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敬老节心得体会和方法(优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02:13:51 页码:8
敬老节心得体会和方法(优质9篇)
2023-11-19 02:13:51    小编:ZTFB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对自己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从而更好地发展个人潜力。写一篇较为完美的心得体会,需要有清晰的思路和条理。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敬老节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一

虽然参加了很多次志愿服务,但到敬老院还是第一次。这次有幸跟随学院青协一起来到沙桥敬老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老人的眼泪。在敬老院,重要的是把善良和爱传达下去,我自身的快乐传达给老人们,老人们对我们非常热情,在我们擦玻璃时,老人们担心的让我们在椅子上小心一点,不要伤着自身,我们陪他们聊天时,他们急切的让我们坐下来,和我们说过去的事,和我们讲他们的儿孙,他们脸上的骄傲和幸福让我很感动,临走时,一个爷爷和我们拍了合照,快结束时,他拉着我们的手,问了我们是家哪里的,来了这就和到家了一样,没事一定要多来看看他们,爷爷非常激动,看着他的眼泪,周围的我们也都哭了,我们体会不到爷爷的难过,但我们可以体会到爷爷的无能为力,他希望出去转转,但他没有能力了,他希望我们多来看看他,又希望我们好好学习不要耽误功课,有些心情难以溢于言表,我希望以后多去看看爷爷奶奶们,尽自身的力量不让他们感到孤单。这次志愿服务活动给我带来的感触很深,希望以后可以多参加此类活动,尽自身的绵薄之力。

尊老敬老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今天这个物质愈加丰富的时代里,中年一代的人们却工作日益繁忙,无暇顾及到身边的父母。因此,现在的社会有了很多内心孤独无依的老人。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就非常有义务来担起这个社会责任,继续发扬这个延绵千年的传统美德。

敬老节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二

第一段:引言与背景介绍(字数:200字)。

敬老日是一个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节日,旨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倡导尊敬和关爱老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深感老人的伟大和可敬之处。他们是社会的智慧库,是家庭的栋梁,是我们的生活导师。敬老日给予我们一个向老人致敬、表达感激的机会。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与老人们共度了愉快的时光,也深受启发和教诲。

第二段:感慨敬老日活动的意义(字数:250字)。

在敬老日这天,学校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让我们与老人们共同参与。我们学生为老人们献上了自己动手制作的礼物和贺卡,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祝福。与此同时,我们还与老人们围坐在一起,一起品尝美食,聆听着他们的故事和经验。通过这些活动,我深深地感慨到,敬老这个行为并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每个人都将老去,我们应该时刻铭记并感谢老人们为社会做出的贡献,用心去照顾他们,让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第三段:体会到老人们的伟大与智慧(字数:250字)。

在敬老日活动中,我结交了许多可敬的老人,他们慈祥的面容和智者般的眼神让我倍感亲切。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老年人的智慧与经验是无法取代的。他们对人生的理解和对世界的观察,让我受益匪浅。他们积累了大量的阅历和智慧,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生活的真谛和价值所在。与老人们的相处也让我更加懂得了尊重和理解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思考方式,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观点和习惯。

第四段:将敬老之心融入日常生活(字数:250字)。

敬老日的活动让我深感到敬老之心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时刻都应当保持的品质。我发誓要将敬老之心融入日常生活中,常常与老人们交流和交往。在家庭中,我会尊敬爷爷奶奶的意愿,尽可能的为他们提供帮助和关爱。在社会中,我会尊重陌生的老人,主动给他们让座或帮助他们。通过这样的行动,我不仅可以传递敬老之心,也可以激励身边的他人加入到敬老的行列中来。这样的举动会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也会让老人们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尊重和关爱。

通过参与敬老日活动,我体会到了敬老之心所包含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尊重和关爱老人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的礼貌,更是一种道义的责任。在学校和社会的关怀下,老人们的笑容洋溢着幸福和满足,满怀感激的眼神令人动容。敬老日活动不仅让我体会到了尊敬和关爱的力量,也引发了我内心对老人们的敬佩之情。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发自内心地尊敬和关爱老人,让他们安享晚年,共同创造一个温暖和谐的社会。

