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生态旅游心得体会报告(模板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2 18:27:53 页码:14
2023年生态旅游心得体会报告(模板19篇)
2023-11-22 18:27:53    小编:ZTFB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学习或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在写心得体会时,要注重对自己的成长和进步进行评估和分析。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和借鉴。

生态旅游心得体会报告篇一

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农业和旅游业的结合,是国内外开辟农业发展新领域和促进旅游产品更新换代的共同热点,并已催生出生产与旅游共营于同一空间的新的产业形态――生态旅游农业。生态旅游农业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主题,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农村特有的人文景观,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休闲,是现代农业功能拓展的重要内容。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新型旅游活动项目,它是当今旅游新需求的必然产物,它也是当前及今后我国农业发展的一种模式。而且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农业生态旅游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为相关部门提供理论参考。

(二)该选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开发田园旅游资源为重点的新型生态旅游业,是一种具有休闲、娱乐、求知、教育功能的生态旅游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由此,学术界对生态旅游农业的研究也才刚刚开始。

随着中国大陆地区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时间的增加,并在后现代主义潮流中涌现的回归自然、回归乡村的思潮的影响下,出现了城市居民到乡村体验农业生活、现场采摘瓜果、欣赏田园风光的旅游农业方式。

1994年周联探讨了黄山一个地区的旅游农业的开发问题,1995年卢云亭、刘军萍等对国内外观光农业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并结合他们自己在北京郊县的规划实践,编辑出版了《观光农业》文集。年对旅游农业的开发模式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孙辉探讨了全国性的旅游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而年对生态旅游农业发展提出了看法。年宋晓红在《贵州农业科学》上发表了“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及其创新意义”一文,文中指出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农业由传统的单一功能向集生产、生态、旅游、文化教育等综合功能方向发展;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利于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

开发旅游农业资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机会,缓解由于人多地;少劳动力过剩带来的种种矛盾。年《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上发表了“生态旅游农业的反思”,文中深入剖析了国内生态旅游农业的五大现存问题:缺乏生态规划和科学指导、盲目开发、忽视环境保护、投入资金不足及忽视生态科学的宣传教育。

生态旅游心得体会报告篇二

作为山区林业大乡的乡储藏着丰厚的生态旅游资源,但到当前为止尚没有获得充分的开拓和应用。当前,乡面对着参加国家丛林公园的新的发展时机,如何进一步发扬乡优势,发掘山林水资源,保证生态休闲旅游疾速、健康发展,促使旅游资源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具体发扬和可持续应用。

(一)乡情概略。

乡地处县东南部,东与县接壤,南与县交界,北与镇相接,西与乡、林场毗连,距县城93公里,乡域面积156.14平方公里,地处雪峰山脉的中北部,境内峰恋崎岖,地形复杂。地貌轮廓自西向东倾斜,呈一狭长地带,器械长约70公里,南北宽约40公里。地势最高点为,海拔1200多米。境内群山莽莽,溪流纵横。与县、县接壤的东南方屹立着连续串的高山,山君尖山海拔1129.6米,海拔1141米,海拔1168.7米。

乡生态旅游资源丰厚。乡境内山高林密,绿海涛涛,有林地上积21多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84.7万m3,丛林掩盖率达92%,现还存有宝贵的原始次丛林。野生宝贵药材、珍稀动植物十分丰厚,珍稀动物12种;植物50种;珍稀树木10种;木王村有一株十三人才干合抱的近年古银杏,居全省本树种树龄的第一位,这里被称为“自然的动植物园”。首要林副产物有茶叶、板栗、茶油、桐油、喷鼻茹、竹笋干、黑木耳、核桃、棕片、柴炭等。地处偏远,民俗憨厚,地舆地位上的妨碍,无形中成了维护她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构成的古朴文明、生活方法免受外来文明对她冲击的自然樊篱,使之至今还保存着一些传统的生产方法和生活方法,是未受现代文明完全浸染的一块净土。这里民俗憨厚厚实,民风纯挚天然。自创的自娱自乐的群众文明生活良多,逢年过节常扮演一些自创的传统节目,譬如水对马、舞龙灯、跳篝火等。重山翠岭,茫茫林海,有万树争绿林海涛涛的“万林海”;天然界的巧夺天工培养了共同的天然景象“一线天”;十三人才干合抱的千年古银杏;还有“擂鼓尖”、“铁栏关象”、“将军岩”、“天门洞”、岩湾瀑布群等数不堪数。

近年来,乡党委、县政府制订了“生态立乡、农业稳乡、林业强乡、旅游兴乡”的发展战略,在生态休闲旅游上花气力、下功夫。

1、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招商引资。乡党委、县政府经过约请电视台、摄影协会等来采风报道,提拔对外宣传形象,现已有多家旅游公司对发展我乡生态旅游有极大的投资兴致,省县表里多家游览社预备推出旅游线路,为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供应了很好的时机。

2、增强景区内基本设备建立。近年来,乡共投入资金近万万元,对景区公路进行了建筑,现已基本构成--的环形通道,一切景点已涵盖挪动旌旗灯号,完善了景区设备,已建成岩湾旅游招待中间,可还招待旅客近百人。

3、积极争夺参加国家丛林公园。借助申报国家丛林公园的时机,应用乡丛林资源丰厚的优势,现正积极争夺将乡全体归入丛林公园,以此拉动乡的生态休闲旅游财产的综合发展。

(一)看法程度不高,发展观念滞后。

据查询,我乡部分群众对生态休闲旅游看法程度不高,以为发展旅游与他们没有多大关系,对丛林资源无科学规划地采伐,形成生态资源遭到分歧水平的毁坏。我乡第三财产基本还处于萌芽阶段,即便曾经有的,在发展观念上严厉滞后,不克不及从原生态中去发掘出高档次、高层次服务财产。硬件设备功用不全,旅游线长,服务层次低,没有很好地因地而制宜,基本展示不出本身的特点和优势。

(二)发展规划尚小,资金投入不够,力度不大,一直处于“小打小闹”场面。

旅游开拓不到位且短少新意,档次不高,方式单调,在游人心目中表现不出休闲烙印,因此短少竞争力和吸引力,构成不了财产规划。

(三)基本设备滞后。

我乡基本设备遍及滞后,尚不能完全顺应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发展的要求。公路、电力和通信收集设备分明不足,境内公路路窄、坡陡、弯急,在节假期外埠自驾车、旅游大巴、汽车只要望路兴叹。景区通讯收集较差,输电近况不不变,常常给旅客以“不便利”,然后极大地制约了旅游开拓、应用和发展。

(四)不足一致规划。

当前,我乡生态休闲旅游是自觉而兴的,因为没有一致规划,致使各景点各唱各的调,小打小闹,难以构成大天气。

(五)旅游产物的`包装与促销不到位。

旅游资源不等于旅游产物,旅游产物不等于旅游商品。依据国家旅游局计算,以休闲、感触天然风景为主的旅游者占74.5%,文物事迹占5%左右。目前盛行的是崇尚天然的健康游,而我乡以生态休闲旅游为中心的旅游符合当今的潮水,但我乡旅游业恰好在旅游资源变为产物上没有构成规划,产物变为商品上没有构成市场,特殊是在宣传、包装和促销方面没有顺应现代旅游消费需求的过硬的手段和办法,更谈不上听觉上的吸引力和视觉上的冲击力。

(一)立足久远,规划先行。

当前急需制订出乡生态休闲旅游发展的总体久远规划,在深化实践具体查询研讨的基本上,制订出便于治理、轻易操作的生态休闲旅游发展的将来规划。在今后的发展中,要不时完善规划,并严厉依照规划施行。

生态旅游心得体会报告篇三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承办单位。

(三)可行性研究工作承担单位。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3.《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号;。

4.《产业结构调整目录版》;。

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

6.《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年审核批准施行;。

7.《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8.企业投资决议;。

9.……;。

10.地方出台的相关投资法律法规等。

(五)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目标。

(六)项目建设地点。

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政策保障、技术方案、资金总额及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主要包括:

(一)项目产品市场前景。

(二)项目原料供应问题。

(三)项目政策保障问题。

(四)项目资金保障问题。

(五)项目组织保障问题。

(六)项目技术保障问题。

(七)项目人力保障问题。

(八)项目风险控制问题。

(九)项目财务效益结论。

(十)项目社会效益结论。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在总论部分中,可将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项目作全貌了解。

