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防震减灾科普讲座心得体会和方法 防震减灾知识培训心得(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9 19:53:45 页码:12
防震减灾科普讲座心得体会和方法 防震减灾知识培训心得(7篇)
2022-12-29 19:53:45    小编:ZTFB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防震减灾科普讲座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一、领导重视,活动到位

为了确保活动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由李校长任组长,各班班主任等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和全校教职工大会,部署工作。会上,学校领导要求全体教师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安全意识,在学生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抓住这次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领导还着重强调,对于这样的活动,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以确保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二、积极宣传,营造氛围

1、我们学校通过校园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手抄报、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阵地,大张旗鼓地向学生进行安全宣传教育

在学校围墙外张贴宣传标语,在操场内醒目处张挂宣传横匾;了解道路交通、游泳溺水、饮食卫生和防雷击等事故的发生根源与预防;学校组织出版《地震基础知识》专题板报,向学生介绍地震知识及防震要领,各班也出一期安全班队墙报;每个班还利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如何应对自然灾害”的交流与讨论。向学生宣传如何预防目前流行的的甲型h1n1流感的知识,防溺水及防安全事故的知识,大力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克服麻痹思想,让学生牢固树立“时时讲安全、处处讲安全、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

2、举行“交通安全、安全用电、防火、防水宣传教育”活动

我校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执行上级 “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的指示精神,把建设“平安校园、阳光校园”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让学生了解的知识,掌握交通安全、安全用电、防火、防水的专业技能,我们邀请了消防大队、交通队、供电局等专家到学校开展了专题讲座。这项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了安全用电的有关知识,提高了师生安全意识和技能,对保证师生人身安全大有裨益。

三、认真筹划,活动多样

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防灾减灾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学校以首个“防灾减灾日”为契机,集中开展一次防灾减灾主题教育活动。重点抓好“八个一”活动,即:上好一堂防灾减灾知识课;组织一次防灾减灾专题讲座;进行一次防灾减灾专题广播;开好一次防灾减灾主题班会;办好一期防灾减灾宣传栏;观看一次防灾减灾影像片;观看一次防灾减灾图片展;开展一次防灾减灾专项演练,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灾害风险防范意识、避险自救互救知识和能力。

比如:我校开展演练,增强安全意识。学校在扎实抓好“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主题教育活动的同时,还结合本校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疏散演练。演练过程,全校师生积极配合,服从命令,安全有序,在极短的时间内师生全部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快速而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地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这次演练,推动了学校安全教育深入开展,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避险自救能力,不断增强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防范能力。

另外,学校还组织人员对学校的设施设备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查找安全隐患,针对校园门、窗、栏杆、围栏、教室、活动室、实验室、电脑室可能存在的问题认真排查,做好记录,发现隐患,及时解决。

今后,**小学将继续认真组织开展校园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并把这项工作常规化,结合学校的实际,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提高全校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自救互救、疏散救援的能力,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确保灾难来临时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为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阳光校园”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描写防震减灾科普讲座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为了做好今年“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提高我校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本事。我们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以保障小学生生命安全为根本,以提高学校预防和应对突发灾害的减灾本事为重点,全面增强师生的防灾减灾观念,切实提高师生的避灾自救本事,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学校的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我们小学主要开展下列活动:

我们十分重视防“防灾减灾日”的工作开展情景,根据上级精神我校安排专人负责,并结合本校实际情景认真制定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做到主题明确,措施适当,方法正确,确保活动有人抓,不脱节。

(1)我校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日”的宣传工作,在5月10日我们在校门口悬挂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的横幅,张贴“学习减灾知识,营造安全家园;防灾减灾,重在行动,贵在坚持;让学校远离灾害,让学生安全成长;传播减灾文化,共创人类礼貌”等防灾减灾的标语,营造防灾减灾活动的浓厚氛围;利用国旗下的讲话,胡国群校长进行“防灾减灾日”教育大动员,经过教育使全体师生学进一步明确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灾害形势愈加严峻。设立全国“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学校是国家综合防灾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防灾减灾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使他们认识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地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他们自觉参与防灾减灾的学习、宣传、行动之中。

