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最美医生周南心得体会和方法(通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23:26:59 页码:12
最新最美医生周南心得体会和方法(通用9篇)
2023-11-18 23:26:59    小编:ZTFB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理清自身的思路和目标。写心得体会时,我们要合理安排篇幅和结构,确保内容的条理清晰和层次分明。看看下面这些心得体会,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和灵感。

最美医生周南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一

如果留在北京,我会成为一名呼吸科大夫,我会做科研、评教授、退休、在院子里散步。

可是,这样的未来能一眼看穿……而西藏有无穷的未知和无限种可能,我热爱未知。

这是“中国好医生”周南。

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的一句话。

她放弃优越的城市生活。

扎根雪域高原的事迹。

曾经感动了无数人。

然而8月2日。

热爱未知的周南。

却在一场车祸中不幸离世。

年仅37岁。

令众多网友为之哀痛惋惜。

不幸离世。

8月5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发布讣告称,该院风湿血液科主治医师、科副主任周南,于8月2日在四川苍溪县去世,终年37岁。

另据澎湃新闻报道,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血液科工作人员介绍,周南系因车祸去世。

一位医生的离世,为何会让无数网友为之叹惜?因为这位37岁的年轻医生,有着令人佩服的人设:高考数学满分、自学掌握多门语言、协和医学院博士毕业。

据了解周南的人介绍,周南在协和时曾是剧社、太极拳社的骨干。她能说拉丁语、德语、西班牙语、藏语,去过埃及、土耳其,伊朗、约旦。每次旅行她都孤身上路,途中结交许多朋友。她也很喜欢当老师、与人交流。

在很多人看来,拥有这样学历能力的她完全可以留在北上广等大城市,前途光明。然而周南却毅然迈开人生大步,踏上雪域高原。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一待就是十年。

间,周南建立起西藏第一个风湿免疫血液科,填补了西藏自治区风湿免疫病的治疗空白,承担起西藏大学医学院风湿内科的教学任务,培养了当地一批得力医生。

在这片高原上,她用一身白衣托起藏民的希望,用自己的真诚奉献改变雪域高原的医疗面貌,被中央文明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评为“中国好医生”,也曾获央视“全国最美医生”称号。“最美医生”周南。图片来源扬子晚报。

她的事迹曾感动了无数人。

缘结西藏:为了生命。

爱旅游的周南来到西藏在西藏阿里地区南部我国与印度、尼泊尔交界的普兰县科迦村周南和当地村民聊天时得知村里一位大爷患肺炎生命垂危不知如何用药。她了解情况后给老大爷做了诊断并在当地药店买到对症药让老大爷转危为安。旅途中周南发现在西藏的一些边远地区还没有医生。“那一次旅行我坚定了毕业后去西藏的决心。”

当时,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学习了8年的周南,颇得导师、国内著名肺癌研究专家李龙芸青睐。李龙芸在得知周南的决定后,极力反对。“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不敢相信西藏很多地方医疗条件那么差,肺炎、胃肠炎就可能让当地老百姓失去生命。”周南跟导师解释:“北京有50多家三甲医院,多一个医生少一个医生差别不大,但在西藏,很多生命会因为我的存在得到挽救。”

毕业后,27岁的周南辞别北京,加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大内科,成为一名内科医生。此后,周南开始往返在北京和西藏两地,联络资源,进修技术。

刚进藏的日子里高原反应严重,周南硬是挺了过来。每天,她去病房查房,“如果一天不去查看,患者的病被耽误了怎么办?”

她从死神手里抢回了许多狼疮脑病、血管炎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年接诊住院患者千余人、门诊患者数千人,实现了“零差错”“零投诉”。

她的身影,还常常出现在那曲、当雄、山南等许多偏远地区牧民的帐篷里,并且参加驻村工作队帮扶樟木口岸医院。

那曲一名患有白血病的16岁男孩经周南治疗后,病情得到缓解,孩子父亲不会说汉语,提来一大袋草原黄金菇,一直追到了周南家门口,非要送给她。

日喀则一个24岁小伙患ttp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情危重昏迷一周后,被周南从鬼门关拽了回来。得知周南被评为全国“最美医生”时,小伙子发了条朋友圈:“所有的感谢无以言表,今天她获奖了,实至名归!”

建立西藏第一个风湿免疫科。

4月,一名叫卓玛的12岁藏族小女孩,再次改变了周南的职业规划。卓玛被确诊为白血病,当时的西藏并不具备治疗条件。即使周南做出准确判断,依然没能留住卓玛的生命。周南忘不了女孩跟她说的话。她说,一定要救救她,她未来还有很多理想。“我当时跟她说,一定好好救她,但最后没有实现我的承诺。”卓玛的离世,周南很痛。她决定成立科室,不让卓玛的事件重演。

“面对病痛,如果你不能解决,病人是没有退路可走的。”当时,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工作了9年,周南深知,自己所在的医院作为西藏最好的医院,是藏区很多患者最后的希望。这些患者推动周南,必须把问题解决。“我们不是做学术,发个文章就完了。活生生的人摆在你面前,我不敢停下来。”

周南找到自己当年的老师、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张奉春教授寻求帮助。“当时,我觉得一个内地的高学历人才到那里去,很吃惊;她跟我说想在西藏开展风湿病治疗,又让我很惊喜。”张奉春说:“我跟她说,我一定帮助你把自身抗体的监测实验室建起来。”

5月,一个设施完备、诊疗技术齐全的风湿免疫血液科在西藏建成,彻底打破了没有风湿血液科的历史。周南又牵头成立了西藏自治区医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她定期组织举办论坛,把内地的医生请到西藏,加强了内地专家和当地医生的交流,更把先进的医疗技术推广到藏区。“现在我们白血病相关检查都已开展,还引进了相应的药物,这在之前是没有的。”

周南坦言,如果在北京大医院,上面会有很多教授指引,自己跟着走就行,现在或许还是一个在教授呵护下的主治医师。“但在西藏,我不得不摸索着成长起来。科室里,还有一个都是年轻人的团队跟着我。”

“如果再来一次,我还是这个选择”

在接受健康报记者采访时周南说“人生很多选择但如果再来一次我还是这个选择。”周南总爱用“充实、快乐”来形容。

深知人才培养和人才梯队建设的重要性,周南还承担起西藏大学医学院内科教学任务,年授课逾20课时。周南曾经所在的大内科,现在已经独立发展出神经内科、肾脏内科、内分泌科等,她见证着医院的医疗水平越来越好。“我觉得最大的成就是带出了一个比较成熟的人才梯队。”周南说,如果有一天自己走了,现在科室里的医生依旧能继续发展起来。周南还学会了藏语,给当地老百姓看病一点障碍都没有了。

203月初,被选为最美医生的周南回到北京录制节目,她看望了当年的导师李龙芸。这位惜才爱才的导师,听闻周南9年来在西藏做的事情,发自内心地为她骄傲。

担任援藏医生并非一件易事。年,周南曾作为优秀校友代表,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毕业典礼上分享自己在西藏工作感悟:如果去西藏,固然会有很多未知的挑战,但也可能会有精彩的发现,而当时如果不去的话,年老时回顾自己的青春有可能会感到后悔。我不想后悔,不想留遗憾。

