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哲学的价值心得体会罗素报告 哲学问题罗素读后感(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8 11:38:06 页码:9
哲学的价值心得体会罗素报告 哲学问题罗素读后感(三篇)
2022-12-28 11:38:06    小编:ZTFB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描写哲学的价值心得体会罗素报告一

你们好!

中学是人生中一段美好的时光,中学生在这花一般的年龄里正应该享受幸福的生活,接受良好的教育。在每个人感受幸福的同时,我们是否看到了处在失学边缘的贫困学子?他们中有的父母双亡,成为孤儿,有的父母聋哑残疾,又下岗失业,有的父母离异或一方病故,有的家庭遭受了天灾人祸……他们拥有远大的理想,他们在亲人的属托、乡邻的希翼中踏入高中校园,但是贫穷的压迫使他们无法专注于学习,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担忧明天的生活,他们比其他孩子更需要精神的关爱和物质的帮助。

亲爱的同学们,在你们倍感幸福地品尝着肯德基时,在你一天一瓶易拉光罐的时候,在你一天一瓶矿泉水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连饭都吃不饱、饿着肚子的同学?俗话说,一人向隅,举座不欢,一人有难,八方支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爱的暖流绵绵不断,源远流长。中华有“积德行善,济贫扶危”的传统美德。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爱心,都有可爱的一面,只是极少敢用行动表现出来,也许是碍于面子,也许是受周围人的影响,也许是没有机会……但,这都不能作为我们付出爱心的绊脚石。

同学们,行动起来吧!拿出你的压岁钱,帮助那些热切期盼的同学。一滴水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几千滴、几亿滴就能汇成汪洋。我们不在乎你付出的多少,能力不分大小,善举不分先后,贵在有份爱心和实际行动。哪怕就是一分钱,只要你献出来,他们就多一份希望。也许你与他们素不相识,但爱心和真诚是没有界限的!也许这些捐助对您只是一笔小小的支出,但是这些积少成多的爱心,就能带给他们一个明亮的世界啊!他们渴望读书,祈愿同您一样接受未来生命中的挑战和收获。相信您一定会伸出同情友爱的手,扶一把在贫困中挣扎的寒门学子,成全一份勇敢的坚持,传递一份生命的热度。让他们暗淡的生活迸发出灿烂的光辉,让希望的光芒照亮他们的前程。

希腊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曾经说过:“接受爱的人是有福的,奉献爱的人更有福。”“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当您的一点爱心,化为同学脸上欣喜的笑容时;当您的绵薄之力,改变一个同学的命运时;当您的举手付出,让同学暗淡的前途闪耀希望时,那是怎样的一种幸福啊!同学们,我们在真情呼唤,贫困学子在热切期盼,让我们伸出无私的仁爱之手,加入到“爱心助学”的行动中来,用你们的力量,去托起明天的太阳。

响应倡议书的具体要求:

1、各班团支书要认真组织,全体共青团员、各班班干部、团支部成员自觉带头,全体同学要积极参与,搞好这次“捐献压岁钱,帮助特困同窗生”活动。

2、请各班团支书在2月23日(下周一)第八节课前将捐款统一交到校团委(新校区刘跃军主任和老校区尹华彪老师处)

3、在此次活动中,校团委将评选出“爱心之星”和“爱心班级”,及时在宣传窗和校报上公布捐款结果,并将此次活动作为文明班级评价依据之一。

描写哲学的价值心得体会罗素报告二

清华大学位于北京西郊风景秀丽的清华园。是一所综合大学,是当代中国最著名的学府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20xx年,是清政府利用美国“退还”的一部分庚子赔款创办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一次,清华学堂的建立,带有民族屈辱的印记。

辛亥革命爆发后,清华学堂改为清华学校。1920xx年清华改办大学,成立大学部,增设研究院国学门(通称“国学研究院”)。1920xx年夏,清华学校由国民政府接管,命名为“国立清华大学”。翌年,留学生美预备部结束、国学研究院停办,清华由一所留美预备学校转变为一所独立的综合大学,开始在中国高等教育界崭露头角。国立清华大学首任校长罗家伦,后校长人选几经更迭,1931年12月,梅贻琦继任校长,连续长校20xx年,在清华发展史上有重大贡献。

国立清华大学共设立文、法、理、工4个学院,16个系;还有理科、文科、法科3个研究所,设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哲学、历史、物理、算学、化学、生物、政治学、经济学10个学部。还相继成立了农业研究所、航空研究所、无线电研究所,称为特种研究所(不招研究生)。

在清华,名师云集、睿才荟萃。王国维、梁启超、院寅恪、赵元任、朱自清、闻一多、吴宓、张奚若、潘光旦、冯友兰、吴晗、陈岱孙、叶企孙、吴有训、周培源、熊庆来、华罗庚、刘仙洲、张之高、梁思成、马约翰等著名学者和大师都曾先后在清华执教。清华大学倡导教育自主、学术独立、广聘名师、治学先进,从而迅速成为全国著名的高等学府。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清华大学南迁,先在湖南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合组长沙临时大学。不久,战火逼近长沙,次年长沙临时大学西迁至云南昆明,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并于1938年5月正式开学。西南联大设文、法、理、工和师范等5个学院、26个学系,以及两个专修和一个先修班,在校学生约3000人,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学校。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在生活极度困难的情况下,西南联大荟萃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精项,通力合作,艰苦办学,以教授水平高、学风校风好、民主空气浓、进步力量强、为国家培育了大批人才而蜚声中外。、

