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怎样留住基层教师心得体会和方法 教师下基层心得体会(九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30 20:46:14 页码:7
怎样留住基层教师心得体会和方法 教师下基层心得体会(九篇)
2022-12-30 20:46:14    小编:ZTFB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怎样留住基层教师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2、一辈子是多少个天,每一分一秒是怎样的缠绵,再拆分成瞬间又是怎样的无限,永恒的风景在每一次双眼聚焦的定格,爱,被时间许诺。

3、有一种感动叫相亲相爱,有一种感动叫相濡以沫,还有一种感动叫理解与包容。婚姻犹如大海行舟,同心协力才能到达幸福的彼岸。

4、爱也好伤也罢不再回眸

5、唯求与他共搭未来的列车,抵达幸福的彼岸。

6、我不招蜂引蝶喜新厌旧怎么配得上你空前绝后水性杨花

7、暖日晴风破寒冬,感怀幽幽芳心动,点点滴滴相与共,一夜诉情十年梦。与君逢,较暖日风情,赛晴风万种,意未尽味无穷!

8、思念如同窗外的雨,在所能预知的空间幻化为你的一切,温情地侵蚀着我每一次的心跳,每一次的呼吸,以及我全身的每一个毛孔…

9、男人你给我听着了、你是我永远忘不掉回忆的大疯子

10、下雨了是因为云哭了,花开了是因为风笑了,飘雪了是因为太阳睡了,月亮圆了是因为星星醉了,给你发短信了是因为我想你了!

11、都是我的错,老是惹你生气,请原谅,我是无意的。你可以打我,可以骂我,但你不好不理我啊!

12、眼泪掉下来的那一分

13、悠悠的云里有淡淡的诗,淡淡的诗里有绵绵的情,绵绵的情里有我轻轻的问候。

14、你的爱是我一生的盼望,所以你的每一滴泪,都化作了我的哀愁。亲爱的,祝你一生幸福。

15、雨天留下一把伞

16、很多回忆,明知道痛心却还是无法释怀

17、不骂不吵不张扬,安安分分一起过。

18、心里有你陪著我,就不害怕黑暗。

19、想着你的容颜,我夜不能寐,想着我们的点点滴滴,我弄乱了自己!思念虽然是缓缓的伤,但是我会把伤害留在心底,把笑容留给你!

20、用春天的风折一只风车,在温暖里旋转,用春天的雨撑一把小伞,在浪漫里滋养,用春天的眼照一张相片,在你的世界里盘旋,人间四月,花都开好,爱你,继续。

21、星星爱着月亮,于是与月亮围绕;蝴蝶爱着花朵,于是与花朵缠绵;鸟儿爱着森林,于是与森林盘旋;我爱着你,于是与你相伴,一辈子。

22、幸,幸运;福,福分;幸福=幸运+福分;感,感觉;情,情缘;感情=感觉+情缘。有情缘很幸运,有福分就有感觉,愿拥有美好爱情。

23、有一缕阳光,为你照亮;有一颗明星,为你闪烁;有一片云彩,为你飘荡;有一朵鲜花,为你开放;有一眼清泉,为你流淌;有一份爱情,为你奉献。

24、眼睛近视,为了适应,有了眼镜!联系不便,为了适应,有了手机!等待相遇,为了适应,有了你!喜欢你没有道理我会学着适应你!

25、想让你知道,我爱你:有你的陪伴,生活不再孤单;有你的记忆,到处是甜蜜。我想和你牵手,迈向幸福的天堂。我爱你,天长地久。

26、夜,因为星星的眼眸而绚丽;山,因为流水的缠绕而屹立。世界太大,让我们相遇;世界太小,我的眼里只有你。让我们彼此相携相依,去书写永恒的结局。

27、夜静谧,想你的心在夜空迷离;风呼吸,惦念间心有灵犀;思绪掠过发迹,传递着想你的讯息;晨露清亮如许,那是我的心跌落在草地。来吧,我会好好待你!

28、一份旧报纸,时间的追溯,那年那月那个时间里,我的爱情开始于那个年代,阅读着泛黄的岁月,我们的爱开始有了历史尘封的等待,亲爱的,我依旧爱你很深很深。

29、永恒的爱情需要:怦然心动,你侬我侬的激情;经得起磨难,耐得住平淡的执着;非你不可,至死不渝的忠贞;以及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信仰。

30、阳光是我灿烂的笑脸,洒落着对你爱情的热烈;春风是我温柔的话语,诉说着对你不变的誓言;花儿是我美丽的心愿,绽放着对你奔腾的情怀。爱你永远!

31、有你有美丽的日子,就像是那只没有烦恼的兔子,总是快乐的吃着,含有维生素abcd的萝卜,不论别人怎样看我,就是情有独钟的咀嚼,有你的日子。

32、一座城堡,有阳光拥抱,每一砖一瓦,都有爱的味道,一个微笑,用晴朗报到,每一分一秒,都是心的相交,亲爱的,想你了。

33、用心瞧瞧祝福息,处处表达我情意,相思成灾念着你,义无反顾想追你,至死不渝恋着你,勇气十足说爱你,明明白白告诉你,就是爱你爱着你。

34、有没有想我啊?我不在的时候,还是可以想一想我的,别太投入哦。要是想坏了,我会心疼的。什么时候想我的话,告诉我,咱们一块儿想。真的很想你!

35、眼睛在窗口望到的远方,是一片天和想你的目光,天把我的目光像风筝一样,放飞到了怎样爱你的国度,牵扯了我如此幸福的一生。

对于怎样留住基层教师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各位朋友:

大家好!

(站在门后留园全景图前)

有道是:“苏州好,城里半园亭。”现在,我们就来游览苏州著名的园林--留园。田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代表了清代江南园林的建筑风格,结构紧凑,富丽堂皇。其余的三处分别是宋代的沧浪亭,元代的狮子林和明代的拙政园。同时,留国也是全国四大名园之一。所谓全国的四大名园,是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四处园林,其中北京的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是北方皇家园林的代表作品,而苏州的拙政园、留园则是南方私家园林的代表作品。瞧,留园的门很小,高不过2米许,宽不过1.5米,很不起眼,小中见大,这正是私家园林的典型特征之一。19987年12月4日,留园又与拙政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一起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典型范例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门厅正中上方悬挂着“吴下名园”匾额,似乎要告诉我们留园曾经拥有的辉煌,大型漆雕屏风上绘有留园的全景图,它是用2500块玉石镶嵌而成的。那么,为什么要用2500块玉石呢?因为这幅图是在苏州2500岁生日的时候,由扬州艺人所雕,每块玉石代表了苏州一年的历史。通过这幅全景图,我们可以看到留园分为四个部分:中部是精华所在,以山水见长;东部以庭院建筑取胜;北部具有农村田园风光;西部林木高耸,尽得山林野趣,整个园林占地30多亩。

那么,这座园林为什么叫“留园”呢?其实,留园一开始并不叫这个名字,她最早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相当于哥白尼、布鲁诺生活的年代。第一个主人叫徐泰时,曾经当过工部营缮郎中,所以他对建筑是有一番研究的,这对他后来修建东园很有帮助。因为他工作做得好,被提升为太仆寺卿,相当于从建设部的高级官员升到交通部的部长。徐泰时为人耿直,因而得罪了权贵,在遭人弹劾罢官回家以后,修建了东、西两园,东园就是今天的田园,西园后来被他的儿子捐做寺庙,也就是今天的西园寺。徐泰时去世以后,这个园子也就逐渐荒废了。到了清代的嘉庆年间,曾任广西右江兵备道的吴县东山人刘蓉峰辞官回家后买下了东园的旧址,改建为“寒碧山庄”,因为园内多植白皮松,竹色清寒,波光澄碧,所以取了这个名字;又叫“花步小筑”,因为前面有一条路叫花步里;又因为主人姓刘,所以老百姓都叫它“刘家花园”。光绪年间,湖北布政使盛康(字旭人)买下寒碧山庄废园,盛旭人精通医道,原在常州开国药店,经李鸿章介绍,献丹药治好了慈禧太后的慢性皮炎,慈禧太后高兴之下,就把中国台湾海峡的钓鱼等三座小岛赏给盛家种药草,因而盛家很有钱。

盛旭人买下寒碧山庄后就将它改名为“留园”,一个原因是“刘家花园”的“刘”与“留园”的“留”谐音,这是花园易主常用的一种改名方法,比如袁枚将“隋园”改为“随园”;再有,盛康在整修花园时曾发现一块“长留天地问”的石碑,据说是刘伯温写的,他想这个花园历经战火仍然保留下来,似乎在冥冥之中有老天爷的保佑,也希望留园能永远留在盛家手中;另外“但留风月伴烟梦”,这个“留”字又有让客人留连忘返之意。清末朴学大师俞樾在《留园记》中讲,“泉石之胜,留以待君之登临也;花木之美,留以待君之攀玩也;亭石之幽深,留以待君之游憩也。”

从留园的得名,我们可以看到园主修建花园时花费了不少心血,田园中的每一处建筑,每一个小品.每一副对联,每一处题额,都别有一番用意。因此,我们在游览园林时,必须把握住园主的用意,这样,您才能真正领会到园林的魅力所在。苏州园林大多数以“隐逸”为主题,那么,留园是怎样体现这一主题的呢?接下来,我将结合具体的景观跟大家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从留园的门厅到中部花园入口处的腰门,是一条50多米长的“s”形过道,这条过道是园林建筑中空间处理极为成功的例子,至于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请大家跟我一边走,一边看,一边体会。

进了门厅,大家看到的是一个小天井,这个天井有什么作用呢?它的主要功能是通风、采光和漏水,往上可以看到天空的云朵,飞翔的小鸟,往下可以漏水。在天井后边的这个建筑是轿厅,古时候,有钱人出门,大都坐轿子,但轿夫是下等人,不允许与主人一起进入内厅,只能坐在这儿歇息。顺着边上的过道往前走.弯弯曲曲,前面有两个蟹眼天井,种了一些瘦竹,为昏暗的过道引来一些光亮。这儿也是一个天井,花台里种了桂树、白玉兰,还有石笋,合起来就是金玉满堂的意思。到了这个敞厅,大家再回过来想一想,体会一下,这一段过道由小变大,由暗转明,随着空间的变化,“放”、“收”、“再放”、“再收”,让人感觉不到过道的昏暗呆板,反而让人觉得很有趣味。同时,园主巧妙地借助这个过道将外界的尘嚣挡于门外,反映了主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不受外界干扰的隐逸思想,起到了欲扬先抑的效果。大家品味一下,走过这一段过道,是不是有点进入世外桃源的感觉?

现在,我们来到了留园的中部,园中有大型假山和宽阔的水池,极具文人写意山水园的典型特征。前面的粉墙上有六扇漏窗,通过漏窗,中部的山水景色已隐隐可见、我们说漏窗好,好就好在“隐隐可见”上。用《红楼梦》中贾政的话说:“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人目中,则有何趣?”这六扇花窗,图案各异,大家一边慢慢地走,一边透过花窗往里边看,你会感到随着步子的移动,所看到的景色也在变化,这就叫“移步换景”或“一步一景”。并且,这几个花窗还有通风、透光的功能。墙上有砖刻“古木交柯”,“古木”指花坛里的一棵明代的古柏和一棵山茶树,“交柯”指两树枝干交错缠绕,象征夫妻连理,百年好合。此处以粉墙为底,翠柏山茶,上有砖额点缀,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的山水画。

(到绿荫轩)

这座“绿荫轩”,轩名取自明代诗人高启的“艳发朱光里,丛依绿荫边”诗句。原来,在绿荫轩旁曾种有一棵老榉树,一棵老枫树,树枝像两把大伞遮在屋顶上,所以叫“绿荫轩”。在留园的中部,可以观赏到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这儿便是我们观赏春景的地方。春天,前面曲桥上紫藤开花,树木发芽,似乎凸显出一幅立体的春色图。来到后边,墙上有“花步小筑”四个字,为什么要写上这几个字呢?留园一带旧名“花步里”,“步”通“船埠”的“埠”,“花步”即装卸花木的码头;“里”是指方形的街坊,即我们常说的“里弄”、“邻里”,古代五户为一邻,五邻为一里,所以,二十五户人家称为一里;“小筑”就是小的建筑,比如“网师小筑”,主人很谦虚地说,我这个花园只是花步里边上的一处小建筑而已。此处园主以墙为纸,墙角散置湖石,花坛中堆石笋,植天竺、爬山虎冲霄而上,又垂下几缕绿叶,整幅图画给人以运笔凝炼洒脱之感。

(继续向前)

前面就是“明瑟楼”,《水经注》中有“目对鱼鸟,水木明瑟”的说法,意思是看到大自然的山山水水,花鸟虫鱼,让人感到山青水秀,环境幽雅;楼下取杜甫“秋水方添四五尺,野航恰受二三人”之句,起名为“恰航”;楼旁的湖石假山非常巧妙地将登楼的踏道藏于其中,边上刻有“一梯云”,取自“上楼僧踏一梯云”,将山石比作可以助人升腾的云朵,使人有一种飘浮于仙境之中的感觉,暗含“月中折桂”的意思。大家再看看地面上的铺地,用卵石、缸片、瓷片拼成各式各样的图案,俗称“花街”,这一片铺地上的图案有“金鱼”、“莲藕”、“仙鹤”……,象征“年年有余”、“百年好合”、“健康长寿”……,既起到了装饰作用,又寄托了主人的美好愿望。

请大家随我到露台前,这儿是园主人观赏夏景的地方。池子里种植了很多荷花,夏天荷花竞相绽放,美景尽收眼底,因为露台靠近水面,所以叫做荷花台。此处,还可以观赏到前面的假山。园林建筑中的假山接材料可分为湖石假山、黄石假山和上丘假山。留国这儿的假山比较特殊,下面黄石填底,给人一种稳健的感觉,上面湖石为顶,非常秀丽,因而兼有阳刚、阴柔之美,真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回过头来,大家所看到的这座建筑是田园中部的主体建筑“涵碧山房”。取自朱熹的“一水方涵碧,千林已变红”诗句。“涵”指水多,“碧”指水碧如玉,所以叫“涵碧山房”。中国有句老话叫“心定自然凉”,在这个地方,你是否有一种“闻名心底凉”的感觉呢?

(走进曲廊)

留园曲廊是苏州园林三大名廊之一,全长有300多米,另外两廊是拙政园的水廊和沧浪亭的复廊,各有特色。廊按位置可分为沿墙走廊、爬山廊、水廊、回廊、楼廊等;按形式又可分为曲廊、波形廊、复廊、廊是园林建筑中独立的有顶的通道,就像文章中的“虚”字,有连贯的作用。留园的这一段爬山廊(曲廊)高低逶迤,墙直廊曲,明暗相间,有的地方贴近墙面,有的地方又有间隙,还种了一些花草,巧妙地运用对比的方法,使廊显得更加活泼。廊在这里有这么几个功能:一是夏天可遮阳,冬天可挡雨;二是景点之间的联系纽带,天然的游览线路;三是作为平缓地过渡,巧妙地将客人引到山上的“闻木樨香轩”,观赏秋景。爬山廊的旁边墙壁上有明代镌刻的“二王”法帖。与众不同的是,此处的法帖只收“二王”书法,点评全放在释文的后面,可以让游人,特别是书法爱好者自己欣赏评点。至今,留园保存了359方法帖,堪称园林一绝。

现在大家所在的地方是“闻木樨香轩”,“木樨”就是桂花,这儿四周遍种桂花,每年仲秋,丹桂飘香,晚上可以看到明月高悬,倒映水中,随波荡漾。因此,这儿是观赏秋景的地方。我们说,苏州园林建筑的命名很讲究,此处的“闻木樨香轩”也包含有深刻的禅理,佛教的禅宗讲究悟道,佛理就像桂花香一样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但却看不见,摸不着,无影无踪。

(进入可亭)

过了水涧、小桥,来到可亭。“亭者,停也”,也就是说可以停下来休息一下了。观赏园林有动观和静观之分。如果说走廊是我们动观园林的地方,那么亭子就是我们静观的场所。可亭的周围有一些图案,有铁拐李的葫芦、汉钟离的扇子、吕洞宾的宝剑等,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暗八仙”图案。亭中这个桌子是用灵壁石做成的。灵壁石产于安徽灵壁县,是石中上品,“石本磐材,叩之有声”,这在苏州园林中也是比较少见的。刚才,我们已经分别看过了观赏春、夏、秋三季景色的地方,此处的可亭就是观赏冬景的场所,它的四面种有梅花,坐在亭中可以看到园外远方山顶的积雪、冬日的夕阳……

现在,请大家回过头来看一看,对面的涵碧山房、明瑟楼与可亭形成了一个对景。所谓对景,就是从甲观赏点可以观赏到乙,从乙观赏点可以观赏到甲。从这儿望去,明瑟楼就像画舫的前舱,涵碧山房犹如船舱,两座建筑组成了一艘形神兼备的“写意抽象式”画舫,微风吹拂,波光荡漾,这艘船就像在水中缓缓航行一般。那么,为什么苏州园林中有很多的船形建筑呢?比如,拙政园有香洲,狮子林有石舫等等。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这与苏州的地理环境、交通状况有关,苏州地处江南水乡,旧时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在园中修建船舫,可以增加园林的生活气息;二是船舫集中了多种建筑形式,有厅、有台、有楼、有阁……,是苏州建筑艺术的集萃,并可增加园林建筑的层次感,使其更具有观赏性;三是船形建筑介于似像非像之间,符合中国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审美要求;四是体现了园主的隐逸思想,《庄子.列御寇》中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邀游,泛若不系之舟”。“不系之舟”就成了古代文人隐逸江湖的象征,成为他们来去自由、无拘无束、逍遥自在的标志;五是包含了一些政治含义,尽管他们希望隐逸,但文人士大夫骨于里的那种“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思想抛弃不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希望君主对老百姓好,实行“休养生息”的宽松政策。

