同、自信心等等各个方面的成长。

当年很多女生就是因为流传“女生学不好数理化,或者女生数理化成绩好就没有女性魅力”等,不相信或者刻意压抑自己的理科天赋,而多少男生又因为数理化不好而抬不起头来!

有调查显示,受教育程度越高,性别歧视或刻板印象就会越少。

我们在学校给孩子的性教育中,社会性的这个性别角色内容应该得到与生理卫生知识同样的重视,因为它影响的是一个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成长。

在家里,家长给与孩子的性别角色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更加需要家长有意识地去想一想,你传达给孩子的是什么样的信息。

这个话题各家各不同,有的家庭就是认准男尊女卑,有的家庭就是妈妈们比爸爸厉害说了算,我们没有标准答案。

下面我总结一些常见的、容易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的问题:

太明显地重男轻女。

不要以为只有在农村才会重男轻女,我遇到的几个案例,有的是位高权重,副部级以上的干部家庭,有的是知名企业家,上富豪榜的,送孩子去国外留学的。

家里不仅对孩子重男轻女,孩子的妈妈和奶奶论起人格尊严和家庭地位,论起来夫妻间的平等恩爱与分工合作,也是像清末民初的感觉。

这样的家庭传承无疑和大城市里比较西化的氛围是不一样的,和西方国家的主流认识也不一样。

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会有一段时间心理和行为上有明显的不适或者扭曲,也就不奇怪了。

这种情况无法给具体的建议,当然家里如果能不重男轻女就好了。如果做不到,那就要根据具体孩子的具体问题咨询了。

过于强调男女性别角色的不同,即便是家长认为正确的,也要避免做得过于刻板。

例如,男子汉要坚强。事实是,无论男孩女孩,都需要拥有勇气、坚韧、自我安慰和鼓励等品质和能力。

例如,女孩子要细心要温柔。事实是,所有的孩子都要学会温和友善细致。

与其强调男孩该如何做女孩该如何养,不如强调作为一个人所应该拥有的修养、品行和能力。

对女孩子尤其不要强调“我们越是要证明给别人看我们跟男孩子一样,甚至比男孩子更好”这种观念,这句话背后是一种预设的别人对我看不起、有偏见的看法,行为也是为了证明给别人看这个目标,这样我们的努力就跑偏了。

我们是为了自己的价值和卓越而努力,不是为了证明给别人看。我见过太多的女性,在家里或者在工作场所,总是充斥着这么一股提着一口气、争这一口气的劲,让人亲近不起来,也让人并不看得起。

也别过度强调男女都一样、男女绝对平等。

男女在生理上是一望而知的不一样,在一些心理行为的表现上,男性整体特征和女性整体特征也确实有不同的地方。

例如,男孩在学校表现出比女孩更强的攻击型,更热衷于追跑打闹;高中男生倾向于暴力解决矛盾而女生倾向于背后说坏话和孤立的手段;女孩在阅读理解和言语流畅性测验中比男孩有微小但持续的优势,男孩在视觉或空间能力测验上的表现优于女生;在数学上,女生的计算技能优于男生,男生的解决策略优于女生。

这些差别真实存在。自闭谱系患儿的男女性别比例是5比1, 也说明基因上男孩女孩存在差异。

过度强调一样而否认差异,等孩子大一些就会不认同了。

与其否认差异,不如承认整体有平均表现的不同,但要注意个体差异,认识自己的特点,了解自己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警惕自己潜意识里的性别差异观,多做自我觉察。

我有一个学员,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各个方面都很优秀,先生对她很信服,家里一儿一女都带得很好。

她自己也是强调男女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两个人基本做到很好的分工合作,工作和生活配合得不错。

但是,她常常对先生感到不满,觉得他不够负责有担当。潜意识里还是希望男人当家做主。

当她先生真的有什么意见或者做了什么决定,她又立刻要挑挑毛病,总是要最后证明“还是要有我来把关,你一个人不行”。

而她自己一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表现是拧着的。

我们周边有很多女性是这样的,受家里长辈以及社会偏见的影响,我们不得不承认,尽管1949年以后提倡男女平等,但是社会上流行的、大家心照不宣的仍然是重男轻女的思想,即便北上广深也不例外。

