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风景速写色彩写生心得体会及感悟 速写写生的感悟(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8 01:15:11 页码:14
风景速写色彩写生心得体会及感悟 速写写生的感悟(4篇)
2022-12-28 01:15:11    小编:ZTFB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风景速写色彩写生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首先我代表我们得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是咱们此次旅行的导游员崔邦峰,大家可以叫我小崔或崔导,相信有小崔的陪同大家一定会玩的开心游得快乐,坐在我身边的是咱们的司机王师傅,王师傅有着多年的驾驶经验和娴熟的驾驶技巧,安全问题大家尽可以放心,我和王师傅很荣幸也很乐意为大家服务,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向我们提出我们会尽可能慢走大家的合理要求。

相聚是一种缘分,我希望大家在相聚的日子里相互关心相互爱护,为这段旅程留下一个美好而难忘的回忆。

接下来我把咱们今天的行程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现在的时间是7:30.我们从郑州火车站出发沿高速公路途经许昌、漯河,大约有三个小时的时间就到了我们今天的旅行目的地-?酷?山。

驻马店位于河南省中部,西部是低山丘陵,东部为广阔的平原。面积7.5平方公里,总人口780万。驻马店地区位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交汇地带。107、106国道和京广铁路纵贯南北,行程了以驻马店为中心,公路,铁路,航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脉络具有承东启西,南北通融之便。

朋友们,马上就到驻马店?酷?山小区了,接下来我向大家先介绍一下概况,?酷?山位于驻马店遂平又名嵯峨山,八宝玲珑山。相传这里过去没有山,而是一片中原。按古时的说法,每个地方都有一个掌管本地风调雨顺的神仙,这里的神仙叫?酷?,当时他很年轻,有一年这里遭遇水灾后,他没有办法回到天庭,吧王母娘娘后花园的石头一块块的仍下来,记过天上的石头垒成这座山救了水中的百姓。后来玉皇大帝为了奖励他的爱民之举,就以他的名字给这座山封名―?酷?山。?酷?山景区面积148平方公里,以供的面积52平方公里。海拔786米,是国家级地质公园,4级景区,?酷?山气候宜人,景色优美,区位优势的?酷?山优势与华山之险,峨眉之秀,雁荡之幽,奇险奥幽四大特点享有“华夏盆景”江北石林之美誉。

景点导游词

好了,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酷?山风景区,整个景区分作蜜蜡山、南山、北山、六峰山四部分,景区的精华主要集中在南山部分。说话间我们已经来到了蜜蜡山部分,请大家注意看湖对面这座独立的山峰,拔地而起,高越百丈,就是蜜蜡山峰了。为什么去这样一个名字呢?据说这里满山遍野都是野花,花儿招来很多蜜蜂在此菜花酿蜜,酿的蜜多,又没有人收取,都凝固在山上的石缝里,每到夏季,经太阳的强烈照射,蜂蜜被晒化后都流了出来,整个山的外表就好像途了一层厚厚的蜜蜡,所以人们吧这座山取名为“蜜蜡山”。附近的百姓到山上去打柴,采药,放羊时,渴了就接山上的蜂蜜喝,听起来是在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山脚下的.这个湖叫“秀蜜湖”。经过秀蜜湖,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好汉坡”,为什么叫好汉坡呢?因为蜜蜡山体陡峭,中间没有断层在1990年春天的时候以为中国台湾游客来?酷?山游玩,走累了就坐下来休息,无意间回头看了蜜蜡山这个状况不由感慨:“不要说前面那个大坡了,就是近处的这个小坡准能爬上去就是好汉,我赏他8000台币,山下的一位山民听到后,光着两只脚一会功夫就到了山顶,这位中国台湾游客给了这个山民8000台币,后找人写了“好汉坡”三个字,这就是好汉坡的又来了。

说话间我们已经过了石人洞,舞阳洞,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酷?山四大奇观的飞来石,看过《西游记》的朋友们都知道每年的三月三王母娘娘都要开一次蟠桃会,传说有一年的蟠桃会介绍后各路神仙都在为王母娘娘祝寿,这是一只调皮的猴子跑到供桌偷了一个蟠桃,拔腿就跑,正好被王母娘娘的一位仙女发现了,这个仙女就捡了块石头向猴子砸去,猴子一惊,桃子就顺手丢了,不偏不远恰好落在了我们面前这座山头上,,大家看一下这座独立的山头像不像一个猴子?并且摔裂了一条缝,而砸猴子的那块石头恰好落在了峡谷的顶端,所以取名飞来石。步入石猴过犹如进入了一个猴子的温馨家园,三只猴子,其乐融融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和谐的家庭场景。

