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心得体会真实感受(大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4 20:14:49 页码:14
心得体会真实感受(大全10篇)
2023-11-14 20:14:49    小编:ZTFB

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身能力和不足的一种自我评价和反思。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精炼性,使总结更有说服力和吸引力。接下来是一些实用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

心得体会真实感受篇一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转折点,对中国人民来说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我近日参观了九一八博物馆,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以下将从博物馆展示的丰富内容、展品的历史考据、史实和个人感受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九一八博物馆的展示内容非常丰富。馆内很好地还原了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和过程,通过大量的图片、文字和实物展示,使人们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那段历史的沉重和悲痛。博物馆不仅展示了日本侵略者的残忍行径和对中国人民的摧残,更详细介绍了中国人民奋起抵抗的历程和艰苦斗争。在这个过程中,九一八博物馆给我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和思考。

其次,九一八博物馆的展品历史考据十分严谨。在暴露日本侵略者罪行的同时,博物馆展示的每一件文物和图片都经过了认真的研究和考证。这些展品承载着历史真实,通过它们我们可以了解到九一八事变发生的真实情况以及中国人民面临的残酷现实。博物馆的历史考据为我们提供了准确的历史信息,使我们不会被日本侵略者的歪曲和篡改所迷惑,加深了对历史真相的认识。

再次,九一八博物馆给我带来了重要的史实教育。通过参观博物馆,我了解到九一八事变并不仅仅是对沈阳的进攻,而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略中国的开始。这一事件引发了中国人民的激烈反抗和全国抵抗运动。不仅如此,九一八事变还导致了全国范围的社会动荡和政治变革,对中国的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博物馆的史实教育让我深刻认识到九一八事变的历史意义和后果,更加坚定了保卫国家领土完整的决心和信念。

最后,九一八博物馆的参观体会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个人感受。站在展示馆前,我被馆内悬挂在墙上的大型照片吸引住了。那些痛苦和愤怒的表情几乎跳出了照片,让我深感那段历史的凄苦和惨痛。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很多老年人和家长带着孩子参观的场景。这让我想到,九一八博物馆不仅是历史教育的地方,更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资源,能够传承历史和教育后人。同时,这些场景也鼓舞了我,让我更加明白了九一八事变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参观九一八博物馆给我带来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通过丰富的展示内容、历史考据、史实教育和个人感受,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并对中国人民的抵抗精神和爱国情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次参观不仅是历史知识的补充,更是对历史的反思和思考。在未来,我将更加珍惜和保护我们的国家,传承和发扬九一八时期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心得体会真实感受篇二

九一八,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极其黑暗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最为痛苦和耻辱的记忆之一。近日,我有幸到沈阳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深刻感受到了九·一八对中国人民的深刻影响,也更加珍惜和热爱我们独立自主的祖国。

第二段:博物馆展览令人深思。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国家级专题博物馆,位于辽宁省沈阳市中心,占地面积达27000平方米。这里陆续收集了大量亲历者的资料与文献,还原了这段历史的真实经过。我在博物馆的展示区看到了许多惊人的事情:《华盛顿邮报》等国际知名媒体发表的评论,以及南京大屠杀的档案、实物等,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看到当时南京城内那张陈列红军英雄烈士遗像的照片,我忍不住不流下了热泪,想起以往笃信的“世界盛世”,也许对于中国人而言,肆意肆虐的刀光剑影才该是他们这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第三段:网友的留言带来思考。

参观完展览区之后,我不约而同地走进了博物馆的留言区,里面的网友留言实在令我动容。有的网友甚至为坚持“一个中国”而献出了生命,有的则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和平与进步。他们痛心疾首的情绪深深感染了我。我不禁想起了那句名言,“要是过去的事情就这样被遗忘,那整个世界都将会沉沦在邪恶的黑夜中。”。我明白,这句话并不是让我们沉浸在抗战儿女殉国的悲伤之中,而在于我们该珍惜当前所拥有的,没有这一切,中国不会像今天这样强大和繁荣。

第四段:深刻领悟。

此次参观,使我对于九·一八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开始思考起为什么中国如此强大和繁荣。深刻的思考让我领悟到:中国之所以能在世界上站得越来越高,那就是因为强大的爱国精神。那些为祖国献身的先辈们,他们的爱国精神,他们的精神勇气,才是我们当前在世界舞台上的真正根基。如果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够把自己的国尽量想象成第一个爱自己的国,那这个国家也必然会越来越强盛。

