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建设生态绿色长廊心得体会范本(通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13:46:55 页码:11
建设生态绿色长廊心得体会范本(通用11篇)
2023-11-20 13:46:55    小编:ZTFB

写心得体会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思考。撰写心得体会时,应该注重对自身的角色和责任进行分析和思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通过这些范文,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和思路。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或许会对你的心得体会写作有所帮助。

建设生态绿色长廊心得体会范本篇一

小到一个家大到一个国,再怎么重视生态文明都不为过,从__大的“四位一体”到__大的“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我们要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我们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社会;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中去;我们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文明的建设关乎人民大众的幸福,关乎中国发展的未来,关乎我们的子孙后代,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

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要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处理好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众所周知,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中心,对于处在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济建设是重中之重,说到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不得不提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它是一种辩证的思想,五大建设之间是有普遍联系的。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这五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提供和谐的生态环境。经济的发展不单单只是经济的增长,简单的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忽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是对经济发展的片面理解,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__大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比如说:雾霾、土地沙尘化、水土流失严重、空气污染严重、湖泊面积缩减巨大、森林锐减、土地退化等等,这些都是出现在我们身边的逆生态文明建设的现象,并且已经明显直接的影响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由于利益的驱使,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疏忽了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平衡,在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中不注重对环境的爱护,这样的发展下去的后果会很严重的,我们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从经济建设中隔离出来,我们需要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又在经济建设中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只有树立全面的、科学的、正确的发展观,才能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使自然资源得以长期有效地运用和爱护,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生态文明的建设要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必须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我国的能源各种各样非常的丰富,但我们也不能只注重当下的经济利益,肆意挥霍各种能源,破坏自然环境来换取暂时的发展,国家的繁荣富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速的发展让环境的承载能力到达极限,我们不能先发展后治理,不能让我们的下一代一出生就处在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中,生态环境问题不像经济危机那样周期性爆发,它是一个长期累积的结果,一旦出现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样子,所以我们更应该像珍惜生命那样去爱护去关心我们的生态文明。

究竟怎样才能更好的建设生态文明,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的构成是: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制度。在生态经济方面,要调整产业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合理利用资源与节约资源等;在生态环境方面,要提高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质量,扩大绿化和环境基础设施等;在生态文化方面,普及环保知识、宣传生态文明知识、提高生态素质、开展生态创建活动等。在生态制度方面,应该投入保障、科学执政、信息公开。

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我们更应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驱者,我们在学校里学习了生态文明的先进理念,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所起的作用,主动把先进的生态文明理念运用到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不仅要要认真学习生态文明的理论知识,还要在实际的生活中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活动中去。平时要学会垃圾分类并且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实现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真正地做到珍惜资源。平时生活中也要节约用水,如关紧水龙头。再着就是要节约用电,离开教室,宿舍的时候要随手关灯,及时切断电源等。这些事情看起来貌似很小也很琐碎,但是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认真做到的话,对生态文明的建设真的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平时在学校还可以多做一些环保的宣传工作,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其实,建设生态文明,只要我们每一个人用心并且坚持去做,一定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好习惯,让蓝天、绿水、青山重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建设生态绿色长廊心得体会范本篇二

绿色生态长廊是指一条由多个绿化带、公园、湿地等自然生态环境相连而成的长廊,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作为一个环保爱好者,我有幸参与了共筑绿色生态长廊的志愿者活动,这一经历对我产生了深刻的体会与感悟。

在共筑绿色生态长廊的活动中,我看到了人们对于保护环境的热情和动力。这次活动吸引了很多志愿者的参与,他们不断学习、讨论如何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并积极地行动起来。大家齐心协力,种植树木、清理垃圾、修复生态系统,共同努力营造一个适合自然生态的环境。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让我感到非常温暖和振奋。

绿色生态长廊的建立,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更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通过修复湿地、种植花草树木等工作,我们能够创造出一个更加美丽宜居的城市。行走在这样的生态长廊中,我们可以尽情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呼吸新鲜的空气,缓解心理压力,享受生活的乐趣。这样的环境对人们的健康和心理平衡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让我们感到十分幸福和满足。