这条花街尽头就是远翠阁,往下走,池中有一小岛名“小蓬莱”。《史记》中讲,瀛洲、方丈和蓬莱三座神山在渤海之中,据说山上有仙人和长生不老之药。秦始皇曾经派徐福去寻药,并在宫苑中叠造三神山,此后三神山也就成为造园中常见的题材。前面这个方亭叫“濠濮亭”。为什么叫“濠濮亭”呢?濠、濮均为水名,《庄子.秋水》里面有这么两个故事: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之上观鱼,庄子说:“鱼自由自在的多么快乐啊!”惠子答道:“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之快乐呢?”庄子问:“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理解鱼的快乐呢?”另一个故事讲,楚王派人去请庄子出来做丞相帮他治理国家。庄子说:“我听说有一只大龟,已经死了3020xx年了,楚王用盒子把它装起来,用手巾盖在上面,珍藏在庙堂之中。那么这只龟是死了被人供奉着好呢?还是活着在污泥中摇头摆尾的好?”那两个人讲,“好死不如赖活,当然是活着的好。”庄子说:“那么你们回去吧;我呢。宁愿做一只自由自在的活龟。”庄子的这种思想与文人士大夫们所追求的隐逸淡泊的愿望相符合。所以,一进园时,我就跟大家讲,我们观赏园林必须把握一个主题,后面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大家抬头看,这便是曲溪楼,书圣王羲之曲水流觞,写下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从这个名称也可以看出园主对书圣的景仰。曲溪楼向右就可以进入了西楼,它位于五峰仙馆之西,所以叫“西楼”。它处于五峰仙馆和曲溪楼之间,为取得统一,东边采用木菱花装饰,在尺度和比例上与五峰仙馆相呼应,而西边做成粉墙漏窗和飞檐翼角与曲溪楼相呼应,起到了一个承接的作用。一过西楼,地平临水,清风吹来,这里便是清风池馆,它以水榭的形式向西敞开,与濠濮亭、小蓬莱构成一个景区,不种荷花,池水明净,楼台倒影,环境十分幽雅。后面有“汲古得梗处”,意思是指打深井里的水要用长绳子,比喻要想求得高深的学问,就必须使用正确的方法和下极大的功夫,含义深刻,令人深思。

留园的东部是高低错落、曲折深邃的建筑群,这里是旧时园主生活起居和宴饮活动的场所,通过粉墙、走廊等划分出不同的空间,形成了重院叠户、庭院幽深的景致。

(进入五峰仙馆)

出清风池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便是有江南“第一厅堂”之誉的五峰仙馆,为什么叫“五峰仙馆”呢?请大家回过头来看一看前面的假山,这座假山是苏州园林中最大的厅山。留园的主人非常喜欢石头,他搜罗了大量的石头在馆南堆叠了五座小山峰,取李白的“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之意而命名。五峰仙馆是留园三代主人不断修建改造而成的,它的台基为青石,似为明代遗物。据历史记载,我们可以推测,五峰仙馆是在东园的后乐堂、寒碧山庄的传经堂基础上翻建的。五峰仙馆建成后,盛氏将其作为主厅,是生日、结婚、小孩满月等重要活动场所,通过一排纱隔、挂落、飞罩将室内分为前后两部分,南部为宴饮会客之处,布置十分讲究,以中间圆桌上的花为分界线,供桌左边为主人,右边为主宾,接下来由中间向两边,由近及远,按长幼尊卑,-一对应就坐。古时候,女眷不能在外客面前抛头露面,里边的厅相对于外边的厅叫内厅,人们还将其夫人称为内子、内人、贤内助等,内厅也可以作为退步,供下人在此听候使唤。这个厅也被称作楠木厅,因为室内主要构件均用楠木做成。楠木质地好,纹路漂亮,不用油漆,但是为什么这儿的柱子要漆成黑色的呢?原来日本兵曾将这里作为马厩,这些楠木柱下边被马啃坏了,建国后重修时只得用水泥补上,为了美观才用漆将其掩盖起来。今天,仍有部分日本人叫嚷钓鱼是日本国土,这是没有根据的。当年慈禧太后的懿旨至今仍在美国盛氏后人手中,这些楠木柱子正是当年日本侵华有力罪证。因此,我们必须牢记历史教训,不要让其重演。五峰仙馆两面墙壁上有四幅大理石挂屏,红木板上有上圆下方两块大理石,不仅在形状上有变化,而且包含了中国古代“天圆地方”之说,暗含“天人合一”的追求。民间流传留园有三件宝,即大理石座屏、冠云峰和鱼化石。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宝大理石座屏,这座大理石画屏非常珍贵,石质好、石纹妙、尺寸大,仔细一看,就像一幅天然的山水画,明月、清风、野山、飞瀑集中于一块石面。这块大理石采于云南点苍山,有“雨后静观山”、“风前闲看月”的境界,全国罕见。

(石林小院旁)

这座院子叫石林小院。我们说大院要“动中观”,小院要“静中观”。大家看这边有几个字“静中观”。这个院子南北长29米。东西宽15米。园主别有用心地将院子隔出六个小院子,互相沟通,给人的感觉不是越隔越小,而是越隔越大,层次非常丰富.院外有院,景外有景。现在,大家站在这个角度看一看,上面的这块石头像不像俯冲下来的老鹰,下面的石头像不像昂头向上的猎犬?所以叫做“鹰犬斗”或“鹰斗猎狗峰”。前面的墙上好像有一面镜子,镜子里边有这只老鹰的背影。其实,它是石林小院南面小亭的漏窗,里面的背影是另一块石头,这种用隐蔽的手法构成对景、漏景、框景,匠心别具,恰到好处,让人感到院子很大,层次很深。

院中的这座建筑叫“揖峰轩”,朱熹说:“前揖庐山,一峰独秀”。轩名是来自古人文章,但是园主对石头的恭敬之情却不难发现,刘蓉峰爱石成癖,有“石痴”米芾遗风,他曾经搜罗了很多湖石名峰,在此地“筑书馆宠异之”,认为湖石不仅能给人以美感,还能得到很多为人处世的道德修养。揖峰轩环境幽雅,不妨作为三四个好友论诗作画,操琴对弈的好地方,大家看里边有琴、有棋。尤其是两桌,一边是围棋棋盘,一边是象棋棋盘,拿掉棋盘,桌子形同七巧盘,可以拆开来随意放置,小方桌可以拿到院内用来拜月,也可取一墙角放花盆、茶具等。红木菱花门窗上的蝙蝠、双钱、万字图案等都是吉祥的符号。古人读书总要找一个幽静的地方,陶渊明讲,“既耕亦已种,时还我读书”,“还我读书处”便是主人的书房,不过,它在揖峰轩的后边。

(站在鸳鸯厅前)

揖峰轩东边的这座大型的厅堂,就是留园著名的鸳鸯厅,在南部天井前的石库门上有砖额“东山丝竹”四个字。为什么叫“东山丝竹”呢?是不是刘恕是东山人的缘故呢?这几个字也说明了我们观赏园林必须把握主题的重要性。其实,“东山”也有一个典故,《晋书》上讲,谢安在浙江东山隐居,朝廷几次要他做官,他都不动心。所以后人就用“东山”或“东山高卧”指代隐居,“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丝竹”泛指音乐。天井外边原来是盛家的戏厅,在这里听戏品曲,好不惬意!置身于此,能说园主不是“东山高卧”吗?

而这“鸳鸯厅”也是一种重要的园林建筑形式。鸳鸯本是水鸟名,因为它们雌雄偶居总不分离,所以中国民俗中常把配对的事物用“鸳鸯”称之。大家请随我一起来看看鸳鸯厅有哪些特点。第一,我们从外边看只有一个屋顶,但里面却是两个屋面;第二,外边看是一间房,里边是两个厅;第三,两边的功能也不一样,有男厅、女厅之分,和冬厅、夏厅之别。大家现在所站的位置就是女厅,北边是男厅。那么,有人就会问了,男厅、女厅怎么区分呢?过去,中国社会很讲究男尊女卑。大家不妨来比较一下,男厅一般建筑华丽,梁架扁方,且精雕细刻;而女厅则比较简朴,梁架用圆木,没有什么雕饰,就连地面上的方砖男厅的都比女厅的大。如果还分不清的话,大家不妨看一看,哪边的风景漂亮那边就是男厅,这儿当然是朝冠云峰这边风景好了。除了“鸳鸯厅”名字外,它还有一个很雅的名字叫“林泉耆硕之馆”,“林泉”指山林泉石,比喻隐居休息游玩的地方;“耆”指年老的意思”;“硕”指有名望的人;“馆”是四通八达的地方。连起来讲就是:这里是德高望重的社会名流聚会的地方。银杏屏门上的这篇《冠云峰赞》是清末著名的朴学大师俞樾写的,还有全景图后的《留园记》也是俞樾写的,俞樾与盛康交情非常好,俞樾非常喜欢留园的山水景色,这些文章使得留园更加迷人。

(站在林泉耆硕之馆门前)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块石头就是举世闻名的“冠云峰”,“冠云峰”与苏州十中的“瑞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杭州西湖的“皱云峰”,有江南四大奇石之称。冠云峰是留园“三宝”之一,重5吨,高6.5米,是我国现存最高的独峰观赏假山湖石名峰。郦道元的《水经注》有“燕王仙台有三峰,甚为崇峻,腾云冠峰,高霞云岭”之句,冠云峰之名即由此而来。

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喜欢造型奇特的石头,孙悟空是从石头中蹦出来的,贾宝玉则是女娲补天所剩的顽石,其中太湖石最受推崇。宋代书画家米芾被人称为“石痴”,他曾让人给石头穿上衣眼,摆上香案,与石头称兄道弟,他将太湖石特点归纳为瘦、皱、漏、透。大家不妨看一看冠云峰,瘦是说这块石头苗条修长;皱指石头的表面有花纹;漏指雨水不会积存在石头上,顺着孔隙很快就会流出来;透是说石头上有很多孔洞,玲珑剔透,这只不过是这些石头的一些外部特征。文人士大夫所以喜欢石头,更是把人的情感赋予石头,对石头的要求实际上就是对人自身修养的要求。有人从瘦、皱、漏、透引申出来的顽、清、拙、丑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我们眼前的这块石头可有一番来历了,据说是宋代花石纲的遗物。宋徽宗在东京修建“寿山艮岳”时,让朱勔帮他搜罗奇花异草、珍木怪石。朱勔利用手中的职权,巧取豪夺,搞得民不聊生,激起了浙江的方腊起义,苏州也发生了石生起义。宋朝的花石纲导致了国库空虚,政治腐败,很快就被金灭掉了。当时有两块有名的太湖石被称为“大小谢姑”,“小谢姑”没有来得及运走,后来被一位姓董的买了下来,他的女儿嫁给了徐家,将这块“小谢姑”作为嫁妆,改名为瑞云峰放在当时的东园里,留园也因为这块石头而更加出名。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苏州地方官为了讨好皇帝,将这块石头运到苏州织造署,也就是今天的苏州十中,让皇帝玩赏,一直未搬回来。盛康买下留国后,总觉得留园没有瑞云峰就少了几分灵气。因此他花了很长时间和很多银两,终于寻到了另一块石头,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冠云峰,当时搬运它时,真可谓过河架桥,见山开路,房挡拆屋,据说这块石头也是花石纲的遗物。

冠云峰西边的石头叫岫云峰,东边的石头叫瑞云峰,是当年盛氏寻到冠云峰后为了应景才这样布置的。后来,盛康的儿子盛宣怀还将他的三个孙女分别取名叫冠云、瑞云、岫云,为留园平添了一段佳话。冠云峰前面的池子叫浣云沼,冠云峰的倒影投落在清澈的池水中,似乎主人要用这池水来清洗冠云峰。实际上也就是说,做人也要向冠云峰一样,时时洗涤身上的“尘埃”,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对自身修养的要求。池子里边种有睡莲,水池里边养有金鱼。冠云峰的北面有冠云楼,东面是冠云亭,还有冠云台、储云庵等几个建筑,当时主人为了烘托冠云峰的高大,有意控制周围建筑的高度。大家请看,这里周围的建筑有比冠云峰高的吗?

(站在冠云楼北墙处)

冠云楼下面北墙上的这块石头叫鱼化石,也是留园“三宝”之一。这块鱼化石呈薄片状,像云母一样层层剥开,上面有二十多条小鱼栩栩如生,头骨、脊椎骨、肋骨清晰可见,令人叹为观止。有关鱼化石最早的记载,要算《山海经》了。当时人们对石头中的鱼形图案无法解释,只好发挥想象力,把它想成是龙鱼、鳖鱼,想成神仙的坐骑。那么,鱼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呢?据专家考证,是在一亿四千多万年前的侏罗纪晚期,由于火山喷发,火山灰落在河湖中,将鱼虾掩埋凝结而成的。

在我们的游览结束之前,大家不妨回过头来想一想,留园是不是到处都给我们一种古朴凝重的石文化感觉,那些用湖石、黄石堆叠的假山,营造了留园的山林气氛;那些湖石名峰,增添了留园传统艺术氛围;那些大理石座屏、鱼化石等,充满了清新而朴素的自然气息;那些墙壁上的书条石记录了留园的昔日风采,这些作品林林总总从具体到抽象,无不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表现得淋漓尽致。人们把园林比作“立体山水画”、“无声山水诗”、“综合艺术博物馆”。我想,通过对留园的游览观赏,大家一定会觉得这种评价是很贴切的吧。

风风雨雨四百多年,留园历经沧桑,几度兴废,当时园主所期望的“名园长留天地间”,只有在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繁荣富强的今天,方才变成了现实。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留园是苏州人民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遗产。

我的讲解完了,谢谢大家!

对于怎样留住基层教师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各位朋友:

大家好!

(站在门后留园全景图前)

有道是:“苏州好,城里半园亭。”现在,我们就来游览苏州著名的园林--留园。田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代表了清代江南园林的建筑风格,结构紧凑,富丽堂皇。其余的三处分别是宋代的沧浪亭,元代的狮子林和明代的拙政园。同时,留国也是全国四大名园之一。所谓全国的四大名园,是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四处园林,其中北京的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是北方皇家园林的代表作品,而苏州的拙政园、留园则是南方私家园林的代表作品。瞧,留园的门很小,高不过2米许,宽不过1.5米,很不起眼,小中见大,这正是私家园林的典型特征之一。19987年12月4日,留园又与拙政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一起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典型范例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门厅正中上方悬挂着“吴下名园”匾额,似乎要告诉我们留园曾经拥有的辉煌,大型漆雕屏风上绘有留园的全景图,它是用2500块玉石镶嵌而成的。那么,为什么要用2500块玉石呢?因为这幅图是在苏州2500岁生日的时候,由扬州艺人所雕,每块玉石代表了苏州一年的历史。通过这幅全景图,我们可以看到留园分为四个部分:中部是精华所在,以山水见长;东部以庭院建筑取胜;北部具有农村田园风光;西部林木高耸,尽得山林野趣,整个园林占地30多亩。

那么,这座园林为什么叫“留园”呢?其实,留园一开始并不叫这个名字,她最早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相当于哥白尼、布鲁诺生活的年代。第一个主人叫徐泰时,曾经当过工部营缮郎中,所以他对建筑是有一番研究的,这对他后来修建东园很有帮助。因为他工作做得好,被提升为太仆寺卿,相当于从建设部的高级官员升到交通部的部长。徐泰时为人耿直,因而得罪了权贵,在遭人弹劾罢官回家以后,修建了东、西两园,东园就是今天的田园,西园后来被他的儿子捐做寺庙,也就是今天的西园寺。徐泰时去世以后,这个园子也就逐渐荒废了。到了清代的嘉庆年间,曾任广西右江兵备道的吴县东山人刘蓉峰辞官回家后买下了东园的旧址,改建为“寒碧山庄”,因为园内多植白皮松,竹色清寒,波光澄碧,所以取了这个名字;又叫“花步小筑”,因为前面有一条路叫花步里;又因为主人姓刘,所以老百姓都叫它“刘家花园”。光绪年间,湖北布政使盛康(字旭人)买下寒碧山庄废园,盛旭人精通医道,原在常州开国药店,经李鸿章介绍,献丹药治好了慈禧太后的慢性皮炎,慈禧太后高兴之下,就把中国台湾海峡的钓鱼等三座小岛赏给盛家种药草,因而盛家很有钱。

盛旭人买下寒碧山庄后就将它改名为“留园”,一个原因是“刘家花园”的“刘”与“留园”的“留”谐音,这是花园易主常用的一种改名方法,比如袁枚将“隋园”改为“随园”;再有,盛康在整修花园时曾发现一块“长留天地问”的石碑,据说是刘伯温写的,他想这个花园历经战火仍然保留下来,似乎在冥冥之中有老天爷的保佑,也希望留园能永远留在盛家手中;另外“但留风月伴烟梦”,这个“留”字又有让客人留连忘返之意。清末朴学大师俞樾在《留园记》中讲,“泉石之胜,留以待君之登临也;花木之美,留以待君之攀玩也;亭石之幽深,留以待君之游憩也。”

从留园的得名,我们可以看到园主修建花园时花费了不少心血,田园中的每一处建筑,每一个小品.每一副对联,每一处题额,都别有一番用意。因此,我们在游览园林时,必须把握住园主的用意,这样,您才能真正领会到园林的魅力所在。苏州园林大多数以“隐逸”为主题,那么,留园是怎样体现这一主题的呢?接下来,我将结合具体的景观跟大家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从留园的门厅到中部花园入口处的腰门,是一条50多米长的“s”形过道,这条过道是园林建筑中空间处理极为成功的例子,至于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请大家跟我一边走,一边看,一边体会。

进了门厅,大家看到的是一个小天井,这个天井有什么作用呢?它的主要功能是通风、采光和漏水,往上可以看到天空的云朵,飞翔的小鸟,往下可以漏水。在天井后边的这个建筑是轿厅,古时候,有钱人出门,大都坐轿子,但轿夫是下等人,不允许与主人一起进入内厅,只能坐在这儿歇息。顺着边上的过道往前走.弯弯曲曲,前面有两个蟹眼天井,种了一些瘦竹,为昏暗的过道引来一些光亮。这儿也是一个天井,花台里种了桂树、白玉兰,还有石笋,合起来就是金玉满堂的意思。到了这个敞厅,大家再回过来想一想,体会一下,这一段过道由小变大,由暗转明,随着空间的变化,“放”、“收”、“再放”、“再收”,让人感觉不到过道的昏暗呆板,反而让人觉得很有趣味。同时,园主巧妙地借助这个过道将外界的尘嚣挡于门外,反映了主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不受外界干扰的隐逸思想,起到了欲扬先抑的效果。大家品味一下,走过这一段过道,是不是有点进入世外桃源的感觉?

