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关注教育过程讲座心得体会 有关教育讲座的心得体会(八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31 01:50:00 页码:8
关注教育过程讲座心得体会 有关教育讲座的心得体会(八篇)
2022-12-31 01:50:00    小编:ZTFB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对于关注教育过程讲座心得体会一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这句朴实的话却诠释了教育的本质,触摸了师德的灵魂。

爱的教育并不需要多么的惊天动地,也不需要多么的让人感动,也许你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都将改变孩子的一生。20xx年的春天,我怀揣着梦想走进了英华双语学校进行实习。当时有位教初二的班主任因为有事请假,校长便让我暂时接管了这个班。在我接管这个班的第一天,我便注意到了一个学生,他静静的坐在角落里,不是睡觉就是看武侠小说,一堂课下来真是一无所获。他的任课老师告诉我他已经无可就要,他的同学告诉我他很笨,但我却觉得他是让这个班腾飞的希望。

在课下,我通过与他的交往,我发现他其实是一个很聪明的学生,他成绩之所以不好是由于生病经常耽误课程,造成知识的积压而不能连贯,而又缺少老师的关注久而久之,成绩便一路下滑。自从我了解了他的情况以后,课下我经常把他叫到办公室,进行课下辅导,帮助他树立信心。他看到我每日都工作那么晚,可是还抽出时间为他补习,有一次他悄悄对我说“老师,我很笨的,你为什么还这么对我?会让你失望的。”我没有怪罪他,也没用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用鼓励而期盼的目光看着他说“无论别人怎么看你,但你在老师的眼里肯定会是最棒的!”

自从那次谈话之后,他变了,课上开始认真记着老师说的每一句话,课下他认真的补习着以前丢下的课程,有时遇到问题便主动的去问同学,他的勤奋让我欣慰,因为他让我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短短的实习时间即将结束了,那天他没有来送我,只是将一封信让同学交到了我的手里,在信纸上没有太多的字,只是写着一句话“老师,感谢您让我充满了希望,我永远不会忘记那天您的话!”自我们相别以后,他每年都会来信告诉我他的学习情况,但是每封信的末尾都会将离别那天的话再写一遍。短短的五年过去了,他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河北大学。

爱的教育不仅要给学生学习的动力,丰富的知识,还要在生活中帮助他们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记得,我来到王安镇中心小学的头一年,我们班的一位同学突然患上了严重的白血病,这对于一个刚满十一岁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她不仅要承受失学的痛苦,丧失孩童应有的快乐与自由,而且还要与病魔进行殊死的搏斗。当我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我怀着沉痛的心情向学校申请了捐款活动,并通过网络等各种渠道进行捐款倡议,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伸出爱心之手,帮助她获得新的生命。看着他父亲焦虑的神情,我将自己省下的五百元零用钱交到了他父亲的手里。虽然这五百元对于几十万的治疗费用来说起不到多大的作用,我只是希望给孩子一点生存的希望,能够让她早日康复及早回到校园,过上她应该拥有的生活。只要一有时间我都会抽出时间陪她聊天,告诉她班里的情况,带去同学们的思念,让她怀揣着大家的关爱坚定生存的信心。有一次聊天中她和我说,她非常的想上学了,每次治疗的疼痛让她昏迷的时候,她做的梦都是和同学们一起坐在教室里读书或者是在操场上那棵大柳树下玩耍。说着说着,她哭了,我也哭了,我感到自己的无助,不能为她分担什么。只能鼓励她好好的治疗,我们都在等着她。

有古代全才美誉的亚里士多德说过:“教育的根是苦涩的,但其果实是香甜的。”把爱献给教育的人不仅有付出,也有回报。当老师们看到桃李满天下,用心血培育的学生成为社会栋梁时,我们付出的爱就得到了回报,我们就会欣慰地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这就是爱的教育的真谛。

对于关注教育过程讲座心得体会二

转眼间一学期的实习生活结束了,还记得刚开始的时候,还天天盼望着实习结束的一天,而当这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自己才发现,心里有多么的不舍。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学期时间,可是自己早已不知不觉中习惯了这个环境,这个地方,融入了这个集体,早已把自己当成了这个集体里的一份子。想到自己要离开了,看到与自己朝夕相处了一学期的老师和学生,想到自己还有一年就彻底离开这座城市,与他们或许今后都不会再见,真的不忍心走,不舍得走,更不想走。突然间发现这里的一切都好亲切,自己的学生都万分可爱,看到他们童真的笑脸和一个个不舍的眼神真的很想留下来。时间过得真快,一学期就这样过去了。回想起在这一学期内所发生的和自己所经历的事情,真的学会了很多。

20xx年x月x日早上8点,我怀着兴奋和好奇的心情在带队王老师的陪同下与我的队友来到了?小学的门口,这个古朴、简单而又庄重的大门将在这一学期与我结下不解之缘。由于这所学校几年来都没有招实习生,因此这次也就只有我和我的队友两人。进了校门向门卫说明来意后,他带我们来到了学校教学楼2楼最东边的一个办公室——教导处。一路走来朗朗的读书声不绝于耳,听起来很是让人舒服。教导处挤满了人,王老师穿过人群找到了一位教师,只见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子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在双方的简单问候、介绍后,我们知道了他姓李,他告诉我们他将是我们这一学期在这所学校的指导老师,后来我知道了他就是教导处主任。他说由于刚开学还有报名的人,所以教导处人多,找机会再和我们细聊,于是便安排我们去隔壁的五年级(1)班去听课,同时也送走了王老师。

五(1)班上的是英语课,班主任也在教师内办公,李主任把这个班的班主任叫出来,说明了我们的情况,这个班主任很热情的给我们搬了椅子,找了听课本,并安排我们坐下,经过后来的交流我们也就知道了这位班主任也姓李,在听了一节他讲的课后,我觉得他的课讲得很好,虽然是一位男语文教师,可他讲课语言的丰富,感情的投入渲染,对学生的吸引无不使我叹为观止。由于是刚走进那个环境,我和我的队友无心听课,光顾着观察周围的学生,不一会儿,下课了,我们也只是静静地坐在教室后面,看着班里的一切,心里也一直默默在想,这学期我们会怎样过?会经历些什么呢?很快又一节课上了,我们的指导教师李主任走了进来,开始讲这个班的数学课,我们也就明白为什么我们会来到这个班上了。不过,这个李主任的课讲得也很好,他的语速、语调把握的是那么的好,他对知

识的讲解又是那么的细致而又深入,这应该就是他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吧!

