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山西临汾红色文化心得体会 山西临汾的红色文化(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30 10:50:49 页码:7
山西临汾红色文化心得体会 山西临汾的红色文化(4篇)
2022-12-30 10:50:49    小编:ZTFB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山西临汾红色文化心得体会一

非常欢迎大家来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旅游观光,现在我们正行进在忻州至五台山的公路上,利用行车时间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五台山概况。

五台山是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山西省忻州地区东北部,风景区绝大部分坐落在以台怀镇为中心的五台县境内,有小部分跨繁峙、代县和河北阜平,周边达500余里。五台山的壮美风景在于它的东西南北中五座高峰和奔流不息的清水河,五台山的名胜精华则是它那众多佛教寺庙。

五台山这一名称是对五座山峰的共同特点的形象概况。东西南北中五座高峰的山巅都是高大的缓坡平台,所以叫五台山。五台的海拔高度多在2700米以上,最高的北台海拔达到3058米,为华北第一高峰,素有华北屋脊之称。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绝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而五台山例外。这里山高林深,气候凉爽,降雨较多,植被覆盖率很高,风光秀丽,景色壮观,有清凉山之称,是旅游避暑的胜地。五台山虽然山高谷深,但交通比较方便,有四关一门与外部相通。北部有华严岭鸿门岩关,通往繁峙县境,西部有峨岭关通往代县,东部有龙泉关通向河北阜平,东南有牛道岭关可通盂县、阳泉,南部有大关连通定襄、忻州和太原。

五台山主要是以佛教圣地而名扬天下的。那么五台山是如何成为佛教圣地的呢?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印度两位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在中国传播佛教,当他们来到五台山,见五座台顶拱围台怀腹地,其山形地貌与释迦牟尼佛的修行地灵鹫山几乎相同,返回洛阳后就奏请汉明帝去五台山修建寺院,明帝准奏颁旨,在五台山修建了大孚灵鹫寺,即今天显通寺的前身,成为与洛阳白马寺齐名的我国最早的佛寺之一,五台山也就成为佛教圣地。从此五台山的佛寺越来越多,香火日盛一日。到南北朝时,五台山已有寺庙200多处,唐代更达到360多处,有僧尼3000余人。但由于唐武宗、周世宗两次大规模灭法,全山佛寺几乎全部被毁。宋、元、明、清,五台山的佛寺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明朝时寺庙已近104处。清朝的康熙、乾隆、嘉庆诸帝均对五台山佛寺极为重视,不断投入巨资予以修建,到清末,五台山共有寺庙122处,其中青庙97处,黄庙15处,僧尼1000多人。

五台山现有寺庙50余座,尽管与历史上不能相比,但在四大佛教名山中仍然是寺庙最为集中,香火最为旺盛的。而且五台山的佛寺,唐、宋、辽、金、元、明、清各代以及民国均有遗存,建筑宏伟,式样繁多,精细严整,手法典型,连续性强,本身就是一部唐代以来中国建筑史,是研究和欣赏中国古建筑的难得场所。另外,寺内佛教造像手法多样,技艺高超,泥塑、木雕、铜铸、玉雕应有尽有,同样是欣赏我国佛教造像艺术发展演变的最佳场所。

前面这个小城叫东冶,东冶镇西北10余里便是我们这次五台之行的第一个游览点南禅寺。

南禅寺:南禅寺到了。我们从南路上五台山,首先游览这座古刹,事实上已经登上了五台山文物的最高峰。因为南禅寺内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大佛殿。大家可能知道,山西素有地上文物博物馆的美誉,现存古建筑,其数量之多、价值之高都居全国之首。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35处,省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284处。宋金以前的木构建筑有106处,占全国同期建筑物的70%以上。山西的古建筑以五台山地区最为集中,而五台山的古建筑又以南禅寺最为古老。

南禅寺位于五台县阳白乡李家村附近小银河一侧的河岸土崖上,庙宇坐北朝南,迎面和背面各有一道山梁,寺旁渠水环绕,林木繁茂,红墙绿树,溪水青山,极为幽静。南禅寺就是在如此美丽的环境中已经存在了1200多年。寺院并不大,占地约3000多平方米,南北长印米,东西宽51米,分两个院落,共有殿堂六座,即大佛殿、东西配殿及南过门殿等。

大佛殿为寺院主体建筑,面宽和进深都是三间,而内里却是一大间,是单檐歇山顶建筑,共用十二根据柱支撑殿顶,墙身并不负重,只起间隔内外和防御风雨侵袭的作用。四周檐柱柱头微微内倾,四个角柱稍高,使得层层伸出的斗拱翘起。这样,大殿既稳固又俏丽,是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据大殿横梁上题记可知,此殿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距今已有1220xx年,是中国现存所有木构古建筑的老大哥。这也是南禅寺海内外闻名的主要原因。殿内的塑像都是唐代作品,以释迦牟尼佛为中心,两旁是文殊、普贤二位菩萨,其余为大弟子阿难和迎叶及护法天王等群像,主次分明,错落有致,营造出佛界肃穆而和谐的良好氛围,不论是结跏趺坐于正中的佛主,或者是骑狮的文殊菩萨和乘象的普贤菩萨,抑或是凝神肃立的阿难和迎叶,还是威猛雄壮的护法天王,个个神态自若,表情逼真,若动若静,栩栩如生,都是艺术精品,其风格与敦煌莫高窟彩塑如出一辙。佛坛四周嵌有砖雕70幅,是唐代砖面浮雕艺术杰作,同样颇具艺术价值。置身大佛殿内,犹如进入一座唐代艺术殿堂,不论建筑,还是塑像、砖雕均是稀世国宝。