除了对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绿色生态长廊还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关键作用。随着城市的扩张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动植物正面临着生存的威胁。通过建立绿色生态长廊,我们为这些生物提供了一个适宜的栖息地,帮助它们得以繁衍和生存。在活动中,我亲眼见证了一些濒危物种的恢复和繁衍,这让我更加深信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在共筑绿色生态长廊的活动中,我也收获了许多个人成长与改变。通过与志愿者团队一起工作,我学到了许多关于团队合作、沟通与协调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专长,我们需要彼此倾听与尊重,相互配合,才能够取得最佳的效果。此外,参与这样的活动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亲身感受到了自然生态对人类的重要性。这些体验让我有了更加积极地行动起来的决心,并将这种环保意识传播给更多的人。

总结起来,共筑绿色生态长廊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体验到了合作的力量。这样的活动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参与这样的活动,我也收获了个人成长与改变,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作为一个环保爱好者,我将继续努力,争取为保护环境、共筑绿色生态长廊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美丽、宜居,为子孙后代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建设生态绿色长廊心得体会范本篇三

**镇位于孟连县城东南部,东与澜xx县糯福乡相接,西靠勐马镇,南面与缅甸佤邦接壤,北同娜允镇、景信乡相接,总面积354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19℃,年平均降雨量1500mm,边境线长27.85公里。辖6个村民委员会100个村民小组14961人。辖区内流经的主要河流有**河、南基河、南腊河三条河流。其中,**河**段长45公里,主要流经我镇拉嘎村芒井、拉嘎一、二组和**村清水河、桥头社等22个村民小组(共905户3826 人),出境流入缅甸勐柏县。

**河被称为我县的母亲河,也是**镇的母亲河,全镇近10%的群众直接收益于**河,近年来,由于发展产业,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排放,两岸植被减少,水体受到污染,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流量逐年减少,破坏了生态平衡,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日益严重。一是因沿岸群众文化程度低下,缺乏环保意识,大量的生活垃圾倒入河中,加之工业废水的排放和残留农药随雨水流到河中,水质受到了一定污染。二是随着两岸群众人口的增加,两岸土地和生态压力增大,群众的耕作方式落后,坡地居多,一到雨季大量泥沙冲到河中,极易发生洪灾。三是产业开发,尤其是甘蔗产业的过量开发,使许多翠绿的青山变成了荒芜的山地,大量灌木被砍伐,造成了水土流失,**河沿岸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中生物逐年减少,部分水源枯竭,许多寨子出现人畜饮水困难问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失衡,由此造成的恶果是——夏季旱情严重,雨季洪灾频繁。加大了我镇退耕还林的难度,同时给扶贫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了难度。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恢复植被,加剧了群众增收和维护生态平衡的矛盾。

(一)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首要条件,充沛的水资源是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条件之一,人类生态依赖自然,发展依赖自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得短暂发展的做法不可取,发展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的承载力,可持续地发展,和谐的发展。确保生态环境平衡是我们的重要责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时保护**河流域两岸生态环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二)是发展现代农业,绿色经济的重要保证

发展现代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推广农业科技,提高水利化程度,是改变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的重要途径。我镇拉嘎村芒井、拉嘎一、二组和**村清水河、桥头社等22个村民小组农田地的浇灌主要依靠**河,因其水源充足,浇灌便捷,我镇的`电脑农业基地、玉米制种基地等重要农业项目和石斛等绿色产业的开发都设在**河沿岸,为各类项目的成功开发,提供了有力保证。丰富的水资源,不仅是我镇沿边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保证,也是与我镇毗邻的缅甸勐柏县部分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源泉。

(三)是保持区域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举措

茂密的植被是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保证、是防止水源枯竭的重要措施,只有早准备、早行动,加强对**河流域沿岸及周围的保护,才能降低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以确保沿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是保证两岸经济发展和群众安居乐业的必然选择

丰富的水资源是经济发展和群众安居的首要条件之一,**河水量充沛,加之我镇优越的区位优势,沿边群众一年可种植双季稻和其他经济作物(如西瓜、菠萝等),较大的提高了群众的经济收入,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五)是促进全镇,支持全县环境建设和下流域地区生态平衡的一项基础工程

(六)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加快**河及沿岸周遍环境的建设,是维持我镇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举措,是我镇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是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内容。