“每个人的人生追求不一样,在北京大医院做高精尖的事情,是造福患者。在西藏,为特别基层的老百姓服务,给他们看病,也是造福患者。”这个在雪域高原上豁达、敬业、无畏的女性,从来没有忘记自己行医之初许下“矢志不渝、救死扶伤”的诺言。

友人称,她是一个纯粹、有大爱的人。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周南高中时期的同桌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说:“那时候的她胖胖的,每天都笑眯眯的,可以做好多俯卧撑,像个男孩子。她的高考成绩是意料之中的好,因为她就是‘学霸’!后来她学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毕业后去西藏,我并不意外,她就是这样一个纯粹、有大爱的人。”

国庆假期,喜欢旅行的周南独自前往新疆游玩。一位协和医院的援疆医师和妻子恰好和她相遇,攀谈起来,才得知这位师妹毕业后去了西藏工作。“我们以为她只是去援藏一年而已,她说不是,是想一直留在那里;问她为什么,她说喜欢西藏,(之前)去玩过一次,就想一辈子留在那里做医生。”这对夫妇中的妻子对南都记者回忆,周南当时留着短发,皮肤黝黑,讲话温柔却有力量,能感觉到她的热情和对生活的热爱。“昨天晚上我先生跟我说,他的一个在西藏工作的师妹去世了,我一看介绍才发现是她。很震惊也很难过。”

此外,不少网友感到十分痛心,感恩这位美丽的天使给人间带来的美好,也希望她能一路走好。

37岁的你,

自律、谦卑、勇敢、纯粹。

最美天使,

一路走好。

“我在西藏,就可能挽救更多生命。”

“起初我只是一根微弱的火柴,现在我可以照亮更多人。”

说这些话的人叫周南,宁波姑娘。她扎根西藏10年,在当地建起第一个风湿免疫血液科,让患者不必再赴外地就医。8月2日,噩耗传来,周南在四川苍溪意外去世,年仅37岁。

10年前,她毅然选择入藏。

她与西藏的缘分要从一次旅游说起。20,她来到西藏,被当地的风景深深吸引。但途中发生的一件事,让她看到美丽背后的伤痛:基层缺医少药,一场小病夺去一条生命的悲剧不时上演。

就在这个时候,周南心底萌生了留在西藏的念头:“北京有50多家三甲医院,多一个医生少一个医生可能差别不大,但在西藏,很多生命可能因为我的存在得到挽救。”当时,周南刚完成北京协和医学院8年制博士学位的学习。

27岁的周南离开北京成为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大内科的一名医生。此后10年她一次次往返北京和西藏两地联络资源进修技术倾其所学为高原百姓解除病痛。

建起当地第一个风湿免疫血液科。

西藏人民医院海拔在3600米以上,自然环境恶劣,空气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60%左右,日常工作需要克服巨大的身体不适。周南克服种.种困难,一头扎进医院为患者服务。

20,周南收治了12岁的藏族女孩卓玛,很快确诊女孩所患为白血病。但由于那时的西藏人民医院不具备医疗条件,周南没能挽救小女孩的生命。

这件事让周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西藏建立风湿免疫血液科。她向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张奉春教授求助。张奉春十分支持,很快带团队到西藏,捐赠了100万元的实验设备。

205月,一个设施完备、诊疗技术齐全的风湿免疫血液科在西藏建成,彻底打破了西藏没有风湿免疫血液科的历史。

入藏10年,周南在临床工作中抢救的肺栓塞、狼疮脑病、噬血细胞综合征、肺泡出血等重症患者不计其数,很多治疗方式是西藏首例。

2018年3月11日晚,由当时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及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寻找最美医生”大型公益活动在央视播出,周南获得“最美医生”称号,她还被中央文明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评为“中国好医生”。

意外来袭,生命定格在37岁。

今年4月,周南离开了工作了10年的西藏人民医院。科主任白央不舍却也理解:“她想去另一个需要她的地方从头开始,就像她帮助西藏的患者一样帮助那边的患者。”

白央不知道周南的下一站是哪里。自周南离职,两人联系不多,但彼此都挂念着。

然而,意外偏偏在这时候发生了。8月2日,周南与西藏人民医院的两名医生一同赴四川苍溪旅游,车辆不慎落水,3人均未能生还,她的生命定格在37岁。

噩耗传来,大家都不敢相信。“她为我们做了这么多,她还有那么长的人生。”电话那头,白央的语气充满悲伤。

协和医学院的师生也不敢相信。“她是届优秀毕业生,许多老师对她印象很好,大家都很敬佩她这些年在西藏的工作。”该校新闻中心一名老师说。

在宁波的校友深感悲痛。

得知周南离世的噩耗,在宁波工作的校友无不深感悲痛。

宁波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单科曙是周南的学弟。他告诉记者,在他的印象中,周南是一个阳光积极、乐于奉献的学姐。

单科曙和周南结识是在。当时,单科曙在北京协和医院交流学习。一次轮转科室,单科曙和周南轮转到了同一个科室。“她的性格很好,作为学姐,她经常会带着我们一起工作,遇到问题,也会耐心教我们。”

“很多同学毕业后想留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可她却选择了西藏。燃烧自己,照亮更多的人,她的奉献精神值得敬佩。”单科曙说。

同样感到震惊的还有李惠利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周颖。年,周颖考入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成了周南的学妹。对于这位学姐,周颖虽没见过,但名字早有耳闻。“老师经常说起她,主动援藏,精神伟大。去年还听闻她作为优秀校友代表回学校,给毕业生做演讲,没想到今天却听这样的消息,太可惜了。”周颖说。

最美医生周南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二

公务员是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主体,是党长期执政的核心骨干队伍,是人民的公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广大公务员的奋斗目标。“最美公务员”展示出“为人民”的美丽风景。

拼搏,为人民。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当前改革攻坚进入“啃硬骨”的关键期和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广大公务员保持信心和勇气,坚持因势利导,顽强拼搏、勇于改革、化危为机,奋力实现发展目标,为民造福树政绩。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先降后升,主要指标恢复性增长,经济运行稳步复苏,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市场预期总体向好,社会发展大局稳定,与广大公务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扛重活、打硬仗,敢担当、善作为不无关系。

付出,为人民。为民付出,虽苦也甜。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他们挥洒汗水;解决难题,他们深入一线……广大公务员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树牢宗旨意识,坚守人民立场,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为“最美公务员”这份崇高而神圣的荣誉增添光彩。他们深入基层,热忱服务群众,用实际行动赢得人民信任,服务群众既有力度,更带着公仆情怀的温度。

逆行,为人民。大灾面前,迎来大考。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广大公务员没有退缩,而是逆风而行、迎难而上、挺身而出,守护着人们的健康,守护着人民的安危。这是对生命的敬重,更是向社会传递着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力量和温情,坚定了广大人民群众抗击疫情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心。今年汛期,面对特大洪涝灾害,许多公职人员闻令而动、逆行而上,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冲锋在一线,做到哪里有灾情就战斗在哪里,哪里有灾情就有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抗洪斗争中彰显公务员本色和作风。

