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平凡的世界经典心得体会总结 平凡的世界心得收获(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8 08:20:18 页码:8
平凡的世界经典心得体会总结 平凡的世界心得收获(7篇)
2022-12-28 08:20:18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关于平凡的世界经典心得体会总结一

浓黑的眉毛,茂密的须发,豌豆般的小眼睛,让他看起来毫无特点,甚至有些丑陋、粗糙。他就是——我的外公。

听外婆说,外公本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上过大学。家里本给他相好了一个门当户对的女子,可外公却偏偏喜欢上了那个没有多少文化、长相普通的她。最后与家里闹僵,便离家出走,与外婆开始了这不平凡的一生。

他们最终在尚市定居,买了一套不大的房屋,却也生活得自在、快乐。

时隔五年,我的妈妈和舅舅也相继出生。本以为这一生就会这么平平凡凡地度过,却发生了一些意外……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外公和外婆带着妈妈和舅舅出来散步,舅舅调皮便嚷着要骑在外公背上,无奈之下,外公也只得背着这只霸道的“小老虎”。

“爸、妈,我长大之后,一定要给你们买一个大房子,给你们请好多好多的佣人。”那时的妈妈天真快乐,仰着她那只圆嘟嘟的小脑袋认真地看着外公。

这幅可爱的模样让外公外婆忍不住笑了出来。外公轻轻地摸着妈妈的脑袋,温柔地说:“好啊,那我就等着那一天喏!”

那时的一家四口多么幸福美满……

“笛笛笛”,一个大货车迎面冲来,刺耳的喇叭声,和这幅吓人的场景,让外婆和妈妈一下子愣住了,手足无措地望着大货车。外公的脸一下子惨白,他用力的把外婆和妈妈推开,把舅舅飞快地扔到一个草坪上,而他……被撞到几米以外,血止不住的往外流。他的那一副眼镜也摔碎了,这个世界仿佛一下子停止了运转,妈妈痴痴地望着外公躺在血泊之中。她,一步一步地走到外公身边,跪在外公身旁。他奄奄一息,性命垂危。妈妈说,外公当时微弱的连气息都感受不到,却还和她说了一句:“照顾好你自己和妈妈,还有弟弟。”可是,外公却永远的消失在这个人世……

“他明明可以自己跑到一边去,就是因为我啊,是我害了他……”那次,外婆整整哭了三天三夜……

外公,这对于我是一个很陌生的词,虽然在别人眼里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在我心里,他却拥有着不平凡的一生!只因他可以为了妻儿放弃自己的生命!

关于平凡的世界经典心得体会总结二

每一张面孔,都代表着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梦想。而我,喜欢去阅读一张张不平凡的脸,读懂他们不平凡的人生。

微笑、哭泣、恐惧、欣喜、开心、痛苦、懊恼、得意……这一副副生动的表情组合出了这形形色色的面孔,应对着这一张张难辨真假、莫测高深的面孔,我们应怎样选择

若是我,我定会:兼而备之,求同存异。

中国在国际上常会同时迎来许许多多夸大的表扬与夸大的批评。这就像生活中的我们一样,常常会迎来各种各样或夸奖或批评的面孔。这时,我们便要做出选择了。我还是那句话:“若是我,我定会兼而备之,求同存异。”

无论这些面孔真实与否,我们都要坚持清醒的头脑,既不可为一时的沾沾自喜而马虎大意,又不能妄自菲薄,消极度世。应对批评、指责的面孔,你需要认真审视自我的言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应对赞美、夸奖的面孔,你能够理解其中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因为一些适当的鼓励是增强信心并推动你步伐前进的助推器,而剩余的赞赏则要视之如浮云。用一颗平淡的心对待一切变幻莫测的面孔,不骄不躁,不气不馁。

小贩们在狭窄拥挤的巷子里此起彼伏的吆喝着。他们的面孔,早已被现实的风霜雨雪侵蚀出一条条如黄土高原上纵横的沟壑般的裂纹。也许他们不懂什么宗教,但于他们来说,顾客就是上帝!是的,是他们的上帝!在“上帝”面前,他们堆起诚挚的微笑,那纹路也随之如流水侵蚀土地般得向下延伸。这道道沟壑积蓄着汗水,也积蓄着沧桑面孔下的恬然自乐。