敬老节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三

星期六上午,在徐老师和吕婉琪妈妈的带领下,我们一行18人徒步来到了松涛敬老院看望老人。

我们首先来到了第一个院子里。许多老人都坐在椅子上,有的在看电视,有的在聊天。看到我们来后,他们疑惑地看着我们。队伍解散后,大家蜂拥而上,争着把自己带来的食品送给老人们吃。有些老人高兴地接受了我们的食物,我们看见老人开心地笑着,我们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啦。有些老人则摆摆手拒绝了,经过我们一遍遍地解释,大多数的老人都接受了。有些老人想接受我们的食物,可是他们因为有病不能吃。我们都为这些老人感到惋惜。我们虽然少吃了自己爱吃的食品,但是我们看到老人们的笑容,幸福感就油然而生。

接着,我们去了另一个院子。这里的老人有的坐在椅子上,有的在打麻将,还有的在看电视。大家都把手中的食品献给老人们,他们看到我们这么热情,愉快地接受了我们的食品。笑容再次洋溢在我们脸上。

我们又回到了第一个院子里。老师让我们打扫这个院子的卫生,话音刚落,我们就开始分工行动了。有的扫地,有的泼水,我们王宇琦一起泼水。我把盆子接满了水后,端着盆子站在灰尘比较多的地方,王宇琦来泼水。后来,我们就把盆子放在地上,我们俩一起用手往外泼水,尽量使泼水的范围大一些。等到盆子里的水不多时,我就会端起盆子,直接泼到路上。我们俩的裤子和鞋子都湿了,可是我们的心里却非常高兴。

接着,一些同学去给老人捶捶背、聊聊天。徐儒轩和卞婉珍还为老人们表演了吹笛子。老人们都开心地笑了。其中一位老人在我们来的这段时间里哭了好几次,这位老人一定不是伤心地哭了,而是幸福地哭了。

时间不早了,我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敬老院。虽然大家都很累,但是还是都坚持徒步走到家。这次活动不仅培养了我们的爱心,还锻炼了我们团结、自主的能力,使我们更加坚强。

敬老节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四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关爱老年人、敬重老年人俨然成为了社会的一种共识。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尊老敬老传统美德,我积极参加了一次关于去敬老的活动,通过亲身的实践,我深深体会到了敬老之美。以下是我对这次活动的感悟和心得。

首先,敬老是一种美德,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活动中,我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一起去了老年福利院,参观了老年人的生活环境,陪他们聊天、扶着他们散步,还为他们献上了自己动手做的小礼物。通过和老年人的交流,我深刻体会到了他们朴实、真诚的待人之道,他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敬老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心态,只有心中充满了对老人的敬仰和感激,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实践敬老之义。

其次,敬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可以通过社会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爱来衡量。在我们国家,敬老文化悠久,从古至今,敬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竞争压力的增加,年轻人对老年人的敬意逐渐减少,甚至出现了对老年人不尊重、不关心的现象。这时,我们应该通过去敬老的活动来唤起年轻人对敬老的意识,提高整个社会的敬老素质。

再次,敬老可以带给我们更多的收获。通过活动,我和老年人建立了了深厚的情感联系。他们给了我许多珍贵的人生经验和智慧,让我受益匪浅。例如,曾经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告诉我如何对待生活的困难和挫折,他说:“人生即使遇到困难,也要保持积极的态度,相信自己总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这番话让我深受鼓舞,让我明白了困难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的心态和对待问题的态度。通过与老年人的交流,我不仅学到了为人处世的道理,也收获了一颗感恩的心,懂得了要时刻关心和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最后,敬老意味着我们对自身未来的尊重和关爱。当我们年轻时,我们应该时刻意识到,我们总会成为那个需要被敬重和关爱的老年人。就像曾经有位长者对我说的那样:“年轻人应该懂得,你今天对待老年人的方式,也许就是将来你被尊重的方式。”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要坚持以自己所希望的方式对待老年人,这样才能在未来得到自己所期望的尊重和关爱。

