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理论创新党课心得体会及收获 党的理论创新党课心得体会(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9 18:52:20 页码:14
理论创新党课心得体会及收获 党的理论创新党课心得体会(7篇)
2022-12-29 18:52:20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对于理论创新党课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在全校师生刚刚收完上学年的累累硕果,即将迈入新学期的时候,你们带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怀着满腹经纶,踌躇满志、朝气蓬勃地跨进了县一中的大门,为全县教育事业输进了新鲜的血液,为一中增添了新的活力。全县人民欢迎你们!一中全体师生欢迎你们!

过去,你们作为“天之骄子”出入于大学的殿堂,畅游于知识的海洋,吮吸着科技的琼浆,怀抱着“报国为民”之心,立志投身于党的教育事业,宏图大展,一显身手,今朝,你们已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你们即将走向讲台,为学生拨开狭隘的视野,启迪封闭的思维,浇灌干枯的心田,催开含苞的花蕾。你们是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精神文明的播撒者,科技成果的传递者,栋梁之才的浇灌者。你们肩负着祖国的千秋大业,承担着民族的振兴与希望,雕塑着人类的灵魂,创造着社会的明天,你们使命重大,责任重大。

你们选择的职业,是一项光荣的职业。它的光荣,就在于它肩负的历史重任。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师。教师所从事的是为祖国昌盛、中华腾飞准备人才的事业。教师的光荣,就于他们具有崇高的献身精神。他们岗位,就是奉献的岗位,他们的职业,就是献身的职业。他们象红烛,默默地燃烧着自己,无私的照亮着别人。教师的光荣,是因为他们为人师表,廉洁从教,在理想、道德、情操、法纪等方面,为学生、为社会做出了表率。教师的光荣,还因为他们知识渊博,治学严谨,洞察时势,明白事理,诚信坦荡,爱国爱民。他们是全社会最可尊敬的人,最可信赖的人。

今天,你们从事了教师这个职业,这是你们的光荣,也是你们的骄傲。但是,从事了这一职业,并不等于说自己就是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还需要我们加强师德修养,加强自身学习,胸怀理想,自信自强,善于合作,充满爱心,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淡泊名利,不计报酬,坚韧刚强,百折不挠。一腔热血为教育,满腹激情育桃李。今天我们加入了教师行列,成为教育战线上的一名新兵。路就在我们的脚下,就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吧,从一点一滴学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爱就要爱得深,干就要干得好”,学最好的方法,做最好的教师。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兴衰,教师决定着一代教育的成败。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学校之所以有良好的校风,良好的学风,较高的升学率,能够培养出数以万计的大学生和栋梁之才,培养出全省文理两科状元,就是因为我们有一批批政治过硬、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他们爱生如子,爱教如命,爱校胜家,开拓进取,奋发向上,把自己的青春和才智献给了一中,献给了全县的教育事业,为一中唱响了胜利之歌,为全县的教育事业谱写了一曲曲光辉的乐章。当前,在新世纪之初,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老教师的交替,知识技能的不断更新,学校面临着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在新的形势面前,这所学校还能不能保持昔日的辉煌,创造出更加光明的未来?希望就在你们身上。你们任重而道远。

也许有的教师会说:我们刚从学校出来,还很年轻,没有教学经验,能挑起这副重担吗?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正因为我们年轻,我们才朝气蓬勃,勇于向上。正因为我们年轻,我们才勇于实践,勇于创新,正因为我们年轻,我们才很少守旧,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可以绘出最新最美的图画,写出最新最美的文章”。我们是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有深厚的知识功底,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有献身教育的火热心肠,只要我们肯吃苦,肯用功,能够认真学习教育理论,虚心学习老教师的教学经验,广泛吸取先进的教育方法,深入钻研教育教学规律,我们同样可以创造出骄人的成绩,干出轰轰烈烈的事业。路是人走出来的。学校相信你们一定会在很短时间内,适应教师岗位,适应中学教学,也一定会在三五年内,会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成为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著名教师。

为了你们的成长,学校将尽最大努力,给你们提供方便与条件,尽力营造好你们成长的环境。不过,由于学校正处于发展阶段,也许有许多地方还不能尽如人意,也敬请你们谅解。不过请你们相信:随着学校的发展,“面包肯定会有的,牛奶肯定会有的。”一中的前途肯定是光明的。顺祝你们奋发有为,事业有成!

对于理论创新党课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教学工作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要提高质量必须靠管理,教学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它由多个要素构成,要发挥教学的整体功能也要靠管理。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要对教和学的众多环节实行控制,取得效益还要靠管理。管理是一门科学,要想搞好教学管理,必须认真探索教学管理的科学化之路,几年来我们在教学管理的科学化道路上进行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管理方法。

教学管理;素质教育;管理意识

在教学管理中必须树立质量中心观念和全面管理观念,因为提高质量是教学管理的目的,也是教学管理追求的目标,还是检验教学管理效果的标准,所以质量应该成为管理的中心。而质量的提高又必须通过全面管理来实现。质量是教学各项工作的综合效果的表现,离开了全面的管理,就不可能有质量的提高。因此,以质量为中心实行全面管理应该成为教学管理的一大原则。