下课后他把我们带进教导处,告诉我们教导处便是我们今后的办公室,还安排我和我的队友坐在他的办公桌上办公、学习。随后他又对我俩的实习工作做了一个简单的安排:3月份先听课,每天听两节课就可以了,主要听语数外,并做好听课笔记。其余时间就坐在教导处看一些课标、优秀教案、教参、课本等有关提升教学能力的书,再有就是学习如何当管理员,管理教导处的一些事宜,等对学校的诸多事宜开始熟悉和掌握后,就上讲台讲课,这时已经就到4月份了,等练得差不多了,也就到5月份了,就正式上课。听到要上课,真的是又怕又喜,喜的是自己终于可以真正地走上小学教师的讲台,给小学生讲课,尝一尝真正当个小学教师的快乐,怕的是自己上不好课,尽管之前学校开设了教学技能课,练习讲课,讲得还是不错,但到了真正的小学课堂我还是很怕的。

实习就在这样不知不觉中展开了,我时刻牢记“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的思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在大学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教学相结合,在实践中学,在学中实践,认真开展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实习工作,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我付出了很多,但也收获了很多。在整个实习阶段,我从一个只会“纸上谈教”的大学生到一个能在课堂上“讲课自如”的准老师;从一个没有经验的大学生到一个有一定处事能力的准教师,这一切无不见证者我所付出的每一分耕耘所得到的收获。下面我从几个方面对我的实习进行总结。

听课是我们实习的第一阶段,也是第一个内容,在听课期间我们除了听五年级(1)班两位李老师的课外,李主任还带我们去听其他老师的课,如公开课等。在这么多的课中,我从中吸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发现了每个老师都会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我深深佩服老师在课堂上的应对自如,他通过讲述他身边的故事和例子,加上幽默风趣的语言,课堂气氛非常的活跃。在听课过程中,我深感,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语言是这种艺术的传达方式。听课的过程,是积累经验的过程。在了解教学流程的同时,也应注意教学方式和组织教学能力的积累。

在每次听完一节学校的公开课后,李主任还让我们两个实习生来评课,在我们说的同时他也发表一些意见和看法,与我们交流,这为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奠定了基础,也有利于我们教学技能的提高。其次,李主任还会利用闲暇时间给我们说一些教师的基本素养、基本功以及如何才能拥有较高的素养与基本功。他还

会与我们分析教师这一职业,分析这一职业的思想、现状及未来;他还告诉我们如何实习,实习的时候要注意干什么,怎么干,以后怎样去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以及怎样的教师才是优秀的?这一系列的问题,他都毫无保留的讲给了我们两个实习生听。

很有幸的是,在清明节前,我跟上李主任去南关小学参加了“李掖市20xx年小学‘四新’送教活动”。在这里我又听了几位来自不同地区几位优秀、骨干教师的公开课,这些课更令我大开眼界,这几位教师讲课风格不同,但每一节课讲得都是那么的“高效”,那么的精彩,我为我将会成为一名教师而自豪。除此之外,我还参加了公开课结束后的“专家点评”,几位专家对前面几位骨干教师课的点评更是句句到位,十分中肯,点评可以说是非常的精彩。最后,如何打造“高效课堂”专家讲座,让我对怎样上好一节课,怎样的一节课才更高效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回到学校,我还参加了我所在实习学校名族小学的“高效课堂案例研讨活动”让我在教学方面了解、掌握也学到了更多,为我接下来的讲课奠定了丰厚的基础。

转眼间一个多月已经过去了,清明放假回来,李主任让我备《体积与容积》这一节课,准备登台讲课,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对我当头一棒,虽然听了那么多课,也学到了不少,但我还没有做好上课的准备怎么办?不过,既然有机会,自己还是要试一试的,也检验一下自己到底学到了多少,是否可以胜任教师一职。在经过一周的紧李备课后,我讲我所写的教案交到了李主任面前,这份教案是我看了无数的优秀教案后写的,又经过多次的修改和试讲后才定稿送到李主任面前的。看了教案后,李主任让我按我所写的教案先讲,等讲完了再评判。

就这样我登上了讲台,开始了我实习以来的第一堂课,由于经验不足,应变能力不强,这堂课纯粹是灌输知识,毫无艺术感,一节讲了短短20几分钟就结束了,学生掌握的自然不是很好。至于其它的教态、语言、表情啊就更不用说了。课讲砸了,我以为我会挨批评,可李主任他却没有批评我,而是笑着对我说:“没事,还行,第一次上讲台讲的还可以。”他的话让我的心里稍稍有了慰藉。接下来李主任专门抽了时间评了我的课,让我对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为我提升教学能力提供了可能。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多,通过听课和实践以及李主任在每堂课后的细致点评和谆谆教导,我开始有了一些进步。直到5月份正式开始代课,

就这样经过不断的讲——评——讲的练习,我自己可以较为灵活的自如的上一节课,比起刚上讲台时那个拘谨、尴尬、心里不知所措、语序混乱的我可谓是天差地别。现在我不会因为学生课堂秩序的混乱而停下课去维持秩序,甚至被气哭,而学会了用眼神和语言去维持课堂秩序;现在的我不仅学会如何上好一节课,更学会了如何让这节课更“高效”,也知道了如何去管理学生,如何去维持课堂秩序。现在的我不会只求把一节课完整、顺利的讲下来,而会想方设法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在教学活动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现在的我更能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将他们的学习兴趣利用起来,创造不同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快乐学习;现在的我变化真的很大很大??