第五段:结尾。

总体而言,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是一座非常值得去参观的博物馆。这里的展示让人不仅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现在祖国的珍惜与爱也变得更加执着。我们应该牢记历史,珍惜现在,铭记痛苦,不断进取。相信所有中国人都有拿出浴血奋斗的力量和勇气,以便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繁荣、强大。

心得体会真实感受篇三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具历史性的事件。这个事件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政治与社会面貌,也深刻地留下了伤痕。为了让人们深刻地铭记这段历史,大连市在1993年修建了九一八残历碑。最近,我有幸前往参观了九一八残历碑,深刻体会到了这段历史留给我们的重要性。

在这一段里,我们要从历史背景上介绍一下九一八事变的来龙去脉,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这段历史的背景和事件。

九一八残历碑是为了纪念九一八事变而建的。这座碑是由大连市政府出资兴建的,是大连市对受害者的悼念,也是告诉人们那段痛苦的历史。对于国家来说,这样的纪念碑是对历史的敬意,同时也是一种铭记。

在这一段中,我们对于九一八残历碑进行亲身参观的经历进行描述。具体的描述可以描述游客体验到的一些事情,如残历碑的大小,碑文的具体内容,以及对九一八事变的反思等等。

九一八,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更是一个历史的警示。这样的事情发生,让我们反思每个个体的责任,放弃不良的价值观。每个人都能够做一些小事,为祖国出一份力。这些都可以从九一八事件的历史上汲取到一些历史启示。

结语:

九一八残历碑的参观,让我深深地领悟到其中的历史重要性。这个纪念碑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我们应该珍爱现在的生活,同时去铭记那段历史,为了自己的祖国贡献出一份力量。

心得体会真实感受篇四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一曲哀婉的《松花江上》,勾起了多少沉重的过往。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_周年,也是“九一八事变”爆发_周年。当“九一八”的警钟再次响起,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抗日歌曲又一次唱响,战斗在白山黑水间的抗联将士无所畏惧,战斗不息的精神,依旧激励着中华民族砥砺前行。

上午9时18分,沈阳的纪念仪式在嘹亮的国歌声中开始。14名社会各界代表神情凝重地推动钟槌,击响“警世钟”。回荡在空中的钟声,寓意着中华民族20__年抗日战争的艰辛历程。

警报声划破天际,鸣响3分钟,街道上的汽车纷纷停下,行人驻足肃立。退役老军人代表邹继良说:“和平环境来之不易,我们应当倍加珍惜。”

在哈尔滨市育红小学,师生们将赵一曼等英雄的。

事迹。

编成了快板,红色基因像雨露一样播洒进孩子们的心田。更多的人通过在抗战纪念馆中聆听抗日歌曲,追寻先烈的足迹,接受灵魂的洗礼。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歌曲《松花江上》唱出3000多万东北同胞悲惨遭遇和悲愤之情,更是一个民族发自心底的抗战呼号。

1931年9月18日。这是刻在中华民族心口上的一道伤疤。当晚,日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路轨,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开始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也是从那时起,白山黑水间的抗日救国烽火迅速燃遍全国,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长达20__年的持久抗战,中华民族开启了走出苦难的艰难跋涉、逆转命运的历史征程。”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会副会长王建学说。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时间发出抗战宣言,号召民众团结起来反抗日本侵略者,并迅即派出一大批骨干进入东北领导抗日武装。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馆长范丽红说,以赵尚志、杨靖宇等为代表的抗联官兵是东北抗日武装的中流砥柱。他们面对强敌无所畏惧,身临绝境依然战斗不息的精神,鼓舞了无数中华儿女。

“春日里游击地利为我用,路泞滑河水冰敌人难行动……夏日里游击草木来相帮,树叶浓草深长到处可隐藏。”《四季游击歌》,描写的是东北抗联战士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抒发了抗联将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必胜信念。

在东北烈士纪念馆里,复原的抗日游击战争实景中“荆棘丛生”,不少参观者被模拟的危险环境所震撼,真切地感受到抗联战士遭遇的艰难险阻,并被先辈为理想信念而献身的精神所感染。

