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国学通鉴易学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 听国学经典讲座的收获(六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7 18:11:56 页码:14
国学通鉴易学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 听国学经典讲座的收获(六篇)
2022-12-27 18:11:56    小编:ZTFB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描写国学通鉴易学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说到国学的作用,其实很简单。就是告诉人们为人处事的方法、人生的哲理、做人要遵守的礼仪。

我也与国学有着一段不解之缘……上学期,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其中也包括趣味丛生、紧张激烈的国学知识竞赛。我和其他两名同学代表我们班参加了高年级组的比赛,并以绝对的优势夺得了第一名。之后,我和其他几名同学一起组成代表队,代表学校参加丰台区小学生国学知识竞赛。

本次比赛可谓高手如云。来自全区的8支代表队展开了一番龙争虎斗;比赛开始后,赛场气氛紧张而凝重。选手们一个个摩拳擦掌、全神贯注、跃跃欲试。凭借着扎实的基本功和一点点的运气,我们在比赛前半段一直保持领先,同学们的脸上都开始出现了笑意。

不料,赛场上风云突变。随着几道风险题的失利,我们的领先优势化为乌有,还被其他队拉开了一段距离。我和同学们的心里有些焦急,但大家都在互相鼓励:别着急,别着急。沉住气

最后一道决胜题!我们和另外一队积分相同,鹿死谁手马上就要见分晓了!负责按抢答器的我,心跳骤然加快,手心里湿漉漉的,眼睛紧盯着主持人的口型。随着主持人一声“开始”,我以闪电般的速度按下了抢答器!可出乎我意料的是,指示灯却在对手的台上亮起……

虽然我们与冠军失之交臂,但这也让我对韩愈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有了更深的理解。“学而时习之”应该是我们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国学知识是华夏五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凝结着人们世世代代总结出的道理与规律。我们所熟知的国学知识还只是沧海一粟而已。

国学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人们对它的探索也永无止境。希望大家都能沉浸在国学的广袤海洋中,感受国学知识带来的无限魅力!

描写国学通鉴易学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记得读中学时老师讲《孔雀东南飞》一文,文章并不算太长,我们学了一个星期,却一点不感到累。在这一周里我们被故事的内容深深吸引着,作者的文笔是那样的流畅、优美,用词是那样的精辟,凄美的情节让我们为之而动容。后来在课外,读了王勃的《藤王阁序》,更是爱不释手,其文章情文并茂,奔放自然之势,读来摄人心魄,其中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真是千古绝唱,让我感山川是那么的壮美,意境是那样的深远,有一种想投身于大自然中,去过闲云野鹤般生活的冲动。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不可否认,国学之“中庸之道”,也确实影响并发生过中国社会历某些被现代人认为丧权辱国的事实。君君臣臣夫夫子子的封建礼教,也确实是麻痹老百姓思想维护封建贵族利益的一种精神枷锁。但是,1817年,拿破仑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中国并不软弱,它只不过是一只睡眠中的狮子,中国一旦被惊醒,世界会为之震动。此话一出立即产生了轰动效应。尽管当时拿破仑的预言离现在是那么的遥远,而现实绝对给足了这个野心勃勃的战争狂人面子。我想,其中之含义绝不外乎他已经预感到;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中国人口众多、文化深厚。只有这样的国家才具备不怒而威的力量,而这种力量终究要爆发。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华永远值得我们发扬。“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精神,“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忧国忧民的情怀等等,这些凝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学,只有接续国学薪火,才能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这是一件大好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都要从做人开始。如果没有做人的基础,那就既不会有民族精神,更不会有革命精神。做人从哪里开始?从洒扫庭除,应对进退开始;从国学启蒙的“三百千”开始。这种学习不光是识字和道德思想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来对待。

孔子的精神和文化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把它称之为“国学”。以国学启蒙的范本“三百千弟”为例。《三字经》最重要的特点是条理清楚、文理明畅、概括精辟地传授历史文化知识,道德知识,团结友爱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应当刻苦等等,被誉为“袖里通鉴”。且反复劝勉学童勤学,敦促家长、老师认真对待对子弟、学生的教育。诵《百家姓》使我了解了中华民族姓氏的渊源。

《千字文》是世界上流行年代最久远,使用人数最多的儿童国学启蒙读本,在中国教育史、文化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文化的小百科全书。《规》是关于品德修养、行为规范的国学启蒙读本,将中华文化所倡导的忠、孝、仁、义、礼、智、信等理念用通俗的语言,浅近的历史典故讲述清楚。所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和光大革命精神,不可不从国学启蒙开始。回溯源头,传承命脉,“国学”是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

我们不妨把国学之“儒家思想”比做一种精神武器,在中国几千年历朝历代的封建势力掌握之下,只要对封建王朝达官贵人有利的,都可以拿来针对被压迫者使用。另外,从现在的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当时,无论孔子也好,孟子也好,老子也好,庄子也好,墨子也罢,从人的自身保护意识上来说,也绝对无法脱离当时社会现实而尽力维护当权者的利益。

不然,刀架到脖子上,怎么去周游列国?那儿来的三千?所以,《论语》也好,《孟子》也好,《道德经》也好,《逍遥游》也好,《兼爱》也罢,明显地倾向于当权者的利益。那么,有人要问;难道这就是“和”与“礼”的真谛吗?当然不是!因此,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被摧毁之后,中国的老百姓听到了两个新名词,一个是“革命”,一个是“民主”。

现在,我们可能已经明白;“和”必须建立在人性化平等的基础之上,才具有它真正的含义。“礼”应该保持人类善良的仁爱真实性,才能达到人与人之间完整的和谐。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在中国大地展开的一场,把国学、西学、一切知识学科几乎一扫而光。知识分子成了臭老九,许多国学大师都成了牛鬼蛇神。什么“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成了妄想复辟资本主义的大帽子口号。反复辟!批林批孔!一个接一个,国人的嘴似乎忘记了吃饭,满嘴都是“造反”与”革命”的口号。国人的精神思想已经被麻痹到几乎崩溃的地步,而国学的地位早已经荡然无存。

三十多年过去了,一个刚刚遭受了精神浩劫的中国,终于从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走到了现在。国学已经不是“四旧”或精神鸦片,国学文化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现今,__电视台的__吸引了多少人的眼球。__成了国人眼里的美女,__成了中老年人的偶像,__成了当代的明星,__的相貌也成了“有特点”的楷模。这一切,都是国学带给他们的魅力。这一切,都说明国学文化是提高社会文明、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我想,在当今物欲横溢的社会里,无论八零后也好,九零后也好,都应该拿起老祖宗留下的那些文化国粹认真的读一读,净化一下我们私欲泛滥的灵魂,让天上的古人安心、让地上的老人幸福。从“百善孝为先”的教诲之中,我明白了怎样交友,我明白了“孝”就是“和”,和而德、德而孝。