(1)认真开展各类防灾减灾教育活动。我校要将灾害风险教育纳入学校课程计划,加强学校课程中的灾害风险教育资料,安排必须课时进行学习教育,进取开发防灾减灾教育资源、创新防灾减灾教育形式,编写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防灾减灾画等;组织学生观看全国防灾减灾优秀科普作品《少儿安全自救宝典》等传播避灾自救本事,提高中小学生防灾减灾素养。5月12日上午10点正,我校开展一次《《防灾减灾》》专题宣传教育活动。这次活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防震知识》讲座,第二部分是指导学生观看避震应急知识宣传图片。这次活动学生明白地震的前兆动物出现异常是:震前动物有预兆,密切重视最重要。骡马牛羊不进圈,鸭不下水狗狂叫。老鼠搬家往外逃,鸽子惊飞不回巢。冰天雪地蛇出洞,鱼儿惊慌水面跳。震时要点:

(1)别着急,不要跳楼。

(2)躲在坚固的家俱下或旁边。

(3)坚持镇静,不要拥挤。

(4)远离高大建筑。震后事项:远离建筑物,提防余震。震后自救互救:被埋人员不能自我脱险时,设法将手脚挣脱出来,清除压在自我身上的物体,等待救援。能够用毛巾、衣服等捂住口鼻,坚持呼吸通畅,防止烟尘呛入窒息。要坚持头脑清醒,不可大声呼救,以保存体力,应想办法与外界联系,可用石块敲击物体,或听到外面有人时才呼救。第三部分是防灾减灾知识竞赛。

(2)完善学校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安全演练。我校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结合学校所在区域环境、灾害发生规律和学校学生特点,进一步完善学校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并开展有针对性地紧急疏散演练。5月12日上午9时28分我校开展一次《加强防灾减灾,创立和谐学校》为主题的紧急疏散演练。在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各安全岗位职责人快速到位,及时疏导。两分钟不到,全校师生按预先指定的疏散路线快速有序地撤离到了安全地带。这次演练提高了全体师生的避灾自救本事,增强我校预防和应对突发灾害的防灾减灾本事

(3)深入开展校舍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5月12日午时5点正,我校组织相关人员对校舍、厕所、围墙以及学校内各种体育设施、学校周边环境、地质、地理条件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做到有记录、有措施、有整改。

防灾减灾工作不是一时一刻一朝一夕之事,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总结,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学校防灾减灾本事和学生的避灾自救本事,确保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

描写防震减灾科普讲座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今年以来我区防震减灾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地震部门的悉心指导下,认真贯彻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安徽省防震减灾条例》,较好地完成了防震减灾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xx-20xx年,我区连续四年获市防震减灾综合评比一等奖;在20xx年度省地震局县级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考核中被评为先进单位。现将主要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防震减灾综合管理职能

区政府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充分认识到防震减灾工作是一项复杂系统的生命线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意义非凡。切实加强领导,把防震减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强化政府职能作用,建立健全防震减灾体制机制,将防震减灾应急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同频推进,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是设岗定人,明确责任。区住建交通委自20xx年5月承担地震工作任务以来,一直把该项工作做为全委的重要工作来抓,党委书记刘韶光主管此项工作,杜升刚和孙秀茹两名同志专职负责。各乡(街)设防震减灾办公室,分管副乡长(副主任)任主任,明确一名工作人员为专职地震工作人员。同时,区乡(街)分别成立防震减灾应急指挥部,分管领导任指挥长。

二是修订应急预案,完善工作机制。区政府印发了《关于做好20xx年防震减灾工作意见的通知》、《蚌山区预防地震减灾应急物资储备工作方案》等文件。重新修订印发了《蚌山区地震应急预案》,明确了防震减灾应急工作基本流程,各环节工作内容、目标任务和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做到突发事件来临时,临危不不乱、组织有序、快速高效地实施救援。