现在,我们来到了留园的中部,园中有大型假山和宽阔的水池,极具文人写意山水园的典型特征。前面的粉墙上有六扇漏窗,通过漏窗,中部的山水景色已隐隐可见、我们说漏窗好,好就好在“隐隐可见”上。用《红楼梦》中贾政的话说:“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人目中,则有何趣?”这六扇花窗,图案各异,大家一边慢慢地走,一边透过花窗往里边看,你会感到随着步子的移动,所看到的景色也在变化,这就叫“移步换景”或“一步一景”。并且,这几个花窗还有通风、透光的功能。墙上有砖刻“古木交柯”,“古木”指花坛里的一棵明代的古柏和一棵山茶树,“交柯”指两树枝干交错缠绕,象征夫妻连理,百年好合。此处以粉墙为底,翠柏山茶,上有砖额点缀,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的山水画。

(到绿荫轩)

这座“绿荫轩”,轩名取自明代诗人高启的“艳发朱光里,丛依绿荫边”诗句。原来,在绿荫轩旁曾种有一棵老榉树,一棵老枫树,树枝像两把大伞遮在屋顶上,所以叫“绿荫轩”。在留园的中部,可以观赏到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这儿便是我们观赏春景的地方。春天,前面曲桥上紫藤开花,树木发芽,似乎凸显出一幅立体的春色图。来到后边,墙上有“花步小筑”四个字,为什么要写上这几个字呢?留园一带旧名“花步里”,“步”通“船埠”的“埠”,“花步”即装卸花木的码头;“里”是指方形的街坊,即我们常说的“里弄”、“邻里”,古代五户为一邻,五邻为一里,所以,二十五户人家称为一里;“小筑”就是小的建筑,比如“网师小筑”,主人很谦虚地说,我这个花园只是花步里边上的一处小建筑而已。此处园主以墙为纸,墙角散置湖石,花坛中堆石笋,植天竺、爬山虎冲霄而上,又垂下几缕绿叶,整幅图画给人以运笔凝炼洒脱之感。

(继续向前)

前面就是“明瑟楼”,《水经注》中有“目对鱼鸟,水木明瑟”的说法,意思是看到大自然的山山水水,花鸟虫鱼,让人感到山青水秀,环境幽雅;楼下取杜甫“秋水方添四五尺,野航恰受二三人”之句,起名为“恰航”;楼旁的湖石假山非常巧妙地将登楼的踏道藏于其中,边上刻有“一梯云”,取自“上楼僧踏一梯云”,将山石比作可以助人升腾的云朵,使人有一种飘浮于仙境之中的感觉,暗含“月中折桂”的意思。大家再看看地面上的铺地,用卵石、缸片、瓷片拼成各式各样的图案,俗称“花街”,这一片铺地上的图案有“金鱼”、“莲藕”、“仙鹤”……,象征“年年有余”、“百年好合”、“健康长寿”……,既起到了装饰作用,又寄托了主人的美好愿望。

请大家随我到露台前,这儿是园主人观赏夏景的地方。池子里种植了很多荷花,夏天荷花竞相绽放,美景尽收眼底,因为露台靠近水面,所以叫做荷花台。此处,还可以观赏到前面的假山。园林建筑中的假山接材料可分为湖石假山、黄石假山和上丘假山。留国这儿的假山比较特殊,下面黄石填底,给人一种稳健的感觉,上面湖石为顶,非常秀丽,因而兼有阳刚、阴柔之美,真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回过头来,大家所看到的这座建筑是田园中部的主体建筑“涵碧山房”。取自朱熹的“一水方涵碧,千林已变红”诗句。“涵”指水多,“碧”指水碧如玉,所以叫“涵碧山房”。中国有句老话叫“心定自然凉”,在这个地方,你是否有一种“闻名心底凉”的感觉呢?

(走进曲廊)

留园曲廊是苏州园林三大名廊之一,全长有300多米,另外两廊是拙政园的水廊和沧浪亭的复廊,各有特色。廊按位置可分为沿墙走廊、爬山廊、水廊、回廊、楼廊等;按形式又可分为曲廊、波形廊、复廊、廊是园林建筑中独立的有顶的通道,就像文章中的“虚”字,有连贯的作用。留园的这一段爬山廊(曲廊)高低逶迤,墙直廊曲,明暗相间,有的地方贴近墙面,有的地方又有间隙,还种了一些花草,巧妙地运用对比的方法,使廊显得更加活泼。廊在这里有这么几个功能:一是夏天可遮阳,冬天可挡雨;二是景点之间的联系纽带,天然的游览线路;三是作为平缓地过渡,巧妙地将客人引到山上的“闻木樨香轩”,观赏秋景。爬山廊的旁边墙壁上有明代镌刻的“二王”法帖。与众不同的是,此处的法帖只收“二王”书法,点评全放在释文的后面,可以让游人,特别是书法爱好者自己欣赏评点。至今,留园保存了359方法帖,堪称园林一绝。

现在大家所在的地方是“闻木樨香轩”,“木樨”就是桂花,这儿四周遍种桂花,每年仲秋,丹桂飘香,晚上可以看到明月高悬,倒映水中,随波荡漾。因此,这儿是观赏秋景的地方。我们说,苏州园林建筑的命名很讲究,此处的“闻木樨香轩”也包含有深刻的禅理,佛教的禅宗讲究悟道,佛理就像桂花香一样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但却看不见,摸不着,无影无踪。

(进入可亭)

过了水涧、小桥,来到可亭。“亭者,停也”,也就是说可以停下来休息一下了。观赏园林有动观和静观之分。如果说走廊是我们动观园林的地方,那么亭子就是我们静观的场所。可亭的周围有一些图案,有铁拐李的葫芦、汉钟离的扇子、吕洞宾的宝剑等,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暗八仙”图案。亭中这个桌子是用灵壁石做成的。灵壁石产于安徽灵壁县,是石中上品,“石本磐材,叩之有声”,这在苏州园林中也是比较少见的。刚才,我们已经分别看过了观赏春、夏、秋三季景色的地方,此处的可亭就是观赏冬景的场所,它的四面种有梅花,坐在亭中可以看到园外远方山顶的积雪、冬日的夕阳……

现在,请大家回过头来看一看,对面的涵碧山房、明瑟楼与可亭形成了一个对景。所谓对景,就是从甲观赏点可以观赏到乙,从乙观赏点可以观赏到甲。从这儿望去,明瑟楼就像画舫的前舱,涵碧山房犹如船舱,两座建筑组成了一艘形神兼备的“写意抽象式”画舫,微风吹拂,波光荡漾,这艘船就像在水中缓缓航行一般。那么,为什么苏州园林中有很多的船形建筑呢?比如,拙政园有香洲,狮子林有石舫等等。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这与苏州的地理环境、交通状况有关,苏州地处江南水乡,旧时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在园中修建船舫,可以增加园林的生活气息;二是船舫集中了多种建筑形式,有厅、有台、有楼、有阁……,是苏州建筑艺术的集萃,并可增加园林建筑的层次感,使其更具有观赏性;三是船形建筑介于似像非像之间,符合中国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审美要求;四是体现了园主的隐逸思想,《庄子.列御寇》中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邀游,泛若不系之舟”。“不系之舟”就成了古代文人隐逸江湖的象征,成为他们来去自由、无拘无束、逍遥自在的标志;五是包含了一些政治含义,尽管他们希望隐逸,但文人士大夫骨于里的那种“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思想抛弃不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希望君主对老百姓好,实行“休养生息”的宽松政策。

这条花街尽头就是远翠阁,往下走,池中有一小岛名“小蓬莱”。《史记》中讲,瀛洲、方丈和蓬莱三座神山在渤海之中,据说山上有仙人和长生不老之药。秦始皇曾经派徐福去寻药,并在宫苑中叠造三神山,此后三神山也就成为造园中常见的题材。前面这个方亭叫“濠濮亭”。为什么叫“濠濮亭”呢?濠、濮均为水名,《庄子.秋水》里面有这么两个故事: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之上观鱼,庄子说:“鱼自由自在的多么快乐啊!”惠子答道:“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之快乐呢?”庄子问:“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理解鱼的快乐呢?”另一个故事讲,楚王派人去请庄子出来做丞相帮他治理国家。庄子说:“我听说有一只大龟,已经死了3020xx年了,楚王用盒子把它装起来,用手巾盖在上面,珍藏在庙堂之中。那么这只龟是死了被人供奉着好呢?还是活着在污泥中摇头摆尾的好?”那两个人讲,“好死不如赖活,当然是活着的好。”庄子说:“那么你们回去吧;我呢。宁愿做一只自由自在的活龟。”庄子的这种思想与文人士大夫们所追求的隐逸淡泊的愿望相符合。所以,一进园时,我就跟大家讲,我们观赏园林必须把握一个主题,后面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大家抬头看,这便是曲溪楼,书圣王羲之曲水流觞,写下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从这个名称也可以看出园主对书圣的景仰。曲溪楼向右就可以进入了西楼,它位于五峰仙馆之西,所以叫“西楼”。它处于五峰仙馆和曲溪楼之间,为取得统一,东边采用木菱花装饰,在尺度和比例上与五峰仙馆相呼应,而西边做成粉墙漏窗和飞檐翼角与曲溪楼相呼应,起到了一个承接的作用。一过西楼,地平临水,清风吹来,这里便是清风池馆,它以水榭的形式向西敞开,与濠濮亭、小蓬莱构成一个景区,不种荷花,池水明净,楼台倒影,环境十分幽雅。后面有“汲古得梗处”,意思是指打深井里的水要用长绳子,比喻要想求得高深的学问,就必须使用正确的方法和下极大的功夫,含义深刻,令人深思。

留园的东部是高低错落、曲折深邃的建筑群,这里是旧时园主生活起居和宴饮活动的场所,通过粉墙、走廊等划分出不同的空间,形成了重院叠户、庭院幽深的景致。

(进入五峰仙馆)

出清风池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便是有江南“第一厅堂”之誉的五峰仙馆,为什么叫“五峰仙馆”呢?请大家回过头来看一看前面的假山,这座假山是苏州园林中最大的厅山。留园的主人非常喜欢石头,他搜罗了大量的石头在馆南堆叠了五座小山峰,取李白的“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之意而命名。五峰仙馆是留园三代主人不断修建改造而成的,它的台基为青石,似为明代遗物。据历史记载,我们可以推测,五峰仙馆是在东园的后乐堂、寒碧山庄的传经堂基础上翻建的。五峰仙馆建成后,盛氏将其作为主厅,是生日、结婚、小孩满月等重要活动场所,通过一排纱隔、挂落、飞罩将室内分为前后两部分,南部为宴饮会客之处,布置十分讲究,以中间圆桌上的花为分界线,供桌左边为主人,右边为主宾,接下来由中间向两边,由近及远,按长幼尊卑,-一对应就坐。古时候,女眷不能在外客面前抛头露面,里边的厅相对于外边的厅叫内厅,人们还将其夫人称为内子、内人、贤内助等,内厅也可以作为退步,供下人在此听候使唤。这个厅也被称作楠木厅,因为室内主要构件均用楠木做成。楠木质地好,纹路漂亮,不用油漆,但是为什么这儿的柱子要漆成黑色的呢?原来日本兵曾将这里作为马厩,这些楠木柱下边被马啃坏了,建国后重修时只得用水泥补上,为了美观才用漆将其掩盖起来。今天,仍有部分日本人叫嚷钓鱼是日本国土,这是没有根据的。当年慈禧太后的懿旨至今仍在美国盛氏后人手中,这些楠木柱子正是当年日本侵华有力罪证。因此,我们必须牢记历史教训,不要让其重演。五峰仙馆两面墙壁上有四幅大理石挂屏,红木板上有上圆下方两块大理石,不仅在形状上有变化,而且包含了中国古代“天圆地方”之说,暗含“天人合一”的追求。民间流传留园有三件宝,即大理石座屏、冠云峰和鱼化石。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宝大理石座屏,这座大理石画屏非常珍贵,石质好、石纹妙、尺寸大,仔细一看,就像一幅天然的山水画,明月、清风、野山、飞瀑集中于一块石面。这块大理石采于云南点苍山,有“雨后静观山”、“风前闲看月”的境界,全国罕见。

(石林小院旁)

这座院子叫石林小院。我们说大院要“动中观”,小院要“静中观”。大家看这边有几个字“静中观”。这个院子南北长29米。东西宽15米。园主别有用心地将院子隔出六个小院子,互相沟通,给人的感觉不是越隔越小,而是越隔越大,层次非常丰富.院外有院,景外有景。现在,大家站在这个角度看一看,上面的这块石头像不像俯冲下来的老鹰,下面的石头像不像昂头向上的猎犬?所以叫做“鹰犬斗”或“鹰斗猎狗峰”。前面的墙上好像有一面镜子,镜子里边有这只老鹰的背影。其实,它是石林小院南面小亭的漏窗,里面的背影是另一块石头,这种用隐蔽的手法构成对景、漏景、框景,匠心别具,恰到好处,让人感到院子很大,层次很深。

院中的这座建筑叫“揖峰轩”,朱熹说:“前揖庐山,一峰独秀”。轩名是来自古人文章,但是园主对石头的恭敬之情却不难发现,刘蓉峰爱石成癖,有“石痴”米芾遗风,他曾经搜罗了很多湖石名峰,在此地“筑书馆宠异之”,认为湖石不仅能给人以美感,还能得到很多为人处世的道德修养。揖峰轩环境幽雅,不妨作为三四个好友论诗作画,操琴对弈的好地方,大家看里边有琴、有棋。尤其是两桌,一边是围棋棋盘,一边是象棋棋盘,拿掉棋盘,桌子形同七巧盘,可以拆开来随意放置,小方桌可以拿到院内用来拜月,也可取一墙角放花盆、茶具等。红木菱花门窗上的蝙蝠、双钱、万字图案等都是吉祥的符号。古人读书总要找一个幽静的地方,陶渊明讲,“既耕亦已种,时还我读书”,“还我读书处”便是主人的书房,不过,它在揖峰轩的后边。

(站在鸳鸯厅前)

揖峰轩东边的这座大型的厅堂,就是留园著名的鸳鸯厅,在南部天井前的石库门上有砖额“东山丝竹”四个字。为什么叫“东山丝竹”呢?是不是刘恕是东山人的缘故呢?这几个字也说明了我们观赏园林必须把握主题的重要性。其实,“东山”也有一个典故,《晋书》上讲,谢安在浙江东山隐居,朝廷几次要他做官,他都不动心。所以后人就用“东山”或“东山高卧”指代隐居,“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丝竹”泛指音乐。天井外边原来是盛家的戏厅,在这里听戏品曲,好不惬意!置身于此,能说园主不是“东山高卧”吗?

而这“鸳鸯厅”也是一种重要的园林建筑形式。鸳鸯本是水鸟名,因为它们雌雄偶居总不分离,所以中国民俗中常把配对的事物用“鸳鸯”称之。大家请随我一起来看看鸳鸯厅有哪些特点。第一,我们从外边看只有一个屋顶,但里面却是两个屋面;第二,外边看是一间房,里边是两个厅;第三,两边的功能也不一样,有男厅、女厅之分,和冬厅、夏厅之别。大家现在所站的位置就是女厅,北边是男厅。那么,有人就会问了,男厅、女厅怎么区分呢?过去,中国社会很讲究男尊女卑。大家不妨来比较一下,男厅一般建筑华丽,梁架扁方,且精雕细刻;而女厅则比较简朴,梁架用圆木,没有什么雕饰,就连地面上的方砖男厅的都比女厅的大。如果还分不清的话,大家不妨看一看,哪边的风景漂亮那边就是男厅,这儿当然是朝冠云峰这边风景好了。除了“鸳鸯厅”名字外,它还有一个很雅的名字叫“林泉耆硕之馆”,“林泉”指山林泉石,比喻隐居休息游玩的地方;“耆”指年老的意思”;“硕”指有名望的人;“馆”是四通八达的地方。连起来讲就是:这里是德高望重的社会名流聚会的地方。银杏屏门上的这篇《冠云峰赞》是清末著名的朴学大师俞樾写的,还有全景图后的《留园记》也是俞樾写的,俞樾与盛康交情非常好,俞樾非常喜欢留园的山水景色,这些文章使得留园更加迷人。

(站在林泉耆硕之馆门前)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块石头就是举世闻名的“冠云峰”,“冠云峰”与苏州十中的“瑞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杭州西湖的“皱云峰”,有江南四大奇石之称。冠云峰是留园“三宝”之一,重5吨,高6.5米,是我国现存最高的独峰观赏假山湖石名峰。郦道元的《水经注》有“燕王仙台有三峰,甚为崇峻,腾云冠峰,高霞云岭”之句,冠云峰之名即由此而来。

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喜欢造型奇特的石头,孙悟空是从石头中蹦出来的,贾宝玉则是女娲补天所剩的顽石,其中太湖石最受推崇。宋代书画家米芾被人称为“石痴”,他曾让人给石头穿上衣眼,摆上香案,与石头称兄道弟,他将太湖石特点归纳为瘦、皱、漏、透。大家不妨看一看冠云峰,瘦是说这块石头苗条修长;皱指石头的表面有花纹;漏指雨水不会积存在石头上,顺着孔隙很快就会流出来;透是说石头上有很多孔洞,玲珑剔透,这只不过是这些石头的一些外部特征。文人士大夫所以喜欢石头,更是把人的情感赋予石头,对石头的要求实际上就是对人自身修养的要求。有人从瘦、皱、漏、透引申出来的顽、清、拙、丑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我们眼前的这块石头可有一番来历了,据说是宋代花石纲的遗物。宋徽宗在东京修建“寿山艮岳”时,让朱勔帮他搜罗奇花异草、珍木怪石。朱勔利用手中的职权,巧取豪夺,搞得民不聊生,激起了浙江的方腊起义,苏州也发生了石生起义。宋朝的花石纲导致了国库空虚,政治腐败,很快就被金灭掉了。当时有两块有名的太湖石被称为“大小谢姑”,“小谢姑”没有来得及运走,后来被一位姓董的买了下来,他的女儿嫁给了徐家,将这块“小谢姑”作为嫁妆,改名为瑞云峰放在当时的东园里,留园也因为这块石头而更加出名。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苏州地方官为了讨好皇帝,将这块石头运到苏州织造署,也就是今天的苏州十中,让皇帝玩赏,一直未搬回来。盛康买下留国后,总觉得留园没有瑞云峰就少了几分灵气。因此他花了很长时间和很多银两,终于寻到了另一块石头,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冠云峰,当时搬运它时,真可谓过河架桥,见山开路,房挡拆屋,据说这块石头也是花石纲的遗物。

冠云峰西边的石头叫岫云峰,东边的石头叫瑞云峰,是当年盛氏寻到冠云峰后为了应景才这样布置的。后来,盛康的儿子盛宣怀还将他的三个孙女分别取名叫冠云、瑞云、岫云,为留园平添了一段佳话。冠云峰前面的池子叫浣云沼,冠云峰的倒影投落在清澈的池水中,似乎主人要用这池水来清洗冠云峰。实际上也就是说,做人也要向冠云峰一样,时时洗涤身上的“尘埃”,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对自身修养的要求。池子里边种有睡莲,水池里边养有金鱼。冠云峰的北面有冠云楼,东面是冠云亭,还有冠云台、储云庵等几个建筑,当时主人为了烘托冠云峰的高大,有意控制周围建筑的高度。大家请看,这里周围的建筑有比冠云峰高的吗?