描写国学通鉴易学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国学是什么?国学实际上就是中国学的简称,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对中国固有传统学术文化的称呼。国学也叫国故,以前北大曾经出版过《国故月刊》。胡适提出过“整理国故”的口号。他说:“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台湾地区有些学者把它称为“华学”,出版有《华学月刊》,召开过“国际华学会议” 。

外国人对国学的称呼稍有不同。欧美,前苏联与东欧国家称之为“汉学”。英国汉学家斯坦因,法国汉学家伯希和,是研究“敦煌学”的,瑞典汉学家高本汉是研究汉语音韵的, 马伯乐是研究中国的语言和历史的。前苏联汉学家康拉德和龙果夫,是研究汉语和方言的。著名的汉学家还有美国的费正清,瑞典的马悦然等。日本、韩国称之为中国学,还有“中国学会”的组织机构。

本站认为中国学应该是正名,汉学、华学都是别称,正如中国话,也称为汉语、华语一样。大体上说,中国人称之为国学,外国人多称之为汉学,实际上是同一所指。

从五四到当代,国内学者对国学一直存在着两种态度。一是“国粹论”者,一是“国渣论”者。前者崇古嗜古,认为古代学术文化都是“国粹”,后者则非古反古,认为是“国渣” ,要人们“爱惜精神,莫读古书” 。这两种态度,都是片面的。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复杂的,它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继承和弘扬精华,否定和扬弃糟粕。如果不去接触,不去探讨和研究,又怎么知道哪是精华,哪是糟粕呢?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历史文化遗产最为丰富,而且延续到当代的唯一国家。所谓东方文化,就是以中国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对于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外国人一直不断的在研究,我们自己如果弃之不顾,严加拒绝,那就等于无自知之明。

解放以后,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国学一度成了禁区,没有人敢于公然提倡。改革开放以来,情况有所改观,政府发出了“整理古籍”的号召,并成立了古籍研究所,整理出版了一批古籍,做出了不少成绩。此外,还设立了“中国孔子基金会”,成立“中华孔子研究所”,召开“孔子学术讨论会”,创办“孔子研究”杂志,出版《孔子研究论文集》。1989年和1994年,时值孔子诞辰2540周年和2545周年,先后召开了两次“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并成立了“国际儒学联合会”。1991年还成立有“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出版《炎黄春秋》杂志,并计划汇编《中华文化通志》。但总的看来,力度还是不够的。国学的不少门类还无人问津。有些高校的“古籍研究所”,还只是徒有其名,没有做出多大成绩。

长期以来,倡导国学的人认为关于国学不能复兴的分析和推断属于实用主义的,并认为国学之所以在近代以来的发展过程中受到批判就是因为实用主义支配了人们的头脑,而倡导国学就是要让人们摆脱实用主义的困扰。的确,正是由于实用主义盛行,很多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的东西被遗弃了。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面。问题的另一面是,近代以来,传统文化之所以被现代所代替,根本的原因在于传统文化得以存在和绵延的农业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而以工业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现代文明正在主导人们的生活。随着现代社会日新月异,我们有理由相信传统文化中那些代表人类共同美德和追求的东西仍将会得到保存和发扬,而那些属于传统时代的部分会被淘汰和遗弃。

已故历史学家陈垣生前告诫他的学生说:“现在中外学者谈汉学,不是说巴黎如何,就是说东京如何,没有提中国的。我们应当把汉学的中心夺到中国,夺回北京。”“今天汉学的中心在巴黎,日本人想把它抢到东京,我们要把它夺回北京。”“史在他邦,文在海外的现象,是令人不能容忍的。这是国家的耻辱。决不甘心就这样下去。”(参见刘乃和《书屋而今号励耘》)要实现陈垣先生的遗愿,首先要从高等学校做起。中国人民大学开办了国学院,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国学院的课程应该包括哲学系,历史系,中文系的精华。此外,学生的古汉语和外语要能够过关。古汉语过关,不仅能够阅读,最好能够用文言写作,以保证研究质量。外语过关,才能超越世界水平。

高年级国学知识竞赛题答案(1)

1.《胡笳十八拍》琴曲记述的是什么故事?(蔡文姬流落塞外)

2.《广陵散》根据《晋书 嵇康传》讲的是什么故事?(聂政刺韩王)

3.唐朝的宫廷乐舞是?(燕乐)

4.七国象棋的发明者是?(司马光)

5.中国最古老的围棋棋谱专著是?(忘忧清乐集)

6.《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

7.《楚辞》中有“兰膏照烛”一句。这里点灯用的“膏”是一种?(动物油)

8.《春秋》是按什么记事的?(年)

9.《繁星》、《春水》是谁的作品?(冰心)

10.《格萨尔王》史诗是我国哪个民族的优秀作品?(藏族)

11.《嘎达梅林》是哪个民族的叙事歌曲?(蒙古族)

12.《格萨尔王》是哪个民族的长篇叙事诗?(藏族)

13.《镜花缘》的作者是?(李汝珍)

14.《洛神赋图》是谁的作品?(顾恺之)

15《霓裳羽衣》是我国哪个朝代的宫廷乐舞?(唐)

16.《千家诗》收录的是?(唐宋诗歌)

17.《清明上河图》是一幅?(社会风俗画)

18.《全唐诗》收录的是唐代?(4万8千多首诗)

19.《三国演义》中的“凤雏”是谁?(庞统)

20.《清明上河图》作于?(宋代)

21.《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是哪个朝代的人?(西汉)

22.《史记》中的“世家”是给什么人作的传?(诸侯王)

23.《十面埋伏》是?(琵琶曲)

24.《史记》是?(纪传史通体)

25.《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编著的?(笔记小说集)

26.《水经注》的作者是?(郦道元)

27.《水浒传》中貌似关羽,胡子长一尺五,人称“美髯公”的是?(朱仝)

28.《水浒传》中阮氏三兄弟人称阮氏三雄,其中绰号“立地天岁”的是(阮小二)

29.《水浒传》中绰号“玉麒麟”的是?(卢俊义)

30.《水浒传》中人称“浪里白条”的是?(张顺)

31.《四季歌》起源于?(魏.晋时期)

32.《孙子兵法》共有多少篇?(13篇)

33.《四库全书》的总纂官是谁?(纪晓岚)

34.《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孙武)

35.《藤王阁序》的作者是?(王勃)

36.《西厢记》的作者是?(王实莆)

37.《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位于?(新疆)

38.《阳关三叠》是甚么时候的琴曲?(隋唐)

39.《周易》是哪家的经典之一?(儒家)

40.《窦娥冤》的作者是:(关汉卿)

41.阿诗玛是我国云南哪个民族塑造的艺术形象?(彝族)

42.“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语最早见于谁的文章?(鲁迅)

43.按风俗,“腊八粥”应在阴历哪一天喝?(12月初八)

44.按图索骥中的“骥”本意指的是?(马)

45.八股文的题目主要摘自?(《四书》)

46.巴金的作品有?(家)

47.把进化论介绍到中国,并整整影响了一代人的世界观的译著是?(《天演论》)