表1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值。

1项目投入总资金万元26136.00。

1.1固定资产建设投资万元18295.20。

1.2流动资金万元7840.80。

2项目总投资万元20647.44。

2.1固定资产建设投资万元18295.20。

2.2铺底流动资金万元2352.24。

3年营业收入(正常年份)万元36590.40。

4年总成本费用(正常年份)万元23783.76。

5年经营成本(正常年份)万元21954.24。

6年增值税(正常年份)万元2783.61。

7年销售税金及附加(正常年份)万元278.36。

8年利润总额(正常年份)万元12806.64。

9所得税(正常年份)万元3201.66。

10年税后利润(正常年份)万元9604.98。

11投资利润率%62.03。

12投资利税率%71.33。

13资本金投资利润率%80.63。

14资本金投资利税率%93.04。

15销售利润率%46.52。

16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全部投资)%29.32。

17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全部投资)%43.98。

18税后财务净现值fnpv(i=8%)万元9147.60。

19税前财务净现值fnpv(i=8%)万元11761.20。

20税后投资回收期年4.66。

21税前投资回收期年3.88。

22盈亏平衡点(生产能力利用率)%42.05。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对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项目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1.项目总投资来源及投入问题。

项目总投资主要来自项目发起公司自筹资金,按照计划在3月份前完成项目申报审批工作。预计项目总投资资金到位时间在4月底。整个项目建设期内,主要完成项目可研报告编制、项目备案、土建及配套工程、人员招聘及培训、设备签约、设备生产、设备运行及验收等工作。

项目发起公司拟设立专项资金账户用于项目建设用资金的管理工作。对于资金不足部分则以银行贷款、设备融资,合作,租赁等多种方式解决。

2.项目原料供应及使用问题。

项目产品的原料目前在市场上供应充足,可以实现就近采购。项目本着生产优质产品、创造一流品牌的理念,对原材料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对原料供应商进行优选,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3.项目技术先进性问题。

项目生产本着高起点、高标准的准则,拟采购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引进先进生产管理经验,对生产技术员工进行专业化培训,保证生产高效、工艺先进、产品质量达标。

这一部分主要应说明项目发起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投资理由及项目开展的支撑性条件等等。

(二)国家产业规划或地方产业规划。

我国非常中国生态旅游领域的发展,国家和地方在最近几年有关该领域的政策力度明显加强,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稳定国内外市场;。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加快实施技术改造;。

(4)淘汰落后产能;。

(5)优化区域布局;。

(6)完善服务体系;。

(7)加快自主品牌建设;。

(8)提升企业竞争实力。

(三)项目发起人以及发起缘由。

……。

(一)……。

(二)……。

(三)……。

(四)……。

(一)经济可行性。

(二)政策可行性。

(三)技术可行性。

本项目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方案,为保证工艺先进性,关键设备引进国外厂商,其他辅助设备从国内厂商中优选。该公司始建于,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生产实践,公司创造出一流的生态旅游工艺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完全能够按照行业标准进行生产和检测,其新技术方案的引入,将有效保证本项目顺利开展。

(四)模式可行性。

生态旅游项目实施由项目发起公司自行组织,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土建工程由公司自主组织建设。项目建成后,项目运作由该公司全资注册子公司主导,项目产品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目前,国内外市场发展均较为迅速,市场空间放量速度加快,市场需求强劲,可以保证产品有效销售。

(五)组织和人力资源可行性。

市场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于,任何一个项目,其生产规模的确定、技术的选择、投资估算甚至厂址的选择,都必须在对市场需求情况有了充分了解以后才能决定。而且市场分析的结果,还可以决定产品的价格、销售收入,最终影响到项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详细研究当前市场现状,以此作为后期决策的依据。

市场预测是市场调查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延续,是利用市场调查所得到的信息资料,根据市场信息资料分析报告的结论,对本项目产品未来市场需求量及相关因素所进行的定量与定性的判断与分析。在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市场预测的结论是制订产品方案,确定项目建设规模所必须的依据。

(一)工艺设备选型。

(二)工艺说明。

(三)工艺流程。

(一)营销战略规划。

(二)营销模式。

在商品经济环境中,企业要根据市场情况,制定合格的销售模式,争取扩大市场份额,稳定销售价格,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因此,在可行性研究中,要对市场营销模式进行研究。

1、投资者分成。

2、企业自销。

3、国家部分收购。

4、经销人情况分析。

(三)促销策略。

……。

项目运作立当地,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项目建设地交通运输条件优越,目前已形成铁路、公路、航空等立体方式的交通运输网。公路四通八达,境内有3条国道、2条省道,高速公路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将进一步改善当地的公路运输条件,逐渐优化的交通条件有利于项目产品销售物流环节效率的提升,使得产品能够及时投放到销售目标市场。

(一)项目厂址及厂房建设。

1.厂址。

2.厂房建设内容。

3.厂房建设造价。

(二)土建规划总平面布置图。

(三)场内外运输。

1.场外运输量及运输方式。

2.场内运输量及运输方式。

3.场内运输设施及设备。

(四)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

1.项目占地。

2.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内容。

序号。

建设项目。

建筑结构。

建筑方式。

施工面积(m2)。

1办公楼框架结构多层建筑9011。

2展厅砖混结构单层建筑1802。

3公寓砖混结构多层建筑37847。

4餐厅砖混结构多层建筑2703。

51号车间轻钢结构单层建筑6308。

62号车间轻钢结构单层建筑7209。

73号车间轻钢结构单层建筑8110。

8后序处理、库房轻钢砖混结构单层建筑7209。

9锅炉房及其它辅助实施框架砖混结构单层建筑1802。

10小计80200。

11绿化设施5407。

12厂区硬化周围美化4506。

生态旅游心得体会报告篇四

旅游业是为满足人们向往自然和走向自然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1994年全球旅游业产值达3.4万亿美元,全年游人达到20.20亿人次,预计到,旅游业总产值可达到7.9万亿美元.在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是生态旅游,年增长率为20%~25%,生态旅游可望成为二十一世纪世界旅游的热点.

作者:王鸿玲作者单位:省林科院刊名:安徽林业英文刊名:anhuilinye年,卷(期):2004“”(4)分类号:关键词:

生态旅游心得体会报告篇五

摘要:介绍了美林谷休闲度假区的旅游资源现状,分析了其旅游开发的特色与思路,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措施,旨在为家乡旅游产品的合理开发提供一些可参考的依据和思路。

关键词:美林谷生态旅游区;现状;特色分析;问题及对策。

1旅游资源概况及现状。

美林谷休闲度假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境内,环抱于茅荆坝国家级森林公园之间,区域面积122km2,是清朝皇家林苑“木兰围场”的一部分。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重点项目,美林谷凭借其稀缺的亚高山湿地生态结构孕育了亚洲第一大滑雪场。

冬季,做为美林谷休闲运动度假区项目之一的美林谷滑雪场正式开业,届时滑雪场配套的四星级美林谷假日酒店同时开业。美林谷将建成全亚洲规模最大的滑雪场。滑雪场的建成将创造四个亚洲之最:雪道累计长度最长、雪道种类最齐全、雪道变化最丰富、雪道森林覆盖率最高。

2旅游开发特色分析。

2.1旅游资源优势。

美林谷凭借其稀缺的亚高山湿地生态结构孕育了亚洲第一大滑雪场。每年近150d的雪季开放时间,弥补了国内很多滑雪场冬季营业短暂的缺憾。该地区由于长期受到地质运动的影响以及高山流水的冲刷,形成了19处独特的冲积扇。谷内森林覆盖率高达98%,丰润的天然泉流汇集而成了美丽的锡箔河之源。美林谷凭借其自成一体的小气候、丰富的森林植被等特点,为雪场提供绝佳的`自然基础条件,最适合滑雪运动的户外环境。

2.2区位优势。

美林谷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美林乡,喀喇沁旗是内蒙古距河北、北京最近的一个旗,处于燕山山脉的北麓,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形成了美林一块秀美的山川和文化,喀喇沁旗美林谷夏季比较凉爽,存在着林间草原与山地的原始次生林相间相伴的这样一种自然景观,这不仅是在赤峰市,就是在燕山山脉北麓,也是一块风水宝地。美林谷拥有的优越地貌和气候条件,正是其他地方不可复制的。

2.3特色景观。

(1)美林谷:是清朝皇家林苑“木兰围场”的一部分,处在茅荆坝森林公园的环抱之中,谷内山势绵延不绝,峰峦叠嶂,远山如线,悬于天际;稀缺的亚高山湿地生态结构孕育了美林谷丰富的天然次生林植被。

(2)韭菜楼:景区位于喀喇沁旗西部与河北省交界处,山形东北缓,西南陡峭,主峰海拔1860m。在清代韭菜楼属木兰围场,为习武狩猎、避暑游玩场所。

(3)滴水壶:滴水壶景观挂于美林乡敖包梁一侧的石崖立壁上,高约30m,因雨水渗水积在山腹汇集而成,长年滴水不断,峭壁顶上一块壶型巨石凌空悬卧,斜坠如倒水,故得名滴水壶。

(4)假日田园:位于小美林村,专供都市家庭休闲度假的“农家乐休闲庄院”。

(5)美林谷滑雪场:被誉为“东方雪源圣地”的美林谷滑雪场,位于承德以北,海拔1800m以上的美林谷运动休闲度假区内,是一个将浪漫的欧洲滑雪度假理念与充满东方神韵的华北天然雪域环境相结合的、近40km2的滑雪度假旅游天堂。

