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英语研讨课听课心得体会报告 英语课程听课心得(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9 02:08:35 页码:13
英语研讨课听课心得体会报告 英语课程听课心得(二篇)
2022-12-29 02:08:35    小编:ZTFB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英语研讨课听课心得体会报告一

在处理这节课时,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使用了电子黑板,制作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ppt课件。我遵循了新课程标准积极提倡的任务型教学原则,采用以学生的学、练、测为主线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一直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即:师生、生生之间在互动、合作的状态中达到在学中用和在用中学的境界。

1、教学方法方法灵活多样,课堂上我通过不同的媒体进行教学,将数字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特别是在“let’s play a guessing game”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一只小鸽子,让它将不同的物品叼到各个位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课件中插入了音频及视频等内容,并进行了声音的录制插入,这都收到了积极的效果。

2、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学生的发言,我都及时给予鼓励表扬,回答不够好的,继续让其他同学发言和评价,在比较中优选好的答案,以达成目标。营造了活跃、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3、创设合适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使用所学词汇、句型,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从而达到了在用中学,学中用的目的;并让学生展示他们完成任务的成果,给予激励性评价,培养了学生参与、合作、探究的创新精神。

有些问题没有事先充分考虑到,如,电子黑板在使用过程中外界因素的干扰(如苍蝇触屏导致的翻页)等。由于试讲条件的限制,各种多媒体设备组合使用还不够熟练,出现了一些操作方面的问题,如,无线鼠标和投影笔在组合使用时可能互相干扰等。在教案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有些教学环节处理不够理想,时间的把握不够准确,没有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当堂的笔头练习时间有些仓促,这都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苦练基本功,在多媒体技术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完善自己。

推荐英语研讨课听课心得体会报告二

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始终有着与世界上其他国家进行平等交流与对话的内在需求。同时,鉴于当下全球传播格局的不平衡性,中国的对外传播活动也将为建立更加公平、健康的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做出贡献。如何增强理解、追求共识、共同建立健康而公正的全球传播新秩序,是中国新闻传播学界无法回避的议题和共同追求的目标。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与国际交流的日趋密切,中国各界越来越重视对外传播的理念、方式和效果的研究。但由于中西方在社会制度和文明传统上的差异,中国的对外传播事业始终存在着亟需深入探讨的问题与困境。如何在全球化的时代里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播中国,成为当下我国对外传播事业的重要课题。

鉴于此,第三届“向世界传播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__年4月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举办。本届论坛延续第一届(20__年1月由哥伦比亚大学孔子学院和纽约州立大学视光孔子学院联合举办)和第二届(20__年2月由特拉维夫大学孔子学院举办)论坛所取得的共识与奠定的基调,以“中国故事,世界表达”为主题,继续对如何“向世界传播中国”的问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探讨。

论坛组委会诚挚邀请您莅临博洛尼亚,发表研究成果,分享研究心得。论坛的具体事项如下:

一、论坛名称 向世界传播中国

二、主办单位 博洛尼亚大学孔子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三、协办单位 中国新闻史学会

四、论坛主题 中国故事,世界表达

五、论坛地点 意大利 · 博洛尼亚

六、工作语言 英语

七、召开时间 20__年4月28~30日

八、研讨议题

1. 中国对外传播的历史、现状与效果

2. 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3. 主流新闻媒体在中国对外传播中扮演的角色

4. 对外传播与海外华人社群

5. 新媒体技术在对外传播中发挥的作用

6. 中国媒体如何在对外传播中讲好“中国故事”

请各位有兴趣参与论坛的专家学者以microsoftword文件(.doc/.docx)的方式,于20__年2月1日之前将英文论文题目及摘要发至电子邮箱(邮件标题注明“投稿”)。组委会将完成对投稿摘要的匿名评审并在2月15日之前向入选者寄送邀请函。

本次论坛的签证、住宿与往返交通由参会者自行办理和负担。

组委会联系方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