通过实习,我知道了,作为一名教师,他的职责就是把自己会的东西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会,让学生理解,让学生掌握。这不仅要求老师对所讲的知识理解透彻,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与学生沟通,怎样让学生掌握,怎样把自己的意思尽可能准确的表达出来。一位教师站在讲台上,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他不仅要顶住各种压力,去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去与学生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自己则是个引导者。做好这些实在需要好好下一番功夫,而这些,对于我这个实习生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整个实习期间,我觉得班主任的工作最让我难以忘怀。当看见那些十一二岁青春活泼的学生时,他们的'童真让我感到无比的轻松、快乐、自在。也许我们的年龄与之相近,他们既把我们当作老师,也把我们当作朋友,许多心里的问题都愿意与我们交流。现在的学生自主性大,不喜欢让人牵着他们走,也不喜欢老师完全教他们怎么做。将他们的内心世界作为我的平台,将心比心,想想自己这个“学生”的想法,用他们的眼光看待问题,他们也就会报以我同等的尊重。

在代理班主任期间,学生打架的、闯祸的,弄得我们不知所措,也着实给我们的实习带来了不少的麻烦,我们便不得不请其他老师出面协调解决。哎,总之,那时就想:这帮小鬼真不让人省心。这班主任工作乱七八糟的事一出来,一面对还真不知道如何是好。可见,班主任工作这一方面我还非常欠缺。

班主任的素质主要体现在日常行为中。班主任要以身作则,说到做到,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学生都看在眼里,叫学生不要乱扔垃圾,自己首先就要做到不扔垃圾。班主任工作可以体现班主任的性格、气质、能力等心理特征,班主任通过良好的素质征服学生,使学生对班主任产生爱,从而接受班主任的管理教育。班主

任健全的人格能感悟学生、感化学生、感染学生,使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产生情感共鸣,班主任只有得到学生的信任和诚服,师生才能融洽交流。而为了让学生的思想向真善美的方向发生变化,班主任不知道要花费多少汗水和心血。

实习是大学阶段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实习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教学能力,提高了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在实践中体会了教书育人的重大责任。在实习期间,我认真的向指导老师学习,认真的听取老师们对我的评价和建议。认真的听好老师上的每一堂课,吸取老师们的宝贵的教学方法。认真、充分准备每一堂课,认真、仔细批改学生每天的作业,做好作业讲评工作,帮助作业中错误较多的学生进行个别讲解,尽全力做好一名有责任心的好老师。在班主任工作方面,观察学生的上课出勤情况,针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存在的问题进行耐心的教导,同时在工作上也得到了其他老师们的帮助和关心,得到了学生的配合和支持。短短一学期,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这些都让我的实习生活变得难忘和丰富多彩。

回顾过去一学期的实习,心中充满感激。我要感谢我的学生,是你们让我感受到在工作中不断成长的快乐和对自己逐步建立的自信,是你们让我找到作为教师进行专业发展的支撑点——基于实践的学习与反思,是你们给予了我很多关于教育、关于人生、关于学习、关于生活的思考的火花。我要感谢李主任和学校的老师们,是你们兢兢业业的认真负责的态度给了我榜样的力量,让我深深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与伟大。我要感谢我的队友,是她时时给我自信,也是她陪我走过一个个难关,让我不至于那么孤单。最后,我还有谢谢我的带队老师,我大学的班主任,是她的关心和照顾,让我们在实习生活中不至于吃那么多的苦,受那么多的罪,让我们的实习一帆风顺。

总之,这次的实习,不仅是在教育教学中,在社会生活,为人处世方面我学到的真的太多太多了!

对于关注教育过程讲座心得体会三

岁月的流逝总是不知不觉的,算算自我自从1998年上班到此刻一转眼已经度过十个春秋了。十年间,经历了从当初刚出校门雄心勃勃但却缺乏经验的小教师,慢慢的成长成一位有了自我教学风格、受学生喜爱的“老”教师的成长历程。其中既有苦涩也有甜蜜;既有失意也有成就。总之,虽路有坎坷,但终将通往彼岸。

还记得刚刚上班,我就担任了新一年的班主任,刚刚开始的几天我能够说是和自我的学生们一齐熟悉了学校的一切,我们一齐怀着好奇的情绪参观了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一齐认真学习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一齐制定了班级的班徽和努力目标……。可真正的教学常规却远远比我想像的难得多。

每一天的数学语文课就把我愁坏了,因为没有什么教学经验、驾驭教材的潜力欠缺,尤其是当课堂遇到突发事件时,就更是一筹莫展了。为了尽快改变这一现象,我坚信勤能补拙。每一天都邀请校长、主任、学年组长来听自我的`课,诚恳的向他们征求意见。除了上完自我的课之后,我还坚持听学年组长、校内学科骨干的课,向他们取经。每一天下班回家后先对自我当天的课进行总结,理清思路、找出闪光点和不足,进行记录;然后把当天的听课材料进行梳理,也总结优缺点,进行记录;最终开始备自我明天的课,在备课时尽量多的搜集优秀教案,取经学习,提高自我的教学潜力。

除了教学常规需要我去钻研外,学生中经常发生的突发事件也很让我头疼了一阵。记得那天,候博中午在吃了一根冰激凌之后,就吐了,满屋子弥漫着酸臭味,我当时也想吐了,可是我一想我是教师,就忍住恶心感,收拾开来。记得那天的晚饭我都没有胃口吃。