3旅游发展思路。

3.1旅游整体定位。

建设以亚洲最大滑雪场为品牌,休闲度假旅游区、农家乐等为区域特点集自然山水风光、宗教历史文化、生态绿色农业为一体的旅游业发展总体思路,迎合当今旅游业的发展。

3.2旅游发展方向。

以“滑雪圣地、魅力美林”为主题,充分利用延长森林风貌、人文景观、特色农业的旅游资源优势,统筹规划、综合开发、分步实施,突出以“亚洲第一滑雪场”为主打品牌的美林谷生态旅游示范区开发建设,辅之以滴水湖、韭菜楼、羊草沟、敖包梁等重点旅游区的打造。

3.3旅游线路设计。

我们在加快旅游开发建设的同时,谋求与河北围场、承德、茅荆坝等周边县区的联手,优势互补,利益双赢,共同打造规模型发展的旅游经济圈。

4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足。

(1)延长旅游业发展缓慢,开发资金不足,大多数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2)旅游资源保护力度不够,有许多知名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没有被很好地保护下来。

(3)目前的旅游资源给人们的感觉就是景点众多,没有建立起突出的旅游品牌。

(4)旅游方面的宣传不足,旅游景点的配套设施不完善。

(5)没有规范的旅游路线,景点过于分散,跨度很大,旅游资源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6)不少游客反映服务行业的管理不够规范。

5针对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5.1尽快做好美林谷发展文化旅游的规划。

在建景点(区)的同时,要挖掘文化内涵,进行深度开发,要加大旅游资源重组和深度开发力度。

5.2合理布局,加快旅游产业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要注重建设吃、住、行、游、购、娱等设施,特别是要因地制宜,结合旅游资源分布特点,突出新、奇、洋等新的旅游要素特征。

5.3完善机制,建立健全旅游管理机构。

建立健全美林谷专门的旅游管理机构,明确其具体职能,发挥其管理、综合协调、服务、对外宣传等方面的作用。

5.4内联外引,大力发展旅游中介组织。

通过建立美林谷区旅游中介组织协会,发挥协会的作用,以河美林谷为主,面向全市、全国招揽游客。

5.5深层挖掘,增强旅游经济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要善于把我区的旅游资源、旅游业要素同周边市区的资源和要素结合起来,使我区的旅游线路延伸联结到周边地区,既当终端,又作中转,形成全区、跨区乃至跨市的旅游长线,同时,提高我区对游客的截流过夜和消费能力。

5.6强化分析,不断完善发展旅游经济的政策措施。

要认真研究现代旅游业发展的特点、规律,充分考虑旅游经济投入、产出的特殊性,制定有利于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政策。

美林谷生态旅游区项目的建设与完善对赤峰市喀喇沁旗旅游品牌的提升,对延长旅游季节,发展冬季旅游,拉动高端旅游消费,把赤峰打造成为国内冬季旅游的重要基地和重点目的地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喀喇沁旗旅游局.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m].喀喇沁:喀喇沁旗旅游局,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

[3]喀喇沁旗旗志编纂委员会.喀喇沁旗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

[4]汪洋.喀喇沁旗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及开发研究[j].科技与管理,(6).

[5]李文杰.喀喇沁旗旅游资源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研究,2004(s3).

生态旅游心得体会报告篇六

摘要:介绍了美林谷休闲度假区的旅游资源现状,分析了其旅游开发的特色与思路,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措施,旨在为家乡旅游产品的合理开发提供一些可参考的依据和思路。

关键词:美林谷生态旅游区;现状;特色分析;问题及对策。

美林谷休闲度假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境内,环抱于茅荆坝国家级森林公园之间,区域面积122km2,是清朝皇家林苑“木兰围场”的一部分。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重点项目,美林谷凭借其稀缺的亚高山湿地生态结构孕育了亚洲第一大滑雪场。

冬季,做为美林谷休闲运动度假区项目之一的美林谷滑雪场正式开业,届时滑雪场配套的四星级美林谷假日酒店同时开业。美林谷将建成全亚洲规模最大的滑雪场。滑雪场的建成将创造四个亚洲之最:雪道累计长度最长、雪道种类最齐全、雪道变化最丰富、雪道森林覆盖率最高。

2旅游开发特色分析。

美林谷凭借其稀缺的亚高山湿地生态结构孕育了亚洲第一大滑雪场。每年近150d的雪季开放时间,弥补了国内很多滑雪场冬季营业短暂的缺憾。该地区由于长期受到地质运动的影响以及高山流水的冲刷,形成了19处独特的冲积扇。谷内森林覆盖率高达98%,丰润的天然泉流汇集而成了美丽的锡箔河之源。美林谷凭借其自成一体的小气候、丰富的森林植被等特点,为雪场提供绝佳的`自然基础条件,最适合滑雪运动的户外环境。

2.2区位优势。

美林谷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美林乡,喀喇沁旗是内蒙古距河北、北京最近的一个旗,处于燕山山脉的北麓,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形成了美林一块秀美的山川和文化,喀喇沁旗美林谷夏季比较凉爽,存在着林间草原与山地的原始次生林相间相伴的这样一种自然景观,这不仅是在赤峰市,就是在燕山山脉北麓,也是一块风水宝地。美林谷拥有的优越地貌和气候条件,正是其他地方不可复制的。

2.3特色景观。

(1)美林谷:是清朝皇家林苑“木兰围场”的一部分,处在茅荆坝森林公园的环抱之中,谷内山势绵延不绝,峰峦叠嶂,远山如线,悬于天际;稀缺的亚高山湿地生态结构孕育了美林谷丰富的天然次生林植被。

(2)韭菜楼:景区位于喀喇沁旗西部与河北省交界处,山形东北缓,西南陡峭,主峰海拔1860m。在清代韭菜楼属木兰围场,为习武狩猎、避暑游玩场所。

(3)滴水壶:滴水壶景观挂于美林乡敖包梁一侧的石崖立壁上,高约30m,因雨水渗水积在山腹汇集而成,长年滴水不断,峭壁顶上一块壶型巨石凌空悬卧,斜坠如倒水,故得名滴水壶。

(4)假日田园:位于小美林村,专供都市家庭休闲度假的“农家乐休闲庄院”。

(5)美林谷滑雪场:被誉为“东方雪源圣地”的美林谷滑雪场,位于承德以北,海拔1800m以上的美林谷运动休闲度假区内,是一个将浪漫的欧洲滑雪度假理念与充满东方神韵的华北天然雪域环境相结合的、近40km2的滑雪度假旅游天堂。

3旅游发展思路。

3.1旅游整体定位。

建设以亚洲最大滑雪场为品牌,休闲度假旅游区、农家乐等为区域特点集自然山水风光、宗教历史文化、生态绿色农业为一体的旅游业发展总体思路,迎合当今旅游业的发展。

3.2旅游发展方向。

以“滑雪圣地、魅力美林”为主题,充分利用延长森林风貌、人文景观、特色农业的旅游资源优势,统筹规划、综合开发、分步实施,突出以“亚洲第一滑雪场”为主打品牌的美林谷生态旅游示范区开发建设,辅之以滴水湖、韭菜楼、羊草沟、敖包梁等重点旅游区的打造。

3.3旅游线路设计。

我们在加快旅游开发建设的同时,谋求与河北围场、承德、茅荆坝等周边县区的联手,优势互补,利益双赢,共同打造规模型发展的旅游经济圈。

4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足。

(1)延长旅游业发展缓慢,开发资金不足,大多数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2)旅游资源保护力度不够,有许多知名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没有被很好地保护下来。

(3)目前的旅游资源给人们的感觉就是景点众多,没有建立起突出的旅游品牌。

(4)旅游方面的宣传不足,旅游景点的配套设施不完善。

(5)没有规范的旅游路线,景点过于分散,跨度很大,旅游资源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6)不少游客反映服务行业的管理不够规范。

5针对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5.1尽快做好美林谷发展文化旅游的规划。

在建景点(区)的同时,要挖掘文化内涵,进行深度开发,要加大旅游资源重组和深度开发力度。

5.2合理布局,加快旅游产业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要注重建设吃、住、行、游、购、娱等设施,特别是要因地制宜,结合旅游资源分布特点,突出新、奇、洋等新的旅游要素特征。

5.3完善机制,建立健全旅游管理机构。

建立健全美林谷专门的旅游管理机构,明确其具体职能,发挥其管理、综合协调、服务、对外宣传等方面的作用。

5.4内联外引,大力发展旅游中介组织。

通过建立美林谷区旅游中介组织协会,发挥协会的作用,以河美林谷为主,面向全市、全国招揽游客。

5.5深层挖掘,增强旅游经济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要善于把我区的旅游资源、旅游业要素同周边市区的资源和要素结合起来,使我区的旅游线路延伸联结到周边地区,既当终端,又作中转,形成全区、跨区乃至跨市的旅游长线,同时,提高我区对游客的截流过夜和消费能力。

5.6强化分析,不断完善发展旅游经济的政策措施。

要认真研究现代旅游业发展的特点、规律,充分考虑旅游经济投入、产出的特殊性,制定有利于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政策。

美林谷生态旅游区项目的建设与完善对赤峰市喀喇沁旗旅游品牌的提升,对延长旅游季节,发展冬季旅游,拉动高端旅游消费,把赤峰打造成为国内冬季旅游的重要基地和重点目的地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3]喀喇沁旗旗志编纂委员会.喀喇沁旗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

[4]汪洋.喀喇沁旗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及开发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6(6).

