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观看北京残奥会心得体会如何写(大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01:44:37 页码:7
观看北京残奥会心得体会如何写(大全8篇)
2023-11-20 01:44:37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在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积累和总结的一种重要反思。写心得体会时,我们可以通过列举具体的例子和细节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体会。虽然这些心得体会并不适用于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但它们能够为我们提供不同的思考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观看北京残奥会心得体会如何写篇一

3月13日,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宣布,杨洪琼将担任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

云南籍运动员杨洪琼,89年9月出生,曾为轮椅篮球运动员,2018年进入国家残奥越野滑雪队。本届冬残奥会上,她包揽了残奥越野滑雪女子坐姿组短距离、中距离、长距离3个项目金牌,是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金牌数量最多的运动员。

今夜,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在鸟巢举行。联大特殊教育学院36名学生承担了节目《爱的感召》、《生生不息》以及演员返场谢幕三个重要任务。在圆满完成开幕式演出基础上,同学们以最崇高的抱负完成家国使命,站在国家最高演艺舞台上,再次以顶尖的技艺,饱满的状态,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此次光荣任务!

36人中,有25名视力残疾学生、1名听力残疾学生及10名健全学生。同学们在完成冬残奥会的开幕式第二天就进入到闭幕式的紧张排练中。从排练到演出,日日夜夜,只为竭尽全力在世界舞台上展青年大学生风采。

作为《生生不息》节目的c位演员,王得江已经封闭训练定音鼓60余天,一次又一次的推翻,一次又一次的复盘,一次又一次的挑战自我,终于向全世界展示了最好的'自己!

从冬残奥会的开幕式到闭幕式,联大学子们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责任与担当,擦亮了中国的青年名片,他们不负使命不负青春,为他们点赞!

观看北京残奥会心得体会如何写篇二

3月5日至7日,北京冬残奥会进行了3个完整的比赛日,全部78个小项中36个小项已经开赛,产生了34枚金牌,约占金牌总数的44%。

这些比赛中,已经有18个国家、地区的运动员获奖,还产生了非常多精彩的、自强不息的故事。

从赛事运行来看,所有参赛的运动员、所有代表团的官员,包括国际残奥委会和残疾人冬季单项体育联合会,都对北京冬残奥会的赛事组织运行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家一致认为赛场非常好,雪面冰面的质量非常好,赛事组织运行非常好,各项服务工作非常好,包括城市运行,都超出了大家的预期。

参赛运动员对北京冬残奥会的无障碍设施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对残疾人的关心、关爱与包容,是中国社会在关心残疾人事业发展方面又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也是整个赛事组织运行的一个很重要方面。

从参赛运动员的年龄来看,在残奥高山滑雪项目决出的54枚奖牌当中,有33枚是由25岁以下的运动员获得的,有11枚奖牌得主是青少年,其中5枚奖牌还是金牌。在残奥越野滑雪和残奥冬季两项决出的36枚奖牌中,也有17枚被青少年获得。

“这些年轻人来到冬残奥会,在最大的舞台上比赛。他们的表现不仅让我们感到惊叹,也能改变全球上亿的残疾人,这是我们的目的,通过体育运动来改变(他们的生活)。”克莱格·斯宾塞表示。

北京冬残奥会交通服务保障的时间是从2月24日到3月16日,总共21天。北京冬奥组委从车辆、上下客设施、人员三个方面确保冬残奥会交通服务的平稳、有序、高效、贴心。

在车辆方面,北京冬残奥会期间有无障碍车型近300辆,包括可放置6个轮椅座位的大巴车、可放置4个轮椅座位的中巴车、可放置2个轮椅座位的商务车以及可旋转座椅的商务车。这些大巴车、中巴车分别在三个赛区保障运动员分赛区、分项目无障碍出行的需求,针对参赛运动员抵达训练、比赛送机,采取最大程度的专车专用保障。另外,还准备了约100辆无障碍专用出租车,可供下单自行选择。