48."霸王别姬”的故事最早见于?(《史记》)

49."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由谁而来?(赵晋)

50.帮助商鞅在秦国人民中树立威信的是?(一根木秆)

高年级国学知识竞赛题答案(2)

51.“榜上无名,脚下有路”。我国古代落第著书终成大器的是:(蒲松龄)

52.被称为荷月的月份是?(六月)

53.被称为“三苏”的北宋文学家父子中的父亲是 ?(苏洵)

54.被称为菊月的月份是?(九月)

55.被称为我国最最大的古典艺术宝库的石窟是哪一个?(甘肃敦煌莫高窟)

56.被称为“书圣”的古代书法家为(王羲之)

57.被称为我国“瓷都”的是指哪一城市?(景德镇)

58.被称为杏月的月份是?(二月)

59.被称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是谁创作的?(宋应星)

60.被称作东方威尼斯的是?(苏州)

61.被国内外人士誉为“中国三大国粹”的是?(京剧、国画、中医)

62.被赞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王维)

63."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语出?(《西厢记》)

64.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比欧洲早了多少年?(400)

65.鞭炮和爆竹哪一个历史比较悠久?(爆竹)

66."变脸”是哪个剧种的绝活?(川剧)

67.九宫格”的创始人是:(欧阳洵)

68.旧时我国的老百姓称什么动物为“仓神”:(鼠)

69.就体裁而言,正史都是:(纪传体史书)

70.康熙皇帝的庙号是:(圣祖)

71.科举考试中把考生的姓名糊没称“弥封”,它初始于:

(武则天)

72.科举中,会出现一人兼解元、会元、状元的“连中三元”,其分别是在什么考试中取得的?:(乡试、会试、殿试)

73.“孔”姓的来源是:(祖先的字)74.孔乙己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科举制度始创于何时?:

(隋朝)75.孔子曾说过:“微管仲,吾被发左衽”,这的“左衽”是指:(少数民族)

76.昆剧因何地而得名?:(江苏昆山)77.腊八粥”最早起源于:(佛教)78.来龙去脉”的成语产生于:(风水勘探)

79.“兰桂齐芳”的“兰桂”指:(子孙)80.狼毫”的原料取自:(黄鼠狼)

81.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庐山)82.李贺《梦天》诗云: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这里“齐州”是指哪里?:(代指中国)

83.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晚春)84.历史上“乐不思蜀”的是哪位皇帝?:(刘禅)85.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发生在哪两朝之间?:(北宋、辽)86.历史上曾有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是在:(东林书院)87.隶书是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对吗?:(对)

88.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语出:(秦观)89.“两袖清风”原指的是谁的“两袖”?:(于谦)90.临风舒四翼,映水作双身”描写的是:(蜻蜓)91.“六书”指的是:(造字方法)

92.柳宗元的《三戒》包括《临江之麋》、《永某氏之鼠》和:(《黔之驴》)93.“六畜兴旺”中的“六畜”是指猪、牛、马、羊、狗、鸡六种,其中人工驯化最早的是:(猪)

94.六一居士”是谁的别号?:(欧阳修)

95.鲁智深到哪里出家当了和尚?:(五台山)

96.明清两代称在国子监读书或取得进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对吗?:(不对)97.明代以后廷试的前三名依次是:(状元榜眼探花)

98.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最高级别“殿试”的第一名叫状元 第二名叫:(榜眼)99.明 清两代科举考试中最高级别的考试是:(殿试)100.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谁的诗词?:(苏轼)

国学试题

一、选择题

1.“四书”中不包括( )。

a.《大学》 b.《尚书》 c.《孟子》 d.《中庸》

2.《南华经》是( )的别称。

a.《老子》 b.《周易》 c.《庄子》 d.《抱朴子》

3.“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的名言。

a.张载 b.朱熹 c.程颐 d.王守仁

4.中国书法史上,有诸多不朽的佳作足以彪炳千秋,其中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是()。

a.王羲之《兰亭序》 b.米芾《蜀素帖》

c.苏轼《寒食诗帖》 d. 颜真卿《祭侄文稿》

5.下列四个朝代中,时间最靠前的是( )。

a.北魏 b.南唐 c. 西晋 d.北宋

6.我国古代最早提出“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

a.李斯 b.荀子 c.朱熹 d.董仲舒

7.《论语·为政》中,孔子所说的“而立”之年指的是()岁。

a.20 b.30 c.40 d.50

8.中国古代哲学中,有“阴阳八卦”的理论,这一理论出自()一书。

a.《尚书》 b.《论语》 c.《周易》 d.《孟子》

9.下列传统节日中,( )来源于二十四节气。

a.元宵节 b.中秋节 c.端午节 d.清明节

10.平常体育报道中经常用到“收官之战”一词,其中“收官”二字最初是()术语。

a. 书法 b. 围棋 c.绘画 d.音律

11.战国思想家荀子是( )学派的集大成者。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名家

1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历来是中国文人的理想,这句话出自( )。

a.《论语》 b.《庄子》 c.《孟子》 d.《大学》

13.《诗经》中的诗歌,共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属于民间歌谣的是()。

a.大雅 b.国风 c.小雅 d.颂

14.苏轼的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下列哪个节日有关?()

a.中秋 b.重阳 c.清明 d.上巳

15.成都某著名古迹门口有这样一副名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它说的是()。

a.杜甫 b.薛涛 c.诸葛亮 d.李冰

16.“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对我们提出修身养德的基本要求,这句话出自( )。

a.诸葛亮 b.孔子 c.欧阳修 d.孟子

17.中国绘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下列画家时代最早的是()。

a.阎立本 b.唐寅 c.郑板桥 d.文征明

18.唐朝是一个诗人辈出,群星璀璨的时代,下列诗人中,生活在晚唐的是( )。

a.王维 b.陈子昂 c.李白 d.李商隐

19.天府之国,历来不乏文人墨客,下列文学家中,( )不是四川人。

a.苏轼 b.司马相如 c.杜甫 d.陈子昂

20.下列文学家中,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

a.欧阳修 b.王勃 c. 柳宗元 d.王安石

二、填空题

1.“五经”包括《诗》、《书》、《礼》、《易》 。

2.“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是镌刻在千年学府,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 正门的一副对联。该书院位于今天的湖南大学校内。

3.山东曲阜有“三孔”,分别是“孔府”、“ ”和“孔庙”。

4.唐代楷书大家中,有“颜筋柳骨”之说,其中“颜筋”指的是 ,“柳骨”指的是柳公权。

5.屈原在不朽的长篇抒情诗《 》中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长太息以掩涕兮, 。”

6.“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概括了文学的多彩缤纷,包举万物,这句话出自刘勰的《 》。

7.传统音乐的“五音”包括“宫”、“商”、 、“徵” 、 。

8.“文房四宝”指的是 、墨、 、砚,并分别以湖笔、徽墨、 、端砚为上品。

9.孔子被后人奉为“至圣”,而被奉为“亚圣”的则是 。

10.《诗经·小雅》中“高山仰止, ”一句,常被用于比喻对于高尚品德的敬仰。

11.“初唐四杰”包括 、杨炯、卢照邻、 。

12.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 》一书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君子以厚德载物。”