潜移默化地我们是多少接受了这个想法的,而意识层面,我们又证明自己作为女性在各个方面都不差,因此会有不公平感产生,会想办法证明我还是比你强。

结果就是我们有时候很纠结,一会儿指望男人来做主,当一家之长,我只有辅佐就好,相夫教子嘛,你当皇上,我是宰相;一会儿又要证明你其实并不咋地,我比你要高明。一会要男人哄着自己,给自己送礼物捧着自己;一会儿又要逞威风,让男人来道歉或者颂扬你的功绩等等。

希望各位尤其是妈妈们好好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有这种纠结。如果有,尽快自己解决好,否则,孩子也是会被潜移默化地影响的。

关于性安全教育、生理卫生教育,尤其是性别角色认同,今天就说这么多。

对于教育孩子努力的心得体会实用五

下面就我的育儿经验进行一下分享:

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组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做父母的要爱孩子,也许你会说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哪个做父母的会不爱自已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爱并不能被孩子接受和认可,我就常常给我调皮的儿子一个个亲切的拥抱,一个个浅浅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诱的开导,一件件小小的礼物,这会使孩子很自然的感受到父母给予他的爱,也增强了他对父母的信任感,所以我们家长都应该用爱心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交流,静下心来倾听孩子要诉说的一切,哪怕此时你在忙.再累,也要专心致志地倾听,不时地询问孩子:“在学校有什么有趣的事吗?上课时你对自已的表现满意吗?今天你的笑脸又增加了吗?每当我这样问儿子的时候,他总是十分兴奋的向我汇报一切,当他说出自已对事情的看法时,我也会尊重他的意见,与他商量办,给了他足够的信心和自信,我认为这对培养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倾听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学问。

当今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所以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敢于迎接挑战的精神,学习上我常鼓励儿子说:你太棒了,真聪明这么难的知识你都能答对,妈妈好佩服你啊,他一听就很高兴,而且还调动了他的学习积极性,当他遇到困难时,我不断地给他打气,此时我也会和孩子一起努力,用实际行动感染他,也达到了品德教育的目的。

在人的一生当在,遇到挫折在所难免,苦难是人生的一大财富,不幸和挫折可以使人沉沦,也可以铸造人的坚强意志,成就充实的人生,苦难是人生的一位良师,他能教给孩子学会用感激的心情.积极的态度对待一切问题,勇敢地参与社会竞争

在实践活动中,针对发生变化的客观形势运用自已的智力等诸因素进行自我眺控.自我改造.实现主观与客观相融,从而保证实践活动正常进行的能力,自古以来,它就是求得生存的基本能力,今天人类社会迅速变化和激烈竞争的时代,需要人们更强的适应能力,谁的适应能力强,谁就能生存下去,就能更好地发展下去,就能迈下成功的彼岸。

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孩子可以从中得到快乐及满足,能感受到爱及温暖,有时更甚与对书本身的兴趣。

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孩子当然也不例外,来自父母的赞美会激起孩子内在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感,促使他们进一步强化良好的行为,直至养成好性格。

父母应该认识到,逆反是青春期孩子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父母应该冷静处理,不要总和孩子“顶牛”多和孩子沟通,这样才能逐渐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

宽容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能够宽容和忍让别人缺点和错误的人,确实是一个高尚的人,这样的人,便是人世间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宽容更是一种能力,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宽容伤害自已的人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我们的心如同一个容器,当爱越来越多的时候,仇恨就会被挤出去,我们只有不断地用爱来充满内心.用关怀来滋润胸襟,才能让仇恨没有容身之处,宽容不仅需要广阔的胸襟,更需要很高的智慧。

申辩也是一种权利,有的父母喜欢那种腑首帖耳“听话”的孩子,父母怎么讲,孩子就怎么做。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了,就会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打骂孩子。不允许孩子申辩,这样不但不能使孩子心服口服,还会使孩子滋长一种抵触情绪,为谎,推脱责任埋下恶根,孩子申辩本身是一次有条理地使用语言的过程,也是父母交流的过程,如果父母能意识地找一些问题来与孩子辩论,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训练。