“最美公务员”演绎了造福百姓、与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感人故事,谱写了拼搏奋斗、无私奉献的动人乐章。“最美”是对他们最高的赞誉,广大公务员要向“最美公务员”学习,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见贤思齐、奋发有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书写新篇章、创造新辉煌。

最美医生周南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三

一个人的力量能够为西藏带去什么?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毕业生周南选择踏上这片雪域高原时,并没有过多思考。“北京有那么多医生,多一个我少一个我差别不会太大。但是如果在西藏,很多生命可能会因为我的存在得到挽救。”抱着这个简单的想法,周南踏上了青藏高原,这一待就是9年。

9年间,周南建立起西藏第一个风湿免疫血液科,填补了西藏自治区风湿免疫病的治疗空白,承担起西藏大学医学院风湿内科的教学任务,培养了当地一批得力医生。在这片高原上,她用一身白衣托起藏民的希望,她也见证了9年来西藏医疗面貌翻天覆地的变化。

结缘西藏“因为这里需要医生”

多年前,周南在一次入藏旅行中,救治了一位身患肺炎生命垂危的老人。这个80后姑娘目睹了当地医疗条件的薄弱:在那里缺医少药,一些边远地区甚至还没有医生,有时一个简单的疾病就有可能夺去病人的生命。这次偶然的旅行让周南放弃在北京的工作机会,到西藏当一名医生。

彼时的周南刚刚完成北京协和医学院8年制博士学位的学习。在导师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专家李龙芸的众多学生中,内向、踏实的周南颇受赏识。得知周南入藏的决定后,李龙芸极力劝阻。而周南却想法坚定,她向导师解释:“人的青春只有一次,我不想让自己的青春留下遗憾。”

“西藏需要医生”,这是周南入藏的理由。那一年,周南所在的班级一共90名学生顺利毕业,在协和这所百年医学学府的光环下,他们成为中国医疗一线的佼佼者。在他们中间,有60人留京工作,剩下的同学中有人去了上海、广东、四川,也有人出国继续深造。而选择到西藏从医的,多年来只有周南一个。毕业后,周南兑现了自己的心愿。27岁的她辞别北京,成为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大内科的一名医生。此后,她一次一次往返北京和西藏两地,联络资源,进修技术,倾尽所学为高原百姓解除病痛。

填补空白“必须建起专业学科”

如今,绝大多数的风湿免疫病不出西藏就可以得到诊治。但在年以前,藏区风湿病的治疗还需要患者转诊到内地,给病人带来极大经济负担。这一变化缘起于一个藏族小女孩。

年,周南收治了一个12岁的藏族女孩,经验丰富的她很快确诊女孩所患为白血病。但由于那时的西藏人民医院不具备医疗条件,即使周南做出了准确判断,也知道治疗方法,还是没能挽救小女孩的生命。

周南意识到,必须建立起整套更为专业的学科。在西藏新建一个科室不是一件易事。经费不够,周南就返回北京,向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张奉春教授求助。张教授十分支持周南的想法,很快带团队来到西藏,捐赠了100万元的实验设备。人员不够,周南又向西藏人民医院申请。西藏人民医院很快给周南配了4个“小大夫”,加上大内科的3位医生,7个人从零起步着手新建科室。

2014年5月,一个设施完备、诊疗技术齐全的风湿免疫血液专科在西藏建成,彻底打破了西藏没有风湿血液科的历史。经过几年时间的发展,科室日渐完善,由最开始整个大内科只有38张床位,到今天单风湿血液科一个科室就有44张床位,规模逐渐扩大,诊疗技术日趋成熟。

“做医生,不是自己医术高就够了,要想给病患提供更好的治疗,就必须有人把整个学科建起来。”这一次,低调内向的周南站了出来。

培养人才“让年轻学生看到榜样”

“如果有一天我离开西藏了,还得有新的医生继续坚守,把科室发展起来。”深知人才培养和医生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周南在工作之余,还承担起西藏大学医学院的内科教学工作。

2014年科室成立后,周南就开始到藏大医学院授课。她的学生中有六七成来自藏区。一些偏远地方的学生汉语基础不好,专业知识也较为欠缺,周南就用加倍的耐心去教学。,西藏人民医院作为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接受全国教学查房检查。“没想到在西藏能看到如此规范的教学查房。”中国医师协会的检查人员感叹道。

“作为一名教师,我最大的作用就是让年轻的孩子们看到一个榜样,看到一个高度,让他们知道该往什么方向成长,怎样可以帮助到更多人。”周南说,教师这个身份同样带给自己成就感、价值感。“在西藏9年,眼看着一些学生从最初对学医没有信心,到现在可以独当一面,这个感觉非常好。”

如今,许多周南口中曾经的“小大夫”都已成长为科室的骨干力量,与她一同坚守在高原上。科室成立的4年时间里,周南和团队接待门诊量6万多人次,这在周南眼中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据统计,周南所在的西藏人民医院近几年承担了整个西藏自治区十分之一的医疗量。

“9年前第一次旅行来到西藏,我眼里看到的是美丽的风景。今天再看西藏,它不仅美丽,更是和谐的。起初我只是一根微弱的火柴,现在我可以照亮更多人。”周南说。

“我在西藏,就可能挽救更多生命。”

说这句话的人名叫周南,宁波姑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届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博士,原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血液内科副主任。10年前,她来到藏区发挥所长。5年前,她建立起当地第一个风湿免疫血液科,自此,西藏这类患者不必再舟车劳顿赴其他省市就医。

今年4月,周南离开工作了十年的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本打算短暂休息后赴另一个需要她的地方,帮助当地的风湿免疫血液病患者解决就医难题。然而,8月2日,噩耗传来,周南在四川苍溪意外去世,年仅37岁。

记者昨日联系上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血液科多名医护人员以及北京协和医学院多位老师,从他们口中还原了周南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10年前,她毅然选择入藏行医“我不想让自己的青春留下遗憾”

周南与西藏的缘分要从一次旅游说起。2007年,她来到心心念的西藏,被当地的风景深深吸引。但途中发生的一件事,让她看到美丽背后的伤痛:基层缺医少药,一场小病就有可能夺去一条生命。

也就在这个时候,周南心底萌生了留在藏区行医的念头:“北京有50多家三甲医院,多一个医生少一个医生可能差别不大,但如果在西藏,可能很多生命因为我的存在得到挽救。”

当时的周南刚刚完成北京协和医学院8年制博士学位的学习。在其导师——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专家李龙芸的众多学生中,周南很踏实,很受赏识。得知周南打算入藏,李龙芸曾劝阻。周南却说:“人的青春只有一次,我不想让自己的青春留下遗憾。”

20,27岁的她离开北京,成为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大内科的一名医生。

成立当地首个风湿免疫血液科。

让患者不出藏就能接受治疗。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海拔在3600米以上,自然环境恶劣,空气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60%左右,日常工作需要克服巨大的身体不适。在这里,恶心、乏力、头痛、失眠、胸闷乃至记忆减退是家常便饭,很多人还出现了慢性高原性心脏病、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等慢性高原病。这些困难周南一一克服。她一头扎进医院,尽己所能地为患者服务。

2009年,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还没有专门的风湿免疫血液科,大量患者需要转诊到其他省市医院,花费高昂。

