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学生观看科普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 小学生观看科普的心得体会(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30 17:48:22 页码:13
学生观看科普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 小学生观看科普的心得体会(五篇)
2022-12-30 17:48:22    小编:ZTFB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描写学生观看科普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题记

何时起,校园洋溢的不再全是文化艺术气息;何时起,师生关系日益僵化;何时起,老师们编织的玫瑰色憧憬,被学生的逆反风波吞噬得一干二净……

安徽毫州殴打老师事件,到底寒了谁的心?那目无师长、无视法律的殴打,把师道尊严无情地摧残,让书香校园蒙上了“不知法”的黑面纱。学生的莽撞行为,是对班规校纪的无视,是对孔夫子思想的亵渎,更是对法律知识的无知。法律是道德的防线,在其区域内可以自由行动。可一旦触破法律的底线,就相当于进入了雷区,受到惩罚。即便是青少年也不能逾越法律的警戒线。

亚里士多德说过:“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能有好的秩序”。车水马龙的街道井然有序,是遵法守法的彰显;庄严肃穆的法庭公正裁判,是社会秩序的保障;监狱牢笼的罪犯自责愧疚,是对固执行为的追悔。如果说恶徒是洪水,那么法律就是堤坝。以法律的形式,批判恶徒;借法律的公正,挽回误入歧途的一生,换回公平公正的净土。

如今,学生的狡辩说谎,是奸商的初显;学生的胡乱闹事,藏着罪犯的影子。树苗歪斜扭曲,需要立即绑定校正,才能成为苍天大树,成为栋梁之材。多少花季少年因禁不住诱惑、不知法而心灵扭曲,从而误入歧途,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愿所有的老师化身及时雨,把法律知识纳入教育的范畴。用法律的雨露,滋润心灵,洗去劣行的尘埃,唤回纯洁的灵魂,长出法律的常青树。

拥有法律,我们就会拥有爱,拥有一颗感恩善良的心。心藏法律,我们就会明辨是非、约束自己的行为,不会被利诱所迷惑,避免走向犯罪的深渊。当整个社会洋溢着法律的和弦,我们才能在自由民主的环境里,快乐、幸福地成长!

让我们栽法律之树于心头,筑法律之虹于天空,奏和弦之曲于校园。让“法”在我们的心中烙下深深的印记,让心中的法更加茁壮成长,更加根深蒂固。

描写学生观看科普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浩瀚的宇宙总是让人充满无限遐想。身为学生,即使不能亲自去到那迷人的外太空,但今天的科技让即使离太空很远的我们也能与空间站进行“亲密接触”,也就有了今天的“天宫课堂”。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七彩陀螺,它在空中不停的旋转,仿佛把同学们带入了空间站那失重的环境中。随着镜头的缓缓转动,王亚平出现在了全国师生的面前,因太空失重而略微肿胀的脸上挂着亲切的笑容,她向我们介绍了另外两位“太空教师”:翟志刚和叶光富。三人手持相机,为我们全方面地介绍了空间站,第一次如此全面的看到空间站,如此全面的了解到那些白色仪器的用途,我内心的惊喜与喜悦油然而生。

第实验“太空转身”开始了。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原本在地面上难度系数为零的普通动作,在太空中却隐藏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王亚平老师的“乒乓球沉底实验”让在地球上浮在水面上的乒乓球在太空中竟会因轻轻的按压而沉入水底,这是空间站的微重力使得浮力和重力之间的伴生关系清楚地展现。

水球光学实验简直刷新了我对凸透镜的认知。因为是在失重环境下,水滴会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收缩成一个接近完美的水球,它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凸透镜,此时若是站在二倍焦距以外,就可以看到“太空老师”们倒立缩小的实像。

最后的泡腾片实验是最有趣且最美的实验。水球被颜料染成蓝色,把淡黄的泡腾片放入,气泡并不在上浮,而是相互挤压,一个个小气泡把水球撑得更大,淡黄的颜色便随着气泡蔓延开来,在蔚蓝的水球中如同烟雾缭绕,就像我们的地球母亲。

天地间那么远的距离,仰头都看不见影的空间站,在这里,圆满完成了面向全国学生的太空授课,几乎没有卡顿,三位老师的声音也十分流畅,这是因为中国科研技术之强大!王亚平老师,叶光富老师,翟志刚老师用最远的距离给孩子们讲了最贴近心灵的课。他们三人亲切的笑容和耐心的解答无形中为我们提升了学习的乐趣,追求科学真理的决心。

科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象征。身为21世纪青少年的我们,必须要学好科学,热爱科学。今日与他们隔着天地遥遥相望,我们共同为祖国富强献出力量!感谢这节“天宫课堂”带给学子们的无限力量!