虽然是刚刚上班的新教师就经历了这么多的考验,但我觉得这也是宝贵的经验,对我以后的班主任工作是有很大帮忙的。

回首参加工作的十年里,我有八年的时间都在担任班主任的工作,直到怀孕离开班主任的队伍,我依然不舍得。我喜欢和学生在一齐的感觉,因为他们的每一点提高都浸透着我的汗水;他们的每一份成功都有我的伴随;他们的每一滴泪水都有我为他擦去;他们的每一次跌倒再爬起都有我的鼓励,我的学生和我一样,乐观开朗。

我以前教过的学生张琪,出自单亲家庭的他和身体行动不便的奶奶一齐生活,他不愿意学习,不愿意写作业,考试经常交白卷。应对这样一个孩子,我认真的分析着他的心理,我觉得他所有问题的根源就是缺少母爱。所以不论从学习上还是生活上我都爱护着他。假期我值班,我就让他代着作业到学校来帮他补习,看着他写作业;下班后又请他吃肯德基,送他回家的路上他笑眯眯的牵着我的手,对我说:“教师,你像妈妈一样好。”

前两天,毕业生李静回学校看我,问我:“教师,我妈妈让我多谢你。你猜为什么?”我努力的回忆着,李静也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他父亲经常酗酒,每次酗酒之后都打她母亲,李静的妈妈最终忍受不了了,离婚之后没有什么一技之长的她靠当清洁工养活自我和女儿,生活相当艰辛。夏天来了,我为李静买来了新裙子,她高兴的不得了;冬天到了,我给她买了椅垫;每学期开学我都帮她买文具,包书皮。难道是为了这些事吗?可我觉得这也没什么值得谢的呀!李静笑了笑说:“教师,是不是您帮我申报了特困补助?您明白吗,此刻我每学期还能得到学费补助呢,我妈妈特意让我多谢您。”我没想到,我的举手之劳竟能为这辛苦的母女带来这么大的帮忙。

本学期开始我提前结束了哺乳期,回到了自我熟悉和热爱的班主任队伍,一如既往的忙碌、一如既往的欢乐。

每一天在一年二班的教室里,都能够看到我那忙碌的身影。忙碌着准备上课;忙碌着组织学生们扫除;忙碌着布置板报;忙碌着领着学生练习跳绳、群众舞;忙碌接待家长,回答着他们的一个个问题;忙碌着批改着一摞又一摞的作业;忙碌着为学生们出练习卷……,有时忙得自我一天都顾不上喝水、上厕所。放学之后还得忙着家访。因为此刻这个班级的23学生都是农民工子女,他们的家长大都忙于生计,有时连参加家长会都没时间,所以我选取走进他们的家庭来了解学生、与家长沟通。在家访的过程中我更深的体会到了教师的职责是多么的重大。

当我第一次踏进姚东辉的家,我就被眼前的一切所震动了。在去他家之前,我对他的家庭是有一些简单的了解的。他的父母都是从山东农村来哈市打工的外来务工人员。据说家里还有一个刚刚3个多月的小弟弟。以我的经验就是家里可能会乱一些,但当我真的踏入他家门的时候,我才对这个家庭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他家租住的是学校旁边的居民楼,为的就是离学校近,这样姚东辉上下学就不用接送了。一间12米左右的房间里摆了一张双人床和一张单人床、一个简易立柜,还有一辆婴儿车,这些几乎就沾满了屋子,在房间的另一个角落里还挤着一张圆桌,桌上摆着吃剩还来不及收的饭菜、奶瓶、奶粉……,房间里我没有看到任何家用电器。

我第一次走进这样的家庭,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倒是姚东辉的妈妈很热情,抱着孩子招呼着我快进屋。我们在有点阴暗的房间里聊了起来。

他们夫妻俩本来是带着姚东辉一齐在革新街地下作小买卖,生活还过得去,反正是比在家种田强。去年年底忙于生计的她竟然连自我怀孕4个多月都不明白,当时正赶上过年,就只好先回了老家。等过完年孩子就已经6个多月了,老家的人就劝她把孩子生下来,没有办法的她就只好把孩子生下来,结果又是一个男孩。这样一来家庭的负担加重了。此刻她只能在家照顾小孩,还得做饭,每一天都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没有时间过问和辅导姚东辉的学习,甚至有时连接送他上学或开家长会都没有办法去。正说着,他怀里得孩子叫了,同样是母亲的我帮忙逗着孩子,我发现孩子的衣服好像很不合身,低下还有缝接的地方,我就顺便问了问,他妈妈说没有时间给孩子买衣服,就拣他表姐家孩子的,可是他这个儿子长得胖,穿人家的衣服就显得有点小,还不够长,就得缝缝接接了。我把这些看在眼里,记在了心上,一边和他妈妈说,以后放学我负责送姚东辉回家,嘱咐他有什么困难就和我说,一边和他再见。他抱着孩子一边道谢,一边说麻烦我了,我让他赶紧进屋,别把孩子着凉了。

回家的路上,我的情绪很不平静,同样是孩子,不能因为他们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就比同龄孩子缺失什么,作为教师,作为这些孩子的班主任,我所要关注的也不能只是孩子的学习,更要关注他们的生活,爱护和帮忙他们。

回家之后,我找出了一套新的婴儿服装礼盒,还找了一些儿子小时候的衣服和玩具。第二天当我把这些送到姚东辉妈妈手里的时候,我就说了一句:“看看能不能用上!”他妈妈还想和我说些什么,我转身就走了,我觉得我为的不是那句多谢和感恩,我也不是一个施舍者,我只是在尽我的职责,做我就应做的,我想任何一位教师都会这么做。