走出大佛殿,大家可能产生这样的疑问,这样一座唐代建筑为何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答案应从三方面去找。从地势和气候上说,这里高而背风,较为干燥,有利于木构建筑物的完好保存;从所处地理位置上讲,南禅寺远离寺庙最集中的台怀闹区,藏于偏僻山乡之中,不太引人注意,所以能够躲过唐代以后历次大规模灭法和刀兵之劫;最后还要归功于当地人民群众的精心保护,免去了可能发生的其他人为破坏。正是这几方面的原因,从而使南禅寺这座千年古刹得到完善的保存。解放后,国家对古刹极为珍视,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拨专款进行维修,进而使南禅寺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我们的南禅寺之行暂且到此,下面我带大家去欣赏与南禅寺齐名的另一处唐代古建筑佛光寺。

佛光寺:这就是在佛刹中被誉为中华瑰宝的佛光寺,它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伟的佛教寺院。佛光寺东、南、北三面环山,惟西向开阔,寺因山势而建,坐东朝西,整个寺区松柏苍翠,殿宇巍峨,环境清雅;寺院布局疏朗,排列有序。寺内有北魏以来的建筑和许多文物古迹,这在全国都是比较少见的。1961年,佛光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讲到它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我们不能不提起它的发现者我国古建筑专家梁思成(近代思想家梁启超之子)先生。

1937年的夏天,梁思成先生等四位教授,兴匆匆地来到五台,在这之前,他们曾去了敦煌,在绚丽多彩的众多壁画中,有一幅五台山图,特别引起他们的注意:画面上,古刹林立,游人不绝,还有一座不曾见到过的宝塔……

在佛光寺,梁思成教授找到了这座塔,与画上的一模一样,1420xx年的风风雨雨,依然健在!它是北魏遗物,双层六角,上实下空,绳纹切砖,有印度的束莲柱。它不仅是我国古建筑的珍品,也是中国和印度古代文化交流的纪念碑。大大出乎梁思成所料的,就是除了这祖师塔,整个佛光寺都是一个古代艺术的新大陆。通过精心研察,测量绘图,写出了论文《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荟萃一寺的魏齐唐宋四个孤例;荟萃一殿的唐代四种艺术》。文章发表以后,轰动了中外建筑学界。佛光寺从此不只是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有的外国学者公开称呼佛光寺为亚洲佛光。

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后来被毁。现在佛光寺的正殿为唐代所建。因其在寺内东部的制高点上,是佛光寺的大雄宝殿,故名东大殿。在五台山是首屈一指的。大殿正中的大佛坛上面有三佛和菩萨胁侍等像三十五尊。佛坛的正中间是降魔释迦像,左边是弥勒佛,右边是阿弥陀佛。释迦、弥勒都有螺发,阿弥陀佛是直发。这三尊塑像,都面颊丰满,眉毛弧弯,嘴唇端正,具有极为显著的唐风。弥勒佛和阿弥陀佛的胸部、腹部的衣裙与结带,和释迦与阿弥陀佛垂在佛座上部的衣招都非常一致,这是唐代的固定形式。菩萨立像均向前倾,腰部微微弯曲,腹部略突起,这是唐代中叶以后菩萨塑像的特性,与甘肃敦煌的塑像同出一范。

另外,供养菩萨均为一足蹲一足跪在高耸的莲座上。这种塑像除了甘肃敦煌石窟和山西大同华严寺以外,在国内还不多见。

佛坛的左梢间又有普贤菩萨骑像,两个菩萨胁侍,獠蛮牵着象,普贤像前有起陀和一个童子像。佛坛的右梢间是文殊菩萨骑狮像,拂林牵着狮子,两个菩萨胁侍。这和通常文殊居左,普贤居右的配置是不相同的。

殿内两梢间的极端前角,都立有护法金刚,形体魁伟,遥对而立;身披甲胄,手持宝剑,怒目而视。与我们在博物馆里看到的唐墓出土的武俑十分相似,只是比出土的武俑高大得多。

佛坛左端金刚的右侧,有一面颊丰满,袖手趺坐,大约40多岁的中年妇女塑像,形态亦宛然如生,……

此外,沿着佛殿两山墙砌台上还排列着五百罗汉塑像。据东大殿前明代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十月二十三日重修佛光寺补塑罗汉碑记云,确系明代遗物。

东大殿内柱额上的几幅拱眼壁画,亦为唐代遗物。其中最为珍贵的是右次间内柱前额上的横幅。横分三组:中间一组以佛为中心,七菩萨胁侍。左右两组以菩萨为中心,其旁边又各有菩萨、天王、飞天等。壁之两端有僧俗供养人像,北面一排是披袈裟的僧徒,南面一列是袍服大冠的文官。内有一人,好像是在权衡长短,那嘴边上的胡须飘然若动,与敦煌画中的人物几乎没有两样。壁画颜色除石绿以外,都是深暗铁青色。各画像的衣纹姿态都极其流畅,具有唐代风韵,而画脸和胡须的笔法,还含有汉画的遗风。

东大殿左右四梁下还有唐人题字,如:敕河东节度观察个置等使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郑、助造佛殿泽州功曹参军张公长、功德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密公遇、执笔人李行儒等字迹,清晰劲沉,实属不易多得的庸人墨迹。

我们刚才介绍的东大殿的建筑,塑像、壁画和墨迹四种艺术,萃聚在此,就是被梁思成先生称为孤例的四绝艺术。

金阁寺:我们从南路进五台山,过收费处牌楼,前行不远,这座立于路北山坡金碧辉煌的庙宇,便是台怀腹地第一大寺金阁寺。这金阁寺位于南台之北、中台之南的金阁岭上,海拔高度达到1900多米,除台顶寺庙外,金阁寺所处地势最高。该寺距台怀镇约十五公里。

