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教师下乡扶贫文件心得体会 教师下乡扶贫文件心得体会怎么写(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9 13:50:28 页码:12
教师下乡扶贫文件心得体会 教师下乡扶贫文件心得体会怎么写(8篇)
2022-12-29 13:50:28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教师下乡扶贫文件心得体会一

实践目的:探讨留守儿童所就读的公立与私立小学的差别。

实践形式:深入农村,入住学校,进行家庭走访。

实践时间:20xx年x月x日--7月5日

实践地点:临泉县秦芦小学;界首市砖集二小

实践组织者:阜阳师范学院经济与商业学院团总支

实践参与者:经济与商业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小分队 实践点概况:

位于临泉县韦寨镇的秦芦小学目前在校二百多名学生,以留守儿童为主,作为一所规模较小的地方公立小学,秦芦小学教学硬件及软件设备都较落后。在职特岗教师人数较少,师资力量薄弱。学校常年同社会团体和高校建立帮扶关系,需要各方面的支持与资助。

界首市砖集二小是一所封闭式、寄宿型的私立学校,学校设有幼儿部、小学部、初中部。学生多为留守儿童,教学设施完善,师资力量充足。

(一)经济状况

临泉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国人口第一大县。当地农业以种植业为主,每年有大批外出务工人员,留守老人及儿童状况严重。许多老人独自在家看管小孩,负担特别沉重。

界首市为县级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于临泉县较高。当地的外出务工人员不在少数,但仍有部分青壮年选择在家工作或创业。

(二)受教育状况

韦寨镇由于有大量人员选择外出务工,便导致留守儿童的现象十分严重。秦芦小学在读学生多为当地居民,其中绝大部分的学生均有家人在外务工,学生监护人多为年迈老人。老人的教育观念普遍落后,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关心较少,更有一定数量选择在家上学的孩子,已做好年龄足够后跟随父母外出打工挣钱的准备,并不打算继续攻读学业。

砖集镇的村民大都把孩子送到镇里上学,很少人再到村小学上学了。现在交通方便了,村内道路硬化良好,村民都把孩子送到镇上去上学,甚至是到界首市的学校,让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并已继续升学为目标。村民都明白知识对下一代重要性,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已根植于他们心中。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处于“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的“三缺”状态。父母出去务工给留守儿童带来的诸如心理关怀缺失,情感发育不良;脱离父母监护,安全隐患凸显;智力发展滞后,学习成绩不佳;缺乏家庭管教,日常行为不良等问题。”

(一)通过调查与走访我们发现,秦芦公立小学在读学生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教育问题:

1、学生学习普遍较差。父母外出,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进取性、自觉性不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应付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有的逃学、厌学,上课纪律性差,有的上课时间溜出学校,学习成绩较差比例之大令人担忧。

2、学生的行为习惯较差。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服管理,说谎骗人,小偷小摸„„成为了“问题儿童”。

3、学生心理出现偏差。留守儿童大多年龄在1—15岁之间,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有的出生几个月或一周岁后,父母就外出务工,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留守儿童有的情绪消极,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虑、任性、暴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

4、监护管理不够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不管是祖辈还是亲朋好友,在他们眼里,认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对他们要求太严格。只要孩子能有饭吃,身体健康不生病,安全不出事就尽到了责任,隔代的祖辈对孩子过于溺爱,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

(二)相比之下,作为私立封闭式学校的砖集二小存在以下几个优势及问题:

1、学校师资力量充足,教师在生活及学习方面给予学生充足的关心与爱护。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习惯较好,老师会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学习作息规律。封闭式学校的管理严格,学生定期由学校专车送回家,在校能够安心学习,成绩普遍较好。

2、学校生活老师能够关心到每个学生,对生活其各个方面给予帮助。学校设有专门的心理健康中心,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课余生活丰富,能够较全面地发展。

(三)通过比较与分析,我们对教育状况差异出现的原因进行了总结。

1、教学资源方面。临泉县下设的公立学校地处偏僻、经费匮乏,直接导致教学设施及教师的缺乏;砖集二小是一所由当地企业家所办的私立学校,办校经费相对充足,教学设施完善,在校工作人员较完备。

2、生源方面。秦芦小学在校学生多为周围老人无力看管的儿童,学生家庭环境较差,教育观念落后;砖集二小生源范围较广,由于教学质量相对较高,许多家庭环境较好的家长选择把孩子送到全封闭的学校学习,节省时间和精力。

3、地区因素。临泉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国人口第一大县。当地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经济落后;界首市为县级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于临泉县较高。当地的外出务工人员不在少数,但仍有部分青壮年选择在家工作或创业。

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领域的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其产生的根源在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安排,而这些制度的根本革新需要一个过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紧迫性要求相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解决或缓解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政府、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责任。只有不断整合这四方力量,努力形成主要依靠这四支力量相互协作的教育管理机制,才能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与氛围。

(一)切实落实政府责任

政府的责任主要是在政策层面上采取措施,确保教育的公平、和谐发展,这是政府的使命所在。

1、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重视并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要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及时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纳入政府整体规划,加强对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的调研和研究,制定和出台保证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和义务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减少或取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学校上学的借读费,改善农民工子弟就学条件,使留守孩子能够生活在父母身边,与城市儿童共享城市文明。

2、加快经济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加速提高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创造就业岗位,让农村群众就近务工,从而减少留守儿童。

3、是学校及教师的义务性劳动,没有政府为之提供的保障措施,他们的义举是很难持续进行下去的,所以政府的底线是确保九年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义务教育逐步实现全部免费,从受教育机会上确保留守儿童都要有学上。

4、要进一步落实有关法律、法规、保障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落实政府应担负的责任。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校及其教师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上的责任权利的监管,固定学校及其教师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上的责任权利以及经费作保障,经常性的绩效考核,责任到人。

