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河北教师防溺水心得体会实用 教师防溺水培训心得(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30 10:04:01 页码:8
河北教师防溺水心得体会实用 教师防溺水培训心得(3篇)
2022-12-30 10:04:01    小编:ZTFB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对于河北教师防溺水心得体会实用一

欢迎大家来到五岳寨观光、旅游(度假、考察)。

今天由我为大家导游。

五岳寨景区位于太行山东麓,距河北省省会石家庄一百一十公里。这里有太行山最古老的山石,这里隐秘着28亿年的水、火磨炼和风吹、日晒、雨淋的洗礼,造就了五岳寨的奇峰、险峡、瀑布、森林、草甸。游五岳寨大家可以在蓝天白云下观赏奇妙的山峰,清澈的溪水,茂密的森林,嫩绿的草甸。你既可以领略大自然的美好,又可以探求赐予我们衣、食、住、行的地球奥妙。五岳寨凭它的古、险、奇、秀峰个被誉为省会的后花园。

为了让来宾了解五岳寨,我们先去参观“博物馆”。这里是一座地学科普的乐园。

前 言

五岳寨地质公园的面积有444平方公里,六个景区。它是集自然景观与地质遗迹于一体的大型地质公园、国家级森林公园与aaaa级旅游景区。五岳寨景区是六个景区中的主要核心景区。

五岳寨的古老历史

五岳寨的地质历史有28亿年。大约距今30亿年前后,这里还是汪洋大海,海水中沉积了岩石碎屑和碳酸盐沉淀,并伴随着岩浆侵入和火山喷发。距今28亿年这里的地壳发生了一次强烈的构造运动,把海洋的地层演变、褶皱抬升到海洋面以上。其后到距今18亿年间又发生了“五台运动”、“吕梁运动”使古老地层再次变质、断裂、褶皱,在太行山前形成北东走向的大断裂,从此形成以灵寿、阜平、平山为中心的古陆核。成为800里太行的古基石。

下面请大家先进入放映厅观看科普短篇《古险奇秀的五岳寨》。

第一部分 人类的花园——地球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铁饼状的旋转体——银河系。它包含着1400亿颗恒星,太阳系仅是其中的一颗。围绕太阳有8个大行星,地球是八大行星之一。

地球是个椭圆体,地球中部的赤道长半径为6378.16公里,短半径为6356.775公里,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其中海洋面积3.62亿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70.9%。

地球内部的结构请看图。

地球是由地核、地幔、地壳组成的同心圆层。地核是由铁、镍组成的固态核,地核的外面称为古登堡面,堤和半径3480公里。

地幔是古登堡面以外厚2865公里的圈层。它的外面称为莫霍面,地幔是熔融体。

地壳是指地球表层部分,是莫霍面(距地表33公里)以上的岩石层。地壳分为上层、下层。地壳上部主要由花岗岩类,沉积岩和变质岩石组成,称为硅铝层,各地的厚度大约为10—40公里。下部主要由相当于基性玄武岩或辉长岩类组成,被成硅镁层,厚度5—30公里。

地壳是由五光十色的岩石组成。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按岩石的成因分为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沉积岩:是由各种母岩经过分化,剥蚀,搬运,沉积,故结成层岩石,常见的砾岩、沙岩、页岩、石英岩、石灰岩、白云岩等(请看标本展台)。

岩浆岩:由地球内部的岩浆侵入到老地层或喷出地表再冷却的岩石,如:辉长岩、辉绿岩、闪长岩、花岗岩、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等(请看标本展示台)。

变质岩:是沉积岩、岩浆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矿物组成和结构发生变化形成的新岩石。由岩浆岩变质形成的岩石叫正变质岩,由沉积岩形成的变质岩称为副变质岩(请看标本展示台).

