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安徽淮北防震讲座心得体会怎么写 幼儿园防震演练心得体会300字怎么写(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30 12:12:11 页码:13
安徽淮北防震讲座心得体会怎么写 幼儿园防震演练心得体会300字怎么写(4篇)
2022-12-30 12:12:11    小编:ZTFB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对于安徽淮北防震讲座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徽州古城(2)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府治今歙县,从此历宋元明清四代,统一府六县,明清时徽商称雄中国商界500余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

徽文化也成为中外学者重点研究的中华三大地域文化之一。1987年,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黄山市。今黄山市下属的徽州区长期来一直为歙县地治,于1988年1月划歙县7个乡镇成立。歙县徽城镇古为徽州府城。

徽州“一府六县”格局始于唐大历五年(770年)。

自从晋太康元年(280后年)新安郡辖黟、歙、海宁、黎阳、遂安、始新六县以后,历有变动。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年),黎阳县并入海宁县,新安郡辖歙、黟、海宁、遂安和始新五县。梁普通三年(522年),划吴郡寿昌县归新安郡。梁承圣二年(553年),分海宁、黟、歙三县各一部分置黎阳县,四县划出新安郡置新宁郡,治所海阳。陈天嘉三年(562年)新宁郡并入新宁郡,辖歙、黟、海宁(黎阳县并入),始新、遂安、寿昌六县。隋开皇九年(589年),罢新安郡,废黟、歙二县入海宁县,划归婺州管辖。开皇十一年复黟、歙二县,置歙州,州治黟。开皇十八年,改海宁县为休宁县。隋大业三年(607年),改歙州为新安郡,领休宁、黟、歙三县,郡治休宁县万安山。唐武德四年(621年),改新安郡为歙州,州治歙县。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划休宁县西乡和乐平县怀金乡建婺源县,属歙州。永泰二年(766年),划歙、休宁二县地设归德县,划黟县赤山镇和饶州浮梁县一部分设祁门县,划歙县华阳镇设绩溪县,均属歙州。大历五年(770年),废归德县,地复归歙、休宁二县,州领黟、歙、祁门、休宁、婺源、绩溪六县。形成徽州一府六县格局。

徽州婚嫁:旧时,徽州婚嫁严格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般有九道程序:说媒、行聘、请期、搬行嫁、开脸、迎亲、拜堂、闹洞房、回门。说媒者一般为年长女性,称"媒婆"。行聘俗称"送担",女方接礼后当天回礼,婚事即定。定亲后,由男方选定结緍日期通知女方,称"请期"。请期后搬行嫁。迎亲当天,由姑妈或舅妈用两根丝线把新娘额头的汗毛绞去,谓之"开脸",亦称"拉面"。接着便是迎亲、拜堂、闹洞房。婚后第三天,新郞陪同新娘回拜父母,谓之"回门"。此为"明媒正娶"。另有童婚、纳妾、抢亲、入赘、冲喜、灵前婚等特殊婚姻形式。20世纪50年代后,父母包办婚姻逐渐被自由恋爱代替,婚事简办。80年代后,有采取旅游结緍和集体婚礼形式的。

徽州人杰地灵,不仅以神奇美妙的自然景观名播中外,更以灿烂辉煌的徽州文化著称于世。东汉、西晋、唐末、北宋时,有四次北方强宗大族的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中原文化,而徽州文化则是对中原文化的最杰出的包容整合。它的全面崛起始于北宋后期,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和风格。如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徽商、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等。徽州所出的著名学者和杰出人物,如秋空繁星,不可胜数。国内外学者对徽州问题的研究,始于本世纪30年代。80年代后,以研究徽州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徽学“(或“徽州学”)概念广为传播,国内及美、日、朝、新加坡等国都相继成立了专门的研究组织或机构。90年代后,徽州文化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徽学”被誉为与敦煌学、藏学比肩而立的中国三大地方学之一。

徽州向号“八分半山一分水,半分农田和庄园”。境内群峰参天,山丘屏列,岭谷交错,有深山、山谷,也有盆地、平原,波流清沏,溪水回环,到处清荣峻茂,水秀山灵,犹如一幅风景优美的画图。“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多少文人墨客对她产生了念慕之情,有的游客甚至“爱其山水清沏,遂久居。