5、缩小城乡差距,建立适应社会和谐发展的新体制。我国要逐渐改变现有的户籍制度,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应制定优惠政策,采取配套措施,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农民工融入城市,帮助他们适应城市的生活环境,接受留守儿童在父母务工所在地入学。第六,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加大对农村中小学阶段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投资力度,建立起义务教育阶段相配套的寄宿制学校,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尽最大努力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最后,从政府层面来说,要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需要各个部门和各级政府的充分协作,有效解决农村的留守儿童问题,不能等问题非常严重时才采取补救性措施,而应提前做好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二)充分发挥学校教育

学校是培养人这一特殊使命的场所,学校理应承担起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的责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所起的主导作用。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比较其他学生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学校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显然没有到位,学校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应担当“主角”。

1、学校的教育理念要更新,即从单纯追求升学率转向追求全体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上来。理念是行动的向导,只有在观念上发生变化,才能有效地指导教育教学的实践。

2、针对班级中关注“共性”多,而忽视留守儿童特殊群体或个体的情况,我建议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功能,班主任要给这些留守儿童以特殊的关爱,多接近他们,并利用班集体的力量形成一个温暖、宽松的成长环境,让留守儿童能切实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以最大限度地弥补由于亲子关系的缺失而给他们带来的伤害。

3、学校应逐步建立并切实执行留守儿童监测制度,建立留守儿童的个人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建立“三知、三多、三沟通” 机制(对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留守儿童监护人情况、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去向及联系电话等方面的知情;多与留守儿童谈心交心,多开展充满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多到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父母、监护人、所在学校和校外教导员、代管人进行沟通),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根据情况进行分类教育管理,让在留守儿童身上发生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完善社会教育

生命个体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社会教育是个体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问题,仅依靠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力量很难彻底解决,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介入。由于受农村社会经济、文化整体发展水平的限制,农村地区的社会教育服务体系尚未建立,专门扶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组织更是空白。留守儿童社会教育严重缺乏,削弱了社会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应该发挥的作用,也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理想”教育功能化为乌有。

根据当前农村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社会可作为加强和完善农村社会教育组织或机构建设,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失的弥补作用,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互补共生。具体的做法可以考虑由基层学区、村委会以及学校,共同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相关部门应在城市民工集中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子女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引导他们妥善处理好提高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条件与子女教育之间轻重缓急的利弊关系,树立家庭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同时在农村地区应积极开展对留守儿童家长的教育培训,帮助他们树立家庭教育的正确观念,了解家庭教育的基本常识,与子女之间保持有效沟通,关心孩子的全面成长。发挥社会化协调机制、法制服务机构的作用,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和自护教育,依法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为留守儿童办好事、办实事,创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四)重视家庭教育

尽管农村中小学校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学校教师对留守儿童也进行特殊照顾与关爱,但是家长在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上的作用是其他力量所不可替代的。教师的关注仅仅是儿童形成学习动机的外部动因之一,是出于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良知与责任意识,但是家庭是教育儿童、少年最重要的场所,家庭教育对子女将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留守儿童的家庭通常是父母一方或双方都外出务工,将孩子交由单方照管或由“四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但是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不能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且大部分留守儿童在家还要承担大量的家务和农活;代管人要么年事已高,除照顾孩子的基本生活外,无力教育孩子,要么是文化素质低下,无力辅导孩子的学习,其家庭也缺少文化氛围,从而造成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一个认识上的错误,仅关注挣钱给孩子吃好、穿好等物质上的满足,取而代之的是要加强与孩子情感的沟通,让他们体会到父母的爱,巩固亲子关系,这种给孩子精神上的温暖是物质满足所远远不能比及的。

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导致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的失调和弱化,完整的家庭教育功能的发挥应该是包括父母双方对孩子的影响,父母双方的教育“合力”是保障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而留守儿童家庭结构的变化必然会部分地消解这种教育的“合力”,从而削弱家庭教育的整体功能。为此,父母要充分注意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方式,要注意时间上不能相距太久,最好能做到每周交流一次,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在沟通的内容上,不能只谈学习成绩,其他方面也应该询问,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关心。除了与孩子保持经常的联系外,还应经常与子女的任课教师、班主任联系,了解他们各方面的表现。

积极推动建立“留守儿童家长学校”, 提高留守儿童监护人和代理人的责任意识及教育能力,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目前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家长、代理家长、监护人对留守孩子的责任意识较差,有的只是满足留守孩子物质需要,照顾留守孩子的生活起居。除了责任意识以外,他们监护、教育留守儿童的技术水平更是有待提高。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学校共同合作,致力于留守儿童家长学校的建设,保障经费,提供场所,保证师资,把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办成培养监护人与代理人的教育责任与水平的重要基地。

总之,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要充分协调和发动政府、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力量,共同关注并切实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和发展。

对于教师下乡扶贫文件心得体会二

进行了为期9天的支教活动。被安排担任六年级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这个暑假。刚开始我觉得有点压力,毕竟我面对的已经毕业的六年级升初一的学生。由于期间有台风的阻挠,不得已得把两天的课程取消了很多学生都说,老师可不可以补回被台风“吹”走的课啊。想再为他多上几节课,但是没办法,还是要服从我队的安排。

9天的时光虽然很短暂但是却收获很多。虽然我住的条件不是很好,很庆幸自己加入了这个团队。也不算很差,这也能够锻炼到生活自理能力,有空去帮阿姨洗洗菜,饭后收拾盆子。都很团结,互助,共同的工作中,一起克服困难,增进了解,增进友谊。

孩子们有些腼腆,一开始。对于我这些初次见面或者见过一次的大哥哥大姐姐们有些拘束。可是身上的朝气和渴望是无法遮掩的学生们从见面会的不肯靠近,与我互相嬉戏打闹,再到临别的依依不舍,这个过程记录着我之间的情谊。