13.苏轼评价 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14.出色的文人总是受到赞誉,唐代诗人中, 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 ”。

15.古代诗人多重“苦吟”,唐代与此有关的“推敲”的典故出自大诗人 。

16.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有一本著名的词话作品传世,它是《 》。

17.“春秋三传”包括《谷梁传》、《 》和《 》。

18.中国史传文学历史悠久,佳作迭出,其中著名史学家 不朽的作品《 》被鲁迅先生赞誉为“无韵之离骚”。

19.著名社会风俗画作品《清明上河图》出自北宋画家 之手。

20.明清科举考试最高级别的“殿试”前三名分别称作 、榜眼 和 。

三、对联题

1.剪取文湖三尺水

2.诗书千载经纶事

3.术业宜从勤学起

4.一帘风雅诗书画

5.青年不坠青云志

6.雄心可纳千江水

7.持其志勿暴其气

8.与弦作契风生竹

9.小园月明书韵雅

10.千古风流今胜昔

一、选择题1、魏晋多名士,有著名的竹林七贤,《与山巨源绝交书》是竹林七贤中的谁写给山涛的( )。a、阮籍 b、嵇康 c、刘伶 d、向秀2、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 )。a、射 b、御 c、礼 d、经3、科举制在中国影响深远,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那么殿试录取者称为( )。a、“大元” b、“解元” c、“进士” d、“榜眼”4、“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为哪位诗人的作品?( )a、李白 b、杜甫 c、李商隐 d、 李清照5、“豆蔻”是指( )岁。a、十三 b、十五 c、十八 d、二十6、中国的书院制度自唐代始,有官方和私人设置的两类,下列各书院属于官方创办的是( )a、岳麓书院 b、嵩阳书院 c、集贤书院 d、白鹿洞书院7、友谊的深浅,由下列那一个成语可以看出情义最为深重?( )a、莫逆之交 b、金兰之交 c、刎颈之交 d、点头之交8、一提到书法中的草书,人们便会想到“颠张醉素”,请问下列属于颠张的作品的是( )a、自叙帖 b、自言帖 c、中秋帖 d、黄州寒食帖9、鲁迅先生称( )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a、史记 b、汉书 c、三国志 d、资治通鉴10、郑谷有诗曰:“何事文星与酒星,一时钟在李先生。高吟大醉三千百,留着人间伴月明。”诗中的李先生指的是( )a、李商隐 b、李贺 c、李白 d、李煜11、“四羊方尊”是哪个朝代的文物:( )a、周 b、元 c、商 d、夏12、张渭《别韦郎中》一诗中有“不知郎中桑落酒,教人无奈别离何”一句,句中所提到的“桑落酒”原产地在( )a、永济 b、桑落 c、汾阳 d、绵竹13、“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百家中那位思想家的观点( )a、孟子 b、韩非子 c、荀子 d、老子14、爵是一种典礼时用的酒器,那么爵有几只脚?( )a、三只脚 b、两只脚 c、四只脚 d、五只脚15、魏晋时期,建安七子是当时文学的代表人物,下列属于建安七子的是( )。a、嵇康 b、曹植 c、山涛 d、阮瑀16、南宋时期出现了中兴四大诗人,其中陆游声名最著,下列各诗句不是陆游所作的是( )。a、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c、折腰曾愧五斗米,负郭元无三顷田。d、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17、下列哪一个名称的由来与伍子胥有关?( )a、月老 b、千金小姐 c、新郎 d、岳父18、下列不属于中医别称的的是( )a、杏林 b、悬壶 c、黄芪 d、歧黄19、“茕茕子立,形影相吊”出自( )a、《出师表》 b、《答司马谏议书》 c、《陈情表》 d、《报刘一丈书》20、下列不属于“十三经”的是( )a、周易 b、尚书 c、史记 d、尔雅21、“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是由谁提出的( )a、范缜 b、柳宗元 c、周敦颐 d、刘禹锡22、( )时期,国家设立五经博士。a、秦始皇 b、汉武帝 c、汉高祖 d、光武帝2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 )a、慧思 b、慧能 c、神秀 d、玄奘24、宋朝著名的女词人除了大家所熟悉的李清照外,还有一位朱淑真。前者的词集叫做《漱玉词》,请问后者词集是 ( )a、《饮水词》 b、《花外集》 c、《梦窗词》 d、《断肠词》25、韩非子的法治思想主要强调什么相结合( )a道、术、势 b法、术、势 c道、法、势 d 道、法、师26、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美术形式,我国存世最早最完整的国画作品是下列的哪件作品?( )a、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b、 张僧繇的《梁武帝像》c、周昉的《簪花仕女图》 d、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27、下列名句出处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方今天下,舍我其谁。②朝闻道,夕死可矣。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④九层之台,起于累土。a、孔子孟子老子庄子 b、孟子孔子老子庄子c、孟子孔子庄子老子 d、孔子孟子庄子老子28、鲜卑族俗称其主为( )a、天子 b、陛下 c、可汗 d、大王29、西汉哪位皇帝在位是昭君出塞嫁给了呼韩邪单于( )a、汉元帝 b、汉武帝 c、汉高祖 d、汉明帝30、“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位于现在哪个省( )a、新疆 b、甘肃 c、宁夏 d、陕西二、填空题1、“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剌虐入木三分”这一对联是 的写照。“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王维的《 》。2、 ,无人知是荔枝来。3、我国第一部中医学典籍是 。4、明代四大奇书是 、 、 、。5、明王士桢曾以玩笑的口吻说:“獭祭曾惊博奥殚,一篇锦瑟解人难。”(《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李商隐《锦瑟》中颈联是:, 。6、宋代书法有苏黄米蔡四家,苏黄米蔡分别是指 、、 、 。7、出色的文人总是得到盛誉,我们称 为“诗圣”, 为“诗仙”, 为“诗家天子”, 为诗鬼, 为诗豪。8、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写爱情的千古名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9、黄鹤楼是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古今写黄鹤楼的诗篇数不胜数,像崔颢的昔人已乘黄鹤去, 。李白的雪点翠云裘, 。10、文学史上“风骚”并称,其中“风”指 ,“骚”指 。 11、填写下列古都的现在地名:长安 大都 临安 建康12、“临川四梦”指的是 的《 》、《 》、《 》、《 》,四部写有梦境的戏剧作品13、金圣叹所称的“六才子书”是 、 、 、 、 。14、中国最早的山水画作品是隋代展子虔的 。