1、教师素质提高

重点学校的教师队伍应该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扎实的业务功,较高的教学水平和现代教学的理论修养,并且应该有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做了三方面的努力,一是抓中青年教师的业务进修和继续教育,以便更新知识提高素养,使他们的知识层次和业务水平都上一个新台阶,以适应现代化教学高要求的需要。我们特别重视骨干教师的外出考察和参加高层次的研讨交流活动。我们认为这是培养高水平教师的重要途径。二是进行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教育理论贫乏,教育思想陈旧是我校教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阻碍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教育理论的再学习就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我们把教育理论的学习规定为教研组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指定学习书目,安排时间,并制定了检查措施。为了推动教育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我们还请教育科研部门专家开设系列讲座,举行专题研讨,集中解决一些教育思想的突出问题。另外还请各方面的人士来校传递科技方面、改革开放方面、教学改革方面国内外的各种信息,活跃了思想,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促进了思想观念的更新。三是开展教学经验总结活动。对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是自我提高的重要方式,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总结是提高的途径。因此,我们把总结规定为教学工作的一个环节,把每人每学年撰写一篇论文作为制度贯彻执行,并把论文作为教师教学成果的组成部分,认真评选、奖励并记入本人的教学档案,同教学成绩一样成为教师职务评定、评选和提干的依据。对教师队伍的提高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2、教学环节的管理

教学诸环节的管理中我们突出了课堂教学的环节。对课堂效益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的能力和水平,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来自教学的研讨活动,通过研讨深化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探讨共同问题的解决,探索旧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开辟新的教学途径。而举行各种公开课是开展这种研讨和探索的极好形式。目的是实现课堂教学研究的群众化,把全体教师都吸引到教学改革的研究中来。这三个层次的公开课均实行一课一研讨的办法,就是每次公开课后要有不同形式的研討会。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教学质量和教师水平的提高。

1、全面性原则

学校和其它的职能部门一样,也有不同的科室组成,由于工作重点和性质的不同,各个科室都应有不同的制度对其工作进行规范和约束,只有这样,各个部门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从而推动学校整体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所以,我们在修定制度时要顾及全面,对各个方面的制度都要进行修定。

2、针对性原则

修订完善规章制度必须针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要认真分析出工作中那些不良现象产生的根源,审视寻找出原有制度中存在的缺憾和不足,有的放矢地进行修订。

3、长期性原则

作为制度,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所以,我们在修定制度时,既要着眼于现在,也要放眼于未来,使之能在较长的时期内发挥作用,让它成为全体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则和准绳,起到稳定军心和局势的作用,我们不能信口乌鸦,更不能朝令夕改。

4、人性化原则

我校老师平均年龄偏大,大部分已步入中年,这一时期正值上有老、下有小,生活负担较重,且身体也进入了亚健康状态,再加上我校女教师很多以及她们独有的生理现象这个现实,所以,我们在修订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不误工作的情况下,尽量想老师之所想,力所能及地为老师解决些实际问题,形成条文,列为制度,努力体现制度的人性化。

提到教学质量,有很多人认为这只是校长、教导主任、年级主任、教研组长等领导的任务,与其他人没有关系,一般教师只要每天按时上好课就可以了。这种错误的思想导致小学教育教学在管理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其实不然,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管理理论,小学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桥梁,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直接管理者。

一是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承担着对学生的管理、教学技术设备的管理等,同时还直接参与了对相关教学的实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直接来源。二是教师在讲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测试等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教学过程中的管理者、参与者。

和谐、进步、民主的教学环境是提升小学教学质量的必要保障。要使教学环境一直处于一种良好、平稳的发展状态,要根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构建,为学生创造学习的良好条件,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营造心情舒畅的环境。一是集中精力,吸收多方面的力量,为教师构建舒适的、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校教职工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二是学校应根据每个学科适时地增添教学器材,逐渐地改善教学器材、教学设备,使器材充分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三是学校领导和教师在教室的布置、课堂纪律的维持、优良作班级风的形成等,都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学生的性格特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等,为学生创设优美、安静、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的有效管理。

总之,教育教学管理,不仅仅要制定合理、科学、规范化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要从情感上分析和思考管理。通过有效的管理,为师生提供和谐、民主、轻松的教学环境,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增强师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对于理论创新党课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基层党建是一项探索性、创新性工作,既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推进,也需要典型示范引领。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对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今年《广州城市治理榜》首次设立“基层党建创新榜”,旨在展示各级各领域基层党组织的创新活力,总结广州基层党建工作的优秀经验并予以推广。

课题组此次征集到超过160件候选案例,经过案例初选、专家评审,基层党建十大创新案例最终出炉。

作为国家综合实力强、集聚辐射和带动能力强的超大型城市代表,广州城市基层治理的压力日益凸显。面对基层治理难题,广州以构建“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基层党建工作格局来作答,以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

2020广州城市治理榜首设“基层党建创新榜”,上榜的十大案例涵盖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基层干部管理、党群服务、党建标准化、组织共建等多方面内容。按领域来看,园区、商圈市场、“两新”组织等新兴领域的党建工作在榜单中表现抢眼。

广州市水务局以模范机关创建为契机,加强党建与水务工作深度融合,发动各级党组织书记带头担任河长,设置市级河长和网格员,形成全覆盖、全链条治水责任体系;黄埔区优化上下联动调度体系,构建“12345”党建新机制,深化街镇“大党工委”制度,推动部门和街镇紧密联动、同频共振,确保政令在黄埔畅通无阻……