虽然天气很热,每天晚上我几乎都呆在教室(睡觉的地方)想着这时候我好多朋友都在家里吹着空调玩着电脑,多么闲适开心!而我教室里,吹着我只有几台电风扇,说真的还真挺艰苦的二十几个女生挤在一个教室里,没蚊帐、没床,大家打着地铺,席子紧靠着席子。几乎每天早上都是冷醒的最不幸运的有很多飞蛾,结果我中招了皮肤烂几处了但是当我看到那一双双清澈的大眼睛,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刚开始时,第一节自我介绍中发现孩子们不敢大胆表现,明显缺少自信,美好的时间总是短暂的一眨眼9天就过去了支教的生活很充实。于是和同学们互相交流互相沟通,教学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培养他自信,努力让孩子们有一个轻松快乐的暑假。

锻炼一下自己。当我第一次踏上讲台,有幸自己也能亲身提前体会一下做教师的滋味。沉着地看着台下几十双求知的眼睛,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仿佛又出现了当年自己读小学的那一幕幕…课堂上大多数学生的主动性还是不够高,有的同学甚至不肯站起来回答问题,有些同学爱开小差,喜欢说话等等问题,这都需要我想出一定的对策去解决的每次上课,都会有老师在教室后面听课的而我没上完课也都会向听课的老师了解自己上课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改正,提高自己的师范技能。

只做了9天的教师,虽然这只是一次实践活动。但我知道我肩上的担子并不轻,要上好每一堂课,让这些调皮的学生对我上的课感兴趣,这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况且是对于我这帮自己还是学生的老师,一切都得靠自己去探索,去研究。

但也是快乐的毕竟和这些孩子年龄本来相差不大,支教的日子里虽然很辛苦。就像他哥哥姐姐一样。会在课余时间和我聊天,或放学后留下来和我几个老师聊天,唱歌,会和我说他心里话。不禁让我重新体会到孩子的纯洁真诚,也让我忙碌之余、放松之了解到自己的不足…

可是竟然就这么像认识许久的亲人般舍不得分离。一大早就回学校帮我打扫好校园的卫生,即使我那时马上就走了也许今后都不会再见面。帮行李,和我拍照留念,特别是走之前班里的几个很熟的女生还来送我陪我聊天。走之前也有很多我不是教的学生一直问我要照片、要手机号、要q号,不停地写留言,签名。一直说着老师可不可以不要走不要走…叫我有时间记得要去看看他

心里也是一阵难过。但别了依然相信,即便是现在当翻开同学们写给我信还有那些小礼物时。以后有缘再聚…再说现在网络时代,联系不是问题。

三下乡活动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结束了大家带着一份感动与思考起程,随着时间的流逝。想想我分别的那一幕,想想我与学生共同度过的那点点滴滴,想想我队友们留下的足迹,想想我所做的每一件事—真的为我人生增添了不少的经验和收获,也是这片天空下不灭的回忆,这将成为我人生的一笔财富,值得我永远珍藏。三下乡就是要我这些大学生好好利用自己的才能来与实践相结合,让我实实在感受乡情,知道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是什么。并要在实践中肯定自己的价值,并认识自己的不足,这就要求我更加努力去学习和充实自己,去更好地为以后为人民服务作好准备,这才是三下乡的意义。

对于教师下乡扶贫文件心得体会三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主要针对未成年人进行法律宣传教育,通过向未成年人宣讲法律知识,让他们认识到法律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教会他们如何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约束自己的行为,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打下基础。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小组对当地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人对于法律以及如何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知之甚少,当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很少有人想到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有时甚至会做出一些危机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违法法律的事情。

本次活动有针对性的对问卷所发现的问题做出解决。

一, 通过发放法律小手册向未成年人宣传一些法律知识,让他们认识法律

二, 现场进行教育讲座,让他们学习如何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并向他们讲解违反法律会对自己所造成的危害。

三, 通过播放一些宣传片,有关未成年人犯罪的纪实报道,让他们体会更加深刻,加强他们的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这次的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天时间,但是我希望能够对广大的青少年朋友带去一些帮助,是他们不至于轻易的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交会他们珍爱生命。

四,从学校着手,加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营造学习法律的氛围。

这次活动把加强青少年法制意识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创新学校法制教育工作思路,提高法制教育工作实效性,努力推进青少年法制素质向纵深发展。一是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8月7日,我们小组练习当地政府组织有关人员到镇中心小学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不仅为同学们带去了普法书籍、体育用品和学习用品,还举办了一场互动式的法制教育课,让学生们在互动游戏中体味法律知识的实用性,同时,现场解答教师和学生的相关法律问题。二是创建青少年校外活动法制宣传基地。为长期的宣传教育做准备,营造良好的学习法律的氛围。

当然,在我们这次活动取得丰收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我们的工作也仍存在着诸多不足或做得不够的地方,如对下乡的总体认识还不够深刻,由于缺乏经验,一些准备工作跟实际的工作有一定差距,一些工作细节也还考虑或做得不到位等。但我们依然相信,有收获,有经验,有挫折,有教训的活动才是一个真正意义的完整的实践活动。作为当代大学生,这也是一份社会责任感,用我们所学的去回馈给予我们更多的社会。一步一脚印,希望我们的足迹可以遍布乡村每个角落,让希望在乡村中蔓延。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前面的道路还很长,我们即将踏上新的征程,每个人都将年轻,都将正年轻,都将年轻过,上天只给每个人一次年轻的机会。现在正当年轻的我们有着许多许多的梦想,我们正一个一个去实现它们,或许我们的步履没有长者的坚定,又或许我们的眼光没有长者的长远,又或许我们的思维没有长者的成熟,但这是我们成长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我们唯一的筹码就是我们的青春。青春年少时正是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时期,我们有理由相信:凭着青春与热情,凭着真情与能力,无论前方的路怎么样,我们能行。

一次活动,一个过程,一段难忘的记忆。我想我们的每个队员在这次活动中都有不少的收获。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起点。现在,对我而言,这也将是我人生的另一个起点,在这里,我将怀揣着这一段美好的记忆,带着感动与思考起程,去探索更加广阔的生命长河,投身于以后的工作建设中去.