金阁寺创建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是由印度来的大法师不空,根据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江南高僧道义来五台山礼佛,梦幻中看见这里金阁浮空的传说,主持建造的。当时铸铜为瓦,瓦上涂金,以合金阁之圣名,整个寺庙金光灿烂,无比辉煌,从敦煌壁画中至今仍可看到当时金阁寺的盛景。而且,不空大师作为密宗的主要创立者在金阁寺开办道场,译讲密宗仪轨,所以金阁寺在国内外很有声誉,也是古代中国和印度佛教文化交流的实证。

金阁寺现存的寺庙建筑及塑像均为明、清两代和民国年间复修和添补后形成的。整个寺院占地面积21000多平方米,共有殿堂楼房160余间。天王殿里面这前后两重大院,中间用下窑上楼的二层建筑隔开。前院最主要的建筑就是这座二层大阁。阁内所供为观音菩萨,这尊观音铜像高达17.7米,是五台山最高最大的圣像,胸部以上伸人二层阁内,我们必须抬头仰望才能看到观音的容颜。铜像铸于明嘉靖四年(1520xx年),后人重修时在铜像外贴泥,金妆,另加48臂,号曰千手观音。观音两旁这两尊高大的胁侍像,一男一女,是所谓的观音父母妙庄王夫妇。这是根据元代书法家赵孟畹姆蛉斯苤偌妗豆凼酪羝腥浴返乃捣ǎ垡羰敲钭醯娜鳎忻钌疲杂壮黾摇6捶鹁霞窃兀垡羰枪糯《纫桓龉醯奶樱胁槐r,后来出家修成菩萨。但观音来到中国后,一般塑像和图像多作女相。观音阁两壁这24尊塑像,称为二十四诸天,即24位护法神。原本在印度佛教里只有20位护法神,传人中国后又将道教里的4位神加了进去,这样就有了二十四诸天。观音站坛的西南壁角,还塑有下沼建造金阁寺的唐代宗李豫像,观音菩萨两侧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

后院主体建筑为大雄金殿,内供三佛是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两旁为十八罗汉。

最新山西临汾红色文化心得体会二

山西雁门关位于代县。雁门关在代县城西北大约40华里的地方,又名“西陉关”。山西雁门关,古称勾注山。这里群峰挺拔、地势险要。自建雁门关后,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山西雁门关“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 ”。相传每年春来,南雁北飞,口衔芦叶,飞到雁门盘旋半晌,直到叶落方可过关。故有“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的说法。近年来,来山西雁门关旅游的人不断增多。

20xx年6月25日,雁门关作为明朝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雄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 上。东西两翼,山峦起伏。山脊长城,山西雁门关势蜿蜒,东走平型关、紫荆关、 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关有东、西二门,皆以巨砖叠砌,过雁穿云,气度轩昂,门额分别 雕嵌“天险”、“地利”二匾。东西二门上曾建有城楼,巍然凌空,内塑杨家将群像,并在东城门外,为李牧建祠立碑,可惜城楼与李牧祠, 均在日寇侵华时焚于一旦。

雄关雁门,居“天下九塞”之首(《吕氏春秋》)。从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起,历代都把此地看作战略要地。赵置雁门郡,此后多以雁门为郡、道、县建制戍守。雁门关之称,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唐书·地理志》描述这里“东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立西径关,亦曰雁门关。”后经五代十国、宋、辽、金、元约四百余载。元朝设千户所,关城被毁。明代吉安侯陆享于洪武七年(1374)自监民工筑新关于旧关东北十里处的要道。南距代城县四十余里,北邻广武古城二十一里,地势更为险要。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顾炎武曾亲临此地。他写道“雁门重关,山峦在(yan音演),霞飞云举,两山对峙,其形如门,而飞雁出于其间。”该关城,周长二里,墙高二丈,石座砖身,雉堞为齿,洞口三重,曰东门、西门、小北门。东门上筑楼台,曰雁楼,门额嵌石匾一方,横书“天险”(即“天险”)。西门上筑有杨六郎庙,门额嵌石匾一方,横书“地利”(即“地利”)。小北门未设顶楼,但砖石结构,格外雄固。门额石匾横刻:“雁门关”三字。洞门两侧镶嵌砖镌楷书检联:“三关冲要无双地,丸塞尊崇第一关。”东门外北侧建有“ 靖边寺”祀战国时代的军事家赵将李收。西门外右侧建有关帝庙。关城正北置有驻军营房,东南设有练兵教场。整个关城建筑,虎踞龙盘,雄伟壮观。明清以后,关城虽屡有重建。但随着我多民族统一国家疆域的逐步形成,内长城作为“内边”的作用已经失去,所属的雁门雄关也随之荒废。现在的关城仅在东门、西门、小北门三个门洞和靖边寺前的一对石狮,一副石旗杆,明镌李牧碑石一块,以及寺后的数株青松。

汉代的雁门,更是风云多变。汉高祖刘邦时期,匈奴曾南逾勾注,直驱晋阳(太原)。为此,公元前220xx年,刘邦亲率三十多万大军,抵达平城(山西大同),抗击匈奴。可惜,被匈奴用计诱入,困于平城白登山达七日之久,最后用重金财物贿赂了单于阏氏(匈奴王的妻子)才得以解脱。汉武帝继位后,面对匈奴不断猖狂的南犯,着手反击。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都曾驰骋在雁门古塞内外,多次大败匈奴,立下汗马功劳。“猿臂将军”李广在做代郡、雁门、云中太守时,先后与匈奴交战数十次,被匈奴称为“飞将军”。一次,他出雁门,兵败被俘。在敌军两马之间的网兜里,他表面佯死躺下,心里却在等待机会。突然,他腾跃而起,将一胡兵推下马去,立即夺马取弓策马南驰数十里,复收余军,杀退追兵,安全脱险。正是由于汉武帝时期创建了强悍的骑兵抵住了匈奴的南犯,才得以保护中原先进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换来了以后同匈奴的和睦相处。汉元帝时,有胆有识的王昭君就是从雁门关前簇后拥,浩浩荡荡,出塞和亲的。从此以后,这一带出现了“遥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安定局面。