大家眼前的这尊猴石山谷全世界迄今发现的最大最逼真的石猴。站在蓬莱洞看猴石,就好像是一对年轻的情人拥挤在一起,在蜜蜡湖地点观看似大猴背小猴的猴背猴状,可谓一石三鸟。现在我们看见?酷?山上最有特使经管一线天,他高10米,长20多米,宽30厘米。人们从里面抬头看天只能看到一条先故名一线天。

朋友们今天的讲解就到这里,下面时间大家可以自由活动,1个小时后,我们在山门口集合,请大家注意安全,记好我们的车牌号是豫a____,我的手机号是__________×;谢谢!

关于风景速写色彩写生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1、山明水秀: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2、层峦叠嶂:层峦:山连着山;叠嶂:许多高险的像屏障一样的山。形容山峰多而险峻。

3、侔色揣称:侔:相等;揣:估量;称:好。形容描写景物,恰到好处。

4、嘲风弄月:嘲:嘲笑;弄:玩赏;风、月:泛指各种自然景物。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5、大杀风景:破坏兴致的意思

6、生机勃勃: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

7、青山绿水:青的山,绿的水,泛称美好山河。

8、山清水秀:山美,水秀丽。

9、良宵好景:美好的夜晚和景色。

10、霞蔚云蒸:喻景物绚烂缛丽。

11、舞榭歌楼: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为歌舞娱乐而设立的堂或楼台。泛指歌舞场所。同“舞榭歌台”。

12、丹桂飘香:原指桂树开花,香飘到十里外。现在形容某件事物出名,人人皆知。

13、天高气清:形容天空高远,气候清爽。

14、花明柳媚:形容春天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景象。

15、天女散花:原为佛教故事:天女散花以试菩萨和声闻弟子的道行,花至菩萨身上即落去,至弟子身上便不落。后多形容抛洒东西或大雪纷飞的样子。

16、裁月镂云:裁:剪裁;镂:雕刻。剪裁明月,雕刻云霞。比喻诗文中辞藻润饰,景物描绘的新巧。

17、春意阑珊:春意,春天的气象;阑珊,将尽、将衰。形容春天就要过去了。:南唐·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18、秋色宜人:指秋天的景色,气候或温度令人舒适的;温和或温暖的。

19、花下晒裈:裈:有裆裤子。在鲜花下晒裤子。比喻不文雅,煞风景。

20、和风细雨:和风:指春天的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关于风景速写色彩写生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欢迎您,尊贵的客人! 欢迎您,远方的朋友!

欢迎您来到神奇美丽的阿尔山!

阿尔山全称“哈伦阿尔山”,蒙古语意为“热的圣水”。1996年国务院批准成立阿尔山市,隶属兴安盟,是内蒙古自治区第101个旗县市,面积7409平方公里,是大兴安岭上一座年轻的边境口岸旅游疗养城市,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阿尔山是封存在远古森林中的世界文化遗产。阿尔山拥有世界最大的矿泉群、天然完整的火山地质遗迹博物馆、长达七个月的冰雪奇观、浓缩的大兴安岭森林公园,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蒙古国四大草原交汇于此,成吉思汗漠北铁骑从这里崛起。草原森林相拥,冰雪温泉绝配,湖泊火山交融,城市幽静,阳光明媚,绿色欲滴,空气清新得装罐就能出口。不管各位朋友是来沐浴、避暑、观光,还是运动、探险、科考,深邃博大的阿尔山都会让您不虚此行,甚至惊叹不已!各位请跟我来,一起撩开阿尔山神奇美丽的面纱,去亲近阿尔山,品味阿尔山,拥抱阿尔山吧!

不到阿尔山,等于没来过大兴安岭。不洗温泉,就是没到过阿尔山。肌肤浸润在温泉里,象紧靠在爱人的胸前,又象依偎在母亲的怀里,那又何尝不是大地母亲涌自地心的热情拥抱呢?