对于教师下乡扶贫文件心得体会四

今年暑假,我跟随师范学院赴xx县xx镇《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实践小分队参加了为期十天的三下乡活动。主要任务是到xx县xx镇中心小学义务支教。虽然只是短暂的十天,但让我学到了很多,又发现自己还缺少很多。这十天的支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要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在这十天的教学工作、调查、交流和生活中,我学会了很多东西,对一些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对自己的认识更进了一步。我真的非常感谢这次三下乡,给我提供了一个广阔的锻炼自己的平台。这十天的时光将会给我留下永恒的回忆,这次实践也会成为我人生的一笔财富。支教结束之后,思考了很多,想了很多,也让我体悟到了许多。下面我就将我的一些体悟与大家一同分享。

一、把握机会加强锻炼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一个标准,切实加强和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现代教育也越来越重视社会实践。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三下乡的机会来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要在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创造条件,在艰苦的环境中适应和改善环境,这才是对个人能力的最好锻炼,在三下乡给我们提供的平台上,我们要充分施展才干,积淀工作、生活素质和经验,我们只有走出学校,走进社会,才能把学校所学的理论用于实践,在实践中了解自己,在实践中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增强工作实践能力。

二、努力学习提高从教能力

在这十天的教学中,我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去弥补。普通话不太标准,专业知识不够扎实,现代教学方法没有掌握且不能灵活应用等等。为此我今后要加强这些知识的学习和锻炼,刻苦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将来做一名称职的人民教师,以最佳的姿态投入到教育事业当中去。

三、奉献爱心帮助他人

大学生支教就是用我们微薄的力量,去帮助那些孩子,为了那些山里的孩子能够更好的学习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支援贫困地区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我们不是去游山玩水,我们是在教育别人的同时也磨练了自己,我在这十天的教学中,始终给同学们讲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无法改变自己的生活条件,但可以改变自己对生活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运用到学习中那就是我没有办法改变我的学习条件,但我可以改变对学习的态度,我相信勤能补拙,只要我们刻苦学习、顽强拼搏,就算没有好的学习条件,我也可以有一个美好的前程。

三、讲求合作提高效率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单凭个人的单打独斗是不能办成很多事的。因此我们必须讲求合作,合作精神、合作意识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在当下每一个人都是相互联系在一起进而构成了变幻莫测、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我们要以宽广的胸襟和诚信的人格去和别人合作,和有的人合作一次,可能就一去不复返了,但和有的人合作一次就成为朋友,朋友之间就更需要相互的包容与理解。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次的合作机会,诚信合作达到双赢的效果。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诚信度有多高,她/他的成就就有多大。

在评价别人的缺点时,首先要保证这些缺点在你身上就是优点。

在这十天里,我对此就认识非常深刻。就拿给三年级二班排节目来说,如果没有合作互助,仅凭我一个人就不会有那么好的效果。一起三下乡的同胞们,我愿和你们做永远的朋友,真诚的希望你们都能够答应。现在就把我们的合影放在这里。

四、学会感恩回报社会

金集镇的村民给我的感受是,他们那么的淳朴和慈爱。我们在教室住宿,是他们借给我们被子,让我们度过了十个晚上,对待我们想自己的孩子一样。让我非常的感动。我在这里珍重的说一声:谢谢叔叔阿姨,向你们致敬。

我们的生命不是上帝给予的,而是我们的父母给予了我们的生命。父母艰辛的把我们抚养长大,无时无刻不关怀着我们,当我们独立了,当我们有成就了,我们最不要忘记的是自己的父母,其次是帮助过、鼓励过我们的所有人。因此我们要懂得感恩,要把感恩形成一种不需要理由就去作为的行为,让我们的灵魂深处,心底里、骨子里都懂得感恩。当一个人的人生目标实现了,价值得到升华了,就应该到回报的时候了。

五、做好人生职业规划脚踏实地走下去实现人生价值

在成就别人的基础上成就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完成自己的人生愿望。

每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首先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不断的努力学习,坚持不懈的拼搏去实现它。制定目标需要注意三点:目标需现实化、目标需具体化、目标需可操作化。不要做一只无头的苍蝇,乱飞乱碰,最终什么都没有留下就丧失了自己的生命。每一个人的人生目标都是由许多小的目标的实现组合在一起完成的。我把小的目标称为部分,人生目标称为整体,部分的力量都发挥出来并有机的组合在一起的话,那么整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就意味着你的人生是成功的,就真正的实现了你的人生价值。我们要始终相信三个公式:理念+实践+经验=成功、战略+执行+积累=成功、简单+勤奋=成功。

当今社会,就业形势这么严峻,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获得一份工作呢?我认为:首先要了解清楚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社会需要全才基础上专才的人才。很多方面基础很好再加上一门技术知识都过硬、潜力很深的专才,最后带上你高尚的人品气质、宽广的胸襟、永不放弃的自信,工作将会来临,抓住机遇,你要知道机会是留给又要准备的人,想要抓住机会,就按照“全才基础上专才的人才”的标准去打造自己吧,去充实自己吧,去准备吧。

每一个人都有懒惰性,那么如何克服这种懒惰性呢?第一,有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作为前提,有精确的计划,计划细到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第二、每次工作学习之前,想想你的人生目标,想想如果你实现了的话将会咋样,让你的一切行为为你的人生目标服务;第三、培养超级自信力和顽强的进行不懈努力的毅力;第四、把“有志者事竟成”作为一个消除懒惰、进入学习工作状态的动力。

人的一生有三个点:起点、转折点、终点。起点既出生,可以说人人都是平等的;转折点就是人生道路上每一次重要的选择,选择你的方向、你的目标,这对一个人的一生是否有成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要每一个人让自己的人生转折点都具有挑战性、困难性丰富性的话,那么对于你的终点来说,也即你的晚年生活,只有每一个转折都是成功的。那么你的晚年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幸福,在黄昏的傍晚回忆起你艰苦拼搏、刻苦奋斗的一生,讲给你带来极大的精神鼓舞,去享受你的晚年生活。