梳理本次基层党建创新榜案例,南都城市治理观察团发现,高标准高质量的基层党建成为助力广州优化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密码”。在“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基层党建工作格局下,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整体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在“有呼必应”方面,广州通过建强党的组织体系,优化党组织服务功能,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精准解决城市群众关注度高、受惠面广、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实现“有呼必应、有诺必果”。比如,越秀区党群服务中心深度整合诸如党务咨询办理、企业创办、人才政策办理、法律咨询援助、图书阅览、电影观赏、学龄儿童课后托管等服务事项超20大类,形成具有越秀特色的党群综合服务体系,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有效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在党的建设面临新情况、新要求、新任务的情况下,不断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成为新时代党建工作的基本立足点。本次征集到的案例中,不少基层党组织特别是新兴领域基层党组织以此为重要工作抓手,并创新探索党建覆盖方法。

在传统党建范畴中,工业园区、商圈企业党建存在缺位,部分企业重业务轻党建现象普遍存在,党组织容易出现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针对园区中小企业集聚程度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相对薄弱的特点,中共广州市黄埔区云埔街科技企业加速器园区委员会从实际出发,攻弱项,补短板,筹建成立园区党委孵化器党支部。从“孵化党员、孵化党组织、孵化党建工作队伍”三个方面发力,从成立之初仅有12家企业成立了党组织,到目前实现园区所有企业党组织全面覆盖。

“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聚集了大量年轻优秀人才和党员群众,日益成为经济社会的重要力量。如何把党的领导落到实处?从此次征集的案例来看,广州“两新”组织表现活跃,其党组织在探索“两个覆盖”工作方法上更有不少创新举措。

比如,中共广州市社会组织委员会在社会组织当中推进党建“红苗工程”,对暂不具备组建党支部条件的,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或成立群团组织等形式开展党的工作。对社会组织负责人担任支部书记的以及实行社会组织党员管理层人员和党组织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社会组织给予一定加分,以最大力度推进“两个覆盖”。互联网企业三七互娱自从2013年成立党支部以来,企业落实党管互联网原则,在项目组上建党组织,党建工作延伸到产品上,组织风控团队,加强自审自核。

“党政银”深度共建 创党群服务新模式

在全市率先建成区、街、社区全覆盖的党群服务三级网络基础上,越秀区委与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党委深度共建,打造全国首个由地方党委和国有企业共建的大型党群服务综合体——越秀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方面,越秀区委与省建行党委结对共建,深入实施党建机制互联、党建载体共建、群团组织互结等七大战略,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另一方面,在区委组织部的统筹下,区内各单位合力共建,共同管理运营区党群服务中心,目前已有近20个单位的业务或人员入驻中心。2019年11月中心揭牌启用以来,逐渐成为共建双方锤炼党性的主课堂、凝聚人心的主阵地、展示品牌的主窗口、推动创新的主平台、强化合力的主载体,真正做到党建引领、凝聚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党群。

“红色引擎”激发双创动能

2019年7月以来,天河区委组织部、区科工信局组建工作团队,对区内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开展党建摸排和集中组建“双同步”工作,推动党建孵化和产业孵化深度融合,确保创新创业发展到哪里,党建引领作用就发挥到哪里。通过深摸查、建组织、抓规范、强功能,全面深化基层党建工作与园区、企业经营工作的有机融合。以党群服务中心、党建服务站为纽带,探索建立“党建+业务”互联网平台,多层次、多方面、多途径发展党建融合模式,强化园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文化功能,将党建工作融合园区、企业经营发展全过程。党建引领成为助推“双创”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目前,天河区孵化育成载体总数达198家,占广州市的三分之一。

中共广州市白云区委组织部

党建引领治理 城中村大变样

针对经济发展效益低下、基层治理水平滞后、党组织软弱涣散等突出问题,白云区着力推动大源村全村23个经济社成立党支部,将辖内28个“两新”组织和3个社区党组织纳入村党委代管,形成一贯到底、强劲有力的“领导主轴”,消除党建空白点。推行村党委书记兼任经济联社法人代表、经济社党支部书记担任社长等举措,实现村“两委”交叉任职率100%。立足区域化、系统化党建,完善党员干部监管机制,强化党建阵地建设,使党的组织有效融入基层治理。2019年,大源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整治成效获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督导组充分肯定,入选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攻坚克难案例。

“一对一”挂点服务企业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创造创业离不开中小企业。作为“两新”党组织,中共广州市黄埔区云埔街科技企业加速器园区委员会(简称“园区党委”)党建工作尤其注重“服务”二字。建立“一对一”挂点服务企业制度,由一名党委委员挂点1-2家企业,3名专职党务工作人员开展挂点企业调研、落实挂点服务工作。挂点服务工作坚持从每家企业实际出发,制定针对性的服务措施,细至指导企业党建工作,大到帮助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开展特色“暖企行动”,特设“科企委员”,聚焦企业需求,切实为园区企业提供人才政策咨询、项目申报服务、融资服务、法律帮扶等服务,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促进会,充分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从“科技、金融、人才”多维度入手,加速企业科技创新进程,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效率和速度。2019年,园区党委被广州市委评为“广州市先进党组织”。

