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学习先进同学的心得体会 学先进个人心得体会(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7 11:01:44 页码:11
学习先进同学的心得体会 学先进个人心得体会(二篇)
2022-12-27 11:01:44    小编:ZTFB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有关学习先进同学的心得体会一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设立“党员集中学习活动日”为抓手,着力提升高新区(城南街道)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投身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实效性,为“打造高新产业集聚区、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建成宜居宜业新城区”提供精神动力和组织保证。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党员集中学习活动日”活动,引导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投身教育实践活动,增强查找和改进“四风”问题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使党员干部思想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

三、活动安排

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层级、领域、对象的特点,扎实开展“党员集中学习活动日”活动。

1、党政班子全体领导。党政班子集中学习活动日定为每周周六(学习时间内容见附件),要求全体党政领导要认真参加学习,撰写心得体会,同时按照要求参加联系点“党员集中学习日”活动。

2、机关各支部党员干部。机关各支部每月组织开展一次“党员集中学习日”活动,活动时间定为每月最后一周的周六,参与对象延伸至非党员的工作人员,党政领导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的学习活动。

3、村(社区)和企业党组织及广大党员。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党组织每月组织一次“党员集中学习日”活动,活动时间定为每月最后一周的周六。各党组织可利用“三会一课”等集中开展学习;“两新”组织党组织可结合实际采取小型、业余、分散的方式开展活动。

四、有关要求

1.强化领导带头。全体党政领导和各基层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要以身作则,带头开展理论学习,带头参加组织生活,带头开展主题活动,带头深入基层联系群众,以率先垂范的实际行动引领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党员集中学习活动日”活动。

2.强化宣传引导。要充分运用村务公开栏、简报、手机、网站、微博、远程教育网络等媒介,深入宣传开展“党员集中学习活动日”活动的重要意义,及时宣传、推广好做法、好经验,为“党员集中学习活动日”活动营造浓厚的氛围,引导广大党员把学习活动的过程转化为增强党性、塑造形象的过程,转化为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过程。

3.强化督促检查。我区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随机抽查各级党组织“党员集中学习活动日”开展活动的情况,检查领导干部的学习笔记,不定期组织开展学习体会交流和研讨活动,将优秀的心得体会刊登在活动简报上。同时把各村(社区)开展“党员集中学习活动日”活动纳入基层党建目标考核内容之一,通过多种形式,加强督查指导,着力提升开展活动的整体实效。

4.强化求实务实。开展“党员集中学习活动日”活动是细化实化全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基层党组织要紧密结合实际,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正确处理好活动开展与推进重点工作的关系,与单位所承担的职能、开展的日常工作结合起来,确保“党员集中学习活动日”活动取得实效。

有关学习先进同学的心得体会二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中学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是贯彻这种教育目标的一种重要方式。上个世纪以来,许多学校都对此作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在新课改的教材中,各科也安排了有关探究性学习的课程。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软硬件都相对落后,学生基本都来自于农村,他们不如城里的同龄人见多识广,独生子女或者留守少年的家庭教育环境,使他们缺乏自信,也缺乏对周围人事的关心。我校实行双休日,对距家较远而不能回去的寄宿生而言,往往有大量时间可以支配,作为班主任正好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开展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性活动。

开展研究性学习,对我校老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挑战。在阅读了大量研究性学习案例后,结合我校实际和学生实际,我将课题定为“校园·生活”。营造一个文明安全的校园,需要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只有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才能使学生关爱自己的校园,了解自己的生活,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校园主人翁的意识,自觉遵守和维护校园文明,远离危险,参与营造“平安校园”,同时,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道德素质。

(一)课题目标

1、认识到维护和创造校园文明、安全需要大家共同参与。

2、让学生学会设计、收集和处理信息,学会合作、讨论以及与他人的沟通,学会基本的调查研究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校园,关爱他人。

(二)方案设计

1、子课题的确立

“校园·生活”涉及面很广,学生也各有所长,各人兴趣爱好也不一样,又要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热情,我和学生共同设计了以下七个课题:“校园·生活”纪律现状与问题卫生现状与问题校园安全现状与问题校园水电节约情况调查教学情况调查校园饮食情况调查学生课余时间安排情况调查2、具体方案设计

课题组成员为高一(7)班66名同学。在公布七个子课题后,由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编成七个小组。每小组任命一名组长,再由组长组织成员共同讨论本小组研究方案,然后进行分工实施。