成功人士则穿着笔挺的西装,端坐在整洁的办公桌前,带着沉稳谨慎的面孔,仔细的审视着每一份重要文件。他们严肃工作却同样懂得享受生活的乐趣,他们紧张忙碌的面孔下同样隐藏着恬然自乐。

咿呀学语的小宝宝正搭积木玩得不亦乐乎,稚嫩的小脸上洋溢着纯真,他们的眼中,此刻只剩下眼前五颜六色的积木。他们天真无邪的笑容面孔中也透露着一种恬然自乐的气息。

盘坐在炕上的古稀老人,双目合闭,只由着感觉感受着我们所生活的世界。颧骨突出、皱纹密布、鬓发苍苍、脊背蹉跎,这一切都证明着他们的年岁,但即便是在这沧桑的面孔之中,也令我感到一种恬然自乐的平淡。

关于平凡的世界经典心得体会总结三

在这个浩渺的世界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那么渺小,脆弱,微不足道。

然而,这个世界中交织着人们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富贵与贫穷,以及世事的变迁,构成了一个平凡的世界。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它们是再平凡不过的事了。

直到我读到一本名叫《平凡的世界》的书,让我对“平凡”有了深刻的理解。

《平凡的世界》是作家路遥先生一部伟大的著作。

它用全景式的方式描写了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变化,详细的解说着人间的平凡与苦难,生动地阐述了生活的意义。

书中描写了一个平凡的世界,在一片黄土上生活着一群平凡的人们,他们世代耕作,却不甘于平凡的生活,在努力地为理想而奋斗着。

书中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惊险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

我第一次读这本书,我发现书中只有一些平凡的人在平凡的生活,这些事都在我身边,随处可见。

当我再次翻开这本书,我感到我的血液都沸腾了。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孙少平。

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一个比普通的农民多读了几本书的人。

但他有着巨大的勇气,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

从中学时代的一个普通而贫穷的读书人,到成年时的“揽工汉”,他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奋斗,他对苦难产生了一种自豪感。

我赞赏他对苦难的思考,钦佩他对劳动的认识,崇尚他对生活的理解。

关于苦难,书中这样描述:“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地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是他已经不仅仅将此看作谋生、活命。”

它让我想到:我们每人只有经历过血火般的洗礼,狂风暴雨的袭卷,自己才能在逆境中茁壮成长。

自己通过艰苦奋斗换来的比等待别人的赠送更有滋味。

也许我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仅有孙少平的万分之一,老师在课堂上多布置一个题,多延长下课几分钟,我们都会怨天尤人。

我相信,看过这本《平凡的世界》之后,就不再有怨天尤人的想法了。

对于劳动,书中这样写道:“一个人精神是否充实,或者说活着有无意义,完全取决于他对劳动的态度。”

我觉得孙少平给我上了一课:如何对待劳动是人生基本的课题。

它体现出生活的两种人:勤奋的人和懒惰的人。

人生下来本身就没有多大区别,但经过了不同的境遇和发展后,人与人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差别。

人与人对待劳动的认识不同,对产生这样的差别起决定作用。

其实,每个人的结局都是他自己一手精心设计的。

孙少平对劳动的哲学让我深深的敬佩。

关于生活的意义,书中这样写道:“我们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生,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使我们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义上背叛农民的狭隘,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

这是孙少平给妹妹孙兰香的一封信,虽然我也是农民家庭出身,但是他这一番话极大的鼓舞了我去面对平凡的生活,对我有深刻的意义。

《平凡的世界》中出现最多的是:亲爱的。亲爱的土地、亲爱的弟弟......

让我从中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友情,以及主人公对甜美爱情的向往。

这些平凡的感情,让这个平凡的世界不再平凡。

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首先我们要自强不息,勇敢去面对不熟悉的环境,不怕吃苦,有恒心去做好每件事。

苦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去深刻理解苦难的含义,有苦难时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才是不平凡。

平凡是迷失在平凡生活中,安于平凡的生活,思想甘于平庸,眼中只有平淡。

而我们追求的是像孙少平那样对生活有更高追求、更高层次的平凡。

把苦难当作一份上天的恩惠,让我们做一个生活在平凡世界中有不平凡生活意义追求的人吧!