通过这次去敬老的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敬老之美,明白了敬老的重要性。敬老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它让我们得到了更多的收获,同时也提醒着我们对自己未来的思考。我愿意将敬老之情传递下去,将爱心和关怀不断传递,让我们的社会充满温暖与希望。

敬老节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五

今天下午我们班组织了个活动,全班同学去敬老院和老人聊天,看望他们。

首先我们需要带去一些东西,我们班的同学在前好几天就开始筹资啦。我们挨宿舍去收废瓶子、报纸,然后再卖了当经费,好像卖了一百对吧,我们买的肥皂、洗衣粉、毛巾、蚊香,虽然这些微不足道,但也算是一份心意吧。

下午出发之前班主任给我们开了一个小会,也算是对期中的总结和对期末的期待吧,之后两点时我们出发了。那天正好下着雨,而且下了一整天,我们都是打着伞去的,路不是很远,十几分钟后我们便见到了那个敬老院_老年公寓_说实话,那的环境真不错,在那养老也是个选择,而且还有温泉呢。就是那的费用很贵,一个月要一千多吧,也不是一般农民能住得起的。

我们到了那先照了张集体照,留个记念呗!我们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的,一开始我们敲了两位老人的`门,可能是在休息吧,没有人回应,之后第三位老人便是和我们一起聊了两个小时的了。我们主要围着高考谈论了很长时间,时间过得很快,当然中间我们也出现过没话说的尴尬局面,但老奶奶总是会找到些话题,也许她很久没聊过天了,但我觉得她还是在为我们保面子。四点半多结束了聊天,我们出去了,发现有些同学已经出来啦,还刚进门,我就看到了一位老奶奶,她正在弹钢琴。一个年轻的老师对我说那个奶奶会弹很好听的钢琴曲,我想她年纪已经是82岁了,还能坚持弹琴啊,真不容易。我问奶奶从什么时候开始学琴的,奶奶说是从80岁开始学的,我听了听她的乐曲,我觉得她弹得比我弹得还好,一看原来只有右手在弹啊,我是用两只手弹的,看来姜还是老的辣呀。

接着,我给老奶奶他们弹曲子,我弹了大约五首曲子,他们都拍手拍得可响了。电子琴和钢琴我都弹了,我在弹钢琴的时候总不习惯,因为它高了一个八度音,而且还要力度,我把这两个要求牢牢地记在心里面,但是总是记不住,记住了这个就忘记了那个,在我弹得时候,甚至不知道哪个是中心的c,还是老奶奶给我指出来,老奶奶真厉害。

弹完了琴,我给老奶奶们讲了故事,都是笑话故事,逗得奶奶们笑得嘴都合不扰了。一个穿深绿色衣服的老奶奶给我端了杯桔汁说:“天太热了,喝点水吧!”但是我只喝了一口,就接着给他们讲故事,讲到第六个故事时,我又喝了一口,讲完第八个故事时,我又喝了一口,九个故事全部讲完了,我觉得口实在太渴了,一下子把桔汁全部喝完了。老人望着我这个“小水牛”,乐的哈哈大笑。

最后,那位弹琴的老奶奶带我去参观了她的房间吧,奶奶说她的房间在七楼,于是我们乘了电梯开到了七楼,到了老奶奶的房间,奶奶给我几粒糖,我说不要,她不肯,于是,我只能要了一粒糖。奶奶还给了我一个大苹果,我再一次说不要,但她又塞到我手上,可真热情啊。

一天过得很快,当爸爸带我离开的时候,我对老奶奶们依依不舍地说:“再见,我以后肯定再来!”