b d c d a c c b a cc a c a d c b d c ca b b c b a b c a b

五、试举出下列各句中“之”字在文法上的区别:      1.学而时习之      2.先生将何之      3.之二虫又何知      4.南宫绦之妻之姑之丧 

国学试题100题1、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时引用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谁的名言?a顾炎武b关天培c林则徐(答案:c林则徐。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全诗如下: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这首诗作于一八四二年八月,林被充军去伊犁途经西安,口占留别家人。诗中表明了林在禁烟抗英问题上,不顾个人安危的态度,虽遭革职充军也无悔意。赴戍:到充军的地方去。“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大意是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把生命交付出来;难道可以有祸就逃避,有福就迎受吗?春秋时郑国子产受到诽谤,他说:“苟利社稷,死生以之”。趋:迎受。苟利二句是林则徐最喜爱,经常吟咏的诗句。)2、我国很早就有了穿木屐的相关记载,例如东晋诗人谢灵运发明的“谢公屐”,它在当时的用途是:a、舞鞋;b、上朝穿的朝鞋;c、登山鞋。(答案:c、登山鞋。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日:“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历史上传说的南朝诗人谢灵运发明的“谢公屐”是一种活齿木屐,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便于蹬坡和泥泞中行走,给旅游活动带来极大方便。据传说当时的人们争相效仿,并名之日“谢公屐”。)3、唐代诗人顾况曾对白居易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但他在看完白居易的一篇诗作后,马上转变态度,说:“有才如此,居亦何难!”顾况看到的是白居易的哪句诗?a、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d、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答案: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十六岁时,白居易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当时的考试,考生公开在试卷上题写姓名,试卷并不密封。主考官在决定考生的“去取高下”时,考生答题的好坏只是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考生平日所作诗文及声望,还要照顾推荐者的意见,说情者的面子,权势者的人情。因此,许多应试举人为增加及第的可能性,就会将自己平日的诗文加以编辑,考试以前呈送给当时在社会上、政治上和文坛上有地位、有影响的人,请求他们向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推荐,从而增加自己及第的希望。白居易就将自己的诗集投给当时的名士顾况。顾况这个人很有才气,但脾气高傲,瞧不起后辈的文章。如果诗文他能连看上两遍,就算上等的了。所以很多人送诗都不敢进门,因此他家的门被戏称为“铁门关、金锁匙”。 白居易到顾况的府中呈上自己的诗作。顾况一见白居易是个乳臭未干的年轻人,心里就已经不以为然了。等到接过诗集一看,上写着“太原白居易诗稿”,心里认为这个年轻人毫不谦逊,便取笑他说:“名居易,只恐长安米价太贵,居之不易。”白居易听出话中的讥笑之意,但一言不发。顾况打开诗集,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刚读完前四句,顾况就不由得高声赞叹说:“好诗!”又想起刚才自己挖苦的话,就反过来赞许地对白居易说:“能写出这样的句子,不要说是长安,就是整个天下,你也可以‘居易’了!”当时有人戏题两句道:“顾才子掣开金锁匙,白乐天撞破铁门关。”从此,白居易便名噪京师,仕途得意。4. (1)他是一位文学家;他善用寓言来表达哲理或者政见;我们熟悉的“黔驴技穷”的故事就出自他笔下;他位列唐宋八大家;“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他的名句。a 韩愈b 柳宗元 c 欧阳修 d 苏轼(答案:b、柳宗元。柳宗元《三戒•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另,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5.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是宝玉对黛玉的第一印象,其中“靥”是指:a.酒窝 b.眼睛 c.嘴角 d.腮帮 a6. 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a.挂香包 b.插艾蒿 c.登高采菊 d.喝雄黄酒 c7、下面三十六计中哪一计是靠制造假象来迷惑敌人的?a、树上开花; b、围魏救赵; c、顺手牵羊。(答案:a、树上开花。三十六计第二十九计说:“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借助某种局面或手段布成有利的阵势,兵力弱小但可使阵势显出强大的样子。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语出《易经•渐》卦。渐,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上卦为巽为木,下卦为艮为山。卦象为木植长于山上,不断生长,也喻人培养自己的德性,进而影响他人,渐,即渐进。本卦上九说“鸿渐于陆,其羽可为仪,吉利。”是说鸿雁走到山头,它的羽毛可用来编织舞具这是吉利之兆。此计运用此理,是说弱小的部队通过凭借某种因素,改变外部形态之后,自已阵容显得充实强大了,就象鸿雁长了羽毛丰满的翅膀一样。古人按语说:此树本无花,而树则可以有花,剪彩贴之,不细察者不易发,使花与树交相辉映,而成玲珑全局也。此盖布精兵于友军之阵,完其势以威敌也。用假花冒充真花,取得乱真的效果,前边已作过分析。因为战场上情况复杂,瞬息万变,指挥官很容易被假象所惑。所以,善于布置假情况,巧布迷魂阵,虚张声势,可以慑服甚至击败敌人。)8. 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9.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c.公生明,偏生暗b10.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提到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羽扇纶巾”形容的是下面哪位历史人物?a.诸葛亮 b.周瑜 c.曹操 b11. “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描写的是:a.下棋 b.战场 c.戏台 c12. 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这和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不谋而合?a.老子 b.孟子 c.荀子 d.孔子 a13. 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a14. 北京有着三千余年的悠久历史和八百多年的建都史,它在不同朝代也有着不同的称谓,下面哪个不是北京的别称?a.大都 b.中都 c.上都 d.南京c

15. 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a.胡适之 b.周作人 c.郁达夫 d.唐三藏 a16、小王模仿古人填了一首词写完之后发现正文正好100字,请问他用的是哪种词牌?a、满庭芳; b、雨霖铃; c、念奴娇; d、水龙吟。(答案:c、念奴娇。念奴娇又名百字令。水龙吟102字,雨霖铃103字,满庭芳95字。)17、马可•波罗曾在他的游记中描述了一座美丽的中国石桥,后来西方人都称这座桥为“马可•波罗桥”。这座石桥是:a、卢沟桥; b、赵州桥; c、二十四孔桥; d、洛阳桥。(答案:a、卢沟桥。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桥东为宛平县城,明崇祯十一年建。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18、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美术形式,我国存世最早最完整的国画作品是下列的哪件作品?(a)a、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b、张僧繇的《梁武帝像》c、周昉的《簪花仕女图》 d、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1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b)a、慧思 b、慧能 c、神秀 d、玄奘20、“茕茕子立,形影相吊”出自(c)a、《出师表》 b、《报任安书》 c、《陈情表》 d、《报刘一丈书》21、“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百家中那位思想家的观点( c )a、孟子 b、韩非子 c、荀子 d、老子22. 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a、早上 b、中午 c、傍晚 c23. 梨园用来指代戏曲界,那么“杏林”指代的是:(b)a、教育界 b、医学界 24. 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 (c)a、文章 b、画作 c、乐曲 25. 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虚龄。他们是: (a)a、孔子和孟子 b、老子和庄子 c、汉高祖和汉武帝 d、周武王和周文王26、西汉哪位皇帝在位是昭君出塞嫁给了呼韩邪单于( a )a、汉元帝 b、汉武帝 c、汉高祖 d、汉明帝27、下列不属于“十三经”的是( c )a、周易 b、尚书 c、史记 d、尔雅28、明朝永乐年间,从西洋归来的郑和船队带回了一只西方异域兽“麒麟”,就是现在我们所知的:(d)a、狮子 b、金钱豹 c、河马 d、长颈鹿29、“双簧”是我国一门独特的曲艺形式,它得名于:

a、初演得两人都姓黄;b、表演者使用的乐器叫做簧;c、表演者巧舌如簧。(答案:a、初演得两人都姓黄。咸丰帝死后,慈禧太后专权,除了爱看戏,她也爱听曲艺说唱。据说一次传黄辅臣进宫演出,当时黄已经七十多岁不能演唱了,若进宫去唱不了,要问罪,不进宫是抗旨不遵,要杀头。怎么办?他想了个办法。他儿子也能弹能唱,于是就带他儿子进宫,表演时让他儿子蹲在袍子下面唱,他自己坐着弹弦子,唱时只张嘴学他儿子的口形。慈禧看了很高兴,说:“你老了老了,嗓子倒好了,真是返老还童呀!”黄辅臣一谢恩下跪,慈禧发现他嗓音嘶哑,同时也发现了他的儿子,开始大怒,后得知一唱一表时高兴了,说:“你们这是双黄呀!”双黄本是两个姓黄的意思。后来为和京剧的二黄相区别,将黄字加个竹字头,从此有了双簧之名。所以说是慈禧太后御赐的名字,这种传说是人们公认的。但事实上,不经允许,黄辅臣是不能将他的儿子带进宫的,在太后面前暗中演唱更是不可能。这些只能说明,双簧是清末黄辅臣创造的一种曲艺形式。)30.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aa、月亮 b、姻缘 31. 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 c a、新婚 b、搬家 c、妻子生了个男孩 d、考试通过32、下列哪个成语典故说的是吕不讳的故事?(a)a、一字千金 b、一诺千金c、一饭千金d、一掷千金33、甲骨文最早是在哪种物品上发现的?(b)a、青铜器 b、药材 c、墓碑 d、竹筒34、“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是出游的一句名诗,其中“大材小用”形容的是下面哪位人物?(b)a、韩愈 b、辛弃疾 c、庞统 d、宋玉35、吃年糕的习俗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a、伍子胥 b、范蠡 c、屈原36、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当中哪一种是其余三种的起源?(d)a、草书 b、行书 c、楷书 d、隶书37、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和“尺”哪个更长?(b)a咫 b 尺3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b)a孔子 b 孟子39下列古代名曲哪一首是琵琶曲?(a)a 十面埋伏b 高山流水40“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b)a 21点至23点 b 23点至凌晨1点 c凌晨1点至3点41如果你想到图书馆借阅寓言性质的书,在下列书籍中应优先选择哪一本?(c)a 《史记》 b《论语》 c《庄子》42“鼎”的最初用途是:(c)a祭祀用礼器 b地位象征物c烹煮器具43风筝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a)a 通报消息 b娱乐健身44《齐民要术》是关于:(b)a君主如何统治国家的著作 b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的著作45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写道:“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其中“司马青衫”指的是:(c)a 司马相如 b崔莺莺 c 白居易 d 杜甫46天干地支纪年始于汉代,请问这种纪年是以哪一天为起点的?(c)a除夕 b正月初一 c立春 d春分47唐朝文宗御封的“三绝”指的是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和:(a)a裴旻(mín)的剑舞 b公孙大娘的舞蹈 c吴道子的画48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有南狮和北狮之分,其中狮头以刘备、关羽、张飞等三国人物的戏曲脸谱来打造的是:(a)a 南狮 b 北狮49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满一百岁被称为:(a)a 期颐 b耄耋50我国现在存最早的兵书是:(a)a 《孙子兵法》 b《孙膑兵法》51下面哪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师”?(c)a京剧 b黄梅戏c 昆曲 d越剧52陛下是古时对君王的尊称,其中“陛”的意思是:(a)a宫殿的台阶 b天的别称 c玉玺53“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谁的名句?(b)a李白 b杜甫54中国人常说“五福临门”,下面哪一项是属于“五福”的?(a)a品德高尚 b子孙成群5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体现出:(b)a怀疑精神 b辩证法思想56“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诗描写的是谁的爱情故事?(b)a牛郎和织女 b唐明皇和杨贵妃57. 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什么?(a)a文章书画稿费 b替人研磨墨汁 c为人作序 58“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诗是谁写的?(a)a 元好问 b柳永 c 晏殊59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b)a黄河 b长江 c 淮河60“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谁的诗句?(a)a 李商隐 b 骆宾王61“一琴一鹤”所形容的是:(a)a为政清简 b平安长春 c淡泊名利62陕西省一块著名的“无字碑”,它与哪位皇帝有关?(b)a 秦始皇 b武则天63“熄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古代书信通过邮驿传递。唐代管理这类工作的中央管理机构是:(a)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64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a)a 晚春 b仲夏65唱念做打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其中“做”指的是:(b)a 面部表情 b 舞蹈动作 c器械表演66《孙子兵法》的作者是:(a)a 孙武 b 孙膑67《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面包括多少首诗?(b)a 三百首 b 三百零五首68河姆渡遗址位于:(b)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69“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b)a文章 b书法70“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b)a十五岁 b二十岁71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a)a《弟子规》 b《三字经》 c《千字文》72“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哪位历史上的哪位才女?(c)a朱淑真 b秦良玉 c 李清照73“揭竿为旗,斩木为兵”形容的是哪一场起义?(b)a赤眉起义 b 陈胜吴广起义 c绿林起义 d黄巾起义74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应该用下面哪种称谓?(b)a家弟家妹 b舍弟舍妹 c息弟息妹75、“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位于现在哪个省( b )a、新疆 b、甘肃 c、宁夏 d、陕西76、鲜卑族俗称其主为( c )a、天子 b、陛下 c、可汗 d、大王77、韩非子的法治思想主要强调什么相结合(b )a道、术、势 b法、术、势 c道、法、势 d 道、法、师78、宋朝著名的女词人除了大家所熟悉的李清照外,还有一位朱淑真。前者的词集叫做《漱玉词》,请问后者词集是 ( c )a、《饮水词》 b、《花外集》 c、《梦窗词》 d、《断肠词》79、( b )时期,国家设立五经博士。a、秦始皇 b、汉武帝 c、汉高祖 d、光武帝80、“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是由谁提出的( a)a、范缜 b、柳宗元 c、周敦颐 d、刘禹锡81、下列不属于中医别称的的是( d )a、杏林 b、悬壶 c、黄芪 d、歧黄82、下列哪一个名称的由来与伍子胥有关?( b )a、月老 b、千金小姐 c、新郎 d、岳父83、南宋时期出现了中兴四大诗人,其中陆游最著名,下列各诗句不是陆游所作的是( c )。a、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c、折腰曾愧五斗米,负郭元无三顷田。d、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84、魏晋时期,建安七子是当时文学的代表人物,下列属于建安七子的是( d )。a、嵇康 b、曹植 c、山涛 d、阮瑀85、爵是一种典礼时用的酒器,那么爵有几只脚?( a )a、三只脚 b、两只脚 c、四只脚 d、五只脚86、张渭《别韦郎中》一诗中有“不知郎中桑落酒,教人无奈别离何”一句,句中所提到的“桑落酒”原产地在( a )a、永济 b、桑落 c、汾阳 d、绵竹87、“四羊方尊”是哪个朝代的文物:( c )a、周 b、元 c、商 d、夏88、郑谷有诗曰:“何事文星与酒星,一时钟在李先生。高吟大醉三千百,留着人间伴月明。”诗中的李先生指的是( c )a、李商隐 b、李贺 c、李白 d、李煜89、一提到书法中的草书,人们便会想到“颠张醉素”,请问下列属于颠张的作品的是( b )a、自叙帖 b、自言帖 c、中秋帖 d、黄州寒食帖90、中国的书院制度自唐代始,有官方和私人设置的两类,下列各书院属于官方创办的是( c )a、岳麓书院 b、嵩阳书院 c、集贤书院 d、白鹿洞书院91、“豆蔻”是指( a )岁。a、十三 b、十五 c、十八 d、二十92、“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为哪位诗人的作品?( d )a、李白 b、杜甫 c、李商隐 d、李清照93、魏晋多名士,有著名的竹林七贤,《与山巨源绝交书》是竹林七贤中的谁写给山涛的( b )。a、阮籍 b、嵇康 c、刘伶 d、向秀94、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 d )。a、射 b、御 c、礼 d、经95、科举制在中国影响深远,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那么殿试录取者称为( c )。a、“大元” b、“解元” c、“进士” d、“榜眼”96. 一部著作的完成需要很长的时间,请问下列哪部著作的成书时间最长? aa《徐霞客游记》b《说文解字》 c《天工开物》 d《梦溪笔谈》 97. 元太祖铁木真是蒙古草原上的英雄,他被人们尊称为“成吉思汗”,“汗”的意思是大王,那么“成吉思”的意思是: ba天空 b大海 c草原 d高山 98. 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其中“衡”是指哪个方面的标准? da长度 b面积 c体积 d重量 99. 下列哪个成语和“道听途说”一词意思更接近? ba空穴来风 b三人成虎 100. 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 aa戊 b戍 c戌