对于安徽淮北防震讲座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记得在中学时学过欧阳修的千古名文——《醉翁亭记》,并且还要背诵的。

醉翁亭地处安徽省的滁州市郊,坐落在琅琊山的半山腰上,是中国四大名亭之首。与北京先农坛的陶然亭、湖南长沙的爱晚亭、浙江杭州的湖心亭,共同构成了中国“四大名亭”。

去年,我们全家和我的父母一起来到安徽滁州的琅琊山,慕名来参观醉翁亭,从家出发,用了两个半小时的车程,就来到了琅琊山的半山腰上。

入得山门来,沿着琅琊古道步行。道路两旁,苍翠蓊郁的大树遮天蔽日,浓荫幽静,满目苍翠。耳边不时地传来几声鸟儿清脆的鸣叫,给静谧的古道凭添了几分生气。 记忆最深的就是那潺潺的流水声了,顿觉浑身清凉舒爽,好似清泉直落入了心头。再看身旁那葱郁的山峦,峰回雾绕,十分壮观,恍惚中进入了空灵境地,原本叽叽喳喳闹个不停的女儿也屏住了呼吸,悄声细语生怕惊动了林中的生灵。

忽然我们看到一座湖。湖三面环山,拢翠叠秀,正合《醉翁亭记》里“蔚然而深秀”的意思。我们还在迟疑,于山路弯处正看见一方石刻“深秀湖”。

沿湖北行,站在一座古老的石桥上翘首望去,只见上翘的亭角掩映在苍翠之中,“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穿过拱门进去,给人的感觉是里面很狭窄,照相都很难取景,往里走,就是一代文宗欧阳修的塑像。“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山水之间也。”写得多美。

亭的旁边有一整块巨石,上边刻着 “醉翁亭”三个大字,碑石顺山斜卧,有如欧公喝的烂醉后醉到之态。在它的后边,一块小的石块上刻着“二贤堂”。这“二贤”我想这二贤其中一位指醉翁欧阳修,而另一位又是谁呢?怀着仰慕的心情在碑石旁徘徊许久,不知不觉,《醉翁亭记》又在心中回荡,情不自禁轻轻地脱口而出,“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继续往上走去琅琊寺,据说是中国最古老的无梁殿,父母进去参观了,而我们三人最后爬到了山顶一个叫南天门的寺庙,上面风很大,进去后又烧香又拜佛。下山的路上,才觉得肚子饿得咕咕叫,以最快的速度下山吃饭。

夕阳西下,听着脚下泉水叮咚,清冷悦耳。苍山、古树、曲桥、小亭,寺庙,禅音构成了一幅美伦美奂的山水画卷。醉翁亭,值得一游……

对于安徽淮北防震讲座心得体会怎么写三

欢迎大家来到安徽,下面就让我来介绍一下我的家乡吧!

我的家乡居住在偏北地区,全省南北长约570公里,东西宽约45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45%。我家乡的名字还有来历呢,我的家乡也就是安徽,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始建省,因最初江南左布政使司地辖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凤阳七府,及滁、和、广(德)三州。

官方文书便简称为“安徽宁池太庐凤滁和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其后又成为“安徽布政使司”,最后从安庆、徽州各取两个首字,简称“安徽”。安徽地名由此出。东周时期安庆是古皖国所在地,“皖”为“美好”之意,“皖山皖水”意为“锦绣河山”,安徽省简称“皖”即由此而来。

我的家乡还有好多美丽的风景线,比如我们的首都北京的八达岭长城,它居住北京市延庆县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八达岭长城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一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向游人开放最早的地段,八达岭景区以其宏伟的景观、完善的设施和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而着称于世。八达岭长城还有一个传说。

传说:“十口金镢露着袢,十口金锅露着沿,百样草药到处见。”这是流传在八达岭上的歌谣。怎么回事呢?有一段故事传说。秦始皇修长城时候,征集了全国各地的民工和能工巧匠。北方人还好说,特别是南方人来到北方,不服水土,再加上吃不饱,劳动又重,死的人就多了。