(一)当地群众环保意识淡薄,不注意环境保护。

(二)农业生产技术落后,耕作方式落后,毁林开荒仍然存在。

(三)产业开发中土地规划不合理,不注意生态问题,急功近利。

(四)没有专项整治资金,缺乏具体保护恢复措施,没有相关部门具体抓落实。

(一)要提高当地部门、群众的思想认识,从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充分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感,自觉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落实,把保护**河生态作为一项关系民生的大事长抓不懈。

(三)要结合全县林改及农业综合开发,开发综合协调,保护生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抓住林改契机,划足留够水源林。应明确规定河两岸50米内一律禁止种地,以确保河流的正常运行,花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责任到村、组,各单位按计划逐年实施。

(四)要依法制止破坏两岸生态的现象,特别是开荒种植,乱砍乱伐现象。

(五)要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逐步普及沼气的使用率,以便更好的保护森林。

(六)加强对河道的管理和治理,严禁乱采沙。

建设生态绿色长廊心得体会范本篇四

其实,这世界上消失的又何止是北极熊,当前地球上约有50万种昆虫面临灭绝!然而这个数字还只是昆虫灭绝危机中的冰山一角,没有人会对蜜蜂感到陌生,凡是有花开的地方,你总能瞧见它的身影。但是你知道吗?相比人类七百万年的发展史,蜜蜂已经在地球上活了一亿四千万年之久,小蜜蜂跑赢了同时期的恐龙,却在人类对它们的伤害中无可奈何。作为生物链底端的生物,它们不仅仅担负着采蜜授粉的重任,它们还连接起植物和动物的桥梁,维护着生物链的完整,他们应该得到人类的爱护。而现在,小蜜蜂却在以每年百分之三十的速度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农药和杀虫剂的滥用、栖息地的减少和退化,是导致蜜蜂减少的主要原因。小时候看动物,只有好奇,只有喜欢,慢慢长大了,渐渐懂得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如果说,地球上的每一朵花开,都有蜜蜂守护。那每一只蜜蜂,都应该有人类保护,如果我们将对蜜蜂的喜爱化作保护地球生态的动力,那么这个世界,一定会更加绚丽多彩。

建设生态绿色长廊心得体会范本篇五

建设生态文明是立足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一重要精神,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十分突出的战略位置,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的发展模式。环境与经济之间相互影响,反映出事物普遍联系之中的共同性和统一性。恩格斯说过,“劳动与自然界一起才是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国家和地区,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证,自然环境是衡量一个地区“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在区域竞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谁的环境好,谁就能让更多的生产要素汇聚本地,因此,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同时,经济发展也为环境保护提供了物质条件。

联合国发布的《只有一个地球》报告中指出:“贫穷是一切污染中最坏的污染”,因为环境不可能在贫困的条件下得到改善。保护需要资金,资金需要通过发展才能得到;只有合理开发资源才能有效保护生态,尤其是可以通过使用新工艺、新技术尽量减少甚至避免工业化阶段的污染。由此可见,发展方式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总量增长取决于对资源的开发以及有效配置,有赖于人类智慧不断地认识、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与经济二者统一于发展,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绿色发展是经济转型的趋势,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的标志。时势所趋,经济欠发达地区迫切需要从“非此即彼”的“对抗性”思维中解脱出来,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赢”。

科技和制度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强大支撑。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资源丰裕的经济体更愿意通过传统的要素投入获得增长,对技术创新意愿不如资源缺乏的经济体强烈。

总体来看,当前欠发达地区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驱动发展的模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应当看到,造成欠发达地区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制度约束,制度安排与推动绿色发展不相匹配,出现了一面是不断加强生态保护设施建设,一面是不断破坏生态环境,且破坏的速度比建设的速度还快。一些欠发达地区为摆脱贫穷,盲目追求增长,许多生态资源被滥采滥伐直至耗竭,资源浪费极其严重。这种任由稀缺资源继续免费使用、廉价使用、粗放使用的局面决不能持续下去。

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江西省通过实施战略性新型产业和“六个一工程”战略,大力发展风电能源、高效农业等生态、清洁、循环经济,形成了以矿产资源深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农业以及生态绿色产业为主导的环保型产业体系,并通过生态市场制度的建立,提供生态市场运行的制度保障。