阿尔山矿泉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分布在三个区域上,即海神集团矿泉区、安全沟矿泉区、金江沟矿泉区,计有76眼矿泉,形成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世界上最大的矿泉群--阿尔山矿泉群。其中阿尔山疗养院矿泉群最为著名。

在南北700米,东西70米的地带,共有48眼泉水喷涌不息,日涌量600吨。南面泉群皆为冷泉,水温从1℃至25℃不等,主要是放射性氡泉和偏硅酸泉;北面泉群为冷泉、温泉、热泉和高热泉四种混泉,水温从12℃至48℃不等,主要是重碳酸钠泉和放射性氡泉。两泉近在咫尺,一如探汤,一如握雪,实在是大自然的玄妙和神秘。

48眼温泉除了重碳酸钠泉、偏硅酸泉、放射性氡泉之外,还有硫酸泉、食盐泉、铁泉、明矾泉、硫磺泉、碘泉等等。

这些泉具有较丰富的氡、氟、锂、锶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通过皮肤进入体内,改善身体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调整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等,从而起到保健、治疗功效。

阿尔山矿泉适应症范围广,无毒副作用。具体适应症为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生殖、代谢分泌、血液、神经、骨骼肌肉八大系统66种疾病及皮肤科疾病、其它疾病30种,尤其对一些棘手的疑难病症,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无脉症等有显著疗效。临床证明,温泉疗养确实起到了很多药物及理疗达不到的医疗作用,并显示出高效、速效、长效的优点。70年代末吉林一教练患严重风湿病,洗浴几个疗程后,居然满场跑当起了蓝球裁判!神奇的是,有一眼泉患者洗浴其中,五脏六腑哪有病哪有明显反应,简直就象高明的大夫一般,被人们称作“问病泉”。

阿尔山矿泉属于火山性矿泉,有别于世界上众多的循环水性矿泉,其形成与古老的火山运动有关,地理结构独特,既有土质肥沃的新第四纪产物,又有原始火山喷发的流纹岩和花岗岩。矿泉区地层中各种稀有矿藏丰富,地下水自然净化程度高,常年洁净。

阿尔山疗养院矿泉水来自地下2800--3500米的岩层断裂带,由于地下深处岩层的高压、高温,使断裂带水流周围岩石释放大量化学成分,在静水压作用下,处于循环状态的地下水沿断裂层上升至地表形成矿泉。

关于矿泉还有许多传说,耐人寻味。相传在满清年间有一残暴的扎萨克王爷吃野味成癖,派一名叫敖力吉别的奴隶到大兴安岭打猎。敖力吉别用强弩射中一梅花鹿的腿,梅花鹿站在一眼泉边用舌头蘸水舔舐伤口。当敖力吉别逼近梅花鹿时,梅花鹿竞奇迹般拔腿飞跑,宛若无伤。敖力吉别好奇地走到泉边,望着热气腾腾的泉水惊诧不已。失去猎物的敖力吉别懊丧而兴奋地如实报告了王爷。王爷怒,不信其言,命人打断敖力吉别的腿,并凶残道:你也去洗好吧!敖力吉别强忍伤痛来到泉里洗浴。几天后,敖力吉别折骨重新接好,精力也格外充沛。王爷哑然,遂奉泉为神。

还有一说更神奇,说成吉思汗的坐骑腿部受伤,从一眼泉中走过不但伤势痊愈,而且更显剽悍与威武。成吉思汗欣喜异常,惊呼:哈伦阿尔山!哈伦阿尔山!从此哈伦阿尔山名扬天下。

据元史记载,成吉思汗的母亲诃额仑、妻子孛儿帖都来自哈拉哈河滨的弘吉剌部,就在今天阿尔山一带。弘吉剌部女子如花似玉,男子刚健威猛,诚信善良。成吉思汗令:弘吉剌部女子世配皇子,男子世尚公主。被蒙古黄金家族视为国舅部落。相传成吉思汗爱孙、元世祖忽必烈16岁当监国王子的时候,右脚奇痒难耐,红肿起泡,不敢着地,无法随军出征,便去弘吉剌部娶亲。察必姑娘每天带忽必烈到一处热气腾腾的泉水中浸泡和擦洗,足疾治好之后,忽必烈娶回美丽善良的察必姑娘,佳话传遍弘吉剌部,当地遂奉泉为神。