三是定期协调推进防震减灾工作。年初,召开了全区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要求区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照区政府《关于做好20xx年防震减灾工作意见的通知》文件部署认真落实防震减灾各项工作任务并做好本单位、本部门的地震应急预案修订工作。会上区政府与乡、街道签订防震减灾目标责任书。7、9月份两次召开防震减灾工作推进会,要求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切实增强防震减灾工作责任感、使命感;突出重点,防患未然,切实抓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加强领导,齐抓共管,推动防震减灾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是深入调研,提高防震减灾科学化水平。区地震局主动联系市人防办(地震局)、区人大、区应急办开展防震减灾工作调研,对20xx年社区防震减灾演练进行选址,确定我区航华嘉苑小区为演练场所;同时,对嘉年华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提出建议意见;联合区建管中心对燕山乡农村危房改造项目进行专项检查,要求危房改造严格按照设防标准落实,新建民居严格按照农村民居抗震要求建设。积极采集撰写各类信息,全年报送信息30余条,省防震减灾信息网采用5条,市级层面采用25条。

(二)群测群防网有效运转

一是明确工作制度。建立了防震减灾联络员制度,做到对地震的影响和地震前兆异常情况能够及时核实和上报。全区每个乡(街道)分管领导作为防震减灾助理员,村(居)确定了一名防震减灾信息员。制定“三网一员”工作职责,落实“三网一员”人员名单,切实保障群测群防网有效运转。

二是落实人员经费。经上级部门研究决定,我区陈梁村为地震测报站,群测群防网点人员在岗在位,全年观测信息员补助经费已发放到位。

(三)提升城乡建筑物抗震设防水平

一是棚户区老旧民居改造提速,抗震设防得到进一步提高。防震减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灾害损失。减少人员伤亡,减轻震灾损失仅靠震时应急抢险救灾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从源头抓起。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契机,对全区棚户区老旧住宅区和城中村进行全面规划和改造,截止目前,已改造 423万平方米,使32099户96297人从危房中搬迁进新居,在全省率先完成了第一轮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任务。在城市规划区内,彻底消灭了危旧房和连片的棚户区。我区连续四年被省、市评为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先进单位。加强综合管理,高度重视建筑工程的质量。为此,我区特别重视在城乡规划建设中,运用“多规合一”、“建管并重”、“综合验收”等手段,严把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关。具体做法,一是区政府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管理纳入行政审批服务窗口,并与规划、建设等部门列入前置审批,促进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管理;二是建立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多部门的协调机制。成立了区建筑管理服务中心,隶属区住建委(地震局)。三是通过提高各类建设工程质量,达到减轻震灾损失的目的,重视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和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都要求达到抗震设防标准。四是制定建筑工程综合验收机制,人防办、地震局位列其中。20xx年我区燕山乡孙家圩村申报地震安全农居工程示范点。

二是提高队伍专业素质,增强灾害防御能力。为做好新一代区划图的宣传贯彻工作,落实新建工程按照新区划图标标准进行抗震设防,加强农村建筑工匠队伍培训,增强农村建筑工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规范农村住房建设行为,提升工程抗震设防能力,区地震局组织全区建筑业企业和农村施工队技术人员参加全市第五代区划图及农村工匠技能培训,提高了工匠队伍业务技能。区地震局还组织专人参加,参加安徽省地震救援“第一响应人”培训班,组织全区防震减灾助理员参加全市防震减灾“三网一员”业务培训。同时利用“以会代训”形式对村级灾害信息员进行业务培训,使村居信息员在开展工作中,能做到有章可循、依章办事、及时高效、规范运作。为做好地震救援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提高地震应急应对能力

一是编制修订地震应急预案。辖区2个乡4个街道及民政、教育局等重要部门都编制修订了20xx年度地震应急预案,贮备应急救援物资,组建地震专业救援队及志愿者队伍。20xx年区应急办区地震局联合对辖区重要部门进行应急工作检查,并指导其开展防震减灾应急演练。