地球在不停的绕着地轴自转着,这就产生了自传离心力,地球自转离心力在赤道最大,向两极逐渐减小,到极地为0。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高纬度的物质趋于向赤道运移,两极地区相对压缩,赤道地带相对鼓起来,使地球成为椭球体。地壳物质移动中使地幔物质冲破地壳薄弱地段喷发出来,在地球表层形成物质对流,并促使地壳成板块的移动。大的板块到大洲、大洋、,小的到山体、地块、并相应产生断层、地震、火山喷发、热力变质。五岳寨的山石就是在28亿年来的多次地壳变动中形成,并在水、冰、风、雨中受到改造。

距今18亿年至2亿年,这里地壳属于稳定的升降运动中,河北省燕山以南的广大地区沉积了巨厚的地层。

距今2亿年至6500万年,华北地区在燕山运动中以太行山前深断裂为界发生西部上升,东部下降的差异升降运动,使太行山崛起。

距今6500万年,喜马拉雅运动发生,太行山又有三次抬升。在太行山激烈上升与相对稳定中,经过风化、剥蚀、夷平、冰蚀把五岳寨雕塑成奇峰成排、峡谷成线、瀑布成链的地景奇观。古老的地层经过风化,土质肥沃,大自然把五岳寨造就成森林成片、草甸似毯、鲜花药材遍山的仙境花园。

第二部分 古、险、奇、秀的五岳寨

“古”是指这山上的岩石生成与距今28亿年左右的中太古代。

“险”是指山高壁陡、v谷险石 ,显示出特有的险峻。

“奇”是指奇峰、怪石,有的拟人似兽,有的像卧鸟游鱼,让人观石生奇。

“秀”这里岩石五颜六色,水青山碧,绿草丛生,百花争艳,让人进入清新芳香的境地。

游五岳寨的山水,有的地段让人举步生畏,有的令你留恋忘返,犹如进入变幻无穷的仙境。这里的图片仅是园区美景的典型缩影。请看五岳寨雄峰秀,再赏幽峡迭瀑美,惊叹石瓮成串,采石如云。

第三部分 灵寿县丰富的矿产资源

灵寿县的地质历史长久,岩浆的侵入、沉淀岩的形成,多次变质作用的叠加,使灵寿县成为岩石类别多样、矿产资源丰富的县份。

地壳中有开采价值的矿物丰富集形成矿产资源。灵寿县的矿产丰富多样,金属有铁、锰、铜、钼、铅、锌等;非金属矿有云母、石英岩、重晶石、黄铁矿、磷矿、钾长石等;建筑石材有大理岩、花岗岩、辉绿岩、辉长岩、橄榄辉岩。贵金属有金、银,稀有矿产有矽线石,放射性矿产有铀矿。请看标本展示台所陈列的实物标本。

第四部分 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松涛华林漫山

五岳寨景区山高、水清、土肥,适于多种植物生长,这里的植物有明显的垂直分带规律,地面标高20__米左右是亚高山草甸,生长着沙打旺、胡枝子、紫苜、白刺花、披碱草、老芒麦、紫羊茅、纤鹅毛观草等;标高1500---1800米中山是白桦林、红桦林、落叶松等阔叶混交林;标高800---1500米山麓地带生长油松、云杉、毛白杨、椴树、六道木、栎木、楸树、核桃、软鹅耳栎等乔灌木。山上还有黄芪、党参、大黄、黄芩、黑紫胡、手参等药材,山坡生长杜鹃、苹果蕨、红绿草、翠雀花(鸽子花)、紫花地丁、宿根亚麻、迎春等花卉植物。五岳寨还有独具特色的连理杨树。

标高800米以下还有刺槐、山桃、山杏、黑枣、柿子、猕猴桃等林果布满山间。

这里展出的仅是五岳寨的部分植物实物标本。人们感叹:灵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无愧省会后花园。

大家看过博物馆后,我们一起去观赏古、险、奇、秀的五岳寨风光。

旅游西线:

现在我们进入的是银河峡瀑布景区,本景区环形路线长1.5公里,主要景观是断崖奇峡和深涧飞瀑。沿途看到的景点主要有余才石、洗子潭、观音洞、通岳峡、连天飞瀑、观景亭、燕赵第一瀑、直至五岳寨主峰。

余才石

这是山体崩塌滚落的变质岩巨石,经多年风化、冰蚀磨光了棱角形成的。后来人们编成了神话,说是女娲娘娘、炼石补天剩下的多余的巨石。还有人触景生情留诗一首“生在深山不用雕,性自刚强气自高,补天有才恨无用,流落风尘人逍遥”。实际上这块布满五彩花纹的巨石,正是28亿年来,成岩变质作用的实物见证

洗子潭

是余才石后面的小水潭。

白马崖——观音洞

是因为崖下面有一块形如白马的岩石。崖高117米,长500余米,有片麻岩和角闪岩组成。白马崖半腰那座庙是观音洞,洞前只有一线小路通崖顶,十分险要。抗日战争时期下边村里曾住过边区报社,有一次日寇进行扫荡,有个八路军女战士被逼到崖顶,她宁死不做俘虏。纵身跳崖牺牲,所以人称“烈女崖”。