2013年,周南收治了12岁的藏族女孩卓玛,女孩被确诊为白血病。但由于那时的西藏人民医院不具备医疗条件,周南没能挽救小女孩的生命。

这件事让周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西藏成立独立的风湿血液免疫专科,使西藏群众不用出藏,在本地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风湿免疫专科诊疗。

于是她向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张奉春教授求助。张教授十分支持,很快带团队来到西藏,捐赠了100万元的实验设备。人员不够,周南又向医院申请。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很快给周南配了7个人,就这样他们从零起步着手新建科室。

2014年5月,一个设施完备、诊疗技术齐全的风湿免疫血液专科在西藏建成,彻底打破了西藏没有风湿免疫血液科的历史。

入藏10年,拿下多个西藏首例被中央文明办评为“中国好医生”

入藏10年,周南在临床工作中抢救的肺栓塞、狼疮脑病、噬血细胞综合征、肺泡出血等重症患者不计其数,很多治疗方式都是西藏首例。

她的身影,还常常出现在那曲、当雄、山南等许多偏远地区牧民的帐篷里,并且参加驻村工作队帮扶樟木口岸医院。

周南深知人才培养和医生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她在工作之余,还承担起西藏大学医学院的内科教学工作。“如果有一天我离开西藏了,还得有新的医生继续坚守,把科室发展起来。”

如今,许多周南口中曾经的“小大夫”都已成长为科室的骨干力量,坚守在高原上。据统计,周南所在的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近几年承担了整个西藏自治区十分之一的医疗量。

2018年3月11日晚,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及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2017寻找最美医生”大型公益活动在央视播出,周南获得了该奖项。她还被中央文明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评为“中国好医生”。

她离职不久说要从头开始“这些年,周南太辛苦太不容易了”

今年4月,周南离开了工作十年的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同为医生的白央不舍却也理解:“她想去另一个需要她的地方从头开始,就像她帮助西藏的患者一样帮助那边的患者。”

白央不知道周南的下一站是哪里。自周南离职,两人联系不多,但彼此都挂念着。“这些年,周南太辛苦,太不容易了。”白央表示,为了工作,周南曾很长时间与家人分隔两地,但她从来没有诉过苦,她希望,周南能好好放松放松。

然而,意外偏偏在这时候发生。8月2日,周南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两位医生朋友一同赴四川苍溪出游。车辆不慎落水,3人均未能生还。

噩耗传来,大家都不敢相信,这个圆圆脸的姑娘真的走了。“她为我们做了这么多,她还有那么长的人生。”电话那头,白央的语气充满悲伤。

协和医学院的师生们也不敢相信。“她是我们2009届的优秀毕业生,许多老师对她印象都很好,大家都很敬佩她这些年在西藏的工作。”该校新闻中心一位老师表示。

据悉,近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协和医学院两家单位将举办多场纪念活动,让大家记住周南的音容笑貌,记住她的不朽功绩。

燃烧自己,照亮更多的人“她的奉献精神值得敬佩”

得知周南离世的噩耗,她在宁波工作的校友们也是深感悲痛。

宁波市第一医院的消化内科主治医师单科曙是周南的学弟。他告诉记者,在他的印象中,周南是一个阳光积极、乐于奉献的学姐。

单科曙和周南结识于。那时,单科曙正在北京协和医院交流学习。一次轮转科室,单科曙和周南到了同一个科室。“她的性格很好,作为我们的学姐,她经常会带着我们一起工作,遇到问题,她也都会耐心地教我们。”

之后不久,单科曙又轮转至别的科室。当时,关于周南的消息,还会时不时地出传来,尤其是得知周南毕业后主动选择去西藏工作,更让单科曙肃然起敬。

“其实,很多同学毕业后,都想留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可她却选择了西藏。燃烧自己,照亮更多的人,她的奉献精神值得敬佩。”

同样感到震惊的,还有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周颖。

2007年,周颖考入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成为了周南的学妹。对于这位学姐,周颖虽没见过,但名字早有耳闻。“老师经常说起她,主动援藏,精神伟大。去年还听闻,她作为优秀校友代表回学校,给毕业生做演讲,没想到今天却是这样的消息,太可惜了。”

5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发布讣告,曾获全国“最美医生”称号的该医院原医生周南在四川苍溪县去世。6日,红星新闻记者从苍溪县警方获悉,周南去世是因其所乘坐车辆在一村道上坠入防旱池所致。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发布的讣告称,原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职工周南同志,于208月2日在四川苍溪县去世,终年37岁。

周南,女,汉族,1982年12月出生,浙江宁波人。2009年09月参加工作。

周南同志系原我院风湿血液科主治医师、科副主任。该同志作为优秀大学生,怀着一颗为解除天下所有人病痛的初心和决心,志愿要求到雪域高原,到我们区人民医院工作。在我院工作期间,政治立场坚定,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工作上,爱岗敬业,刻苦钻研业务,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对待病人如亲人,受到患者和同仁们好评。还积极服从组织安排到高海拔地区驻村给当地农牧民病人解除病痛,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老百姓的充分肯定。曾荣获全国”最美医生”称号。

对于周南同志的突然离世,医院党委和同志们表示万分惋惜和沉痛哀悼向家人致以诚挚慰问。

据悉,周南扎根西藏十年,曾被中央文明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评为“中国好医生”,也曾获央视“全国最美医生”称号。

6日,红星新闻记者从苍溪警方获悉,当时周南是因私到苍溪,所乘坐车辆行驶在苍溪县一条村道上,后车辆不慎坠入路边一个防旱池,导致周南去世。

昨天,一则“周南医生去世”的话题登上了热搜榜,引发数百万网友的追思。

周南,1982年12月出生,宁波人,高考数学满分、自学掌握多门语言、协和医学院博士毕业……一系列的耀眼光环下,她却选择离开北京,来到缺医少药的西藏,一待就是10年。

“北京有那么多医生,多一个少一个区别不大。我在西藏,就可能挽救更多生命。”

这是她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20,她被中央电视台授予年度十大“最美医生”称号,2018年被中央文明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评为“中国好医生”。

8月5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发布讣告,周南于8月2日在西川苍溪县去世,终年37岁。

据苍溪县相关部门透露,初步判断,周南医生疑因乘坐的车辆落入防旱池离世,是一起意外事故。具体情况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她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

高考时数学满分违背父母意愿选择学医;。

2009年,博士毕业,自己投出简历选择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

2014年,她带头建立了西藏第一个风湿血液科;。

……。

从死神手里抢回许多危重症患者。

周南与西藏结缘,要从2007年一次西藏旅行说起。当时,她救治了一位身患肺炎生命垂危的老人。当地缺医少药的情形深深刺痛了她。

她去西藏的想法没有得到家人、导师的支持。和曾经高考时数学满分,违背父母意愿选择学医时一样,周南坚持自己的选择,拨打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人事处的电话。

“喂,你好,我是协和临床八年制的医学博士生,想去你们医院工作,请问有机会吗?”

“那……那当然欢迎啊!”

这是周南的第一份工作。

刚进藏的日子里高原反应严重,周南硬是挺了过来。每天,她都去病房查房,“如果一天不去查看,患者的病被耽误了怎么办?”

