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自然美学的心得体会实用 自然美感悟(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9 04:58:45 页码:8
自然美学的心得体会实用 自然美感悟(8篇)
2022-12-29 04:58:45    小编:ZTFB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主题自然美学的心得体会实用一

感恩自然,是因为大自然是我依赖生存的家园,如果我们的大自然受到破坏,我们也将会受到家园危害。

从咿呀学语的孩童到蒙学初开的小学生,从求知若渴的少年到展翅高飞的成人,从门外汉到专才,从人类的结绳记事到今天信息时代,老师的作用时时刻刻贯穿其中。社会的发展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老师。老师的默默付出换来了人类文明的勃勃生机。

小的时候,我总把父母对自己的爱当作天经地义,因为我不了解,也不知道父母的辛苦。现在,我长大了,我知道该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体谅父母,应该担当起,照顾、孝敬父母的责任。

不论我遇到了什么,您都会与我一同面对。老师,在我的眼里您是神奇的。我发自内心地感恩您,我的老师,感恩您为我所做的一切!

怎样感恩自然呢?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像我一样,一张纸,两面用,有人说这样太丢面了,其实一点也不丢面,如果中国的13亿人两面用,就可以少用无数的纸,一个月下来,就可以节约390亿纸!390亿张纸就要砍掉一个甚至几个树林!几张纸两面用,就有多少点绿化被节约,所以,少用纸也可以感恩大自然。

节约用纸可以保护绿化,还有许多事情可以保护我们的大自然,如:弯腰拾起一片纸,在家中种一两株盆栽,节约用一些水,把滴水的水龙头拧紧,这一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我们都可以做到。

来吧,朋友们!让我们节约每一张纸、每一滴水,少扔一片纸,少废一滴水。我们的生活环境就更好一点儿,来吧,朋友们!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主题自然美学的心得体会实用二

广大群众们:

常言说得好: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人们却因为此浪费资源。据统计,全国50%江河水流量减少,受污染;1/3土地面临沙漠化;80个国家严重缺水;我国大面积森林被砍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水龙头不停地流出清澈的自来水,用水的人却不知去向;开着点灯、电视,房间里长时间空无一人;笔记本被随手扔进垃圾桶却只用了几页……你是否想过,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这些看似生活中的小事,却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后果。为此,我想向大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尽量少用塑料袋,习惯用菜篮。不用一次性筷子、手套。

二、节约用水。我们可以把每次洗完米的米水拿去浇花或洗菜;每次洗完衣服的水可以拿去冲厕所。不要开了水龙头就忘记关,要意识到"不要让水龙头孤独地流泪"。

三、不乱砍伐树木。乱砍伐树木是我们浪费资源的第一大杀手,许多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却不顾后果地乱砍伐树木,我们要意识到森林是鸟类、动物的家园。

四、保护资源。不浪费电、爱护草地。

五、组织植树活动,让大家一起来植树造林。

广大群众们,团结起来力量大,让我们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家园的美好明天,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建议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主题自然美学的心得体会实用三

大自然是一位慈母,哺育着世间万物;大自然是一幅画,把世间瑰丽的食物都装裱进它的画框;大自然是一首诗,它诉讼着历史,充实人们的心灵。

天空向我们炫耀了它的妖娆。

清晨,太阳在袅袅云烟的伴随下冉冉升起,泛出点点星辉,似一位高贵夫人头颈上的粒粒珠宝,格外耀眼,聚集着成千上万人的眼球。

晌午,烈日当空,云彩汇聚在一起,形成栩栩如生的图案,有的像花甲老人头上的白发,有的像入口即化使人心旷神怡的棉花糖,有的像怒不可遏,威震四方的老虎,奇妙的事物比比皆是,把天空装饰得摄人心魄。

傍晚,夕阳缓缓降临,天空中那一抹红晕,似乎要把一切忧伤、烦恼携走,使人沉醉在无限的遐想中……夕阳西下,天空被染成深红色,显得瑰丽,妖娆。

大地也向我们展示了它的魁梧。

暖春,经过春风吹拂和春雨的滋润,大地充满了生机,小草换上了嫩绿的春装,伴随风的吟唱,跳着婀娜多姿的舞蹈,鸭子在湖上溪水,似一朵朵黄花点缀在湖面上,正如苏轼的那首诗一样“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把春天生生不息的活力描写得准确、形象,令人叹服。