可惜,到了唐代,雁门古塞“胡”汉相争,群雄逐鹿,战事连绵。唐初,年事已高的薛仁贵为代州都督,镇守雁门。据说,突厥进犯云州时,薛仁贵曾率兵出击。阵前,突厥人喝问:唐将是谁?唐兵答曰:薛仁贵。突厥人以为薛仁贵早死而不信。仁贵脱盔示面,突厥惊视失色,引兵而还。唐末五代,契丹(辽国)崛起于北方,危及内地。后晋石敬瑭向辽国自称“儿皇帝”,割燕云十六州与契丹。从此,在山西北部,雁门山就成为了后晋和契丹的分界线,雁门关也成为了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相对峙的前沿阵地。

北宋初期,雁门关一带是宋辽(契丹人)激烈争夺的战场。著名爱国将领杨业(又称杨继业)及其他杨家将士都曾在这里大显身手,为国立功。在宋太平兴国四年(979),杨业任代州刺史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以后,曾多次以少胜多,大败辽兵,当时人们誉杨业为“杨无敌”。雍正三年(986),在雁门附近的战斗中,由于统帅潘美的指挥失误、临阵脱逃和挟嫌报复,使杨业陷入重困,最后士卒全部覆没,在朔州的陈家谷他自己身负重伤为辽兵所执,宁死不屈,终至绝食为国。后人为纪念他的战功,在雁门关立了“杨将军祠”。

傅山先生所书的“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的对联也已化为灰烬了。但唐代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仍写出了山西雁门关的豪迈气势:“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流传至今。

巍巍恒山,沿代县北境逶迤绵延。蜿蜒于山巅的长城,犹如玉带联珠,将雁门山、馒头山、草垛山联成一体。它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著名的雁门古塞就建筑在峻拔的雁门山脊。欢迎您来山西雁门关旅游。

最新山西临汾红色文化心得体会三

介休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纪念亭绵山位于介休、灵石、沁源三县交界处,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8年2月15日日军第二十师团侵占介休县城。失陷前,牺盟特派员李志敏,县长张德含带领党、政、军等500余人,撤出县城,转移到绵山,就在这三孔窑洞里,建立了“介休抗日民主政府”。此后铁索岭便成为连接晋冀鲁豫与革命圣地延安的一条秘密通道,护送了大批前往延安的革命干部。薄一波、陈赓以及爱国将领方震武等曾在这里开展工作,指挥战斗。1940年,形势进一步恶化后,抗日民主政府又转移至绵山银空洞。

抱腹岩为绵山百余处岩洞之首,因形如两手抱腹,所以又叫抱腹岩。抱腹岩之腹大,大得惊人:抱二百余间殿宇禅房及一两万名游人于腹内而不显得拥挤。抗战时期,介休抗日民主政府常在这里召开全县军民大会,部署生产和战斗任务。抱腹岩是天然生成的超大型礼堂。抱腹岩坐东面西,为一高约18丈,长约45丈,深约15丈的巨形岩洞。岩洞分上下两层,上层是两个直角排列的大岩洞,很象砖圈的“无量殿”,路断处有木栈道沟通,自下仰望殿宇参差,勾栏蜿蜒,犹如空中楼阁。更引人注目的是岩洞顶壁的无数个鸟洞和悬挂着的铜铃。抱腹岩挂铃为绵山一绝,每逢庙会,许了愿的善男信女们便雇人从岩顶将挂铃者用绳子吊在半空,然后利用前后晃动的力量将人悠进洞内,用铁钩钩住顶壁打楔系铃。操作完毕后再用绳子把挂铃者放到岩下。

场面惊心动魄,令人叹为观止。清代康熙年间介休文人王清在《抱腹岩》一诗中写道:“寺古云常在,岩空势欲倾。此中真得地,以外纵浮名。鸟拂金铃渡,僧缘石隙行。坐听梵响处,花雨落无声”,可谓绘声绘色的抱腹岩写照。其中“鸟拂金铃渡,僧缘石隙行”更成为大家广泛传颂的名句。很久以前,绵山中生活着一种叫吻的野兽,非常凶猛,常常伤害过往行人。附近的村民靠山吃山,以采药为生,而野兽封山,村民们无不头痛万分/于是推荐了一个身体强健,狩猎本领很强的年轻人前去降吻。这个年轻人想只凭自身的力量那太微不足道了,如果能得到神灵的保佑,一定会万无一失。于是他就去求空王佛保佑,祈求老人家赐给自身一件法宝,以降服吻兽。年轻人祈祷完毕,正要走时,忽然看见供案上金光闪闪,霎时满殿生辉。走近一看,原来是只铜铃,铜铃上还有一道经文。这时殿内突然有个缥缈的声音:“念此咒,便可降住怪兽,快快去吧。”年轻人这才恍然大悟,慌忙叩拜点化之恩。后来果然降服了吻,大家为了感谢空王佛的慈悲之心,就把这个铜铃挂在抱腹岩的岩顶上,让它为大家消灾免祸。

空王古佛主要奉祀空王古佛。空王为过去世之一佛,也是佛的总称。佛经说,佛为万法之王,所以又叫空王。阿弥陀佛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但他在作比丘时,常拜空王佛眉间的白毫相,并因此而成佛。可见空王佛的地位之高。他的两侧为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位菩萨。两旁是他的弟子摩斯、银空。殿前门廊是两位护法神——哼、哈二将。因哼将鼻喷光气,哈将口吐白光,故称哼将和哈将。