她从死神手里抢回了许多狼疮脑病、血管炎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年接诊住院患者千余人、门诊患者数千人,实现了“零差错”“零投诉”。

她的身影,还常常出现在那曲、当雄、山南等许多偏远地区牧民的帐篷里,并且参加驻村工作队帮扶樟木口岸医院。

那曲一名患有白血病的16岁男孩经周南治疗后,病情得到缓解,孩子父亲不会说汉语,提来一大袋草原黄金菇,一直追到了周南家门口,非要送给她。

日喀则一个24岁小伙患ttp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情危重昏迷一周后,被周南从鬼门关拽了回来。得知周南被评为20全国“最美医生”时,小伙子发了条朋友圈:“所有的感谢无以言表,今天她获奖了,实至名归!”

“救了一个患者的命特别有成就感,付出多少努力都值得。”周南表示,患者是她留在西藏最大的动力。

建立西藏第一个风湿血液科。

藏区的风湿免疫类病人非常多,但整个西藏却没有风湿免疫科,周南提出创建风湿免疫专科,还因此特意回到北京协和医院进修一年。

2014年,藏区首个风湿免疫血液科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正式成立,不到32岁的周南出任科副主任,短短几年之间,她就带领一批年轻医生,填补了藏区成功诊治狼疮脑病、肺泡出血、噬血细胞综合征等病症的多项空白,该科室也成为西藏风湿免疫类疾病诊疗中心,年接诊住院患者千余人、门诊患者数千人。

为提升西藏风湿免疫专业整体学术水平,她牵头成立了西藏风湿免疫专业学会,每年组织风湿病论坛;为让更多患者获益,她在西藏率先开展了自身抗体检测、生物制剂治疗、骨髓活检术等多项新业务。

20,中国医师协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场评估专家组来到西藏检查,周南的科室代表医院演示教学查房。评估专家检查后说:“在全国查了这么多医院,最规范的教学查房是在西藏看到的。”

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小讲课……作为医院住培基地的带教老师,周南利用各种形式,将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

“刚开始,我可能只是一根火光微弱的火柴。火柴光虽然很小,但能慢慢照亮四周。而且通过成长,我能用自己的力量去影响别人。”周南说。

宁波学弟怀念师姐。

“她体现了医生的大爱”

宁波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单科曙是周南的“学弟”,20,他在浙江大学医学院读研究生时,曾经被派去北京协和医院交流学习,一次轮转科室,他和周南轮到了同个科室。

“这是个随和、开朗,很爱笑的女生,对我们这些学弟学妹都很照顾,会带着我们一起做事,碰到我们不懂的,她很有耐心地教我们。”他说,“那时候,听说学姐要去西藏,非常敬佩。”

“她很优秀,有理想有抱负,体现了医生的大爱,一个人去了贫穷落后的藏区,服务当地百姓,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出的决定。”

宁波老乡、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员许培扬写诗悼念——。

悼念周南。

协和学子好医生,。

医者仁心最神圣,。

西藏人民救护神,。

英年早逝献终生。

浙江老乡宁波人,。

立志西藏展才能,。

救死扶伤好医生,。

藏汉人民情更深。

最美医生周南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四

这33人中,浙江有一人“上榜”:杭州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局计算机应用管理科副科长、警务技术三级主管钟毅。今年30岁,是名“90后”。

今年2月初,杭州依托“城市大脑”,在全国率先研发出健康码,并于2周后迅速复制推广到全国18个省200多个城市,一时间成为杭州数字防疫、数字治理的一张闪亮名片。

钟毅是其中的“幕后英雄”之一,是杭州市健康码平台运行专班的重要成员,这个专班借助大数据的力量,为城市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根据相关报道,1月20日,杭州出现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在钟毅的提议下,当天,杭州市公安局智慧警务办成立专班,由钟毅担任技术组负责人,设计开发相关防控系统,大家加班加点,这一系统在大年初一早上9点正式上线运行。

这一系统利用公安部门的大数据能力,建立了“七同七找”的模型,利用同火车、同飞机、同住宿、同网吧等“七同”关系,来分析曾经和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把他们从人海中找出来,来实现精准地防控。

之后,如何有序复工复产,又成为焦点。2月6日,钟毅接到杭州市公安局的紧急召集令后,带领10余名团队成员连夜进驻浙江创投中心开发基地,迅速投入杭州健康码的开发工作。

钟毅借鉴此前涉及研发疫情防控系统和模型开发经验,自行设计技术架构和算法规则,仅16个小时后,就将一整套业务架构、表单设计、发码规则等文案交到了团队负责人手上。

除此之外,钟毅团队还要负责健康码的前端应用开发,对此的要求是界面必须简洁美观、操作必须简单易学。这一开发面对没有既有规则指引,还需要协调诸多部门和开发企业等种.种困难,为了更快实现相关目的,钟毅团队在黑板上手绘了多个版本的杭州健康码界面图,并且反复打磨。

奋战了三天三夜后,2月9日上午10时,首版杭州健康码降生;2月11日正式启用。当天上午,杭州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文公告,宣布从即日起,杭州市启用杭州健康码;并在当天下午4时举行的杭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六次新闻发布会上对外作了发布和说明。

杭州健康码正式上线的消息一传开,就刷爆了朋友圈,第一天的申请量就突破了130万次。

2月12日,浙江省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文件,在全省推行健康码机制;2月17日,浙江11个设区市实现健康码全覆盖,当天晚上全国第一趟复工专列抵达杭州,浙江多地开启包机、包车、包专列的“接人模式”;各设区市本级全面恢复公共交通。

除此之外,它还被迅速推广到了浙江以及全国,在超过200个城市落地。浙江、广东与四川、湖南、河南等劳务输出大省,建立起了健康监测互认机制。

3月10日,湖北宣布启动健康码发放工作。同一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对健康码的作用给予高度评价:浙江利用大数据建立个人健康码,动态掌握个人健康信息,为复工复产提供了引导和保障。

最美医生周南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五

生命是宝贵的,脆弱的。,人要珍惜生命,让生命多彩,闪烁光辉。有人说我境界高,也有人说我傻,可是人非圣贤,我也有失衡、沮丧、抱怨的时候,只不过最后战胜了,度过了名利关,尽了共产党员的本分而已。这是周恩义同志说的很实在的.话。从这句话就能看出他的为人,他忠于共产党,忠于,把为服务放到了位。

梳理周恩义的动人事迹和心路历程,让人由衷地感到:唯有对宣传事业无限忠诚,周恩义才会在面临多次岗位变动和职务的机会时,坚定无悔地选择宣传思想工作;唯有对宣传事业无比热爱,周恩义才会在宣传思想战线上出不凡的业绩,在工作的新起点新进展。

宣传思想工作给思想、给精神、给文化,是的精神、文化阵地;宣传思想工作关系方向、关系、关系长远,是生命线。要条战线上奋发有为,务必要使宣传思想工作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性,周恩义正是循此路径。(来自本站请保留)。