这之后的日子里,我担负起了每一天送姚东辉放学的任务,“反正你家离学校挺近的,也不麻烦!”每次他妈妈说多谢、麻烦我的时候我都是这句话。在学校里,我也是格外关注姚东辉,天气转凉了,我就提醒他自我回家把厚衣服找出来穿。有时他也和我抱怨说妈妈天天看小弟弟,没时间管自我,我就开导他,让他明白他小时候妈妈也是这么照顾你的,妈妈其实个性辛苦,每一天个性累,你要体谅妈妈,还要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活。

他妈妈也总是在晚上孩子们都睡觉之后,给我打电话。有时是聊聊姚东辉最近的表现;有时是询问我小孩子不舒服都吃什么药、几个月都就应打什么针;有时候甚至就是和我聊聊天,说天天家里也没人和他说话,挺寂寞的……,我感觉她把我当成了一个能够交心的朋友了,所以尽管我每一天回到家既要哄自我的孩子,还要备课已经很累了,但我仍然很高兴接她的电话,不厌其烦的为她解释一个又一个问题。

在我的努力下,姚东辉的学习成绩有了稳步的提升,最重要的是他变的越来越开朗了。我正在鼓励他向体育委员的方向努力,他也表示必须要好好的学习和表现,让妈妈和教师高兴。看着他稚嫩的脸庞、听着他幼稚的回答,我心里个性欣慰。

当了母亲以后,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要真心的去爱每一个孩子。记得王树琪拉裤子我帮他收拾,还要不断安慰他没事,别哭;记得候达中午没有带饭,我就张罗着为他准备午饭,还要思考口味和营养;记得姚东辉放学没人来接,我就送他回家,路上还不忘和他聊聊这天的课程;记得有孩子生病住院,我总是第一个带上礼物去看望,还要抽空为他补课。班主任工作的点点滴滴虽然琐碎,但为了学生的欢乐成长,我觉得值得。

教师虽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教师虽教学在课堂,成就却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十年,我不求自我获得多少荣誉,我将一如既往的、兢兢业业的继续为教育事业努力奋斗!

对于关注教育过程讲座心得体会四

三年来持之不断地学习学科教育知识和一般性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除了了解“教育是什么、学生怎么学习”这些根本问题外,还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力提高自身的师范技能。然而,这些来自文本阅读、个人思辨和培训的教育信条、意识取向和行为习惯,在面对真实的教学场景中能够适用吗?我们难道真的明白什么是教育吗?以往或许只是凭借对教育的一时热情而努力拼搏,但是在这个夏末初秋也该真的为自己日后的教育事业路途做好筹谋。在不觉间,我们实习小组来到了苏州市×××学校。

根据了解,×××学校是江苏省四星级高中,在实习队初进学校与教师举行座谈时,主管教学的领导就提及学校三个年级各有十二个班,最后四个班是重点班,普通班学生总体基础还有待提高,实习小组实习的是高二年级的重点班,我负责的是11班,作为实习语文老师和班主任对其语文教学和日常事物进行管理。

在一个多月的实习生活里,我一直以教师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处处注意言行和仪表,热心爱护实习学校和班级学生,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尽力做好实习工作;同时,作为实习生一员,一直紧记实习守则,遵守实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尊重学校领导和老师,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学习他们的经验,主动完成实习学校布置的任务,塑造了良好的形象,给实习学校的领导、老师和学生都留下了好的印象,得到学校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

1、听课

怎样上好每一节课,是整个实习过程的重点。刚开始的一个礼拜的任务是听课和自己进行试讲工作。在这期间我不仅听了指导老师的课,还听了学校特级语文教师的公开课和其他指导老师的课。在听课前,认真阅读了教材中的相关章节,如果是习题课,则事前认真做完题目。听课时,认真记好笔记,重点注意老师的上课方式,上课思想及与自己思路不同的部分,同时注意学生的反应,吸收老师的优点,同时简单记下自己的疑惑,课后与指导老师交流。

2、备课与上课

在课任指导老师的安排下,我们开始进行备课。备课不是简单地看教材,而是认真地梳理教材的内容和想方设法地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单是这个重新复述的过程就已经很考验我们的能力。指导老师给我安排几节习题课作为操练,适应课堂节奏。

第一次上新课《项脊轩志》是指导老师的临时安排,由于没有准备只是简单疏通了老师的课件,但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一次很大的挑战和尝试,结果很成功,学生配合很好,我开始充满信心。后来在徐芳老师的指导下备课,《长亭送别》、《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更是流畅自然,获得了老师的赞赏,但也提出了宝贵的改进意见,从中学到了很多。

经过几次实战的磨练,现在的我已经基本能够驾驭课堂,胜任教师的角色了。虽然我还有很多做的不是很好的地方,但这次实习真的让深深的体会到教师工作的辛劳,也深刻理解了教学相长的内涵,使我的教学理论变为教学实践,使虚拟教学变成真正的面对面的教学。要想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学识渊博,其它各方面如语言、表达方式、心理状态以及动作神态等等都是很重要的,站在教育的最前线,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我更加需要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

在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中,积极负责,认真到位,事事留心。从早晨的卫生监督,仪表检查,作业上交,早读到课间纪律,课间操,课堂纪律,午休管理,眼保健操,自习课等等,每样事物都负责到底,细致监督。当然,在监督他们的同时不忘结合他们的个性特点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以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目标,积极向上的乐观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策划者,也是学校管理的中间力量和骨干分子,对良好班风和校风的形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一个班主任又怎样使自已的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上档次呢?实习期间担任班主任工作,我有这样一个认识,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实质上是一个与学生实行心理沟通的过程,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做到有的放矢,方法得当,才能达到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提供帮助指导、学生对教师的工作给予配合支持的目的,从而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实习期间,我开了一次主题班会。这次班会的主题是“学习态度”。在班会上,同学们积极发言,让我深深的体会现在的中学生已经有了很丰富的安全常识。例如,上体育课的注意事项,交通安全,地震、台风来袭需要注意哪些等等,他们都回答的头头是道。这不仅让学生自己找出自己的不足以便改正,更让学生在学期初就定下新学期的大体计划,更有目的地进行学习。这也培养了学生上讲台的心态。虽然没有每一个学生在班会上都发言,但是我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新的计划、新的打算,每一个学生都对上台发言的同学都深有感受。另外在国企文艺汇演和体育运动会中和学生们像朋友一样相处很融洽。

