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国学智慧处事准则心得体会怎么写 国学智慧与个人修养心得体会(六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8 18:03:19 页码:13
国学智慧处事准则心得体会怎么写 国学智慧与个人修养心得体会(六篇)
2022-12-28 18:03:19    小编:ZTFB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主题国学智慧处事准则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源远流长的文化,产生了博大精深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原动力。时代不同,社会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是传统文化应该得到继承;国学经典蕴藏的智慧和美德,不仅是每一个中国人为人处世的立身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在中小学开设“国学”校本课程,引导学生接触历史经典,学习传统文化,加强思想修养,感受五千年文明智慧的熏陶,能促进学生养成教育的进一步升华。以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以诵读经典为载体,以课堂教育为主阵地,以国学校本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营造人人能够吟诵,班班读经典的氛围。通过各种形式诵读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从传统的优秀经典诗文中寻求滋养,在文化底蕴中积淀的过程中突出创新人格与现代精神的塑造。

二、目的和意义

1、传承中华文明。通过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渊远流长,传统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之作中去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修复文化传承的断层缺失,让学生接受实实在在的“中国人”的教育。

2、陶冶性情品德。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美心美文,嘉言懿行。使学校成为书香校园,精神家园,和谐乐园。

3、提高语文素养。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成诵量,促进《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记诵任务的落实,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奠定语文基础,在记忆的黄金时代,增加经典储备,从而扎下语文水平的厚实功底。

4、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国学经典进校园,传统与现代有机对接,打造平舆教育新特色。

三、组织领导

“国学”校本课程设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具体如下:

组长:李国富

副组长:王建申 刘俊华

成员:徐诚伟 乔运良 侯华科 张瑞颖

四、实施办法

1、全县各中小学每周开设至少一节“国学”校本课程。小学阶段重在朗读背诵,中学阶段要将诵读与理解感悟相结合。

2、各校选拔语文素养较高的教师开发“国学”校本课程资源,具体负责课程的实施。

3、《国学经典》课本进校园。统一选用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编辑的《国学经典》丛书,作为校本课程教材下发到各学校,并做好活动用书的宣传推荐工作。

4、各学校安排校本课程的教学,小学、幼儿园以《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及一些经典诗文为主,初、高中以诸子百家著作和古文为主。

5、诵读安排:在早课、语文课时间,语文教师根据教学情况组织诵读。

6、有条件的学校可开展“讲古代名人故事”、“国学手抄报展览”、“国学经典书法展览”、“国学经典知识讲座”等活动。

7、各学校要选出质量较好的“国学”校本课程教案,上报到县基础教研室,教研室择优在《平舆教学教研通讯》发表。

8、县教研室组织开展“国学”校本课程优质课教师评选活动。

9、积极配合德育室工作,参与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

五、保障措施

1、搞好“国学”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资源库的建设。

2、学校要在经费、人力和物力上给予有力支持。

主题国学智慧处事准则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国学经典蕴藏着中华五千年历史的智慧精髓,在学生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在丰厚孩子文化底蕴的同时,更能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致力于丰富校园文化底蕴,积淀校园文化精神,现总结如下:

1、通过升旗仪式、宣传栏、校园广播等渠道努力创设浓厚的经典诵读氛围,为各班活动开展情况搭建展示的舞台。

2、各班在教室黑板报开辟“经典名句”、“经典欣赏”等栏目,让学生展示诵读成果。

1、“晨读半小时,日有所诵”。利用每周语文早读时间,由各班语文教师负责组织,选一名普通话好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

2、“每周一节课,讲读课堂”。纳入课程计划,每周在地方课程里安排一节讲读经典课,进行诵读指导、赏析,并结合语文学科教学时间进行评点。

3、“课前3分钟,学生赛读”。各班利用每节语文课课前时间灵活组织学生开展诵读活动。

4、“红领巾广播站,广播诵读”。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等设施设备的作用,在不影响学生休息的前提下,挖掘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知识面。