中共广州市从化区委组织部

百名第一书记 助力乡村振兴

从化区在全区221条行政村持续深入开展“百名第一书记驻村工程”,精准选派127名优秀党员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扎实开展党群干部进弱村、政法干部进乱村、经济干部进穷村、“三农”干部进产业村等行动。与此同时,从化区将第一书记培训纳入全区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设立区乡村头雁培训指导中心,开设乡村头雁讲堂,围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等内容,分类分批举办专题培训班,组织第一书记上讲台讲思路、谈体会,第一书记工作本领和工作实效得到整体跃升,为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强核赋能。

建联席会议制度 凝聚多元化力量

结合辖区内126个镇(街)、机关单位、部队、公安、村居、国有企业、非公企业等各类党组织力量和资源,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直属机关党委牵头建立区域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覆盖党员达2500多名,实现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之间党组织的有效连接,开启组成单位合作共赢的“1+n”先进工作创新模式。自联席会议启动以来,共开展企业“降本增效”管理经验交流评比活动、弘扬长征精神讲座、海关政策宣讲会等多次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活动。

区域党建工作联席制度与党群服务中心、微信平台及南方党建智库基地组成四大平台力量,形成“一核多元四平台”,凝聚区域内多元化党组织力量,为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引领和组织保证。

党建+河长制 治水显成效

广州市水务局以党建为引领,把理论转化为实践,切实形成“三源、四洗、五路线”技术路线,即“源头减污、源头截污、源头雨污分流;洗楼、洗管、洗井、洗河;控源、截污、清淤、补水、管理”。加强党建与水务工作深度融合,发动各级党组织书记带头担任河长,在原有五级河长体系基础上,创新向上延伸设置9大流域市级河长,向下延伸设置18416名网格员,党员利用周末开展志愿巡河,形成全覆盖、全链条治水责任体系。创新开发“河长app”开展掌上治水,推行“河湖警长制”“民间河长”。2019年市统计局民调结果显示,“黑臭河涌治理”位列建设花城成效显著各项工作的第一位。广州市成功入选首批国家黑臭水体整治示范城市。

深化“红苗工程” 打造“双强共同体”

2019年以来,中共广州市社会组织委员会聚焦社会组织党组织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开展社会组织党建“两个覆盖”集中攻坚行动,通过成立红苗党支部孵化培育党组织。去年,全市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1366个,管理党员15043名,新增553家社会组织纳入组织覆盖。党建工作通过“红苗工程”融入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监督管理全过程,打造了一批示范性的“党建强、服务强”社会组织。强化社会组织党组织把关定向作用,引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连续6年举办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助残服务、青少年服务、扶贫助困等公益项目838个,直接受惠人员500万人。

发挥支部带头作用 助力商圈业态升级

根据人民街专业市场众多的特点,越秀区人民街党工委通过商圈党建整合党建资源,突出发挥商圈内六大商协会党支部以及31个“两新”组织党支部的引领带头作用,形成商圈党建工作的强大雁群效应。商圈内非公有制企业、个体商户和社会组织之间的统筹协作和互相联动,打破了原先个体户单打独斗、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越秀区人民街党工委通过成立海珠广场(一德)商圈委员会和党群服务中心,为行业商会、机团单位参与社会治理搭建平台,充分发挥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实现市场资源和党建资源的有力整合,海珠广场(一德)商圈在业态更新、城区环境等方面得到了明显提升。

“游戏+知识” 党建共建再创新

利用互联网文化企业技术、设计的优势,三七互娱通过“游戏+知识”寓教于乐,与所在的天河区员村街道打造“乐学员村”微信公众号以及员村街道形象代表吉祥物,围绕党史、街道历史等制作答题闯关游戏《乐学达人》,更好地服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工作。开发《垃圾分类》小游戏,协助员村街道推广垃圾分类政策以及知识,该游戏后续更陆续升级为广州地区版本以及全国版本。互联网企业与政府共建互补,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对于理论创新党课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一、理论创新的内涵界定

第一种观点认为:理论创新就是认识世界,就是把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形成理论形态的认识成果,即新的思想、观点、原理。i

第二种观点认为:提出新观点、新理论是理论创新,对过去的观点、理论有所改进,增加了什么或减少了什么,也是理论创新。新的“理论”应该是真实的理论,即真理性的理论,而不是主观随意的虚假之词。理论创新并不是为新而新,新就是一切。ii

第三种观点从理论创新的客观根据、客观内容、客观标准的角度,界定理论创新的科学内涵有二:一是理论确实反映了人类历史时代的变化和中国社会历史时代的变化;二是理论确实回答了时代变化提出的新课题;二是理论的这种反映和回答确实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iii

也有论者提出:“理论创新就是要在解决实践问题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不断提出正确的新观点、新论断、新理论”。 理论创新是客观辩证法发展的必然,理论创新的灵魂在于体现时代性,创新的动力在于它的实践性,创新的本质在于它的开拓性,创新的关键在于把握规律性。

二、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历程

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v。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历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的历程,这一历程基本上是沿着“回答什么问题,怎样回答问题”这一理论范式展开的。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理论探索

20世纪初期,中国处在一个社会冲突激烈、矛盾变动急剧的时代,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并领导中国革命实践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也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孕育起来的。急剧变动的时代必然呼唤新的时代,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在这样一个大变动的时代背景下,带领中国共产党人解决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无产阶级如何领导革命,如何夺取政权,中国走向何处去的问题。