[5]李文杰.喀喇沁旗旅游资源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研究,2004(s3).

生态旅游心得体会报告篇七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1.1.2项目建设单位。

本项目由某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

1.1.3项目编制依据。

1、《某某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

7、国家相关规范标准;

8、建设单位提供的意见、资料等;

1.1.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1.1.4.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既定的政策。

随着2007年底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减。

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国内目前粗放式、大量消耗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已逐渐被淘汰,在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减少资源消耗、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服务业、提振国内消费已经成为国家既定的方针。

在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体现了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提出“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发展现代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农村发展机制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低碳经济在国家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加大,提出“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1.1.4.2某某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加速实施。

2010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推进某某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标志某某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拉开了序幕,并指出将在2020年将某某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使之成为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

生态旅游心得体会报告篇八

旅游业被称为无烟工业.近年来,随着世界旅游业的大发展,许多享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旅游胜地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污染.为保护自然遗产,各国竞相推行“绿色旅游”.土耳其戴利恩三角洲一带的海岸,终年阳光灿烂,海风温和,蓝天碧海交相辉映,是一处度假的天堂.然而,这里曾一度受到旅游污染的威胁.来自发达国家的投资者,在此兴建了大型酒店,在沙滩上办起了“迪斯科”舞厅.一到夜晚,灯火辉煌,令人眩目.这种美景使欧美旅游者奔走相告,土耳其的海岸真“棒”!

作者:石旭初作者单位:刊名:环境英文刊名:environment年,卷(期):2001“”(9)分类号:关键词:

生态旅游心得体会报告篇九

第一段:引言(150字)。

最近,我参加了一次关于生态旅游发展的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我对生态旅游的概念、特点以及发展趋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此外,我还学到了一些具体的操作技巧和案例分析,这些知识对我未来在旅游行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第二段:生态旅游的定义与特点(250字)。

生态旅游是指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侧重体验和尊重本土文化的一种旅游形式。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更注重环境可持续性和社会公正性,它不仅仅是一种消费活动,更是一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的行为。生态旅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资源丰富,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二是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三是注重游客体验,追求沉浸式、互动式的旅游方式;四是尊重本土文化,弘扬传统价值观念。

在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生态旅游发展的案例,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某个地区通过生态农业发展生态旅游。该地区依托农业资源,不仅提供有机农产品,还为游客提供参与农事活动的机会。游客可以体验种植、采摘和加工农产品的过程,并了解传统农业文化。这种旅游方式既为游客提供了与自然亲近的机会,又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

除了案例分析,培训还介绍了一些生态旅游发展的操作技巧。首先,进行生态旅游规划时要科学评估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的价值,并制定相关保护措施。其次,要加强生态旅游产品的创新,提高游客的体验价值。例如,可以开发具有独特特色的旅游线路或设计专门的生态旅游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参与。此外,要与当地居民和社区进行合作,共同推动生态旅游的发展,充分发挥其社会经济效益。

第五段:结语(200字)。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生态旅游的概念、特点和发展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发展生态旅游,并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生态旅游,积极参与其中,共同推动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生态旅游心得体会报告篇十

近年来,伴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生态旅游成为了旅游行业的一股新兴潮流。甘肃省也在这一趋势中迅速崛起,优秀的生态资源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为了加强生态游览景区的管理和建设,甘肃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最近发布了一系列的生态旅游文件,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这些文件进行解读,并分享个人对于这些文件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主题介绍及文化底蕴。

甘肃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省份。如今,它的众多古迹、著名的民间艺术表演以及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旅游。同时,该省拥有许多高山、湖泊、河流和草原等自然景观,这些独特的生态环境,使得甘肃省的生态旅游行业更加具有发展潜力。

第二段,文件解读之旅游景区开发。

为了保护和管理好这些生态资源,甘肃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发布了《甘肃省生态旅游景区开发规划(2019-2025年)》,提出了打造一批独具甘肃特色、生态环保、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景区的目标和方针。文件的其中一个重点便是与当地居民沟通,充分调查当地民俗文化和生态资源,为景区的建设和经营提供有力支撑。

第三段,文件解读之旅行社管理。

同时,为了规范生态旅游市场的经营秩序,甘肃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还发布了《甘肃省旅游行业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2019-2020年)》。文件强调了旅行社管理的重要性,明确了旅行社应遵守的具体规定。只有通过不断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才能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和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段,文件解读之生态保护与文化遗产。

除此之外,甘肃省还重视生态保护工作。《境内湿地保护条例(修订草案)》、《甘肃省湿地公园与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将重点保护区和生态保护区的建设纳入了生态旅游事业的范畴。此外,针对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文化遗产的保护,甘肃省还发布了《甘肃省主要文化遗产保护规划(2019-2025年)》,对于各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在旅游行业中的运用,制定了详细的规定和措施。

对于我来说,甘肃省发布的这些生态旅游文件充分展示了该省在生态旅游领域的发力及其对于产业链发展的重视和规范。通过这些文件,我们可以看到甘肃省生态旅游建设的愿景理念,以及它们为什么如此重要。我希望这些规划和情况说明可以真正落地并执行,让我们能够体验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同样,也希望各地政府能够制定更加普适的法律法规,并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共建共享工作中。

总之,甘肃生态旅游文件的发布,不仅关系到甘肃旅游业更广泛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也对于整个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合理提升生态旅游质量、使得旅游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和保护,更是对于当地文化的传承和继承的一种重要方式。我们应该齐心协力,共同致力于甘肃生态旅游事业的顺利发展。

生态旅游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一

旅游业被喻为无烟的xx产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迅猛的产业之一。近年来,在我国旅游文化产业蒸蒸日上的大背景下,湘西xx苗族旅游文化产业来势很好。据统计,接待游客24.28万人次,直接旅游收入5338万元,占全县旅游总收入的40%以上,在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特殊作用。

湘西xx苗族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方面给当地带来了经济发展,也引发了社会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和保护;另一方面,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急功近利,管理缺位和保护不力等原因,也带来了环境被破坏,文化被误解、歪曲等负面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凸显了湘西xx苗族传统文化在立法方面的缺失和执法方面存在的不足。因此,加快xx苗族文化旅游的立法步伐,尤显迫切。本文就此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旅游开发对xx苗族传统文化旅游资源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开发过程其实就是保护过程,要在发掘、整理和提炼xx苗族、风俗习惯、历史掌故、神话传说,民间艺术,舞蹈戏曲,音乐美术,民间技艺,服饰饮食,接待礼仪等苗族传统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注重保护。当前,xx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过程面临突出的法制问题。

一是商业化趋重,苗族文化“失真”问题;

二是文化同化使其原生态环境开始面临的破坏。

(一)当前xx苗族文化旅游资源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立法方面不到位,甚至缺位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湘西作为湖南省旅游大州,虽然依据《xx》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旅游法》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规,单行条例和规范性文件,成绩有目共睹,但问题也不容小觑。当前,就xx区苗族文化旅游立法工作事前调研不够,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缺乏针对性,未突出地方特色,有的如《xx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尚未出台,虽有规划,未有保护条例,法制缺位。有的立法内容过于原则性,缺乏有效规范,实践中缺乏操作性,为旅游资源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同样立法中重视旅游文化资源法律保护,对xx区苗族文化旅游资源缺乏关注。

二是执法方面也面临缺位与不到位的问题。xx景区管理委员会作为管理机构一直没有成立,管理存在缺位。行业协会作为自律组织也没有成立,行业管理规定落实不够,缺乏标准化。

(二)发展xx旅游文化产业的法律对策。

一是xx苗族文化旅游资源法律保障应坚持四个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xx苗族文化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在制定景区规划时加大对资源的法律保障,实现可持续性;坚持预防为主原则,xx景区独特的景观与周围自然环境浑然一体,一旦破坏,后世修补无济于事;实际可操性原则,结合xx景区实际制定,本地区实施办法,与法规政策、法律、《条例》相衔接,解决法律实际过程中的区域差别问题;坚持公众参与原则,民族文化植根民间,开发与保护必须建立民间主动参与上。