江西省还积极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考评机制,加快推进水、电、矿产等资源型产品及要素价格改革,开展排污费改环境税试点,探索建立水权交易制度,推进生态合作、产业共建等多种方式的生态补偿等。开展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林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还对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

江西省的经验表明,科技和制度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强大支撑。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就要根据资源禀赋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生态经济规划和相关政策,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建设区域性优质农产品生产等传统产业基地,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将生态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相衔接,利用循环经济的理念使生态经济的“涓滴效应”扩散开来,把发展生态经济与发挥传统要素优势相互结合。这样既可以赋予传统要素以新的内涵,也可以让生态经济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限度地发挥作用。

在制度建设上,要建立健全产权制度和价格机制,因为产权制度有效地促使人们保护稀缺资源,价格机制灵活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以及稀缺性的变化。

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鼓励人们寻找替代资源、节约使用最稀缺的资源,通过推动技术创新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推进绿色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的“路线图”。欠发达地区往往蕴藏着较丰富的原生态资源,同时也存在一定比例的贫困人口,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一方面,我们不能用停止发展的方式来保护环境;另一方面,发展又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重蹈“先污染、再治理、难治理”的覆辙。

新世纪以来,江西依靠区位优势和要素优势,成为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之一。但承接的主要是沿海地区产业的低端环节,赚一些微薄的辛苦钱。江西要实现科学发展、人民富裕、社会和谐,必须要有新的发展模式。为此,江西省委、省政府把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作为引领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龙头工程和重大引擎,努力探索经济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做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部署,目的就是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两年多来,全面启动了“十二项重大生态经济工程”建设,包括以生态保护、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6大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和以保护“一湖清水”为重点、优化能源结构的6大基础设施工程。

再以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为例,这是江西有史以来投资的水利建设项目,被誉为江西的“三峡工程”,具有防洪、灌溉、发电和航运等重大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该水利工程建成后,将对江西经济核心区域防洪安全起到保障作用,年均防洪效益达7.5亿元。在防洪的同时,每年还可增加电量11.4亿千瓦时清洁电能,有效缓解江西电力供需紧张状况。另外,萍乡、德兴等资源枯竭型城市,也相继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地下”转向“地上”、从“黑色”转向“绿色”。

江西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在巩固提高中保持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3.1%,设区城建区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均列全国第一位,林业产值突破千亿,上升为全国第六。

当前,世界范围内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兴起,与我国的转型发展形成了历史性交汇,为欠发达地区推进绿色发展提供了难得的重大历史机遇。探索“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路径,形成面向未来的新型产业发展格局和经济增长模式,才能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在扩总量、上水平与转方式、调结构的有机统一中赢得主动。

建设生态绿色长廊心得体会范本篇六

生态绿化已成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理念和手段,而生态绿色长廊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城市化程度逐渐上升,市民对于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设生态绿色长廊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将分享我在建设生态绿色长廊方面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了解。

建设生态绿色长廊需要我们首先了解它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所谓生态绿色长廊,是指在城市建设中,利用公共绿地(例如城市公园、绿地带、河道绿地等)将城市内部和周边的生态系统结合起来,形成一条纵贯城市的,具有一定宽度和完整生态要素的,能够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的绿色廊道。

第三段:实践。

在实践建设生态绿色长廊的过程中,我认为,首先需要充分了解当地自然环境,选择生态系统完整度高、植被覆盖率高、水资源充足、土壤肥沃的区域进行建设。其次,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元素,包括自然、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因素,以及如何利用科技手段协调各种因素,提高建设效率。最后,建设后要对生态绿色长廊的使用及维护开展周密的规划和调度,确保其生态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发挥。

第四段:补充。

除了以上需要注意的细节,建设生态绿色长廊还需要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政府管理等多方面的支持。各种类型的组织和机构,例如环保组织、研究机构以及城市建设部门,可以协助城市开展生态绿色长廊的规划和建设。同时,引导、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和倡导可持续的城市生活模式,也是建设生态绿色长廊不可或缺的因素。

第五段:总结。

在总结文章内容前,我认为生态绿色长廊的建设既需要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又要重视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找到二者的最佳平衡点,方才能使城市建设走向可持续的道路,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目标的协同发展。如此,才能让我们的城市走向更加美好,让未来的人们看到一片绿色而不是灰色。