1920xx年爆发了“五四运动”,这是一场由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掀起的为挽救祖国危亡而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把目光由西方转向东方的转折点,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一进步促进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1920xx年,选择马克思主义为行动纲领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在党初期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对于无产阶级究竟应该如何领导革命,如何夺取政权,中国走向何处去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并不是完全清晰的,在摸索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曲折与反复。经历了大革命失败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寻求新的革命道路。1920xx年8月起,仿效俄国十月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相继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二大起义。由于脱离了中国的实际情况,二大起义均以失败而告终。以毛泽东领导的湘赣秋收起义为代表,首先放弃进军长沙的原定

计划,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是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最初探索。毛泽东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vi,并且提出了富有哲理的两句话,一个是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一个是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的情况。在经历了一大前后的艰难起步后,从二大到八大这长达34年的历史中,随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渐趋全面、深刻,革命斗争的日益广泛、深入进行,经验教训的不断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始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不断取得突破,结出丰硕的果实。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论断,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学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十中国的具体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vii。从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有了旗帜鲜明的标志性方向。以党的七大为标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飞跃,达到了第一个高潮。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科学地回答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以及革命的动力、领导权的问题,并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前途,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做足了思想准备、理论准备和组织准备,带领中国共产党把新民主主义革命顺利地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20世纪50-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面临着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社会主义是作为一种理想制度被介绍到中国的,但是究竟社会主义是什么样子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不仅一般人不清楚,就是以它为奋斗目标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当时也“不甚了了”,毛泽东也不例外。建国前夕,他指出:“他们已经建设起来了一个伟大的光辉灿烂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的最好的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viii。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起点。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过程中,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国内,经历了百年战乱,基础十分薄弱,百废待兴;国际上,面临着西方发达国家反华势力的叫嚣,如何搞建设成为了摆在新中国面前的一个新问题,是一项需要我们去开创的崭新的事业。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以苏联为借鉴,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伟大构想。1955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内率先提出了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正式提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二大改造完成后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的根本任务,并制定了党在经济、政治、组织等方面的方针和政策,取得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成果。随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又从经济建设、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等各方面,进一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后的问题》重要讲话,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取得了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成果。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xx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1)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不仅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而且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框架基础,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邓小平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宣告:“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ix。此后,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逐步形成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以这次会议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始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伟大实践。在这场伟大变革中,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注重总结历史的和现实的、中国的和外国的、成功的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开

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978年以后,邓小平同志领导全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命题,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从而基本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进一步深入,体现了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继续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基本问题

对于理论创新党课心得体会及收获五

近年来,鱼化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始终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建设学习型机关,以理论学习为突破口,着眼全面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执政能力,不断丰富学习内容,完善学习机制,创新学习载体,把理论学习贯穿到各项工作的始终,教育引导干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通过学习来指导实践,有力的推动了各项工作。20_年,鱼化寨街道

办事处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机关,20_年,鱼化寨街道党工委被市委评为旗帜工程先进街道党工委,20_年被省委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建立完善理论学习机制,确保理论学习经常化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理论学习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纳入党工委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定期督促检查,年底进行考核,落实奖罚措施,彻底消除理论学习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认识,不断从制度上强化学习,规范学习行为,使学习真正长期坚持下去。

一是长计划,短安排,坚持理论学习不放松。每年年初,按照市区有关理论学习安排,结合基层实际,制定街道中心学习组理论学习计划、机关干部和农村党员干部理论学习计划,并以正式文件的形式进行全面安排,提出明确要求,落实主管、分管领导,每季度召开一次总结汇报会,进行经验交流。成立理论学习督查小组,定期督促检查,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农村干部理论学习抓的不好是包村科室、驻村指导员的责任,机关干部理论学习抓的不好是科长和分管领导的责任,形成层层抓学习,人人都学习的良好氛围。

二是抓示范,树典型,激发干部理论学习热情。街道党工委各领导率先垂范,主动学习,坚持每周三下午集中学习不动摇,对重要政策文件做到有心得体会,有学习笔记。党政主要领导以身作则,起好示范带头作用,定期深入基层讲课,每年坚持撰写理论调研文章2篇以上。对机关的调研文章、心得体会、学习笔记,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亲自审阅,对有思考、有见地、对工作有促进的文章,转发到全体机关干部当中组织学习,相互交流。同时,鼓励和支持干部参加各种在岗培训和学历升级,为保证他们学习时间,给予一定补助,并要求每学期末向街道党工委以书面形式汇报学习情况,不断提高干部文化水平。

三是严考核,明奖罚,落实理论学习制度。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理论学习纳入干部年终考核,与干部的目标奖挂钩,由分管领导对干部一年来的理论学习情况进行打分,对90分以上的给予奖励,对70分以下的进行通报批评。坚持定期拟定调研题目,组织干部撰写调研文章,并评选出优秀文章,给予奖励。对机关干部在区以上部门信息栏目、党刊杂志、新闻媒介上采编的文章进行重奖。

二、创新理论学习载体,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创新理论学习载体作为抓好学习的关键环节,把培养学习兴趣作为重中之重,教育引导干部学会学习,不断克服把学习当成形式、当成教条、当成负担的片面认识,由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干部理论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一是坚持例会讲评,利用每周一全体机关干部例会,传达上级会议精神,总结讲评工作,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广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经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晰思路。坚持将理论学习纳入到各项会议制度当中,在研究某项工作前,先组织干部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使干部先了解熟悉掌握规矩再讨论工作,确保会议效果。