阎王小鬼把死在长城上的魂拘去,到城隍庙里注销户口。城隍爷打开户口簿,挨个一查,说;“这些人都不到死的岁数,不能注销。”小鬼回禀阎王,阎王来找城隍说理,说他们已经死了,填了长城馅,为什么不给注销户口?城隍说:“他们寿数未尽,根本就不该把魂拘来。”俩人各说各的理,谁也不服谁。没办法,就去找玉皇大帝打官司。玉皇大帝听了俩人争执的理由,官司一时不好断,就让他俩先回去,然后让太白金星下到凡界去做调查。

太白金星变化成一个老头,来到长城上一了解,确是死人太多,冬季一日上千,夏季一日上万。死的原因,主要是两个:一是吃不饱,二是活太重。同时还了解到修长城是为了防御外族侵略。太白金星回天禀告了玉皇大帝,玉帝为了拯救民工,加速长城的工程速度,就派老君爷和药王爷下凡。老君爷造了十口金锅,十把金镢,这两样可是宝贝。

那十口金锅煮上饭,不管有多少人吃,也吃不完。民工们再也不饿着肚子干活了。那十把金镢更是厉害,不管多大的石头,用金镢一比划,一块四棱见线的大石条就出来了,民工们再也不用费力开凿石条了。药王爷为了治民工们的病,就在长城内外撒下了许多药籽,长出了许多草药,什么柴胡啦、知母啦、苍术啦,不下几十种,民工们有了病,一吃就好。

有了这几样宝贝,工程速度果然很快,不久,就把万里长城修好了。那十口金锅,十把金镢,老君爷没收回去,一直就在八达岭埋着,光听说露着沿,露着袢,就是谁也找不到。药材可是到处都有。回头再说阎王爷和城隍爷的官司。修长城的民工,阳寿未尽,本来就不该死,不应把魂拘去,玉皇大帝断的是城隍有理,阎王无理,阎王的官司打输了。

所以后来,人们给城隍修了庙,叫城隍庙,给玉帝修了庙,叫玉皇庙,也给老君修了老君庙,给药王修了药王庙,唯独没人给阎王修庙。不知旁处有没有,反正围绕着长城八达岭一带没有阎王庙。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到现在,至于那几件宝物至今还没有发现。这就是我的家乡,这就是我的家乡——美丽安徽!

对于安徽淮北防震讲座心得体会怎么写四

各位游客: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安徽国际旅行社向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是此次旅行的导游王平,大家可以叫我小王。今天呢,就由我小王带领大家参观江南诗山--敬亭山,相信我小王在这次旅途中能为大家做好服务,让大家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敬亭山吧,它是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我省首批风景名胜区,原名昭亭山,又称查山,晋初时,为避晋文帝司马昭名讳而改名为敬亭山。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敬亭山的东大门,也就是文化休闲广场。我身边的是雄狮:它脚下踩着球象征着一统世界;朋友身边的怀抱幼狮意味着母仪天下...广场中央有两座石牌坊。山门坊正面刻有“敬亭山”三个大字是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楚图南题写的,两厢刻有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和陈毅的《由宣城泛湖东下》,山门坊背面《江城如画》取于李白的“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广教寺双塔。双塔建于北宋绍圣三年(1096),两塔东西双峙,形制基本相同。(其实,大家有没有发现东塔要稍大一些?)两塔均属方形可登临的仿木楼阁式砖塔,外观7级、高17余米。建双塔的砖行规格有近白种,颜色为青、灰、红、黄,相传是广教寺僧人化缘而来的,顾形制色彩各异。双塔均没有塔刹,1987年国家对双塔进行修缮时,由于没有找到两塔刹的原状资料,一直保留了原样。双塔为佛塔,江南雨水多,不可能没顶刹。1988年在修塔时,发现孔洞内尚遗存有捎脚的木质构件,初步分析,双塔顶刹可能毁于火或雷击。