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我思考了很多。

师范院校培养师范生主要关注学科知识的教育和一般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教育,但是却没有明确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把学到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进行整合。对于这个目标,我们实习生无疑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对于教学的过程,我们都以尽可能有效的逻辑思路来设计,进行的教学也是以这些线索来联系的。组员们组织课堂教学大多以完成教学目标为首要任务,而不是像有教师专长的教师那样合理性地、随机性地根据与学生的互动来调整教学内容。所以我们应该学会随机应变,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应和配合状况适度调整教学内容和节奏等等。另外,与学生的沟通,对学生的了解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对于班主任而言,与学生交谈,要采取引导帮助的谦逊态度,真正做到亦师亦友。

现在,实习结束了。通过这次实习,让我了解了教师的伟大,教师工作的神圣,他真的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要发自内心的关心爱护学生,帮助他们成长。在教授他们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他们如何做人,这才是教师工作最伟大的意义所在!

对于关注教育过程讲座心得体会五

爱是一笔无形的资产,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仅有对别人付出爱,才能得到更好的回报。不要把爱的方式当作爱。而给他们真实的需要,真正的爱!

和孩子聊天的乐趣

虽然是大班的孩子,但他们的语言表达本事很差。所以我会经常和他们聊天,在聊天的时候我发现了孩子们不少的兴趣及他们心里的想法。原本以为他们是欢乐没有烦恼的,聊天后却发现他们幼小的心里也有许多烦心事。

和孩子们聊天让他们的普通话也有了提高,孩子们逐渐也喜欢和我聊天。经过聊天我明白了他们喜欢动画片,明白他们喜欢听故事,也明白了他们喜欢和班里的谁是好朋友,及对父母的评论等。孩子们很能说,也很想说。但有时候是活动限制了他们,使他们没有机会表达自我的想法,所以在活动课中,孩子们自然也就说的少了。

多鼓励少批评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爱玩是他们的天性,孩子们之间肯定会有很多矛盾,因为每个孩子在家里都是小皇帝,而小班的孩子的孩子更是如此,他们的独立性较差,但自私心理强。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一些小事动手,对他们进行友爱教育也起不到很好的作用。对于活动不认真或理解本事差的幼儿,我们教师的态度是批评多,鼓励少,不能让孩子感受到一种被关爱的情感。这样,孩子们进取性会降低,以后也就更赶不上其他孩子了。不管孩子表现怎样,他们都是纯真的,不懂得受约束。所以我们应当给孩子们更多的爱和关注,让孩子对教师有一种爱,这样才能够和孩子相处的更好。

被孩子们感动从这时开始

由于长期从事教学工作,落下了一上火嗓子就发疼、肩膀也酸疼的毛病,疼起来时我自我经常转动一下脖子,捏捏捶捶那酸疼的肩膀。

一天,我到班内听课,坐久了,下课后自我用书本在捶我发疼的肩膀,正在玩耍的晓云看到了很高兴地走过来给我捶肩膀,说:教师,你肩膀疼吗?我给你捶捶。但孩子太小,小手太小,根本不会捶。这时,又一个男小朋友看见了,走过来说:不是这样捶,这样捶不管用的。又转过身来用很甜的声音说:教师,我劲大,我会捶,我来给你捶捶吧,我爸爸下班后经常让我捶,还表扬我捶得很好呢。我听了,开心地笑容挂在了脸上。这时,其他孩子也围拢来,你一言,我一语:教师,我会,我妈妈去棚里干活很累,我也帮妈妈捶过。教师,我给你捶吧。

我忽然发现孩子们是多么可爱呀,感恩之心在他们的幼小的心里已生根发芽,心里一阵阵发热,感觉肩膀已经不疼了,我被孩子们所感动,也从这时开始了

对于关注教育过程讲座心得体会六

一、理论引领:

1、教学管理的内涵:是指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交往互动活动的指导、服务、规范的过程。

具体点说,指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如:教师如何上课、学生如何预习),服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如:为教师提供发展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专用教室和设备),规范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如:教学管理制度、学生一日常规)。

主要解决二个方面六大问题:即教师想教、会教、教好;学生想学、会学、学好。

2、教学管理的对象:

从人的角度:教师与学生两大团队。

从事的角度:教与学两大方面。教是指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考试等五大环节。学是指预习、听课、作业、复习、应试等五大环节。

3、教学管理的重点:

从人的角度:是人的发展,这里是指师生的共同发展。

从事的角度: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师生的连接点、交汇处,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主渠道。

4、教学管理的意义:

教学管理是教学活动正常运行的保证。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因此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主体工作,是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是学校这部机器正常运转的关键保障。

同时教学管理也是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保证。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质量的提升是靠教学管理来完成的。没有精细化的管理、严格的管理,就没有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是学校荣辱兴衰的起搏器,是学校教育终极目标的集中体现。有质量就能招进学生,七年级招生容易;有质量就能留住学生,不至于使学生流失。

5、教学管理的背景:

在现实生活中,中考成绩、升学率还有一定的市场:家长看分数,学生总分和单科分数在全区考生中的名次;学生看是否考入重点高中,考入重点高中就等于考入比较像样的大学;学生考入重点高中还能为家长节省一万五千元的学费,换句话说给家长挣一万五千元钱,为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等等。这些仍然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因此,领导与教师均为中考成绩而终日奔波,这是可以理解的。语文、数学、英语、理化、政史等七科加班加点,周六周日不休息或少休息,早晚适当加课。班主任与其他六科科任教师共同为考学有希望的学生侧重提分。这是不争的事实。