二是坚持每月一次干部主讲,由机关干部对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进行集中讲解。由业务干部结合工作实际,就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政策法规容易理解偏差的地方进行强调总结,结合实际提出应对措施,先在科室干部会上讲,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后,再在机关干部大会上讲解,并采取领导提问,干部作答的形式,加深理解。

三是坚持工作日志制度,每周由科长对干部工作日志进行检查并签署意见,每季度分管领导检查一次,每半年主要领导检查一次,要求干部记工作日志不能记流水,要有思考,有认识,特别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应对措施,通过长期坚持,教育引导干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会学习,善思考,有主见的干部队伍。

三、理论学习和实践工作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我们始终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总结,在实践中应用,有力的推动了各项工作不断出亮点,创特色,上水平。

一是注重边学边干,提高干部执政上级决策的能力。每一项工作,特别是一些政策性、操作性强的工作,我们始终坚持在工作前先让干部掌握必要的政策法规知识,熟练工作操作程序,确保干部在干工作时不出偏差,确保工作顺利进展。在第六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我们前3个月时间就拉开了干部培训教育工作,反复组织干部学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省、市、区关于换届选举工作的一

对于理论创新党课心得体会及收获六

伟大蓝图付诸实践,需要凝聚亿万人民力量。为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引向深入,安徽注重基层、突出青年,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基层宣讲矩阵,统筹宣讲手段、创新宣讲形式,通过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的“靶向”宣讲,把全会精神讲清楚讲透彻,切实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

上下贯通,自然有底气接地气

作为宣讲者,必须先人一步,率先学深悟透,把握精要、领会精髓;必须深入群众、扎根群众,下足调研功夫,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惑所盼,找准切入点、讲好百姓话。

学得充分才能讲得透彻。全会精神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需要系统学、深入学、反复学。安徽举办全省理论骨干学习研讨会、“举旗帜·送理论”专题宣讲培训会,集中学习、深入研讨。安徽省委宣传部、省委讲师团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等相结合,组织编写宣讲提纲和参阅材料,邀请专家阐释解读,帮助宣讲团成员学深全会精神、理清宣讲思路、抓住宣讲重点。各地各单位分层分批培训宣讲骨干,着力提高宣讲能力和水平。

把握实情才能提升实效。找到群众关切点、找准基层兴奋点,宣讲才有真情实感,才能讲到群众心里、记在群众脑中。安徽省委宣传部开展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走心专题调研,马鞍山市委讲师团等单位开展宣讲工作专题调研,深入宣讲阵地座谈、面向基层干部群众和青年代表发放调查问卷,查问题、找不足、想方法,有力提升宣讲针对性和实效性。

示范引领才能全面推进。安徽省委宣讲团“领头”,市县党委宣讲团“跟进”,三级联动开展全会精神集中宣讲,为各级各类基层宣讲“带好头”“打好样”。省级领导率先垂范,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调研,深入基层一线宣讲。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响应,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开展宣讲活动。发挥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代表作用,立足一个点、带动一条线、辐射一大片。如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路政,带领团队制作“小路正学五中全会”等百集系列微宣讲音视频产品,反响良好。

精准精细,自然受欢迎聚人气

基层宣讲不仅要让群众听得到,更要让人们听得进、记得住,听了还想听。安徽创新因人、因事、因地、因时的“四因法”,主动调整姿态、变换视角,用小切口解析大道理,用小故事反映大时代。

讲细讲实讲通透。不片面贪多求大,务求让群众真正掌握。安徽省委宣传部、省委讲师团组织开展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举旗帜·送理论”专题宣讲活动,抽调近200名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组成省级专家宣讲团,直插基层单位开展座谈式、调研式互动宣讲,每场规模控制在30人左右,确保随问随答、清楚透彻。

融入群众零距离。“身入”才能更加“深入”,“面对面”才能更加“心贴心”。阜南县苗集镇党委编写《坚定不移跟党走、砥砺奋进新征程》宣讲读本,组织20余名宣讲员,用方言土语向群众讲解惠民新政策。宣州区水阳镇推出“下队‘理聊’一小时”主题宣讲志愿服务活动,组织镇村干部党员面对面向群众宣讲。广德县杨滩镇组建“小板凳”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开展“送学上门”活动,在群众中掀起全会精神学习热潮。

形神兼备更好看。根据不同地方、不同群体的特点和习惯,分类定策,让宣讲更富吸引力和感染力,把有意义的理论讲得有意思。安庆市举办全会精神艺术化宣讲比赛,组织基层宣讲员采用黄梅戏说唱、黄梅小戏等特色艺术形式进行宣讲。滁州市把全会精神宣讲与文艺汇演相融合,与团委“青年之家”活动相结合,把舞台变成讲台,用生动艺术形式让宣讲“动”起来、“鲜”起来、“活”起来。

源头活水,自然冒热气有生气

宣讲全会精神要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在用好阵地载体上做文章,努力达到不仅能够震撼一瞬间、激动一阵子,而且能够铭记一辈子、影响一辈子的效果。

立足基层阵地。安徽发挥全省2万多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建立健全宣讲机制,变送理论“进中心”为“驻中心”,实现理论宣讲长流水、不断线。作为全国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天长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立1193个网格,组建100支志愿队伍,通过制作“一分钟微视频”、定期开展“一刻钟宣讲”“一小时巡演”等,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