关于平凡的世界经典心得体会总结四

人们大都追求飞扬的人生,其实,平凡才是人生的底色。

平凡,是大多数的人生轨迹。将军是塔尖,士兵是塔基。人生舞台上,主角有几人?配角芸芸众生。正是无数的士兵、配角和绿叶,与将军、主角和红花紧密配合,才组成了和谐而精彩的世界。

生活中,许多平凡的东西往往最重要。水和空气是平凡的,但它们对我们的生命须臾不可缺少;青草和绿叶是平凡的,可只有它们才能给我们提供新鲜的氧气;大地泥土平凡,没有它们,我们就无法取得维持生命的能量和营养……

不平凡固然伟大,而平凡则是这个世界的基调,是生活的底色、原色。不平凡的人物,绝大多数时光都浸透着平凡。伟大也只有在平凡的映衬下才能显示出它们的价值。伟大和不平凡,其实就孕育在平凡之中。

平凡决非浅陋,决非自甘平庸,更非不思进取。生活本来就是平凡的,只要我们付出了努力,承担了责任,实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平凡人也同样具有魅力,平凡人同样也是高尚的人。

正因为我们是平凡的,因此,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学会把微笑送给自己。

我们不必为自己的一份平常生活而自卑,为自己没有高贵的社会地位而自轻,在心灵的库房里堆满沮丧和叹息。

我们可以赞美他人的成功,羡慕他人的富有,但绝不可以轻视自己的平凡。平凡也有平凡的价值,只要自己对自己满意,那就是一种幸福和快乐。也许我们看不到他人的敬慕目光,但我们可以为自己鼓掌喝彩。

正因为我们是平凡的,我们更需要学会过滤自己的心境,经常打扫心灵的库房,把昨日的烦恼清扫出去,腾出心灵的空间来存放更多的今天的快乐。

在这红尘滚滚、物欲横流的世界,面对争奇斗艳的鲜花,平凡的我们要学会欣赏但不陶醉;面对袭来的风雨,我们要会应对但不逃避。虽然我们不能停下奔波的脚步,但我们能掌握脚步的节奏。无论是在成功的大门外徘徊,还是站在风光的领奖台上,我们都要挥一挥手,继续坦然前行,生命的脚步多了几分稳健,那也是一份动人的美丽。

关于平凡的世界经典心得体会总结五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职工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立足本职,廉洁从业》。

古往今来,有多少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清官廉吏受到百姓的崇敬与爱戴,他们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的故事久久传颂。一代清吏包公、海瑞的故事热映荧屏,久演不衰;人民公仆孔繁森、牛玉儒、任长霞的事迹震撼人心,影响甚广。曾几何时,影片《焦裕录》让我们泪流满面,心灵受到了巨大的撞击;曾几何时,郑培民的事迹深深的拨动了我们的心扉。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时代怎样发展,廉洁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廉洁永远是人民的期盼!而这一连串耳熟能详、光辉灿烂的名字,不仅是我们思想的镜子,更是我们行动的指南!

廉洁是绽放于人类之树的一朵鲜花,是做人之本、立事之根,是构建和谐社会之大厦的根基,离不开我们每个行业、每个部门、每个公民的共同努力。廉洁从业,于我们普通工人,就是在平平淡淡的生产实践中遵守职业道德,就是在兢兢业业的工作中坚守高尚情操,就是平平凡凡的工作岗位上发扬奉献精神,就是无论何时、面对何种物质利益的诱惑都能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正人必先正己,律己才能律人。“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其声”。清廉是一种境界,自律是一种力量,具备这种境界和力量,就要坚持“勤政廉政,从我做起”。责任大于能力,只有保持高度的工作责任心,才能在工作中不断开拓创新。正如集团公司董事长刘顺达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中就着力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提出的要求中提到:要担责任,就是要树立“一心一意为公”的政治责任心,树立“一丝不苟干事”的工作责任心;要守纪律,就是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模范遵守《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常怀对权力的敬畏之心,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当今世界是一个巨变的时代,“日新月异”是这个时代的主题。汽车在加速、火车在提速、经济在飞速!一代伟人邓小平带领我们起航的这艘巨轮,经过三十年的扬帆,造就了全世界的经济神话,造就了我们今天的康足富裕。可是物质生活的丰富不能让精神的家园颓废,对经济发展的追求不能忽视廉政建设!毛泽东同志曾经告诫全党同志:“房子是要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布满灰尘;脸是要经常洗的,不洗就会灰尘满面。”我们要十分珍惜这些巨大的成果,把精力多用在工作上,在自己的岗位上多做贡献!