作为父母不要整天盯着孩子的分数,做孩子分数的晴雨表。孩子得了高分就心花怒放,得了低分就心灰意冷。弄得孩子整天心情紧张,诚惶诚恐,无心学习,父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品德培养上,放在创造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上,让孩子将来即使上不了大学,也能够自食其力。

家长总爱将教育孩子当成风筝,任其高飞,线绳终端不离手心才踏实,而孩子却愿当只小鸟,渴望飞翔,家再温暖,也总是孩子练飞的首站,而不是他飞翔的天空,不能将其终生关在小天地里,家长的双手不是用来使劲捆绑孩子手脚的,而应该是用来磨练孩子翅膀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从兴趣出发,才能让孩子乐学,现在社会上有种怪现象,那就是小小年纪,大多数孩子要学很多门知识,很多家长不去考虑孩子学习效果如何,好象是学的内容越多,孩子就离成才就越近,完全不考虑孩子是否愿意去学,有没有兴趣,结果造成浪费金钱,浪费经历,更浪费孩子天真的快乐时光,所以我希望父母从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捉孩子的兴趣点,加以引导,然后再给他们的兴趣去点温加油,让他们燃烧起来,这样才会获取更加的效果。

一位知名教育家说得好:“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掌握在执政者手里,不如说掌握在父母手里”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让我们家长与老师.与学校共同合作,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来。

对于教育孩子努力的心得体会实用六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成长中学习的榜样,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一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我就十分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当然并不是单单的教会孩子背几首唐诗,读几首儿歌,认识几个汉字,而是教育孩子为人处事的道理,教会孩子生活的技能,使孩子养成具有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人。当然,对于只有两岁多的幼儿来说,空泛讲授深奥的道理并不能使他明白其中的含义,孩子自然就不会理解,所以具体的还是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

家庭的和睦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家人之间的相亲相爱会让孩子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爱,爱别人和爱自我。如果缺少家庭的关爱,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冷漠,越来越自私。看到过许多的案例,孩子的堕落,麻木等等问题,都是因为家庭缺少爱,试想一个孩子连自我的父母和家人都不爱,他还会去关心体贴陌生人吗?所以,必须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让我们的孩子都能快乐无忧的生活。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会在不经意间给孩子巨大的影响。所以,父母在要求孩子懂礼貌尊重他人的时候,能够想想自我是不是这样做到了呢?记得有一次,孩子犯了错,我狠狠的训斥了他,还说了一些重话,说你再这样我就打你了。

本来没觉出问题,但是之后他居然学会了这句话,动不动就说我打你。这让我很后悔,也很悲哀,后悔以前不该对孩子这样说话,悲哀的是孩子对妈妈说这样的话,所以趁孩子还能纠正的时候,我们做家长的必须要谨言慎行,对自我的一举一动都要三思而行,不管你是在多么生气的状况下都要想到我这样做这样说会对我的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孩子做对了,我们要用心的夸奖,孩子做错了,我们也要及时的纠正。奖励和惩罚都要有度,适可而止。虽然此刻教育专家都提倡多称赞孩子赞美孩子,但是我觉得这还要分什么事情,因为我这是有切身体会的。

在孩子还是一岁多小孩的时候,他玩积木,本来是搭错了,但是我想他第一次玩就给了他称赞鼓励。本想能促进他进步,结果却恰恰相反,反而使他每次搭都出错,而且变得还个性固执,我再怎样说他还是不听不理解,这就让我想到,如果在他第一次搭的时候,我就给他纠正,也许就不会出现此刻这种状况了。

所以我坚持家长在称赞孩子方面还是要实事求是,不能一味的盲目的夸奖称赞。当然批评就更要有度,如果批评过度,甚至打孩子,慢慢的孩子就会变得反叛,当孩子做错的时候还是坚持以道理说服,而且就事说事,不能翻旧账,最重要的是你说的话能让孩子听懂听进去。

以前孩子做错的时候我都会跟他说一大堆的道理,结果他还是我行我素,之后听了专家的推荐是让你说的话孩子更能理解,不要说一些空泛的大道理。而且,在孩子任性发脾气的时候,你说任何道理他都不会听的,所以我的做法就是冷处理,让孩子自我去闹,家长能够做个冷眼旁观,等孩子觉得哭闹也没有意思,冷静下来的时候,我们在去跟他说道理,这样反而更能