5、“在家10分钟,亲子诵读”。要求学生每天放学回家后在家和家长一起诵读诵读10-15分钟,作为一项课外阅读任务布置。

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文意的理解把握还不够深入具体;学生的背诵,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以不至于学生死记硬背,而增加学生的负担;部分班主任老师的熟悉程度还不够;部分学生尤其是家长们未引起足够重视;学生虽然学习了经典中的道理,但生活中的某些行为还是没有改变,没有做到言行一致。所以,我们今后的工作中还要更加努力,进一步加大宣传的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这项活动,向着“品国学经典建书香校园”的目标努力奋进。

主题国学智慧处事准则心得体会怎么写三

近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国学经典,通过学习渐渐的了解了书中的意思。

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

国学经典中不仅有名家名言,还有贴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脍炙人口的著作选读。其中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详,还有的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艰辛”也在民间广为流传。这些使国学之精华更接近人们平时的日常生活,让我们更容易理解,方便记忆,能把圣人之训用在实处。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著作中,《论语》一直闪耀着特别的光芒。两千多年来,《论语》中“仁爱”的核心思想,始终浸润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光芒,它为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人们所推崇,所向往。原来总以为孔子是离自己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是学术家们才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从没有想到它会如此亲近地来到我们身边。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作为教师,假如我们能感受到这些,那我们的心中肯定会少许多怨言,肯定会是一名快乐而幸福的教师。真正好的老师应像孔夫子这样,平和地跟学生商量把这种天地人三才共荣共生的关系讲透。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老师就需要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

就像孔子所说的那样要“爱人”、“知识”。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对学生多些了解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成绩差的学生应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正确地引导,相信他们一定会在自己的教育下有所转变,只是迟早而已。

国学经典里的每一个故事都告诉了我们许多人生的哲理和处事做人的道理,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让我们一起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

主题国学智慧处事准则心得体会怎么写四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绵延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也是因为国学文化一直贯穿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历程。

我学习《论语》的收获是很大的。在论语中,孔子表达的“学”,不仅仅是读书学知识,而是泛指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孔子一生热爱学习,而且乐此不疲,一直到了晚年还刻苦钻研非常深奥难懂的《周易》,故有“韦编三绝”的美传。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学习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是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意思是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在教学中,我们更要鼓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但学生树立志向后,又为这个志向做出了什么呢?我们是否只是鼓励学生凭空说出的一种空想呢?这个恐怕有人很少考虑。远大的志向谁都能说出很多,也能说得很大、很远,但关键是要看看是否能付诸实际行动!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对“远大”的理想大加赞扬,对现实的理想“哂之”又“哂之”,认为这是学生胸无大志的表现,没有出息的表现。好象他做的都是小事,没有什么舍己为人的大理想。但是他的内心是充盈的,他的理想是现实的,可行的,不是空洞的,不着边际的。比如:我们教育学生爱国,怎样做才是爱国?什么样的行为是不爱国?学生心目中有没有一个完整的定位?有的教育专家提出:学生能主动捡起一片纸,这就是爱国!所以我们教育学生励志,不妨把眼光收回来,放在眼下能付诸行动的,哪怕为了理想只迈出一小步。“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年代已经过去,励志要切合我们的实际,不能盲目地做“假大空”的文章。

学习《国学》有以下感悟: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 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

主题国学智慧处事准则心得体会怎么写五

老师、同学们:

昨天5月20日我们国家一年一度的中小学生营养日。说起营养呀,同学们可不重视了,下面老师跟大家谈谈这个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学学生中挑食、厌食、偏食者日益增多,很多学生都养成了喜吃零食、不爱吃主食的习惯,导致学生中营养不良者日益增多。再加上学习、精神的压力很大,这就容易患上贫血等疾病。同时部分学生和家长缺乏合理营养知识,学生片面地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加上运动量不足,我国青少年肥胖症发生率逐年升高,有的地方高达15,3%。中学时代是长知识、长身体、增强体质的最重要、最有利的时期。良好的营养、适当的锻炼和合理的作息是影响其身心发育的三个重要因素。为了青少年茁壮成长,应大力普及学生营养知识,为学生提供合理的饮食结构。学校应根据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素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营养标准,合理调配膳食,做到荤素、粗细搭配,平衡健康。