描写学生观看科普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如今,互联网在社会上越来越普及,网络道德与礼貌也日益重要。网络虽是虚拟世界,但仍要讲究道德与礼貌。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相互交往时都很注意讲文明、讲礼貌,愿意展示自己有文化、有修养、有良好品行的美好形象。

在虚拟社会中,人们交往互不谋面,可能交往的双方永远不知道对方是谁。这样,是不是就可以不讲礼貌,可以信口开河、脏话连篇呢?不能!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中,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一般都是书面语言进行,所以谦和的态度、礼貌的语言、相互的尊重就显得更加重要,它会使人感到温暖亲切,能自然地拉近双方的距离,消除陌生感,从而使交往的双方友善地进行沟通。文明礼貌的言行举止会帮你在网友间架起友好交往的桥梁。

如果开口骂人,说脏话,只会使大家厌恶,觉得你没修养。这种人在社会上和网络上是没有立足之地的。据《楚天都市报》报道,荆州市有两个中学生聊天,其中一个说脏话,另一个便将他拖进“黑名单”里。那个骂人的便用“珊瑚虫”版qq查到对方所在的网吧、机号,约上几个同学,找到他,把他活活打死了。后来被法院抓到,被判了刑。

讲道德,不仅仅涉及到不讲脏话,还必须言而有信。如果瞎回帖子,会让别人信以为真,做错事,害人害己。

另外,由于我们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时期,阅历少,经验不足,在网络这个缤繁世界游历时,一定要注意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在自己的头脑里建立起“安全防火墙”,以抵御不良信息对我们的影响。标明限制信息的,如果自己处在限制区域内,一定不能进入。

再举个例子,我的几个同学在网上发现了一个打打杀杀的,叫什么《闪客快打》的游戏,打开时明明显示着“本游戏含暴力因素,未满18岁禁止进入”,但他们却固执地闯进去玩起来。由于玩多了,他们一看见同学就想冲上去打上几拳或踢上几腿,学习也直线下滑。这是多么可悲的事儿呀!我们一定要吸取教训,不看未成年人不适宜的信息,不玩不适宜未成人的游戏。

上网必须用自己注册的账号和密码,未经允许绝对不能盗用他人的账号和密码,加“好友”时要经过对方的允许与验证。别人在输入账号和密码时,要自觉回避,不能偷看,这是一种基本的美德。

别人制作的网页、动画,撰写的文字等都是制作人的知识产权,是受国家保护的,未经允许绝对不能转载,署上自己的名字。

再谈谈安全问题。目前网上有不少骗子,利用儿童的轻信和好奇心约会儿童到某地会合。这样的事儿即使你认识对方,也必须和家长商量,时刻都不能放松警惕。最重要的是,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轻易将个人资料发布在网上。

描写学生观看科普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立正!稍息!敬礼!”那钢劲有力如洪钟般的声音一直在我耳畔萦绕着。

有人说“军训就是学生的噩梦。”那我就会回他“那就是侵略者的噩梦,因为我们会为中华人民而奋斗!”在柳树摇曳,油菜满田的四月里,我们格外激动,兴奋与激动涌上心头。因为,我们即将穿上自己梦寐已久的迷彩服面临我们人生中第一次军训。国防基地到了,我们脚踏灰白的水泥地,但此刻的心情已是难以用色彩所描绘。踏进大门,远远地望见一排大字“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学好本领 保家卫国!”本是如此平凡的字体,在此看来,却给人不一样的感受。

忽然,同学们顿时从我投来敬仰的眼神,我感到十分奇怪,便顺着他们的目光找到了答案。我首先看到了我们视如珍宝的迷彩服,然后看到了结实的宽肩,阳光勾勒出了他的脸,他的眼神,十分严肃清澈,但却让人感到并不陌生,想必这就是我们的教官啦。

“稍息!立正!”“立二!”就这样我们的军训之路开始了。

我们的行程也走了一大半,我们也是又饥又渴。但在这个时候,我们可没那么容易吃上饱饭,我们要拖着疲惫的身躯站着将几乎无油盐的菜夹生的饭吃掉。但我们却是吃的那么开心,那么饱。再苦也感到快乐。

洗完碗后,我们稍作休息,又开始活动了。我们挑战了需要团结合作的“无敌风火轮”,又在赤日下站军姿,学习正确的交流方式。学习作为一名“童子军”该会的军务。终于到了我最喜欢的群体项目。在电视上常看到,那些个战士在上面前进的样子,既令人感到激动又羡慕。我看着觉得“哈,那么简单,我跑的一定不比他们差!”到了今天才发现,原来是那么的难。有一条独木桥摇晃的行走线,接下来是木桥,看起来摇摇欲坠。还有一张高不低于4.5米的网,令人看着直咽口水。

轮到我了,我在上面每一步都胆战心惊,我一步一个脚印,好不容易走到了吊桥,愣是不敢迈开脚步。汤同学和杨同学见我这状,给我加油打气“加油啊!前方就是胜利!”我望着她们充满希望的神情,鼓起了勇气,终于我胜利了!