空王殿空王佛是云峰寺以及整个绵山供奉的佛祖,是汉人中最早成佛的。他俗名田志超,曾对佛教禅宗临济宗的弘扬作出了巨大贡献,后圆寂坐化成佛。殿内这尊佛像是他的包骨真身,是佛转世后又成佛的空王佛。相传,他为反抗官府及地痞的盘剥离家出走,几经辗转,来到了介休城内的华严寺。他每日在寺内打坐念经,修行养性。农忙时节,全城的农户都忙着去田间干活,但人手太少,又怕误了时日,非常着急,都先后来求志超帮忙。志超有求必应,一口气答应了二十八家,并照帮不误。后来他又云游到义棠弘济寺,因为寺前要修塔,但用水很困难,于是又指挥兔、鹿用铜钟抬水,加快了工程进度。最后他选择了绵山,受到了善男信女的广泛膜拜。唐贞观十二年(戊戌),李世民向绵山求雨,志超命正在做饭的弟子摩斯将淘米水向西南方向洒去,于是长安一带普降甘露,干旱解除,万民欢腾。以后每逢大旱,晋陕一带百姓都要来绵山祈雨,可谓盛极一时。后来为感谢志超

“解民倒悬”之恩,李世民率众臣朝山拜佛。志超的弟子银空在抱腹岩接驾告师父已圆寂西归。李世民未能如愿,不禁仰天长叹:“此行空望佛矣!”顿时天空出现了“空王佛”字样。于是唐太宗下旨在这里修建了空王殿。这个殿又叫石佛殿,殿内所有构件,包括台坐、门拱均为石雕,保持了唐代以前的风格。

慈云法雨御匾光绪二年(丙子)、三年(丁丑),三晋七十八州县大旱。山西巡抚曾国荃设坛祈雨,空王佛显灵,天降大雨。介休义棠籍人、工部屯田员外郎李敦愚等奏请朝廷颁发匾额。光绪责成南书房翰林恭书匾额一方,交曾国荃悬挂于抱腹岩空王古佛正殿。

阿弥陀佛殿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间闲置的僧舍,对面的僧舍则住着一位住持。他每天晚上念诵经文直至深夜。一日,见对面屋内通亮,他以为是着了火,提着水桶就往过跑。进去一看,原来上面端坐着阿弥陀佛,两边分别为左、右胁士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正在给六菩萨说法。他静听一夜,终于大彻大悟,成了一位得道的僧人,化缘于四方。后又回到绵山为阿弥陀佛修建了此殿。本殿供奉阿弥陀佛,净土宗称他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因他能接引虔心向佛的人往生“西方净土”,所以又称接引佛。两边的胁士分别是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两旁分别是其他六位菩萨:师子戏、师子奋、师子幡、师子作,坚勇精进,击金刚慧菩萨。殿前门廊下站立的分别是帝释天、吉祥天,他们的职责是保护佛祖、佛法和出家人。弥勒高僧殿正中供奉弥勒佛,是竖三世佛的未来佛。大家印象中的弥勒佛都是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佛形象,而我们这里供奉的则是弥勒佛的法身。两边所供的十二高僧,他们是佛教五个宗派的代表人物,是罗汉、菩萨和佛的继承人。为什么要在这里修建弥勒殿呢?弥勒曾带领十二高僧来给空王佛做寿,又留下了他的笑口。大家为了纪念,便在这里修建了弥勒高僧殿。殿前廊下两位护法神是伽蓝菩萨和韦驮菩萨。韦驮又叫天韦将军,后因他追回了小偷手中释迦牟尼的佛牙舍利而成为菩萨。

另一位是伽蓝菩萨——关公。讲到这里,大家不禁要问:关圣帝君本是道教之神,刚才在龙头寺还是高台危坐,为何到此又站立在佛殿之前?这里有一段颇为有趣的故事。三国时,关羽曾坐镇荆州,因没有执行“联吴抗曹”的策略而失去荆州,败走麦城,被吴军俘虏遇害。他阴魂不散,悠悠荡荡来到了荆州当阳的玉泉山。一天夜里,三更以后,只见空中关羽骑一匹赤兔马手提青龙偃月刀,大呼“还我头来”。山上有一老僧法名普净,认得是关羽,便以手中拂尘召曰:“云长安在?”关羽当即下马,乘风落于普净座前。普净说:“今将军被吕蒙所害,大呼还我头来,那么被你所斩杀的颜良、文丑等六将之头又向谁去索要?”一席话,问得关羽哑口无言,于是恍然大悟:斩斩杀杀为佛门之大戒,自身与颜良、文丑均属无辜。从此皈依佛门,普净收他为半个佛,为护法大神。从此他忠于职守,成年累月伫立于殿门或山门。

介公祠供奉春秋晋国大夫介之推及其母亲。介之推功不言禄的高风亮节被后人广为传诵,成为千古佳话。当年晋文公寻找介之推,为使之推出山,有人建议:“介之推是个孝子,如果三面举火,他一定会背着老母出山的。”但万万没想到介之推终究没有出来,他和母亲都抱树被火焚羽化。后晋文公为旌表介之推,封绵上田为介田,并将烧剩的柏树做成木屐穿在脚上,口中不停地念叨“足下”。直到现在,每逢他的忌日——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家家吃冷食,禁烟火,为“寒食节”。两千年来,寒食之俗盛传不衰。历代写寒食节的诗词甚多,仅《全唐诗》就有一百三十余首。那么为什么把介公祠建在了偏殿呢?那是在清代乾隆年间,今河南省有位读书人,名叫品公滋,读书很是用功,头悬梁,锥刺股无一没有使用过,就是《诗经》《尚书》也能倒背如流。只是他运气不佳,屡试不中