总之,这次三下乡使我成长了许多,学到了从课本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切身经历了社会交往的过程,感受了其中的快乐和忧伤,虽是短短的十天,但这是我人生当中难忘的一段经历,将会给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有许多启迪。真的非常感谢此次三下乡,给了一个发展锻炼自我的平台。让我在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今后的学习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其他方面的能力的培养,真正提升自己全面素质,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会为这个信念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去诠释它,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对于教师下乡扶贫文件心得体会五

【引言】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所在户籍所在地由祖辈或亲友监护,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多半属于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地打工的情况。有资料显示,留守儿童监护类型主要有四种:隔代监护、父亲或母亲单亲监护、亲戚监护、同辈监护和自我监护。目前,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相伴随的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已非常严重:据新华社报道,全国留守儿童多达20xx万,按照全国3.6亿儿童来计算,每18个孩子就有一人不能与父母共同生活;社会科学院报告也显示,在x年,中国民工人数达1.4亿人, 打工者数量还在以每年500万人的速度递增。校园是占据留守儿童日常生活绝大部分时间的地方,因此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渐突出。

实践目的:探讨留守儿童所就读的公立与私立小学的差别。

实践形式:深入农村,入住学校,进行家庭走访。

实践时间:20xx年x月x日--7月5日

实践地点:临泉县秦芦小学;界首市砖集二小

实践组织者:阜阳师范学院经济与商业学院团总支

实践参与者:经济与商业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小分队 实践点概况:

位于临泉县韦寨镇的秦芦小学目前在校二百多名学生,以留守儿童为主,作为一所规模较小的地方公立小学,秦芦小学教学硬件及软件设备都较落后。在职特岗教师人数较少,师资力量薄弱。学校常年同社会团体和高校建立帮扶关系,需要各方面的支持与资助。

界首市砖集二小是一所封闭式、寄宿型的私立学校,学校设有幼儿部、小学部、初中部。学生多为留守儿童,教学设施完善,师资力量充足。

(一)经济状况

临泉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国人口第一大县。当地农业以种植业为主,每年有大批外出务工人员,留守老人及儿童状况严重。许多老人独自在家看管小孩,负担特别沉重。

界首市为县级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于临泉县较高。当地的外出务工人员不在少数,但仍有部分青壮年选择在家工作或创业。

(二)受教育状况

韦寨镇由于有大量人员选择外出务工,便导致留守儿童的现象十分严重。秦芦小学在读学生多为当地居民,其中绝大部分的学生均有家人在外务工,学生监护人多为年迈老人。老人的教育观念普遍落后,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关心较少,更有一定数量选择在家上学的孩子,已做好年龄足够后跟随父母外出打工挣钱的准备,并不打算继续攻读学业。

砖集镇的村民大都把孩子送到镇里上学,很少人再到村小学上学了。现在交通方便了,村内道路硬化良好,村民都把孩子送到镇上去上学,甚至是到界首市的学校,让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并已继续升学为目标。村民都明白知识对下一代重要性,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已根植于他们心中。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处于“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的“三缺”状态。父母出去务工给留守儿童带来的诸如心理关怀缺失,情感发育不良;脱离父母监护,安全隐患凸显;智力发展滞后,学习成绩不佳;缺乏家庭管教,日常行为不良等问题。”

(一)通过调查与走访我们发现,秦芦公立小学在读学生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教育问题:

1、学生学习普遍较差。父母外出,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进取性、自觉性不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应付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有的逃学、厌学,上课纪律性差,有的上课时间溜出学校,学习成绩较差比例之大令人担忧。

2、学生的行为习惯较差。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服管理,说谎骗人,小偷小摸„„成为了“问题儿童”。

3、学生心理出现偏差。留守儿童大多年龄在1—15岁之间,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有的出生几个月或一周岁后,父母就外出务工,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留守儿童有的情绪消极,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虑、任性、暴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

4、监护管理不够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不管是祖辈还是亲朋好友,在他们眼里,认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对他们要求太严格。只要孩子能有饭吃,身体健康不生病,安全不出事就尽到了责任,隔代的祖辈对孩子过于溺爱,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

(二)相比之下,作为私立封闭式学校的砖集二小存在以下几个优势及问题:

1、学校师资力量充足,教师在生活及学习方面给予学生充足的关心与爱护。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习惯较好,老师会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学习作息规律。封闭式学校的管理严格,学生定期由学校专车送回家,在校能够安心学习,成绩普遍较好。

2、学校生活老师能够关心到每个学生,对生活其各个方面给予帮助。学校设有专门的心理健康中心,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课余生活丰富,能够较全面地发展。

(三)通过比较与分析,我们对教育状况差异出现的原因进行了总结。

1、教学资源方面。临泉县下设的公立学校地处偏僻、经费匮乏,直接导致教学设施及教师的缺乏;砖集二小是一所由当地企业家所办的私立学校,办校经费相对充足,教学设施完善,在校工作人员较完备。

2、生源方面。秦芦小学在校学生多为周围老人无力看管的儿童,学生家庭环境较差,教育观念落后;砖集二小生源范围较广,由于教学质量相对较高,许多家庭环境较好的家长选择把孩子送到全封闭的学校学习,节省时间和精力。

3、地区因素。临泉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国人口第一大县。当地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经济落后;界首市为县级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于临泉县较高。当地的外出务工人员不在少数,但仍有部分青壮年选择在家工作或创业。

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领域的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其产生的根源在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安排,而这些制度的根本革新需要一个过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紧迫性要求相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解决或缓解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政府、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责任。只有不断整合这四方力量,努力形成主要依靠这四支力量相互协作的教育管理机制,才能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与氛围。

(一)切实落实政府责任

政府的责任主要是在政策层面上采取措施,确保教育的公平、和谐发展,这是政府的使命所在。

1、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重视并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要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及时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纳入政府整体规划,加强对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的调研和研究,制定和出台保证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和义务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减少或取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学校上学的借读费,改善农民工子弟就学条件,使留守孩子能够生活在父母身边,与城市儿童共享城市文明。

