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红色往事线上观看心得体会怎么写 读红色往事心得体会(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30 05:03:46 页码:9
红色往事线上观看心得体会怎么写 读红色往事心得体会(五篇)
2022-12-30 05:03:46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有关红色往事线上观看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参观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渡赤水纪念馆和苟坝会议会址,重温党的那一段历史,缅怀先烈,使我对党的历史,党的性质宗旨有了更深的认识。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运动战战役。从1935年1月19日红军离开遵义开始,到1935年5月9日胜利渡过金沙江为止,历时3个多月,共歼灭和击溃敌人4个师、2个旅另10个团,俘敌3600余人。在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朱德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苟坝会议,是1935年3月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围绕是否进攻打鼓新场这一问题,在遵义县苟坝村召开的高级军事会议(政治局扩大会议),并由讨论红军军事行动转为讨论决定成立党中央最高军事领导机构,完成遵义会议后党中央军事领导的组织整顿任务会议。

遵义战役后,蒋介石亲临贵阳督战,红军仍处在国民党军大小包围圈之中。毛泽东分析认为,蒋介石已经下令各路追剿部队向遵义、鸭溪地域压来,红军再一次陷入了敌军四面围击之中。如果红军硬要去攻打打鼓新场这一堡垒,突出敌军新的包围合击圈就更难。从打鼓新场西南面看,滇军从黔西到打鼓新场只需一天行程;从西北面看,国民党军周浑元纵队三个师只要大半天急行军就可赶到打鼓新场侧击红军后背;从东面看,国民党军吴奇伟纵队两个师只需大半天行程就可以赶到打鼓新场攻击红军左侧背;从东北面看,川军三个旅和国民党军上官云相部两天行程就可以赶到打鼓新场投入“聚歼”红军的战斗。虽然打鼓新场只驻有黔军一个师六个团,战斗力也不强,但是,打鼓新场筑有城墙,修有碉堡,黔军完全可以坚守待援。如短时间内不能解决战斗,红军必然被打鼓新场之敌死死拖住,待援军围歼,导致全军覆没。

如此严峻局势中央是清楚的,针对蒋介石这一新部署,中革军委特设前敌司令部,委托朱德为前敌司令员、毛泽东为前敌政治委员,以统一指挥红军粉碎敌人新的进攻。然而,在遵义战役取得重大胜利和“再打大胜仗,赤化全贵州”、“创造新的苏区根据地”等口号鼓舞下,全军上下只想着打大胜仗,以至在苟坝会议上出现了大家一致要打驻守在打鼓新场的黔军,只有毛泽东一个人说不能打的局面。

张闻天鉴于以前的负责人专断不好,看大家争论激烈便来了个民主表决,少数服从多数,结果20多个与会人员一致同意攻打打鼓新场,并将毛泽东刚当了7天的前敌政治委员的职务表决掉了。

毛泽东被免职后,仍忧虑着党和红军的生死存亡,思考着中国革命的前途命运,他首先说服党中央最高军事领导人周恩来,同周恩来一起说服朱德,继而在次日的会议上说服参加会议的20余人。中央会议重新作出决定,放弃进攻打鼓新场计划。这一重大决定,避免了党和红军遭到全军覆没的危险。

苟坝会议暴露出“原有二十多人参加的中央会议决定军事行动”这种领导方法的弊端。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在3月12日的会议上,讨论决定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团(即新的三人军事小组),全权负责指挥军事。至此,苟坝会议由讨论红军军事行动转为讨论决定成立党中央最高军事领导机构,遵义会议后党中央军事领导的组织整顿任务便大体完成。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时只有五十多名党员,由非执政党,到打碎旧中国体制,建立新中国,成为执政党,到现在有八千七百万党员,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

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先驱,在革命、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为中国留下的辉煌的遗产。将永远照亮新中国前进的方向。

有关红色往事线上观看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一、指导思想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趣,把红色文化引进校园、走进课堂、走入学生的心灵,积极营造红色氛围,把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用红色文化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我校开展红色教育系列活动。出生在和平年代,弘扬民族精神,已然不需要我们如革命先烈般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但是革命先烈的种种精神,我们不能忘怀。我校将分五个阶段,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树立理想,勤俭节约,谦虚谨慎,不怕困难,自强不息,乐于助人”的精神。

二、教育目标

(一)培养学生“树立理想,坚定信念”的精神,

(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精神,

(三)培养学生“自强不息,乐于助人”的精神,

(四)培养学生“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精神,

(五)培养学生“勇于受挫,敢于担当”的精神。

三、活动内容

(一)前期宣传工作

1、开展国旗下讲话活动,引导学生学习革命先烈的爱国精神。

2、校园广播台播放红色歌曲。

3、学生通过书籍、网络收集红色文化故事,红色名言。

4、学生创作红色教育题材手抄报、黑板报。

5、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向学生普及红色文化知识。

(二)中期学习活动

1、组织各年级进行红色主题演讲比赛、辩论赛。

2、各班开展班会主题活动,开展与红色教育相关的活动。

3、组织学生集体观看红色的电影,阅读一本革命历史刊物,写观后感。

4、红色教育知识竞赛。

5、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组织新团员入团宣誓仪式,写活动心得体会。评选优秀观后感在升旗仪式时国旗下讲话全校师生学习。