让他理解,如果在他发脾气的时候还去跟他说这说那,只会加重事态的发展。如果哭闹继续不止,那我们只能迅速把他抱离现场,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这样做也许效果会更好。

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首先父母就要先学会尊重孩子,这是我一贯的坚持。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我就能蹲下来听他的意见。有人会说,这么小的孩子能有什么意见。其实不然,虽然孩子小,可还是一个个体的人,他也有思想,所以我们更要尊重他。

例如,孩子每次出门都会带玩具,刚开始孩子的爷爷总是阻止他带玩具,但是这样就会闹好久才能出门。虽然玩具是放下了,但是会哭好久。此刻想想,那时的哭也许就是对大人的不尊重而感到不满。之后,我就跟孩子商量,刚开始的时候是跟他商量出门要带什么玩具,渐渐地就变成他主动跟我商量,而且变得更听话了。

即使在外面,孩子和小朋友相处的时候,我也会教他学会尊重他人,比如看到别的小朋友的玩具,自我想玩的时候,我就会教他你跟小朋友商量,“等你不玩的时候能够把玩具给我玩一会,好吗?”当别的小朋友想要他的玩具的时候,我就会教他:“把玩具给这个小朋友玩一会,好吗?”一切都是看孩子自我的意愿,不能强加大人的意愿。

以前我就以前犯过这样的错误,和朋友的小孩一齐玩的时候,看到朋友的小孩哭闹着向孩子要玩具的时候,我总是不假思索的把孩子玩具抢过来给别的小孩,所以之后孩子就养成了抱住玩具不撒手的习惯,即使睡觉的时候一拿下来就哭,我想就是那个时候我伤害了他的自尊,我对他的不尊重对他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虽然此刻经过时光的冲淡,孩子已经慢慢好了,但是对我的冲击还是挺大的,让我自省了很久。

在孩子刚会坐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把他放在凳子上和家人一齐吃饭,虽然那个时候他还不能自我吃,但是我们坚持让他看我们大人是怎样用餐的,所以慢慢的孩子自我就学会吃了,而且是很早就学会拿筷子吃饭,家里只要能让他做的事情,都是坚持让他自我做,比如扫地、洗菜、拿碗筷、搬凳子等。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那么小能干什么呀,还不是越帮越忙,其实做不好是肯定的,但是只要他参与就好,如果你总是阻止他干活,他就会觉得妈妈不需要我,久而久之他就不再愿意干了。而且劳动习惯的培养会让他更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比如说自我玩的玩具不要乱放,垃圾不乱丢等。

有一段时光家里人看电视看的多点,孩子也跟着看电视看多了,之后觉得不能再这样,所以此刻家里人都学会看书,即使不看书也会看报纸,这样孩子也跟着学会了阅读,虽然时光坚持不了多久,但是习惯是慢慢培养的,一点一滴累积起来就会好的。

俗话说:行千里路,胜读万卷书。所以只要有时光还是会带孩子多出去走走,在大自然中学习知识更能让孩子理解。虽然教育专家都不推荐孩子那么小就学唐诗古词之类的,但是我觉得虽然孩子还不懂,但是多读点这类的诗词能培养孩子的美感和节奏感。至于儿歌音乐之类的,多读多听肯定是有好处的,关键是孩子很喜欢这些,我觉得培养兴趣是最重要的。

孩子的爸爸经常在外地,孩子一年也见不着几回爸爸,所以我这个做妈妈的既要做好妈妈的职责也要当好爸爸的主角。所以我总是有意无意的想培养孩子的男子汉气概,但是分的宠他溺爱他。例如,当孩子摔倒的时候,我从来都不扶他起来,总是鼓励他自我跌倒自我爬起来,然后拍干净身上的土。

如果摔破了,即使心里心疼,也不会表现出来,只对他说没事。所以此刻孩子摔倒了,只要不是很严重,基本上不哭,反而安慰我说:“妈妈,我没事!”虽然看似我冷血,但是我自我觉得我做的没错,尤其是对一个男孩子,必须要培养他坚强的性格,不能懦弱。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心得,还是那句话,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每个孩子都有自我独特的人格,没有万能的教育,只能是每个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不断的摸索实践,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的第二次人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也是在不断成长的,就让我们和孩子一齐长大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