青少年日常饮食应多样化,以提供充足、全面、均衡的营养,保证身体发育所需。青春期饮食应注意:

1养成吃早餐的良好习惯特别要注意的是要吃好早餐。上午紧张的学习和活动,要求早餐必须含有充足的热量。有些学生早晨匆匆忙忙凑合着吃一点就赶去上学,上了两节课,肚子就空了。等到第三、四节课就出现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影响正常的学习。因此,早餐要特别予以重视,应占一天总热量的1/3,可增加一些营养丰富的鸡蛋、牛奶、花生、大豆等,有条件的还可供给一次课间加餐,以保证学生们能精力充沛地学习。青少年时期是智力投资和体质投资的黄金时代,只有不误“天时”,才能生长发育完好、体质健壮、思维敏捷、健康成长。

2饮食多样化:合理营养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及学习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按营养学要求,青少年一日的膳食应该有主食、副食,有荤、有素,尽量做到多样化。合理的主食,是除米饭之外,还应吃面粉制品,如面条、馒头、包子、饺子、馄饨等。根据营养学家建议,在主食中可掺食玉米、小米、荞麦、高粱米、甘薯等杂粮。早餐除吃面粉类点心外,还要坚持饮牛奶或豆浆。

3参加体力活动,加强体育锻炼适量运动和合理营养结合可促进青少年生长发育、改善心肺功能、提高人的耐久力、减少身体脂肪和改进心理状态等。这种经济、实用、有效、非药物又无副作用的措施,对于提高青少年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学们,让我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健康成长起来!

520,健康快乐行。

20xx年“5.20”期间。

以20xx年实施食堂供餐学校为重点,在全县各中小学校开展宣传活动。

1. 宣传“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利用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多种宣传方式,走进社区、校园、家庭,广泛宣传“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的意义和效果。

2. 普及学生营养知识,倡导健康的膳食行为

⑴在中小学校开展为期一周的专题校园活动,由县营养办、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印制发放宣传材料和多媒体课件,围绕“树立食育(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理念 促进学生健康”的主题,开展灵活、生动、多样的宣传活动,可邀请学生家长和媒体参与,以引起社会和家长对学生营养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⑵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主题班会、作文比赛、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宣传活动。

3. 开展“膳食指导进校园”专题活动

“5.20”中国学生营养日当天,各乡镇中心学校、县直属学校可以开展以下宣传教育活动:

⑴各学校可组织各班级召开1次“学生营养与健康成长”的主题班会。

⑵各学校为学生家长、老师和学校食堂管理人员举办1期“中小学生膳食指导”的科普讲座。

各乡镇学校要结合当地实际,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注意收集相关影像和文字资料,整理归档,并在活动结束后x日内撰写活动总结,连同影像资料报教育局营养办。

主题国学智慧处事准则心得体会怎么写八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早上好!

我是高一(1)班的张辰瑞。我今天讲话的主题是:我在中国的留学生活体验。

我来自韩国首尔,今年是我在中国留学的第十个年头。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来中国读书?一方面,我父母在中国做生意,另一方面,我为了上更好的大学。虽说到目前为止英语依然被视为找工作时最重要的语言,但是韩国越来越重视有在华经历的毕业生。比如三星集团就给能说汉语的求职者加分。在韩国江南、明洞等地都有中文培训机构。

讲汉语的地方很多,我为什么偏偏选择中国大陆呢?第一中国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发展空间很大。第二中国大学实力强大,排名前十的大学总体上比韩国的大学好很多。第三许多韩资企业在中国发展,中韩贸易越来越频繁等等。