路途结束了,我们像是顿时长大了不少,个个眼神里充满了光与希望,我们恋恋不舍的与教官道了别。我在返途的路上望着夕阳,眼前浮起了教官的神情与那十几个大字”:“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学好本领 保家卫国。”

描写学生观看科普讲座心得体会及收获五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的引路人。可以说,教师是除家长外,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最大的人。特别是小学生,平时在家都是父母监护,在学校视老师为最亲近、最信任、最崇敬的人,所以教师的道德、人品表现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其一生。所以,教师的师德不只是个人的问题,同时,一个教师只有有良好的师德,才能认真对待教学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因此,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而良好的师德师风,则是一个学校的立身之本。

师德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教师经常与学生在一起,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对社会的看法,甚至其举止等等,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我们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为人表率。如上课时要衣冠整洁,精神饱满,不可将个人丝毫的不良情绪表现在课堂上。更不可在课堂上发牢骚,抱怨学校或贬损其他老师。否则,不仅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影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正人先正己,育人比教书更重要,知识的缺乏可以后天弥补,但一个人的道德观、世界观一旦形成,就很难再改变。所以,教师的责任绝不是仅仅是讲多少节课。

师德也是认真对待工作的前提,没有良好的师德,就不会有对事业的责任心,就不可能对工作兢兢业业。只有视教书育人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视学生为自己的子女,才能有端正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我在改学生作业时,对每份作业都认真批改,不管是人数多的班级还是人数少的班级。这样虽然辛苦些,但可以准确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了解整体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教学是否存在什么问题,再有针对性的改进。学生见老师如此认真,自然也会认真学习,而不会随意糊弄,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要时刻想着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企业的口号是“向8小时要效益”,而我们的一节课才40分钟,对学生来说是极其宝贵的,所以我授课的原则是“向40分钟要效果”,尽力使课堂学习效果最大化。当然,这就需要在课前认真备课,特别是对于专业课程,还要在课外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对背景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我在授课时发现部分学生掌握程度相差很大这种情况。对于这种情况,就需要事先了解学生,然后对没有学过的和掌握差的学生进行课外辅导补课,使他们能尽快赶上学习,绝不能不分情况地一味灌输。正如一位老老师所说“工夫到了,教学效果自然就有了”。

教师就是要传道、解惑,对学生和同事在学术上不能有丝毫地保留。对于自己编写的教案、收集的资料等,都会毫无保留地提供给学生和同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同时别人的进步也是促进自己不断努力学习的动力,正如美国历史学家杜兰特所说“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

树立良好的师风需要每个老师的努力,都要从自身做起,培养良好的师德。希望我们都做到“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使自己不断进步,使我们的学校办得更好。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范文之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4。"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在举国上下、大力提高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今天,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提高师德师风,做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显得十分重要,而好的教师一定要爱岗敬业,在强烈的职业感、责任感和事业心上狠下功夫、富有成果。

一、要具有高尚人格、塑造美好心灵的本领

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教育着学生。当我们的老师用自己的行动给学生作出表率时,也同时给学生指明了行动的方向。如果教师说得天花乱坠,而成为行动的矮子,那所说的也无异于对牛弹琴。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师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一名称职的教师要以对历史、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教育的神圣还在于在我们塑造学生灵魂的同时,也在塑造自我的灵魂,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这恐怕是其他任何职业所无法比拟的。的确,在一个个鲜活的孩子面前,只有不断地提高、完善自己,才能够让自己在"教师"这个称号面前毫无愧色。"榜样"意识,榜样的行动,会让我们坦然面对每一个学生,更会提升教师的自我形象。

二、要具有春风化雨、言传身教的技艺。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爱,能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的成人和成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拓展。

因此,这是对教师情感素质的要求。教育不仅是认知过程,更是情感交流过程。经验表明,情感可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师的教诲,养成良好的认知习惯,行为习惯。师生情感交流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师心里有了学生,学生就愿意和教师在一起,且有亲近感;教师尊重,理解,关心学生,学生就将更尊重老师,师生诚坦相待,心心相印。

