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保护黄河团课的心得体会总结 保护黄河实践心得体会(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7 16:40:57 页码:10
保护黄河团课的心得体会总结 保护黄河实践心得体会(四篇)
2022-12-27 16:40:57    小编:ZTFB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保护黄河团课的心得体会总结一

你们好!

我是杭州的一个小学生,今天写这封信是想和你们说说京杭大运河的环境保护问题——

一天,我和妈妈乘坐运河上的水上巴士,兴致勃勃地观赏着两岸风景。岸边,一些老人正倚着石栏悠闲聊天,还有一些老人坐在石凳上闭目养神。婀娜多姿的杨柳在风中摇摆着碧绿飘逸的秀发,树丛中许多快活的鸟儿自由地飞着、唱着。畅游在这美丽的图画中,我们多幸福啊!

可是,船行不远,我也发现了许多不协调的画面。比如,我看见一位阿姨竟然在运河里洗拖把,她把拖把在运河中弄湿,再搁到水泥台阶上,用脚使劲地踩,让乌黑的污水肆意流进河里;比如,河面上漂浮着不少可乐瓶、塑料袋等垃圾,一定是一些不自觉的人随意把大运河当成了天然垃圾桶吧?再比如,运河里来往行驶着不少货运船只,船工们在上面烧饭做菜,那些生活垃圾不都随手丢进了运河流中么?还有,岸边不少排污管整天“哗哗”地向运河里排着污水……

我们学校就在运河旁边,此情此景,我们平时就见过不少。我想,都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运河有着2400多年的历史,为了保护这举世闻名的历史遗产,我们怎么可以这样“虐待”她呢?

冈此,我想向你们建议:

一、减少对运河流的污染,不向河中丢掷垃圾、倾倒废物。(小学生作文 )运河上的船老大们更要有绿色生态的实际行动。

二、倡导绿色消费,使用无磷洗涤剂,减少水与空气的污染。

三、减少噪音,还运河一个宁静的空间。沿河公园里锻炼的人们播放音乐的声音要控制,船上的汽笛声也要尽量低鸣或少鸣。

叔叔阿姨们,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只要人人都能牢记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的运河流将更清,我们的地球将更绿,我们的天空将更蓝!此致

敬礼!

最新保护黄河团课的心得体会总结二

(一)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二)万物之灵之首,应负万物之灵之责!

(三)善待动物,和谐生存!

(四)保护动物吧。不然世界上的最后一种动物是人类。

(五)假如动物穿上你的皮!

(六)双肩的冻,及不上它们的痛,请不要穿毛皮。

(七)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的同类。

(八)地球上没有动物,那是一个没有活力的世界。

(九)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人类是动物信赖的伙伴。

(十)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只能在博物馆里才见到今天的动物。

(十一)保护动物,人人有责。

(十二)保护野生动物是人类更好的选择!

(十三)关爱野生动物,保护美好家园!

(十四)保护野生动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十五)保护鸟类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

(十六)爱鸟护鸟是人类的美德。

(十七)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安全!

(十八)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十九)同在地球上,共享大自然!

(二十)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二十一)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

(二十二)鸟是害虫的天敌鸟是人类的朋友。

(二十三)关注候鸟保护环境。

(二十四)保护鸟类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

(二十五)爱护动物,珍惜生命

(二十六)关爱野生动物,保护美好家园!

(二十七)保护野生动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二十八)保护鸟类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

(二十九)爱鸟护鸟是人类的美德。

(三十)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安全!

最新保护黄河团课的心得体会总结三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旧名镇远桥,位于滨河路中段白塔山下,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

它建于公元一九○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工程由德国商人承建,共花了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桥两端分别筑有两座大石坊,上刻“三边利济”和“九曲安澜”。桥有四墩,下用水泥铁柱,上用石块。弧形钢架拱梁,是后来进行加固工程时增建的。1920xx年,铁桥受战火影响,中断了11个昼,后经补修而复通。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桥名沿用至今。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位于兰州滨河路中段北侧,白塔山下、金池前,建于公元1920xx年(清光绪33年),是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也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中山铁桥长234米,宽7。5米,有6墩5孔的铁桥,桥上飞架5座弧形钢架拱梁。清光绪33年(1920xx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建起了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1942年改为“中山桥”,1954年,整修加固了铁桥,又增加了五座弧型架拱梁,使铁桥显得坚固耐用,气势雄浑。

中山桥位于兰州城北白塔山下的黄河铁桥。是兰州境内历史最为悠久的古桥。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中山桥的前身系黄河浮桥。黄河浮桥是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宋国公冯胜在兰州城西7里处始建的。明洪武九年(1376年)。卫国公邓愈将此桥移至城西10里处。称为[镇远桥"。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兰州卫指挥杨廉将浮桥移至现在的位置--白塔山下。至今兰州还存有建桥时所遗的重10吨。长5。8米的铸铁浮桥柱3根。人称[将军柱"。柱上铸有[洪武九年。岁次丙辰。八月吉日。总兵官司卫国公建斯柱于浮桥之南。系铁缆一百二十丈"的字样。

当年的黄河浮桥。用24只大船。横排于黄河之上。船与船之间相距5米。以长木连接。铺以板。围以栏,南北两岸竖铁柱4根。大木柱45根。有两根各长50米的粗铁绳。将船固定在河面上。冬季黄河结冰则拆除。春季则又重搭浮桥。[伫看三月桃花冰。冰泮河桥柳色青"的诗句。就是当时浮桥的写照。兰州古八景之一的[降龙锁蛟"也是指这种景色。

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20xx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银30。669万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将浮桥改建为长233。3米。宽7。5米的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1942年改为[中山桥"。

铁桥承建时。喀佑劳动保护曾保证保固80年。但历时仅42年。即1949年。铁桥受战火影响中断了11个昼夜。后经抢修虽恢复了通行。但人行桥上桥面晃动不定。已难以担负日益繁忙的运输任务。1954年。人民政府对铁桥进行了全面的整修加固。增加了弧形钢架拱梁。使这座古老的铁桥不仅变得坚固耐用。而且还威风凛凛。绚丽壮观。

随着时间的流逝。兰州市区已架起了10多座造型美观。结构新颖。工艺先进。气势不凡的铁路公路桥。这座古老的黄河铁桥已不实通黄河南北的唯一通道了。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敬仰它。观赏它。因为它象一部史诗。飧刻着兰州古往今来历史的变迁。展示了兰州人民灿烂艺术的画卷。

最新保护黄河团课的心得体会总结四

亲爱的同学们:

母亲河也就是黄河,它是中国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平方公里)。

千百年来,黄河孕育了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文明,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黄河是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现在它正在养着1亿多人口,50多个城市。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会很吃惊吧?黄河竟然能养活着1亿多人口,要是黄河被大家破坏了,那这1亿多人口该怎么生活呢?如果他们能活在这个世界上,也就那么点短短的时间,而且将生活地很难,很辛苦,他们有钱也得不到食物啊!作文

大家要保护黄河(母亲河),它对我们的贡献是很大的,如果有一天,黄河真的被破坏了,你将会怎么想的?如果养不活人们,人们将怎样生出下一代,下一代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能有更多的人能创造美好的中国。

所以我向大家提一下要求:作文

1、黄河边多种些花草、树木,防止泥土松陷。

2、减少用水量。

3、少伐树,减少环境污染。

4、对于水土流失做出措施。

5、不用一次性饭盒、筷子等。

6、宣传家人、朋友、亲戚保护母亲河。努力把母亲河保护得非常完美。

倡议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