从1920xx年清华学堂成立,到1920xx年留美预备部结束,清华学校先后培养和选送留美生1100人;从1920xx年设立大学部到1948年清华园解放,清华大学共培养大学本科毕业生(含西南联大时期)5500余人,招考派送留美生131人,毕业研究生138人。他们当中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有:“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等,而大部分毕业生成为我国各界、特别是科学、教育和文化界杰出的学术领导人与国内外著名学者。

1948年12月15日,清华园解放,揭开了清华历史崭新的一页。

1952年6月,全国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基础雄厚、富有特色的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和一大批知名学者、教授并入清华大学。经过调整,清华大学设置机械制造、动力机械、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建筑、电机工程、无线电工程和石油工程(1953年调出)等8个系共22个专业及15个专修科,由一所多院制综合大学转变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

1952年11月,教育部任命蒋南翔为清华大学校长(1956年后兼任党委书记)。蒋南翔在清华任职20xx年,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办学道路,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创造性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培育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工程技术和尖端科技人才方面成绩卓著,为清华大学和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955年起,清华率先创建原子能等新技术专业。到1966年6月,清华大学设有土木建筑工程、水利工程、动力机械、农业机械、精密仪器及机械制造、冶金、电机工程、无线电电子学、自动控制、工程物理、工程化学、工程力学数学等12个系共40个专业,成为新中国第一流的多科性工业大学。在此期间,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学生超过万人。共培养了本科毕业生20xx6人、专科生1126人和研究生1475人,他们中许多人已成为我国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其中不少人是国家各级领导干部和著名专家、学者。

目前清华大学设有建设学院、土木水利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院、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医学院等、航天航空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等15个学院55个系;博士、硕士授权点252个,博士后流动站37个,国家重点学科37个,形成了高质量、高水平、高层次、多模式培养本科生——研究生的教育体系。先后为国家培养了近十七万各行各业的骨干。20xx年~20xx年,先后成立医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航天航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清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拥有理、工、文、法、管理、艺术和医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通过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在国内外选聘优秀人才,形成高水平的学术梯队。目前共有正高级职务教师1262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4名,院士人数居全国高校首位。共有101名教授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1人入选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入选人数居全国高校之首。

20xx年,我们迎来清华大学百年华诞。从99周年校庆开始的“百年校庆年”,以“跻身世界一流,服务国家社会”为主题,已经举办了一系列学术、文化、公益和庆祝活动。目前,一场场高水平的学术活动陆续举行,一系列百年校庆出版物相继面世,新清华学堂、校史馆、音乐厅、文科图书馆等百年校庆建设工程进展顺利。

百年校庆是清华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下,我们要总结凝练百年来的办学经验,继承弘扬清华的优良传统,共同谋划未来的发展蓝图,进一步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积极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和大学文化,提升水平,扩大影响,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步伐,在新的百年再铸新的辉煌,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描写哲学的价值心得体会罗素报告三

中秋佳节,圆月当空。仰望明月,思绪涌上心头。

月有阴晴圆缺,很多人都为满月赞叹不已。他们喜欢满月的美满,却忘了,没有新月,又哪来的满月呢?我不同,我喜欢残月,尤其是上弦月之前下弦月之后的残月。她总有一种说不出的美感,让我沉醉,让我着迷。

缺与全是对立的,从宇宙诞生的那天起,它们就对立至今。世上没有完美的事物,任何事物都是残缺不全的,正是因为没有完美的事物,所以人们都在追求完美,都把完美作为一个目标。在追逐这个目标的同时,人们获得了功名、获得了利禄,获得了所谓的成功,但获得这些并不代表获得了完美,此时的你仍然是“残而不全”的。

如果说“全”是一种完美,那么“残”就是适度。“残”的哲学在于它的知识,在于它的自省,在于它的与世无争……

“残”也是相对于自己的完美。德国哲学家尼采曾作诗谈“处世之道”:别在平野上停留,也别去爬得太高。打从半高处观看,世界显得最美好。“残”再追求完美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功,使自己达到了人生的新境界,虽然还未曾完美,但获得成功就是属于自己的完美。所以“残”其实并不残,它是留有余地,是一种适度的放弃,是一种知足而长乐、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把心态放平常,把心态放轻松,不要过度追求完美,这只会让你的人生变得紧张无味。要以“残”的心态去追求“全”的人生,你会发现,人生其实轻松美好,因为你在做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人生的每一步都变得更坦然了。人生并不十全十美,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残”也会变为“全”。

以“残”的心态,追求“全”的人生。当你回首时,你不会感到悲哀,那是因为你已经尽力了。仰望星空,你还会为满月赞叹不已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