1月22日,除夕。家住兴隆台区渤海乡的张素兰估摸着她的“大兄弟”该来看她了,早早站在家门口张望。果然,没一会儿,她就看到周恩义拖着伤腿吃力地走了,他的儿子、儿媳妇和小孙子抬着大米,拎着豆油、黄花鱼、水果等年货走在后面。原来“大兄弟”和张素兰非亲非故,是四年前,干部包干扶贫时结成的帮扶对子,之后每逢年节,周恩义都要来给老大姐送东西。一家人高高兴兴地贴上春联,周恩义拉过儿子周雷和孙子周炜强,对张素兰说,“老大姐,我退休了,扶贫不退休。等到有一天我走不动了,就让我的儿子、孙子接着照顾您。”张素兰的眼泪夺眶而出,只顾着抹眼泪,把满肚子的感谢话儿全忘了。想感谢周恩义的人不止张素兰,裴家村、粮家村、赵家村……地方的老百姓都记着周恩义的恩情。农村的年轻人在城里开出租车,拉到周恩义的活儿总是免费,周恩义过意不去,扔下钱下车,常常又被追把钱硬塞回手里,“你为办了那么多好事,这点车费算。”周恩义用行动诠释着他对工作、对的爱,也收获着丰厚的爱。

周恩义是个好干部,我将以周恩义为思想和行动的标杆。让学习他牢记宗旨,服务,忠诚于事业的思想品质;学习他扎根基层,服务,真心为民分忧解难的公仆情怀;学习他勤于思索,勇于创新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无私忘我,淡泊名利,一切以党和利益为重的品德操守,为早日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的奋斗,以优异成绩喜迎十八大胜利新的更大!

最美医生周南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六

开学第一天,当我走进校园的一刹那,我被眼前的雕像吸引住了。那是“周江疆”?那个两进火场,救出了10名员工,自己却不幸倒在火海之中的“高富帅”。此刻,他头戴军帽,胸前哈围着红领巾,微笑着就站在我们的面前。

在这个火热的夏天,一个更火热的英雄形象在人们心中树立。周江疆挺身而出,舍己救人的.精神,更成为了一代人的精神坐标和价值取向。

周江疆事迹之所以产生这么持久的影响,和周江疆舍身忘我,大爱无私的高尚情操,爱岗敬业,忠于事业的高尚品格,不骄不躁、乐观向上的高尚品质是分不开的。周江疆是富二代,独子,开豪车,住别墅,但是他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大火时,舍身忘死,两返火场救同事,这种精神与勇气更值得赞扬。

海门东洲小学开发区校是周江疆的母校,我们全校师生都为之骄傲和自豪。他不仅是上一代人的学习榜样,更是我们这一代少年儿童的学习榜样。要学习他勤奋工作、踏实进取,学习他关心他人、勇于奉献的崇高品质。我们这一代都是在爸爸妈妈最好的呵护,学校最优越的环境下学校、成长的。从来不知道什么是艰苦朴素,什么是奉献他人......周江疆的事迹正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启明灯。

阳光下,周江疆的笑容更深了。我抬起头,心中默默地在说“周江疆,谢谢你!给我们做了个好榜样。他日,我必定会沿着你走的路,善待他人,奉献他人。”

最美医生周南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七

8月5日,据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发表讣告声明,37岁的“最美”医生周南,于8月2日参加“无国界医生”的活动中,遇到车祸,不幸离世。

20,周南高考取得优异的成绩,原本可以选择高等学府清华北大的她,却执意要去北京协和医院学医。在的一次西藏旅行中,周南救助了一个因患肺炎而生命垂危的老人,这件事让她意识到高原地区医疗条件的落后,有时候一个小病就可能夺取病人的生命。

这件事让周南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放弃在北京的工作机会,去西藏当医生!读博结束后,不顾老师和家人的反对,27岁的周南踏上了西藏救人的征程。而且为了弥补曾经一次因医疗设施而让病人失去生命的遗憾,她经过多年的努力,多次往返西藏和北京求助专业导师,在西藏建立了第一个风湿血液科,填补了西藏地区这方面的空白。改变了高原地区的落后的医学条件,被中央评为“全国最美医生”。

在西藏人们的心里,周南就是一位从天而降的白衣天使,她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守护和建设祖国边陲西藏地区的医学文化。她平和从容,做事有条不紊,为人亲善,也让人充满敬佩。在许多去西藏的偶遇她的路人眼中也是为心善口碑好的医生。

她曾经说过:如果留在北京当大夫,生活会不错,但是平淡无奇,相比于能一眼就看穿的生活,她更喜欢去西藏探索无限可能。

周南医生的伟大不仅仅在于救治了多少人,更在于把先进的知识和理念带到了医疗落后的地区,作为一个正值青春的年轻人,放弃城市里的生活,去边远地区行医,这是非常难得的。周南知道仅凭自己的一己之力难以救助全部人,所以她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教授与人,在西藏地区建立了完善的医疗和培养体系,让西藏地区的人们不再受地域困扰,可以得到发达地区同水平的救治。这一点是非常让人敬佩的。

逝者安息,致敬每一个平凡岗位不平凡的英雄,向周南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希望周南医生一路走好!

8月5日,一则讣告打破了医疗圈的平静,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发布讣告称,原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职工周南同志,于8月2日在四川苍溪县去世,终年37岁。

高考数学满分、自学掌握多门语言、协和医学院博士毕业……作为一名出色的医学博士,周南本可以留在北京,留在北京协和医院这所全国顶尖的医学殿堂大展宏图,然而,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她却毅然决然放弃北京的美好前程,前往西藏,选择踏上这片雪域高原,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工作,一待就是。

在西藏,多一位医生可以挽救很多生命。

20,爱旅游的周南来到西藏,周南救治了一位身患肺炎生命垂危的老人。旅途中,周南发现,在西藏的一些边远地区还没有医生,当地缺医少药的情形深深刺痛了她。“那一次旅行,我坚定了毕业后去西藏的决心。”

当时,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学习了8年的周南,颇得导师、国内著名肺癌研究专家李龙芸青睐。李龙芸在得知周南的决定后,极力反对。“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不敢相信西藏很多地方医疗条件那么差,肺炎、胃肠炎就可能让当地老百姓失去生命。”“北京有50多家三甲医院,多一个医生少一个医生差别不大,但在西藏,很多生命会因为我的存在得到挽救。”

毕业后27岁的周南抱着这份信念不顾亲朋好友的劝阻毅然辞别北京加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大内科成为一名内科医生。

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带教老师,周南把在协和受过的训练都教给了医院里的医生,她按照协和标准要求自己,也按照协和标准要求自己所在的科室。功夫不负有心人,周南获得了中国医师协会“住院医师心中好老师”荣誉。

建立西藏第一个风湿免疫科。

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工作了几年,周南深知,自己所在的医院作为西藏最好的医院,是藏区很多患者最后的希望。这些患者推动周南,必须把问题解决。“我们不是做学术,发个文章就完了。活生生的人摆在你面前,我不敢停下来。”

