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初步学会计心得体会总结 初级会计心得体会和感悟(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30 05:56:35 页码:9
初步学会计心得体会总结 初级会计心得体会和感悟(2篇)
2022-12-30 05:56:35    小编:ZTFB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初步学会计心得体会总结一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分数的初步认识》。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法和学法以及教学流程等几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作一简单的阐述。

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数学领域中第一次接触“分数”这个概念,本单元只是对分数的初步认识,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初步认识和理解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本节课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继续学习分数等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参照新课标,以“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为纬度,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方面: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了解具体分数所表达的意义。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掌握简单分数的写法和读法,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针对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遵循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设计了一系列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及练习,例如,让学生用多种生活中常见的图形纸片,通过折和画表示出几分之一。整个教学过程着重突出探、疑、动、悟。

教学策略::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设计中我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性教学、注重动手实践、充当学生的合作伙伴,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创设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氛围,并注重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概念的教学策略。

课堂组织策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思维能力,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组织学生积极锻炼参与学习活动,在动手、动脑探究中认识分数。

为了使上述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切实落实,我预设如下的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认识分数

1、认识二分之一

“分数的初步认识”必须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教学第一个环节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入郊游时分食品的情境图,让学生亲自分一分矿泉水、香蕉、苹果,并知道我们把每人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只有这样才能使两个满意。当分到一个月饼时,学生发现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整数来表示,这时,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实问题发生了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了求知的欲望。【通过问题可以让学生在熟悉的实际生活情景中经历由整数到分数的过程。着眼一个“探”字。】

在这里我设计了一个寻找活动,“寻找数字王国里的新朋友”,这样就转入第二个环节:揭示“半个”在数学上可以用1/2表示。接着让学生用圆形纸片代替月饼,折一折,进行判断、选择。教师问怎样才能一样多?让学生想到平均分,也就是对折。再结合多媒体课件演示:直观演示的时候故意将一个月饼分成一大一小引起学生的质疑,(让学生明白,要想得到一个分数必须“平均分”)之后再一次正确直观的演示,为后面学习分数的意义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强调: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1/2。【通过动手操作可以让学生能体会到分数的产生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并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产生的分数,着重突出“平均分”,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而后通过解疑感悟分数的实际意义。】

2、如果学生在建立概念的过程是很慢的,那么为了让学生能较好地理解简单的分数的意义。我设计先让学生认识分数1/2,再让学生通过在“折一折”“涂一涂”的实践操作和练习中体会1/2所表示的具体意义。【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从学生的现实学习状况入手,用多种手段尽可能加强巩固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进一步认识1/2,丰富1/2的表象,初步体验分数的意义,也为后面学习其他分数提供思路和方法。着眼一个“动”字。】

3、认识四分之一

我设计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通过一组练习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1/2的意义,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我又出现4个图形,通过学生合作交流,相信他们都很容易理解1/4的含义。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体验再一次的分一个月饼,要分成4份,问学生“应该怎样分?”,学生从实践操作,得知结论,利用圆形纸折一折、画一画,表示出1/4的含义。这里还是要强调“平均分”,并结合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认识: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都是它的1/4。【活动是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尝试建构1/4的意义,整个环节从操作实践开始,以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完成,既重视操作,又重视知识点的学习,着眼于设疑和解惑,形成有意义的建构。】

为了巩固学生知识性,在练习中我设计出示有5个图形全部分成4份,但是只有2个是平均分的,可以用1/4来表示,通过练习进一步强调分数必须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

下面练习我设计通过“我能行”实践操作的活动中进一步理解1/4的含义,相信学生一定能用多种方法折出1/4。为了让学生认识更多新的分数在练习中我设计用探究性学习方法折出其它的几分之一,再次提供给学生自主创造的机会,在动手操作中主动拓宽知识。

4、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在上面知识点紧接着出示一组分数直接把学生引入到学写分数中,并让学生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及分数的含义,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5、提高认识几分之一: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分数的意义,除了平面图形可以平均分,还有其它物体也可以,从而得出了分数意义。我便设计一个线段图和其它图形的练习,通过教学活动尽可能的让学生思考讨论发现:平均分的图形不同,它们的几分之一形状也不一样,但相同的地方都是把一个图形(或物体)平均分成了若干份,所以每份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教师重点指出“要讲清是谁的几分之一”。这里为今后分数应用题中分率与对应单位1打下基础。