(站在冠云楼北墙处)

冠云楼下面北墙上的这块石头叫鱼化石,也是留园“三宝”之一。这块鱼化石呈薄片状,像云母一样层层剥开,上面有二十多条小鱼栩栩如生,头骨、脊椎骨、肋骨清晰可见,令人叹为观止。有关鱼化石最早的记载,要算《山海经》了。当时人们对石头中的鱼形图案无法解释,只好发挥想象力,把它想成是龙鱼、鳖鱼,想成神仙的坐骑。那么,鱼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呢?据专家考证,是在一亿四千多万年前的侏罗纪晚期,由于火山喷发,火山灰落在河湖中,将鱼虾掩埋凝结而成的。

在我们的游览结束之前,大家不妨回过头来想一想,留园是不是到处都给我们一种古朴凝重的石文化感觉,那些用湖石、黄石堆叠的假山,营造了留园的山林气氛;那些湖石名峰,增添了留园传统艺术氛围;那些大理石座屏、鱼化石等,充满了清新而朴素的自然气息;那些墙壁上的书条石记录了留园的昔日风采,这些作品林林总总从具体到抽象,无不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表现得淋漓尽致。人们把园林比作“立体山水画”、“无声山水诗”、“综合艺术博物馆”。我想,通过对留园的游览观赏,大家一定会觉得这种评价是很贴切的吧。

风风雨雨四百多年,留园历经沧桑,几度兴废,当时园主所期望的“名园长留天地间”,只有在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繁荣富强的今天,方才变成了现实。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留园是苏州人民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遗产。

我的讲解完了,谢谢大家!

对于怎样留住基层教师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大家好!

(站在门后留园全景图前)

有道是:“苏州好,城里半园亭。”现在,我们就来游览苏州著名的园林--留园。田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代表了清代江南园林的建筑风格,结构紧凑,富丽堂皇。其余的三处分别是宋代的沧浪亭,元代的狮子林和明代的拙政园。同时,留国也是全国四大名园之一。所谓全国的四大名园,是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四处园林,其中北京的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是北方皇家园林的代表作品,而苏州的拙政园、留园则是南方私家园林的代表作品。瞧,留园的门很小,高不过2米许,宽不过1.5米,很不起眼,小中见大,这正是私家园林的典型特征之一。19987年12月4日,留园又与拙政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一起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典型范例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门厅正中上方悬挂着“吴下名园”匾额,似乎要告诉我们留园曾经拥有的辉煌,大型漆雕屏风上绘有留园的全景图,它是用2500块玉石镶嵌而成的。那么,为什么要用2500块玉石呢?因为这幅图是在苏州2500岁生日的时候,由扬州艺人所雕,每块玉石代表了苏州一年的历史。通过这幅全景图,我们可以看到留园分为四个部分:中部是精华所在,以山水见长;东部以庭院建筑取胜;北部具有农村田园风光;西部林木高耸,尽得山林野趣,整个园林占地30多亩。

那么,这座园林为什么叫“留园”呢?其实,留园一开始并不叫这个名字,她最早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相当于哥白尼、布鲁诺生活的年代。第一个主人叫徐泰时,曾经当过工部营缮郎中,所以他对建筑是有一番研究的,这对他后来修建东园很有帮助。因为他工作做得好,被提升为太仆寺卿,相当于从建设部的高级官员升到交通部的部长。徐泰时为人耿直,因而得罪了权贵,在遭人弹劾罢官回家以后,修建了东、西两园,东园就是今天的田园,西园后来被他的儿子捐做寺庙,也就是今天的西园寺。徐泰时去世以后,这个园子也就逐渐荒废了。到了清代的嘉庆年间,曾任广西右江兵备道的吴县东山人刘蓉峰辞官回家后买下了东园的旧址,改建为“寒碧山庄”,因为园内多植白皮松,竹色清寒,波光澄碧,所以取了这个名字;又叫“花步小筑”,因为前面有一条路叫花步里;又因为主人姓刘,所以老百姓都叫它“刘家花园”。光绪年间,湖北布政使盛康(字旭人)买下寒碧山庄废园,盛旭人精通医道,原在常州开国药店,经李鸿章介绍,献丹药治好了慈禧太后的慢性皮炎,慈禧太后高兴之下,就把中国台湾海峡的钓鱼岛等三座小岛赏给盛家种药草,因而盛家很有钱。

盛旭人买下寒碧山庄后就将它改名为“留园”,一个原因是“刘家花园”的“刘”与“留园”的“留”谐音,这是花园易主常用的一种改名方法,比如袁枚将“隋园”改为“随园”;再有,盛康在整修花园时曾发现一块“长留天地问”的石碑,据说是刘伯温写的,他想这个花园历经战火仍然保留下来,似乎在冥冥之中有老天爷的保佑,也希望留园能永远留在盛家手中;另外“但留风月伴烟梦”,这个“留”字又有让客人留连忘返之意。清末朴学大师俞樾在《留园记》中讲,“泉石之胜,留以待君之登临也;花木之美,留以待君之攀玩也;亭石之幽深,留以待君之游憩也。”

从留园的得名,我们可以看到园主修建花园时花费了不少心血,田园中的每一处建筑,每一个小品.每一副对联,每一处题额,都别有一番用意。因此,我们在游览园林时,必须把握住园主的用意,这样,您才能真正领会到园林的魅力所在。苏州园林大多数以“隐逸”为主题,那么,留园是怎样体现这一主题的呢?接下来,我将结合具体的景观跟大家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从留园的门厅到中部花园入口处的腰门,是一条50多米长的“s”形过道,这条过道是园林建筑中空间处理极为成功的例子,至于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请大家跟我一边走,一边看,一边体会。

进了门厅,大家看到的是一个小天井,这个天井有什么作用呢?它的主要功能是通风、采光和漏水,往上可以看到天空的云朵,飞翔的小鸟,往下可以漏水。在天井后边的这个建筑是轿厅,古时候,有钱人出门,大都坐轿子,但轿夫是下等人,不允许与主人一起进入内厅,只能坐在这儿歇息。顺着边上的过道往前走.弯弯曲曲,前面有两个蟹眼天井,种了一些瘦竹,为昏暗的过道引来一些光亮。这儿也是一个天井,花台里种了桂树、白玉兰,还有石笋,合起来就是金玉满堂的意思。到了这个敞厅,大家再回过来想一想,体会一下,这一段过道由小变大,由暗转明,随着空间的变化,“放”、“收”、“再放”、“再收”,让人感觉不到过道的昏暗呆板,反而让人觉得很有趣味。同时,园主巧妙地借助这个过道将外界的尘嚣挡于门外,反映了主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不受外界干扰的隐逸思想,起到了欲扬先抑的效果。大家品味一下,走过这一段过道,是不是有点进入世外桃源的感觉?

现在,我们来到了留园的中部,园中有大型假山和宽阔的水池,极具文人写意山水园的典型特征。前面的粉墙上有六扇漏窗,通过漏窗,中部的山水景色已隐隐可见、我们说漏窗好,好就好在“隐隐可见”上。用《红楼梦》中贾政的话说:“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人目中,则有何趣?”这六扇花窗,图案各异,大家一边慢慢地走,一边透过花窗往里边看,你会感到随着步子的移动,所看到的景色也在变化,这就叫“移步换景”或“一步一景”。并且,这几个花窗还有通风、透光的功能。墙上有砖刻“古木交柯”,“古木”指花坛里的一棵明代的古柏和一棵山茶树,“交柯”指两树枝干交错缠绕,象征夫妻连理,百年好合。此处以粉墙为底,翠柏山茶,上有砖额点缀,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的山水画。

(到绿荫轩)

这座“绿荫轩”,轩名取自明代诗人高启的“艳发朱光里,丛依绿荫边”诗句。原来,在绿荫轩旁曾种有一棵老榉树,一棵老枫树,树枝像两把大伞遮在屋顶上,所以叫“绿荫轩”。在留园的中部,可以观赏到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这儿便是我们观赏春景的地方。春天,前面曲桥上紫藤开花,树木发芽,似乎凸显出一幅立体的春色图。来到后边,墙上有“花步小筑”四个字,为什么要写上这几个字呢?留园一带旧名“花步里”,“步”通“船埠”的“埠”,“花步”即装卸花木的码头;“里”是指方形的街坊,即我们常说的“里弄”、“邻里”,古代五户为一邻,五邻为一里,所以,二十五户人家称为一里;“小筑”就是小的建筑,比如“网师小筑”,主人很谦虚地说,我这个花园只是花步里边上的一处小建筑而已。此处园主以墙为纸,墙角散置湖石,花坛中堆石笋,植天竺、爬山虎冲霄而上,又垂下几缕绿叶,整幅图画给人以运笔凝炼洒脱之感。

(继续向前)

前面就是“明瑟楼”,《水经注》中有“目对鱼鸟,水木明瑟”的说法,意思是看到大自然的山山水水,花鸟虫鱼,让人感到山青水秀,环境幽雅;楼下取杜甫“秋水方添四五尺,野航恰受二三人”之句,起名为“恰航”;楼旁的湖石假山非常巧妙地将登楼的踏道藏于其中,边上刻有“一梯云”,取自“上楼僧踏一梯云”,将山石比作可以助人升腾的云朵,使人有一种飘浮于仙境之中的感觉,暗含“月中折桂”的意思。大家再看看地面上的铺地,用卵石、缸片、瓷片拼成各式各样的图案,俗称“花街”,这一片铺地上的图案有“金鱼”、“莲藕”、“仙鹤”……,象征“年年有余”、“百年好合”、“健康长寿”……,既起到了装饰作用,又寄托了主人的美好愿望。

请大家随我到露台前,这儿是园主人观赏夏景的地方。池子里种植了很多荷花,夏天荷花竞相绽放,美景尽收眼底,因为露台靠近水面,所以叫做荷花台。此处,还可以观赏到前面的假山。园林建筑中的假山接材料可分为湖石假山、黄石假山和上丘假山。留国这儿的假山比较特殊,下面黄石填底,给人一种稳健的感觉,上面湖石为顶,非常秀丽,因而兼有阳刚、阴柔之美,真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回过头来,大家所看到的这座建筑是田园中部的主体建筑“涵碧山房”。取自朱熹的“一水方涵碧,千林已变红”诗句。“涵”指水多,“碧”指水碧如玉,所以叫“涵碧山房”。中国有句老话叫“心定自然凉”,在这个地方,你是否有一种“闻名心底凉”的感觉呢?

(走进曲廊)

留园曲廊是苏州园林三大名廊之一,全长有300多米,另外两廊是拙政园的水廊和沧浪亭的复廊,各有特色。廊按位置可分为沿墙走廊、爬山廊、水廊、回廊、楼廊等;按形式又可分为曲廊、波形廊、复廊、廊是园林建筑中独立的有顶的通道,就像文章中的“虚”字,有连贯的作用。留园的这一段爬山廊(曲廊)高低逶迤,墙直廊曲,明暗相间,有的地方贴近墙面,有的地方又有间隙,还种了一些花草,巧妙地运用对比的方法,使廊显得更加活泼。廊在这里有这么几个功能:一是夏天可遮阳,冬天可挡雨;二是景点之间的联系纽带,天然的游览线路;三是作为平缓地过渡,巧妙地将客人引到山上的“闻木樨香轩”,观赏秋景。爬山廊的旁边墙壁上有明代镌刻的“二王”法帖。与众不同的是,此处的法帖只收“二王”书法,点评全放在释文的后面,可以让游人,特别是书法爱好者自己欣赏评点。至今,留园保存了359方法帖,堪称园林一绝。

现在大家所在的地方是“闻木樨香轩”,“木樨”就是桂花,这儿四周遍种桂花,每年仲秋,丹桂飘香,晚上可以看到明月高悬,倒映水中,随波荡漾。因此,这儿是观赏秋景的地方。我们说,苏州园林建筑的命名很讲究,此处的“闻木樨香轩”也包含有深刻的禅理,佛教的禅宗讲究悟道,佛理就像桂花香一样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但却看不见,摸不着,无影无踪。

(进入可亭)

过了水涧、小桥,来到可亭。“亭者,停也”,也就是说可以停下来休息一下了。观赏园林有动观和静观之分。如果说走廊是我们动观园林的地方,那么亭子就是我们静观的场所。可亭的周围有一些图案,有铁拐李的葫芦、汉钟离的扇子、吕洞宾的宝剑等,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暗八仙”图案。亭中这个桌子是用灵壁石做成的。灵壁石产于安徽灵壁县,是石中上品,“石本磐材,叩之有声”,这在苏州园林中也是比较少见的。刚才,我们已经分别看过了观赏春、夏、秋三季景色的地方,此处的可亭就是观赏冬景的场所,它的四面种有梅花,坐在亭中可以看到园外远方山顶的积雪、冬日的夕阳……

现在,请大家回过头来看一看,对面的涵碧山房、明瑟楼与可亭形成了一个对景。所谓对景,就是从甲观赏点可以观赏到乙,从乙观赏点可以观赏到甲。从这儿望去,明瑟楼就像画舫的前舱,涵碧山房犹如船舱,两座建筑组成了一艘形神兼备的“写意抽象式”画舫,微风吹拂,波光荡漾,这艘船就像在水中缓缓航行一般。那么,为什么苏州园林中有很多的船形建筑呢?比如,拙政园有香洲,狮子林有石舫等等。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这与苏州的地理环境、交通状况有关,苏州地处江南水乡,旧时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在园中修建船舫,可以增加园林的生活气息;二是船舫集中了多种建筑形式,有厅、有台、有楼、有阁……,是苏州建筑艺术的集萃,并可增加园林建筑的层次感,使其更具有观赏性;三是船形建筑介于似像非像之间,符合中国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审美要求;四是体现了园主的隐逸思想,《庄子.列御寇》中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邀游,泛若不系之舟”。“不系之舟”就成了古代文人隐逸江湖的象征,成为他们来去自由、无拘无束、逍遥自在的标志;五是包含了一些政治含义,尽管他们希望隐逸,但文人士大夫骨于里的那种“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思想抛弃不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希望君主对老百姓好,实行“休养生息”的宽松政策。

这条花街尽头就是远翠阁,往下走,池中有一小岛名“小蓬莱”。《史记》中讲,瀛洲、方丈和蓬莱三座神山在渤海之中,据说山上有仙人和长生不老之药。秦始皇曾经派徐福去寻药,并在宫苑中叠造三神山,此后三神山也就成为造园中常见的题材。前面这个方亭叫“濠濮亭”。为什么叫“濠濮亭”呢?濠、濮均为水名,《庄子.秋水》里面有这么两个故事: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之上观鱼,庄子说:“鱼自由自在的多么快乐啊!”惠子答道:“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之快乐呢?”庄子问:“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理解鱼的快乐呢?”另一个故事讲,楚王派人去请庄子出来做丞相帮他治理国家。庄子说:“我听说有一只大龟,已经死了3000年了,楚王用盒子把它装起来,用手巾盖在上面,珍藏在庙堂之中。那么这只龟是死了被人供奉着好呢?还是活着在污泥中摇头摆尾的好?”那两个人讲,“好死不如赖活,当然是活着的好。”庄子说:“那么你们回去吧;我呢。宁愿做一只自由自在的活龟。”庄子的这种思想与文人士大夫们所追求的隐逸淡泊的愿望相符合。所以,一进园时,我就跟大家讲,我们观赏园林必须把握一个主题,后面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大家抬头看,这便是曲溪楼,书圣王羲之曲水流觞,写下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从这个名称也可以看出园主对书圣的景仰。曲溪楼向右就可以进入了西楼,它位于五峰仙馆之西,所以叫“西楼”。它处于五峰仙馆和曲溪楼之间,为取得统一,东边采用木菱花装饰,在尺度和比例上与五峰仙馆相呼应,而西边做成粉墙漏窗和飞檐翼角与曲溪楼相呼应,起到了一个承接的作用。一过西楼,地平临水,清风吹来,这里便是清风池馆,它以水榭的形式向西敞开,与濠濮亭、小蓬莱构成一个景区,不种荷花,池水明净,楼台倒影,环境十分幽雅。后面有“汲古得梗处”,意思是指打深井里的水要用长绳子,比喻要想求得高深的学问,就必须使用正确的方法和下极大的功夫,含义深刻,令人深思。