二是开展防震减灾演练。在“防震减灾”活动日期间,组织社区和学校进行防灾减灾演练。演练重点检验人防系统的平战转化、预警报知、指挥控制、整体防护、应急救援和综合保障能力。共计开展演练6次,其中大规模的演练有: 20xx年5月12日,在蚌埠市第一实验学校初中部举行防震避险疏散和应急救援综合演练活动。本次活动分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疏散演练,第二部分应急救援,第三部分防震减灾知识讲座。演练圆满成功。

20xx年9月18日,市政府应急办、市人防办(地震局)、蚌山区政府在区航华嘉苑开展了20xx年社区地震避险与应急救援综合演练, 9:18分,随着急促的警报声响起,启动应急预案、应急通信保障、启动机动指挥系统、群众自救互救与疏散、供水管道抢险、消防灭火、伤员抢救及医疗救护等8个项目开始依次演练。

航华社区400多名居民在区人防办(地震局)、区应急办的带领下进行群众自救互救与疏散演练,仅用1分45秒就撤离到指定的安全地带。此次演练增强了居民防震防灾意识,提升群众的快速反应能力、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战时和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和损伤,保障了自身和他人的安全。随后,市人防办(地震局)启动应急通信保障,3分钟搭建好临时应急指挥所;市人防医疗救护专业队进行伤员抢救演练,医务人员则争分夺秒将伤员从防空地下室抬出;市卫计委120紧急救援中心进行医疗救护演练,120救护车快速驶入社区,对伤员进行紧急处理;市消防支队进行消防灭火演练,消防官兵迅速扑灭火情;市中华水务公司进行供水管道抢险演练,迅速对爆裂的供水水管进行修复。整个活动井然有序,达到了预期目的。

三是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建成花鼓灯嘉年华应急避难场所,花鼓灯嘉年华应急避难场所是我区利用公共游乐园、绿地、设施等资源命名设置的大型应急避难场所,位于蚌山区燕山乡陶山脚下,占地8.87万平方米,其中可用作应急避难疏散和临时安置面积约6.56万平方米,可基本满足周边5公里半径约3万人的人口疏散和安置,配套建设了应急指挥所、应急棚宿区、应急医疗救护点、应急供水、应急供电、应急厕所、应急物资储备库等应急设施。

沿淮景观带应急避难场,总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可能容纳疏散人口3000人;嘉年华广场应急避难场总占地面积42287平方米,有效疏散面积12686平方米,可能容纳疏散人口5843人。

四是组建应急专业队伍。区人防(地震局)、区应急办联合组建应急专业队伍,现有人员20名,同时建立以区消防大队、武装部为主,公安分局、市场局、地震局、卫生计生委、民政局、行政执法等相关部门组成应急救援队伍,组成人员约200人。各乡街、村居相应成立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人员共计800余人,应急队伍不断壮大。为加强应急装备和物资的准备工作,为地震应急提供基本装备和物资的保障,已与百大、华运等商场、超市签订了救灾物资储备协议。

五是筹建综合一体应急平台,构建人防(地震)组织指挥体系。根据《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民防空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xx〕4号)、省地震局和省市人防办年度目标任务要求,按照国家、南京战区和省市关于建立军地联合、平战结合、统一高效的人防(地震)组织指挥体系的工作要求,我区率先筹建人防、地震、应急、行政执法等综合一体的人防(地震)应急指挥中心,目前设计方案已完成,手续正在报批中。