(二)、自主探索,比较大小

我设计了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出示课件)三只小动物分西瓜的`故事,课件出示三个一样大小的圆形,用涂色部分表示三只小动物分得的份数,分别占圆形的1/2、1/3、1/4,探究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这个游戏活动练习应该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的感觉,同时也通过直观图形让学生体会了1/2、1/3、1/4的大小。让学生从图中得知: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得到一份越少。接着我又设计一组比较分数的大小练习,通过“小试身手、大显身手”多种练习方式加深学生对分数比较大小的理解。

(三)、拓展延伸,总结评价。

让学生先讨论再汇报,图中每个小图形表示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一。

通过一个综合性拓展练习设计意在能让学生更好的巩固新知,估计大部分的学生都能轻松地完成练习,并能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和拓展,做到有趣、有益、有层、有度。

最后我把分数置于生活当中,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分数,认识分数并对分数产生兴趣,从而真正让数学走进生活。

在课的结束部分我让学生来一个总结性的归纳,谈谈你对这节课的收获。通过小结,有可能的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并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同时也揭示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心世界。

综上所述,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教师遵循学生获得和应用概念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自己的具体活动中主动参与学习,经历一个“体验——感知——理解——概括——运用——提高”的认知过程。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2022初步学会计心得体会总结二

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你单位《关于上报地铁5号线工程初步设计的请示》(宁地铁建设发〔〕157号)及有关附件收悉。根据国家、省相关规定和要求,结合《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关于地铁5号线工程初步设计的评审报告》(咨交通〔〕1704号),经研究,对本工程初步设计批复如下:

一、线路与轨道

(一)线路

本工程线路全长37.4公里,全部为地下线,全线设车站30座,其中换乘站14座,平均站间距为1.26公里。

同意本工程推荐线路方案。线路起自既有s1线吉印大道站,沿吉印大道向东走行,下穿机场高速,向北下穿九龙湖,之后转向诚信大道向东走行,后向北沿竹山路、土山路敷设,在下穿土山机场、宁杭高铁、京沪高铁及绕城高速后,沿南部新城内部规划国际路和冶修二路行进,接着左转进入光华东街、建康路、升州路,后沿莫愁路、上海路、中山北路北行,下穿郑和中路高架后,向西北转入规划下关大道、规划滨江路,在方家营路路口设终点站方家营站。

同意线路平面设计方案。平面最小曲线半径区间正线不小于350米;联络线、出入线不小于200米,困难地段不小于150米;车场线不小于150米。

同意线路纵断面设计方案。线路坡度为正线最大不超过30‰;车站范围内不超过2‰;车场库内线宜为平坡,库外线不超过1.5‰;联络线、出入线不超过35‰。

(二)轨道

同意设计提出的轨道设计原则和技术标准。轨距1.435米,正线、配线及车场试车线采用60千克/米钢轨,车场线采用50千克/米钢轨。正线、配线及车场试车线采用9号道岔,车场线采用7号道岔。全线采用整体道床、碎石道床两种道床。下阶段要进一步完善轨道减振设计方案,确保减振等级满足环评要求和符合国家关于环境振动控制的要求。

二、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

同意本工程行车组织和运营管理方案。

(一)线路设计为双线,采用右侧行车制。

(二)列车在正线区间最高运行速度为80公里/小时。

(三)本线列车初、近、远期均采用6辆编组,初期运用列车数为41列/246辆,配属列车数为50列/300辆。

(四)本线列车最大行车密度为初期18对/小时,近期21对/小时,远期27对/小时,系统设计能力为30对/小时。

(五)本线独立运营,采用吉印大道站~方家营站和科宁路站~方家营站大小交路套跑运行。

三、车辆与限界

(一)车辆

同意车辆选用a型车,采用直流1500伏架空接触网供电,设计最高运行速度80公里/小时,车辆及其内部设施采用耐腐蚀、阻燃材料。

(二)限界

同意限界设计方案。建筑限界根据《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xx)中关于建筑限界的制定原则,结合本线方案计算确定。