二是加强对xx区旅游文化资源调研,使立法具有民族特色。加强就xx景区旅游文化资源开展资源调研,使立法具有民族特色。加强就xx景区旅游文化资源开展立法调研,制定立法规划,加紧出台xx非物质文化、xx景区,苗族特色建筑等方面的法规,及时有效地保护文化旅游资源。地方性法规一定要具有区域色彩和苗族特色,在立法中加以规范。

三是通过立法实现xx景区所有权、管理权与经营权的分离。xx景区旅游文化资源所有权属国家、管理权在政府部门,经营权属开发商和经营商,但是xx苗族文化属于本地区所有、集体所有的部分产权,建立通过收购或其他方式解决,属于个人的产权建设采取变通试解决。鉴于过往政出多门,“管理多头、管理混乱、都在管理、都不管理”的局面,建议在xx景区设置统一权限的管理机构,负责日常事务管理,依据地方实际,采取独创性的管理模式。

四是通过立法解决xx区村、镇共享发展收益机制。在立法中明确xx苗族地区对发展方式的选择权和参与权,尊重民族习惯,保护民族文化,促进xx景区民族文化活动中的村镇参与,群众参与,赋予群众在规划和决策中的发言权和收益权。在立法中明确规定,xx苗族地区村、镇参与,群众参与利益分配机制和补偿机制,有利于苗族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五是加强对xx景区旅游文化资源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规范旅游文化开发与保护行为。

生态旅游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二

甘肃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文化底蕴,一直都是旅游者必去之地。如今,为了更好地保护甘肃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加速生态旅游的发展,甘肃省出台了生态旅游文件,这份文件对于甘肃和整个中国的生态旅游都是非常重要的。

甘肃省生态旅游文件主要包括了生态旅游的概念、原则、目标、政策措施等项目。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原则。生态旅游的概念是指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增加生态价值和旅游吸引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旅游活动。而生态旅游的原则则包括了尊重自然、保障安全和舒适、实现效益和可持续、加强合作等几个方面。

生态旅游文件的出台,对于甘肃省的生态旅游发展影响深远。首先,甘肃的旅游市场将更加规范化和体系化,更具可持续性;其次,文件明确了甘肃省生态旅游的目标和政策措施,为生态旅游的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持;最后,在实施过程中,甘肃省将加强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促进当地居民的收益和文化的传承。

作为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甘肃省生态旅游的发展对于整个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从生态旅游的宏观规划到微观管理,用科学的方式保障生态的可持续性、满足游客的需求和追求可持续的效益,都是一种先进的生态旅游发展理念。

随着生态旅游文件的出台和生态旅游建设的推进,甘肃省的生态旅游将会有更好的发展。未来的甘肃,生态旅游将更具特色、更具吸引力,同时也将更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和靠山。希望甘肃能利用自己的生态资源和文化传承,推动生态旅游不断稳步发展,为中国乃至世界生态旅游做出更积极的贡献。

生态旅游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三

为了更好地发掘、培育和推出我县有特色和亮点并具发展潜力的项目,根据州文化体制改革领导组《关于开展文化产业特色项目专项调研、规划及报告的通知》要求,我县文化体制和文化产业调研组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到河西镇、旅游局、石门关景区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调研,形成了《石门关生态旅游开发研究报告》,以供参考。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明确指出:西部旅游业的发展目标就是生态旅游,我们可以从九寨沟、香格里拉、张家界等景区对旅客产生巨大吸引力的事例可知,生态旅游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旅游业的主题,石门关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石门关生态状况决定了必需发展生态旅游的主题,**全县1957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中,除去水域、房屋、道路以及悬崖、山石等土地外,96.97%的土地上都有草木植被,其中:森林、灌丛、草坡等占全县国土面积的92.2%,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67.2%,而石门关的植被保存得最好,森林比较茂密,处于横断山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区,植物区系复杂多样,为众多特有植物的分布与分化(变异)中心。生态旅游最原始的含义是森林旅游,可见,石门关得天独厚的生态状况为石门关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奠定了优越基础。第二,石门关处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苍山西坡之中,山势雄伟,观光效果较好,是天然的生态植物园,拥有各种植物200多科,多属,近万种。由于历史原因,交通阻塞,人烟稀少,使石门关纵深处生态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许多地方至今人迹未至,实乃生态旅游的理想环境。第三,石门关人文景观丰富,有距今3000多年的苍山崖画,始建于明代的福国寺、玉皇阁等。明代大地理学家徐霞客、白族学者李元阳也曾到过这里,并在《徐霞客游记》和《游石门山记》中均有记载。第四,石门关在古代是“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的要冲,是中国通往东南亚的必经之地。如今,随着320国道及大漾二级公路相继建成及投入使用,石门关距州府大理市仅21公里,仅需30分钟即可到达。第五**作为“中国核桃之乡”,据统计境内核桃树共有24.86万亩,248.6万株,在石门关景区就有0.72万亩,5.1万株(包括光明村、金牛村)。如此众多的核桃资源为石门关开展生态旅游奠定了基础。

旅游基础设施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承载物,是旅游活动得以开发的重要依托。县委、县人民政府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近几年来在石门关共投入300多万元修建了石门关景区公路、游路、栈道、旅游公厕等基础设施。并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共投资420万元修建了石门关旅游度假村、石门竹园、光明核桃生态园(农家乐)等一批项目,使石门关的接待能力得到改善。

随着旅游业的投入不断加大,石门关景区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到石门关旅游的中外游客逐年增加,从1995年的不足1万人次,发展到今天的7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300万元(截止20xx年),占全县gdp的比重达1.05%以上。

尽管近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石门关景区的硬件设施得到一定改善,但随着游客的不断增加,石门关景区的一些矛盾渐渐显现出来,其主要矛盾是:一是资金投入明显不足;二是规划不健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功能配套差;三是管理机构不健全,专业管理人才缺乏,管理工作与发展不相适应;四是宣传力度不够,旅游区位优势未能得到发挥,一时难以形成大气候。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筹措资金投入。在加快实现计划经济转变的背景下,发挥政府投资先导作用的同时,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旅游投入新机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筹措:一是以政策换资金;二是以项目换资金;三是以利益换资金。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和优惠政策,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旅游开发资金进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允许集体、个人在石门关景区详细规划的总体指导下,独资投入对某些旅游景区、景点资源进行开发建设。

2、加强整体规划,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石门关生态旅游景区应从现在收费站起列入整体规划,任何建筑物应体现古色、古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品味,加快实施与古崖画连通的便道,选好光明生态园的选址,对生态园的农户进行必要的指导。加大探险、科考、运动竞技等一批项目的建设力度。

3、尽快建立健全旅游管理体制。加强旅游局的管理职能,管理好旅游市场,旅游资源开发与项目建设、环境卫生、安全保障,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从外地引进急需人才,特别要引进懂管理、善经营、有业务技能的人才。

4、加大宣传力度,使石门关生态旅游的优势真正得到发挥。一是加大石门关“雄、险、奇、秀、幽”的自然生态宣传力度(可制成风光光碟销售,设计一张自然风光的门票);二是提升烤全羊的品味(让人留下余味);三是开发“核桃茶”文化(编一组适宜老、中、青、幼的“核桃茶”舞蹈);四是加大与外界旅游队的联烟。

旅游业的发展将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只要按照以生态旅游为基础,以自然生态旅游和人文生态旅游为重点,合理科学地配置石门关生态旅游的各要素,那么石门关生态旅游将会得到很大的'发展,进而带动我县旅游业的发展。

生态旅游心得体会报告篇十四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然而,传统旅游方式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和压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旅游目的地开始注重生态旅游的开发与推广。我有幸参加了一次关于生态旅游发展的培训课程,下面将针对此次培训的内容和体会进行总结和回顾。

第一段:培训内容的介绍。

这次培训是由旅游部门主办的,目的是加强对生态旅游发展的认识和理解,并提高我们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的能力。培训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了生态旅游的概念、原则和发展趋势等基础知识,还有一些生态旅游发展案例和实践经验分享等。

第二段:培训收获的总结。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原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生态旅游强调的是保护和利用自然环境资源,让游客在旅游活动中有意识地参与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当中。这种旅游方式不仅能够带给游客独特的体验,满足其对自然环境的探索和渴望,同时也能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第三段:培训案例的分析与思考。

在培训中,我们还学习了一些生态旅游发展案例。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位于印度的生态旅游度假村。这个度假村将自然环境的保护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采用生态友好的建筑材料等措施,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干净、舒适的旅游环境。此外,度假村还举办一些生态教育活动,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通过学习这个案例,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意识到在生态旅游发展中,只有注重环境保护、满足游客需求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三者相互结合,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第四段:培训后的行动计划。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意识到生态旅游的重要性和潜力,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推广和发展生态旅游。首先,我会加强对生态旅游发展趋势的研究和了解,及时把握生态旅游的最新动态。其次,我会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完善自己在生态旅游开发方面的能力。最后,我将积极发掘和推广具有生态旅游潜力的景点和目的地,为游客提供独特的生态旅游体验。