敬老节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六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敬老院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敬老孝老,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也是我们的社会所倡导的美好品德。一个人没有孝心,就无法在这个社会上立足。我可以很自豪的说我的亲人和我都是有孝心的人。

人们常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可姑姑们就跟没嫁似的,至今和奶奶、爷爷的感情深厚。每一次母亲节时大姑都会备上精心挑选的礼物,来到奶奶家。而每次奶奶就像赔了多少钱似的,直啰嗦,硬是不收,不过最终都是以不辜负大姑的一番苦心,无奈之下的收下礼物。大姑还总是依靠自家是做买卖的,给爷爷奶奶买价格低廉、质量又好的电器、交通工具等。小姑婆家是卖牛肉的`,每次来爷爷奶奶家都会给爷爷奶奶带来美味可口的牛肉,让爷爷和奶奶享尽口福。而我的爸爸每次从外地回来都会带许多鲜美的羊肉,给爷爷奶奶做羊肉汤喝。

可惜我们小孩儿没有能力挣钱,但我们会用包含着尊敬和敬爱的种种语言来“讨好”爷爷奶奶,他们都会不禁乐呵呵地笑起来。虽然我不会下厨,但我会帮爷爷奶奶添柴。每次饭后我总是不由自主的收拾饭桌、扫扫地,摆放椅子。我还会给奶奶讲我上学时所发生的一切趣事。每次奶奶都乐开了花,更加有活力了。

20xx年正月初,爷爷虽说小病一场,可是惊动了我们一大家子人。该出钱的出钱,该出力的出力。小姑不顾工作忙,大姑不顾店里生意,都一心的照顾爷爷。就连我们小孩子都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陪伴着爷爷,给爷爷带来欢乐。爷爷在家人们无微不至的照顾下,渐渐地康复了。我想这就是亲情的力量吧。

“百善孝为先”,以前我和家人做到了,今后我还会继续和亲人们一起做下去,做一个有孝心的人。

敬老节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七

在现代社会,随着老龄化的迅速加剧,敬老问题更加凸显。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和尊敬老人?在学校的教育中,“敬老书”是一本不可或缺的读物,本着对老人的敬重和尊重的态度,我认真阅读了这本书,并从中深感敬老之情,下面,我将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第二段:认真品味。

无论书中的故事是现实中还是虚构的,它们都反映了敬老之道,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启示。其中故事中讲的中国传统道德良好的高雅风范,对我们的精神世界和道德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些故事真实可信的描述,让我了解到老年人的内心世界与需要,进而更好的照顾他们,及时的关心他们和呵护他们。

第三段: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敬老书”另一个要点在于它强调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这些故事,深入的描绘中国古代的礼仪文明,使我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阅读中,我找到了许多以前我不知道的知识。尤其是“敬老尊师”这一传统文化的深层含义,让我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深远内涵,也更加坚定了我作为一名中国人应该为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而自觉贡献的决心。

第四段:坚定了敬老心。

这本书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敬老之心。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我也注重爱护老年人。在公共场所中,我主动让位老年人或保持队形;在家里,我给长辈递上水杯或者帮着做家务等。这些小小的举动也许不够明显,但是它们明确地体现出我的敬老之情,同时也使老年人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爱护,可以说我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家风制度。

第五段:总结。

总之,“敬老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进一步增强了我对必须要尊重老人的道德信仰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使我提高了敬老的意识和责任感。未来,我将会在继续生活和学习中,继续坚守对老人的尊重,并不断增强自己的道德理解和文化自信。同时,我也愿意呼吁更多的人也加入到“敬老文化”这条路上来,让我们一起成为一个爱老人的群体,努力着为社会和谐做出贡献!