 

一、成语对联:

    题目要求:根据对对联的要求,对出一个成语作为题面给定成语的下联。例如:“瓜熟蒂落”可以对“水到渠成”

 

(1)上联:绳锯木断     下联:水滴石穿

(该题必须对“水滴石穿”。语出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这里描述的是一则故事。说的是张乖崖做崇阳县令时,看见一个小吏从库房出来,鬓角边头巾下面藏着一枚钱,就责问他这钱是哪里来的?小吏回答:是县库里的钱。”张乖崖叫衙役用木棍打他,小吏生气地说:“一枚钱有什么值得提的,你竟用木棍打我,你能打我,难道还能杀我吗?”张乖崖提起笔来判决说:“一日贪污一枚钱,一千日就是一千枚钱,时间长了,绳子能把木头锯断,水点可将石块滴穿。”于是亲自提剑走下台阶,斩了那个小吏,并禀报台府请求对自己的处罚。直到今天,崇阳人还在传颂这件事。)

 

(2)请在“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两句上各加一个字,形成一个五字联。

     例如: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参考答案: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轻风拂细柳,淡月吻梅花。               轻风拂细柳,淡月照梅花。

(这里有一则故事。据说,一次小聚,大才女苏小妹出一对词,原句是:轻风细柳,淡月梅花。让苏轼与黄山谷在上下对中分别加一字作腰,变为五言联句。苏轼吟道:“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小妹思忖片刻,以为并非最佳。黄山谷对曰:“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依然摇头。苏轼言道:“看来还得领教贤妹的手笔了。”小妹闻言微微一笑。由于词句中没有动词,苏小妹在前后句各加了一个字:“扶”“失”。随口吟出:“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意思是:“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下句中添“失”非常贴切。以“扶”、“失”二字作腰,贴切地表现了细柳在轻风之中弱不禁风的娇态以及如雪的梅花融化在皎洁的月光之中的情景。试想,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强了这一首诗的感染力。)

(3)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如果不用“绿”字,可以换成什么字,并加以解释。

参考答案:春风又拂江南岸。

二、抢答题。说出下面记述中描绘的人物或事物。

(1)他是一位小说家;他出生于名门望族;他的家族因受株连被抄家;家境的衰败使他饱尝了人生的辛酸;他的作品至今仍被人们广泛研究,甚至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科;他的作品中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典型人物。

 

(答案:曹雪芹)

(2)这是一部小说;这部书的作者经历了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这部书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这部书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气;这部书中还刻画了一个因中举而发疯的读书人。

 

(答案:《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

(3)这是一个词牌名;该词牌下阙以三个三字短句开始,极具特色;毛泽东主席在横渡东湖后也以此词牌创作了一首名篇;苏轼用这个词牌创作的词被改编成歌曲,并由王菲演唱;这个词牌名字有四个字。

 

(答案:水调歌头)

(4)这是一篇诗作;天旋日转,天生丽质等成语在这首诗中都出现过;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爱情故事;这首诗的作者还写过《琵琶行》;“杨家有女初长成”是其中的名句。

 

 

(答案:《长恨歌》。“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诗中还有很多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名句流传至今,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5)他是一位历史人物;他与“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一典故有关;在一次

决定性的战役中,他的军队以少胜多大破敌军;他曾统治中国南方地区达半个世纪之久;曹操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所说的就是他。

 

(答案:孙权)

三、pk七步台。

(1)旗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服饰。旗袍是:

a、左襟压右襟

b、右襟压左襟

 

(答案:a、左襟压右襟。延伸:左襟压右襟是汉族服饰文化的特点。)

(2)《三国演义》中刘备见到诸葛亮家悬挂了一幅对联,写的是:

a、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答案:a、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3)清代的“八大山人”指的是:a、一位画家

b、八位画家

 

(答案:a、一位画家。即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朱耷。)

(4)下列植物中,不应当出现在《岁寒三友图》中的是:a、菊

b、梅

c、竹

 

(答案:a、菊。)

(5)下列哪种青铜器是盛酒器?