在上下客设施方面,所有冬残奥场馆、酒店、机场、高铁站都设置了无障碍通道和无障碍上落客点。冬残奥会期间,对各场馆的交通流线、停车区上落客点均进行了优化调整,最大限度方便残疾人运动员。在接送机和跨赛区运行时,车辆途中停靠休息的三个服务区,也都设有无障碍卫生间。

在人员方面,在机场、涉冬残奥会的场馆酒店、无障碍大中巴车等必要点位,都安排了志愿者提供轮椅协助、乘降和语言支持。

“通过这三个方面充分保障了残疾人的交通需求,努力做到交通服务平稳、有序、高效、贴心。”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赵卫东说。

观看北京残奥会心得体会如何写篇三

残奥精神包含着一种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与冬奥会不同的是,冬残奥会的运动员们需要以更强的意志去克服自己身体上的困难,挑战和超越自身生命的极限,去完成那些甚至正常人都难以做到的事情。

他们令我心生敬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让我领略到了冬残奥会的独特魅力!同时冬残奥会也在教育我们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用积极进取的精神点燃生命的激情。

观看北京残奥会心得体会如何写篇四

北京冬残奥会已经圆满结束,我有幸通过各种渠道观看了其中的部分比赛,收获颇多。在心里,我为这些运动员感到自豪而感动。他们的毅力和勇气不仅为国争光,更为我们每个人树立了榜样。本篇文章就是分享我在观看北京冬残奥会时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观赛前的期待。

作为一名热爱冰雪运动的普通观众,我一直非常期待北京冬残奥会。此前,我仅仅通过电视转播和网络等媒介了解过一些资讯,但这次,我却可以身临其境,亲眼观看比赛。对我来说,即便只是观看一场比赛,也足够令我心潮澎湃。

第二段,身临其境的震撼。

北京冬残奥会使用的设施十分现代化,他们的设想对残疾人设计了非常合理的座椅和观看区域。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我被运动员的勇气、毅力和对运动的热爱所感动。就在我身旁,坐着一位爱好者。他几乎跟着每位运动员一起呐喊,激励他们策划更好的运动来闪耀自己的神奇魅力。在现场,我仿佛瞬间被感染了,我的心中充满了信念和勇气。

第三段,了解运动员的故事。

在不同的比赛时段,我了解到了许多运动员的故事,这些故事令我十分感动。许多运动员都有着自己的残障,但他们并没有因此放弃运动的梦想。他们要经过艰苦的训练,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在比赛中获胜。我被他们的精神和毅力所打动,他们的努力鼓舞了我,让我认识到自己也需要更多的努力和坚持,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第四段,美好的友谊。

运动员之间的竞争和尊重,以及来自全球各地的观众的友好互动,都让我感到非常温暖。看到来自各国的运动员和观众之间充满着深深的友谊,我被这个美好的情景所感染。当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色时,观众在现场会振臂欢呼,相互加油鼓励。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但在这里却能找到一种共鸣和情感交流,这让我体会到了友情和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第五段,赛后的感悟。

回到家后,我还反复回想着赛事中的一幕幕画面。我知道,这些运动员经过了数月的艰苦训练和努力,才有机会来到北京参加这场比赛。而他们付出的努力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为其他残疾人树立榜样。我认为,在现代社会,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学习这些运动员的精神,积极面对生活,勇于面对挑战,不断努力创造自己的奇迹。

总结:在这次北京冬残奥会之旅中,我领略到了越来越多的关于人类精神的可贵教训。我被运动员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毅力,以及观众之间的友谊和协作所感动。这个寒风刺骨的冬季,我不仅见证了胜利者,更了解了这些运动员们的身后的故事和付出。我深信,这样的精神和信念,将使我们走得更远,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观看北京残奥会心得体会如何写篇五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开放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我因为对篮球运动的痴迷,进而对其他所有的运动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喜欢和了解。当20__年逐步走近,我的心里对明年在北京举办的冬奥会也满满地期待。