第五段:对培训的总结。

总的来说,这次生态旅游发展培训给我带来了许多收获和启示。通过学习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原则,了解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和案例,我对如何推动和发展生态旅游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思路。我相信只有坚持环境保护、满足游客需求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三方共赢原则,并加强落地的实施,才能真正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水平,也增强了对生态旅游发展的信心。我将积极应用所学知识,共同推动和发展生态旅游,为提升旅游业的质量和效益做出自己的贡献。

生态旅游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五

近年来,皇冠镇立足独具魅力的生态资源优势,紧紧抢抓西汉高速公路建设机遇,在审慎分析发展形势,不断彰显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立镇、旅游强镇”的发展思路和“建设陕南生态旅游强镇”的奋斗目标。围绕这一思路和目标在推介宣传、招商引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现将总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镇情。

一是全镇总体情况。皇冠镇位于秦岭南岭腹地,宁陕县中部,镇政府所在地南距县城75公里,北距西安高速公路91公里,现有西安汉中高速公路由此向南纵贯全镇32公里,设互通立交两处,有地方公路140公路,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通电,通电话。镇辖区面积457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18个村民小组,546户2331人,耕地总面积2635.3亩,林地面积98万亩,全镇平均海拔1150米,属于典型的高寒山区镇。镇境内森林覆盖率达92%,繁衍生息着大熊猫、金丝猴、羚羊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及其它多种野生动物,生态资源及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全镇有极具开发价值的生态旅游集镇1处,自然风光优美的景区5处,景点22处,其中,自然景观13处,人文景观9处,旅游资源呈现出兼有自然原生态风光、陕南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遗存等多层次、多视角、高文化内涵的特点。

二是镇区基本情况。皇冠集镇东起张家沟口,南至南京坪,西至朝阳沟,北至木瓜园,占地2平方公里。集镇总人口122户685人,其中:常住人口84户450人,非常住人口38户235人。集镇单位18个145人,其中,集镇九年制学校占地15亩,学生总数270人,教师23人。以来,我们按照集镇城镇化的思路,立足自然风光,凭借区位优势,对集镇进行可统一规划,并完成了一期开发,共统征土地34亩,通过竞价拍卖土地使用权的方式,出让土地12亩,18户购地户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修建各种建筑使集镇小区初显规模,现建筑面积达9600平方米,总投资达655.8万元,路、电、水等基础设施已经逐步完善。

三是朝阳沟旅游项目开发基本情况。朝阳沟地处秦岭南坡腹地,位于镇政府西北方,全村62户243人,共有耕地面积538亩,林地面积23500亩,沟内平均海拔1350米。为了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我镇审时度势,强抓机遇,加强宣传,广泛招商,于2005年7月6日与该开发项目拟定三大功能板块,即: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山地别墅,项目总投资5亿元人民币,属独资开发,建设周期为3―5年。止2005年底,宁陕县海荣皇冠旅游度假有限公司、海荣集团宁陕分公司和西安四建皇冠项目部等三个公司已在我县注册成立;完成了地形图测设、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评价和沟内村民房屋测量工作,置换了政府机关大院房产;海荣集团投资120万元的朝阳沟地形图测设和自然灾害评价报告工作已完成,投资163万元的旅游景区道路已建成,由海荣集团出资170万元委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负责编制的皇冠镇区暨朝阳沟项目规划,已于去年顺利通过了市旅游局组织的专家评审。

二、镇域经济发展思路。

今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朝阳沟生态旅游开发,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在进一步一干群思想,审慎分析镇情实际,把握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加快旅游开发为主的“1、2、3、3”的总体工作思路。即:

围绕一条主线。就是要围绕建设陕南生态旅游强镇这条主线为重点,统筹各项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倾力作好森林资源保护,投资环境改善,绿色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将皇冠独具魅力的生态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力争在陕南大旅游圈中发挥优势,独树一帜,打响品牌。

突出两个重点。就是要努力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两个重点。新农村建设,主要是通过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做到规划到位,因地制宜,突出产业,搞好示范,镇村携手,稳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主要是抓好工振移民,基础建设,水电开发三项工作。不断改善村级公路路况,加快各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

实现三大突破。就是要采取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努力实现生态旅游开发、集镇建设、招商引资三大突破。生态旅游开发,主要是加快朝阳沟暨皇冠集镇生态旅游项目的'实施,全面启动朝阳沟景区路网建设工程,景区移民搬迁和大型石料场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搞好各项配套。城镇建设,主要是创造条件快迁建镇政府党政办公大楼;配合高速路做好集镇街道水泥硬化,尽快完成皇冠大道和朝阳河桥建设;抓好集镇公厕、垃圾填埋场和净化、绿化、亮化、美化方面的完善配套工作。招商引资,主要是着重抓好生态旅游开发项目的包装推介。全力促成南京沟休闲度假山庄项目在西恰会上正式签订开发合同。大力发展餐饮、住宿、娱乐、修理、运输、农家乐等第三产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推进三项建设。就是要在抓好重点工作的同时,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和谐皇冠建设和机关自身建设,促进皇冠和谐发展。要切实加强党建、精神文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和机关自身建设。加强镇村级班子建设,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不断完善治安防控网络,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创建平安皇冠。切实加强计划生育、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加大干部管理和制度创新,努力形成你追我赶、共谋发展的良好工作局面。

(一)发展优势。一是山水资源更具优势。我镇最好的资源是山水、是森林,最大的优势是生态是绿色。我镇原就是宁陕县的主要林区之一,拥有林地面积9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2%――这在西安周边县区是没有是的;地处全县最大河流汶水河的源头,境内有河流5条,激流飞瀑随处可见,鱼虾虫鳖是河都有,即将建成的锦鸡河、沙梁子水电站将在我镇南部形成两个人工湖泊――这与西安周边县区相比更多灵秀;繁衍生息着大熊猫、金丝猴、羚羊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及其他多种野生动物――这与西安周边县区相比更加神气;全镇平均海拔1150米,全年平均温度17度,特别是夏季凉爽怡人,属于典型的高寒山区镇――这在西安周边的垂直气候差异是最大的,也最具优势和魅力。二是区位交通更具优势。西汉高速公路纵贯全镇32公里,距省会西安只有91公里1个小时车程,连接210国道2条林间,纵贯全镇南北各景区的纵向公路,形成了“一纵两横”公路网络逐步形成,这些更为我们增添了无与伦比的交通区位优势和客源市场优势。三是开发成本根据优势。从国内外旅游业发展历程来看,我镇许多景区基本上都处于原生态,资源品位和质量很高;人口稀少,迁移安置费用不大,且便于生态旅游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和高水平管理。

(二)发展战略。我镇提出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必须抢抓西汉高速公路建设机遇,立足“秦岭森林休闲旅游”定位,以建设生态旅游强镇为目标,以新区化建设为载体,以民风民俗文化内涵,以重点项目招商引资为支撑,坚持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并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结合,规划指导与自主开发协调,加速一园(皇冠集镇森林休闲旅游文化园区)建设,加快四区(朝阳沟、南京沟、皂矾沟、秀才沟小流域)的招商开发和建设,加强三线十八景。(集镇―朝阳沟、集镇―油坊坪、集镇―八宝三条旅游线路和万亩竹海、朝阳古庙、朝阳瀑布、炼铁炉、古栈道、八宝石、安福寨、民清古建等18处景点)项目争取和招商建设,形成“一园四区三线十八景”的精品旅游线路,把皇冠镇真正建成西安郊区旅游休闲首选地和西安城市居民第二居所地。

(三)发展目标。要力争用3―5年时间,把皇冠建成集自然精粹为一身,融生态观光、度假休闲、康娱购物、科考探险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旅游胜地,融入西安半日经济圈,成为国际大都市西安近郊最具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使旅游业成为全镇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到,实现2010年,初步完成一园四区三线十八景建设,实现旅游业占国民经济60%以上。旅游收入占人均总收入的80%以上。

(四)战略措施。一是农业要围绕旅游调结构。要大力发展观光农业,让旅游者有看的;发展精细包装农产品,让旅游消费者有买的;发展清洁农产品和绿色产品、山地药材等,让旅游者有吃的、带的;还要为旅游者提供亲近自然、体验生活的旅游娱乐阵地。从而,满足旅游消费需求,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二是工业要围绕旅游出产品。要围绕旅游搞好绿色食品开发,大力发展绿色水电开发、对两河、正河、东屿河、锦鸡河水系的水电能源进行开发,形成集水电开发与漂流、划船、垂钓、天然浴场为一体的水上乐园,实现能源工业与旅游经济的结合。要搞好木艺品、竹艺品、石艺品、根雕艺品等旅游工艺品的开发和生产,使这些小手工业与旅游经济融合。三是基础设施要围绕旅游上项目。着重要抓好三条干线(集镇――朝阳沟、集镇――油坊坪、集镇――八宝)的项目争取和项目招商。积极争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项目,使三条主干线硬化达到油路标准。四是三产要围绕旅游增效益。要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六要素,提高三产服务水平,满足游客多方面需求,努力增加效益。要建立旅游休闲度假村、加大宾馆软、硬件建设、努力改善餐饮环境,以绿色环保、乡间土味为特色,鼓励发展各种风味土菜和民间小吃,挖掘餐饮文化;着力加强和改善商贸市场、停车住宿、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娱乐休闲等为主的旅游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旅游配套服务的档次。五是管理要围绕旅游上水平。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和检查,制止不公平竞争,维护旅游治安秩序,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旅游开放工作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六是社会要围绕旅游聚合力。要形成精诚团结、协调联动、你追我赶、争抢当先、人人关心旅游、关注旅游、支持旅游、参与旅游的工作局面,树立良好的对外开放形象。要整合包装旅游特色文化,强化文化品牌的包装,加大宣传推介,全面扩大影响,逐步做大做强旅游业。