由于相关科室空白、医疗条件有限,,周南和同事们确诊了藏族女孩卓玛的白血病却无力医治,没能挽救她年轻的生命。

周南强烈地意识到,必须建设更专业的学科。

此后,周南开始往返在北京和西藏两地,联络资源,进修技术。

周南向自己的老师、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张奉春教授寻求帮助,在张奉春教授的促成下,自起,北京协和医院每年都组织专家来西藏讲课培训,还邀请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学科骨干到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学习,并在为医院捐赠了风湿免疫实验室开展检查所必须的免疫分析仪、荧光显微镜等仪器和试剂。

20,一个设施完备、诊疗技术齐全的风湿免疫血液专科在西藏建成,填补了西藏对风湿免疫病治疗的空白。

扎根西藏10年,感动全国。

2001年,她高考数学满分,本可以上清华、北大,却执意学医。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毕业后,本可以留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的她却来到了西藏。2014~年,她带头建立了西藏第一个风湿免疫血液科,并培养了成熟的团队。

她从死神手里抢回了很多狼疮脑病、血管炎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年接诊住院患者千余人、门诊患者数千人,实现了“零差错”“零投诉”。她的身影,还常常出现在那曲、当雄、山南等许多偏远地区牧民的帐篷里,并且参加驻村工作队帮扶樟木口岸医院。

她就是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原风湿免疫血液科的副主任、80后医生周南。

在这片高原上,她用一身白衣托起藏民的希望,用自己的真诚奉献改变雪域高原的医疗面貌,改善高原地区落后的医学条件。因为这些不平凡的事迹,周南获央视“全国最美医生”称号,被中央文明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评为“中国好医生”。

她曾说:“如果留在北京,我会成为一名呼吸科大夫,我会做科研、评教授、退休、在院子里散步。可是,这样的未来能一眼看穿……而西藏有无穷的未知和无限种可能,我热爱未知。”

她曾说:“人生很多选择,但如果再来一次,我还是这个选择。”

“可能刚开始你就是一根微弱的火柴,但是通过自己的成长,你可以用你的力量来影响一些人。”这是她特别愿意和人们分享的一句话。

如今,这位感动全国的中国好医生不幸于8月2日在四川苍溪县因车祸去世,引无数网友叹息!

8月6日早间,澎湃新闻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血液科工作人员处获悉,原任该科主治医师、科副主任的女医生周南于8月2日在四川苍溪县因车祸去世,年仅37岁。8月5日,自治区人民医院发布了相关讣告。

讣告介绍,周南出生于1982年12月,浙江宁波人,年9月参加工作,周南作为优秀大学生,怀着一颗为解除天下人所有病痛的初心和决心,志愿要求到雪域高原,到自治区人民医院工作,还曾荣获全国“最美医生”称号。

宁波当地媒体“甬派”8月6日的报道介绍,周南高考数学满分、自学掌握多门语言、协和医学院博士毕业。实习期间她曾去西藏旅行,深知西藏缺医少药,非常需要高层次的医学人才,遂放弃在北京“三甲”医院的工作机会,于2009年9月自愿申请进藏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血液内科,在这片雪域高原她一待就是10年。

20,央视网的报道回顾道,2009年,27岁的周南抱着这份信念不顾亲朋好友的劝阻,毅然成为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海拔在3600米以上,自然环境恶劣,空气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60%左右,日常工作需要克服巨大的身体不适。在这里,恶心、乏力、头痛、失眠、胸闷乃至记忆减退是家常便饭,很多同事还出现了慢性高原性心脏病、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等慢性高原病。但周南没有想过退缩,而是以坚定的信念克服种.种困难,以饱满的热情开展工作,尽己所能、毫无保留的为患者服务。

报道称,西藏有其独特的人文习俗,很多来自偏远地区的老百姓不会说汉语,为了获得患者的信任以及更好的交流,周南主动学习了藏语,在日常工作中可以用熟练的藏语与患者进行交流。对每一位需要长期随诊的患者,周南都会耐心的进行沟通,采用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例如开病友会、建立微信随诊群等等,务必确使每位患者认识到随诊的重要性,能够实现规律随诊,进而达到控制病情活动的目的,周南的付出和努力收获了患者的信任和好评,也极大提升了疾病的治疗水平。

周南曾经抢救过无数的危重患者。一次,一个24岁的男性患者以关节炎收住周南科,住院当晚突发昏迷,周南通过丰富的临床经验,立即想到了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可能性,后来通过一系列辅助检查确诊为ttp,ttp是一种临床上的极危重症。即使在内地的三甲医院有血浆置换支持的情况下死亡率也高达50%,何况西藏没有血浆置换的条件,患者命悬一线。但周南和团队没有放弃,经过不懈努力,患者终于苏醒了,后续恢复得也非常好,最后完全缓解出院了。

报道还介绍,周南在临床工作中抢救的肺栓塞、狼疮脑病、噬血细胞综合征、肺泡出血等重症患者不计其数,很多治疗方式都是西藏首例。

深知人才培养和人才梯队建设的重要性,在临床工作之余,周南热衷于教学,她积极进行年轻医师的带教,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周南基地的住院医规范化培训工作制度和带教计划,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如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小讲课等对学员进行规范严格的带教,将所学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员,年带教逾百人。她还承担了西藏大学医学院内科教学任务,年授课20余学时,希望能将学科最新的知识和理念传授给年轻人。

“人生很多选择,但如果再来一次,我还是这个选择。”谈及9年雪域高原上的从医生涯,周南总爱用“充实、快乐”来形容。“这9年对我来说,真的是一个成长和成熟的过程。”

“如果留在北京,我会成为一名呼吸科大夫,我会做科研、评教授、退休、在院子里散步。可是,这样的未来能一眼看穿……而西藏有无穷的未知和无限种可能,我热爱未知。”

周南出生于1982年12月,宁波人。高考数学满分、自学掌握多门语言、协和医学院博士毕业……本可在北京大展宏图的她,放弃优越的城市生活,扎根雪域高原,其事迹曾经感动了无数人。

然而8月2日,热爱未知的周南却因车祸不幸离世,年仅37岁。

01。

10年前,她毅然选择入藏。

“我在西藏,就可能挽救更多生命。”

“起初我只是一根微弱的火柴,现在我可以照亮更多人。”

年,在一次旅行西藏时,周南救治了一位身患肺炎生命垂危的老人。当地缺医少药的情形深深刺痛了她。

此时,周南心底萌生了留在西藏的念头:“北京有50多家三甲医院,多一个医生少一个医生可能差别不大,但在西藏,很多生命可能因为我的存在得到挽救。”当时,周南刚完成北京协和医学院8年制博士学位的学习。

2009年,27岁的周南不顾家人和导师的反对,离开北京成为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大内科的一名医生。此后10年,她一次次往返北京和西藏两地,联络资源,进修技术,倾其所学为高原百姓解除病痛。

02。

建立西藏第一个风湿免疫血液科。

“救了一个患者的命特别有成就感,付出多少努力都值得。”周南表示,患者是她留在西藏最大的动力。

不过,她也有倍感无力的时候。由于相关科室空白、医疗条件有限,20,周南和同事们确诊了藏族女孩卓玛的白血病却无力医治,没能挽救她年轻的生命。

周南强烈地意识到,必须建设更专业的学科。

新建一个科室比想象中要难得多。她辛勤奔波于西藏、北京之间,向自己的老师、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张奉春教授寻求帮助。张奉春很快就以捐赠的形式为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配齐了价值100万元的仪器设备,并提供相应的医疗资源和技术支持。

