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理想志向先锋人物心得体会 关于理想的人物事迹(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9 02:18:32 页码:7
理想志向先锋人物心得体会 关于理想的人物事迹(二篇)
2022-12-29 02:18:32    小编:ZTFB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理想志向先锋人物心得体会一

俄国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张闻天说过: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英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佛来明曾说过:“人一旦失去理想,失去了精神上的追求,人类就变得无知,社会也将会变得漆黑一团。”因为理想是信念、信仰、道德、责任、风尚、习惯所形成的一种意识,它直接支配着一个人实践活动的方向和效果。

正如我国着名的诗人流沙河说的那样: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世界上总有人抛弃了理想,

理想却从来不抛弃任何人。

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

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历史和现实早已经证明:一个没有理想和信仰的国家是危机四伏的奴隶之群;一个没有理想的民族是毫无希望的沦落之邦;一个没有理想信念,是非、善恶、美丑不分的社会,注定将走向灭亡。一个没有远大理想的人,绝对成为不了一个有道德的人、有修养的人、高尚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利于人民的人。

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人,做一个高尚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利于人民的人呢?

我认为,就应该具有“三观”、“四德”、“五心”。

“三观”: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四德”:就是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五心”,那五颗心呢?就是爱心(报效祖国)、忠心(献给党)、热心(回报社会)、孝心(报答父母)、信心(留给自己)。

然而,遗憾的是,现在社会上却出现一些令人惋惜和啼笑皆非的现象,我总结为“现代人的十多十少”:

交往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小;

娱乐越来越多,快乐越来越少;

恋爱越来越多,真爱越来越少。

讲话越来越多,真话越来越少;

活动越来越多,运动越来越少;(此处运动指体育运动)

职称越来越多,称职越来越少;

文凭越来越多,文化越来越少;

金钱越来越多,亲情越来越少;

神经越来越多,精神越来越少;

理念越来越多,理想越来越少。

不是吗?现在有不少的人,理想和信念发生了动摇,被社会上的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所迷惑,分不清是非、主次,甚至对前途和命运丧失了信心。有人说:什么人生观、价值观,有钱就乐观,无钱就悲观。什么理想、前途啊?“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啊前途,有钱就图”。“抬头向钱看,低头向钱看,一切向钱看,只有向钱看,才能向前看”这实际上是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和误解。

在如今人心浮动、信仰缺失的年代,在拜金主义、金钱至上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的今天,有不少人的价值观发生了扭曲,不劳而获,一步登天,一夜成名,一夜暴富已经成为许多人的投机心理。超级女声的成功举办和商业运做以及超女的魔力所在就是迎合了当代人的投机心理。

200_年8月,我作为嘉宾参加了中央电视台《__》栏目的一期节目,这期节目邀请了中美两国高中毕业即将进入大学的高中生参加对话。其中美国的12名高中生都是去年美国总统奖的获得者。国内的高中生也是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等着名大学录取的优秀学生。

在节目的价值取向的考察中,主持人__分别出了智慧、权力、真理、金钱和美五个选项。美国学生几乎惊人一致的选择了真理和智慧,他们的解释是,如果拥有了智慧和真理,只要辛勤的劳动和付出,就会相应的拥有财富和其他的东西。而我国的高中生除了有一个选择了美外,没有一个选择真理和智慧的,不是选择金钱就是选择权力。看到这样的场景坐在嘉宾席上的我真是面红耳赤,震撼不已,感慨万千。

看来市场经济的洗礼,已经把社会上热衷追逐权利和金钱的世俗观念深深的烙在了我们的青少年的脑海里。这多少暴露出了我们当今的教育机制和舆论导向的一些失误和偏差。

看来市场经济的洗礼,已经把社会上热衷追逐权利和金钱的世俗观念深深的烙在了我们的青少年的脑海里。这多少暴露出了我们当今的教育机制和舆论导向的一些失误和偏差,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当代年轻人理想和价值观的趋向。更重要的是,我国青少年的这种本末倒置直奔金钱和权力的结果,忽视了一个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和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心想事成、坐享其成的,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坚定、正确、远大的理想。

描写理想志向先锋人物心得体会二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警务指挥战术大队15中队一区队的李炜栋。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理想筑墙,信念成钢》。在这里,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十八年前的一个冬夜,一个新生命诞生了。就在父母为家庭增添新成员而欢欣之时,坏消息却接踵而至:孩子脑部患有疾病,急需手术,否则将会有痴呆的可能。犹如一记晴天霹雳让这对父母的心沉入谷底,然而,面对亲朋好友的劝说,母亲义无反顾的选择留下这个孩子:"就是傻,我也要养他!"

孩子经过治疗摆脱了疾病的威胁,但父母的心头却因此笼罩上了一层阴影。他们想,孩子曾长过那样的疾病,我们更应该小心呵护他。从此,他便时时处处生活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之下:上学总是车接车送,吃饭总是挑肥拣瘦……诸如此类,一直如是。一切都是那么"顺利",仿佛疾病并没有在他的身上留下任何痕迹,但却间接地影响了他的性格: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懒散。父亲也曾想放开手,但都被理解为不疼爱他的表现:"你们是不是不爱我了?"父亲也总是微微一笑:"怎么会呢?"但背地里只能暗自叹息。

高考成绩出来后,他的父母半强制性的为他报考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他不理解,但母亲说:"妈妈希望你能够成为一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而不是一个事事依靠父母的小男孩。"母亲的话在他心中一直有千钧的重量,于是,他听从母亲的话改变了初衷,成为了一名共和国的预备警官。

新生报到后,迎接他的便是严格的军训。他经历了烈日的暴晒和雨水的洗礼,经历了站军姿、定臂线、压脚尖,经历了内务的反复打磨和一步两栋的反复历练。严酷的训练方式磨掉了他懒惰的脾性,与兄弟们同甘共苦的体验也赠予了他弥足珍贵的情谊。他渐渐克服了对家的思念,克服了独立生存的种种难题,克服了同学之间的磕磕绊绊。他,渐渐的长大了。

"我们从西柏坡走来,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期待。"当他穿上藏蓝色的警服时,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便油然而生。新生教育课上,纪录片《信仰》里共产党前辈们前仆后继、为共和国美好明天而不懈奋斗的事迹,激励着他自觉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师兄师姐两大安保任务的出色完成,在他心中树立起榜样的力量,鼓舞着他奋勇前行。开学典礼上,郭部长的重要讲话为他接下来的公大生活指明了方向。他体会到了父母的良苦用心,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民,自励自省,成为历史使命的自觉承担者,应当成为他的不懈追求。他,醒悟了;他,正走在路上。

听到这儿,你或许已经明白故事的主人公是谁。没错,那就是我,一名普通的公大新生,一名希冀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理想的预备警官。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选择了警察这个职业,就要有"一颗赤胆,融化千秋雪、一片忠心,点亮万盏灯"的壮志;就要有舍生忘死、捍卫正义的坚定信念;用钢铁般的意志铸就共和国的平安长城!

最后,我想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句作为我的结束语:"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