烈夏,溪水哼着欢快的小曲,一路向东逝去,荡起的水花溅在人们脸上,沁凉沁凉的,使人神清气爽,万物呈现出一副欣欣向荣的画面,格外美丽。

深秋,落叶纷纷扬扬地落下,伴随一丝凄凉,凉风拂过脸颊,使人感到清爽,漫步枫叶毯,倾听微风拂过树梢的声音,好不惬意。

寒冬,大地穿上银白色的婚纱,显得庄严美丽,雨的泪滴翩然落下,寒风呼啸,形成一副动人的交响曲。

大自然,是一位慈母,一首诗,一幅画,时时刻刻为我们奉献着!

主题自然美学的心得体会实用四

九月,热转微凉,告别了暑假那样似火的天气,这种微凉的天气令人更是欢喜。但夏蝉不再歌唱了。

九月一号我迎来了初次的初中课程生活,踏入校园,仿佛踏入了高峰期的地铁,匆忙的人有很多,而我与他们的最终目的地都一样。在这匆忙之中,必定会令人疲惫。

在学校半天过后,我走下了这趟高峰期的地铁,换成了轻松,快速的出租车,再也没有那种拥挤,忙碌的感觉了,而缺少了忙碌这种感觉,我总是觉得我的生活缺少了什么,所以,我准备步行我所爱的地方---仙林。

太阳渐渐西沉,这片天空也很快就不再是它的主场,天空渐渐变成了红色到橙黄色的渐变色,我很喜欢这样的天空,因为它有一种令人说不出的美。

沿着小区旁的人行道走,也有点微风轻扶着脸,往旁边望去便是喧闹的街道,行人来来往往,与后面的建筑形成了美丽的动态图,太阳更低了,从早上的黄色到现在的血红,它很累了,需要休息。

如果是喧闹的街道,我更喜欢的是安静的小路,所以我拐弯来到了香樟园旁边的一条小路,满是香樟的气味扑鼻而来,令我神清气爽。太阳完全落下,边上也没什么路灯,借着点点的星光和与太阳换班的月亮的光芒,我还走在这条小路上,这种宁静的感觉,可能也只有在夜晚的乡下才能感觉得到,宁静的自然美。

天,黑了。但点点繁星却登上了着硕大的舞台,它们点缀着闪耀着银光的月亮,望着这繁星点缀的天空,我觉得所有的往事都如烟飘散,一切的烦恼都被我往之九霄云外。

其实,夏蝉还在鸣叫、歌唱,只是需要用心去聆听。

主题自然美学的心得体会实用五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2、通过诵读,学习作者语言。

3、研究本文中反问句,理解其语气强烈的作用。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2、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鲲(kūn)鹏 斥鷃(yàn) 蓬蒿(hāo) 咫尺(zhǐ) 狼藉(jí) 相形见绌(chù) 美味佳肴(yáo)

2、解释下列词语:

蓬蒿:(方)茼蒿。飞蓬和蒿子,借指草野。

咫尺:(书)比喻距离很近。

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自不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

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精巧:精细巧妙。

佳肴:精美的菜肴。

二、导入

当你为宇宙的神秘而惊异,为人类的智慧而自豪时,你是否想到,正是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智慧创造了这一切,你的心灵是否因此而受到深深的震撼呢?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学生交流感受和见解,同学问互相补充。

四、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二段:

学生阅读第一、二段,概括大意:

明确:

第一段段意:提出征服自然说法错误,认为自然的智慧是大海,人类的智慧就是大海的一滴。

第二段段意:大自然窃笑人。

理由:⑴ 打开的空间只不过咫尺之间。

⑵ 今人也会变成古人。

⑶ 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

2、学习第三至第五段:

⑴ 学生阅读第三至五段,概括大意:

明确:

第三段:人类发明的工具可能是人类的陷阱。

第四段:宇宙一定存在比人更高级的生物。

第五段:大自然的智慧也远胜于人。

⑵ 学生发表自己看法,对本文作者的观点进行质疑:

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如:

① 说说人类变化的历史。

(旧石器、新石器)

② 人类从被动状态变为主动了吗?

(人类先是不能或难以生存,在其他动物的威胁下偷生。后来工具逐渐进步,能够征服其他动物,是已经变为主动。)

③ 人类成为大自然的主人了吗?