[1]。

生态旅游心得体会报告篇十六

青少年对未来的规划和评价与不同来源社会支持的关系。

异源表达甲基转移酶基因对植物耐逆性的影响。

水体中铅的浓度对胭脂鱼的生理生态学影响。

当代青年生态价值观的影响因素研究。

长江上游几种鱼类重金属含量及饲料铅对中华倒刺的生理生态学影响。

带有混合故障模型切换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乐清市沿海防护林建设规划研究。

孝文化在当代农村社会的传承。

基于个体的捕食系统模型。

从《去吧,摩西》看福克纳的生态伦理观。

组织面对灾难的抗逆力研究。

基于生态观的人工湿地营造艺术方法研究。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哲学素养的养成。

广东省主要水库和广州市景观湖泊微囊藻its区序列分析。

汝南麦草画的文化生态研究。

陕北经济发展方式对土地利用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最大熵原理在博弈实验中的检验:两个实例。

陕西省农地非农化过程中损失农地的生态价值研究。

一类三次拟齐次向量场的性质。

高速公路路网规划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开启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维度。

中国电视婚恋节目研究。

常德市绿色廊道景观结构规划研究。

长沙市低碳生态旅游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triplex模型对湖南杉木林生产量的模拟和预测。

森林景观廊道效应及斑块耦合体构建的研究。

浙东沿海防护林空间优化配置研究。

森林生态服务市场化研究。

蒙自桤木在云南重金属矿区植物修复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基于gis的农林园景观生态评价与规划研究。

退耕还林工程影响下农林生态系统生态交错带的宽度测定。

湘西南石漠化治理模式对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家具的生态设计研究。

海南省昌化江流域森林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

人民网“强国论坛”舆论生态研究。

湖北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平衡研究。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抗锌菌株的筛选及其抗性机理的初步研究。

海南文明生态村聚落景观的调查分析与评价研究。

基于水土保持的干旱区沟壑地景观生态设计研究。

景德镇陶瓷文化遗址景观可持续发展策略与设计研究。

新源县草地退化的社会经济成因分析与应对草地退化的对策研究。

十六大以来党的生态文明理论与政策研究。

热带城市儿童户外游戏活动空间研究。

“幼儿园主题探究课程”的研究。

震后农村0-3岁再生育婴儿的家庭教养研究。

西溪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及其对生态保护工程的响应。

生态旅游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七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应运而生。在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下,生态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为了更好地推动生态旅游的发展,培训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次生态旅游发展培训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培养相关人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段:培训内容和方法的介绍。

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多样,包括生态旅游的概念与特点、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生态旅游目的地的规划与开发等。对于参训人员来说,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于他们未来从事生态旅游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培训方法也非常灵活,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还有实地考察、案例研究、团队合作等多种方式,使培训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第三段:培训中的收获与体会。

在培训中,我对生态旅游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之前我对生态旅游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觉得生态旅游就是在自然环境中旅游。通过培训,我明白了生态旅游是一种注重保护和保持生态系统平衡的旅游形式。我学到了如何规划和开发具有生态意识的旅游目的地,如何开展生态旅游活动,以及如何提供满足游客需求的服务。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中的实地考察更加深化了我对生态旅游的理解,也让我更加重视环境保护。

生态旅游发展潜力巨大,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我们共同努力。首先,要加强对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避免资源过度开发和污染。其次,要提高服务质量,创新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同时,需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意识和技能,做好生态旅游工作。最后,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生态旅游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保障。

第五段:总结培训的收获和展望。

参加生态旅游发展培训,使我对生态旅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培训中的知识和经验将对我未来从事生态旅游工作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培训也让我认识到生态旅游发展离不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加强对生态旅游的研究和探索,为推动生态旅游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生态旅游心得体会报告篇十八

“甘肃生态旅游文件心得体会”,生态旅游的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也受到了政府的重视。甘肃省制定了关于发展生态旅游的文件,标志着甘肃省打造生态旅游的战略规划正式启动。此次文件不仅展示了甘肃生态旅游的发展思路和方向,而且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对于甘肃生态旅游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第二段:文件内容。

甘肃省旅游局制定了《甘肃省生态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了甘肃省在发展生态旅游上要抓住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做好抓手项目,突出重点。二是推动旅游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多赢。三是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四是打造“三海一湖”全域旅游,加强生态旅游与城市旅游融合。五是强化网络平台建设,为旅游数字化提供助力。

第三段:启示与感想。

《甘肃省生态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0年)》对于现代中国的生态旅游编制了明确、具体、可操作的政策指导,给予了我们很大启示。甘肃省已经在生态旅游上建立了优势和基础,启动这个战略规划,更是积极响应国家和国民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同时,生态旅游也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有效方法,可以实现多方共赢。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更是有着丰富的思考和开展实践的空间。

第四段:探索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不仅仅是饱览美景。而是根据旅行者的时间、地点和偏好,去深刻地体验景区所展示的风土人情、生态关系和自然资源。在这个过程中,旅行者能够深入了解当地文化、饮食、风俗,甚至学习到一些技艺,同时更好地保护和呵护当地的生态环境,让生态旅游更加可持续发展。

第五段:结语。

总之,《甘肃省生态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发布,让我们了解到生态旅游的众多发展前景和实践意义。同时,我们也意识到生态旅游的旅游方式和文化内涵的重要性。生态旅游不仅能够带来旅游的愉悦体验,还能为旅行者提供教育和文化之旅,让人们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亲近自然、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希望这个文件展示的甘肃省的生态旅游管理、推广、营销策略及执行计划,在未来更多地发挥作用。生态旅游是对大自然的感恩和回馈,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努力去实践。

生态旅游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九

一、项目介绍。

本项目是一个集生态餐厅、观光旅游、温泉洗浴、温室大棚、文化戏水长廊、加工物流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开发项目,项目选址依湖傍水,风景如画,毗邻京城,生态保持好、开发成本低、发展潜力大,是开发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的极佳场所。

二、项目建设背景。

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国家大力支持和鼓励发展现代农业。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指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中指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拓展农业功能。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快区域特色现代生态农业开发建设已成为当前和今后农业工作的中心任务。”

河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近年来也高度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建设。

《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河北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都对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及观光农业的`发展做出了政策支持规划。

因此,本项目从产业长期发展的角度出发,拟投资70亿元在河北省建设一个占地29233亩集绿色有机种植养殖、科技示范、农业休闲旅游等于一体的高效型、生态型、循环低碳型农业产业园,引领安平县乃至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

三、建设内容。

本项目根据园区功能定位、建设任务和思路要求,结合地块现状,对园区进行合理布局,园区空间布局为“一心、一带、三区”。

主要建设内容为:。

“一心”为核心示范区,占地面积11700亩;。

“一带”为滨水休闲带,占地面积208亩;。

“三区”为设施蔬菜栽培区、生态畜牧养殖区和农产品加工物流区,设施蔬菜栽培区占地面积13668亩,生态畜牧养殖区占地面积3157亩,农产品加工物流区占地面积500亩。

第二节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第三节目标市场与竞争优势。

项目发展乡村旅游、观光农业的主要目标市场为衡水、石家庄、保定等大中城市及周边城镇的居民,为广大工薪阶层欢度双休日、节假日提供观光、休闲、娱乐、度假的好去处,满足城市居民回归自然、观光游览、休闲体验等日益增长的强劲需求。

项目采取公司+农户模式发展生态农业,提供果疏鱼禽等绿色农业产品,主要目标市场为北京、天津、衡水、石家庄、保定等大中城市对健康、环保、纯天然等绿色生态农业产品有较强需求的中高端收入居民和旅游消费人群的特色餐饮市场。

本项目产业园依湖傍水,风光秀丽,森林覆盖率高,生态保持好,有天然氧吧之称,是衡水周边难得的风水宝地,具有资源稀缺性。

项目地处衡水市安平县,毗邻省城石家庄市、衡水市与保定市,地理位置独特、区位优势极佳,交通非常便捷,开发成本低,所在商圈经济发展形势喜人,市民消费力增长强劲,拥有庞大的消费人群和乐观的市场前景。