 

a、鼎

b、勺

c、尊

d、盘

 

(答案:三、尊。)

(6)宣纸得名于它的:

 

a、用途

b、材质

c、产地

d、使用人群

(答案:c、产地。安徽宣城。)

(7)下面哪个是农历五月的别称?

a、杏月

b、桃月

c、榴月

d、荷月

 

(答案:三、榴月。【延伸】以花命名的农历各月份的诗意别称:正月——柳月,银柳插瓶头,又称柳月;二月——杏月,杏花闹枝头,又称杏月;三月——桃月,桃花粉面羞,又称桃月;四月——槐月,槐花挂满枝,又称槐月;五月——榴月,石榴红似火,又称榴月;六月——荷月,荷花满池放,又称荷月;七月——巧月,凤仙节节开,又称巧月;八月——桂月,桂花遍地香,又称桂月;九月——菊月,菊花傲霜雪,又称菊月;十月——阳月,芙蓉显小阳,又称阳月;十一月——葭月,葭草吐绿头,又称葭月;腊月——梅月,梅花吐幽香,又称梅月。此外,农历月份还有其它许许多多的别称。)

(8)下列诗词名句出自男子之笔的是:

a、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b、北风历兮肃冷冷,胡笳动兮边马鸣;c、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d、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答案:c、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清朝纳兰性德《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柬友》。全诗: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其它:“一、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出自武则天《如伊意娘》;“二、北风历兮肃冷冷,胡笳动兮边马鸣”出自蔡文姬《悲愤诗》;“四、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出自李清照《武陵春》)

(9)古代有很多姓氏都来源于官职,司马德职能是什么?

a、农耕

b、军政

c、养马

d、水利

 

(答案:b、军政。【延伸】司马——主管军政、军赋;司徒——主管征发徒役,兼管田地耕作与其它劳役;司寇——主管刑狱、纠察;司空——主管礼仪、德化、祭祀等。) 

描写国学通鉴易学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一、活动主题:

天天好营养,一生享健康

二、活动时间:

20xx年5月17-23日

三、活动范围:

以20xx年111所监测学校为重点,在全县各中小学校开展宣传活动。

四、活动内容:

1. 宣传“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栏、黑板报等等多种宣传方式,走进校园、社区、家庭,广泛宣传“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的意义和效果。

2. 普及学生营养知识,倡导健康的膳食行为。

⑴制作传播材料。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印制将宣传材料电子版和多媒体课件放在“xx疾控工作群”和“xx学生营养餐工作群”,各乡镇卫生院和各监测学校自行下载制作。

⑵开展大讲堂活动。各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员要围绕“天天好营养,一生享健康”的主题,针对好食物、好营养,预防慢性病等多个方面,深入到学校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活动,可邀请学生家长和媒体参与,以引起社会和家长对学生营养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3)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活动。各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主题班会、作文比赛、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宣传活动。

(4)开展现场活动。“5.20”中国学生营养日当天,县营养办、县疾控中心选择1所农村营养改善计划监测学校,开展以下活动:1、学校选择1个班级组织召开1次“营养与健康”的主题班会;2、针对学生、老师和学校食堂管理人员举办1期“营养与健康”的科普讲座。

五、总结:

各乡镇卫生院和学校要结合当地实际,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注意收集相关影像和文字资料,整理归档,并在活动结束后10日内撰写活动总结,连同影像资料报县营养办和县疾控中心。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系人:

丁龙 电话:xx

邮箱:xx

描写国学通鉴易学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五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指导计划为基础,使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复兴中华民族。增强民族内聚力、振奋民族精神、整合群体价值、协调社会秩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康成人。

二、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大声地朗读。能理解个别句子的意思,明白其中所蕴含的简单道理,为学生提供一些做人的思想和行为指导,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2、开设经典诗文诵读活动,让孩子们更系统的接受国学熏陶,强化素质,加强对孩子们的启蒙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3、开启少年儿童的潜能,特别是右脑、潜意识的巨大记忆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智慧,使识字、阅读、记忆、观察、思维、判断、想象、决策、创造、体能、灵感等多方面潜力得到更为科学、更为高效的开发和培育。

三、经典诗文诵读的内容:

诵读《语文课程标准》中附录的小学阶段必须诵读的诗词。

四、课程开设的教学时间:

每周开设1节课;其他利用学校课前准备、早读等课余时间开展活动巩固。

五、课程开设的教学原则:

1、不求甚解,只要熟读会背。

2、不要苛求,要多多鼓励。不要用同一标准要求全体学生,只要半数以上的学生能背诵,就可以进行下一篇。

3、不一暴十寒,要持之以恒。

4、不要死板,要注重兴趣。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5、不拘泥形式,教无定法。人人可以是老师,处处可以为教室。

6、不孤立地教学,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六、经典诗文教学方法:

1、诵读法。其法只有一句话:“同学们,跟我念。”只是让儿童多听多念。带念一遍,再一遍,然后鼓励全班齐念、分组念、个别念、默念„„采用多种形式,

让学生读出声、形、情、味、神。想方法多听多念。教学中可以加强范读,以便让学生读时有榜样、有兴趣、有信心。

2、多媒体网络学习法。利用多媒体声、光等刺激,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

3、活动学习法。把经典的诵读与学生的文艺表演、体育游戏等结合起来。如集体演唱《弟子规》,配乐背诵,边诵经边做操等。

七、保障措施:

1、提高师生对开设“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意义的认识。要充分利用书籍、报刊、电视、网络、会议等途径、方式,学习有关知识,情感体验,激发对中华经典的认同感、亲近感。

2、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与热情。

3、定期在班内开展诵读大赛活动,并予以奖励,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快乐。

描写国学通鉴易学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六

经典如黑夜中的一颗明星,点缀了夜空;她又如沙漠中的一颗小草,点染了沙土;而在当今,她似一个知识库,点亮了我们的心灵。——题记

经典诵读,她好像是一位魔术师,变化莫测,委婉奇妙,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处处都能触碰到她的芳踪……

“漫步山间,潺潺的溪水踩着自然韵律的拍子,卷着红红的枫叶,击打在凹凸不平的石块上,叮叮咚咚、清清脆脆……”如此美丽的景色,如此飞珠溅玉的声音!我认为,这就是经典诵读特有的委婉、奇妙。

自古以来,五千年的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立足之本,从小,我们便在孔融让梨的故事中学会谦让,在愚公移山的故事中明白坚持,在二十四孝的故事中懂得回报,在将相和的故事中理解宽容。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在不知不觉中教会我们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一个个看似普通而又平凡的小故事,却担负着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大使命。“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好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滴水穿石的坚持不懈,滋润万物的慷慨无私,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水,便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美德的最好诠释。

小时候,我较为喜欢做的事莫过于捧着那本《唐诗三百首》诵读。诗词中的蕴味总能让我揣摩许久,我能体会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忧国忧民;能体会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之心;更能体会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孤独寂寞……

午后,丝丝缕缕的阳光穿过玻璃铺在书房的地板上,好像是哪只馋猫不小心打翻了蜜罐,洒了一地金灿灿的甜蜜。我捧起《论语》,轻轻翻开阅读,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反复地读着,慢慢地领悟着。

不知不觉中,我沉浸在洒满阳光的书房中,沉浸在那亘古不变的浓郁墨香中,流连忘返,无法自拔……

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作为中华千千万万儿女的一份子,就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将这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传承下去,虽然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力量就会很大很大。将国学经典传承下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它是最璀璨的一颗星,照亮了中华文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