激活传统媒体。立足优势特长,“定制”宣讲模式,让理论宣讲更加出彩。作为全国率先试点的乡村大喇叭建设省份,安徽利用已建成上线的54811个应急广播终端及农村现有大喇叭,围绕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制作推送系列音频,把党的理论送进千家万户。将优秀宣讲报告录制成音频视频,在电台和电视台持续推出,让出彩的宣讲多出镜,让出镜的宣讲更精彩。

创新融媒体平台。构建立体宣讲矩阵,增强吸引力、扩大传播度。“学习强国”安徽学习平台开设“聚焦十九届五中全会”专题,以音频、视频、h5、图文报告形式推出宣讲系列融媒体产品。同时,注重线上线下联动,持续开展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宣讲活动,并在平台直播推送。濉溪县将县级融媒体中心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相融合,建立统一运行平台,实行全流程一体化管理,分析不同群体心理特点、喜好类型,分层分众分时段制作推送宣讲产品,提高宣讲到达率。

点燃青春,自然有激情有朝气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理论武装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全会精神走进青少年、引领青少年,就要在宣讲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力求有声有色、出新出彩,让他们喜闻乐见、易于接受。

让青年讲给青少年听。安徽组织“放飞青春梦奋进新征程”专题宣讲。组建青年名师宣讲团、青年宣讲联盟和大学生宣讲团等,让青年宣讲,向青少年宣讲。举办首场示范宣讲,团中央新媒体平台等进行网络视频推送。阜阳市举办百场青年宣讲进基层活动,既关注青年干部、青少年学生,也关注“外卖小哥”、创业青年等新青年群体。安徽科技学院等数十所高校组织教师、辅导员、学生代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在青年大学生中掀起学习热潮。

多维创新架起理论连心桥。创办“学习达人大会”,打造“理响新时代”融媒理论品牌。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首创答题式直播、轻辩论阐述、专家终极点评模式,通过“理论达人+实践达人”两两组合、“微视众筹+长视演绎”两屏辉映,制作并在安徽卫视播出5期电视节目,“学习强国”平台总播放量突破5600万,在青年群体中掀起“学习风暴”。

营造比学竞学浓厚氛围。开展“举旗帜·送理论”微宣讲竞赛,以赛促学、以学促用。网上网下联合,层层推荐、层层选拔,举办宣讲活动近万场,近5000名选手参加,直接听众近15万人。评选出一批高水平青年宣讲员赴各地“巡讲”“展讲”,评选出一批高质量宣讲视频在各类媒体推送,带动全省青年比学全会精神、争讲全会精神。

对于理论创新党课心得体会及收获七

在七一报告中,“创新”一词出现了13次,“科学”一词出现了29次。胡报告深刻指出,“理论创新永无止境”。我们一定要按照七一讲话提出的要求,在理论研究上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下面,我简要谈谈自己关于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不当之处望首长和战友们批评指正。

一、党只有结合实际不断进行思想理论创新,才能保证站在时代的前列。

苏联是共产国际的发源地,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奠基人,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挽救国家民族的典范。苏共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开辟了一条非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尝试,这一伟大的社会实验曾经取得过辉煌,1920xx年11月~1920xx年3月,各地相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20xx年12月30日,苏联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联盟条约》和《联盟成立宣言》,宣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的成立,这是中共中央根据当时革命斗争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和现实可能性做出的重大决策。是继苏联之后,世界上出现的第二个红色国家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政权首次以国家形态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 从社会历史背景来看,俄罗斯这个国家有370年沙皇专制主义统治的传统,它缺少资本主义民主宪政的实践。沙皇专制的传统,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对民众有影响,这是客观原因。列宁是彼得堡大学法律系毕业,又在西欧资本主义民主国家生活20xx年之久,因此在俄国开创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得到了广大民众拥护。

列宁领导的俄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夺得政权走上执政地位,就是因为列宁正确地分析和把握了当时的时代特点,并根据新的时代特点提出了用以指导俄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科学理论,即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无产阶级能够在一国范围内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邓小平文选》这样评价:“列宁之所以是一个真正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在于他不是从书本里,而是从实际、逻辑、哲学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上找到革命道路,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干成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所以,在当时的环境下,苏联共产党史无前例的站在了时代的最前列。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以自己的执政行为,引领和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首先得保证自己能够始终站在时代前列。

20世纪80年代初,中英开始香港主权问题谈判。当时的中国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政治开放程度,都和香港存在很大的差距。“一国两制”总设计师的邓小平,突破意识形态局限,放弃原有的政治底线,显示了极高的政治智慧。中华民族从来都重视统一,统一是我们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常态,也是我们追求的一个理想的政治状态。在我们的文化里,从来对分裂、独立这些事情都是不赞成的。而“一国两制”跳出了中国文化的框架,跳出了传统思维的束缚,用一个比较务实的策略,把统一的标准降低到最低要求来实现。说的比较通俗点,这个也是最低成本的方案。