通岳峡

距生活区600米。因该峡谷直通五岳寨而得名,是沿大断层裂隙形成的障谷,全长20__米。300米高的悬崖横空而立,使得峡谷内终日不见阳光。即使闷热难耐的暑季,中午温度也超不过19℃置身其中仿佛进入人间仙境。峡谷内苍翠欲滴|、清静幽雅、溪水潺潺、鸟语花香,除连天飞瀑、洞天险窗、一线天等引人入胜的景观外,“六月冰”堪称一绝。冬季全峡封冰,厚盈数米,高达数丈,垂银挂玉,晶莹剔透,阳历6月消融未尽,游人拣而食之,甘甜冰凉,其乐无穷。连天飞瀑位于五岳寨通岳峡内,大家抬头远望,可见一条瀑布自峡谷的顶部流淌而下,如醉龙狂泻、摇头摆尾、奔腾咆哮,全长20__余米,分七级八叠,每级有数十米的落差,还有道道彩虹环绕,艳丽非凡,在瀑布下观望,犹如一条白色绸带凌空飞降,带着一种诗意的朦胧,又带着一种神圣的使命从天上降落人间。

观景台

让我们拾级而上,一面欣赏通岳峡的奇险,遥望连天飞瀑的壮丽;不知不觉登上了观景台。站在观景台上,五岳寨的秀美尽收眼底。实际上它是欣赏燕赵第一瀑的最佳地点之一,所以又有人称观瀑亭。

燕赵第一瀑

华北最大的瀑布之一,是本景区的主要景点之一。瀑布落差110米,水源丰沛,一年四季长流不断,最大水连宽度达30米,抬头仰望,似一幅白绫从天涯相接之处飘洒而下,水流如注、气势磅礴,似千军万马,奔腾咆哮。“五丈以内尚是水,十丈以下全是烟”是该瀑布的真实写照。烈日炎炎的夏季,丝丝水雾随风飘荡,即使你站在距瀑布百米之外,依然有置身于蒙蒙细雨之中的惬意感觉。

五岳寨松海

松海是五岳寨的一大景观。青松苍翠、古木参天、林涛如海、无边无际。在这里落叶松、油松比比皆是,触手可摸。置身其中、绿荫遮日,鸟鸣如歌。山风吹来时发出浪涛一般的声响,汹涌澎湃,瞬间你已经被淹没在着波涛声中。林中遍布着杜鹃花、锦带花、灯笼花、百合花、丁午花、山药花等。把松海装点得绚丽多彩。

鸳鸯石

在白桦林附近,游路边的山峰顶部,抬头仰望,两块巨石状如鸳鸯相依相偎、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仔细观之,就连羽毛的纹路也不无贴切。这是变质岩中深色矿物与浅色矿物相间排列,有的矿物容易风化,形成沟槽,有的矿物坚硬凸出出来形成的生动逼真的象形石。

五岳寨主峰

大家穿过林海,环绕群山,让我们向五岳寨主峰,海拔1946米的小泰山进发。五座山峰危兀并立,高耸入云,且形态奇异、各具特色,在当地有“小泰山”、“小华山”、小衡山“、“小嵩山”、“小恒山”支撑。仅十几米的顶峰岩石平台,三面临万丈绝壁,奇险无比,在这里听松涛、观日出都是一绝。站在峰顶居高临下,极目四望,无遮无拦,苍茫中天地一色,千山万岭尽收眼底,广源大川一览无余,道道峰峦如群龙聚首汇于脚下,层层丘陵掀浪弄潮涌向眼前。光照出碧绿金黄显得妖嫩苍翠,遮荫的地方则若绿若兰一派浓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情怀在这里显得淋漓尽致。

站在小华山上可以看到其他四个锐利的山峰刺破云天,山顶如鱼脊窄而锐利。两侧光滑没植物生长,这个山峰的形成地质学家、地理学家认为是与第四纪(250万年)以来参有四次气候冷暖变化,形成四次冰期,三次间冰期相关。

在冰期有足够的固体降水,再冷的气候条件下冰、雪长年积存,形成冰盖,并在重力作用下形成冰的移动,成为冰川。冰川的运动在地球上塑雕成冰川地貌。

在山峰位置由沉重的冰体冻结山体表面碎石,泥土向下滑动,把山峰削成锐利的尖峰,山坡陡直,泥土难存,植物无法生长,形成三面光滑的“角峰”。

旅游东线:

大家登山会感到山川新奇,步伐艰难,就会想了解,太行山怎么形成的。

那就要讲一段古老的地质历史,早在距今30亿年前后,这里是地壳比较薄弱的海洋,海水从远处搬运来岩石碎屑,在碎屑沉积中伴随有岩浆喷发,形成复杂的大洋玄武岩—夹有陆屑的沉积。距今8亿年发生了阜平构造热运动,这里的温度达到650—850℃,把已形成的岩石变质、挤压、弯曲,并在高温高压下褶皱成山,形成古老的陆核。阜平运动后,在山的周围又有新的沉积。到距今25亿年的新太古代晚期,地壳发生五台运动,使地层发生大规模断裂。段裂切割深度达到地幔,并有岩浆活动,这次活动在太行山前(大体沿京广铁路西侧)形成深大断裂。直到据18亿年的古元古代,有发生了颠覆华北陆台的吕梁运动,使原来已经变质的地层又遭岩浆浸入和变质。多次的变质,频繁的褶皱,把原来成层的岩石变成新奇的花纹岩。

当我们直奔南坨顶峰时,可以走东线,首先进入凌霄峡景区。沿途除了可以观赏到五光十色的彩石景色,还可以聆听着叮咚的泉水溪流,漫步走进五曲溪。

位于凌霄峡内,距生活区1000米,属田园风光。因坡度较小水流非常温顺,加之水源丰沛,蜿蜒曲折,故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石潭。潭水清澈见底,凛冽甘甜,水溢潭满,叮叮有声,溪流撞石,白链飘垂,最好看得便是五个龙潭,姿态婀娜,雅静至极。另外还有锦绣瀑、玉帘瀑、琴台瀑、秀发瀑、龙涎瀑、相思瀑和洗子潭、积玉潭等诸多清池。

七女峰

当你沿凌霄峡北上时,在途中西望可以看到错落有致的七女峰,这是五岳寨的重要景观之一,他的形成是山体被一组构造裂缝切割后经风化形成的山。象形多姿,形态各异,如金城铁堡,如将军列阵,如宝剑刺空长缨穿天,但装扮得满身碧翠山花星缀,又显得婀娜多姿,妩媚可爱。玉皇峰永远是一幅至高无上唯我独尊的气势。还有云峰雾罩的神龟峰,双塔峰一峰独立的南天柱,千丈壁立的白马崖,都是大自然力的鬼斧神工。且由于风化形成了各种造型的象形山峰,拟人似兽、栩栩如生。天鸡醒目、天马回首、仙姑归山、日观台、月观台等,令人百观不厌,遐想无限。

亚高山草甸

亚高山草甸是五岳寨的又一闪光点,位于南坨梁景区,整个顶峰起伏平缓、视野开阔南坨海拔2880.8m,白云飘飘触手可得,策马扬鞭,任意驰骋。这里到处茵茵绿草、繁花似锦,金莲花、银莲花、黄花、紫苑等五颜六色,芳香四溢,是理想的高山旷野空中草原胜地,也是观日出日落、云雾等自然景象的佳境。

来到坨顶草原,大家坐在波状的草甸上,享受蓝天白云的清新,消除一路登山的疲劳。大家会提出,在奇峰狭窄的高山顶上怎么会有波状起伏的草甸。

这是因为在中生代的白垩纪末期的5600万年前后,华北地台地壳运动相对比较平静。华北地台遭受风化剥蚀,形成了古老的夷平面,地理学家与地质学家称其为“北台面”,标高在2100—1800m左右。到5500万年,伴随喜马拉雅山运动第一幕开始,地壳抬升,侵蚀基准面下降,河流向源侵蚀,在强烈的水流切割作用下使北面裂解,形成台面四周的山谷,未被破坏的台面成为北台面,这是大自然给我们留下的一片空中碧海草原。我们由衷地感谢大自然!

结语

各位来宾,五岳寨旅游到此告一段落,由于五岳寨的旅游资源丰富,各种景观地物的形成机理涉及学科领域较广,而我们的知识有限,在讲解中难免有错误之处,请各位游客给以批评指正,欢迎大家再来五岳寨做客观光游览。

谢谢各位尊敬的宾客!