留园的东部是高低错落、曲折深邃的建筑群,这里是旧时园主生活起居和宴饮活动的场所,通过粉墙、走廊等划分出不同的空间,形成了重院叠户、庭院幽深的景致。

(进入五峰仙馆)

出清风池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便是有江南“第一厅堂”之誉的五峰仙馆,为什么叫“五峰仙馆”呢?请大家回过头来看一看前面的假山,这座假山是苏州园林中最大的厅山。留园的主人非常喜欢石头,他搜罗了大量的石头在馆南堆叠了五座小山峰,取李白的“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之意而命名。五峰仙馆是留园三代主人不断修建改造而成的,它的台基为青石,似为明代遗物。据历史记载,我们可以推测,五峰仙馆是在东园的后乐堂、寒碧山庄的传经堂基础上翻建的。五峰仙馆建成后,盛氏将其作为主厅,是生日、结婚、小孩满月等重要活动场所,通过一排纱隔、挂落、飞罩将室内分为前后两部分,南部为宴饮会客之处,布置十分讲究,以中间圆桌上的花为分界线,供桌左边为主人,右边为主宾,接下来由中间向两边,由近及远,按长幼尊卑,-一对应就坐。古时候,女眷不能在外客面前抛头露面,里边的厅相对于外边的厅叫内厅,人们还将其夫人称为内子、内人、贤内助等,内厅也可以作为退步,供下人在此听候使唤。这个厅也被称作楠木厅,因为室内主要构件均用楠木做成。楠木质地好,纹路漂亮,不用油漆,但是为什么这儿的柱子要漆成黑色的呢?原来日本兵曾将这里作为马厩,这些楠木柱下边被马啃坏了,建国后重修时只得用水泥补上,为了美观才用漆将其掩盖起来。今天,仍有部分日本人叫嚷钓鱼岛是日本国土,这是没有根据的。当年慈禧太后的懿旨至今仍在美国盛氏后人手中,这些楠木柱子正是当年日本侵华有力罪证。因此,我们必须牢记历史教训,不要让其重演。五峰仙馆两面墙壁上有四幅大理石挂屏,红木板上有上圆下方两块大理石,不仅在形状上有变化,而且包含了中国古代“天圆地方”之说,暗含“天人合一”的追求。民间流传留园有三件宝,即大理石座屏、冠云峰和鱼化石。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宝大理石座屏,这座大理石画屏非常珍贵,石质好、石纹妙、尺寸大,仔细一看,就像一幅天然的山水画,明月、清风、野山、飞瀑集中于一块石面。这块大理石采于云南点苍山,有“雨后静观山”、“风前闲看月”的境界,全国罕见。

(石林小院旁)

这座院子叫石林小院。我们说大院要“动中观”,小院要“静中观”。大家看这边有几个字“静中观”。这个院子南北长29米。东西宽15米。园主别有用心地将院子隔出六个小院子,互相沟通,给人的感觉不是越隔越小,而是越隔越大,层次非常丰富.院外有院,景外有景。现在,大家站在这个角度看一看,上面的这块石头像不像俯冲下来的老鹰,下面的石头像不像昂头向上的猎犬?所以叫做“鹰犬斗”或“鹰斗猎狗峰”。前面的墙上好像有一面镜子,镜子里边有这只老鹰的背影。其实,它是石林小院南面小亭的漏窗,里面的背影是另一块石头,这种用隐蔽的手法构成对景、漏景、框景,匠心别具,恰到好处,让人感到院子很大,层次很深。

院中的这座建筑叫“揖峰轩”,朱熹说:“前揖庐山,一峰独秀”。轩名是来自古人文章,但是园主对石头的恭敬之情却不难发现,刘蓉峰爱石成癖,有“石痴”米芾遗风,他曾经搜罗了很多湖石名峰,在此地“筑书馆宠异之”,认为湖石不仅能给人以美感,还能得到很多为人处世的道德修养。揖峰轩环境幽雅,不妨作为三四个好友论诗作画,操琴对弈的好地方,大家看里边有琴、有棋。尤其是两桌,一边是围棋棋盘,一边是象棋棋盘,拿掉棋盘,桌子形同七巧盘,可以拆开来随意放置,小方桌可以拿到院内用来拜月,也可取一墙角放花盆、茶具等。红木菱花门窗上的蝙蝠、双钱、万字图案等都是吉祥的符号。古人读书总要找一个幽静的地方,陶渊明讲,“既耕亦已种,时还我读书”,“还我读书处”便是主人的书房,不过,它在揖峰轩的后边。

(站在鸳鸯厅前)

揖峰轩东边的这座大型的厅堂,就是留园著名的鸳鸯厅,在南部天井前的石库门上有砖额“东山丝竹”四个字。为什么叫“东山丝竹”呢?是不是刘恕是东山人的缘故呢?这几个字也说明了我们观赏园林必须把握主题的重要性。其实,“东山”也有一个典故,《晋书》上讲,谢安在浙江东山隐居,朝廷几次要他做官,他都不动心。所以后人就用“东山”或“东山高卧”指代隐居,“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丝竹”泛指音乐。天井外边原来是盛家的戏厅,在这里听戏品曲,好不惬意!置身于此,能说园主不是“东山高卧”吗?

而这“鸳鸯厅”也是一种重要的园林建筑形式。鸳鸯本是水鸟名,因为它们雌雄偶居总不分离,所以中国民俗中常把配对的事物用“鸳鸯”称之。大家请随我一起来看看鸳鸯厅有哪些特点。第一,我们从外边看只有一个屋顶,但里面却是两个屋面;第二,外边看是一间房,里边是两个厅;第三,两边的功能也不一样,有男厅、女厅之分,和冬厅、夏厅之别。大家现在所站的位置就是女厅,北边是男厅。那么,有人就会问了,男厅、女厅怎么区分呢?过去,中国社会很讲究男尊女卑。大家不妨来比较一下,男厅一般建筑华丽,梁架扁方,且精雕细刻;而女厅则比较简朴,梁架用圆木,没有什么雕饰,就连地面上的方砖男厅的都比女厅的大。如果还分不清的话,大家不妨看一看,哪边的风景漂亮那边就是男厅,这儿当然是朝冠云峰这边风景好了。除了“鸳鸯厅”名字外,它还有一个很雅的名字叫“林泉耆硕之馆”,“林泉”指山林泉石,比喻隐居休息游玩的地方;“耆”指年老的意思”;“硕”指有名望的人;“馆”是四通八达的地方。连起来讲就是:这里是德高望重的社会名流聚会的地方。银杏屏门上的这篇《冠云峰赞》是清末著名的朴学大师俞樾写的,还有全景图后的《留园记》也是俞樾写的,俞樾与盛康交情非常好,俞樾非常喜欢留园的山水景色,这些文章使得留园更加迷人。

(站在林泉耆硕之馆门前)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块石头就是举世闻名的“冠云峰”,“冠云峰”与苏州十中的“瑞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杭州西湖的“皱云峰”,有江南四大奇石之称。冠云峰是留园“三宝”之一,重5吨,高6.5米,是我国现存最高的独峰观赏假山湖石名峰。郦道元的《水经注》有“燕王仙台有三峰,甚为崇峻,腾云冠峰,高霞云岭”之句,冠云峰之名即由此而来。

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喜欢造型奇特的石头,孙悟空是从石头中蹦出来的,贾宝玉则是女娲补天所剩的顽石,其中太湖石最受推崇。宋代书画家米芾被人称为“石痴”,他曾让人给石头穿上衣眼,摆上香案,与石头称兄道弟,他将太湖石特点归纳为瘦、皱、漏、透。大家不妨看一看冠云峰,瘦是说这块石头苗条修长;皱指石头的表面有花纹;漏指雨水不会积存在石头上,顺着孔隙很快就会流出来;透是说石头上有很多孔洞,玲珑剔透,这只不过是这些石头的一些外部特征。文人士大夫所以喜欢石头,更是把人的情感赋予石头,对石头的要求实际上就是对人自身修养的要求。有人从瘦、皱、漏、透引申出来的顽、清、拙、丑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我们眼前的这块石头可有一番来历了,据说是宋代花石纲的遗物。宋徽宗在东京修建“寿山艮岳”时,让朱勔帮他搜罗奇花异草、珍木怪石。朱勔利用手中的职权,巧取豪夺,搞得民不聊生,激起了浙江的方腊起义,苏州也发生了石生起义。宋朝的花石纲导致了国库空虚,政治腐败,很快就被金灭掉了。当时有两块有名的太湖石被称为“大小谢姑”,“小谢姑”没有来得及运走,后来被一位姓董的买了下来,他的女儿嫁给了徐家,将这块“小谢姑”作为嫁妆,改名为瑞云峰放在当时的东园里,留园也因为这块石头而更加出名。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苏州地方官为了讨好皇帝,将这块石头运到苏州织造署,也就是今天的苏州十中,让皇帝玩赏,一直未搬回来。盛康买下留国后,总觉得留园没有瑞云峰就少了几分灵气。因此他花了很长时间和很多银两,终于寻到了另一块石头,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冠云峰,当时搬运它时,真可谓过河架桥,见山开路,房挡拆屋,据说这块石头也是花石纲的遗物。

冠云峰西边的石头叫岫云峰,东边的石头叫瑞云峰,是当年盛氏寻到冠云峰后为了应景才这样布置的。后来,盛康的儿子盛宣怀还将他的三个孙女分别取名叫冠云、瑞云、岫云,为留园平添了一段佳话。冠云峰前面的池子叫浣云沼,冠云峰的倒影投落在清澈的池水中,似乎主人要用这池水来清洗冠云峰。实际上也就是说,做人也要向冠云峰一样,时时洗涤身上的“尘埃”,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对自身修养的要求。池子里边种有睡莲,水池里边养有金鱼。冠云峰的北面有冠云楼,东面是冠云亭,还有冠云台、储云庵等几个建筑,当时主人为了烘托冠云峰的高大,有意控制周围建筑的高度。大家请看,这里周围的建筑有比冠云峰高的吗?

(站在冠云楼北墙处)

冠云楼下面北墙上的这块石头叫鱼化石,也是留园“三宝”之一。这块鱼化石呈薄片状,像云母一样层层剥开,上面有二十多条小鱼栩栩如生,头骨、脊椎骨、肋骨清晰可见,令人叹为观止。有关鱼化石最早的记载,要算《山海经》了。当时人们对石头中的鱼形图案无法解释,只好发挥想象力,把它想成是龙鱼、鳖鱼,想成神仙的坐骑。那么,鱼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呢?据专家考证,是在一亿四千多万年前的侏罗纪晚期,由于火山喷发,火山灰落在河湖中,将鱼虾掩埋凝结而成的。

在我们的游览结束之前,大家不妨回过头来想一想,留园是不是到处都给我们一种古朴凝重的石文化感觉,那些用湖石、黄石堆叠的假山,营造了留园的山林气氛;那些湖石名峰,增添了留园传统艺术氛围;那些大理石座屏、鱼化石等,充满了清新而朴素的自然气息;那些墙壁上的书条石记录了留园的昔日风采,这些作品林林总总从具体到抽象,无不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表现得淋漓尽致。人们把园林比作“立体山水画”、“无声山水诗”、“综合艺术博物馆”。我想,通过对留园的游览观赏,大家一定会觉得这种评价是很贴切的吧。

风风雨雨四百多年,留园历经沧桑,几度兴废,当时园主所期望的“名园长留天地间”,只有在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繁荣富强的今天,方才变成了现实。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留园是苏州人民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遗产。

我的讲解完了,谢谢大家!

对于怎样留住基层教师心得体会和方法五

回忆很美,美到再也回不去。

——题记

我记得我说过,我喜欢看你笑的样子,因为那样,我也会开心,不知道你忘记了吗?

我很送丧自己,可以在枯燥的初中三年生活中有你这样一位知心的朋友,也许,人人都会拥有,但做不到无可替代,也要独一无二。

我忘记我们是怎样认识的,只记得,和你度过的每段时光里,我都很满足,也很快乐。我们有过争吵,有过不爽,但这些东西都被彼此心中某种强大的东西震撼的支离破碎。我们也会在一起疯,会把某人说的一无是处,会针对同一个人,同一件事,发表一些自己独特的看法。总之,有你在的日子,那些回忆很美。

人常说,鱼没有回忆,鱼的记忆很短,我不这样认为,那七秒的记忆,是鱼儿最珍贵,也是最美好的,之所以忘记,是因为记忆中的那个人,注定和你分开。

快要毕业了,有些话很难说出口,即使说出来了,结果仍是一样,注定只拥有回忆,而那现实的东西,我是可望而不可即。

我现在把那些珍贵的回忆一一装帧,到我老的时候,回想起往事,也可以开心的笑,同时我要把这回忆分一半给你,不管那时的你身处何方,过的快乐与否,我要将这份久违的回忆送到你手上,然后对你大声说:“亲爱的笨蛋,你是不是也拥有这样的回忆?”

回忆在有些时候是一种药,他可以让你年轻的心变得淡定,可以让你悲愤欲绝的心变得坚强。

回忆是一堵墙,封锁了我对你的好,在这诺大的世界中,如果没有你的消息,没有你的一切,不知光凭回忆是否可让我安乐?

只想在最后偷偷的看你几眼,不被你发现,在回忆来打包之前,让你的笑增添进去,便是不过期的防腐剂,就看一眼,让我在回忆中记住这美丽的情感。

谢谢你的勇敢,让我明白了曾经我不懂的一切,也让我学会了珍惜,学会了拼命维护有你的回忆。

留住回忆,不管回忆是好是坏,有你无你,你开心或不开心,你伤心或你不伤心,我都要把它们留住,留住那回忆,有一天便有你了,我还有回忆陪着我一直坚强,陪着我一直走下去。

留住那个夏天作文2

经过那段石板桥,转过一个狭窄的路口,这里只剩一片空埃,即便是一片瓦砾也不复存在,盲目搜索记忆力的老屋,还在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斑驳的印记,儿时的回忆……

定格岁月的胶片,穿过的岁月的眼睛,心随着思绪飞回永远定格的曾经。

在儿时,可以追溯到我出生以前,家里的人都住在这个老屋里。老屋不大,里面的摆设也很简陋,可以说毫无华丽的装饰,但一家人生活在这里,从未感到枯燥和无味,老屋里每一个角落,都有无数叠加的足迹,那样熟悉,那样温馨。自我出生以后,老屋里又多了一个孩子的笑声,可以说,老屋几乎盛满我儿时所有快乐的记忆,是一个藏住我笑声的匣子。

每天清晨醒来,都要爬到老屋的`楼顶,打开窗,感受那古色古香的阳光。拿一瓶泡泡水,任斑斓的泡泡飞进老屋,停在木色的地板上,悄悄地破裂。然而母亲却总要骂我,说我弄脏了房间,我却丝毫不在意,做个鬼脸,悄悄地跑开了。

一到下午,便召集伙伴们在老屋门前的土地上跳皮筋,捉迷藏,老屋像个沉默的老人看着我们嬉闹,玩耍,又像一个守护者,守护着那些快乐的时光。直到晚霞晕染上天空,我们才在老屋前挥手道别。此时的老屋,暮色下的它,却是美得那般凄凉。灰色的瓦片,黯然的门窗,每一块斑驳的木板,都仿佛要在黑夜里沉睡着,而那有着交错的蜗牛爬痕的石墙却被点缀得微微发亮。我似乎是要醉了,觉得我眼中的世界在没有比这更美的地方。

恍然间,我跳出来了愈来愈沉的思绪,是一阵寒风在毫无房屋庇护的境界直击我单薄的身躯。我差点要遗忘,自己还站在拆了老屋的土地上,眼间虽是一片空旷,心里却隐隐觉得有老屋的影子还在身旁,是我还沉浸在那独属于我的回忆里吗?我想并非完全是。沙石飞进我的眼睛,淌出晶莹的液体,落在这陌生而熟悉的土地上。

眼前虽不见了老屋,一砖一瓦都不复存在,但心里的老屋,无论经过几多岁月的洗刷,依旧褪不去那斑驳的光环。记忆里的老屋,记忆里儿时的时光,永远留在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连同那一方净土,永格在曾经美的技艺画薄上。

留住那个夏天作文3

青骨萧萧,杨花夭夭。跃然伞面的初春江南,经过笔墨恬浓的皴擦点染厾,愈发的隽秀与风华。年迈的伞匠指缝间未干的墨渍,是江南春如雪柳一般娉婷的柔情。

那时留着一把十八青骨伞,就好像留住了整个雨江南的春天。

始龀年纪,在水乡念书,杏花月的烟雨小镇往往飘着层薄雾,从住处旁小楼的圆窗里眺望出去,时不时能瞥见额枋上倾挂而下一帘春水,是时我便放下手中所有活计,急急地踩上斑驳的木板凳,将半个身子探出窗外,循着水帘落下的方向望过去,有时幸运地瞧见那雨水湿哒哒地吻在路过姑娘的青骨伞上,伞上是绘着江南的春色,青色的基调,让人舒服极了。俯视看去,圆圆的伞面就如同一张戳在青石板上的邮票,又像唱戏的三尺红台。鹅黄的如雪的柳絮,静谧的祥和的画舫,娇嫩的灼灼的桃花,都是勾黛丹青里常有的旦角儿。

我隐约知道,这伞是牌坊那头的伞匠阿叔做的,镇上几乎人手一把。他的伞,像烟雨春景的禁卫军,从不胡花一丝忠心去赞美别的季节,甚于连一片落叶,一抹玉妃也容不下。雨天拥堵,伞伞相跻的时候,本如星辰般离散的各幅春色图,此刻汇拢在一起,好像狂风卷起,将震撼扑袭进我的血脉,无孔不入。也正因如此,即使在冬季,哪怕雨雪纷飞,我只要打起这把小小的伞,苍白与湿暗仿佛就会湮灭无物,明媚和煦与生机就会疯狂生长,极尽葳蕤。我好像留住心底那份春天,留住那份雀跃,留住那份深情。

及笄的时候,我以游人的身份回到这个镇子,秋风萧瑟,打在街店窗子上像小鸟扑棱羽翼的声响。我碧绿的长靴踏在青石板的老街上,注目堆积的黄叶与落红,心情愈发沉重。小雨潇潇,我瞟见穿行而过的垂髫,手里撑着极可爱的卡通伞,脑中突然电光石火般掠过那把十八青骨伞。不禁喃喃,我的伞,你是否还在这里?