1、学习培训:对学生进行社会学研究方法(问卷法、访谈法、信息分析、撰写报告等)指导。

2、分组讨论,制定调查问卷并各复印30份。 讨论确定本组研究方案并进行调查。

3、各小组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讨论,并撰写调查报告。由班主任进行整体汇整。

4、课题总结。由班主任撰写整体报告,并利用班会课,对学生的调查活动进行总结点评。

(一)纪律现状与问题调查报告

总体来说,我校大多数学生的纪律状况良好,上课能够认真听讲,尊敬师长,考试和作业过程中都有较强自主性。但也有11%的学生存在一些问题,如打饭插队,上课玩手机或者睡觉现象等等。

问题存在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自律,同时和部分老师要求不严格也密切相关。

(二)学校卫生现状调查报告(大磊、李政策、苏敏、纪沈琴等19人)

对于寝室卫生,有一半同学认为寝室卫生间设计不合理。59%的同学认为寝室区有异味、不卫生。但同时,同学也坦承各班寝室垃圾能够及时清理。

对于教室卫生,高中部有近五成的班级达不到清洁要求。从调查结果来看,普遍原因是少数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对于校园卫生区卫生,绝大多数同学能够将垃圾倒在指定场所,对校园卫生间卫生也基本满意,但近七成的学生认为校园整体不是很清洁。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同学都有较强的卫生意识,能够自觉维护校园和教、寝室卫生,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希望生活在一个清洁的校园环境中,并承认这对学习有影响。学生们对良好卫生环境的普遍心理需求,是学校能彻底改善卫生的希望所在,只要学校适当调整卫生间布局,改善部分设施,加大宣传,班级进一步加强对卫生管理,并实施有效的监督机制,一个清洁美丽的校园一定会展现在我们面前。

(三)我校安全情况调查(杨玲、陆玉娟、尹星、吴小知、许荣等8人)

围绕安全问题,我们作了七个方面的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用电安全、运动安全和实验安全整体较好,分别只有7%和3%的同学出现过意外(原因不详)。

同学们意见较为集中的安全隐患有三个方面,一是校园丢失物品的情况较为严重,近一半学生承认丢失过物品或者有失窃经历。二是在校园一些监控死角,学生聚集吸烟情况普遍,有一半学生都知道这种情况存在;三是教学楼楼道照明情况有重大安全隐患,绝大多数同学对此表示不满。只有1/5的学生认为无所谓。

为此,小组建议学校为教学楼楼道装声控或者光控的照明灯。同时,对极少数学生攀爬围墙的行为,进行监督和制止。

(四)校园水电节约情况调查(陈彦宇、纪蓓蓓、桂盈盈、汪丽、吴青青、陈华等6人)

调查方式:问卷、访谈

本校87%的高中生都同意并提倡节约水电,并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如利用洗脸水洒地、洗衣服;减少手机的使用,保持长期待机状态等。但仍有少数同学在冬天用热得快烧水现象,这既不安全,也不环保。希望学校加强环保宣传,并制定相关的制度,让高中生为社会、校园的和谐发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五)教学情况调查(组长:田浩然)

调查方式:问卷、访谈

85%的学生认为本校教师教学严谨,辅导认真,对学生较热情。多数学生认为学校硬件设施配套齐全。但对老师的教学行为,仍有个别小问题存在。一是有部分老师经常在上课期间接听手机;二是极少数老师在上课期间吸烟;三是有1/4的高中生反映自己受过老师的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另外,也有学生反映教学楼漏雨,体育器材缺乏等问题。

建议学校对教师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改善教学设施,力创和谐文明校园。

(六)校园饮食情况调查(查文宝、高志、许涛、陈秋霞、桂佳、桂蜜枣等9人)

调查方式:问卷、访谈

调查显示,只有2%的同学对学校食堂满意。91%的学生都有吃零食的习惯,还有少数学生有节食的不良习惯。

建议学校食堂适当调低饭菜价格,用黑板或者公告等形式进行饮食健康知识宣传,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七)学生课余时间安排情况调查(张晟、刘超2人)

调查显示,在课余时间选择运动的学生只有11%,60%的学生选择休息,还有21%的学生仍然坚持学习。

从调查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同学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相当一部分同学不懂得劳逸结合。调查结果还显示,对于学生课余活动,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导致很多学生对这段时间的安排处于茫无头绪的状态。

希望各班加强对学生体育锻炼的宣传,学校和班主任要对学生课余时间安排进行科学引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