2、加快经济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加速提高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创造就业岗位,让农村群众就近务工,从而减少留守儿童。

3、是学校及教师的义务性劳动,没有政府为之提供的保障措施,他们的义举是很难持续进行下去的,所以政府的底线是确保九年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义务教育逐步实现全部免费,从受教育机会上确保留守儿童都要有学上。

4、要进一步落实有关法律、法规、保障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落实政府应担负的责任。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校及其教师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上的责任权利的监管,固定学校及其教师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上的责任权利以及经费作保障,经常性的绩效考核,责任到人。

5、缩小城乡差距,建立适应社会和谐发展的新体制。我国要逐渐改变现有的户籍制度,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应制定优惠政策,采取配套措施,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农民工融入城市,帮助他们适应城市的生活环境,接受留守儿童在父母务工所在地入学。第六,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加大对农村中小学阶段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投资力度,建立起义务教育阶段相配套的寄宿制学校,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尽最大努力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最后,从政府层面来说,要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需要各个部门和各级政府的充分协作,有效解决农村的留守儿童问题,不能等问题非常严重时才采取补救性措施,而应提前做好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二)充分发挥学校教育

学校是培养人这一特殊使命的场所,学校理应承担起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的责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所起的主导作用。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比较其他学生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学校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显然没有到位,学校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应担当“主角”。

1、学校的教育理念要更新,即从单纯追求升学率转向追求全体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上来。理念是行动的向导,只有在观念上发生变化,才能有效地指导教育教学的实践。

2、针对班级中关注“共性”多,而忽视留守儿童特殊群体或个体的情况,我建议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功能,班主任要给这些留守儿童以特殊的关爱,多接近他们,并利用班集体的力量形成一个温暖、宽松的成长环境,让留守儿童能切实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以最大限度地弥补由于亲子关系的缺失而给他们带来的伤害。

3、学校应逐步建立并切实执行留守儿童监测制度,建立留守儿童的个人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建立“三知、三多、三沟通” 机制(对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留守儿童监护人情况、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去向及联系电话等方面的知情;多与留守儿童谈心交心,多开展充满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多到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父母、监护人、所在学校和校外教导员、代管人进行沟通),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根据情况进行分类教育管理,让在留守儿童身上发生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完善社会教育

生命个体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社会教育是个体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问题,仅依靠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力量很难彻底解决,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介入。由于受农村社会经济、文化整体发展水平的限制,农村地区的社会教育服务体系尚未建立,专门扶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组织更是空白。留守儿童社会教育严重缺乏,削弱了社会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应该发挥的作用,也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理想”教育功能化为乌有。

根据当前农村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社会可作为加强和完善农村社会教育组织或机构建设,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失的弥补作用,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互补共生。具体的做法可以考虑由基层学区、村委会以及学校,共同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相关部门应在城市民工集中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子女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引导他们妥善处理好提高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条件与子女教育之间轻重缓急的利弊关系,树立家庭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同时在农村地区应积极开展对留守儿童家长的教育培训,帮助他们树立家庭教育的正确观念,了解家庭教育的基本常识,与子女之间保持有效沟通,关心孩子的全面成长。发挥社会化协调机制、法制服务机构的作用,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和自护教育,依法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为留守儿童办好事、办实事,创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四)重视家庭教育

尽管农村中小学校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学校教师对留守儿童也进行特殊照顾与关爱,但是家长在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上的作用是其他力量所不可替代的。教师的关注仅仅是儿童形成学习动机的外部动因之一,是出于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良知与责任意识,但是家庭是教育儿童、少年最重要的场所,家庭教育对子女将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留守儿童的家庭通常是父母一方或双方都外出务工,将孩子交由单方照管或由“四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但是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不能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且大部分留守儿童在家还要承担大量的家务和农活;代管人要么年事已高,除照顾孩子的基本生活外,无力教育孩子,要么是文化素质低下,无力辅导孩子的学习,其家庭也缺少文化氛围,从而造成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一个认识上的错误,仅关注挣钱给孩子吃好、穿好等物质上的满足,取而代之的是要加强与孩子情感的沟通,让他们体会到父母的爱,巩固亲子关系,这种给孩子精神上的温暖是物质满足所远远不能比及的。

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导致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的失调和弱化,完整的家庭教育功能的发挥应该是包括父母双方对孩子的影响,父母双方的教育“合力”是保障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而留守儿童家庭结构的变化必然会部分地消解这种教育的“合力”,从而削弱家庭教育的整体功能。为此,父母要充分注意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方式,要注意时间上不能相距太久,最好能做到每周交流一次,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在沟通的内容上,不能只谈学习成绩,其他方面也应该询问,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关心。除了与孩子保持经常的联系外,还应经常与子女的任课教师、班主任联系,了解他们各方面的表现。

积极推动建立“留守儿童家长学校”, 提高留守儿童监护人和代理人的责任意识及教育能力,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目前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家长、代理家长、监护人对留守孩子的责任意识较差,有的只是满足留守孩子物质需要,照顾留守孩子的生活起居。除了责任意识以外,他们监护、教育留守儿童的技术水平更是有待提高。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学校共同合作,致力于留守儿童家长学校的建设,保障经费,提供场所,保证师资,把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办成培养监护人与代理人的教育责任与水平的重要基地。

总之,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要充分协调和发动政府、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力量,共同关注并切实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和发展。

对于教师下乡扶贫文件心得体会六

为响应团中央、团省委、校团委关于组织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的号召,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基层、了解社会,推动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及经济、文化、教育等民情、社情的思考,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精神。我很荣幸成为我院外语系赴河源市龙川县田心中学“三下乡”服务队的一员,我们以“关注留守儿童,共谱和谐新篇”的实践主题,赴贫困县镇做义教、调研、宣传、文娱等服务活动,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把科技、文化、卫生下到乡。