(五)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一是大张旗鼓地开展“六进”活动。利用防震减灾宣传日,在人防宣传一条街(中荣街)发放宣传资料,共计发放宣传资料20xx余份,向全体市民中大力宣传普及地震知识和防震减灾法律法规,使市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和依法参与防震减灾活动的自觉性不断增强。燕山乡利用定庵庙会期间以防震减灾日、科技活动周等活动为契机,采取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科普咨询等方式,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应急避险知识、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等方面的宣传,今年以来共开展地震科普宣传4次,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100多份。为做好学校的防震减灾知识普及,与科协共同向全区中小学校发放了防震减灾知识读本1800余本。为提高学生自我防护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区人防办、教育局联合主办了“开展防空应急知识教育、增强学生防震减灾意识”为主题的讲座和体验活动6次,通过参观市人防办(地震局)科普基地和指挥中心活动,同学们不仅对防空防灾知识、对人防工程有了直观了解,同时,对防空防灾设备器材、防护技能、警报种类、灾害情景等也有了亲身体验,增强了应急避险的能力。区地震局制作防震减灾宣传展板,悬挂宣传横幅,并进行定期更换新的宣传内容。在社区播放防震减灾短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竞赛,发放竞赛奖品,提高居民防震减灾意识。利用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多次进入居民家庭,发放《地震科普手册》《地震基本常识》1200余本,增强居民防震减灾及自救互救能力。

二是安全示范点创建。加大创建省、市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工作规划与宣传,充分发挥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示范辐射作用,我区认真开展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学校创建活动。创建内容包括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宏观观测等内容。20xx年以来创建市级示范社区3个,示范学校个2个,地震安全农居工程1个(燕山乡孙家圩子村),申报省级示范社区一个。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20xx年我办投入资金6万余元,用于开展社区、学校防震减灾演练、制作社区防震减灾宣传展板及印制防震减灾宣传手册,我办今年印制3600本《农村建房抗震知识指南》发放辖区村民手中,为农民建房抗震标准提供参考。

(六)取得的主要成绩。20xx年度全省人防重点工作目标任务考评先进单位、全省人民防空先进个人。20xx年棚户区改造完成省政府目标优秀单位、蚌埠市棚户区改造完成综合目标先进单位、蚌埠市大建设及棚户区改造服务保障工作先进单位。区地震局获得20xx年度县级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考核先进单位,纬一社区获得蚌埠市第二批安全示范社区,省级示范社区正在申报中。燕山乡孙家圩子村命名市级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在20xx年9.18警报试鸣暨社区地震避险与应急救援综合演练中,区地震局获得先进单位及先进个人表彰。获得安徽省地震救援“第一响应人”培训场地保障服务、20xx年蚌埠市社区地震避险与应急救援综合演练场地保障服务好评。

过去的一年,虽然在防震减灾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防震减灾有些工作机制需要进一步理顺和规范。二是专业技术力量十分薄弱,工作人员少,而且来自不同的专业和岗位,需要进一步加大培训。三是工作经费十分紧张,日常的业务培训、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等工作受到一定的制约。

回顾20xx年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离党委、政府和上级部门要求还有一定差距。20xx年做好以下工作:

(一)继续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内部管理,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工作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加强队伍建设,充实专业人员,加大对干部职工的教育和培训力度。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明确目标责任,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勤俭节约,廉洁办事。

(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地震应急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自身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建设,完善乡街道和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建成地震应急平台系统。加强应急装备储备,搜集完善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充分整合辖区资源,探索组建防震减灾应急救援队伍的新模式。

(三)加强宣传和演练工作。要充分利用应急避难场所,创建地震安全示范社区,使其成为防灾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推广普及防震防灾文化,加大防震减灾和自救互救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编制居民应急避难宣传手册,让普通居民清楚所在地区避难场所的位置,以平稳的心态应对突发事件,将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要充分利用应急避难场所,适时组织一定区域城镇居民开展应急避难演习,让人民群众熟悉应对灾难的应急避难方法和措施,以保障灾难来临时群众有序避难。

(四)加大宣传“六进”力度,提高民众自救互救能力。采取各种形式,深入持久地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六进”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应对地震灾害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描写防震减灾科普讲座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20xx年5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新修订)实施六周年纪念日,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八周年纪念日、也是全国第八个“防震减灾日”。

根据《莆田市地震局关于印发莆田市20xx年“防灾减灾宣传周”暨“科技·人才活动周”防震减灾宣传演练活动方案的通知》(莆震[20xx]13号)精神,我区利用5月1日-5月25日,大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向社会公众宣传防震减灾知识,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及早布置,认真组织