建设生态绿色长廊心得体会范本篇七

如今,生态建设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在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成为当前难以回避的任务。建设生态绿色长廊,是我国提出的一项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工程。参与了这项工程后,我深切感受到了建设生态绿色长廊这一任务的重要性。

生态绿色长廊作为一项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工程,其对环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的建设不仅能有效减少当地森林资源的砍伐和开发,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还能够大大提高当地环境资源的质量和环境的整体素质。建成后,它能够有效缓解气候问题,改善空气质量,提高城市环境的品质。

建设生态绿色长廊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鼓励民间组织和个人参与,倡导生态文明,积极开展绿化植树、植草、修建景观、治理垃圾污染等环境保护行动。同时,也需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倡环保生活方式,鼓励大家从小事做起,积极投身生态构建和保护。

建设生态绿色长廊也存在一定的挑战。首先,在长时间的施工时间中,工程需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地质条件的实际情况,加强工程的审查和管理,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且,这项工程需要多方合作,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的合力攻关,才能保证工程的实现,实现环境的保护和实现绿色发展。

建设生态绿色长廊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我们需要运用科技手段,开展高效的生态保护和治理。同时,也需要加深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素质,在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同时,共同建设出更加美好的家园。

总之,建设生态绿色长廊、保护生态环境是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的道路,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其中,共同营造出绿色低碳的美好家园。

建设生态绿色长廊心得体会范本篇八

美丽中国的关键是“美”,是让人民看到自然之美、社会之美、人心之美。建设美丽中国,我们既要“金山、银山、幸福山”,又要“山美、水美、人更美”。党的__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重要论述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规划了蓝图,也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生动形象表达了我们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要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提高公民生态意识,树立生态红线观念。生态意识是生态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如果缺乏生态意识的支撑,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淡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止。可以说,公民生态意识的缺乏是现代生态悲剧的一个深层次的根源。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培育公民的生态意识。一方面要通过公益广告或者组织志愿者进行宣传科学生态知识,另一方面要营造科普氛围。鼓励公民要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在日常生活中要有环保意识,提高个人修养。

正确处理经济与环保关系,推进绿色发展。经济产业良好发展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原动力。在当前背景下,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节能减排。一方面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要发展循环经济,做好垃圾处理和再利用。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把“资源—产品—废物排放”的单向模式转化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减少废物的排放,又实现了循环利用,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融会贯通。

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加大生态监督力度。环境保护监管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众多领域,需要相关部门之间通力合作,形成综合执法合力,才能确保该项工作顺利进行。加大监管力度,对于不遵守法律、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要增加处罚力度。同时还应鼓励公众及社会媒体对环保工作进行监督。要借助新闻网络平台,创新监管形式,实行“在线实时监督环保”的新举措,为环保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建设生态文明,作为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首先应该从我做起。当看到洗手间的水龙头在滴水时,是不是能够举手关上呢?当电池用完后能否分类收藏处理而不是随手扔掉呢?当购物时能否自觉不使用超薄塑料袋呢?一件件小事虽然都很不起眼,但却体现我们究竟具备了多少环保意识。我认为首要的就是要在全民族树立起环保意识,具体地说就是树立资源意识,生存意识。要让大家都认识到,保护环境与资源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不仅是关乎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而且已经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今天的生存!不能抱着环保多我一人少我一人差别不大的思想,也不能对保护环境有任何松懈和怕麻烦的思想。政府部门对环境保护固然负有重要的责任,而每个单位,每个企业,每个人对此更是承担了更为直接、更为具体的责任。只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大家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就一定能为社会、也为自己留下一片碧水蓝天。

全社会应该认识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长期必须坚持的伟大工程,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必须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力度,攻坚克难,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你我共同参与。

美丽中国,是我们未来的目标和希望。生态文明,是托起美丽中国的强有力的臂膀。然而,一棵树好栽,而一片森林则不易培育。生态文明重在建设,难在坚持。让我们携起手来,汇聚每一个人的努力,将生态意识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保护环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托起一个山明水秀、天朗气清的美丽中国。

建设生态绿色长廊心得体会范本篇九

绿色生态长廊是指通过人工造林与自然植被的有机结合,构建一条连接城市与自然的绿色廊道。我最近参与了一次共筑绿色生态长廊的志愿者活动,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过程的重要性和意义。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在参与活动中的心得体会。