沿着景区道路,大家可以看到两侧散布的诗文碑刻。敬亭山虽为诗山,但由于这里没有悬崖峭壁,无处勒石铭文,所有的历代诗文都散见于各个诗文集中。当代的国内知名书法家、文学家,也纷纷踏至而来书赐敬亭山。

沿着道路向前走,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敬亭绿雪”茶园,传说古时有位绿雪姑娘,心灵手巧,制出的茶如兰之馨,开汤后杯中白毫如雪花纷飞,杯顶如见祥云升腾。后因城里权势者抢茶园并要霸占绿雪姑娘,姑娘坚贞不屈,纵身跳下山崖。人们为纪念她,把敬亭山茶改为“敬亭绿雪”。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的这片苍翠的竹林中,埋葬着一位1200多年前美丽的皇姑,也就是大唐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妹妹、武则天的孙女、太平公主的侄女--玉真公主,皇姑怎么会埋葬于此呢?这里还有一个凄美动人的故事!

历史上说,玉真公主不但美丽绝伦,而且才艺过人,尤其是丹青。她师从吴道子写得一手好丹青,深得吴道子的青睐。那一年,李白从西蜀进京,一路走来,诗名张扬,到了京城已名声大躁,长安城内无人不知风流才子李白的大名。李白结识了吴道子,倾倒于吴道子的画下,吴道子也为李白的诗倾倒。玉真公主因吴道子认识了李白,更加仰慕不已,便和吴道子一同向唐玄宗推荐,李白便被授予翰林供奉。后来李白在宫中得罪了杨玉环、杨国忠、高力士,最终被唐玄宗“赐锦还乡”李白走后,玉真公主心如死灰,便离开皇家进了道观。后来得知李白离京去了宣城,心中便有意到宣城追随李白。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发生,玉真公主独自一人南下宣城寻访李白,谁知到了宣城李白已被永王李嶙邀至金陵参加平叛大军,玉真公主便在敬亭山的一座道观卜静室出家,道号持盈。纪念后不辛病故,葬在了敬亭山。有人说李白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名句就是对玉真公主的思念。

各位朋友,我们沿着这条小路向上看到的这口井就叫虎窥泉。相传玉真公主去世后,原来卜静室的一口甘泉便干涸了,山上的饮水便成了问题。一日,寺内方丈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只老虎从空中落在庙前,用爪子在地下抓了几下便有水出来了。方丈惊醒,立刻亲自去寺前察看,果然见不远处有一虎爪印,下有水渗出,于是派人在这里挖井,掘至一丈五尺,便有甘泉涌出,于是此井取名“虎窥泉”。

看完井啊,我们要去看洞了,这个洞叫神仙洞。据说元朝末年,洞中住一长老俗名金碧峰。传说当年朱元璋在江南和元军作战,攻克宣城后,听说静亭山有一个活神仙能掐会算、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便带着随从上山寻访。找到了神仙洞,见到长老,朱元璋便上前拜谒。长老闭目不语似未听见,再拜,又不见反应。朱元璋大怒,亮出大刀喝道:“你知道有杀人的将军吗”?长老微微睁开眼睛不慌不忙达到:“你知道有个不怕死的和尚吗?”朱元璋心中大惊,于是立即长跪谢罪。长老这才起身扶起朱元璋。两人落座后,长老仔细分析天下大事,为朱元璋建立元朝提出了不少建议。朱元璋在洞中与长老谈至深夜。天明时,朱元璋醒来发现长老不见了,只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金陵紫气,虎踞龙盘,一统天下,南面称王”,朱元璋后来迁都南京。

好了,各位朋友,看了这么多的风景,听了这么多的传说故事,不知玩得如何。今天的游览到此为止,短暂的相逢就要结束了,挥挥手就要和大家告别,非常感谢大家一路上的支持与配合,在这分手的时刻祝大家一路顺风,早日回到自己温暖的家。同时也希望回到家乡后,偶尔翻起中国地图,想起曾到过这样的小城,对那里有这样或那样的回忆,曾经有过这样的小导和大家度过短暂的时刻,留下了或多或少的记忆。在这里我只有对大家说“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最后,小王在这里祝大家一路顺风,工作顺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