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防灾减灾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和方法 防灾减灾知识培训心得体会(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9 01:51:12 页码:7
防灾减灾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和方法 防灾减灾知识培训心得体会(四篇)
2022-12-29 01:51:12    小编:ZTFB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防灾减灾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20xx年4月12日中午13:00分幼儿园老园放生火灾,园长李晓华立即吹响哨子,迅速全面启动应急疏散程序,各工作小组迅速就位进行应急处理。

园长李晓华迅速拨打中心区消防电话6960119报火警,并向公司安调中心6960423打救援电话,李德君、孙艳、韩玫等后勤人员迅速拿出灭火器赶赴火场进行扑救,阻止火势蔓延。门卫及值班人员迅速打开个消防门,各班保育员迅速叫醒幼儿沿提前预定好的疏散路线紧急疏散幼儿离开教室:小(1)班由老园一楼西侧消防门疏散;小(2)班由老园正门疏散;中(4)班由老园二楼西侧消防门疏散;大(1)班、大(2)班、大(3)班、中(1)班、中(2)班由班级后门进行疏散;大大(3)班、大(4)班、中(3)班由二楼东侧消防门疏散到晒台;大大(2)班、大大(1)班由西侧楼梯至一楼正门疏散。在疏散过程中各班幼儿基本能够掌握逃生要领,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头俯身靠右前行。所有教师都能够镇定有序地组织幼儿逃生避免幼儿恐慌,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幼儿疏散至安全地带。

医务救护组魏锦娟迅速赶到幼儿集合地点,查看幼儿有无受伤情况,迅速拨打救护电话6960120,并紧急处理伤情。

演练结束各班教师将幼儿带回,后勤人员清点财产。

通过本次演练活动,幼儿熟悉了逃生路线,初步掌握了灾难来临时的逃生和自救的基本方法,增强了教职工的防范意识,提高了教职工的自救能力,为幼儿园安全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次演练发现的问题如下:

问题一:幼儿园的场地都是水泥地,幼儿在疏散过程中容易摔伤。问题二:幼儿园老园二楼西侧消防通道滑梯下的沙池太小,而且沙子太少,幼儿在下滑过程中容易摔伤。

问题三:小班幼儿的逃生能力较弱对逃生的路线不是十分熟悉,逃生时注意事项逃生要领掌握不是十分熟练。

处理措施:上报公司并申请软化场地,填充沙池。加强对小班幼儿的安全教育,多组织全园师生进行演练。

2022防灾减灾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自然灾害与人类社会发展如影随形,灾害风险总是伴随在每个人的身边。各种灾害时刻威胁着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共同生活的美好家园。从20xx年开始,我国政府将每年5月12日设立为国家“防灾减灾日”,目的就是要唤起全民防灾减灾意识,不断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在第五个国家“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我向全体同学们发出倡议: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一、努力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在我们生活、出行和日常工作中,灾害风险和事故隐患无处不在。但灾害和事故是可以预防的。面对灾害和事故,有准备和无准备大不一样;有意识和无意识大不一样;有措施和无措施大不一样。这就要求我们,居安思危,主动了解身边的灾害风险,时刻保持警惕,把“防灾胜于救灾”的思想落实到我们的具体行动中去。

二、学习防灾减灾知识。了解了灾害风险、掌握了逃生技能,才能远离灾害,即使灾害来临,可以临危不乱,沉着应对,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内开展自救互救,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书籍、资料等多种途径学习防灾减灾、避险自救知识,了解各类灾害发生的特点,掌握紧急逃生、自救互救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构筑起保护我们安全的屏障。

三、主动参与防灾减灾活动。防灾减灾从自身做起,我们要积极参与到政府、学校、社区组织的各项防灾减灾活动中,向家人、朋友及周围的人们义务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自觉排查身边的安全隐患,努力争当防灾减灾志愿者,主动参加避灾、逃生演练,为防灾减灾献计献策,努力营造“防灾减灾、人人参与”的氛围,共同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四、坚持从细节做起。家庭是我们生活的港湾,要按规定安装和使用气、水、电等,并进行定期检查;离家外出时注意切断水电气,关好门窗;不随意改变配电线路。学校是我们学习的园地,要遵守安全的各项规定,文明活动。

五、强化生态环保理念。善待自然,减少灾难,我们每个公民责无旁贷。我们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生态,节能减排。

防灾减灾,从我做起。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齐心协力,共筑抵御灾害的坚实防线,共创我们的安全美好家园!

