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海南卫视警示教育心得体会和方法 关于警示教育视频心得体会(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7 08:45:48 页码:10
海南卫视警示教育心得体会和方法 关于警示教育视频心得体会(3篇)
2022-12-27 08:45:48    小编:ZTFB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有关海南卫视警示教育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五公祠位于海口市海府路上,这里原是海口市与琼山市的分界线,整个五公祠建筑面积达2800平方米,占地约7公顷,是海南现存的古建筑群,是为纪念唐宋时期贬到海南岛的五位名相、名臣李德裕、李纲、李光、赵鼎、胡栓而建,故名。该祠由五公祠、苏公祠、观稼祠、学圃堂、五公精舍、琼园等一组古建筑群组成,人们习惯以五公祠统称。这里齐花异木掩映楼阁,地近闹市,独有清幽,自古有“琼台胜景”之美称。

有人称在海南思古抒怀,一定要去五公祠,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我刚刚和大家说的海南第一楼,它是五公祠中的建筑,此楼还有一个非同小可的地方,那就是它全部由木材搭建而成,原来是无一钉一铁的,现在已经进行了修建。至今已有100多年了,据说能保持这么久是因为有五公的正气镇住了此楼。

大家跟我来,我们来看这五个塑像,知道他们是谁吗?中间的这个是李德裕,/考*试*大/他在唐文宗和武宗时为宰相,因遭奸党陷害,被贬到海南,在三亚崖州地区有许多李姓人家自称是李德裕的后代,两旁的四位是宋朝的李纲、李光、赵鼎、胡栓。

大家来看这副对联“唐嗟未造,宋恨偏安,天地几人才置诸海外;道契前贤,教兴后学,乾坤有正气在此楼中”这两副对联概括了五公只知有国不知有身,凭百折不挠的精神,五公的民族气节,千百年来对海南人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海南人民广为传颂。

在海南第一楼的左边是学圃堂和五公精舍,右边是苏公祠。说道苏公祠自然就是为纪念苏东坡而建的。据说是先有苏公祠,重建后才有五公祠的。大家来看看在苏公祠前这一石碑,这可是国家一级文物,为宋徽宗赵诘手书《神宵玉清万寿宫诏》碑,赵诘自创的瘦金体书法刚劲清秀,由此可窥一斑。

大家来这边,这里就是琼园了,看到那个浮粟泉了吗?传说,苏东坡被贬至此地时,指地凿泉。发现了“浮粟泉”,因为泉涌如浮粟,甘爽纯净而得名。

好了,朋友们,现在我们有半个小时的时间让你们自己去更加亲密的接触五公祠,半小时后我们在大门口集合,请记住我们的车牌号码:琼a

有关海南卫视警示教育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各位游客们,欢迎诸位来槟榔谷参观游览,槟榔谷可以说是海南民族文化活化石,现在从海南旅游的角度来介绍下槟榔谷。 对于想真正了解海南最原始民族文化的游客来说,甘什岭海南原住民文化游览区无疑是您不二的选择。槟榔谷大门 景区位于甘什岭自然保护区内,两边森林茂密,中间是一条连绵数公里的槟榔谷地,故称槟榔谷。景区由原甘什黎村、苗族狩猎文化区、大型原生态黎苗歌舞《槟榔·古韵》三大版块组成,是海南省游客满意十佳景区和十大最佳特色魅力旅游风景区之一,是海南省最丰富、最权威、最灵动、最纯正的民族文化“活体”博物馆。

甘什岭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旅游区占地面积369亩,地处三亚市与保亭县交界处甘什岭自然保护区境内,距三亚市仅28公里。

景区由原甘什黎村、苗族狩猎文化区和大型原生态黎苗歌舞表演《槟榔古·韵》三大板块构成,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多形态的,集观光游览、休闲娱乐、文化展示为一体的多元型复合式旅游风景区。槟榔谷不仅以其宏大的规模,优秀的服务和丰富多彩的民间娱乐项目赢得了八方游客的口碑,更以其独具韵味的原住民风情、神秘迷人的原始雨林风光风靡整个海南岛乃至全国全世界。