这些传说也许不可全信,但利用阿尔山疗养院的矿泉强身治病,有据可查的历史已经150余年。史料记载,蒙古族利用矿泉治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七百余年,元代文宗皇帝御医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一书中对矿泉水的性能、医病作用和医疗方法有明确论述。清道光、咸丰年间,呼伦贝尔副都统总管衙门佐领敖拉·昌兴与喇嘛医生、工匠对矿泉的温度、效用做初步鉴定,并用石块修砌泉眼,以做疗养之用。1920--1920xx年苏联多次派专家到阿尔山矿泉考察,至今《俄罗斯民间医学》一书仍有哈伦阿尔山一章。1931年9月九世班禅确吉尼玛在阿尔山沐浴。1934年,侵华日军在矿泉西北100米处建1座石头楼,名“大和旅社”,开始入室洗浴,现在依然使用。1948年,解放军建立了军人疗养所,修建了水疗室和解放纪念碑;1951年以后由内蒙古卫生厅、内蒙古总工会、吉林省总工会、吉林省白城市卫生局等部门管理。现由阿尔山市管理。乌兰夫、李德生、杨成武、高士其、郭兰英、蒋大为、赵本山都曾来此洗浴。

为了保护和利用好上苍赐予的这泓圣水,海神(集团)阿尔山圣泉疗养院投资3000万元,对京都浴场、圣泉浴场以及48眼矿泉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并建成50座蒙古包-海神蒙古大营,供游人娱乐、住宿。目前疗养院共设有800多张床位,疗养设施、餐饮服务、住宿条件均具备了高品位、高档次的水平,日接待能力近3000人次。疗养院还以健康、保健、治疗为主题打造特色服务品牌,增设了电疗、光疗、泥疗、蜡疗、火山岩浴以及按摩、针灸等20几种保健医疗服务项目,使古老的温泉焕发出青春活力,步入现代化轨道。最近,建成世界首家温泉博物馆,连续多年举办升水节,使温泉不仅声名远播,还展示了浓厚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1920xx年苏联医师伊万诺夫首次对阿尔山矿泉水进行测定以来,天赐神泉吸引了中国、日本、德国等众多科学家的目光。20xx年11月,中国医促会、中医药发展研究会11名专家来阿尔山实地考察。专家从科学角度,对阿尔山温泉价值给予极高评价,认为阿尔山的温泉、疗养、旅游资源全国一流。并在冰雪节期间开办温泉论坛。

关于风景速写色彩写生心得体会及感悟四

欢迎大家来到韶山滴水洞参观,

滴水洞是湘中的旅游胜地,1966年毛泽东同志回到韶山时,在这里住了11天,1966年7月8日,毛泽东在一封信中说:“自从6月15日离开武林之后,在西方的一个山洞里住了十几天,消息不大灵通。28日来到白云黄鹤的地方,已有10多天了„„” 在这封信中提到的的“武林”是指杭州,“白云黄鹤的地方”指武汉,从地理位置上来说,韶山在杭州的西部,武汉的西南部,所以主席在这封信中就用 “西方的一个山洞”来代指滴水洞,后人也就称滴水洞为“西方山洞”。1986年,这里被湖南省委省政府辟为景区,1987年又由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开放以来,共接待中外游客20xx余万人,、李瑞环等党和 曾先后来过。 滴水洞名为“洞”,其实是一处幽深狭长的山谷,三面环山,东面为韶山水库,只有一条傍山公路与外界相通,由于地势高,不到谷口是很难发现谷内这一片天地的。

独特的地形地势,形成了滴水洞冬暖夏凉的气候特点。据测试,山谷里冬温比外界高2-3度,夏温则要稍低,而且气温变化也远不如山外剧烈。有一批老干部在这里休养时写了一首诗:“天上广寒宫,人间滴水洞。住上二十天,老翁变顽童。”

自古以来,滴水洞就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少女,不为外人所知晓。直到1966年,主席写下了那封信,外界才知道滴水洞的存在。滴水洞一直是特别警戒区,普通人士也只能望“洞”兴叹。1986年秋对外开放后,海内外游客才有机会尽情领略它的绝世姿容。

滴水洞步步有景,我们首先看到的是门楼,由仿制的石钟乳构成,左傍山,右临水,顶覆碧萝,额上“滴水洞”三个朱红大字灵动飘逸,分外夺目,墙角的汉白玉碑刻是当代书法家李铎书写的赞颂滴水洞风光的《毛氏族谱·滴水洞》:“一钩流水一拳山,虎踞龙盘在此间,灵秀聚钟人莫识,石桥如锁几重关。”