奥运是什么?我觉得那是一个舞台,展现着力量、意志、技巧和自然的美,以及生理上的极限,赢得了数以亿记观众的青睐,人们为胜利所鼓舞,为失误而遗憾,为参与而自豪。

明年,在鸟巢,在张家口,这些冲破寒风,迎向冰雪,将汗水无数遍挥洒的健儿,将向世人明证:成功源于坚持。

“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每一名冬奥运动健儿,就是一朵在冰雪中绽放的梅花,寒风与冰雪,不过是淬炼其品格罢了。

在寒雪中,我将以“积睦步,行万里”的姿态,好好学习,为自己加油,为你们加油,为中国加油,为20__年冬残奥会加油!

观看北京残奥会心得体会如何写篇六

志愿者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石,按照惯例,奥运会闭幕式会邀请志愿者登上舞台,接受来自全世界的欢呼和感谢。北京20__年奥运会和残奥会,那些热情、自信、充满人文情怀的中国志愿者们被称为“鸟巢一代”,他们打造了“微笑北京”的金名片,也被许多人认为开启了中国志愿服务的“元年”。

那次志愿服务经历,让家国情怀和奥运精神深深根植于无数中国人心中。如今,“鸟巢一代”已走上不同的工作岗位,成为中国新时代发展前进的强劲动力,也继续着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

如今,北京将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双奥之城”。参与书写这一令人振奋的奥林匹克历史新篇章,成为北京冬奥赛会志愿者,也必将是一件值得一生铭记的事情。

北京携手张家口热情欢迎全球各界人士来中国参与赛会志愿服务,计划招募2.7万名冬奥会赛会志愿者,1.2万名冬残奥会赛会志愿者。作为参与面最广的奥运项目之一,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工作将激发公众对冬季项目的参与热情。而秉持共享办奥、开放办奥的理念,也要以开阔的视野和胸襟,充分用好志愿服务这个工作平台,让“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蔚然成风。

志愿者招募应给更多普通人机会。对于冬奥会而言,尽管专业志愿者对技能要求较高,比如有些岗位需要掌握比较娴熟的冰雪运动技能,但志愿者选拔还是应抛弃“精英化”路线,也应考虑年龄和结构的多元化,让更多普罗大众、让不仅限于年轻人的更广泛群体,有机会亲身体验志愿文化和奥运精神。这是时尚的体育观,更是展现奋斗新时代的窗口。

赛会志愿者招募启动也代表冬奥会脚步的临近。冬奥赛会志愿者招募启动仪式在首钢滑雪大跳台举行,这是冬奥会北京赛区首个新建成的场馆,即将举办“沸雪”滑雪大跳台世界杯。这一全球首座永久性滑雪大跳台,宛如敦煌飞天飘带,正以傲然的身姿延伸远方。

从鸟巢到“飞天”,北京冬奥会将拥抱未来,通过万千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为新时代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贡献力量。

观看北京残奥会心得体会如何写篇七

3月4日晚,五彩斑斓的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鸟巢盛大上演。而在近一个半小时的开幕式直播中,来自北京市健翔学校的教师刘丹用流畅的手势和温暖的笑容,为电视机前的听障人士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解说”。在接下来的冬残奥会比赛中,她将和学校手语翻译团队的其他4名老师继续投入到体育新闻的“无声播报”中。

“留给我的准备时间其实不多。”刘丹回忆,在接到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的手语翻译重任时,距离开幕只有十几天的时间。虽然曾多次参与过大型活动、重要会议,也在2021年承担了东京残奥会开幕式的手语翻译工作,刘丹还是有点儿紧张。此外,各个代表团名称的翻译也有不小的难度。为此,她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出场的各代表团为模板,对照国家通用手语词典将每个国家的译法反复练习。