1997年7月1日,回归后的香港,在“一国两制”原则下,不仅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以及生活方式不变,而且成为实行社会主义的中国内地和资本主义世界沟通的桥梁,以及中国吸收国际先进文明成果的重要基地。同时也使传承了几千年东方智慧的中国,嫁接西方理念之后,在21世纪重新崛起的契机和起点。胡在七一讲话中提到:“我们要一如既往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团结一切爱国爱港、爱国爱澳力量,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一国两制”体现了我党领导人站在时代的前沿,以博大的胸襟和超前的意识思考着发展和民族统一问题,是一次伟大的理论创新,人类史无前例的社会制度试验。最终,实践证明了其正确性,也为世界各国解决历史遗留的主权领土问题,提供了崭新思路。

然而,我们也可以举出很多负面的例子。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现实中,都有一些党派被时代所淘汰。包括当年在列宁领导下夺得政权的苏联共产党,统治世界第一大国69年,但还是在九十年代初期轰然倒塌。前苏联是一个巨大的联盟国,包含了15个加盟国和数十种民族,苏联共产党由于不能根据时代要求提出正确的思想理论来指导党的工作,教条的搬动马列主义的条条框框去套现实情况,导致体制僵化、经济衰退、腐败盛行、国内传统派和激进派分歧严重,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却面临内忧外患,从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独立开始,各加盟国陆续宣布独立。1991年12月25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苏共最终被历史无情地淘汰。而在这同时,中国共产党却大大的发展了。

究其原因,根本的一条就在于我们党在理论上的不断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深刻地反映了当今时代的本质特征,反映了中国现实国情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需要。这面旗帜得到了全党的衷心拥护,并引导全党在极为复杂的国内外新环境中胜利前进。苏联经济崩溃的原因不是不注重经济发展,而是发展战略不科学,用不符合自然规律的计划干预市场,造成国民经济三大产业比例失调;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不是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制度的危机,也不是民族问题,而是自己的执政党不能与时俱进,站在时代前列。

这里可以大胆设想一下,如果当年苏共能够以更加宏大的格局和长远的目光来看待世界形势,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晚于我国一点时间,进行改革开放,能不能挽救苏联经济?如果实行类似中国“一国两制”,或者少数民族自治区(州)的做法解决民族问题,不要将宪法中规定的加盟共和国“主权”束之高阁,对部分加盟国给予一定的自治权限,那么历史的轨迹是不是可能将得到巨大的改变?恐怕全球社会主义国家的格局如今会大不一样。

以史为鉴,我们伟大的国家在1989年那场浩劫中“幸免于难”,虽然付出了一定代价。但实践证明,我们的领导人是高瞻远瞩的。我们要知道在那样一个年代,已没有什么比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稳定更重要的了。

二、党只有结合实际不断进行思想理论创新,才能使执政为民的宗旨得到真正体现。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群众之中,党的生命力的来源在人民群众之中,只有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党才能永葆生机。要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就必须使自己的思想理论始终保持与社会实践的统一,使自己的思想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我党成立初期团结广大人民,掀起的土地革命运动、农村包围城市策略等在当时环境下都是思想理论的创新,都是选的前人没有做过的东西。当解放战争中小米加步枪重创国民党反动派的飞机加大炮时,国民党才如梦初醒,有的叹息,有的嫉恨,聪明的知道大势已去,顽固的还在垂死挣扎。他们在这个时候才反省得失,那也只是“马后炮”了,思想理论一旦落在后面,就不是创新了。

1977年9月,邓小平同志说:“过去,我们很多方面学苏联,是吃了亏的。”次年,他又说:“过去我们搬用别国的模式,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思想上导致僵化,妨碍人民和基层积极性的发挥。”相比苏联解体前后的通货膨胀、民不聊生,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取得巨大的历史性成功。这是因为邓小平同志正确地分析和把握了时代的基本特征,并根据这种特征及时地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提出了指导中国改革开放的正确思想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这一点上说,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在思想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执政为民的宗旨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是内在统一的。一个政党,特别是执政党,要为人民谋利益,仅有良好的愿望是不行的,它必须时刻了解人民的需求,了解满足人民需求的各种条件,以此来调整自己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和行为方式。

而在这一切调整之中,作为行动指南的思想理论的调整是最关键的。因此,在新的变化不断发生的情况下保持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证我们党始终为群众谋利益,应当说,关键的一条就是我们首先要根据这些变化了的客观实际,不断丰富发展我们的思想理论。把我们的思想观念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化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一切不合时宜的观念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形而上学和主观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一切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准则,以为人民谋利益的实践要求为最高准则。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停止了,老是那么一套,它就没有生命了。”

胡在七一讲话中说到:“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这种毫不掩饰的“揭短”是不多见的,可见我党坚持面向群众,狠抓作风建设的决心。也是我党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走向更加坦诚、科学和务实的执政方式的具体表现。

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工作就要深入一步,理论宣传工作就要跟进一步。马克思曾深刻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七一讲话的精神只有为广大干部群众所理解、所认同、所接受,才能转化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巨大动力。因此,我们在深入学习七一讲话精神的同时,还要自觉肩负起理论宣传的重任。要像方永刚同志那样,“趴下身子作桥梁,挺直脊梁作灯塔,满怀激情地当好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播者,让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之光照亮千家万户”。

党要团结、要统一、要进步、要发展,就必须有被实践所证明,被全党所接受的正确的思想理论作指导。今天,我们党已经是一个有八千多万党员的执政党,如果我们不能根据时代要求和实践需要在思想理论上不断进行创新,如果我们不能在实践中使马克思主义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党的自身发展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胡在今年七一报告作了明确的结论,指出: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所以,我们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