时代的发展召唤着青年的拼搏精神,企业的迅猛腾飞凝聚着员工每一份辛劳。正如大唐桂冠合山发电公司杰出员工陆初生所说:“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尽自己应尽的责任。”在这样一个不断更新、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的肩上的责任还很重大,我们发电企业在扩销增效、求生存、求发展的路上任重道远!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发扬我们上一代创业者的良好作风,不畏艰难困苦,立足本职,廉政从业,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努力奋斗!

孟子曰:“路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就让我们以梅为榜样,扑鼻香自苦寒来;以人为榜样,勤政廉政促和谐。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积极向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李朗红同志看齐,学习郎红精神,学习“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文亚琼爱岗敬业的精神!立足自己的本职岗位,以务实的态度,勤奋的精神,廉洁的作风投入企业改革发展的浪潮中,共同创造大唐碧口水电厂更加辉煌的明

关于平凡的世界经典心得体会总结六

故事中的人物都是平凡人,都是平凡世界中的普通一员。工作是他们的饭碗,干好工作是他们的本分。要干好工作就需要勤奋、就需要吃苦、就需要忙碌。但是,接受过高中教育以及在社会上生活过的孙少平既做到了这三点,又得到了心灵上的升华。文中的他也给许多读者带来了一些思考与哲理,让读者收获颇丰,原因有四:

1、他作为一个男子汉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不能够按照世人的眼光以财富,金钱,事业来评定这个人。比方说从开头少安办起了砖厂后少平并没有响应,要是他能够加入这个家族产业的话,肯定也是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他心底里的一种能量似乎在驱动着他,驱动着他去做一些真正可以为人们带来贡献的事业。(他乘过一次火车,他想到要驱动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肯定需要不少煤炭,我觉得也是一个他坚守在煤炭工人这一个岗位的原因。)

2、他会为别人着想,像是在最后的情节,少平毁容,但金秀向他表白,他拒绝了,为的是金秀的幸福以及前途。

3、他在日常生活中没有非常大的私心,十分大气,在每次赚到钱之后,他总是想着先给家人一些。甚至是在遇到那个被包工头欺凌的失足少女,他把自己的全部血汗钱全给了她,原因只是因为他想让她离开这里不再受到欺凌。

4、细致,他只是一个揽工汉,但是他会把每一件事都考虑周全,就连在妹妹临走时也不忘找到田晓霞去帮他采购他妹妹的生活用品。

孙少平的这些特点,让他在黑漆漆的苦难人生中还能像钻石一样闪耀。

对于孙少平,这个连家人都不理解他的悲剧小子,他的人生经历无疑是主角中最惨的一个,也是志向最远大的一个;从一开始的非洲面馍,到最后的毁容挖矿,他走的道路最为曲折,也最接近人性的完美,但结局也还是悲惨的——也是平凡的;因为这是他一开始就选择的路,他本可以和哥哥一起合作的。但这种使命感在他心中油然而生:他认为人生贵在折腾。他不为自己的生理需要而工作,也不为自己的虚荣心而奋斗,对于一个热爱学习与变革还带有批判性思维与自己的主见的高中生,在社会中磨砺的同时,他在完善自己的人格。

或许从一开始,这个故事的结尾我们早该料到——不会美好,要是皆大欢喜了,那还是一个平凡的世界吗?

关于平凡的世界经典心得体会总结七

这本书还没有读到一半的时候,我就已经想要写些东西了。说来也怪这本书只记述了10的时光里所发生的故事,而相比之下《明朝那些事》300多年的故事读下来,我虽有诸多感想但却从未想过要写篇什么读书笔记,后来似乎终于有点明白,我之所以对于这本书“情有独钟”是因为其中部分内容与我这个青年的成长有着一些共鸣之处。呵呵,看来我真是一个自私的人,连看书都只对和自己有关的东西感兴趣

其实当第一眼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这本书的主题之一便是“转变”,因为这本书开篇第一句话便是:“1975年”很多人都知道在这一年之后的日子里都发生了许多关于转变的故事:社会的转变,价值观的转变,人物命运的转变,同时书中也描绘了很多我并没有想到的转变:人物情感的转变,青少年由青涩向成熟的转变等等。