对于河北教师防溺水心得体会实用二

角山距山海关城北约3公里,系燕山余脉,是关城北山峦屏障的最高峰,海拔519米。其主峰为大平顶,有巨石嗟峨,好似龙首戴角,故名角山。《临榆县志》载:“角山,距城北六里,脉自边外滦河之北,迄通而东,至建昌之南为大横岭,分支南下,起伏转折,

角山距山海关城北约3公里,系燕山余脉,是关城北山峦屏障的最高峰,海拔519米。其主峰为大平顶,有巨石嗟峨,好似龙首戴角,故名角山。

《临榆县志》载:“角山,距城北六里,脉自边外滦河之北,迄通而东,至建昌之南为大横岭,分支南下,起伏转折,至山海关北顿起高峰,横开列障,南临大海,长城枕之,控哉甸,界辽沈,关城之重镇。”角山是万里长城从老龙头起,越山海关,向北跨越的第一座山峰,所以人们称为“万里长城第一山”。

河北导游词精品范文4

在北戴河海滨的礁石上,可尽情观赏的是著名散文家杨朔在《雪浪花》中描述的“潮涨潮落,云起云飞”之景,而要尽情领略魏武笔下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诗境,就应也像蹬高必赋的曹操那样,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了。

各位先生、女士,欢迎来到碣石山景区来领略古碣石的绝美风光。

[介绍碣石山]

碣石山是古今有名的观海胜地,也是历史上颇负盛名的“神岳”。

碣石山由燕山山脉猛伸过来的上百座颠连起伏的山峦组成,群峰逶迤,绵延答数十里。它的主峰仙台顶(又名汉武台,俗称娘娘顶)位于昌黎城北这一字排开的群峰障岭正中。大家看,这仙台顶的顶尖突起于犹如刀削斧劈一般的宽阔山胸之上,呈现的是圆柱形,多像架设天桥的柱石直插云霄,显得是那样奇险、峭丽。更加神奇的是,在海上航行,又茫茫沧海向这里眺望,恰似一个天造地设的导航标石。大概正因碣石山有着如此独特的形貌,从远古时起,这座渤海沿岸的奇特山峰就成了北方沿海地区醒目的地理坐标,被古人记入了《山海经》和《尚书?禹贡》等古代地理名著。《尚书?禹贡》记冀州入贡之道时云“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说的就是碣石山为循海入河必望的目标。

[行至碣石门]

欲蹬碣石,先进碣石门。

迎面扑来的着两座椭圆形小山,夹成的是碣石山自然天成的门户——碣石门。相传,秦始皇在公元前215年来到碣石山求仙观海,就是在这里向碣石山顶礼膜拜,令丞相李斯在这里的山崖峭壁上刻下著名的《碣石门辞》。《碣石门辞》上的“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记载的秦始皇北巡碣石这一年为巩固统一而拆毁战国时留下的以邻为壑的水、陆长城等险阻的功业;“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讴歌的是刚刚统一天下的封建社会歌舞升平的理想景象。

“往事越千年”。据史书记载,自秦始皇起,到唐太宗止,在公元记年开始前后的800年间,先后有七位帝王在这里留下旅迹游踪;如果加上领兵去辽东和高丽鏖战,途经这里的晋宣帝司马懿和隋炀帝杨广,来国这里的皇帝就有九位之多。只是,如今我们在碣石门这里倒映碣石群峰的碣阳畔,已很难想象当年秦皇、汉武等帝王是怎样前呼后拥在这里蹬临着高大而险峻的山峰了。

现在我来提一个问题,秦始皇为何要到这里,到碣石山一带海边求仙呢?

[去水岩寺途中]

这主要是因为碣石山在春秋战国时代,同中国古代的神秘文化和古代航海家的探险活动发生的密切联系,成了所谓仙人的产地,成了不少笃信神仙说的人心目中与深海中传说的三座神山紧密相连的神岳。

《汉书》的编撰者,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在其名著《西都赋》中吟有这样一句诗“扬波涛于碣石,激神岳之”。吕延济在注着句诗时明确指出“神岳,即碣石也。”

不能不令人敬佩的是,秦始皇河汉武帝来拜神岳,主要是通过求仙而求长生不死,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曹操笃信“神龟虽寿,犹有终时”,“东临碣石”时不再信拜神求仙那一套,而是为了“以观沧海”,领略大自然的绝美风光。曹操应该说是古老碣石的真正知音。

[行至水岩寺]