游览区共分为三大版块,原甘什黎村、苗族狩猎文化区、大型原生态黎苗歌舞《槟榔·古韵》。

原甘什黎村是由几百年历史的甘什黎村保护而形成。

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最特别最原汁原味的黎家小吃,黄姜饭、竹筒饭、山栏酒、糯米糕应有尽有;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全岛树龄最老的槟榔群体——百年槟榔林,而槟榔谷,同时也是海南岛槟榔的发源地;

在这里,你可以走近正在消失的黎族传统建筑——船形屋,山性与海性相结合的独特建筑,是黎族人飘洋而至的历史见证;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被专家喻为“海南岛的敦煌壁画”的活化石——最后一代的绣面文身阿婆,他们用皮肤记载着黎族的沧桑历史;

槟榔谷的神秘雨林——苗族狩猎文化区,经过多年的积累,是海南岛唯一一处真实展现苗族文化的地方。

槟榔谷的苗族狩猎文化区建立在后山雨林,旨在还原海南苗族这种狩猎文化和迁徙不定的山体游牧生活,更真实贴近传统海南苗族文化习俗,突出海南苗族的狩猎文化、苗药文化及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的局面。

这里还有许多美丽的景点,我的讲解到这里就完了。接下来我们就一一去游览这些景观,但愿今天的槟榔谷之游能给您留下难忘的记忆。

有关海南卫视警示教育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万泉河是海南岛第三大河,发源于五指山,全长163公里,流域面积3693平方公里。沿河两岸典型的热带雨林景观和巧夺天工的地貌,令人叹为观止。万泉河是中国未受污染、生态环境优美的热带河流,被誉为中国的“亚马逊河”。

万泉河的上游两岸,山峦起伏,峰连壁立,乔木参天,奇伟险峻。有莽莽苍苍的热带天然森林保护区,有琼侨何麟书先生1920xx年在原乐会县崇文乡合湾创办的“琼安橡胶园”和琼崖龙江革命旧址、石虎山摩崖石刻等自然历史人文景观。

一座大型水坝将万泉河拦腰截断,上游数十里狭窄河道变成了一个大湖。整个上游域区,犹如一幅水绕山转、波拍山尖、碧波万顷的山水画长轴。

万泉河的中下游,从石壁至椰子寨一带,河水温顺平缓。再下文 曲、温泉、沙 美,河面更是段段开阔,漫江碧透,水清见底,沙礁可辨,卵石可数。两岸晨昏景色变幻神奇。清晨,晨曦喷洒,椰林村庄拔纱露面,黄昏来临,残阳撒金,河面倒影沉璧,薄雾织纱,晚风习习,此情此景,让人心醉。

万泉河出海口风光更为迷人。那里集三河(万泉河、龙滚河、九曲江)、三岛(东屿岛、沙坡岛、鸳鸯岛)、两港(博鳌港、潭门港)、一石(砥柱中流的圣公石)等风景精华于一地,既有海水、沙滩、红礁、林带,又有明媚阳光、新鲜空气,清柔流泉,是目前世界河流出海口自然风光保护最好的地区之一。

[万泉河游览区]

朋友们,我们现在来到了万泉河游览区,整个万泉河游览区有万泉河游乐码头、沙洲岛、旅游购物一条街、红色娘子军塑像组成。

这里是万泉河河面最为宽阔的地方了,大家请上船,在万泉河上游览一番。大家看前面的这小岛就是沙洲岛。这是由万泉河河泥河沙冲积而成的小岛,整个岛面积300多亩,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不上岛了,让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整个小岛长长如一弯亮月落在河上。岛上有一碧水湖,湖与河水明隔暗连,构成“河中岛,岛中湖”的奇妙佳景。湖畔四季花开,绿草如茵,该岛妩媚秀丽,四边河水潋滟,