(人类不能完全使大自然听命,所以尚未成为大自然的主人。)

④ 如果说至今人类的作品(一万年后)还是可笑,那么本文是不是也是可笑的?

(或者本文不可笑,那么人类的作品有的一万年后不可笑。)

⑤ 作者有没有否定现今人类科学的成就?

(对人类的理智有一点否定。)

⑥ 我们的正确看法应当是怎样?

(要尊重人类的科学研究,人类的命运变好。例如人的寿命从二三十岁进为七十几,不管是一万年后,人类寿命的延长,对人类来说不会是可笑的。)

五、小结

学习本文要认识征服自然不合理的一面,作者就是以科学理性精神比较人与自然,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出敬畏自然的结豁,莉人类长远发展。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

蓬蒿 咫尺 狼藉 呐喊 自不量力

相形见绌 精巧绝伦 美味佳肴

二、继续学习课文

学生阅读课文第六至十段,概括段意。

质疑,讨论问题。(学生交流看法。)

1、人类是不是自然的智慧的产物?

2、作者认为自然创造人类的目的是什么?

3、自然界有目的吗?

4、人类也有好有坏,大自然也是一样?

5、本文是否也有好坏?

6、人类的科学是人类需要的产物,本文是否也是某种需要的产物。

三、学习文中多次运用反问句,体会其作用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1、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2、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3、谁说大自然是没有生命的?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4、难道你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5、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四、探究活动

长期以来,人类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这篇课文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根据是什么?

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成小组,搜集资料,并出一期人与宇宙之谜的专刊。

五、小结

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主要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对观点的阐释是层层深入的,首先否定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口号,认为这实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为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的智慧实在算不了什么,人类的许多认识很幼稚,而大自然的智慧却是无与伦比的。接下来作者进一步强调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人类与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实是兄弟关系。因此,我们应该敬畏自然。虽然作者的某些说法不无偏激之处,但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也许不是一件坏事,至少可以使人们对自然存有几分小心,不敢妄动胡来。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解除了对自然的畏俱,也使人类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解除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的人类,总是为着自己的私利由着自己的性子胡来,最终损害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

这篇课文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习。一是思考作者的观点,并参照自己对待自然的态度作一番检讨。作者立意高远,眼界开阔。能从长远的眼光和大宇宙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但是也有一些说法还可以商榷,可以引导学生思辨、质疑。二是作者的语言。课文中的许多句子有着丰富的哲理性和思辨色彩,应该认真揣摩。另外,作者通过拟人、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也值得认真学习。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四。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主题自然美学的心得体会实用六

常常品一种风,那是带头野草的芬芳,泥土的气息,阳光的爱意。

常常聆听一种繁荣,那是小鸟在呼吸,树叶在交谈,小溪在歌唱。

常常享受一种欢愉,那是云在飘逸,蓝天在流动,心在畅想。

这些自然的恩赐,神秘丰富的自然中,只要心跟着风畅想,身体跟着小溪流转,你总会收获一种心情。不信闭上眼睛,慢慢放下沉重的心,听……

高山在低吟,它沉稳的告诉你:想要离太阳更近,离平原更远,就必须经历最残酷的折叠,就必须用最勇敢的心随的孤独;

海在咆哮,它在岩石上记下了一层一层的变迁,孕育了地球最原始的生命,净化了所有的污秽。

高山让自负的我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事物必须仰视。大海让自大的人类看到自身的渺小并永保谦逊和恭敬的姿态。听高山,听大海让人虔诚,而听四季轮回的歌,让心更宁静,更纯洁。

是的,在匆匆而过的生活中,总有太多的压力,太多的责任,让心无止境的变得沉重,背上的羽翼一天一天地消逝褪去,而听自然慢慢地你又可以找回那丢失的纯真。

再听,当第一楼阳光洒下光辉时,“吱”一声,睡莲花开了。阳光又以一各占最这最透彻的语言和树攀谈。绿叶,立即兴奋得通体透亮,炫耀在枝头。小泉叮叮当当和这鸟叫声奏响了和谐的一片天地。体会到的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飘飘仙境,也有“天边落叶萧萧下”的淡淡忧愁。这对人造的城市是一种奢侈的享受,因为城市有太多嘈杂与喧响,繁华和奢荣,心灵早已失去平静的能力。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种心情只能在自然中寻找。