其中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道德情感。陶行知提倡"爱满天下,"鲁迅强调"教育植根于爱",别林斯基则认为"爱是教育的工具,也是鉴别教育的尺度。"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表现为对全体学生的尊重、信任、理解、把爱洒向全体学生。爱中意的"王子、公主"无可厚非,但爱看不惯的"丑小鸭"更难能可贵。须知老师一句苛刻的话语,一个"凶狠"的眼神,一顿粗暴的斥责,都可能使学生畏惧不安,紧张无趣,厌恶这门学科,讨厌这个老师,甚至还会毁掉一个未来什么"家"。其次,要严爱结合,恩威并重,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而有格,严而有效。对待学生的错误与缺点,要尽力帮助,对待学生成长进步热情肯定,用火热的心肠,满腔的热忱去温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到老师胜父母,同学似兄弟。三是在日常生活上对学生友善、温暖和关怀。课后与学生交友,让他们掏心里话,扑捉热点。难点话题,日常以礼相待。遇到不顺心的事要能控制感情,不迁怒于学生,让学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产生前进动力,明确前进方向。

三、要具有刻苦钻研、严谨笃学的理念。

要成为当今合格的教师,就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非常重要,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要有一桶水。"然而,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在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

教师更应该是一条清澈的,不断流动的小溪,吸引着学生到你身边来汲水20__年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12篇心得体会。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熟练掌握专业学科知识和教材教法之外,还要"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要养成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发扬优良学风"。身体力行,以自己的光彩,自己的魅力来感召我们每一位学生。

四、要具有淡泊名利、坚守教育的信念

社会的发展和人性本身的弱点使人的物欲不断膨胀,不断膨胀的物欲必然带来心理的不平衡,必然带来精神的空虚,物质和精神的落差迫使我不得不承受痛苦的折磨,而且是长期的,挥之不去的。年轻的我曾经为自己在黑夜的漫漫无际中看不见一丝阳光而苦恼,我为自己无心再单纯地对待每一张渴望知识的脸庞而羞愧。当我看到仍然有数不尽的教师们无怨无悔,像春蚕、像蜡烛,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来捍卫这个职业的圣洁时,我如梦初醒。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生命的痕迹激励着我们这些后来人,这些同行们,让我们由不情愿到情愿,由情愿到全身心地热爱这个工作。因为,生命的意义远不止于功利。"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绝不是为了吃饭"。生活中许多微小中藏有博大,短暂中孕育永恒。

比克纳的天职图景:"是你深沉愉悦与外部世界深沉渴望之间相遇交融的圣地。"多么令人向往,袁榕、斯霞、李吉林、于永正,贾志敏等老一辈教育家他们以从事教育为荣,将毕生的精力都无私奉献在三尺讲台上,工作着、享受着;王崧舟、窦桂梅等年轻的特级教师又何尝不是这样,赢得学生、同行的广泛赞誉。但反观我们四周,有多少人怀抱着这样的憧憬啊?甚至于有人以"班事、校事管我屁事,吵声、骂声,我不作声"做为教育事业的格言,甘愿在这样颓废的日子里,度过自己人生当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坦言之,我们正在做的事从来不是,或不再是自己真正倾心的工作,我们必须为了钱而非为了工作的意义而工作。于是甘愿成为毫无追求的人,沦为匠气十足的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习以为常,麻木倦怠;于是我们放弃了读书,放弃了关照内心,悄然丧失了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的意识,使自己的灵魂家园无以皈依,痛苦不堪。

20年5月12日中午14时28分,汶川发生震撼全球的大地震,有这样一群老师,他们用自己的沉着、智慧,甚至生命,护卫着一个个花朵般的生命,奏响了感天动地的生命颂歌。灾难面前,生命原来如此脆弱;面对灾难,生命却又如此绚烂。每一种表情都令人动容,每一个瞬间都感天泣地。

谭千秋,张米亚,向倩…这些平凡而伟大的老师,在平常的日子里,他们和你我一样平常;当灾难来临时,他们挺身而出!当太阳在废墟上升起时,他们却含笑离去!他们用微薄的力量体现着生命的尊严与伟大!他们用单薄的身体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用生命诠释教师的天职!

面对这些用鲜血和生命锻铸师魂的英雄们,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我们是否真正热爱自己的岗位?我们能不能做到忠于职守而尽职尽责?我们能不能像她那样把爱心撒向人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