6、组织学生义务劳动,参与爱心帮助等活动,写活动感受。

7、学生创作红色教育题材手抄报、黑板报,橱窗展示评比。

(三)后期总结活动

1、活动资料的积累与整理工作

2、学生的书面心得体会

附:红色教育系列活动方式

1、听革命故事。

每学期,学校都请老干部、老革命军人到学校为孩子们讲述革命故事,回忆当年的腥风血雨,诉说自己的亲身经历。让一个个动人的革命故事,化作对孩子的无声教育,滋润孩子的心灵。

2、看红色的影片。

学校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资源的优势,让学生在课外活动或班会时间观看以革命战争为题材的红色的影片;或者让教师以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在家观看红色的电视或电影。

3、唱红色歌曲。

学校利用音乐课、课前5分钟等时间,举行校园红歌会,教唱红色歌曲。

4、读红色书籍。

学校为学生提供反映革命战争时期的故事书、小说、诗歌、回忆录等书籍让学生阅读,从而刚感受革命先辈的集体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5、祭革命烈士墓。

每年清明节,学校都组织学生到陈店烈士陵园进行祭扫活动,让少先队员献上最诚挚的敬礼,并擦拭墓碑,清除墓碑周围的杂草,激发学生“珍惜今天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建设祖国”的理想信念。

6、网上祭英烈。

通过网上祭英烈教育,让学生或说、或写、或做,感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红色精神。

7、编红色教材。

为使红色教育制度化,有成效,学校将组织人员编写以红色教育为题材的校本课程。

以上7方面的系列活动,我们将力争通过团队活动中引导、学科课堂中渗透、常规管理中深化、课程学习中强化、日常生活中内化、校园文化中熏陶等途径来完成。

有关红色往事线上观看心得体会怎么写三

大地已经焕然一新!我们坐在美丽的教室,温暖的阳光、明亮的窗户、琅琅的书声,所有这些都说明我们已经进入一个美丽的全新时代,时代催人奋发向上。校园里树木“沙沙”的摇摆、小鸟优美的歌唱、操场上恣意挥洒汗水的青春,都使校园成为独特的风景。然而,当我捧着书本读到了往日的那些“峥嵘岁月”,早在儿时,我的心中便留下了红色的记忆。

红色是最古老的颜色,也是中国人最早关注的颜色。在中国古代,红色是幸运色,是财富的象征,可以驱病辟邪;在戏剧里,红脸关公是忠诚正义的代表;而在中国近代史上,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被称为红色的海洋。

什么是红色基因呢?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同时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养而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的一系列革命优良传统。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鲜明标志;是为了解放劳苦大众而奋斗到底的革命意志;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是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红色基因是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伟大的建设祖国热情。是方志敏的“自白书”、是刘胡兰的“怕死不是共产党”、是王进喜的“铁人意志”……。

红色基因是我们的根!“行程万里,不忘初心”,这句话证明了崇高的理想信念一定要坚持下去。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有梦想、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是的,只有奋斗,我们的梦想才能够实现。

从李大钊到刘志丹,从雷锋到郭明义,从焦裕禄到孔繁森,从钱学森到吴孟超……一代又一代爱国英雄和时代楷模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铺就了一条条通往现实中国梦的道路。这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我们青少年要做的就是传承这种精神,用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力量,使我们的祖国振兴而伟大,繁荣而富强。

什么是“争做时代新人”呢?就是让我们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秉承先烈的意志,高举红色的火炬,继往开来,走完先辈们没有走完的路,走我们这代人特有的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坚强自立、坚持梦想、勇往直前。

对,坚持梦想!正如阮阅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每个人都怀揣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然而,什么是梦?什么又是梦想?梦是期待,而梦想是坚强——是你把飘渺的梦坚持作为自己理想的勇气和执着,是你对自己负责的最高境界。但扪心自问,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够成就自己心中最初的梦想?

我们的梦想,是一个简单的信念;是一份对自己未来与生命的责任;是我们奋发向上的力量;也许,梦想只是二十岁的豪情壮志;也许,只是青春期的迷茫与冲动;也许只是一份平淡的渴望,渴望掌声,渴望成功。无数的“可能”,无数的“希望”,因为我们的青春岁月充满奇迹,我们心中大大小小的梦,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芬芳弥漫。总之一句话:先做最好的自己,再做更大的贡献。

传承红色基因,做最好的自己,做更大的贡献,放飞青春梦想。

生活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应该在痛苦中享受快乐,在苦涩中感知甘甜,在逆境中懂得坚持不懈,在困难中学会顽强拼搏……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这应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梦想,努力为中国梦而奋斗,为祖国未来的蓬勃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将自己心中的梦想放飞!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在梦想的引领下,乘风破浪,传承红色基因,阔步走向我们的中国梦!