我办对此次宣传活动高度重视,为了使本次宣传活动顺利开展,我办及时学习市局文件精神,认真研究、部署各项宣传工作。尤其是对活动日程、宣传内容、宣传形式进行了周密部署。并与各乡镇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点、各中学、中心小学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点、各示范学校加强联系,认真扎实地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

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1、编印和发放防震减灾宣传材料:为加大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秀屿区地震办组织编印了《地震—群灾之首》(折页宣传手册)和《莆田市秀屿区“防灾减灾我能行”科普宣讲手册》。手册采用通俗易懂的形式,介绍了地震成因、地震前兆、防震准备及自救互救等基本常识,深受了广大干群的欢迎。并发放由市地震局编印的《防震减灾科普课堂》、防震减灾小手册、挂图、dvd等地震科普宣传材料给各中小学。

2、活动期间,我办积极营造宣传氛围,利用区政府大门外侧围墙的重要宣传媒介,展示多条防灾减灾宣传标语,提高大家的防灾减灾意识,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3、在秀屿区实验中学开展地震应急逃生演练,并进行地震科普宣传。

为提高学校师生对地震灾害的应变能力,5月15日上午,秀屿区地震办在实验中学开展地震应急逃生演练,并进行地震科普宣传。

整个活动共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学校组织开展地震应急逃生演练。

根据学校的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全体师生快速而有序地安全疏散至楼外,并在操场预先指定的位置集合站队清点人数。演练全过程,全校三千多名师生行动迅速,总耗时3分40秒,顺利完成本次演练任务。

第二阶段向学生们分发宣传材料,并展示地震科普展板供学生参观。

本次演练活动提高了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有利于提高他们应对地震灾难的能力,以点带面,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的。

4、组织各学校开展地震应急演练等活动。

各中小学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通过召开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征文比赛、宣传栏、黑板报、国旗下讲话等形式,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灾害自救互救能力。

石码中学、杨林小学、下屿中学、东庄芳店小学、埭头第一中心校、东湖小学、埭头中心幼儿园、东峤凌燕小学、月塘中学、莆田二十八中、莆田第十一中学、秀屿区实验小学、秀屿区实验中学等均开展了地震应急疏散演练。

描写防震减灾科普讲座心得体会和方法五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在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防震减灾,从我做起》。

大家从电视或报纸上看到了,于上周二晚上在山东烟台发生的3.7级地震长岛海域等地活动相对活跃,地震活动具有小震频次高震群较多震源浅的特点地震发生后长岛公安边防部门第一时间组织警力深入辖区开展受灾排查。截至目前为止长岛地震没有人员伤亡消息生活秩序正常。同时大连震感也很明显。近几年来世界各地大震造成的灾难仍记忆犹新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发生过五级以上地震20世纪全球两次造成死亡都发生在我国一次是1920年宁夏海源8.5级地震死亡23.4万人;另一次是1976年唐山7.8级地震死亡24.2万人由此可见,地震灾害是我国人民生命安全最大威胁之一。

近年来安全教育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学生安全意识也随之增强,防范能力逐渐提高,但是重特大伤亡事故仍时有发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面对每一次残酷的事故,面对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在瞬间逝去,每一个同学都应当视自己的生命为最宝贵的东西,都应当时时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如何正确防震避震,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技能。平时注重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可以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和损失。

如遇见地震应尽量保护头部,冲出房屋到空旷地带再伺机转移到户外,或躲藏在坚固的桌下或床边;低矮坚固的家具边;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卫生间厨房储藏室等。

千万不可乘坐电梯;不要到阳台上去;不要到外墙边或窗边去。

正在学校上课时应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躲在各自的课桌下;震后应有组织的迅速撤离教室到空旷安全的地方去。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蹲下不动,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或危险物。

地震中,如果被塌落重物压住身体,不要轻举妄动,以免造成更大伤害。应该查清压在身上的是何物,不要轻易移动物体或身体。要检查自己是否受伤,若没有受伤,应根据情况向外缓慢拽拉身体。若已受严重外伤,应尽力用衣服等物包扎好伤口。若发生骨折,不要轻易移动,应等待救援。

知道了这些关于地震的知识,相信大家一定对地震也有所了解,也不会对地震还有先前的恐惧心理了,希望大家可以好好的运用这些地震知识保护自己,我们一定要记住:防震减灾,从我做起!