倡议人:

时间:x年xx月xx日

2022防灾减灾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__个“防灾减灾日”,开展好“防灾减灾日”活动,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开展“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营造学校、家庭和社会防灾减灾的宣传氛围,唤起广大师生、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互救技能,增强全社会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综合减灾能力,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最大限度保障青年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面对自然灾害,每一个人都应尽量按以下10个字去做:

1、学:学习有关各种灾害知识和减灾知识。

2、听:经常注意收听国家或地方政府和主管灾害部门发布的灾害信息,不听信谣传。

3、备:根据面临灾害的发展,做好个人、家庭的各种行动准备,保护灾害监测、防护设施。

4、察:注意观察研究周围的自然变异现象,有条件的也可以进行某些测试研究。

5、报:一旦发现某种异常现象,不必惊恐,但要尽快向有关部门报告,请专业部门判断。

6、抗:灾害一旦发生,首先应该发扬大无畏精神,召唤群众自卫。

7、避:灾前作好个人和家庭躲避,抗御灾害的行动安排,选好避灾的安全地方,一旦灾害发生,个人并组织大家进行避灾。

8、断:在救灾行动中,首先要切断可能导致次生灾害的电、火、煤气等灾源。

9、救:要学习一定的医疗救护知识,准备一些必备药品,以便在灾害期间医疗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及时自救和救治他人。

10、保:为减少个人、家庭、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损失,除了个人和单位保护以外,还要充分利用保险公司的防灾、防风险保险。

近年来安全教育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师生安全意识也随之增强,防范能力逐渐提高,但是重特大伤亡事故仍时有发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据联合国专家统计分析,每年全球死于意外事故约200万人。面对每一次残酷的事故,面对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在瞬间逝去,我们每一个教师应该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发挥积极的作用。每一个同学都应当视自己的生命为最宝贵的东西,都应当时时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校园安全与我们每个师生密切相关。它关系到我们学生能否健康成长,能否顺利完成学业;它关系到我们老师能否在一个宁静、安全的环境中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和造就各种人才。因此,校园安全是我们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为了进一步做好我校的安全教育工作,现提出以下几点要求,希望全体师生都能认真做好。

1、全校师生都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做到安全第一、从我做起,安全第一、从小事做起;做到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人人讲安全、保证人人都安全;

2、要注意交通安全。要认真学习交通法规,丰富交通安全知识;遵守交通法规,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过马路时,要做到红灯停,绿灯行,走人行横道线;乘坐租乘车辆及公交车,做到文明乘车,安全乘车。同学们,请你们一定要记住,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安全开玩笑。

3、要注意运动安全。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前准备活动要充分,运动时要注意不能剧烈地碰撞,以免撞伤或摔伤。所有的体育运动器械,必须在老师的指导、监督下使用;

4、要注意心理安全。同学们我们自己的所作所为也要有安全意识。不能感情用事。在同学间遇到矛盾时,要冷静、理智,不能发生同学间打架的事件,甚至找外来人聚众斗殴,一定要自觉遵守校规校纪;

5、要注意食品安全。夏天到来,气温渐高,食物中毒事件开始增多,同学们不要买过期的、变质的、不卫生的食品,尽量不要校门前街头小摊上买东西吃。吃饭喝水都要讲卫生,要加强身体锻炼,预防传染病;

6、要远离网吧,网吧里人员复杂,如果上网次数多了,就很容易成瘾。同学们,为了自己的学业,为了自己的前程,为了自己身心的健康,为了家庭的幸福,请远离网吧。

老师、同学们,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确保学生的安全健康,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生活幸福,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祥和,保护学生安全,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生命无价,珍爱生命!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彼此的生命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做到警钟长鸣!

2022防灾减灾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1、学习减灾知识营造安全家园。

2、心连心,手牵手,共同渡过难关。

3、强化综合减灾管理理念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4、认真组织,积极发动,全面开展生产自救。

5、防灾减灾,和谐平安。

6、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力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

7、防灾人人抓,幸福千万家。

8、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共同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

9、全民动员防灾,人人参与减灾。

10、天灾无情人有情,防灾减灾要先行。

11、参与防灾减灾,构建和谐社会。

12、大力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社会抵御灾害能力。

13、树立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

14、灾害伤人又损财,防灾到位少麻烦。

15、家事国事天下事,防灾减灾是大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