我们要登上千古神岳碣石山这海拔695.1米的主峰,领略曹孟德沉醉过的“碣石观海”胜境,,须由宝峰台上的这座相传始休修于唐朝以前的千年古刹——水岩寺举步攀援。

在唐朝后期有个叫刘叉的诗人曾在这上依青山,下临秀水的名山古寺,吟出一首质朴÷畅快的五言绝句《爱碣石山》:“碣石何青青,挽我双眼睛。爱尔多古峭,不到人间行。”从这首段歌中,我们不难得知,在胜唐的梦坐到尽头时的碣石山,曾给忿而离开的韩愈、独行到这里的孤傲诗人何等古老峭峻的感觉。

[行至曲径通宵处]

水岩寺东边这座山名香山,因极似一座香炉而得名。

我们可以在这香山挺秀之地“倚石听涛”赏飞来石,探龙潭洞;当然,我们若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应把这一级级的石阶踏在脚下,品味“曲径通宵”的意境了。

[行至天门山]

这里是蹬仙台顶的第一道险隘,夕日极其险要的天门第一所在地——老鹞子翻身;如今山崖已经修整,不用在贴壁而过了,完全可以轻松自在“振衣千仞”了。

[翻过地二道险隘老虎口,至望海长廊]

不知是谁给这千仞绝壁上的怪石林立的缓坡,起了这样一个颇带滑稽味道的名字:把式场。在着能耍把式,翻斤斗的半山腰,前些年依山靠崖,修建了这座可以初品曹操诗境的望海长廊。这里已经隐隐能听到天风,约约望到海涛。只是这座修得颇有气势的长廊,是给不打算或难以再登上碣石绝顶的游人设置的。大家若不想半途而费的话,不妨在这里好好休息一下,准备一鼓作气,冲上顶峰,去淋漓尽致的领略“登碣石而小沧海”的壮阔景观。

[登上仙台顶]

“山登绝顶我为高”大家已把天阶踩在脚下,来尽情的看看“众水朝宗来眼底”俯瞰沧浪气万千“的海景吧!

对了,那里是滦河入海口,那里是七里海、翡翠岛,是黄金海岸,是南戴河,北戴河,秦皇岛,是秦皇岛港口锚地,再远是依稀可辨山海关老龙头。

这“巍巍高耸势凌天”的碣石山,与有如盆景的北戴河海滨莲蓬山遥遥相对,不正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之景吗?而这众多低山矮岭与夹杂着河流、泻湖的海畔平原相交织,在碣石与沧海之间呈现的正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的美丽画卷。如果我们是在早晨或夜间立足于此,放眼金光灿灿的万顷波涛,举目银波莹莹的蒙蒙碧海,水能不说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呢?1790多年前的一个秋高气爽的秋日,跃马挥鞭东临碣石的曹孟德,不正是在这临海的高山之上,惊羡如此神美的境遇,“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的么?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让我们在新的世纪,在这里纵情领略“碣石观海”的胜境。

对于河北教师防溺水心得体会实用三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您来清西陵观光游览,我是导游员×××,旅途中您有什么意见和要求尽管提出来,我愿竭诚为您服务,我们今天的日程是这样为大家安排的:首先参观泰陵,中午到行宫就餐,下午参观崇陵。

  泰 陵

  清西陵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陵墓建筑群之一,位于北京西南125公里处的河北省易县境内。在800平方公里的陵区范围内,建有帝陵、后陵、妃园寝、王爷、公主、阿哥园寝等十四座,还有行宫、永福寺两处附属建筑及衙署营房遗址,品种齐全、布局合理。陵区内保存有古松一万五千余株,这些树不但美化了西陵,而且可以避免外界风沙的侵袭和热气、寒流的影响,为西陵营造了一个特别的小气候,使陵寝处于一个独立完整的自然环境之中,使这里的建筑,得以很好地保存。清西陵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极高,在20xx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在20xx年1月11日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4a景区。

  清西陵中,雍正皇帝的泰陵建筑最早、规模最大,堪称首陵。这是一处清朝盛世时期遗存下来的古建群体,从它的选址、规划,布局都反映出当时国家的强盛以及政局的稳定,在建筑用料、工程技术,传统工艺等方面也都非常考究。