,为此卧床不起。他的这种执着被介之推得知后,就托梦给他,“来年你一定要进京赶考,介休就是你施展才华的地方”,说完便飘然而去了。吕公滋照梦而行,果然中了进士,于乾隆四十一年作了介休知县。一到任,他便决定为介之推修庙。但这里已经有了规模宏大的介神庙,很是惋惜,并不停地自责。这时有人建议:“既然朝拜介神的人很多,我们何不就近在抱腹岩再建个介公祠呢?这样既能满足百姓的需求,又能实现你的夙愿。”就这样,在这里修了这个介公祠。吕公滋为官期间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以后又改任汾州通判。

空王磨志超与龙母在棋盘洞对奕,大战了五百多个回合。龙母几乎每盘皆输,很是不快,随手将棋子一扔,交棋认输。从此志超便在抱腹寺坐禅修行,成了远近闻名的高僧。而被龙母所扔的这一枚棋子因沾了龙母的灵气,成了妖精。此妖精经常下山,到附近村舍里为非做歹。村民们便来绵山抱腹岩拜见活佛志超,请求为民解危。志超得知是棋子所化,便命徒弟摩斯将它化为一块石磨,让它将功赎罪。从此我们这里就有了这样一个“空王磨”。关于“空王磨”的传说,《续高僧传》中有所记载:一年春天,青黄不接,绵山寺庙中的粮食只剩六担了,只能维持十几天的生活。但使用“空王磨”,从春到夏,每天磨五斗,共应磨九十石,但只用了四石,六担粮食还剩两石。僧大家很惊奇,知这是佛祖保佑,于是把多余的粮食做成斋饭,救济民众,帮这一带百姓渡过了灾荒。这里曾经有过煮粥用的“万人锅”,可惜现已丢失。

龙池池内生水,平时供寺僧和游人食用。五龙畈依佛门后,常造福远近的百姓。天旱时,四面八方的人都来这里祈雨,十分灵验。所以绵山一带五谷丰登,大家安居乐业。为此称它为龙池。

释迦殿释迦成佛后,曾云游四方。当来到绵山时,发现这里山青水秀,是一个修行养性的好地方,但也有许多妖魔怪兽。释迦决定通过讲法教化他们,龙众也赶来听法。后来志超择地绵山,为感谢释迦,在这里修建释迦殿。本殿奉祀的就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姓乔答摩,名悉达多,释迦族人,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二十九岁时痛感人世生。老。病、死各种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经过六年的苦行。在佛陀迦耶树下“成道”。悟到世间无常和缘起等理,便在鹿野苑开始传教。其后四十五年间,在中印度各地游行教化,信众很多,都尊称他为“佛陀”——觉悟者。八十岁时,在拘尸那城附近的沙罗双树下入灭。他的弟子将他一生所说的教法记录整理,成为经、律、论“三藏”,此后佛教传播范围不断扩大,形成世界性的宗教。两旁分别是文殊、普贤菩萨及两位龙王(龙众的代表)。

铁索岭是由抱腹岩而上的一个高二十余丈的山岭,由岭上“闫王橛”拖下两根铁索,每根长18丈,由300余个铁环连接而成,每个重14斤,两条共重四千余斤。大家背向万丈深渊,面向摩天山岭,手抓铁环,沿75度的斜坡攀援而上,可至绵山峰顶。其惊险程度真不亚于华山千尺幢。介休市委书记冯建平有诗赞曰:“危危铁索岭,穹穹抱腹岩,最是惊魂处,人已崖上悬。”《大唐汾州抱腹寺碑》记载,铁索岭的铁索,始悬于唐代之前。唐代有名诗人贺知章当年就是从岩沟登云梯上抱腹寺,再由铁索岭上到岩顶的。抗日战争时期,游击健儿们经常身背机枪、地雷,肩扛食物攀铁索上下;并曾由这里护送到延安去的干部过封锁线;救援跳伞着陆的美国飞行员。铁索岭是连接晋冀鲁豫与革命圣地延安的一条秘密通道。

大唐汾州抱腹寺碑从抱腹岩沿“云梯”下行约四十五丈,到距沟底约三十余丈的一个方圆的小丘上,便可看见举世闻名的《大唐汾洲抱腹寺碑》。杨仲昌撰文,张晋书丹,僧人思本检校。碑通高九尺,螭首二尺五寸,宽三尺,厚一尺。碑文为隶书,字径一寸,24行,每行50字,共1200字。因年深日久,风化剥落70余字。碑两侧有唐、宋名人题记。曾向唐玄宗推荐李白的有名诗人贺知章题记中有“昔年与亲友俱登抱腹山数重,攀云梯……”的记述。可见此地原有“云梯”。攀云梯到抱腹岩,再绕行到铁索岭下攀二十一丈铁索到绵山上方,最后登上四丈高的摩斯塔,有通天云衢,青云直上。这便是开元二十年碑中所说的“云梯铁索”。碑文主要记述三国曹魏时,高僧迪公筹划经营开发绵山,魏明帝曹睿特诏建抱腹寺等情况。其书法结构宽舒,字迹古朴刚劲,有汉隶遗韵,为唐碑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棋盘洞在开元碑后距地面六尺。这两个长九尺,高六尺,深六尺的石窟,就是当年唐高僧志超与龙母下棋的地方。右窟内顶部有50个高六寸的石刻雕像,也是唐代文物。两窟内还有一些游人题留,也颇具文物价值。

五龙松五龙为绵山的地方保护神,五龙松是五龙的化身。唐高僧志超入山时,绵山为五龙占据。龙母已知志超为空王古佛转世,便与他在抱腹岩下棋盘洞内对奕,有意输掉绵山,让于志超。五龙兄弟暴躁气盛,对志超十分恼怒,就一起作法欲将抱腹岩推倒。高僧志超法力无边,右手托起岩顶,抱腹岩安然无恙。五龙战败归依佛门,成为绵山护法真神。从此五龙便化为五棵长生不老之松,永远镇守在这里。