四、建筑与结构工程

(一)车站

1、车站总体布置及规模

车站总体布置应满足客流需求、乘降安全、疏导迅速、环境舒适、布置紧凑、便于管理的基本要求,并具有良好的通风、照明、卫生、防灾等设施。车站规模按远期预测客流、行车密度及设备管理用房设置等条件进行控制,有效站台长度为140米。

1)吉印大道站

同意在将军大道与吉印大道交叉路口,沿吉印大道设置地下一层侧式车站,与既有s1号线吉印大道站(地下二层岛式车站)呈“t型”换乘。5号线侧台宽度为4.7米。

2)九龙湖站

同意在吉印大道和苏源大道交叉路口,沿吉印大道设置地下二层岛式车站。站台宽度为11 米。

3)诚信大道站

同意在双龙大道与诚信大道交叉路口东侧,沿诚信大道设置地下三层岛式车站,与既有3号线诚信大道站通道换乘并设联络线。站台宽度为 13米。

4)前庄站

同意在诚信大道与殷富街交叉路口,沿诚信大道设置地下二层岛式车站。站台宽度为11米。

5)科宁路站

同意在科宁路与竹山南路交叉路口,沿竹山南路设置地下二层岛式车站,并在站后设双停车线和小交路折返线。站台宽度为12米。

6)竹山路站

同意在竹山路与天元中路交叉路口,沿竹山路设置地下二层岛式车站,与既有1号线竹山路站(高架站)通道换乘。站台宽度为12米。

7)新亭路站

同意在竹山路与新亭路交叉路口,沿竹山路设置地下二层岛式车站,与规划12号线换乘。站台宽度为13米。

8)上元大街站

同意在上元大街与竹山路交叉路口,沿竹山路设置地下二层岛式车站。站台宽度为11米。

9)城北路站

同意在文靖西路北侧,宏运大道南侧,沿规划土山路设置地下二层岛式车站。站台宽度为10.5米。

10)岔路口站

同意在规划土山路与规划一号路交叉路口,沿规划土山路设置地下二层岛式车站。站台宽度为11米。

11)大校场站

同意在规划国际路与规划机场五路交叉路口,沿规划国际路设置地下二层岛式车站。站台宽度为12米。

12)机场路站

同意在机场跑道与规划特色街区交叉路口,沿机场跑道北侧地块设置地下三层岛式车站,与规划10号线二期呈“l型”换乘并设联络线。站台宽度为13米。

13)七桥瓮站

同意在规划冶修二路与规划红花路交叉路口,沿冶修二路设置地下二层岛式车站。站台宽度为11米。

14)小天堂站

同意在规划冶修二路,南北向设置地下二层岛式车站,与规划8号线换乘并设联络线。站台宽度为13米。

15)光华门站

同意在大光路与御道街交叉路口,沿大光路设置地下二层岛式车站,与规划6号线换乘。站台宽度为14 米。

16)大中桥站

同意在解放路西侧沿大光路东西向跨尚书巷设置地下二层岛式车站。站台宽度为11米。

17)夫子庙站

同意在建康路与平江府路交叉路口,沿建康路设置地下二层岛式车站,与既有3号线夫子庙站呈“l型”换乘。站台宽度为13 米。

18)三山街站

同意在中山南路与升州路交叉口东侧,沿升州路设置地下三层岛式车站,与既有1号线三山街站通道换乘。站台宽度为14 米。

19)朝天宫站

同意在莫愁路与建邺路交叉口西侧地块内,跨建邺路南向北设置地下二层岛式车站。站台宽度为11米。

20)上海路站

同意在上海路与汉中路交叉路口,沿上海路设置地下三层岛式车站,与既有2号线上海路站呈“t型”换乘。站台宽度为13米。

21)五台山站

同意在上海路与广州路交叉路口,沿上海路设置地下三层岛式车站,与规划13号线换乘,车站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右线站台层、地下三层为左线站台层。站台宽度为11.65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