一、关注民生,关注留守儿童

我们调研主题就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调查与研究”,我们调研组围绕这个主题开始了前期筹备工作--设计问卷。在期前工作中我们组员建言献策,分工合作,虽然遇到很多困难,但是通过我们的努力顺利的完成了我们的前期准备工作。

我们整装齐发的赴向河源龙川田心,各个队员激情饱满围绕“关注留守儿童”的主题开始了七天“三下乡”服务活动。田心镇地处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境中部偏东,全镇总面积88.2平方公里,该镇离县城38公里,20xx年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有打工、务农和养殖,20xx年村民人均收入4200元,常住居民340户,约3.8万人。田心镇外出务工人员6580人,共有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6742户,留守儿童约1200儿童作为祖国的未来,社会的未来,家庭的未来,他们的健康的发展关乎社会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所以关注儿童就是关注民生、关注未来。

在调查和走访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触到,当地确实很贫困,经济来源单一,主要是靠耕田维持生活,据我了解当地平均每户只有2~3亩田,况且还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超生现象,可以设想一下,这能让孩子过上好生活吗?所以很多家长为了过上好的生活,他们选择外出打工,留守儿童随之不断的增加,没有父母或是缺少一方的关爱的孩子,他们大部分都不能健康的成长,形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他们在填写问卷时,通过观察,发现留守儿童很喜欢新鲜的事物,但是很羞涩,不敢表现自己的想法。他们都是衣裳褴褛,两手脏兮兮,从他们的眼神可以看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在深处藏着一般孩子有的天真无邪。我们调研组走访了10个村委会,得到了当地村民的热情接待,在这7天的时间里,我们在骄阳似火下工作,中午只能是找个方便的地方进食自己的干粮,这样的生活我们为的是什么,为的是留守儿童,为的是社会的未来,为的是祖国的希望。

我呼吁社会各界:“关注民生,关注留守儿童”。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包括农村思想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它是相对于农村经济建设来讲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随着物质文明建设发展而发展的。一方面,经济建设的发展带来了广大农民精神面貌的变化,思想观念的解放,开拓了视野,渴求建设新生活。另一方面,经济建设的发展,也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不断提出新任务和要求。二者之间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又为经济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通过调查和走访,我用当地的经济和精神文化的情况与我家乡进行一个简单的对比,结果发现当地有些村落是相对比较富裕,楼房是红砖水泥平房还能盖上两到三层,偶尔还可以看到有些家庭有汽车,这样的家庭生活水平估计已经达到小康,但是当我们走进屋里,让我一片茫然,外表如此的整洁,屋里的摆设和卫生真的让我不敢想象,跟主人谈话可知,这房子是近几年有钱才盖的,至于卫生方面的问题,他们都是同一句话“农村是这样的”。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我就这问题我深思了许久,觉得这是跟精神文化建设有很大关系的,说到底,政府在经济建设有所发展的同时,要注意精神文化的建设,两手都要抓并且两手都要硬。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当地的经济,建设美好、和谐小康社会。

学校教育问题学校教育对儿童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对缺少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更是关键,家庭隔代教育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学校教育是否合理关乎他们身心健康。

经过调查和走访,当地小学教育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一是教师普遍素质较低,不负责任。分析其原因,只要通过了县教育局的所谓的教师资格考试,就分配到所在村委会小学教书,并没有什么奖惩制度和素质考核制度,这样造成教师只是为了领取工资而忽视了孩子的教育健康发展,出现一上完课就回家,根本不会留下来辅导需要辅导的学生;

二是校长集权制,学校有一股官僚气味,政府把所有的权利交给校长,没有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即使家长提出孩子教育存在问题,最后都是收不到实效,在学校各职位等级很明显,官僚思想浓厚;

三是学校缺少跟家长联系和沟通,据我了解小学是从来就没召开过家长会,这样怎能发现孩子的问题,怎么去教育孩子?四是学校教育开设的课程单一,没有丰富的课外学习活动。这样培养的学生会出现想法单一,固执,孤僻性格等问针对上述的问题我的建议是:

一是建立合理的教师考核制度,开展教师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二是政府应该建立一个教育监督体制,家长积极参与,让学校教育合理有序的发展,成为村民满意的好学校;

三是学校应该重视与家长的联系,实行定期联系家长汇报学生在校情况,注重双方对学生的教育,这样才能使学生全面的发展;四是学校开设丰富的集体活动,让学生感觉到是生活在一个大家庭,尤其对“留守儿童”要有更多的关注。建设团队,分享感动华师大赴河源龙川田心中学“三下乡”服务队由25队员和两位指导老师组成,队员们各个身怀绝技组成了一支激情四射的团队。组队的时候遇到很多的问题,由于找不到知道老师和接受单位而想放弃,但是经过我们的努力,跨过重重难关,团队建立起来了。我们队员来自不同的系,外语系居多,在前期我们组织了团队培训,在团队培训活动中,大家在嬉笑声中相互了解相互认识,各个充满活力。在下乡期间更是体现团队的精神,我们相互帮助,相互理解,一起进餐,一起工作,一起运动……我是永远不会忘记我们一起哼着歌,一起庆祝生日,一起洗饭碗等等,这些都是我生命宝贵财富,我要珍藏起来,到时分享给自己的后代。我不能忘记20xx年7月25日下午在小型电影院的分享会,队员们都说出了自己最真挚的感受,一个个感动的场面让我不禁眼圈变红,被感动的落泪了,会上各个都感动的流出了感动的泪水,我也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到时的感情,一个词“感动”,因分享而感动,我想对我的队员们说:“我感谢你们,感谢你们给予我这么多感动”。

此次暑假“三下乡”活动让我成长了许多,我认识了很多真挚的朋友,让我感动过的队友,我这辈子不会忘记跟他们一起走过的半个月生活。这是我一笔人生财富,我会珍惜在下乡期间的友谊,同时我会更多的关注社会,关注农村,关注需要关注的“留守儿童”。最后我想高喊我们下乡服务队的服务理念“love&passion”,我们的主题“关注留守儿童,共谱和谐新篇”。