金大定谢雨碑金大定十一年(1171),汾州一带久旱不雨,遍地灾荒,民不聊生。汾州军太守王琦久闻绵山龙王很有法力,有求必应,便在衙内摆案祷雨。果然,汾州地境一连数日大雨滂沱,百姓无不称奇感恩。后为感谢龙王降雨救灾之恩,王琦亲率汾州官员并百姓人等前来朝拜,并立此谢雨祭文碑。

大明正德碑邑人任九皐(曾任河北平乡县丞)撰文,强恕子书丹,郭海勒刊,大明正德十三年(1518)悟空、悟禅立石。碑文记载了当年重修空王古佛殿的缘由,介绍了唐代高僧志超成佛的故事,以及唐太宗李世民为感谢“善友解民倒悬”的恩德,于贞观十五年(641)农历三月十七上山朝拜,以及北宋宰相张商英朝山拜佛,明晋恭王朱冈主持重修空王古佛殿的经过。

明王殿当年高僧志超历经艰险,终于来到绵山聚徒弘法。但有很多野兽汲取了绵山之灵气,常出来兴风作浪,扰乱百姓。一次,释迦牟尼云游到绵山,看出志超定会成真,就命十大明王帮志超降妖除魔。志超成佛后,就托梦于百姓,在这里修建了释迦、明王殿。十大明王来到这里,又担负起了保护藏经楼中经书的职责。他们恪尽职责,降妖伏魔。明王受佛的教令而现出忿怒勇猛的形象,以降伏诸恶魔。之所以称明王,是因为明为光明之义,此佛以智慧而明,以智慧摧毁一切魔障。本殿供奉的明王有:一、焰曼得迦大忿怒明王,二、无能胜大忿怒明王,三、钵纳曼得迦大忿怒明王,四。尾觐那得迦大忿怒明王,五、不动尊大忿怒明王,六、吒枳大忿怒明王,七、你罗难拿大忿怒明王,八、大力大忿怒明王,九、送婆大忿怒明王,十、傅日罗播多罗大忿怒明王。该殿塑像为唐代风格,特别是三层悬塑,线条流畅,气韵生动,栩栩如生,堪称精品。

五龙殿五龙为绵山的地方保护神。大家请看,五龙个个位居正中而龙母却被供奉到了一边,这与古代以孝道为重的美德是相违背的。原来这有一段来历:高僧志超入山时,绵山为五龙占据。龙母知道志超为空王古佛转世,便与他在抱腹岩下棋盘洞内下棋,有意输掉绵山。五龙对此表示不满,殿内的塑像便出现了这样的情景。五龙想考验志超是否诚心向佛,便下起了漂泊大雨,大有将抱腹岩冲塌之势。志超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右手托起了岩顶,使抱腹岩安然无恙。现在五龙殿前岩顶还留有个巨大的佛掌印。这就是志超用手托山的印记。此殿为明代建筑。殿内还塑有五条龙,其中两条龙的爪里抓着人头。这里还有一个故事。从前这里有两个拦路抢劫财物的歹人,吓得百姓们不敢上山。后来,兴地村一个胆大的年轻人受众人委托,绕后山拜见空王佛。空王佛得知后,便命已皈依佛门的二龙去捉拿,二龙奉命行事,将两人捉拿到此。

毗卢殿正中供奉的是毗卢遮那佛的应身——释加牟尼及他的十大杰出弟子。他们分别是:摩诃迦叶、阿难、目犍连、舍利弗、须菩提、迦旃延、优婆利、罗睺罗、富楼那、阿那律;其中目犍连即目连,号称神通第一。

笑口常开过了塔林,可见一笑口常开的佛山。这是弥勒佛的化身,是年三月十七绵山庙会,弥勒佛赶来赴会。他曾率十二高僧站在此迎接各方佛祖。此后便留在绵山参禅打坐,后打坐之处便有了他们的化身。因弥勒笑口常开,故有“弥勒笑迎四方客”的故事。

最新山西临汾红色文化心得体会四

(景点概况)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曾经汇聚了明初上百方人的移民洪流。说到槐树,也就是国槐,在我国北方随处可见,但在山东、河南、河北等地,一提起槐树,许多人想到的是“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为什么呢?因为大槐树目赌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移民壮举,600多年来一直被千百万移民后裔作为“老家”的标志。

为了满足移民后奇寻根祭祖的愿望,早在1920_年,洪洞县民间就自发捐款据捐物,在古大槐树处修建了遗址公园。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现在的古大槐树处,已经成为集移民古迹、祭祖活动、民俗游览为一体的寻根祭祖圣地。

(“根”字影壁)这个八字影壁上面,雕刻的是民间的吉祥图案,中国有句老话叫“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一个人不论走到哪里、身居何地,都对“老家“有着深深的思念,对家的“根祖”有着情感的眷恋。影壁上这个大大的“根”字,就饱含了槐乡人民浓浓的桑梓之情,凝聚了大槐树移民后裔的悠悠思乡之意。

为什么这样说呢?请看这个隶体“根”字,不仅笔力雄健,而且隐含象形。“木”偏旁就像一个人昂首甩手走路的样子,象征现在的移民后裔纷至沓来,急切回到老家”的情景;“根”字的最后一笔,又像一个人正在迈步行走的脚,象征明代移民外迁时久久不愿落下的沉重步伐。

两旁的“饮水”、“思原”4个篆体字中,“原”字没有三点水,是因为在篆体字的结构中,原来的“原”和源头的“源”没有区别,同时又寓有回到故乡、追本溯“原”、不忘祖先之意。

(移民雕塑)这3组移民情景雕塑,形象地展示了大槐树移民的历史。元未的镇压农民起义、明初的“靖难之役”,造成了中原人口的锐减。战争过后,致使中原地区水、旱、蝗、疫等灾害连年发生,造成中原大地“赤地千里少人烟”。全国人口由宋朝顶峰时期的近1亿下降为元未的5000多万,其中的逃户、流民还占了一半。