这里是著名的韶山水库,1959年和1966年,主席两次回韶山都在这里游泳。他的游泳技术很高,当时他对陪同游泳的运动员说:“你们的工作就是什么蛙泳、蝶泳、仰泳;我的工作就是立正、稍息、坐凳子、睡觉。”说完,他即兴表演了这些动作,大家都赞叹不已。 过门楼沿水库向内,行约300米,就到了名人留言碑廊。碑廊依山布列,长约100米,汇集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一些著名人士的访韶留言,或表达对韶山的敬仰,或颂扬主席的丰功伟绩,“山川资俊杰,时事造英雄”等早已流传甚广。

接下来我们参观滴水洞一号楼,滴水洞工程和主席的1959年故乡行有密切关系。1959年主席回到了阔别32年的家乡,来到韶山水库游泳,面对家乡的山山水水,深有感触,他无意地对身边的陪同、时任湖南省委书记的周小舟说:“小舟,这地方不错,环境很好,适当建几间房子,中央领导开个会有休息的地方,另外给我搭两间茅草棚,我老了,退休了,就到这地方来养老”。周小舟把主席的话整理成报告,汇报给中南局书记陶铸,非常巧合的是,当时中南局刚好有个计划,就是在远离省会的地方修一些别墅,以供中南各省的领导休养,这样一来就和主席的提议不谋而合,于是1960年开始动工修建滴水洞工程,1962年竣工。1966年6月18日到28日,主席秘密回韶山就在滴水洞一号楼住了11天。

现在大家见到的这栋外观古朴自然、青砖青瓦、呈“丁”字型的平房就是一号楼。一号楼地处滴水洞的中心位置,站在洞外很难看到他的全貌。他的建筑风格与 的怀仁堂相似。一号楼的大门原来是开在正南面的,后来为方便下雨时领导的小车可以直接开进来,就改为现在东西相向的对开门。

这是主席1959年回韶山时写的《七律·到韶山》,诗第一句中的“咒”字原为“哭”,当时的湖北省委秘书长梅白,建议改为“咒”,主席也因此称他为“一字之师”。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会议室。1966年6月26日,主席在这召开小型会议,听取了湖南省委、湘潭地委、县委以及韶山一些当地领导的工作汇报,老人家的和蔼幽默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到参加会议的人都很拘谨,主席就指着中间的位子说:“中间的位子是留给你们父母官坐的,我坐边上就行了”。相信大家应该知道主席坐在哪吧?就是亮灯的那个,左数第四个座位。与会议室相连的是一个餐厅,中间可以用一道幕布隔开,这样餐厅就可以做一个小型舞台使用,并且也可以架设小型放映机,以对面的大白墙为屏幕放放电影。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多功能、综合型的会议室。两台空调是1990年添置的,其余的摆设大多是当年的原物。

一号楼是一栋仿俄式的建筑,两边是走廊,中间是房子,房子与房子之间又是相通的,与会议室相通的是主席的办公室,

书架上的书是后来摆上去的,我们知道主席一生酷爱读书,他曾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他走到哪里,就把书带到哪里,当时他的行李中除一箱生活用品外,其余都是书。 办公桌上有“文房四宝”,其中最珍贵的就是这个菊花石砚台,菊花石产自湖南浏阳,经过人们的精心雕琢制成砚台。这是一张藤椅,其实当年为主席准备的是皮椅,老人家生活非常简朴,坐皮椅反而不习惯,工作人员就给换成了藤椅,因为是临时拿过来的,看上去小了点儿,但当年主席仍然将就使用。当时办公室里还放了一个大木桶,知道是干什么用的吗?用来装冰块的,主席入住时是6月份,天气很热,又没空调,就用大木桶装上冰块,用风扇对着吹,来降低室温。

接下来是主席的卧室,最显眼的就是这张床。它长2.9米,宽1.9米,而且头高尾低,方便主席躺着看书,小四方桌是给主席用餐的,临窗的躺椅可以随时休息,因为主席喜欢白色,所以床单、躺椅套等用的都是白布。 副套间是为首长夫人准备的,当年主席回来时,江青并没有来,她也从未到过韶山,1963年,时任团中央书记兼湘潭地委书记的 同志,在这住了40多天。