坐落在哈尔滨市一曼街的东北烈士纪念馆,曾是伪满洲国哈尔滨警察厅,赵一曼被俘后,就被关押在这里。

前不久,来自全国各地的参加20__年全国青少年宫系统。

文化。

艺术节文艺汇演的1000多名青少年在这里开展红色。

教育。

研学活动,同学们聆听赵一曼、八女投江等英雄事迹,感受先烈们用生命谱写的壮丽人生华章。东北烈士纪念馆副馆长王冬说,赵一曼烈士的抗战家书体现了她对国和家深厚的爱,情透纸背。这种体现“情感认同”的教育拉近了青少年与先烈的距离,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共鸣。

“乒乓冲锋杀敌缴械声,那就是革命胜利的铁证冲锋呀……”伴着《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激昂的旋律,电影《杨靖宇》_日在吉林省靖宇县杨靖宇将军殉国地举行了首映式。吟唱着这铿锵有力的军歌,人们仿佛又回到了那炮火连天的抗联岁月。

“杨靖宇是我爷爷,也是民族英雄。我流下的眼泪中既有崇敬,更充满了血浓于水的亲情。”杨靖宇之孙马继民动情地说。

马继民告诉记者,马家有件传家宝,是一块桦树皮,是20世纪50年代父母亲从东北带回河南老家的。在爷爷的忌日,母亲就会把桦树皮拿出来,讲述令人唏嘘的家事。

如今母亲不在了,这块桦树皮又被传到了马继民家中。“下个月我孙子就要出生了,以后我也要拿着这块桦树皮跟他讲我爷爷的。

故事。

”马继民说。

9月18日当天,当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广场奏响《义勇军进行曲》时,它所承载的民族忧患史、奋进史激励着新时代的人们为中华民族“强起来”接续奋斗。

抗日战争的硝烟已尽,然而抗战精神将世代相传。“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为的东北抗联精神,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也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抗联研究处干部孙太志说,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国家建设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共同的民族心理和共存共荣意识,不断激励一代代后人践行革命先辈的精神,为国家强盛不懈奋斗。

心得体会真实感受篇五

大家应该都知道吧?九月十八日是什么日子吧。对了,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在东北三省发生过什么吗?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军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轨道,反诬中国军队破坏,炮轰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才制造了当时的“九一八”事变。

我读完这篇文章让我感受不少:九一八这天让中国丢了东三省;董存瑞、刘胡兰、黄继光为了保卫祖国,而光荣牺牲在战场上……读了这篇文章,让我仿佛又站在了当时的战场上,看见了日本如何来欺负我们中国人;看见了人们所失去了自己家人那痛苦的泪水;然而我似乎又看见中国人了对待敌人那种仇恨的眼光。

又让我看到了抗战英雄林则徐振臂一呼,愤怒点燃了虎门销烟的烈火;方振武面对日本强敌发出了“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怒吼。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记住这一天,勿忘这一天日本对我们的耻辱——就是九月十八日。

牢记9.18,勿忘国耻,那就让我们重温这段中华民族悲惨的历史,爱我中华,强我中华!让我们所有的中华儿女们团结一心,让我们一起缅怀我们那些,为了中华民族解放和那些死去的抗日先辈和中国同胞们!

心得体会真实感受篇六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也是中华民族的悲剧。为了更好地了解历史、缅怀先烈,我参观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通过参观,我深切感受到了那段惨痛历史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伤痛和历史教训,也对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复兴充满了信心。

首先,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九一八事变对中国人民的巨大伤害。在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和照片,了解了满洲事变的起因和经过。我看到了日军入侵中国东北后制定的各种残暴政策,例如“三光政策”和“宜必思毒气战”。这些事实使我深感痛心,感叹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和中国人民所遭受的不幸。九一八事变深深地触动了每个中国人的心,使我们明白了国家的独立和强大的重要性。