描写防震减灾科普讲座心得体会和方法六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七个“防灾减灾日”,5月10日至16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为认真贯彻落实融教[2015]113号《关于开展“5·12”学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周活动的通知》精神,切实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周”工作,我部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现将活动工作情景总结如下:

我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周”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组员:xxx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部从2015年5月10日-5月16日,进取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周”活动,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构成家庭、学校、社会合力,狠抓学生安全防范工作,提高学生安全自护本事。

1、进取营造氛围。我部经过升国旗仪式、学生例会、班会、宣传橱窗、电子屏幕、广播等各种形式进取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经过广泛宣传,扩大舆论影响,进取营造防灾减灾的氛围,切实提高广大师生对防灾减灾教育活动重要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避险自救和互救本事。

2、充分发挥升旗仪式的阵地,5月12日校长赵雷同志进行了提高安全意识和防灾自护本事的国旗下讲话,赵雷校长号召全体师生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我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认真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提高综合减灾本事。进取配合学校的防灾减灾演练,防患于未然。同时,在5月12日班会课上,各班召开了以防灾减灾为主题的班会。

3、带领同学们阅读一本防灾减灾的书籍。利用课前5分钟等时间由班主任带领同学们学习《中小学生自护自救安全常识》手册,使同学们学会了避险知识,提高了生命安全意识。

4、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向家长宣传防灾减灾有关知识,并经过各种专题教育活动形式,切实提高学生及家长的认识。

5、组织隐患排查,完善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我部经常性地针对冰雹、雷雨、地震等自然灾害,做好防灾减灾工作,进取开展防震、防雷、防风、防雨、防火、防交通事故、防溺水、防食物中毒等技能培训。认真制定《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并组织应急疏散演练。我部于5月12日,组织全校师生进行了防地震疏散演练,由于精心策划、周密组织,演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师生的应急反应本事和逃生技能,检验了学校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本事。

6、本周对学校的设施设备进行了一次安全大检查,查找安全隐患,针对学校门、窗、栏杆、围栏、教室、实验室、电脑室可能存在的问题认真排查,做好记录,发现隐患,及时解决。

防灾减灾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掌握了避灾自救的基本常识、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提高了同学们的综合减灾本事,增强了师生防灾减灾意识,最大程度防止了灾害的发生,保障了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生活,确保了学校安全稳定,收效明显。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将一如既往地要求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强生命教育,让学生安全、健康、欢乐的成长。

描写防震减灾科普讲座心得体会和方法七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营造学校、家庭和社会防灾减灾的宣传氛围,唤起广大师生、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互救技能,我校开展了“防灾减灾”的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防灾减灾活动总结。现总结如下:

一,5月11日,学校开辟了“防灾减灾”橱窗宣传专栏,张贴了宣传画,组织全师生观看。同日的升旗仪式上,政教处号召全体师生做到: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我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认真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提高综合减灾能力。积极配合学校的抗灾防灾演练,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从个人做起。

二,拟定“防灾减灾”公约并宣布实施。重点从安全防范和逃生等方面做了要求。

三,重温20__年11月26日的防震防火紧急疏散演练,进一步检验了应急反应力量,提高了师生的应急反应能力,增强了防灾减灾意识。本次重点针对了室内进行演练。

四,5月12日,利用课间操的时间又开展讲座,部署了“防灾减灾”宣传的各项长期工作。

五,5月15日下午班会课,以班为单位召开“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拟定举办“远离灾害一起行动”的知识竞赛。此项工作在进一步落实之中。