或许早已消失了罢,我躲躲闪闪地回应自己,然而愈是佯装毫不在乎,眼睛愈是敏捷地扫视门门店铺。街上打这种伞的人已找寻不着,我的心渐渐沉下去,忽然一阵熟悉的磨墨声点醒我,我讶异望去,伞匠阿叔抬头瞧瞧我,满脸疑惑地摇摇头不作言语,又埋头画他的伞了。

我心中并无感触,直到咸涩的液体沾湿唇瓣,泛滥成灾。

幸运的是我的春天,原来你一直都留在这里。

留住那个夏天作文4

初三的灯,从早到晚白晃晃地亮着,打在一片一片灰白而没有生气的卷子上。我莫名想留住这一刻,留住这冷白的灯光,就像留住这一段压抑又充实的初三时光。

每天早上的闹钟总会在同一时刻响起,天还没有完全亮起来,窗外那被路灯照得发黄的一小段马路,仍在法桐的掩映下静默着。我总是骑着车子走在空荡荡的马路上,看着街角那棵树的叶子一点点生长,看路旁高楼里的灯一盏盏亮起。我就这样一次次地怀着充满希望的心踏上学校门口的大理石,在甬路的拐角远远地对我的梧桐道早上好。每次按下冰凉的门把手时,我都怀着十分坚定的信念,毅然往下一压,然后习惯性地伸手,开灯,冷白的灯光和以前一样瞬间溢满了整个教室,叫醒了一个个困倦的人。我伸出手,握住一缕灯光,坚决地就像攥住心里的希望。

现在的课间,成了一个悬在空中的词,高远而朦胧,在一束束强光下,让人看不真切。不过,再也没有人去抱怨这愈加远去的课间,每个人都靠信念撑着。窗外永远会有小孩子的嬉笑声,在阳光下显得轻松而自然,不像窗内白得扎眼的灯下一片死寂。但如果让我选择,我更愿将笑声与清风和落叶一起,深深藏入大地,然后转身拥抱窗内白与黑的碰撞和墨绿色黑板上泛着的冰冷的光。因为,我知道,把灯光留住,才能让它照亮未来的路。

晚自习是永远写不完作业的。每次下楼,看着一片漆黑的楼道。两年前,也一定有人注视过这片黑暗,不过时间飞转,物未变人已非。走出教学楼时,身后的黑暗与远处几点柔和的光总能治愈一个因作业烦躁的人。不过,我还能有多少个从这里走出去的夜晚呢?我还能见到几次那渺远夜空中的点点灯光呢?

我真的,很想留住这灯光,也留住那个苟且而又积极,累也能笑出来的自己。

灯还是那样白晃晃地亮着,心还是那样坚定而充满希望。

对于怎样留住基层教师心得体会和方法六

遇见的人,每一天都不同,偶尔失去什么,偶尔学到什么。慢慢地厌烦夏秋,走出日落,每一天的我要比昨天快乐。

在下一个天亮时就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心里时刻默念着:加油!往前一步一定是快乐!懒懒地伸个腰,转身背着沉重的背包向学校跑去。我慢步奔跑着,感受微风带给我的凉爽,一缕缕阳光带给我温暖。看看手表,呀,快迟到了。我放快了脚步。

其实,我的青春一直在微笑。

当想到留点什么给自己时,我不禁会说出:留点快乐。可不知道是怎么的,脱口而出,我似乎觉得自己有点自私。仔细回想,又有什么不对的呢?不让自己那么孤单,又不留得太过于放肆,我只要一点点,只是一点点。

每当有人从我身旁擦过时,我只觉得他们是快乐的,不会有烦恼,但细心观察,会觉得太过了。我不喜欢太安静,也不喜欢过于喧嚣,偶尔似乎是我想要的。

留点快乐给自己,如果能留住,我将会把它留在内心深处的抽屉里,用锁紧紧扣上不让任何人发现,这也许将是我快乐的荧光。

在寂静的暗夜里,这也许是大多数人在梦境的时刻,这时转眼却发现有一个窗户里的灯亮着,是谁?在干什么?哦,原来是我房间灯还亮着。这时我在写信,这是写给自己的第一封信。我记得很清楚,有句话是这样写的:当你想要留点东西给自己的时候,你会想很多,想要留很多。当然,我也不例外,我也这样想过很久,可我却凭空选择了快乐。我没有头绪,更没有理由,但经过一件件事后才明白,原来自己缺少它,缺少快乐。

我不知道该怎样留下快乐给自己,也经常痴想留下的快乐到底是什么样的。我找到了一套方法,积累了所有快乐的事,记在了笔记本里,渐渐地,挪移到了心里,一点点的温暖,一丝丝的幸福。

快乐,让自己轻松度过明天的明天;快乐,让每个微笑时时保存着;快乐,唯有你快乐,我才会快乐!

对于怎样留住基层教师心得体会和方法七

各位朋友,大家好!

【站在门后留园全景图前】有道是:“苏州好,城里半园亭。”现在,我们就来游览苏州著名的园林—留园。留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代表了清代江南园林的建筑风格,结构紧凑,富丽堂皇。其余的三处分别是宋代的沧浪亭、元代的狮子林和明代的拙政园。同时,留园也是全国四大名园之一。所谓全国的四大名园,是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四处园林,其中北京的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是北方皇家园林的代表作品,而苏州的拙政园、留园则是南方私家园林的代表作品。瞧,留园的门很小,高不过2米许,宽不过1.5米,很不起眼,小中见大,这正是私家园林的典型特征之一。1997年12月4日,留园又与拙政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一起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典型范例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门厅正中上方悬挂着“吴下名园”匾额,似乎要告诉我们留园曾经拥有的辉煌,大型漆雕屏风上绘有留园的全景图,它是用2500块玉石镶嵌而成的。那么,为什么要用2500块玉石呢?因为这幅图是在苏州2500岁生日的时候,由苏州玉石雕刻厂制作,每块玉石代表了苏州一年的历史。通过这幅全景图,我们可以看到留园分为四个部分:中部是精华所在,以山水见长;东部以庭院建筑取胜;北部依稀可见乡村田园风光;西部林木高耸,尽得山林野趣,整个园林占地30多亩。

那么,这座园林为什么叫“留园”呢?其实,留园一开始并不叫这个名字,她最早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相当于伽利略、莎士比亚生活的年代。第一个主人叫徐泰时,曾经当过工部营缮郎中,所以他对建筑是有一番研究的,这对他后来修建东园很有帮助。因为他工作做得好,被提升为太仆寺卿,相当于从建设部的高级官员升到交通部的部长。

徐泰时为人耿直,得罪了权贵,遭人弹劾罢官回家以后,修建了东、西两园,东园就是今天的留园,西园后来被他的儿子捐做寺庙,也就是今天的西园寺。徐泰时去世以后,这个园子也就逐渐荒废了。到了清代的乾隆末年嘉庆初(公元1794-1798),曾任广西右江兵备道(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广西右江军区的警备司令)的吴县东山人刘恕(号蓉峰)辞官回家后买下了东园的旧址,进行整修和扩建,改建为“寒碧山庄”,因为园内多植白皮松,竹色清寒,波光澄碧,所以年取了这个名字;又叫“花步小筑”,因为前面有一条路叫花步里;又因为主人姓刘,所以老百姓都叫它“刘家花园”。同治末光绪初(公元1873-1876),湖北布政使(大致相当于今日分管财政、税务、民政等的副省长)盛康(字旭人)买下寒碧山庄废园,对此园进行了大范围的修葺,盛旭人出身中药世家,精通医道,原在常州开国药店,曾给李鸿章搞军需品,经李鸿章介绍,献丹药治好了慈禧太后的慢性皮炎,慈禧太后高兴之下,就把中国台湾海峡的钓鱼岛等三座小岛赏给盛家种草药。盛家是近代中国显赫的家族,盛康的儿子盛宣怀是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洋务派重臣,当过邮传部尚书,是既有权,又有钱,连宋子文都曾经追求过盛家的小姐。二十世三十年代,张治中曾在这里设立“高级教官室”作为筹划抗战的秘密司令部,苏州沦陷后,日军驻扎在这里,被用来养马,里边马屎堆积,糟蹋的不成样子。

盛旭人买下寒碧山庄后就将它改名为“留园”,一个原因是“刘家花园”的“刘”与“留园”的“留”谐音,这是园林易主常用的一种改名方法,比如袁枚将“隋园”改为“随园”;再有,盛康在整修花园时曾发现一块“长留天地间”的石碑,他想这个花园历经战火仍然保留下来,“庚申乱”(太平天国战乱)后苏州阊门外“刘园者则岿然独存”,似乎在冥冥之中有老天爷的保佑,也希望留园能永远留在盛家手中;另外“但留风月伴烟萝”,这个“留”字又有让客人流连忘返之意。漆雕屏风背面刻有清末朴学大师俞樾的《留园记》,上面有“泉石之胜,留以待君之登临也;花木之美,留以待君之攀玩也;亭台之幽深,留以待君之游息也。”

从留园的得名,我们可以看到园主修建花园时花费了不少心血,留园中的每一处建筑,每一个小品,每一幅对联,每一处题额,都别有一番用意。因此,我们在游览园林时,必须把握住园主的用意,留园是最适合人居休闲的园林之一,这样,您才能真正领会到园林的魅力所在。咫尺山林,书写人生文章,苏州园林大多数以“隐逸”为主题,那么,留园是怎样体现这一主题的呢?接下来,我将结合具体的景观跟大家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从留园的门厅到中部花园入口处的腰门,是一条50多米长的“s”形过道,这条过道是园林建筑中空间处理极为成功的例子,至于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请大家跟我一边走,一边看,一边体会。

进了门厅,大家看到的是一个小天井,这个天井有什么作用呢?它的主要功能是通风,采光和漏水,往上可以看到天空的云朵,飞翔的小鸟,往下可以漏水。在天井后边的这个建筑是轿厅,相当于今天的私家停车场,古时候,有钱人出门,大都坐轿子,但轿夫是下等人,不允许与主人一起进入内厅,只能坐在这儿歇息。顺着边上的过道往前走,弯弯曲曲,前面有两个蟹眼天井,种了一些瘦竹,为昏暗的过道引来一些光亮。这儿也是一个天井,花台里种了桂树、白玉兰,还有石笋,合起来就是金玉满堂的意思。到了这个敞厅,大家再回过来想一想,体会一下,这一段过道由小变大,由暗转明,随着空间的变化,“放”“收”“再放”“再收”,让人感觉不到过道的昏暗呆板,反而让人觉得很有趣味。同时,园主巧妙地借助这个过道将外界的尘器挡于门外,反映了主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不受外界干扰的隐逸思想,起到了欲扬先抑的效果。大家品味一下,走过了这一段过道,是不是有点进入世外桃源的感觉?

大家抬头看一下,门楣上有砖刻的“长留天地间”几个篆刻字,落款是“伯温”,据说是刘伯温写的,盛康发现此碑额时非常高兴,他很崇拜刘伯温,认为有先贤的保佑,一定能使此园传于后世。其实据分析,这几个字是元朝参知政事(相当于富宰相)周琦周伯温所书,此“伯温”彼“伯温”,究竟是谁写的,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研究一下。

现在,我们来到了留园的中部,园中有大型假山和宽阔的水池,极具文人写意山水园的典型特征。前面的粉墙上有六扇漏窗,通过漏窗,中部的山水景色已隐隐可见。我们说漏窗好,好就好在“隐隐可见”上。用《红楼梦》中贾政的话说:“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则有何趣?”这六扇花窗,图案各异,大家一边慢慢地走,一边透过花窗往里边看,你会感到随着步子的移动,所看到的景色也在变化,这就叫“移步换景”或“一步一景”。并且,这几个花窗还有通风、透光的功能。墙上有砖刻“古木交柯”,“古木”指花坛里的一棵明代的古柏和一棵山茶树,“交柯”指两树枝干交错缠绕,象征夫妻连理,百年好合。此处以粉墙为底,翠柏山茶,上有砖额点缀,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的山水画。

【到绿荫轩】这座“绿荫轩”,轩名取自明代诗人高启的“艳发朱光里,丛依绿荫边”诗句。原来,在绿荫轩旁曾种有一棵老榉树,一棵老枫树,树枝像两把大伞遮在屋顶上,所以叫“绿荫轩”。在留园的中部,可以观赏到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这儿便是我们观赏春景的地方。春天,前面曲桥上紫藤开花,树木发芽,似乎凸显出一幅立体的春色图。来到后边,墙上有“花步小筑”四个字,为什么要写上这几个字呢?留园一带旧名“花步里”,“步”通“船埠”的“埠”,“花步”即装卸花木的码头;“里”是指方形的街坊,即我们常说的“里弄”“邻里”,古代五户为一邻,五邻为一里,所以,二十五户人家称为一里;“小筑”就是小的建筑,比如“网师小筑”,主人很谦虚地说,我这个花园只是花步里边上的一处小建筑而已。此处园主以墙为纸,墙角散置湖石,花坛中堆石笋,植天竺、爬山虎冲宵而上,又垂下几缕绿叶,整幅图画给人以运笔凝练洒脱之感。

【继续向前】前面就是“明瑟楼”,《水经注》中有“目对鱼鸟,水木明瑟”的说法,意思是看到大自然的山山水水,花鸟虫鱼,让人感到山青水秀,环境幽雅;楼下取杜甫“秋水方添四五尺,野航恰受二三人”之句,起名为“恰航”;楼旁的湖石假山非常巧妙地将登楼的踏道藏于其中,边上刻有“一梯云”,取自“上楼僧踏一梯云”,将山石比作可以助人升腾的云朵,使人有一种飘浮于仙境之中的感觉,暗含“月中折桂”的意思。大家再看看地面上的铺地,用卵石、缸爿、瓷片拼成各式各样的图案,俗称“花街”,这一片铺地上的图案有“金鱼”、“莲藕”、“仙鹤”……,象征“年年有余”“百年好合”“健康长寿”……,既起到了装饰作用,又寄托了主人的美好愿望。

请大家随我到露台前,这儿是园主人观赏夏景的地方。池子里种植了很多荷花,夏天荷花竞相绽放,美景尽收眼底,因为露台靠近水面,所以叫做荷花台。此处,还可以观赏到前面的假山。园林建筑中的假山按材料可分为湖石假山、黄石假山和土丘假山。留园这儿的假山比较特殊,下面黄石填底,给人一种稳健的感觉,上面湖石为顶,非常秀丽,因而兼有阳刚、阴柔之美,真可谓“横看成岭侧成风,远近高低各不同”。

回过头来,大家所看到的这座建筑是留园中部的主体建筑“涵碧山房”,取自朱熹的“一水方涵碧,千林已变红”诗句。“涵”指水多,“碧”指水碧如玉,所以叫“涵碧山房”。中国有句老话叫“心定自然凉”,在这个地方,你是否有一种“闻名心底凉”的感觉呢?

【走进曲廊】留园曲廊是苏州园林三大名廊之一,全长约700米,另外两廊是拙政园的水廊和沧浪亭的复廊,各有特色。廊按位置可分为沿墙走廊、爬山廊、水廊、回廊、楼廊等;按形式又可分为曲廊、波形廊、复廊。廊是园林建筑中独立的有顶的通道,就像文章中的“虚”字,有连贯的作用。留园的这一段爬山廊(曲廊)高低逶迤,墙直廊曲,明暗相间,有的地方贴近墙面,有的地方又有间隙,还种了一些花草,巧妙地运用对比的方法,使廊显得更加活泼。廊在这里有这么个几个功能:一是夏天可遮阳,冬天可挡雨;二是景点之间的联系纽带,天然的游览线路;三是作为平缓地过渡,巧妙地将客人引到山上的“闻木樨香轩”,观赏秋景。爬山廊的旁边墙壁上有明代董汉策镌刻的“二王”法帖,二王指的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与众不同的是,此处的法帖只收“二王”书法,点评全放在释文的后面,可以让游人,特别是书法爱好者自己欣赏评点。法帖是指汇刻名家书法墨迹在石、木版上并拓印成可供人们学习的墨本,留园墙上保存了379方法帖(另有4方因破损残缺放在仓库没有上墙,文庙碑刻博物馆现存6方,苏州图书馆有10方仅存拓片,根据推算留园原有法帖应在400方以上),留园墙上的这些书条石不仅收录了历代书家名帖,还记载了很多留园珍贵的史料,是当之无愧的“书法长廊、艺术长廊、园史档案”,堪称园林一绝。

现在大家所在的地方是“闻木樨香轩”,“木樨”就是桂花,这儿四周遍种桂花,每年仲秋,丹桂飘香,晚上可以看到明月高悬,倒映水中,随波荡漾。因此,这儿是观赏秋景的地方。我们说,苏州园林建筑的命名很讲究,此处的“闻木樨香轩”也包含有深刻的禅理,佛教的禅宗讲究悟道,佛理就像桂花香一样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但却看不见,摸不着,无影无踪。

【进入可亭】过了山涧、小桥,来到可亭。“亭者,停也”,也就是说可以停下来休息一下了。我们仔细品味一下这个“可”字,就会发现这个字用的非常巧妙,“可”还有“好,漂亮,美丽”的意思,如我们常说这个姑娘很漂亮叫“可人”、这个菜很好吃叫“可口”、“可口可乐”有又好吃又好玩的意思,这个亭子也就包含了漂亮的亭子的意思。观赏园林有动观和静观之分。如果说走廊是我们动观园林的地方,那么亭子就是我们静观的场所。可亭的周围有一些图案,有铁拐李的葫芦、汉钟离的扇子、吕洞宾的宝剑等,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暗八仙”图案。亭中这个桌子是用灵璧石做成的。灵璧石产于安徽灵璧县,是虞姬的故乡,所以又有美人石的说法。灵壁石是石中上品,“石本磐材,叩之有声”,这在苏州园林中是比较少见的。刚才,我们已经分别看过了观赏春、夏、秋三季景色的对方,此处的可亭就是观赏冬景的场所,它的四面种有梅花,坐在亭中可以看到园林远方山顶的积雪,冬日的夕阳……