项目公司作为股份制的民营企业,具有机制灵活、管理规范、竞争力较强的体制优势,具有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敏捷的市场反应能力和快速响应的决策机制。

法人股东实力较为雄厚、优势互补明显,结成的战略联盟具备政策支持、科技协作与招商运作的三重优势,管理人员行业运作经验丰富,经营管理能力较为出色。

项目采取分期投资和滚动开发,前期启动资金较小,建设周期较短,能迅速产生经济效益,获得农业收入和旅游收入双重效益。

第四节项目定位与规划。

产业园将依托石家庄、衡水、保定以及特大型城市北京和天津都市圈庞大的消费人群对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绿色生态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充分利用项目独特的地理位置、极佳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采取公司+农户、分期投资和滚动开发模式,以先进的开发理念、优秀的创意策划、多功能多层次的产品体系,将生态、观光、休闲、娱乐、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打造一个集旅游度假、农业观光、休闲娱乐、特色餐饮、乡土购物等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成为市民特别是中小学生农业认知教育和观光体验场所,居民休闲娱乐场所,喜庆和社交场所,乡、村和企业会议活动场所,农业产业园自产有机蔬菜、瓜果、鱼肉和其他特产现场交易场所。

项目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有序运营,滚动发展”的指导原则,分四期进行建设:。

-:以土地整理,完善田、沟、渠、路、林、塘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完成各功能区内部基础设施建设,高端农业产业模式初步形成。

-:产业园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逐渐形成有机农产品引领、绿色农产品为主体、无公害农产品为补充的农产品质量格局,品牌化、标准化、产业化、生态化高端产业园初步建成。

20-:产业园通过有序引进优质畜牧品种,形成种养结合,立体生态农业初具规模。

第五节项目融资、回报及风险。

产业园占地29233亩,项目总投资约70亿元,其中股东自筹资金投入42亿元,占总投资的60%,预计项目达产后年净利润可达19.27亿元,投资回收期约6.92年(不含建设期),内部收益率irr约为17.04%。

本项目的主要风险有市场风险、建设成本风险、经营管理风险、农业灾害风险等,通过风险的分析结论认为,这些风险对本公司来说均属可规避风险。

本公司高层管理者在从事企业经营管理中一直具有很强的风险意识,并会在经营中制定应对措施。

第二章市场环境与竞争分析。

第一节市场环境分析。

一、投资环境分析。

二、经济环境分析。

三、政策环境分析。

四、行业环境分析。

1、有机食品市场分析。

近年来全球有机食品消费量目前正以每年20%-30%的速度递增,欧美、日本等地的有机食品销售量在所有食品中的比例为30%。

我国有机食品销售仅占食品销售总额的0.3%,与发达国家有机食品国内消费总额30%相比,相差达100倍。

而我国近年来有机食品的消费市场也迅速增长,底,国家认监委公布数据,国内有机食品的消费量达800亿人民币。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安全问题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迫切需要安全、优质、高营养的有机农产品。

以后我国有机食品国内销售额每年增幅达30%,标志着我国有机农产品市场进入成长期。

我国有机农产品有着巨大的国际和国内市场发展空间,据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有机农业发展速度将保持在10%以上。

预计20我国有机农产品将达到248亿元~594亿元的市场规模,出口规模将达到10亿美元~37亿美元。

由此可见,今后长时期之内有机农产品都将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的状态。

2、旅游市场分析。

旅游业作为我国一个新兴的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在三十年的发展中,始终以在国内超前于gdp增速,在国际上超前于世界旅游业总体增长速度的态势发展,成为我国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

改革开放后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国内旅游总收入从1978年的23亿元增长到的26276亿元,增长了1140多倍。

“十一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先后迎来了北京奥运会、建国60周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等盛事,同时也遭遇了汶川特大地震、国际金融危机、甲型流感等众多不利因素的冲击。

我国旅游业抓住了发展机遇,表现出较强的产业适应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在产业发展的诸多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20以来,虽然受到宏观经济下滑、禽流感疫情、四川“庐山”地震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响,我国旅游行业遭受到了自20以来最大的创伤。

但是,可喜的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数据显示,年我国旅游经济运行总体稳中有升。

国内旅游人次32.6亿人次,国内旅游总收入262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25%和15.72%;入境游客1.29亿人次,同比下降2.27%,外汇收入517亿美元,同比增长3.34%。

我国旅游市场保持高速增长趋势。

图表1:-2013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及同比增长速度。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第二节目标市场需求分析。

产业园规划产品类型丰富,可适应多个顾客群,但公司管理层根据项目自身特点和市场调研结果决定市场仍应分层次,重点锁定绿色食品、大众休闲度假旅游、青少年素质教育、公务商务会议和其他配套服务五个目标市场。

一、绿色农产品和特色餐饮市场需求。

二、假日休闲市场需求。

三、教育经济市场需求。

四、会议经济市场需求。

五、其他配套服务市场需求。

第三章项目swot分析及市场定位。

swot分别是英文strength(强项)、weaknes、opportunity(机会)、threat(威胁)的缩写。

swot分析法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项目现实情况的方法。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找出对项目自身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自身不利的、应该规避的因素。

这对于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并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从而有利于投资者和管理者在项目的发展上做出比较正确的决策和规划。

根据前文对项目所面临的宏观投资环境、行业的发展态势、政府的政策扶持、所在城市的经济环境与发展情况、市场需求状况以及行业竞争状况等诸多情况的分析,运用swot模型,对产业园项目本身的优势、劣势和面临的机会与威胁进行分析,从而为项目寻找合适的市场定位和发展策略奠定基础。

第一节项目的swot分析。

一、项目的优势(s)。

二、项目的劣势(w)。

三、项目的机会(o)。

四、项目的威胁(t)。

五、综合分析。

第二节项目的市场定位。

一、目标市场定位。

二、产品与服务定位。

三、发展定位。

第四章项目发展规划、组织架构及经营管理。

第一节项目发展规划。

一、发展愿景。

二、战略措施。

第二节运作计划。

一、总体规划。

二、近期计划。

第三节组织架构。

一、组织架构。

二、机构职责。

三、劳动定员。

第四节经营管理。

本项目建成后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运作和经营管理,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建设科学、完善的内部法人治理机制,公司总经理制定企业的经营方向和经营目标,负责公司的技术开发工作和生产经营管理。

公司内部制定了严格的科学的经营管理经济目标责任制和各种规章制度,规范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使各个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的经营管理做到科学严密,规范有序。

根据生产经营管理需要定岗、定员、定经济指标,实行全员经营效益目标制,使员工工资与经济效益挂钩,建立效益工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

以高素质的经营管理及生产、服务人员,高效、运转灵活、协调一致的机构和运作机制,科学严格与高水平的生产经营管理,确保高效生产经营。

一、工程管理措施。

二、生产管理措施。

三、财务管理措施。

四、营销管理措施。

第五章项目建设安排与市场营销规划。

根据前文对项目市场环境、市场竞争的分析和项目所确定的市场定位以及项目管理层对项目的发展规划,结合项目到位的资金情况和公司的近期发展计划,本章主要是制定项目的具体建设实施方案,并介绍项目的市场营销和推广计划,深入地分析市场细分策略、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促销渠道策略以及促销模式。

第一节项目建设安排。

一、核心示范区。

核心示范区占地面积11700亩。

该区跟踪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建成集科技研发、技术推广、生产示范、旅游观光为一体的高新技术示范区。

综合展示各种类型的现代化农业设施、产业园相关产业先进的栽植方式、种植新技术、新品种等。

二、设施蔬菜栽培区。

三、生态畜牧养殖区。

四、农产品加工物流区。

五、滨水休闲观光带。

六、其他配套技术工程。

七、项目技术方案。

第二节市场营销规划。

一、营销总目标。

二、营销指导战略。

三、营销策略。

四、促销模式。

第六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一节投资估算。

拟定该项目建设期为5年,固定资产投资按项目进度用款计划投入使用,流动资金按生产需要投入使用。

本项目启动资金为10.00亿元,伴随项目规模扩增及收入增加,未来将继续追加投资,五年总投资达到70.00亿元。

拟定该项目分五年建设,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按项目进度用款计划投入使用,流动资金按运营需要投入使用。

第二节股本结构。

第三节资金筹措方案及资本退出。

第七章财务分析与风险管理。

第一节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一、收入。

本项目销售收入主要来源于果蔬、畜产品、中草药、花卉苗木销售收入及观光旅游收入等,年到20成熟运营年销售收入逐年增加,以后收入逐渐稳定,20年收入达到294858万元。

二、总成本费用。

三、项目年效益预测及投资回报指标。

四、项目对gdp、产值和税收的经济效益。

第二节风险管理。

一、市场风险与规避措施。

二、建设成本风险与规避措施。

三、经营管理风险与规避措施。

四、农业灾害风险与规避措施。

第八章结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