2014年5月,风湿免疫科血液科正式成立,这是一个“年轻”的科室,还没满30岁的周南担任科副主任,科里总共有八位医生,全是80后、90后。

“说得再多也不如在临床上成功救回一个病人。”周南说道,“能将病人从死亡边缘抢救回来,特别能激发孩子们当好医生的意愿,这很神奇。”

10年间,周南建立起西藏第一个风湿免疫血液科,填补了西藏自治区风湿免疫病的治疗空白,承担起西藏大学医学院风湿内科的教学任务,培养了当地一批得力医生。

03。

她的未来本该充满无限可能。

杨玥曾为丁香园深度采访过周南,在她印象里,周南是一个既有个性又充满医者大爱的人,“我一直觉得她的人生会有很多可能性,但没想到,竟是这样的戛然而止。”

她从死神手里抢回了许多狼疮脑病、血管炎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年接诊住院患者千余人、门诊患者数千人,实现了“零差错”“零投诉”。

那曲一名患有白血病的16岁男孩经周南治疗后,病情得到缓解,孩子父亲不会说汉语,提来一大袋草原黄金菇,一直追到了周南家门口,非要送给她。

日喀则一个24岁小伙患ttp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情危重昏迷一周后,被周南从鬼门关拽了回来。得知周南被评为全国“最美医生”时,小伙子发了条朋友圈:“所有的感谢无以言表,今天她获奖了,实至名归!”

04。

意外来袭,生命定格在37岁。

今年4月,周南离开了工作了10年的西藏人民医院。科主任白央不舍却也理解:“她想去另一个需要她的地方从头开始,就像她帮助西藏的患者一样帮助那边的患者。”

然而,意外发生了。8月2日,周南与西藏人民医院的两名医生一同赴四川苍溪旅游,车辆不慎落水,3人均未能生还,她的生命定格在37岁。

噩耗传来,大家都不敢相信。“她为我们做了这么多,她还有那么长的人生。”电话那头,白央的语气充满悲伤。

今天,一个悲伤的消息传来,宁波籍“中国好医生”周南突然离世。

37岁的周南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博士,实习期间她曾去西藏旅行,深知西藏缺医少药,非常需要高层次的医学人才,遂放弃在北京“三甲”医院的工作机会,于2009年9月自愿申请进藏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血液内科,在这片雪域高原她一待就是10年。

在此期间,周南建立起西藏第一个风湿免疫血液科,填补了西藏自治区风湿免疫病的治疗空白,承担起西藏大学医学院风湿内科的教学任务,培养了当地一批得力医生。

年3月,在央视“2017寻找最美医生”大型公益活动颁奖晚会,周南获评“最美医生”。

颁奖晚会上,周南在视频中表示,“北京有那么多医生,多一个我少一个我差别不会太大。但是如果在西藏,很多生命可能会因为我的存在得到挽救。”

最美医生周南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八

胡银宽1991年出生于辽宁葫芦岛市,大学就读于核安全工程专业,毕业后曾在中核集团通辽铀业集团任核安全技术员。初,考入广州海关所属广州白云机场海关。

据广州日报报道:胡银宽参加广州海关的工作短短2年,他在旅检现场先后经历了登革热、埃博拉等疫情防控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处置经验。年底,作为业务骨干参与海关总署对机场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的达标考核。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作为我国三大国际航空枢纽之一,压力空前。广州日报报道称,胡银宽始终坚守国门最前线,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医学排查,实施咽拭子样本采集,转运疑似病例,长时间保持高强度的工作,在口岸一线奋战220多天。

“穿戴起全套防护装备,说话做事都很吃力,为了大声解释政策、引导旅客,他每天都嗓子沙哑、喉咙疼痛,但为了减少防护服的穿脱次数,节约防护资源,他一上岗就不会多喝水,一天工作下来整个人累得就要虚脱。而在每天的航班高峰时段,时常会出现三、四趟航班同时进境的情况,胡银宽必须一直保持精神高度集中,像一台高速运转的精密仪器,迅速妥善地处置各种情形,确保旅客快速通关”。

报道中讲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胡银宽在对一名入境旅客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发现该名旅客虽然所填写的健康申明卡项目全部正常,体温也显示正常,但其嗓音有些低哑。经过沟通,旅客承认一周前有点咳嗽,现在感觉已好转。胡银宽不敢放松一丝警惕,经过反复耐心询问,这名旅客终于承认其国外居住社区有病例报告。胡银宽当即判定该旅客可能存在高风险,将其带至负压排查室取咽拭子和血样,并移交地方联防联控机制处置。后续核酸检测结果确定该旅客呈阳性。

今年9月,胡银宽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南方日报评价说,胡银宽已迅速成长为卫生检疫领域的专家,成了海关“90后”们的榜样。

最美医生周南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九

打开今天的报纸,一幕悲痛而感动的画面凸现眼前。又一位在突发事件中为救他人而献身的年轻英雄的事迹震憾了我。

世界那么大,中国那么大,各种事情层出不穷。尤其是反腐倡廉方面,是关注的中心。总之,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等等恍若隔世之谈,行此事反被耻笑已属于常态。

今天这位已经与我们相别的年轻英雄周江疆,因其身份的特殊,所以,就格外显示了他的品格。周江疆是富二代,独子,开豪车,住别墅,但是他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大火时,舍生忘死,两返火场救同事。

他身高1.86米,他的住宿间离楼梯仅5米,独自逃生是易如反掌之事。而且,在7月2日凌晨起火时,他还未就寝,但为了唤醒其他已熟睡的员工,他在90米长的走廊里嘶吼,使劲捶打每一扇门,又几次折回现场查找尚未逃出来的员工。

等消防队员赶到时,他已被浓烟呛晕,手机也摔了出去,但里面留着的是最后的报警记录。

反观周江疆短暂的一生,其实,很多品质都早已潜在。他读的大学是与英国合办的,班级里几乎都是富二代。但直到他牺牲,老师才第一次知道,他的家庭背景。他行事低调,一再要求自己与他人平等,去年参加预备役训练时的负重拉练,正赶上鹅毛大雪,周江疆累得在被窝里哭,但他坚持走完了全程。因为“不能搞特殊”。

事发时,他的女友也在现场,但他挣开女友的死拽,坚持回火场找员工。被他唤醒的10名员工全部获救,唯独他没有再回来。人们记住了他周江疆,而不是“富豪的儿子”。

在与他告别的那天,有数千名市民冒着雨挤在殡仪馆或站在马路旁,来送他的最后一程。其中还有来自全国53家媒体的记者。

周江疆就如一个普通的邻家男孩,与所有的同龄人一样,他喜欢打蓝球,喜欢收集电子产品,爱看动漫,爱吃大排档,有时也会逃点课。但他,真的是一位英雄,带着这个时代特色的英雄。

向培养与教育出这样优秀儿子的周爸周妈致以崇高的敬礼!独子的离去是万分悲痛的事,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心头创伤。但他以一命换了10命,铮铮男儿,死有所值!语言苍白,只盼望你们节哀保重!

《学习周江疆事迹心得体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