绿色生态长廊的建设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结构,提升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长廊中的绿色植被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能够有效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改善空气质量,并且还能稳定地保持水源、防止土地流失和沙漠化。此外,绿色生态长廊还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和健身的场所,增加了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因此,建设绿色生态长廊对于保护环境、改善生活质量以及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段:志愿者活动的参与体验。

我参与的志愿者活动是在一个城市郊区的绿色生态长廊中进行的。活动的内容包括了植树、修剪树木、清理垃圾等多项任务。在活动开始之前,我们先接受了一些相关的培训,学习了如何正确地植树和修剪树木。然后,我们就开始了我们的工作。我们团队的成员分工明确,紧密合作。我负责植树的工作,每次都会选择适合栽种的树种以及适当的位置。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和生命力,也更加认识到了植物对于环境的重要性。

第四段:个人体会与感悟。

通过参与这次活动,我认识到每一个人都应该为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状况贡献自己的力量。每一棵树、每一个绿化带的建设都会为我们的生活环境增添一份美丽和净化空气,为我们的后代留下一片可持续发展的绿洲。同时,这次活动也让我更加明白保护环境并不是一次性的事件,而是需要每个人持之以恒、长期以德的去做。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积极参与到绿色生态长廊的建设中,才能够实现绿色生态长廊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段:对未来的展望。

通过参与共筑绿色生态长廊的活动,我对未来有着更加美好的向往。我期待着绿色生态长廊能够成为城市与自然之间的纽带,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宜居、更加美丽。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推动绿色生态长廊建设,未来我们将能够创造一个更加清新、繁荣的生活环境。

总结:

通过参与共筑绿色生态长廊的活动,我深刻地认识到绿色生态长廊建设的重要性,并通过亲身体验明白了自己应该为保护环境贡献一份力量。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能够积极参与到绿色生态长廊的建设中,那么我们的城市将会更加美好,人民的幸福感也会得到提升。让我们共同努力,共筑绿色生态长廊,为未来创造一个更加美丽、繁荣的世界。

建设生态绿色长廊心得体会范本篇十

近年来,建设生态绿色长廊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我也有了一些心得体会。在我的印象中,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城市建设息息相关。因此,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需要大力推进的工作。

首先,我们需要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环境污染、野生动植物的消失以及水土流失等问题使人们的生活日益受到影响。于是,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减少污染、节约能源、支持环保组织等方面来保护我们的环境。

其次,建设生态绿色长廊需要政府与公众齐心协力。政府应该采取合适的政策来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长廊。而公众也要积极参与,发扬环保意识,共同建设属于我们的绿色家园。这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还可以增加生态环境知识的普及度,使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来。

此外,我们还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改善生态环境。例如,利用新技术来污染治理,利用现代机械来恢复受损的生态区域等。同时,我们还应该重视教育,鼓励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到环保事业中来。

最后,建设生态绿色长廊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持之以恒。我们需要不断地努力,全面提高社会对生态环境的意识,研发新的技术手段以及加强环保教育等方面。相信随着不懈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建设起一个更加绿色、更加美丽的和谐社会。

建设生态绿色长廊心得体会范本篇十一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笔者记得看过一部电影《天下无贼》,里面有人问“21世纪什么最贵?”电影桥段中答案是“人才”。我想大家对这并不陌生。人才确实重要,但是一直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为主打的时代发展到现在,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国家乃至这个地球,发展中带来的负面效应,资源、能源、环境这些越来越阻碍我们进步的步伐,不,应该是我们前进的步伐严重影响了环境、自然的规律,资源的锐减,能源的紧缺,环境的破坏,自然规律的更张,这一些都亟待我们去解决。

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或者我们的环境。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始终贯穿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是未来国家乃至全球共同的建设目标,因为生态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建设美好家园的基础。

我们“真爱自然,保护生态”。笔者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一是保护好各种资源,珍惜资源。要科学发展,科学利用,集约高效利用。二是合理规划、调整布局。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三是开发与治理并重。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得提高各方面资源开发能力。开发新能源,才能永不落后,细水长流,同时要综合治理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等,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等。

笔者认为无论是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还是调整产业布局、机构,最后目的就是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