  当代建筑学家讲,泰陵是一处典型的风水宝地的模式。站在大红门前五孔桥上环顾四周,可以看到,北面有连绵起伏的永宁山,为靠山,酷似屏障。永宁山是太行山的余脉,与东陵的昌瑞山属于同一脉系,此山从山西过来,如巨龙横卧中原;大红门两侧的东、西华盖山为天然门户;九龙、九凤山为环护左、右的低岭;南面形态端庄的元宝山,为泰陵的朝山;在中间广阔的平原上座落着泰陵辉宏壮丽,错落有致的建筑群。易水河从五孔桥下流过,形成山映于水,水扶于山的格局。“陵制与山水相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在这里充分体现出来,同时又展示出古代建筑学家巧夺天工的高超艺术。正如美国景观建筑学权威西蒙德先生所说的:“埃及人是在他自己预定的一条不能改变的需求道路上一直走到底,中国人在他的世界里独自徘徊时有友好的大自然来引导他拜谒上天和祖坟。所以没有任何一个地方,风景会真正成为建筑艺术材料。”

泰陵的建筑布局也非常考究,完全依照帝王生前所居宫廷格局,按礼制的需要而规划设计。以神道为中轴线贯穿南北,主体建筑安排在中轴线上,一律座北朝南;地宫座落在中轴线的末端,居中当阳,其余建筑沿中轴线次第排开。这些建筑都以准确的尺度,适宜的体量,斑斓的色彩,灵活巧妙的手法进行配制和空间组合,使陵寝的纪念性、礼制性主题有条不紊地展开并不断深化。

  石牌坊是泰陵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泰陵设三架,无论是从数量还是排列形式上都独具一格。一架面南、两各东西,与北面的大红门形成一个宽敞的四合院。三架牌坊的大小、规制完全一样,均由66块大小石料,仿木卯榫结合而成,每架牌坊高12.75米,宽31.85米,为五间六柱十一楼造型,全部用巨大的青白石打造,各个部位还雕有丰富的纹饰,画面布局合理,造型生动,雕工细腻,玲珑剔透,生机盎然。这在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中尚属孤品。成为清西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最具有价值的建筑之一。

  整个陵区注重对门的处理,门既可作为出入之用,也可截断空间界面。大红门是进入陵区的总门户,单檐庑殿顶,看上去质朴、凝重、敦实、稳重,视若腾龙偃卧,镇守陵前。两侧有42华里的风水墙,逶迤延展,包护陵区,愈发显出大红门的庄严气派。

  具服殿独成一院,是供后代皇帝、后妃来谒陵祭祖时更换衣服的场所,沿续明代拂座殿而建,殿内有净房,类似于现在的洗手间,内有绣花墩马桶。而今为了方便游人,在净房的旁边建有一座水冲厕所。

圣德神功碑楼是记述皇帝生平功德的主要建筑之一,俗称大碑楼,建成于1739年,花费白银十三万一千五百两。大碑楼占地5.54亩,高26.05米,四面辟门,为重檐九脊歇山顶,稳中有变,富丽典雅。它座落在方形广场的正中,四角各有一根高12米的华表相衬,使碑楼显得更加庄严、肃穆、雄伟、壮观。四根华表的柱身均用整块石料雕成,呈圆柱形,直径1.5米,周身浮雕着朵朵云团,一条巨龙于云朵间盘绕柱身扶摇而上,带有呼之欲出的动态感。华表也叫擎天柱,又称墓表。起源于远古时代,初为木质,为纳谏而设,又叫诽谤木。在陵墓神道上设华表,在西汉时期就很流行,是木质华表,石刻华表在东汉时盛行。华表装饰着象征皇权的云龙图纹,作为皇家建筑的特殊标志,衬托出主体建筑的高大,使其更加宏伟壮观。

  碑楼内,矗立着两统巨大的石碑,每统碑重56.55吨,碑身阳面用满汉两种文字镌刻着雍正皇帝生前的丰功伟绩,大约五千字,这是一部给雍正歌功颂德的重要资料。

  绕过碑楼,是一座七孔石拱桥,这是清西陵四十九座桥梁中最长的,长107米,宽21米。(栏板上是二十四节气望柱头,又称火焰望柱头。柱头上有二十四条阴刻线,代表二十四节气。因为有河才有桥,而河位于田野之中,大地与田野不可分,与二十四节气有一定的关系,耕种、浇灌都离不开二十四节气。)像这样巨大而完美的石桥在中国是不多见的。它对于建筑物的布局组合起着连接作用,使组合群的层次明显,过渡自然,紧凑而不松散,同时也显示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