真正拿到开幕式解说词已经是开幕当天的傍晚了。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刘丹迅速熟悉着解说词,梳理着流程,并重点翻看了中国代表团的信息,紧张的心情安定了不少。晚上8时,她精神饱满地坐在了演播室中,以双手言心声,将开幕式上的精彩瞬间一一“讲”给听障人士。她还不时用余光瞥一下屏幕,调整着自己的坐姿和状态。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然而,在视障运动员李端摸索着点燃主火炬时,刘丹本有些安定的心情又紧张了起来。那漫长的一分钟里,刘丹内心也在做着挣扎。“对于手语翻译来说,我们的原则是如实传达说话者的语意,是不能表达自己个人想法的。”刘丹说,那段空白里,解说员虽然一直没有说话,但现场确实是有声音的,观众都在为李端加油。这个声音要不要翻译出来?没有绝对的原则。刘丹几经考虑,还是缓缓伸出手,握拳,比出了“加油”的手语。“现场的氛围让我觉得,我应该把‘加油’的动作打出来。”

“在这一刻,从这一刻,我们一起守护这心中的一团微火,一起守护这触手可及的一片光明。”伴随着最后一句解说词,刘丹的开幕式翻译工作也告一段落。不是业内人士可能注意不到,在翻译“守护”这个词时,刘丹特意将手向胸口紧紧贴了贴。“没有技巧上的思考,完全是情感上的本能反应。”刘丹说,手语通常可以根据实际场景做一些微调,这也让手上的动作有了更多的温度。接下来,刘丹还将和同事继续投入到体育赛事的新闻报道中去。“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将听障人士和健听人之间的隔阂打破,为听障人士架起一座桥梁,让他们也能更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接受对等的信息,同享运动盛会。”

观看北京残奥会心得体会如何写篇八

2022年4月8日,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总结大会在北京举行。作为一名冬奥会、冬残奥会志愿者,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会议直播,重温了那一段难忘的时光。

会议表彰了在冬奥期间各个岗位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工作人员、运动员、志愿者代表轮流上台发言,讲述自己的冬奥见闻。他们声情并茂,用一个个故事、一幕幕场景,将我们带回到了激情四射的冰雪盛会当中。我为他们的付出和努力而感动,为他们取得的成就和收获而骄傲。此时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冬奥的建设者。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习总书记的总结讲话。习总书记高度肯定了本节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取得的成果,赞美北京冬奥会真正做到了简约、安全、精彩。中国用实际行动,全面兑现了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运动之美,在国家社会上塑造了可信、可爱、可敬的大国形象。

习总书记强调,冬奥7年艰辛,奋斗铸就辉煌。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国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中国开启了冰雪运动新时代。我们青年人应当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

冬奥会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是心中不可磨灭的一件大事;但是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只是历史长河中短暂的一瞬。冬奥带给我们的,绝不只是几场精彩的比赛。它更像是一柄炬火,点燃了中国人心中尘封已久的冰雪之梦。

作为冬奥会的亲历者、参与者,我目睹了冬奥盛会的全貌。物资设备绿色环保,疫情防控稳中有序,庆典赛事让人难忘,这都是中国给世界上交的奥运答卷。在等待了百年之后,在奋斗了百年之后,我们终于以一个优雅的、骄傲的姿态,完成了对先辈们的承诺,再一次回答了那已经远去的“奥运三问”。这些都是冬奥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这些都是我们构建未来的坚实基础。

圆梦冬奥会,一起向未来。属于我们的冬奥周期还没远去,也不会远去。我们这些冬奥精神的继承者,也将会变成冬奥的冰雪使者,回到自己原本的岗位,在那里发光发热,用自身行动宣传冬奥精神,带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作为冬奥会志愿者,作为学生党员,我将在未来的生活中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不负祖国的期待。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发扬北京冬奥精神,以更加坚定的自信、更加坚决的勇气,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