[红色娘子军塑像前]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就是红色娘子军塑像了。

整坐雕像由花岗石雕刻而成,坐北向南,高3.7米,连底座总高6.8米。座基石板铺设,四周呈六角形,围以石栏杆,占地面积40平方米。雕像后面是园林花圃等。红色娘子军纪念雕像将红军女战士脚穿草鞋、肩背竹笠、风尘仆仆的一代巾帼英雄的气概充分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雕像底座正面有胡金字题词:“红色娘子军”。底座背面刻有如下文字:“红色娘子军即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军特务连。”1931年5月1日创建于乐会县第四区革命根据地。她们在中共琼崖特委领导下,出色地完成了保卫领导机关,宣传发动群众等项任务,并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在伏击沙帽岭、火攻文市炮楼、拔除阳江据点及马鞍岭阻击战斗中,不怕牺牲,英勇杀敌,为琼崖革命立下功勋,斯为妇女解放运动之旗帜,海南人民之光荣,娘子军革命精神永存!”。1990年,海南省人民政府确定红色娘子军雕像为重点革命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万泉河漂流]

大家下车,这里就是万泉河漂流的起点了,这里叫烟园水电站,是60年代建造的一个水电站。河水是那么的清澈,拱桥倒影河水中,水中桥与岸上桥合成圆的,别有情趣,青山倒映,河水翠绿如一条流动的翡翠。眼前的情景是否把大家带进一个非常清新而宁静的世界呢?

大家快点穿上救生衣,我们准备开始我们刺激的漂流了。大家分成两组,让我们全力向河心划去。

这里四季皆可漂流,百余米宽的河水清澈透明,浅水之处游鱼依稀可见,卵石色彩斑斓。漂流经过九道险滩。当地俗语说,“浅滩”“清滩”“水秧滩”,又急又险属“长滩”;“白沙”过后转“玉芳”,“拉蓬”对过是“高镰”;最后一滩叫“加秀”,过了“加秀”到会山。第一道滩浅滩一如其名,滩不算长,浪也不算大,对于初次漂流的人来说,可称得上是“热身运动”。接踵而来的清滩、水秧滩、长滩、白沙滩,一改万泉河水的安静,湍急的水流卷起层层波浪,橡皮艇忽而被高高抛起,忽而重重跌落,忽而又冲向陡立的峭壁……有惊无险的险滩过后,水势趋于平缓,万泉河中下游的田园风光渐渐映入眼帘。这里有神形绝妙的奇峰异石;有银河奔泻的飞流瀑布;有椰竹掩映的苗寨村舍;河中晶莹剔透的鱼虾欢跃;河畔石柳红白花朵怒放;蝴蝶翩翩、岩燕飞翔、野鸭游弋、山鸟啾鸣,与两岸古朴、善良、勤劳耕作的苗寨居民组成一幅美妙的山野图画,令游人疑似置身桃花源中,恍若步入人间仙境。特别是热带植被葳蕤葱郁,橡胶滴翠,槟榔挺秀,一株株石柳生长在石头缝隙中,顽强地承受着河水的冲刷,冬天来临,一簇簇石柳花竞相绽放,红色、紫色鲜艳夺目。涛声撼耳;一边是平静如镜的万泉河,波光粼粼,温情万千。

整个漂流时间约3小时,由烟园至会山乡,长约15公里,。河面最狭窄处约8米,最宽处约100米,水深1-10米。漂流万泉河,既有惊时穿激流越险滩的激情澎湃,又有缓时两岸风光尽收眼底的诗情画意。河中蝴蝶翩跹、岩燕飞翔、野鸭游弋、山鸟啾鸣,与两岸古朴、善良、勤劳耕作的苗寨居民组成一幅美妙的山野图画,令游人疑似置身桃花源中,恍若步入人间仙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