现在,请大家回过头来看一看,对面的涵碧山房、明瑟楼与可亭形成了一个对景。所谓对景,就是从甲观赏点可以观赏到乙,从乙观赏点可以观赏到甲。从这儿望去,明瑟楼就像画舫的前舱,涵碧山房犹如船舱,两座建筑组成了一艘形神兼备的“写意抽象式”画舫,微风吹拂,波光荡漾,这艘船就像在水中缓缓航行一般。那么,为什么苏州园林中有很多的船形建筑呢?比如,拙政园有香洲,狮子林有石舫等等。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这与苏州的地理环境、交通状况有关,苏州地处江南水乡,旧时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在园中修建船舫,可以增加园林的生活气息;二是船舫集中了多种建筑形式,有厅、有台、有楼、有阁……,是苏州建筑艺术的集萃,并可增加园林建筑的层次感,使其更具有观赏性;三是船形建筑介于似像非像之间,符合中国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审美要求;四是体现了园主的隐逸思想,《庄子?列御寇》中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不系之舟”就成了古代文人隐逸江湖的象征,成为他们来去自由、无拘无束、逍遥自在的标志;五是包含了一些政治理想,尽管他们希望隐逸,但文人士大夫骨子里的那种“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思想抛弃不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希望君主对老百姓好,实行“休养生息”的宽松政策。

可亭的东北侧有一两层小楼叫“远翠阁”,唐诗有“前山含远翠,罗列在窗中”之意而命名,楼下是“自在处”,佛教有“大自在”的说法,陆游有“密密疏疏自在花”的诗句。往下走,池中有一小岛名“小蓬莱”。《史记》中讲,瀛洲、方丈和蓬莱三座神山在渤海之中,据说山上有仙人和长生不老之药。秦始皇曾经派徐福去寻药,并在宫苑中叠造了三神山,此后三神山也就成为造园时常用的题材。前面这个方亭叫“濠濮亭”,为什么叫“濠濮亭”呢?濠、濮均为水名,《庄子?秋水》里面有这么两个故事: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之上观鱼,庄子说:“鱼自由自在的多么快乐啊!”惠子答道:“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之快乐呢?”庄子问:“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理解鱼的快乐呢?”另一个故事讲,楚王派人去请庄子出来做丞相帮他治理国家,庄子说:“我听说有一只大龟,已经死了3000年了,楚王用盒子把它装起来,用手巾盖在上面,珍藏在庙堂之中。那么,这只龟是死了被人供奉着好呢?还是活着在污泥中摇头摆尾的好?”那两个人讲,“好死不如赖活,当然是活着的好。”庄子说:“那么你们回去吧,我呢,宁愿做一只自由自在的活龟。”庄子的这种思想与文人士大夫们所追求的隐逸淡泊的愿望相符合。所以,一进园时,我就跟大家讲,我们观赏园林必须把握一个主题,后面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大家抬头看,这便是曲溪楼,书圣王羲之曲水流觞,写下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从这个名称也可以看出园主对书圣的景仰。曲溪楼向右就可以进入了西楼,它位于五峰仙馆之西,所以叫“西楼”。因为处于五峰仙馆和曲溪楼之间,为取得统一,东边采用木菱花装饰,在尺度和比例上与五峰仙馆相呼应,而西边做成粉墙漏窗和飞檐翼角与曲溪楼相呼应,起到了一个承接的作用。一过西楼,地平临水,清风吹来,这里便是清风池馆,它以水榭的形式向西敞开,与濠濮亭、小蓬莱构成一个景区,不种荷花,池水明净,楼台倒影,环境十分幽雅。

留园的东部是高低错落、曲折深邃的建筑群,这里是旧时园主生活起居和宴饮活动的场所,通过粉墙、走廊等划分出不同的空间,形成了重院叠户、庭院幽深的景致。

【进入五峰仙馆】出清风池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便是有江南“第一厅堂”之誉的五峰仙馆,为什么叫“五峰仙馆”呢?请大家回过头来看一看前面的假山,这座假山是苏州园林中最大的厅山,从中可以找到十二生肖模样,游客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生肖石峰。留园的主人非常喜欢石头,他搜罗了大量的石头在馆南堆叠了五座小山峰,取李白的“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之意而命名。小院中是用青石铺成的冰裂纹地面,厅前的台阶也很独特,是用朵云石垒成,取脚踩祥云,人在云上,人上人的意思。在小院的东侧是鹤所,松鹤延年,是吉祥长寿的象征。

五峰仙馆是留园三代主人不断修建改造而成的,它的台基为青石,似为明代遗物。据历史记载,我们可以推测,五峰仙馆是在东园的后乐堂、涵碧山房的传经堂基础上翻建的。五峰仙馆建成后,盛氏将其作为主厅,是生日、结婚、小孩满月等重要活动场所,通过一排纱隔、挂落、飞罩将室内分为前后两部分,南部为宴饮会客之所,布置十分讲究,以中间圆桌上的花为分界线,供桌左边为主人,右边为主宾,接下来由中间向两边,由近及远,按长幼尊卑,一一对应就座。古时候,女眷不能再外客面前抛头露面,里边的厅相对于外边的厅叫内厅,人们还将其夫人称为内子、内人、贤内助等,内厅也可以作为退步,供下人在此听候使唤。这个厅也被称作楠木厅,因为室内主要构件均用楠木做成。楠木质地好,纹路漂亮,不用油漆,但是为什么这儿的柱子要漆成黑色的呢?原来日本兵曾将这里作为马厩,这些楠木柱下边被马啃坏了,建国后重修时只能用水泥补上,为了美观才用漆将其掩盖起来。今天,仍有部分日本人叫嚷钓鱼岛是日本国土,这是没有根据的,当年慈禧太后的懿旨至今仍在美国盛氏后人手中,这些楠木柱子正是当年日本侵华有力罪证。因此,我们必须牢记历史教训,不要让其重演。

在五峰仙馆的正中的银杏屏门上刻有《兰亭序》,两旁的纱隔窗有精美的花鸟画,看上去就象玻璃一样,有点透明的感觉,可以隐隐看到对面的景色,虚虚实实,明暗相间,画中有画,苏州自古以来就盛产丝绸,丝绸不仅是日常必备的生活用品,一些大户人家还将这些丝绸制品用在装饰上,不过,用这么大幅的丝绢画来分隔空间也是比较少见的,《红楼梦》里多次提到的“碧纱橱”就也是用丝绸做的纱隔,隔出来的小空间。

五峰仙馆两面墙壁上有四幅大理石挂屏,红木板上有上圆下方两块大理石,不仅在形状上有变化,而且包含了中国古代“天圆地方”之说,暗含“天人合一”的追求。在五峰仙馆的西边有一房间“汲古得修梗”,这里是一间小书房,意思是指打深井里的水要用长绳子,比喻要想求得高深的学问,就必须使用正确的方法和下极大的功夫,含义深刻,令人深思。我国有许多关于刻苦用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的典故,如“孟母三迁”、“头悬梁,锥刺股”、李白的“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荀子有《劝学》、明代文嘉的“《明日歌》、《今日诗》、《昨日谣》”等,还有很多“劝学歌”,大家可以将这些故事给小孩讲讲,勉励他们认真读书,好好学习。

我们来到五峰仙馆的北边。民间流传留园有三件宝,即大理石座屏、冠云峰和鱼化石。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宝“大理石座屏”,这座大理石座屏非常珍贵,石质好、石纹妙、尺寸大,仔细一看,就像一幅天然的山水画,明月、清风、野山、飞瀑集中于一块石面。这块大理石采于云南点苍山,有“雨后静观山”“风前闲看月”的境界,全国罕见。

抬头我们看到的这副对联非常有名气,是苏州状元陆润庠所写,“读书取正,读易取变,读骚取幽,读庄取达,读汉文取坚,最有味卷中岁月;与菊同野,与梅同疏,与莲同洁,与兰同芳,与海棠同韵,定自称花里神仙。”上下联各取五句,都用五字或韵,与“五峰”之数相合,读起来让人感觉清香徐来,琳琅在目,上联用“正、变、幽、达、坚”五字概括这五部古代文人士大夫必读书的精髓,意思说潜心读书,其乐无穷,说的很有道理,不然古人就不会讲“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所以中国人向来重视教育,读书考大学几乎是所有为人父母的理想;下联用“野、疏、洁、芳、韵”五字概括了五种花的独特风格,与人的品格道德一一对应,花品即人品,自喻为花中神仙,借物言志,这是古代的文人士大夫的典型表达方式,我们中国人比较含蓄,说话做事比较委婉,园林建筑中的很多东西都体现了这一点。

【石林小院旁】从五峰仙馆边上往北,穿过小门,有一个小院子,这里就是“还我读书斋”,古人读书总要找一个幽静的地方,陶渊明讲,“既耕亦已种,时还我读书”,这儿是主人的书房。书斋为楼房,非常安静,现在这里陈列了一些工艺品。

退出书斋,或者直接从五峰仙馆往东,我们来到的这座院子叫石林小院。我们说大院要“动中观”,小院要“静中观”。大家看这边有几个字“静中观”。这个院子南北长29米,东西宽15米。园主别有用心地将院子隔出六个小院子,互相沟通,给人的感觉不是越隔越小,而是越隔越大,层次非常丰富,院外有院,景外有景。现在,大家站在这个角度看一看,上面的这块石头像不像俯冲下来的老鹰,下面的石头像不像昂头向上的猎犬?所以叫“鹰犬斗”或“鹰斗猎狗峰”。前面的墙上好像还有一面镜子,镜子里边有这只老鹰的背影。其实,它是石林小院南面小亭的漏窗,里面的背影是另一块石头,这种用隐蔽的手法构成对景、漏景、框景,匠心别具,恰到好处,让人感到院子很大,层次很深。

院中的这座建筑叫“揖峰轩”,朱熹说:“前揖庐山,一峰独秀”。轩名是来自古人文章,但是园主对石头的恭敬之情却不难发现,刘蓉峰爱石成癖,有“石痴”米芾遗风,他曾经搜罗了很多湖石名峰,在此地“筑书馆宠异之”,认为湖石不仅能给人以美感,还能得到很多为人处世的道德修养。揖峰轩环境幽雅,不妨作为三四个好友论诗作画,操琴对弈的好地方,大家看里边有琴、有棋。尤其是两桌,一边是围棋棋盘,一边是象棋棋盘,拿掉棋盘,桌子形同七巧盘,可以拆开来随意放置,小方桌可以看到院内用来拜月,也可取一墙角放花盆、茶具等。红木菱花门窗上的蝙蝠、双钱、万字图案等都是吉祥的符号。

【站在鸳鸯厅前】揖峰轩东边的这座大型的厅堂,就是留园著名的鸳鸯厅,在南部天井前的石库门上有砖额“东山丝竹”四个字。为什么叫“东山丝竹”呢?是不是刘恕是东山人的缘故呢?这几个字也说明了我们观赏园林必须把握主题的重要性。其实,“东山”也有一个典故,《晋书》上讲,谢安在浙江东山隐居,朝廷几次要他做官,他都不动心。所以后人就用“东山”或“东山高卧”指代隐居,“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丝竹”泛指音乐。天井外边原来是盛家的戏厅,在这里听戏品曲,好不惬意!置身于此,能说园主不是“东山高卧”吗?园主人虽然罢官还乡,心里还想着有一天能象谢安那样,“东山再起”,打的苻坚“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皇帝召唤时,立马重出江湖,建功立业呢。

而这“鸳鸯厅”也是一种重要的园林建筑形式。鸳鸯本是水鸟名,因为它们雌雄偶居不分离,所以中国民俗中常把配对的事物用“鸳鸯”称之,大家请随我一起来看看鸳鸯厅有哪些特点。第一,我们从外边看只有一个屋顶,但里面却是两个屋面;第二,外边看是一间房,里边是两个厅;第三,两边的功能也不一样,有男厅、女厅之分,和冬厅、夏厅之别。大家现在所站的位置就是女厅,北边是男厅。那么,有人就会问了,男厅、女厅怎么区分呢?过去,中国社会很讲究男尊女卑。大家不妨来比较一下,男厅一般建筑华丽,梁架扁方,且精雕细刻;而女厅则比较简朴,梁架用圆木,没有什么雕饰,就连地面上的方砖男厅的都比女厅的大。如果还分不清的话,大家不妨看一看,哪边的风景漂亮那边就是男厅,这儿当然是朝冠云峰这边风景好了。除了“鸳鸯厅”名字外,它还有一个很雅的名字叫“林泉耆硕之馆”,“林泉”指山林泉石,比喻隐居休息游玩的地方;“耆”指年老的意思;“硕”指有名望的人;“馆”是四通八达的地方。连起来讲就是:这里是德高望重的社会名流聚会的地方。银杏屏门上的这篇《冠云峰赞》是清末著名的朴学大师俞樾写的,还有全景图后的《留园记》也是俞樾写的,俞樾与盛康交情非常好,俞樾非常喜欢留园的山水景色,这些文章使得留园更加迷人。

【站在林泉耆硕之馆门前】我们面前的这个小院可以用“一个中心,两个层面”来概括。“一个中心”就是这座亭亭玉立的湖石名峰,“二个层面”就是围绕冠云峰的几座石峰、池子和几组建筑。

我们先来看看这“一个中心”,如果说留园是一幅立体的山水画,随着画轴的缓缓展开,我们眼前的冠云峰就是这幅山水画的画龙点睛之笔,这个中心就是我们面前的冠云峰。冠云峰重5吨,高6、5米,造形奇特,峰顶似乎像一只雄鹰兀立其上,鹰头在西,向下盯着一只向上趴的老龟,是我国现存最高的独峰观赏湖石名峰假山。冠云峰与留园的大理石座屏、鱼化石并列为“三宝”,同苏州十中的瑞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杭州西湖的皱云峰并称为“江南四大奇石”。

那么,为什么叫冠云峰呢?因为“石巅高耸,四展如冠”,所以取名“冠云”,而且在《水经注》中有“燕王仙台有三峰,甚为崇峻,腾云冠峰,高霞云岭”之句,“冠云峰”之名由此而来。还有人讲从西北方向看这座湖石假山就象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有点象观音菩萨,怀抱婴儿,脚踩鳌鱼,取其谐音叫“冠云峰”。

这么精致的一块湖石是怎么来的呢?据说是宋朝花石纲的遗物。看过《水浒传》的朋友都知道,晁盖带了一帮英雄好汉智劫“生辰纲”,而“花石纲”就是跟“生辰纲”类似。“纲”是唐宋时一种运输编制,在运送大批量货物时,每批编立字号并分为若干组,一组称一纲,运盐的称为“盐纲”,运茶的称为“茶纲”,运马者称为“马纲”,运米的称“米饷纲”,运送奇花异石来满足皇帝喜好的特殊运输交通名称叫“花石纲”。马以五十匹为一“纲”,米以一万石为一“纲”,船运的以10艘船为一“纲”。《水浒传》中的“生辰纲”,顾名思义就是为生日准备的货物,晁盖、吴用等“智取生辰纲”的故事就是一个打劫生日礼品运输队的故事。冠云峰应该也是徐氏东园的遗物,刘恕在修寒碧庄时此峰在东部围墙外,“久废为踹坊,皆布商所佣踏布者居之。”,刘恕一直有个心愿想买下冠云峰,但是刘氏修园时花了大量的钱财,所以没有钱再征地扩园了,这也成了他的一块心病。经过太平天国战乱,冠云峰周围“数百家亦化为荒烟蔓草,惟此峰岿然独存。”盛康也非常喜欢石头,也有石痴遗风,几经周折,花了重金,才买到这些花石纲的湖石名峰,特地在周围修建亭台楼馆,也成为留园的一个标志性景区,说是“留园名片”应不为过吧。

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曾说过,“什么是美,美是主观情趣与客观意蕴的统一。”通俗地讲,美就是当客体的某些特征与人的主观感受相一致的时候就产生了美。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喜欢造型奇特的石头,孙悟空是从石头中蹦出来的,贾宝玉则是女娲补天所剩的顽石,其中太湖石最受推崇。宋代书画家米芾被人称为“石痴”,他曾让人给石头穿上衣服,摆上香案,与石头称兄道弟,他将太湖石特点归纳为“瘦、皱、漏、透”。冠云峰的美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瘦、皱、漏、透”。为什么说“瘦”反而美了?早在20__多年前的孔子就在《诗经》中写道“窈窕淑女,君子好求。”历史上还有“环肥燕瘦”之说。由此可见以“瘦”为美,古来有之,讲究线条美、曲线美并不是今人的专利,大家不妨看一看冠云峰是不是象一位少女一样苗条修长?而冠云峰的“瘦”正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与我们的主观认识相一致;“皱”是绘画中的一种手法,这里指石头的表面有花纹,也有人说此“皱”指人脸上的皱纹,有皱纹说明人年纪大了,或饱经生活沧桑,而我们的园林主人大都经历宦海浮沉,官场黑暗,他们将自己的生活沧桑赋予了这块石头,有点借物言志的味道,同时,石头自古就是长寿的象征,“奇石寿太古”,这也是主人所向往的。至于,“透”是说石头上有很多孔洞,可以透出光线,玲珑剔透;“漏”指洞洞相连,脉络贯通,石头上有许多孔隙,雨水不会积存在上面,顺着孔隙很快就会流出来。所谓“瘦、皱、漏、透”,只不过是这些石头的外部特征,文人士大夫所以喜欢石头,更是把人的情感赋予石头,对石头的要求实际上就是对人自身修养的要求,我们从“瘦、皱、漏、透”而引申出来的“顽、清、拙、丑”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那么,这座小院的“第一个层面”,就是围绕冠云周围的湖石、水池。冠云峰西北(冠云楼的右前侧靠近走廊边)的石头叫岫云峰,冠云峰东北十余米处(冠云楼右前方、贮云庵后面的石头)叫瑞云峰,是当年盛氏寻到冠云峰后为了应景、补缺才这样布置的,留园为世人津津乐道的瑞云峰却不是这块石头,在苏州十中里。后来,盛康的儿子盛宣怀还将他的三个孙女分别取名叫冠云、瑞云、岫云,为留园平添了一段佳话。据传,新瑞云峰不是一个整体,峰头是人加上去的,所以不是很牢固。瑞云小姐不幸夭折后,盛宣怀很难过,命人将后加的峰头敲掉。于是,这方湖石就被撂到了新瑞云峰底座旁。冠云峰左侧的湖石名峰为“箬帽峰”,形状犹如一位瘦小老人头戴大箬帽,为留园十二峰之一。冠云峰前面的池子叫浣云沼,表面意思是“洗洗天上的白云”,冠云峰的倒影透落在清澈的池水中,似乎主人要用这池水来清洗冠云峰,实际上也就是说,做人也要像冠云峰一样,时时洗涤身上的“尘埃”,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对自身修养的要求。池子里边种有睡莲,水池里边养有金鱼。