其次,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让我认识到中国人民在九一八事变中的英勇抵抗。无论是武装抵抗还是民族团结,中国人民都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勇气和坚定。我看到了许多抵御日本侵略的火线将士的照片和事迹,了解到了他们的英勇事迹和献身精神。同时,我还看到了一些民间组织在九一八事变中的抗日救亡活动,例如妇女协会和学生组织的积极努力。这些动人的故事让我对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坚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然后,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让我深切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积淀。在博物馆的展览中,我看到了大量关于辽宁地区的历史文物和艺术作品。这些文物展示了中国丰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同时,博物馆也展示了中国人民在九一八事变中坚守的精神和传统价值观。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九一八事变的教训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启示,这让我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加骄傲。

最后,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中国作为一个伟大的国家,经历了无数的苦难和挫折,但始终保持着坚韧和勇敢的精神。九一八事变虽然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深重的创伤,但中国人民从没有放弃过,也从未停止过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今天的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这源于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奋斗。回顾历史,我们知道,九一八事变的悲剧不会再次发生,因为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我们的民族越来越自信。

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深切感受到了九一八事变对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巨大影响,也看到了中国人民在抵抗侵略中的勇敢和团结。同时,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保持着骄傲和自信,并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历史的痛点,但它也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希望我们能够牢记历史,珍惜现在,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心得体会真实感受篇七

九一八纪念馆是一座长长的石窟,里面讲述了_年前的一段历史,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侵略者侵占我东三省,炸死了张作霖,引起了少帅张学良的抗日决心。我通过照片,文物,光电片看到,日本侵略者在东北犯下了滔天罪行:平顶山的居民被无原无故的活埋;七三一部队的残酷迫害;白色恐怖下的东北被折腾的血痕累累。东北人民抗战十四年,终于结束了抗战,赶走了日本鬼子,结束了这些可怕的生活。

出了九一八纪念馆,我心情很沉重,一直在想:如果我们的国家强大了,还会遭到日本的践踏吗?不会的!振兴中华,人人有责。

唱不完的凄凉的太行山,松花江、长城长;数不尽的灭绝人寰的屠杀,实验和入侵。起伏在,原是平静安详的东方的土地上,在黄土的灰暗中传来一阵阵警笛。一切的一切,都从那一天起?那一天,在东北,九一八!

昨日,上午,语文课上,窗外,一阵汽笛,让我们为之颤栗“是空袭警报”一个声音传来,下意识地,我看了看表,9月16日。九点18分(是不是早忘了),立刻,我明白了,这是哀鸣,这是警钟,1931年9月18日夜,这是每个中国人民该铭心刻骨的日子。

东方,太阳已升起,红色的黎明照亮了黑色的夜,太阳发出万丈光芒,抚慰着受伤的大地。天空,不再灰暗;太阳不再血红。几只白鸽飞过,大地依旧安静。历史作证,我们赢了。昔日,穆旦在路上踟蹰。踟蹰为了多年耻辱的历史。今朝,我在等待,等待红色笼罩大地,北李有言“试看未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现在我愿与九叶共呼“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心得体会真实感受篇八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自此,中华民族开启长达20__年的浴血奋战。大半个中国被践踏,3500多万同胞伤亡。一寸山河一寸血,不忘曾经烽烟起,心中长鸣警钟声。自强,自强!“九一八”事变_周年,勿忘国耻,捍卫和平!

“九一八”事变主要内容: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沙俄修建,后被日本所占),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20__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九一八”事变的故事简介。

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以其制造的“柳条湖事件”为借口,立即袭击了北大营火药库,守护火药库的众多中国士兵从睡梦中惊醒,来不及着装,便被射杀、屠戮。

驻北大营王以哲旅数逾万人,装备齐整,素有东北军模范旅之称,由于忍辱执行不抵抗的命令,却被日军铁路守备队第二大队500人一举将营地攻占,王旅仓惶溃退。进而日寇铁蹄踏进沈阳,日军第二十九联队仿佛进入无人之境,所有中国警察、宪兵都被缴械。

东北当局及辽宁省设于沈阳的党、政、军、财、教育等机关,兵工厂,飞机场,银行等全被侵占。辽宁省长臧式毅被俘,东北边防军代理司令、参谋长荣臻等微服逃走。日军攻占沈阳后,大肆抢掠公私财物。

据不完全统计,仅官方财产损失就达18亿元以上,损失飞机262架,各种炮3091门,机枪5864挺,步枪、手枪11万余支。日军在攻占沈阳的当天,还攻占了安奉、南满两铁路沿线的长春、营口、海城、辽阳、鞍山、铁岭、四平街、公主岭、安东、凤凰城、抚顺等20余座城市,略地千余里。