这里是娱乐室,工作学习之余,主席喜欢打打乒乓球。打球时,他有个特殊的习惯,在中山装两个口袋装满球,球用完就不打了。

这张照片是主席临走时拍下的。1966年主席是秘密回韶山,当时已73岁高龄,赤子心,故土情,对家乡恋恋不舍。拍完照,该上车走了,主席忽然又用地道的韶山话说:“你们先走,我还要再坐一下子哒。”他缓缓地喝完一杯茶,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韶山。这里还陈列了部分中央领导、著名人士的照片、题词。

我们继续参观。一号楼是双面走廊,既方便卫士站岗又防寒保暖。这一间是副套间的卫生间,里面的设备都是从前苏联运来的。这是主套间的卫生间,主席身高1·83米,浴缸加长加宽。睡衣是特意为主席准备的,但他一次也没穿过,当时穿的是一件打了73个补丁的睡衣,现在陈列在毛泽东纪念馆。主席当年在滴水洞深居简出,生活简朴,留下了许多佳话。我省著名湘菜大师石荫祥珍藏着主席当年的一份菜谱,其中的菜全都是韶山的家常菜。让他至今难忘的一件事是,有次为主席送蘑菇菜时,发现里面有一条虫,他赶紧转身,想回厨房另换一盘,不料被主席发现了,他既惭愧又担心,然而主席不仅没有责备他,反而朗声笑着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有虫子说明没毒,可以吃,不用换。”主席的理解,让他万分感动。

接下来我们参观70年代修建的防震室和防空洞。防震室可以防7、8级地震,80年代张海迪在这住过一段时间,著名的《鸿雁快快飞》就是在这写成的。现在办了个像章展览,主席各个时期的像章都有,我们可以浏览一下。防空洞是70年代由“欧阳海连”修建的。当时主席提出:我们要“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防空洞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修建的。防空洞里共有三道铁门,可以防空、防原子弹冲击波、防核辐射,两侧墙壁上有隔音防潮设备,吸音效果非常好。防空洞长约100米,出了防空洞,滴水洞一号楼的参观就结束了。

沿石阶往上就到了虎歇坪,是滴水洞的最高峰,上世纪50年代以前常有老虎在此休息,上面修了一座石亭——虎歇亭,当然老虎已经绝迹很久了。

关于虎歇坪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其中最有名的当推“八仙吹萧”。据说,古时候滴水洞南面龙头山有潜龙,北面虎歇坪有猛虎,它们都在这里修仙练道。有一天,潜龙和猛虎为了一株灵芝仙草打斗起来,恰好八仙云游经过,止住了龙虎之争,并让它们言归于好。劝和后,八仙就在这里吹起萧来,伴着萧声有朵朵祥云升起„„从此,虎歇坪就成了人们心中的一座有仙灵之气的名山。后来,毛泽东的祖父葬到了虎歇坪,墓地恰好就在传说中的八仙吹萧处。

这个巧合,引发了何健挖毛泽东祖坟的故事:大革命时期,毛泽东采取“农村包围城市”和“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方针,革命形式如火如荼。当时的湖南省主席何健是个迷信大王,他估摸着:毛泽东能取得这样的成功,一定是祖坟葬得好,如果挖了毛泽东的祖坟,断了他家的龙脉,革命自然也就镇压下去了。当得知毛泽东祖父葬在“八仙吹萧”之地时,何健以为所料非虚,大喜过望,立即派匪兵赶来韶山挖坟,当匪兵半夜里气喘吁吁地爬上虎歇坪时,四下里劈里啪啦怪响一片。这响声是当地人们为了保护毛泽东的祖坟施出的妙计,匪兵却以为冲撞了神灵,个个心惊胆战,四散溃逃。等到何健再次派兵来挖坟时,人们已经将坟堆推平,墓碑藏好,并造了一座假墓。匪兵为了交差,胡乱挖了几处坟墓就走了。这个故事充分说明革命是人心所向的道理。1987年,在整修虎歇坪游道时,人们发现了主席祖父墓碑,将它放回原处,并将墓地修葺一新,以供大家祭拜。

南面是龙头山,传说古时候有条巨龙,其尾直插八百里洞庭,其首昂起于韶山,形成滴水洞龙头山,龙涎化为山泉,常年不绝,有祛病延年之效;又传说有潜龙在山中修炼„„这些传说,说明龙头山自古以来在人们心目中就代表着吉祥发达。主席的曾祖父、曾祖母就长眠在这里。

各位领导,滴水洞的游览到此结束。再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