最后,我们来看看这座小院的“第二个层面”,也就是冠云周围的几组建筑。冠云峰北面是一组体量高大的建筑“冠云楼”,东北侧的六角形亭子为“冠云亭”,戗角黛瓦,顶部有泥塑如意和橘子,寓意如意吉祥。冠云峰的东面是盛氏的家庵,是盛康参禅礼佛的地方,盛康别号待云,所以当时叫“待云庵”(后来改名叫伫云庵或贮云庵),往南小院中有亦不二亭,是一个半亭,亭名深含禅意,佛教中有“不二法门”之说,“不需要语言,也不需要文字,直接入道。”留园中很多景点融合了主人在这方城市净土中参悟人生,寻求解脱的佛教思想,如“闻木樨香轩”、“活泼泼地”、“自在处”、“亦不二亭”等。在浣云沼的西面有冠云台,是四方形,背靠长廊,三面敞空,台下砌驳岸,台内匾上有“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则蕴含了园主对道家思想的追求。

此处小院以冠云峰为中心,周围的几座石峰、池子和几组建筑犹如众星拱月,加之园主人有意控制周围建筑的高度,更加烘托出冠云峰的高大。通过色彩的明暗对比,灰白色的太湖石与周围的黑色的屋顶对比,产生视觉上的强烈冲击;通过线条的对比,高高竖立的冠云峰与周边的建筑屋脊、屋檐等横线条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由此而衬托出冠云峰犹如江南少女般明快、修长、靓丽,所有的这一切都给人一种美感。

【站在冠云楼北墙处】我们现在来到了冠云楼,冠云楼下面北墙上的这块石头叫鱼化石,也是留园“三宝”之一。这块鱼化石呈薄片状,像云母一样层层剥开,上面有二十多条小鱼栩栩如生,头骨、脊椎骨、肋骨清晰可见,令人叹为观止。有关鱼化石最早的记载,要算《山海经》了。当时人们对石头中的鱼形图案无法解释,只好发挥想象力,把它想成是龙鱼、鳖鱼,想成神仙的坐骑。那么,鱼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呢?据专家考证,是在一亿四千多万年前的侏罗纪晚期,由于火山喷发,火山灰落在河湖中,将鱼虾掩埋凝结而成的。

从冠云台西进入,这里是“佳晴喜雨快雪之亭”,“佳晴”出自范成大诗“佳晴有新课”,“喜雨”指及时雨,“快雪”是轻快、飞舞飘落的雪花,暗指瑞雪,这三词连用所描述的三种自然现象对农耕很重要,既表示园主人祈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的愿望,也表达了希望园中花草茂盛的心情。站在此处,我们可以看到弯弯曲曲的长廊将以冠云峰为中心的景区与西部隔开,西边比较空旷,但又紧密相连。

【进入又一村】我们走出亭子,顺着走廊向西,前面一堵高墙,墙上的圆洞门有“又一村”三字,取自于陆游的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走过此门,生机盎然的花圃和盆景园呈现在我们面前。园内种值了杏树、桃树,碎石路上还搭建了葡萄架,一派自给自足的农家气息扑面而来,隐约可见一丝田园气息。以前“又一村”里有一畦菜园,还有茅屋,鸡鸭鹅羊叫声不断,园主人将此营造成农家田园风光。留园的盆景园以苏派盆景为主,盆景园内有一处木屋“小桃坞”,充满诗情画意,春天桃李纷芳,给人无尽的暇想,让人联想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还会让人想起桃花坞的江南才子唐伯虎,还可以让人想起《红楼梦》中苏州才女林黛玉,她吟咏的《桃花行》“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出盆景园进入西部山林】我们顺着小路往西走,便看到前面山峰林立、绿树浓荫,这里就是留园的西部山林,留园的北部和西部实际上没有明显的区分,这条小路很自然地将游人引到西边的假山旁。西部大假山采用了土包石、土石相间的做法,这里的假山为徐氏修园时从中部挖出的泥土堆砌而成,山上种植了许多枫树、香樟,春天香樟新叶红嫩娇艳,深秋枫叶如花似火,非常漂亮。

游到此处,大家是不是还有一些疑团没有解开?是不是很想知道与留园有着深厚渊源关系的“瑞云峰”是怎么来的?今天的瑞云峰又身在何处?瑞云峰被运到这里时,园主人将它放在什么地方了?下面我会结合西部的大假山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首先,想问一下大家,你认为瑞云峰会放在今天的什么位置,为什么?当年,徐氏将此石放在东园,我们要澄清一下,这个东园不是今天留园的东部花园,而应指的是留园。明袁宏道在《园亭纪略》中有“堂侧有垄甚高,多古木,垄上有太湖石一座,名瑞云峰”的描述。通过前面的游览,大家可以看到,留园中有垄的地方有三处,一处在中部池塘北部,高约4米,上面有可亭,可亭为清代建筑,这里土垄面积较小,所以高大的瑞云峰肯定不好放,放在此处就不可能种很多的树木;一处在中部池塘西部,闻木樨香轩建于明代,这里也不可能放瑞云峰;一处是西部土山,高约七米,南北长60米,东西宽24米,占地约十亩,西部土山地势最高,占地最广,比较符合袁宏道的描述。而西部假山基本保持了明代的风格,似为明代遗留。所以,瑞云峰放在今天的西部花园里是完全有可能的。

其次,瑞云峰是怎么来的呢?宋徽宗在东京修建“寿山艮岳”时,让朱勔帮他搜罗奇花异草、珍木怪石。朱勔利用手中的职权,巧取豪夺,搞得民不聊生,激起了浙江的方腊起义,苏州也发生了石生起义。宋朝的花石纲导致了国库空虚,政治腐败,很快就被金灭了。在苏州西山有一谢姑岛,现在已在陆地上了,岛上有两块有名的太湖石被称为“大小谢姑”,“大谢姑”先运到艮岳,赐名“昭功神运石”,封为“盘固侯”。“小谢姑”为什么没有运走?因底座“石盘”沉湖底耽误了运送时间,没能和大谢姑一起启程,后来“靖康乱”起,朱勔被杀,小谢姑石“弃诸河滨”,就流落苏州了。明代陈氏用船将此石运回横泾途中,船漏水,石头和石盘沉入湖底,陈氏筑堤合围,用水车排掉堤中积水,将石峰捞出运回了家,但没有找到石盘。后来,小谢姑石又被湖州乌程(今南浔)董氏买过去,在运送途中,又船破石沉,董氏采用陈氏的办法筑堤打捞,原地打捞上来的竞是陈氏丢掉的石盘,派人在湖底摸索,后来在一里之外的地方找到小谢姑,石峰和石盘在陈氏沉石六十年后才合壁,大家都认为很神异。为减少摩擦力,搬运时在石头底下铺了一万多斤葱,才将石头运回到南浔,搞得南浔是一葱难求。董氏的女儿嫁给了徐家,就将这块“小谢姑”作为嫁妆,送给了女儿女婿,据说晚上“有光烛空”宛若祥云,所以改名为“瑞云峰”。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苏州地方官为了讨好皇帝,将这块石头运到苏州织造署,也就是今天的苏州十中,让皇帝玩赏,一直没能再搬回来。

对于怎样留住基层教师心得体会和方法八

一般来说,推荐信字数a4纸用5号字写占3/4张纸即可,没有具体要求,结构多以总分总。

a、开头部分:长度控制在一段,主要用于陈述推荐信的目的,以什么样的方式同申请人认识,同申请人认识了多久,申请人的基本素质和特质是怎样的,表达出推荐人与申请者之间很熟悉;

b、中间内容部分:长度一般为2~6段,每段4~6句话,这部分需要描述出申请人是个什么样的人,结合一些具体的事例来支撑opening中申请人的优点和特质,解释申请者想要谋求更远发展的原因;

譬如,如果推荐者是教授,解释学生在他门下所修的课程。接下来,教授写一些有关申请人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完成的研究计划、实验室研究、研究报告、考试的成绩、课堂态度、讨论课的参与等,举出实例。

如果推荐人是工作主管,首先一定要仔细陈述申请人的工作职责,并对申请者工作表现作一评估。如果可能的话尽量列举实例。

c、结尾部分:长度通常在1~2段,需要表达出推荐人对申请者的支持和信心,解释为何认为申请者非常适合这个学校和专业。

用尽所有表现努力、才华和优秀的形容词,却没有一个具体例证。我们都知道“事实胜于雄辩”,但我们给外国人看的推荐信上却偏偏是反其道而行之。

总把申请者吹成一个大师,让人难以置信。许多推荐人“特别地钦佩”他们的学生,“一辈子也没有碰上这样的天才”。

内容千篇一律,让人一看就是抄的。几乎每一篇推荐信都有这样的描述:课堂上所有别的学生都无法回答某个问题,只有这位天才站起来侃侃而谈,“显示了深厚的功底和创造力。”可是没有一位申请者说得出来当时到底谈论的是什么话题。

没有正确地选择推荐者。作为推荐者一般应该具备如下几个条件。一是必须要有比被推荐者更高职位或更多的学识,这样才有能力和资格来评判被推荐者。另外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推荐者必须有机会了解被推荐者。所以合适的推荐人应该是教过你或指导过你的教授,或者是工作单位中的顶头上司。

写作时马虎和草率。许多申请者一口气给自己写三封推荐信(一般要求是三封),然后让三个教授签字。这样,不仅内容相同、语气类似,用词也差不多,甚至语法和拼写错误也一模一样,更有甚者,打印的字体也是分毫不差。这是极为不可取的。

tip1、纸推还是网推不是由申请者自行选择一种方式来完成,而是看学校的要求。现在绝大多数学校都采用网上提交推荐信的这种方便快捷的提交方式,有利于加快材料的审核。极个别排名相对靠后的学校要求申请者将纸质的推荐信邮寄到学校制定的接收地址。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当你网推这种方式因为某些未知原因而无法完成时,学校给出的解决办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将推荐信发到指定邮箱;另一种就是把纸质推荐信邮寄到给定的地址。

tip2、在网上提交某一个推荐人的推荐信之前,准备三件事:一把推荐人的相关信息的英文,包括其姓名、头衔、职务、工作单位及地址(包括邮编),与申请者关系,认识时间等准备在word文档里;二是分别准备一份pdf版和word版的该推荐人的推荐信(打印在带有推荐人工作单位抬头的空白信纸,并有推荐人手签的是比较正式并容易被认可的),并把pdf版的推荐信放在电脑桌面(不同的三封推荐信命名上要有所区分);三是找一台没有设置用户名的电脑使用,三个不同的推荐人使用不同的ip地址来登陆提交,尽量避免在提交申请的电脑上提交推荐信。

tip3、网推中对于申请者各方面能力或素质的评估要根据推荐信中对申请者相关能力的推荐,两相结合来填写这个版块;推荐信中没有提及的其他能力的评价可以填的略低些或者无法评价;不要都是过分高的评分。

对于怎样留住基层教师心得体会和方法九

尊敬的党组织:

我叫吴军,四川绵竹人,xxxx年12月入伍,xx年10月入党,于20xx年12月被改选为三期士官。

入伍十二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忙下和战友的支持下,我努力工作,较好地完成了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在实践中学到了知识,得到了锻炼,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都有了必须提高。到今年底,我的第三期服役期界满,到了退出现役或者继续服役的时间。

经过在部队这些年时间的磨练和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新时期军人的价值所在。在面临着走与留的重要时刻,今日我怀着激动地心境向敬爱的党组织提出申请,申请留队继续服役,为消防事业继续贡献自我的力量。

消防部队不仅仅是担负灭火救援、抢险救灾,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专门力量,也是我学习知识,学习做人,掌握技能的大课堂。在部队十二年的摸爬滚打过程中,我练就了强健的身体,学会了过硬的军事本领。同时,在与部队诸多首长和战友的接触、交往中,也使我的做人、处事方法和人性得到了升华。十二年的部队生活,使我成功地完成了从一名普通的社会青年到一名合格的消防战士的转变。这除了我自身的努力之外,还要得益于部队党组织对我的培养和所有领导、战友热情的关心与帮忙。

我国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科技的不断提高,对于我们消防人来说要求也越来越高。“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礼貌之师,威武之师”的口号是我们履行消防部队使命的铮铮誓言,是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保驾护航,是为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的自我激励。消防部队装备技术、保障体制的增强,部队的整体作战本事提高,对于官兵具备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更加成为激励我学习成才的动力。

在新世纪新形势下,部队建设与发展面临着许多新情景、新问题。怎样使自我的思想和工作适应部队的要求,是摆在我面前的一大考验。为此,我从提高自身素质入手,努力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我的综合素质。

一是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从思想上、政治上始终同党中央坚持高度一致。平时,我积极参加中队组织的各项政治教育,对上级的指示精神认真领会,并联系自身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当我一次次看到中队干部为中队建设呕心沥血,一批批老兵手把手把灭火经验传给新战士时,我渐渐地在心里坚定了一个不灭的信念——当兵就是要奉献。

二是系统学习有关汽车驾驶与维护的业务理论,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消防战士,是同火灾作斗争的,随时都会遇到生与死的考验,不但要有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并且要有扎实过硬的技术本领。同时,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消防战士,除了要有过硬的基本功和足够的勇气外,还必须要精通消防理论知识和灭火战斗的战术技术。仅有战胜火魔,才能确保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为了掌握灭火战斗的真本领,我抓住点滴时间,刻苦学习业务知识,勤记笔记,同时对辖区的道路、水源、重点单位和灭火作战计划等情景做到熟记于心。当兵以来,我先后自学了《灭火战术》、《消防燃烧学》、以及《汽车驾驶与保养》、《汽车常见故障排除》等十多本业务书籍,并联系实际案例,与同志们一齐研究灭火战术和消防车常见故障排除方法,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实际战斗本事。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时时处处以排头兵的标准和...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我,为战士做好榜样。严格遵守部队条令条例和有关规章制度。服从管理,尊重领导,团结战友。不摆老兵的架子,不摆老资格,与普通战士同生活、同工作、同训练、同娱乐。并经过自身的榜样作用带动其他战士刻苦学习、研究技术,尽早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中队的战斗力体此刻中队的各个岗位上。为了提高中队驾驶员岗位的战斗力,我充分发挥自我在汽车驾驶与维护方面的特长,努力做好“传、帮、带”工作。在每次执勤归队时,我总是进取给新驾驶员创造提高驾驶技术的机会;在日常车辆维护保养时,我进取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帮忙新驾驶员不断提高动手本事。在帮忙战友时,我坚持做到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从沟通战士的思想出发,提高战士的认识,启发战士的自觉性。

总的来说,这些年以来,我在思想素质和业务本事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认真的履行了一名士官的职责,能够胜任自我的本职工作。但有些不足的地方仍需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改善。

我是一名班长,管理队伍是我的本职工作。在本职岗位上,我尽心尽力当好领导助手,做好上级交给的每一项工作。并从全局的观念出发,进取协助中队干部管理队伍。在日常管理中,充分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敢抓敢管,严格要求,在平时,以兄长之情、父母之爱去关心身边的战友。

同时作为一名驾驶员,汽车驾驶与维护是本职。战士上战场不能没有好武器,而消防队上火场不能没有好汽车。保养好消防车辆是我的职责,我要对人民的生产财产负责。我坚持每一天对执勤车辆进行例行保养,没事也要围着消防车转几圈,车上哪怕有半点灰尘也要立刻擦掉。

对自我的本职工作,我全身心投入。为了掌握全县的道路水源和重点单位分布情景,我不但把全县各乡镇的地图牢记于心,并且每次走过某个重点单位时,也常常会留心观察地形、路口、水源等实际状况。

在工作过程当中,严于律己,身先士卒,科学管理,因材施教,根据支队现有车辆、器材、场地等实际情景下,克服时间短,人数多,教员力量少的实际困难,高质量的完成上级赋予的任务,培训合格率到达100%,受到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和充分肯定。

入伍以来,虽然努力做了一些工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此刻:

1、有时遇事不够冷静,工作中有时有急躁情绪,在对待个别理解本事差一些的同志时,有时表现的耐性不够。

2、学习还不够主动,涉及的知识面还比较狭窄。

想留队继续服役。从大的方面讲是为消防事业建设继续贡献尽自我的微薄之力。从小的方面讲是为了自我的生存。此刻的社会是物欲横流,人才竞争的现实社会。如果没有过硬的技术和超长的才能很难在社会中立足,在竞争中生存。留队继续服役,在苦练消防业务本领的同时,也可激发我欣欣向上的学习进取心,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

针对这次的士官选取,我坚持“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如果我留队继续服役,我将一如既往地干好自我的本职工作,不骄不燥,充分发挥自我的才能、专长。为部队、为消防事业贡献自我的力量。如果未被选取,这说明我距离一名合格士官的标准还不够或者部队建设需要我退出现役。我都将服从组织决定,站好最终一班岗,为我热爱的消防事业尽最终一丝力量。

以上是我的留队申请,恳请组织和领导批评指正,并接收组织的考察、检阅。

申请人:xx

20xx年x月x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