听,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森林深处,陶渊明的菊花在微笑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与高洁,还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怡静,莲花也依然诉说着“出淤泥而不染”。小草在歌唱,树在开花,风轻云淡……

每一次都带着一份伤感,一份沧桑去品自然,而收获的总是一些平静和一些单纯。就这样才让那一点点成长的心变得不那么污秽,在浑浊的空气中为自己留一方净土,慢慢地呼吸花香,感受流水,拥抱阳光……

主题自然美学的心得体会实用七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位于赤水市区东南43km的葫市镇金沙乡。保护区所在地金沙沟,是赤水河的一条支流,沟的两侧是较深的河谷斜坡。由于沟内海拔较低,一般在300-700m之间,四周山岭相对较高(约1400m),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夏季气温较高,冬季较温和,降水丰富,沟内终年较湿润,为桫椤的生长发育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金沙沟桫椤保护区内还有许多珍稀植物,如赤水特有的小黄花茶,以及福建柏、杜仲、红花木莲、楠木、八角莲、黄莲和天麻等。

赤水桫椤国家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环保局根据国家“六五”环保计划,于1984年在贵州赤水建立的一处以物种保护为主的综合型示范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以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桫椤及其生存环境为保护对象。保护面积1,3300公顷,其中核心区5,500公顷,缓冲区4,000公顷,实验区(包括旅游区、生活文化区)3,800公顷。由于保护区典型,代表意义突出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次年被接纳为中国生物圈保护区,被誉为“赤水河畔的桫椤王国”。

保护区位于贵州省赤水市境内,系贵州高原向四川盆地低降的过渡地带,海拔290米 -1,730米。保护区大地构造属扬子准地台的四川台坳,出露地层为侏罗、白垩系红色构造,中生代侏罗纪时期古地理环境为 四川内陆湖盆的一部分。由于地处中亚热湿润季风气候区内,年平均气温12.7 ℃ -17.7 ℃,年平均降雨1200毫米 - 1300毫米 ,相对湿度为86%-90%由于位居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优势成分为壳斗科、山茶科、樟科、木兰科植物,森林覆盖率高达91%, 其中绝大部分为原始林。海拔700米以下地带,水热条件优异,气候属南亚热带特色,在繁盛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下出现大面积以桫椤、海芋、野芭蕉、福建观音座莲为代表的南亚热带雨林层片,生长着许多热带、南亚热带植物,生态环境呈现出同纬度地区十分少见 的南亚热带雨林景观。

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亦称树蕨,是目前蕨类植物中较高大的一类木本蕨类。

桫椤是距今约1.8亿年前的侏罗纪时期的恐龙的食物,是侏罗纪草生植物活化石,也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31300公顷,是我国最先建立的一个以桫椤及其生态环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山峦叠翠,溪流纵横,丹崖林立,银瀑四悬,自然景观奇特优美。在这里,当今倍受游客喜爱的秀峰、幽谷、峭壁、窄嵴、岩 槽、巨石、清溪、碧潭、流泉、飞瀑、彩虹、沟雾、巨藤、古木、奇花、异草、珍禽、怪兽…不仅千姿百态应有尽有,而且鬼斧神工,丽质天成。岩槽阔而神奇,森林茂而原始,生物多而珍稀,集大自然之奇、险、雄、秀、幽、奥于一体,粗犷、原始、奇特、天然。由于构成自然景观的基本要素组类丰富,搭配精巧,组合出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天然彩墨山水,令人赏心悦目,留连忘返,是开展生态旅游,让人类回归自然的理想目的地。

主题自然美学的心得体会实用八

目前所在机构,部门,职称

教育经历(从大学本科开始,按时间倒排序):

格式:开始年月—结束年月,机构名,院系,学历,导师

例如:

1991/09 – 1995/06,北京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博士,导师:×××工作经历(科研与学术工作经历,按时间倒排序):格式:开始年月—结束年月,机构,部门,职称

例如:

xx7—至今,中山大学,高分子化学系,副教授

曾使用证件信息(限3个)

格式:证件类型,证件号

例如:

军官证,×××××××××

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及人才计划项目情况(按时间倒排序):项目类别、批准号、名称、研究起止年月、获资助金额、项目状态(已结题或在研等)、主持或参加。

例如: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873999、×××××××××、xx/01—xx/12、30万元、已结题、主持。

2、长江学者(特聘教授),xx年,环境科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