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建设现代海洋城市心得体会实用 建设现代海洋城市心得体会实用论文(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30 06:35:58 页码:14
建设现代海洋城市心得体会实用 建设现代海洋城市心得体会实用论文(三篇)
2022-12-30 06:35:58    小编:ZTFB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对于建设现代海洋城市心得体会实用一

对救助对象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其他补充医疗保险支付后,个人及其家庭难以承担的,符合规定的基本医疗自负费用,给予救助;

需申请医疗救助的,应当向乡镇、街道办事处提出,经审核、公示后,由县级民政部门审批;

国家对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学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给予教育救助;

教育救助根据不同教育阶段需求,采取减免相关费用、发放助学金、给予生活补助、安排勤工助学等方式实施,保障教育救助对象基本学习、生活需求;

申请教育救助,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就读学校提出,按规定程序审核、确认后,由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

国家对符合规定标准的住房困难的低保家庭、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给予住房救助;

住房救助通过配租公共租赁住房、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农村危房改造等方式由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实施;

申请就业救助的,应当向住所地街道、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核实后予以登记,并免费提供就业岗位信息、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就业服务;

低保家庭中有劳动能力但未就业的成员,应当接受人社等有关部门介绍的工作;无正当理由,连续次拒绝接受介绍的与其健康状况、劳动能力等相适应的工作的,县级民政部门应当决定减发或者停发其本人的低保金;

国家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临时食宿、急病救治、协助返回等救助;

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设立帮扶项目、创办服务机构、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社会救助;

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费用减免等政策;

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监督检查,完善相关监督管理制度;

申请或者已获得社会救助的家庭,应当按照规定如实申报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

有关单位和金融机构应当配合民政部门,对经委托的申请或已救助的家庭,通过户籍、税务、社会保险、不动产登记、工商登记、住房公积金、车船和银行、保险、证券等代为查询,核对其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

乡镇、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统一受理社会救助申请的窗口,及时受理、转办申请事项;

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对在社会救助工作中知悉的公民个人信息,除按照规定应当公示的信息外,应当予以保密;

对于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社会救助的,责令退回救助资金、物资,并处倍以上倍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社会公平,是一项托底线、救急难、保民生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对于建设现代海洋城市心得体会实用二

很少能有机会下去走走,这次非常感谢领导给我这么一个学习的机会。此次中期检查我们利用两天时间对新建的9个标准化示范园区走访了解,听取了园区负责人对园区建设情况的汇报,针对下一步工作,分别对园区标志牌的制作、生产技术规程制定、台帐建立管理和验收程序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说明。通过这样一次走访机会,我对标准化园区建设项目有了深入的了解,一些以往零散的知识也趋于系统化、条理化,现总结此次出行,更好理清标准化园区这方面知识。

在开展活动之前,先确定好日程表,一般根据各园区位置安排行程,还要准备好检查需要带的各种资料,对于要带的各种资料,一定要事先做好征求有经验同事的意见,看看哪些地方需要修改,这些细节问题要重视,因为出行代表单位形象,不允许出错。相机一定随身携带,做好照片采集。

在准备开展这次检查之前,确定好检查日程表,要事先通知项目负责人。此次活动安排好日程表之后,我是先通过农民信箱通知各位负责人,检查头一天又电话通知各位,确保各位准备好相关材料。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几次电话联系,我开始注重自己和别人电话交流。打电话之前,应该说什么,怎么说,自己都要心中有数,条理清楚。比如:打电话时,对方经常会问到几点到,几个人来等问题,所以这些问题都要事先和领导沟通了解到。

此次检查我们首先听取了负责人对园区建设情况的项目汇报,对园区目前情况和下一步发展有了进一步了解;其次,检查人员就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情况作一简单介绍,主要此次项目哪年开始实施,资金多少,目前拥有园区多少等方面。第三,对今年园区建设提出一些要求,包括园区标志牌的建立、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台帐建立管理、验收程序等。最后,提出要求,希望园区负责人搞好园区建设,做好示范带动作用,真正将农业标准化知识普及到田间地头,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尽一份力。

此次活动我真正到了生产一线,虽然没有投入实际生产,但是毕竟学到了一些坐在办公室里学不到的东西。所以,要珍惜机会,好好利用,好好学习,充实自己知识构架,希望自己早日成长起来。

对于建设现代海洋城市心得体会实用三

目前,北海市已成功创建自治区、市、县、乡四级示范区共18个,其中自治区级示范区4个,北海市合浦县利添水果产业(核心)示范区、北海市银海罗汉松产业(核心)示范区分别为五星级、四星级,广西农垦七里香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北海市银海果蔬产业(核心)示范区(今年认定)为三星级;合浦县党江双季稻产业示范区等4个市级示范区;合浦县闸口对虾产业示范区等2个县级示范区;合浦县党江镇双季稻产业示范区等8个乡级示范区。

20xx年,我市按照自治区的决策部署,以自治区级示范区为发力点,以市级为支撑点,以县级为依托点,以乡级为承接点,创建各级示范区23个,其中创建北海市合浦县东园循环农业产业(核心)示范区、北海市铁山港区深水抗风浪养殖(核心)示范区为自治区级2个,市级5个,县级9个,乡级7个。按产业类别分,种植业9个,水产业5个、畜牧业5个、林业2个,休闲农业2个,已经开展了县乡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考评工作。