有关红色往事线上观看心得体会怎么写四

(敬礼)大家好,下面由我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是——红色少年

故事发生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井冈山龙泉口,有一个小孩名叫小刚,聪明伶俐,常常听妈妈讲许多红军领导农民打土豪的故事。从这时起,小刚就决心长大了也要参加红军。

不久,红军在村里办了一所小学,派赵同志来当老师,小刚读书了,还参加了少年先锋队组织。

就在这时,敌人渐渐逼近龙泉口了,红军决定暂时作战略上的转移,赵老师留下来领导群众继续进行斗争。

几天以后,一伙白匪冲进村子,见东西就抢,见人就杀,还派大队兵马到山里搜索红军的影子,赵老师领导的赤卫队,却像神兵一样,乘机到处截击白匪。

小刚和他的妈妈接受了任务,一面种菜卖维持生活,一面积极进行刺探白匪军情报工作。

两天以后的下午,小刚从园里挑菜回家,突然看见几个白匪押着一个穿便衣的人朝指挥所这边走来。“这不是赵老师吗?”小刚见了几乎惊出声来,幸好敌人这时没注意他。

小刚赶紧跑回家里,把赵老师被捕的消息告诉了妈妈,第二天傍晚,小刚和他的妈妈装扮成送菜的人潜入了敌人的指挥所,一进门就看见赵老师被捆在屋柱上,小刚灵机一动,假装穿鞋子靠近了赵老师,赵老师低声告诉他:“红军过两天晚上就回来,要设法告诉赤卫队,准备在西村攻打敌人。”正当他们送完菜刚要走出指挥所的时候,不料,迎面碰上了地主的儿子细眼鬼,细眼鬼一眼就认出了他们,“那是红军派来的奸细,把他们抓起来!”一伙白匪一拥而上,把小刚和他的妈妈捆了起来。

小刚苏醒的时候,发现自己被关在了一间漆黑的屋子里,他想起了妈妈,想起了赵老师,想起了赤卫队的同志们,他们在哪儿呢?谁去报告赤卫队呢?

夜深了,小刚偷偷地从梁上爬到风窗旁边,机智的抛了一块砖头出去。将敌人引开后,趁机逃走。他躲过了敌人的岗哨,使尽全身力气,爬过几个山岭,朝着赤卫队藏身的地方跑去。

谁知狡猾的敌人追了一段路,看看没有动静,料到受了骗,就朝着山这边追了过来。没过一会,眼看就要追上了,于是残忍的匪军举起了枪向小刚瞄准,就在这时,小刚机智地跳进了湍急的河流,匪军急忙向着水里扫射,结果一无所获,只好垂头丧气地走了。

这时小刚已经潜水逃到了河对岸,找到了自己的队伍——赤卫队,他立即把发生的事情告诉了赤卫队长。

第二天晚上,赤卫队趁机摸进村子袭击敌人的指挥所。匪军遭到偷袭,一时混乱了,红军乘势冲进村子把白匪打得落花流水。赤卫队和小刚冲进指挥所,救出了赵老师,赵老师紧紧的抱住小刚说:“你没有辜负共产党的抚育,是红军的好儿子。”

但是怎么也找不到小刚的妈妈了,后来抓住细眼鬼才知道小刚的妈妈已经牺牲了,小刚一听,嚎啕大哭起来。

仇恨的火焰烧上心头,小刚拿过旁边一个战士手中的枪向细眼鬼打去,“砰”的一声,这个罪恶滔天的家伙倒下去了。

这时张连长过来爱抚地对小刚说:“革命是残酷的斗争,胜利是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应该化悲痛为力量,为烈士们报仇,争取斗争彻底胜利!”

(敬礼)我的故事讲完了,谢谢大家!

有关红色往事线上观看心得体会怎么写五

祖国的大好河山,壮丽秀美,在这繁秀似锦的万千山河中,处处彰显着红色革命的精神。

缅怀过去,追溯未来,跨越时空的隧道,你会为之惊叹,革命英雄宁死不屈的决心,你会为之感动,革命先辈们不畏艰来困苦,只为解放,你会为之自豪。

透过历史的年轮,我们不仅了解到历史故事,更体会到了革命先辈的精神。

红军长征开始于1934年10月,结束于1936年10月,期间红军战士经历了血战湘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激战腊子口。那时的红军革命战士吃不饱、穿不暖,甚至连树皮、野草、杂菜都揪下来吃,穿过的衣服更是补了又补。而在红军长征即将结束时,毛泽东的一首《七律?长征》里的内容:“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了,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更是直观反映出了红军革命战士也忘胜利在望时的愉悦,同时我也体会到了红军革命战士不畏险阻的红色革命精神。

在日军侵略华北时,是这些红军革命战士,与老百姓一起抗日,狠狠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全国人民必胜的信心。每一个红军战士的心里有一个理想,那就是为了解放全中国,必须胜利。

而1949年10月1日,终于迎来了这个理想的实现,长达八年之久的抗战,在那天彻底的结束了。

在那年的那天,中国终于站起来了,它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自此站起来了。

直到今日,我们也不应忘怀革命先烈的精神,要为建设祖国未来而奋斗。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我们应该真正把爱国之意变成爱国之行,我们要感激革命先烈,并学习他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并在这种精神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