对于教师下乡扶贫文件心得体会七

为了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辐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促进区城乡教育教学交流,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为边远乡校提供教学示范和专业支持,实现城乡教育资源互补,增进城乡教师的相互学习,既使上课教师从中得到磨练,又使听课教师从中受到教益,从而实现双惠双赢。名师工作室联合区小学开展了送教下乡活动。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活动主持人:

1.精心准备,保证质量。参加送教下乡的骨干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饱满的热情和精湛的业务水平,精心准备,科学设计,为高家堡小学的教师提供优质服务。

2.认真组织,确保效果。两个学校提前沟通,充分了解教师学生具体情况,有针对的做好准备工作,课件提前上传,学生学具提前准备。小学乡组织相关学科教师按时参加培训活动,安排好本校学生,积极完成培训任务,并做好返校后的成果运用。

3.搞好总结,推广经验。活动结束,活动结束后,两个学校要及时研讨,充分交流,跟踪调研,收集参训教师的意见,确保送教效果;并做好总结,以便及时推广经验。

4.送教教师要做好材料的整理,活动过程上传工作室网站,达到资源共享之目的,推动学科教学的持续发展。

20xx年12月3日下午2时至4时

1、余周群老师上拓展课《认识五角星》

2、工作室所有成员与小学的全体数学老师进行评课反思,交流研讨。

3、收集教师意见,整理总结。

4、活动资料上传工作室网站

对于教师下乡扶贫文件心得体会八

为了加强学校法制建设,提高学生法律意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教育局的通知精神,开展了“法制进校园”宣传系列活动。各项活动的开展,推动了我校依法治校的进程,使学生增强了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逐步提高了学生的法律素质。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现将“法律进校园”活动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健全法治体制,誓做维护校园稳定的护航员

接上级指示精神后,校领导班子立即集体学习文件,及时安排部署,成立了学校“法治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袁校长为组长,刘书记和两名副校长为副组长,行政其它人员及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同时,还特聘请了双滦分局刘柏峰同志为我校的法制副校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加强对学校法治工作的研究、督办和管理,建立学校法治工作校长负责制,落实各项工作的措施,完善管理制度,并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制定法治进校园实施方案,确定工作任务,整治重点,对工作进行具体安排部署,制订了《全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计划》、《全校依法执教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五年计划》、《全校师生依法执教责任制实施和检查方案》《全校教职工法制建设年度通用考核标准和专用标准》以及年度法制宣传教育实施方案,确保法制培训工作扎实推进。领导小组成员按照职责分工层层抓落实,层层签订“五五”普法,依法行政责任状,做到任务落实到人。真正做到学校依法管理、教师依法执教、学生自觉守法,为全面推进全市法治化进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领导小组定期集中组织全校师生,班子成员认真学习。加强法制文化建设,大力开展“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制主题教育活动。学校法制教育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和《课程标准》规定的法律知识学习内容以及学校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

体制的健全,为创建和谐稳定的校园提供了可靠地保证,打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班子成员和教职员工纷纷表示,誓做维护校园稳定的“护航员”。

二.搭建多种平台、争做普及法律知识的宣传员

通过搭建各种平台,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师生法制教育宣传网络。主要做法:

1. 在教学楼前悬挂法制宣传横幅。强化师生法律意识,升旗仪式上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全校师生进行法制教育。

2. 利用校园广播站第七节大课间广播时间,法制办公室选拔学生干部定期广播,进行法制宣传。

3. 利用每周一第七节课班会,建立学法律、知荣辱、明是非阵地。各班召开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学校为每班印发了宣传材料,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学校领导进行了检查。各班学生人人参与讨论,班主任大力宣传相关的法律知识,提高了学生知法、学法、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各班每个学生办一期法制教育手抄报。

4. 组织全校学生开展了“法在我心中”演讲比赛。

5. 借助《品德与社会》课程这个教学的平台,对学生进行法律和思想教育,通俗地、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毒品的危害教育,让学生从小学会拒绝毒品,珍惜生命。

6. 搭建警民关系平台,特邀请法制副校长刘柏峰同志在全校大会上做“法律知识”和“中学如何防盗防骗、维护自身安全”的报告,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安全防犯意识。

7. 为了更好地让小学生学法、知法、守法,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我们组建了学生普法志愿队伍,深入街道小区,构建社会平台,用自己的学到的法律知识进行宣传。还要求学生回家要经常跟父母交流,让学生、家长相互问答有关常识性的法律问题,让他们充当“家庭法律小卫士”。让法制深入人心,走进千家万户。

通过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法律进校园”活动,在校园中营造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增强学校领导、广大师生的法制观念和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学校法治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律素质得到明显增强,人人争做普及法律知识的宣传员。

三.完善校园警务室,甘做促进校园平安发展的调节器

学校法制办和政教处,建立健全 “校园警务室”, 严格落实校园内部保安巡逻措施;加强学校护校值班人员的思想素质教育,作到24小时值班,加强校园周边地区治安巡逻,营造良好治安环境。法制办和政教处成员,甘做促进校园平安发展的调节器。他们协助门口保安,及时清理校园周边的小商小贩,整顿上学、放学期间接送孩子车辆的拥堵,打击校园周边社会闲杂人员和小偷的嚣张气焰,不断净化校园治安环境,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小商小贩少了,社会闲杂人员少了,门口接送孩子的车辆秩序井然了,学生的城管法律意识增强了。全校师生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创建“和谐校园”的工作中去。

通过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我校学生基本上都树立了知法、守法光荣,违法、犯法可耻的观念,我们坚信有上级部门领导的指导和支持,加上学校各部门的严格管理,班主任的积极配合,全体师生的积极进取和不解努力,《法律进校园》活动将会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今后,我们学校将继续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常识 ,使法律教育经常化、规范化 、行为化,共建和谐校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