明初的洪洞大槐树移民,是中国历史上官方有组织、有计划的最大的一次移民。山西作为重点省份,50多个县都有移民,主要迁往河北、河南、山东、安徽、北京,涉及今天的18个省、500多个县市。为了实施移民屯田的基本国策,明朝在山西派了3位国公、10位侯爷、1位伯爵、10位都督和1位指挥,也就是有20多位开国元勋、带兵将帅先后负责了大移民。

为什么山西会成为移民重点省呢?因为山西地势复杂,易守难攻。元未农民起义军虽然多次进攻山西,但是屡屡败北,客观上使得山西避免了长期战乱。加之山西风调雨顺,连年丰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口达到403.4万,比河南、河北加起来的378万还要多。山西又紧靠中原地区,所以就成了主要的移民迁出地。第二组雕塑体现的就是大槐树下老人在与他的子女依依惜别、旁边那位官员正在办理迁民手续的故事。

(过厅)过厅正中檐下,这首七律诗的上半部分“生生死死说前因,同是杨侯国里人。莫道源渊无考证,私家记述最为真”大意是说:移民们世世代代都在讲移民的故事,说他原先都出自杨侯国,这种说法不是没有依据,在收集到的大量民间家谱、碑记和地方志中,都有翔实的记录。

诗中的“杨侯国”就指洪洞县。西周时的洪洞即杨侯国,周康王封他的堂弟就是唐叔虞之子姬杼(zhu)为“杨侯”。遗址就在洪洞县城东南9公里的范村。范村附近出土过包括国家一级文物“杨侯鼎”在内的东周青铜器。

春秋时,晋国灭杨侯国改置“杨县”。秦汉以前,古人多以地为姓,杨县即后来的洪洞县,这里便成了杨姓最早的发源地。公元620_年即隋义宁元年,李渊、李世民父子起兵太原,南下霍邑(今霍州市),改杨县为“洪洞”,以壮军威,为的是取代隋朝杨广的统治。

在“古槐逢春”、“荫庇九州”这两间屋子里,我们从槐树照片、移民后裔的来信中,以感受到他们对老家的那份眷恋之情。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的建设,离不开每一位槐乡后裔的支持,这一片寻根祭祖碑林就是最好的证明。

(迁民壁画)相传首次移民,尽管朝廷给了每个人15亩地、1头牛、3年不用缴税收的优惠政策,但人们还是不愿离家迁往外地。于是,各地政府就用欺骗手法来强行移民。这一幅壁画就是根据记载和民间传说绘制的移民的悲惨情景。您看,画面上的老百姓都在哭喊,许多移民手折槐枝作为离别老家的念想。

后来的十几次移民,官府就不能再欺骗老百姓了,于是就采取了强制手段。请看,画上的大槐树旁边,是官府强迫人们登记、发放川资、办理凭照即户口迁移证的“办公桌”。各地官府还以男丁为主,实行“四口之家迁一,六口之家迁二,八口之家迁三”的强制政策,强迫人们迁往他乡。

(古大槐树处)眼前这座“古大槐树处”碑亭,建在第一代大槐树的遗址上。碑亭后边的茶室、牌坊,是槐乡父老于1920_年修建的。茶室是免费接待远方寻根的游子喝茶休息的地方。牌坊背额镌刻的“荫庇群生”4字,记载了辛亥革命时,大槐树让拱洞人民避免了一场兵祸灾难的故事。

许多移民后裔的家谱上,都记载有洪洞大槐树上的老鹳窝。民间还流传这样一首民遥:“问我祖先在何处?出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是因为当年移民外迁时,渐行渐远,房屋不见了,村庄不见了,最后看见的就是大槐树和老鹳窝,从那时起,大槐树、老鹳窝就成为移民记忆中最后的老家标志,成为了老家的代名词。

第一代古槐已不复存在,后人便以碑代树,世代水传大愧树下的历史故事。但是值得庆幸的是,在古槐遗根的东侧又同根滋生出了第2代、第3代槐树……它们和唐代的石经幢、树上的老鹳窝,都是移民记忆中的见证,移民后裔心中的丰碑。

其实,大槐树的后代早已远播全国、枝繁叶茂。直到今天,冀、鲁、豫各省的许多村庄人家都有一种习惯,就是把槐树看成吉祥树,种植在庭院里、大门口和大路两旁。槐树长大后,凡是老槐树都被视为“神树”而供奉。据说,这种习惯就来自当年移民“竞折槐枝”、迁到新居全家栽种的做法。600多年后,洪洞大槐树移民的子孙后代,已经遍布海内外,正如_同志来到这里说的:“全球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树后裔。”

(祭祖湖源)正是源于选种共同的“老家”认同和”老家”民风的波迁四方,才有了千百万移民后裔自发地回到洪洞“老家”寻根祭祖。每年的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洪洞槐树都要举办大型祭祖活动,前来寻根祭祖的人络绎不绝。供奉有1230个移民先祖姓氏牌位的祭祖堂,便成了移民后裔虔诚进祭的“圣殿”。

祭祖堂正北的献殿,在古代是祭祀场所,里面的祭坛和祭祀表演,既可以体验祭祀文化,也能够提供祭祖服务。祭祖堂东边的望乡阁和西边的溯源阁,分别是品一品家乡水、叙一叙老乡情、选购一些“老家”物品的地方。

各位也可到民俗游览区体验一下移民先祖的生活情景,或者到移民实证馆,看一看迁民圣旨、府县官印、移徙执照、洪武通宝和永乐通宝。尤其那些买卖契约、分家文书、家谱、神抵、牌位、碑碣等,仿佛仍在显示着迁民们对“老家”的深深思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