我想特别提一下的是那个年代的社会对于许多青少年命运转变所起到的作用,无疑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对于那些意气风发的人来说,这种作用是不值得赞美的,它使人们失去了太多太多。但从另一方面考虑,他却磨练了这些孩子们的心智,强壮了他们的体格。苦难,使他们理想的翅膀不再华丽而丰满,但却结实而有力

关于田润叶和孙少安的爱情,从它初露端倪的时候,我就隐隐觉得会是一个悲剧,但想到书的名字“平凡的世界”,觉得它应该是一个平凡的幸福结局,但看到后来忽然明白,我这种“平凡观”实在是太过狭隘了,在作者笔下所发生的故事:青梅竹马的人最终没有走到一起,相敬如宾许久的夫妻最终分离,相爱的人必要经过重重波折才能走到一起——一切都是那麽的不完满,但又是那麽的顺理成章。太阳底下没有新的事情发生,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平凡的,当我们孜孜不倦祈求快乐的时候,殊不知悲伤与痛苦其实也是一种无法逃避的美好。

月有阴晴圆缺,如果说幸福与完满是人道的话,那么悲欢离合则是天道。面对纷繁的人世,我们唯一也最应该做的便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一生

孙少安无疑是可鄙的,当他说出弟弟在外面闯荡是不务正业,当他决定赞助两万元钱仅仅为了一部电视剧的片尾可以出现他的名字。相信大多数人一定觉得这是一个头脑中充满了小农思想的人。

可是当我们仔细思考之后便会发现这个男人背后的有两个字,那便是“牺牲”啊。几多年以前,有那么一个成绩优秀的男人,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为了亲人能够追求梦想过上好的生活,毅然决定放弃学业,担起家中主要劳动力的大旗。那个男人便是孙少安,虽然有几分是生活所迫,但相信他做当初那个决定的时候,想得更多的是为了家里人。

正是因为有了他的牺牲,他的父母最终可以过一分安详的生活,弟弟和妹妹可以不受羁绊的追求理想与爱情,反观他则失去了太多太多:一份美好的前程,一个青梅竹马的恋人,更让人心痛的是当他做出本段最开始描写的那两件事时,某种程度上他也失去了一个人最宝贵东西之一的思想,因为人的无限可能性,他失去的实在太多太多。

《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瞿恩说过一句话,其大概意思是:我和理想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我实现了我的理想;一种,理想通过我得以实现。前者自不必说,是值得赞美的,但后者在我看来则更显伟大,它不再是以“我”而是以“理想”为主体,为了大家的理想能够实现,而甘愿牺牲自我。

可能当那个理想实现的时候,“我”却已牺牲无法从中得到任何好处,但正是因为有了无数这样的人,我们的梦想才能够得以实现啊。可能对于自己所做的一切有多么伟大,连孙少安自己都没有察觉,人们对于那个至今仍躬耕于土地上的小农民究竟是怎样的可爱依然无法理解。但正如那句话所说的:“真正的善良是不计回报的,包括在理解上的回报,阳光普照山河并不需要获得山河的理解;春风吹拂大地,也不在乎大地的表情。”

对于田润叶和徐向前的婚姻,相信书中描述的众多人一定会觉得徐向前是多么的深情与痛苦,而田润叶又是多么的不解人意啊。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在这背后田润叶的苦衷与煎熬呢。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想到的,可能并不是真正的真相。另外书中的很多知识作者都做了细致的描述,就连对于青少年内心世界的描写,也是十分的贴切。

而我这个“当事人”却写不到那种地步。想说的不过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我们所知道的真的太少太少。很多时候不了解便没有发言权,即便有所了解,也不一定有发言权。年轻人难免年少轻狂,当我们夸夸奇谈,大论特论的时侯,其实那不是对自己的证明,反而是某种程度上的抹杀(但这也是年轻人的必经之路,没有错误的成长之路是可怕的,也是不可能的)曾经看到一位学长描绘的完美的大学四重境界:大一的时候,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的时候,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的时候,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的时候,知道自己知道。而我这一生,如果能长久的保持在第二种境界,便是极大的满足了。

也许只有这句话最适合作为这段文字的结尾:我唯一知道的,便是我一无所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