日军又继续扩大占领区,仅一星期,就侵占了辽、吉两省。

防空警报。

9月18日被不少中国人认为是“国耻日”,而中国民间要求将9月18日订为国耻日的诉求也不时出现。沈阳从1995年始,每年在9月18日晚上鸣响防空警报3分钟,以警示民众勿忘国耻。当前,已有哈尔滨、长春、昆明、合肥、杭州、乌鲁木齐、南昌、齐齐哈尔、金华、本溪、太原、西安等百余座城市选在每年9月18日进行防空警报鸣放。

心得体会真实感受篇九

第一段:引言(文章要点提要)。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耻辱,博物馆作为历史的守护者,通过陈列、展示和解读馆藏文物,给人们提供了了解历史、铭记历史的重要场所。近日我参观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深受震撼和启发。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参观体会以及对历史的思考。

第二段:博物馆的陈列和展示(观点一)。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陈列和展示充分展现了九一八时期中国人民所受之苦和中日关系的演变。馆内通过照片、文物和实物展示,直观地表现了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和苦难。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发生的百年来,博物馆收集和保存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让人们能更加真实地了解当年的情况。这些展示给我留下了极大的冲击和反思,唤起了我对历史的关注和热爱。

第三段:教育意义(观点二)。

博物馆除了陈列和展示,还具有教育功能。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通过丰富的教育活动和讲解员的引导,让参观者从多个角度了解历史,并引导观众深入思考。当我听到讲解员讲述那段悲惨的历史时,我深感历史的可贵和珍重。博物馆引导着我们仔细观察历史的细节,并深入思考历史对我们的影响和启示。这种启发式的教育方法让我们在参观过程中深化了对历史的理解和思考,也培养了我们的爱国情感。

第四段:历史记忆与和平发展(观点三)。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不仅仅是记录和展示历史的场所,更是传递和平与发展的信息的平台。参观博物馆让我深刻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并体会到和平的可贵。通过记忆历史,我们要坚决反对侵略和战争,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和平发展是时代的潮流,大势所趋”,只有和平的发展才能为国家带来繁荣和人民的幸福。

第五段:个人感悟与展望(总结)。

通过参观博物馆,我深入了解了九一八时期的历史,在看到那些历史照片和展品时,我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作为当代中国人,有责任将历史记忆传承下去,并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深入了解历史,珍爱和平。只有通过记忆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铭记历史,更好地引领未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将吸引更多的人们前来参观交流,共同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以上是一篇关于“九一八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的连贯的五段式文章,通过介绍博物馆的陈列和展示、教育意义、历史记忆与和平发展以及个人感悟与展望来全面阐述了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重要性和意义。通过这样一次参观,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并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心得体会真实感受篇十

庄严的残历碑静静矗立,无声诉说着这个民族的巨大苦难;刺耳的警报声划破天际,宣示着这个民族的铮铮誓言。“九一八”,中国人民永不忘记。

_年前的9月18日夜晚,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军国主义自此开始了长达20__年的侵华战争。野蛮战火从松花江畔烧到五指山下,侵略者在中国大地上无恶不作,战争罪行罄竹难书。铁证如山,历史昭昭,军国主义的暴行早已被牢牢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警示后人。

“九一八”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事变爆发当夜,东北军部分爱国将士拒不执行“不抵抗政策”,打响了反抗侵略的第一枪。事变第二天,中共满洲省委即发表抗日宣言,很快派出杨靖宇、赵尚志等骨干深入东北领导武装抗日斗争。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不甘做亡国奴的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不畏强暴,血战到底,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史诗。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巨大进步为补偿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20__年血与火的洗礼中,古老的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历史转折点。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_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望“九一八”,重温抗战历史,意义尤为重要。这是提醒人们勿忘国耻,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是警示人们居安思危、朝乾夕惕,盛世更要警钟长鸣;是缅怀和告慰先烈,忠魂当笑慰,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回望来路,苦难铸就辉煌;展望前途,光明引领未来。踏上新征程,无论过往取得多大成绩,都需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都需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劈波斩浪一往无前,使“中国号”巨轮驶向灿烂的明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