敬老节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八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敬老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敬老不仅是一种价值观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社会责任。作为一位年轻人,过去的我很少关注和实践敬老观念,但是随着个人经历和思想成长,我深深地认识到敬老的重要性。下面,我将分享我对敬老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重视老人的身心健康。敬老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例如关心老人的身心健康。很多老人身体功能下降,日常生活必需品无法自理,因此,我们需要关注老人的饮食、起居、心理状况等方面。比如,为老人做些温馨的饭菜、散步、聊天或者陪伴他们打牌。这些小而细的关注会让老人感受到一份温暖和关怀,也能够维护老人的身心健康。

第二段,尊重老人的人格尊严。敬老不仅是对老人身体的关爱,更应该尊重老人的人格尊严。老人经历过风风雨雨,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智慧。我们应该学会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想法,不要把老人的意见视为无所谓。比如,当我们在外想帮忙给老人购物时,可以询问老人的购物需求,而不是直接请示,这样既体现了我们的关心,更尊重了老人的意愿。

第三段,提供娱乐和文化生活。敬老观念也需要我们为老人提供娱乐和文化生活。老年人来到晚年,自我娱乐和文化需求有时候不亚于年轻人。我们可以邀请老人一起看电视或者电影,听音乐,一起做手工或者文艺活动。这些生活中的小事情,能够使老人感受到生活的过程,开拓自身的兴趣爱好,减少孤独感,提高老人的幸福感。

第四段,重视老人的职业和社会经历。对于退休老人来说,他们的职业和社会经历是他们自豪和教育子孙的渠道。在与老人交流中,我们不仅要尊重老人的职业经历和工作技能,还要倾听他们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等问题的看法。在老人的角度看问题,有时候可以得到更为深刻的理解。老人的职业和社会经历是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的。

第五段,敬老是逆向思维的体现。长久以来,我们习惯意识到年轻人是主要的社会资源,而老人则被视为群体之一。我们忽略了社会价值观的变革,忘记了老年人在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敬老不仅能够回归到对老人本身,同时也是逆向思维的体现,是我们反思过去的价值观念和现实情况的表现。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自己的价值观念,加大对敬老观念的投入和推广,为家庭和社会提供更为美好的幸福生活。

总之,敬老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只有将敬老观念贯穿到个人思考和行动中,我们才能更好地体现社会主流价值观并唤醒中华民族的爱老传统。针对老年人的身心状态和需求,做些关爱和照顾;尊重老人的人格尊严,让老人在日常生活中深刻感受到人的尊严;为老人提供文化活动和娱乐方式,让他们更好地度过晚年。将敬老变成个人行为的常态,不仅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落实人文关怀,也能够有助于整个社会氛围的洗礼和升华。

敬老节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九

今天下午我们班组织了个活动,全班同学去敬老院和老人聊天,看望他们。

首先我们需要带去一些东西,我们班的同学在前好几天就开始筹资啦。我们挨宿舍去收废瓶子、报纸,然后再卖了当经费,好像卖了一百对吧,我们买的肥皂、洗衣粉、毛巾、蚊香,虽然这些微不足道,但也算是一份心意吧。

下午出发之前班主任给我们开了一个小会,也算是对期中的总结和对期末的期待吧,之后两点时我们出发了。那天正好下着雨,而且下了一整天,我们都是打着伞去的,路不是很远,十几分钟后我们便见到了那个敬老院,说实话,那的环境真不错,在那养老也是个选择,而且还有温泉呢。就是那的费用很贵,一个月要一千多吧,也不是一般农民能住得起的。

我们到了那先照了张集体照,留个记念呗!我们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的,一开始我们敲了两位老人的门,可能是在休息吧,没有人回应,之后第三位老人便是和我们一起聊了两个小时的了。我们主要围着高考谈论了很长时间,时间过得很快,当然中间我们也出现过没话说的尴尬局面,但老奶奶总是会找到些话题,也许她很久没聊过天了,但我觉得她还是在为我们保面子。四点半多结束了聊天,我们出去了,发现有些同学已经出来啦,还有些同学出门时给了很多糖。

不得不说,这些老人很热情,他们都--十的高龄了,但心态还那么好,真挺佩服他们的。

中国大学生辩论赛的决赛讨论的就是该不该把老人送到敬老院去,对于这个问题,我也不好回答,也许太多的是非,太多的无可奈何。当然我希望自己活得美满,我也希望父母生活幸福,而这幸福是我们带给他们的,所以我会努力的,带给他们幸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