(一)引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示范区既有农业基础的传统水稻等产业,又有新兴的生态乡村旅游产业;既有全国有名的“南珠”养殖产业,又有全区出名的高位池鱼虾养殖产业;既有全国规模最大的罗汉松、夏橙产业基地,又有全区规模较大的金花茶、发财树产业基地;既有国家重点扶持的奶水牛产业,又有北海重点发展的特色家禽产业,这些产业反映北海的农业特色,集成北海现代农业的最先进水平,引领北海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二)推动现代化种养方式转变。绿色、低碳、循环的种养方式在示范区得到广泛应用,涌现出全新种养模式:生态水稻示范区的“水稻+养鱼+养鸭”共生模式、抗风浪示范区的“金鲳鱼+珍珠贝+名贵鱼”多层养殖模式、东园示范区的健康生态循环模式、松柏山示范区的“水果+沼气+养猪”清洁环保模式、马兰垌示范区的“菜—稻—菜”轮作种植模式、对虾产业示范区的“鱼虾套养”资源共享模式、绿然生态鸡林下示范区的立体养殖模式等等,这些种养模式大大地推动我市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三)聚集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农村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现代化农业的“四要素”在示范区高度聚集。优质、连片的农村土地向示范区流转,形成300亩—5000亩的适度规模经营;财政涉农扶持资金、企业自筹资金、农民入股资金等三个主渠道资金集中投入示范区,累计投入86069万元;示范区引进新品种147个,推广新技术90项,应用新成果13项,还注册有“小村故事”、“绿然土鸡”、“诸葛食集”等商标28个,获得“三品一标”认证30个,名优品牌14个,无公害农产品19个,有机农产品6个,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个;示范区拥有自己的科研机构,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大中院校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聘用硕士或副高以上职称人才82人,新引进高层管理、销售人员23人。

(四)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农村金融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产业扶贫模式等“三种”体制机制在示范区落地生根成,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金融改革得到推广,小额担保贷款、联保贷款业务广泛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得到推广,示范区都开展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开展了“大块并小块”耕地整治,开展以土地入股、土地租用等多种形式的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产业扶贫模式得到推广,示范区以产业带动的方式,为贫困户开展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带动1000多户贫困户参与示范区建设。

(五)建立农民致富样板。在示范区内建立了“12345”带动农民致富样板,即:实现示范区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所在乡镇增收20%以上这一目标,整合基地和新农村“两块”资源;联结企业、合作社、农户“三要素”,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生产、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四统一”服务;通过“保底+分成”(水稻产业示范区、中盛瓜果示范区等)、“养殖套餐”(抗风浪示范区、龟类生态示范区等)、“农民股东”(利添水果示范区、小村故事示范区等)、“保姆跟踪”(林下养殖示范区、吉吉肉牛示范区等)、“电商扶贫”(黄瓜产业示范区、东园循环示范区)等“五带动”模式,带动11043户农户参与示范区建设,这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高于所在乡镇20%以上。

(一)强化领导抓责任。将示范区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来抓,列入市政府重点工作“四定”任务和绩效考评,市、县(区)、乡镇三级建立了统一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做好规划抓目标。今年初,每个示范区就制订一套实施方案和规划,规划由有资质的专业公司设计,县级政府发文认定,这些实施方案和规划围绕有示范(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能增收(带动农民增收)的.目标,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加大投入抓扶持。每年市、县级都安排财政专项扶持资金,今年市级财政安排2000万元,分扶持培育资金和奖励资金下达,同时融合了财政项目资金、扶贫资金、新农村建设资金、金融政策性贷款等集中投入示范区建设。

(四)学习培训抓提升。市、县两级每年均举办示范区培训班,组织相关人员和企业负责人到区内外学习交流,在今年6月自治区召开的全区示范区推进工作会上,合浦县乌家镇政府作为先进典型发言。

(五)合力创建抓推动。全面实行“三推动”联创:一是政府推动,示范区在市、县、乡三级政府统一部署,行业部门指导下开展工作;二是专家指导推动,市成立由各行业专家参与的专家组,进驻示范区指导工作;三是经营主体实施推动,每个示范区都由一个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牵头实施,目前有204家经营主体入驻示范区,其中企业89家,合作社73家,家庭农场42家。

(六)开展督查抓落实。采取市领导现场办公、专人跟踪督办、召开协调会等方式进行督查,将每次督查内容报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送县(区)政府限期整改,还对进度缓慢的示范区所在的县(区)、乡镇主要领导约谈。

虽然我市在示范区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基础设施配套还不够完善,品牌建设有待提升,农民技术水平需提高等等,都有待我们今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一)进一步建好巩固示范区取得的成果。加强领导,继续组织力量加大对示范区扶持力度,进一步拓展加工物流、电子商务、休闲旅游等功能,确保示范区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进一步提升示范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按照经营组织化、装备设施化、生产标准化、要素集成化、特色产业化“五化”要求,做大一批企业和合作社,挖掘一批农业科技人才,研发一批新品种,配套一批现代化设施设备,打造一批名特优品牌,建设一批新农村,培育一批农民专业能人,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进一步实现示范区预定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强领导,继续创建一批自治区、市、县、乡四级示范区,对已获认定的示范区提档升级。争取到2022年末,基本达到一个县(区)建成一个自治区级示范区、两个县级示范区和每个乡镇一个乡级示范区的建设目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