六,充分发挥校广播室的喉舌作用,进行了广泛宣传,把“防灾减灾”工作的宣传落到实处,并拟定长期坚持开展下去。

七,进行了校园安全大排查,重点针对饮食卫生,把防食物中毒工作落到了实处。

八,一如既往地把防流行病工作放在了每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第十四周“防灾减灾”系列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掌握避灾自救的基本常识、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综合减灾能力,增强我校师生防灾减灾意识,程度防止灾害的发生、保障我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生活,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在以后的学校工作中,还将一如既往的将安全放在第一位,绷紧安全教育这根弦不放松,加强生命教育,让学生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

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范文篇三

学院始终把加强安全教育和维护校园稳定工作置于各项工作的首位,明确提出了学院和谐发展要以和谐校园为前提,和谐校园必须以平安校园为基础的理念,常抓不懈。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建设

院党委本着分工负责,职责明确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学院维护稳定工作小组、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消防委员会等相关领导机构,并在各班级、各实验室设立治保员、消防员、心理委员等义务兼职人员,在维护校园稳定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

为创建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学院整体发展和深入改革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学院坚持院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坚持“预防为主,惩防结合”的方针。为了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及时排除不安全、不稳定因素,学院出台了《重点监控对象管理办法》、《学生家长联系制度》、《材料学院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办法》、《学生节假日外出登记汇报制度》、《学生请销假制度》、《班级信息上报制度》、《学生集中的大型活动请示制度》、《网络安全制度》、《节假日值班制度》、《安全使用电梯制度》、《门卫制度》《防范突发事件工作预案》等,通过制度的制定和有效的实施,积极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及时排除不稳定因素。

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学生日常管理。

我院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校党政及其相关部门的领导下,专职思想政治队伍建设取得很大成效,兼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主体稳定,并逐步完善了纵横的工作网络。从纵向看,我院有院领导——学工办——政治辅导员——学生班级为主线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梯队;使我院的学生管理体制得到进一步加强。从横向看,我院有学院党政办——学工办——院团委——院学生会等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坚力量,努力发挥其积极作用。形成了纵横交错,以学工办为枢纽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并根据现在学生的特点,逐步调整各种有效的教育途径和管理方法,在工作中因材施教,针对高低年级的不同层次和研究生、本科生不同类别的实际,积极探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高度重视学生维护安全稳定的意识,使学生能自觉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环境。

三、强化安全防范,加大投入力度

学院对于特殊学生、特殊事件一直从安全稳定的角度予以高度重视,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成功消除了一些安全隐患。去年夏天,地震事件发生后,学院在安抚学生情绪、处理善后事宜的同时,结合学校组织的针对辅导员和主要学生干部进行消防、地震避险方面的培训,积极组织整理有关内容的ppt,要求辅导员和学生干部通过召开班会、填答试卷等形式,深入班级、宿舍普及防灾避险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加强消防工作防患于未然

学院领导十分重视我院的消防安全工作,指定专人对学院消防器材进行管理,并经常督促检查,确保消防设备无丢失,消防器材无故障。对各重点部门人员落实了防火责任制,学院除了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学校的预防地震和消防安全的应急演练外,还专门对实验室相关人员和门卫值班人员进行了消防安全培训。在工作中严格实行责任制,坚决贯彻执行“消防工作,预防为主,消防结合,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特别是对于人员密集的学生宿舍和检查发现有消防隐患的实验室进行重点的检查与督促,使师生在思想上时刻绷紧消防安全的弦,在工作中时刻注意消防安全的事。同时,我们十分重视对消防知识的宣传,除了配合学校保卫处进行校园宣传外,还专门购置了消防知识挂图,并制作消防安全的宣传版面,在全院进行宣传教育,使师生的消防意识等到了很大的提高。20__年9月,积极组织学院20__级学生327名参加学校消防演练,并邀请太原市万柏林区消防支队崔宁为同学们进行消防安全知识讲座。这些做法,强化了广大师生的消防意识,丰富师生的消防知识,使大家做到了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