刚来中国是什么感觉呢?其实我也说不清。那时我幼儿园刚毕业,懵懵懂懂,纯粹好奇和兴奋。多年过去,我了解到中国很多方面,体会到韩中之间的很多文化差异。

首先是饮食文化。刚进小学我惊异地发现,中国人吃饭的习惯和韩国人截然不同。早餐,中国同学以包子、油条、馒头、粥、豆浆为主。韩国早上不吃这些,我们早上、中午、晚上都吃饭。一日三餐以饭为主,小菜为副。接着让我诧异的是餐具。中国的勺子是汤勺,短扁的形状。筷子比较长,有方的、圆的。韩国用的是类似西方的勺子,筷子是扁的。再说午饭和快餐。在中国午饭很多人会选择快餐。中国快餐也让我难以理解,一个碗里同时盛米饭和菜,菜汁经常会渗入饭里。这种“混合”口味我好长时间才适应。最后说泡菜。有人说韩国是泡菜国,不错。韩国人三餐都离不开泡菜,有的人甚至只要有米饭和泡菜就可以解决一餐。泡菜是饭桌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国却不是。中国人不习惯吃泡菜,泡菜只在超市便利店才买得到,韩国可比比皆是。

刚来那几年,我水土不服得很厉害。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小学时都是自己带饭来学校,同学们觉得我很奇怪,我也觉得他们奇怪?适应食物是一个艰难的尝试与挑战的过程。如今回首,其实也没那么糟。客观来说,中国菜式繁多,烹饪方式也多种多样,有着太多韩国没有的食物,我眼界大开并大快朵颐。

第二是人际关系。我最大的感受之一就是,中国人的交流不像韩国人那样受年龄束缚。无论在学校还是外面,大家很自由的交流。韩国人因深受儒家思想影响,非常重视对方的年龄,很讲究长幼有序,但儒家思想的发源地的中国现在却不一样。我曾去同学家玩,她弟弟直呼她的名字,她对父母直接说“你怎么怎么样”。我当时内心好尴尬。这在韩国是很没有礼貌的。我的字典里从来不存在直接称呼长辈为“你”,弟弟妹妹也不敢直呼哥哥姐姐的名字。我来我终于明白,在中国,多用敬语、谦词很好,但不用也没大碍。摆脱了观念上的束缚,我结交了许多朋友,包括年龄比我大的哥哥姐姐。

第三是中韩学生。首先是校服差异。中国的校服全是运动服,这让我惊异。韩国的校服是礼服,我觉得比中国校服好看。但是穿了十年的中国校服后,我也感受到了它的优点。中国校服统一性极强,衣服宽松,方便行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且很好的表现了人人平等。韩国校服好看,但影响学生的学业及择校,而且私改校服现象严重。现在中国很多学校也采用了礼服,款式与日韩的校服相似。可见,中国校服也不再只着眼于实用性,也注意了美感。其次,在韩国,初中生开始化妆打扮很正常。韩国学生十分关注自己的外貌,无论在学校里还是日常生活中,他们会花大量时间打扮。其中包括整容,在韩国整容很正常。总体讲,韩国学校普遍存在“外貌协会”现象。但在中国区别很大,我所看到的中国学生都把大多精力投入在学习上。就是上街,学生也不会太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这实在让我佩服。

说到学生,我还得讲到教育制度的差异。中国学生要经历的大考有中考和高考,学生的压力很大。我在初中时就深有体会了,所有的同学起早贪黑,视分如命。但在韩国,要经历的大考只有高考,且参考人数比中国少很多,因此比起中国来,竞争也没有那么激烈。接着,中国学校放学晚,大部分功课学生在学校做完,老师上课的内容比较重要,因此上补习班的人不多。但在韩国,一般八点或九点上学,下午两三点就放学了。学生放学后要去上各种不同的补习班、才艺班。几乎所有学生都去补习,补习的攀比非常严重,父母孩子都重视。例如这个孩子上了5个补习班,那个孩子上了6个,这个孩子就会在那个孩子面前自卑,会吵着上7个才行。老师也默认学生去补习班,所以上课显得并不重要,很多东西老师都不会讲。最后关于学校生活,中国学生需要午休但韩国不需要。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要午休,最开始很不适应,可以用众人皆睡唯我独醒来形容。但经过这么多年的“熏陶”,我只想说:“让我睡死在床上吧......”

中韩之间的文化差异远不止这些。十年的中国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我学会了中文,用中文学习各科知识和思考,但是我仍没有忘记母语,韩国是我的根。我一直觉得很幸运,在能足够支撑我梦想的家庭出生,遇到对我格外照顾的老师,遇见陪伴我支持我的同学们,我也感谢拼搏的自己。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