在国家背景中,政府强势推进素质教育,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我们还要清醒的认识到,素质教育之路还很漫长,可谓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上下而求索。

在这种现实与理想还有一定距离的情况下,如何实施教学管理,是十分现实的实践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

二、实践点拨:

第一大途径:加强对“人”的管理与培训(培养)。

加强对“师生”的管理与培训(培养),概括点说,仍然是“一个中心两条主线”。即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中心,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的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为两条主线。

突出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教师的发展,会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也会推进教师的发展。这就充分印证了一句古话,也是孔子的重要教育思想之一:“教学相长”。这也就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教师队伍发展了,学生团队发展了,就可以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振兴教育,教师是关键。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历来被有识的学校管理者所高度重视。因为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将学校存亡兴衰系于一身。这是治本的办法。学生的成长是教育成果的最终展现,教育的理想与目标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和着眼于未来发展。

紧紧抓住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两条主线——

共性的措施:规则管理与情感管理相结合。教师管理,实质等于制度管理加情感管理。就教师而言,应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使其刚性不刚;同时还要关心他们的工作与生活,使教师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对教师的关心,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教师生活的关心上,例如去医院看望生病的教师、帮助教师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等等,还要走进教师的内心世界,尽量满足教师自我发展的愿望。给教师以更高层次的关怀。美国管理学教授弗郎西斯指出:“你可以买到一个人的时间,可以雇一个人在指定的时间到一个指定的岗位去工作,你可以买到按时或者按日计算的技术操作,但是你买不到热情,你买不到创造性,你买不到全身心的投入,你必须设法去争取这些。”常言说的好:管得了人的身,管不了人的心。这就说明了情感管理的重要性。学生管理,实质等于外在行为规范加内在心灵约束(魏书生的做法)。就学生而言,应该建立健全各种行为规范,做到有“法”可依;同时还要实施爱心教育、自我教育。严而有格,宽而有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个性的措施;

1、加强对“教师”的管理与培训: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具体办法。概括点说,“抓两头带中间”。即抓住骨干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专家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专家的指导。通过多种渠道同区、市、省、甚至国家的著名专家、学者建立联系,协调好关系,争取智力扶持。

(2)、校际联动。市区其它中学各具特色,同它们建立了友好伙伴关系。交往频繁,互通有无,共同活动,取长补短。

(3)、同伴互助。团队中的每位成员,都能真诚的帮助他人。帮助他人备课、导课、评课。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的境界也获得升华。

(4)、名师带徒。老教师、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是一笔可观的精神财富。名师带徒可以使文化传承,年轻教师少走弯路、快速进步与进入角色。

(5)、教师培训。每周坚持一次政治学习或业务学习,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定期集体备课,安排外出学习等。还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培训与大型教研活动。

(6)、教育科研。为教学寻找最佳途径,做到省时高效,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档次的根本保证。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研究课堂教学效果、.研究学生学习动态、研究中考复习、研究教改趋势等。

2、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与培养:

促进学生成长的具体办法。

(1)、省时高效的课堂教学。

(2)、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

第二大途径:加强对“事”的管理与指导。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加强教学的常规管理,这样可以相对快速地提高教学质量。但这是治标的办法。概括点说:既抓住“一个中心两条主线”。即以课堂教学指导与管理为中心;以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为两条主线。

突出上课管理这个中心——

那么如何管理课堂教学呢?

1、开齐学科,不能丢科。按照课程计划规定的科目,开设所有课程。尤其要开全非中考学科,如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更要关注九年级课程安排。美国音乐教育的本科专业还开设高数课。学科的交叉编排,既能使学生得到变相的休息,又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多样化的课程设置,还能提高中考学科的课堂教学效果。

2、开足课时,不能丢节。按照课程计划规定的课时,开满课时,不“缩水”。尤其要关注非中考学科的课时,更要关注九年级是否按照课程计划做到这一点。中考学科再重要,可以挤占课余时间,但不能挤占非中考学科的课时。

3、配齐教师,有人上课。不能课程表上有课,实际没有教师教,形同虚设。尤其要关注九年级应该配齐非中考学科教师。

4、检查上课,规范课堂。是否有教师漏课,是否是正点上课,是否提前下课,是否中途脱岗,如接打电话、接待家长,是否坐着讲课,是否私自调课等。特别应该注意音体美等学科。非中考学科任课教师不愿意上学生不愿意学,中考学科教师却愿意上学生也愿意学,有些非中考学科的教师私下把课时给中考学科教师了,体现了周瑜与黄盖的关系,双方是愿意打愿意挨。作为业务干部应该加大查课力度。调课必须经过教导处,充分发挥教导处的管理职能。

5、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有领导听课和没有领导听课,教师讲课肯定是有区别的。有听课必须有评课。听课是手段,评课是目的。并非你学语文教语文,就能听语文课、评语文课。初中的所有学科都是相通的,教学理念是统一的,教学原则是统一的。只不过在相同“灵魂”下,“模样”有所不同罢了。每科课每节课“技术性” 大同小异,“知识性”又有自身的特殊性。当然,我们也承认学科的自身特点。从哲学上讲,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教师上课规范科学了,会上课了,教学质量自然就可以提高了,同时教师自身素质也提高了。

紧紧抓住教与学两大活动主线——

1、直接管理与指导教师的活动——备课、教课、批改、辅导、考试等五大环节。(1)、关于备课的管理:

不备课坚决不能上课,老教师也得备课,高度重视备课预设这一环节。

备与教必须一致,备课是上课的准备。备课笔记仅仅是应付学校检查的,流于形式的,或者是用旧教案来顶替等,这些都是不应该的和不对的。

备课笔记要规范、科学、实用。也应该看到和承认预设与生成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

(2)、关于批改的管理:

所有学科,所有学生均应该建立作业本和纠错本。

纠错本,把做错的题目再做一遍,并分析一下原因,进一步理清解题思路,回归知识点。

学生要及时、准确地完成作业;教师要及时、规范地批改作业。

(3)、关于辅导的管理:

辅导课,教师不能讲课,不能讲新课。

集中辅导与分散辅导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不要只注重尖子生。个别解答,尽量一对一的辅导。共性问题,如某一知识点模糊、一类题或一道题不会解答,都可以集中讲解。

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重点提高薄弱学科和学科中薄弱章节的分数。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也在不断增加:八年级增加了物理,九年级又增加了化学。一般情况下,女生重文,男生重理,有的学生按照自己的口味投其所好,结果就出现了“偏科跛腿”的现象。任何一科薄弱、分数低,总分就上不去。用一科给另一科“背分”,是很不明智的选择,也是极端错误的做法。即使是七、八年级很优秀的学生,到了九年级也会出现成绩不稳,升学的压力也会使他们情绪急躁。针对这些情况,应该采取“培优、补差”的措施,抓两头促中间,确保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均衡发展,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4)、关于考试的管理:

每次考试:考前,教师要先答下水卷,熟悉各种题型,掌握每道题的多种解法;考后,教师要全部批阅,讲评、矫正。

无论是期中期末考试,还是月考模考,每考一次,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对考试成绩进行表格式分析。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卷面分析。透过数据,纵向可以发现学生进步和班级整体的变化,横向可以看出学生之间和班级之间的相互差异。在规定的时间内,以年级为单位,或以班级为单位,或以学科为单位,进行全面的慎重的质量分析,分析到班,分析到科,分析到人。班主任对学生的情况要“了如指掌”,即使是教通科的科任老师或是教导主任,也能对各班不同类型学生的情况有个“宏观把握”。

考试的好处:考试不能没有,但不能太频繁。中考最能说明问题。通过考试,了解教情,检查学情,及时准确地确定优秀生、弱科生,调整措施,培优、补弱。通过考试,进行班级比较,树立竞争意识。通过考试,狠抓考风建设。

2、间接管理与指导学生的活动——预习、听课、作业、复习、应考等五大环节。学生管理,是班主任和全体教师共同的事情,学校可以出台宏观的政策加以指导、调控。

另外,还涉及到事务性工作,如订计划、写总结、编班、排课表、排作息时间表、学期或学年日程安排,健全学籍、整理教师档案等。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

通过培训,相关领导干部认为:从理论到实践,从人到事,从业务到事务,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哲学思想;深入基层,调研加培训,规模较小,方法灵活,针对学校特点,在共性的基础上力求把握学校的个性化特征;教学管理工作思路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确;同实际工作对比,寻找差距,不断完善;将日常管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加以认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增强了行动的自觉性。

对于关注教育过程讲座心得体会七

开学初期,来贵阳十九中,在明确教学进度及教学计划后,积极主动跟随罗老师听课,参加教研会议,小组内试讲。首先,实习的第一周,我听了指导老师和其他生物老师的课。对于每次的听课,我都认真做好听课笔记,听课的重点是注意各老师讲解思路与组织学生的方法跟自己的想法的差别,以吸收老师的优点。我所在的班级,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因此,在备课中,注重对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强调。结合听课的心得制定了教学计划,进行了试讲,得到了指导教师的肯定后,正式走上讲台。

做一名好的班主任的确很难。不但教学工作复杂而又繁琐,而且还要管理好整个集体,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同时又要顾及班中每一名学生,不能让一名学生落伍。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要多关心留意学生,经常与学生交流,给予学生帮助,让他们感觉老师是在关心他,照顾他。

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而班主任就是这个家庭的家长。在注重教学工作的同时,也要努力地做好班主任的工作。对于班主任交付了一些工作任务,我都按时认真的完成。早上去看他们早读,课间操,晚上晚修前到班上去维持纪律等

等。在这同时,我有了一些领悟,要做好班主任就必须要多一点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信任学生。在这一个多月的班主任实习中,我逐渐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并初步了解他们的性格,特长以及优缺点,这是作为一个班主任的基本要求。关心学生就不但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思想情感,而且也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让他们有发挥个人的空间。但信任不等于放纵。所以我注意把握了一个度,多与学生沟通,从心了解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与学生打成一片。而我在上课时,经常要求他们上课要有上课的样子,一定要认真听课,下了课我们可以有说有笑。但是这就要求我们在学生面前保留一定的严肃。

虽然班主任工作是辛苦与繁琐的,但是每天早上来到班上看到学生的时候,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当年的我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在那里奋斗着的情景。这就让我充满了动力继续迎接新一天的工作。而我又从原任班主任那里学习了班级管理方法和学生教育方法,这是以后当班主任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在教育调查方面,我主要关注学生学习情况这一块,包括学生的作业负担、考试次数、学习习惯和方法(做笔记情况、作业订正情况、教材处理情况等)以及学生的业余爱好。调查方法主要是通过观察,以及询问代课老师和学生本人等。通过这次教育调查,我对该校七年级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我相信这些信息对于我以后从事中学教学工作也会有很大帮助的。

实习期间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让我体验到太阳底下最光荣事业的崇高和艰辛。在实习学校有关领导和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时刻牢记“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的校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在大学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教学相结合,在实践中学,在学中实践,认真开展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实习工作,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我付出了很多,但也收获了很多。在整个实习阶段,我从一个只会“纸上谈教”的大学生到一个能在课堂上“讲课自如”的准老师;从一个没有经验的大学生到一个对平行班有一定处理能力的班主任,这一切无不见证着我所付出的每一分耕耘所得到的收获。

实习有苦有乐,有欢笑有泪水,有数不尽得酸甜苦辣;实习让我丰富了知识,增长了经验;实习让我坚定了学习的信心,给予了我勇气;实习带来的是无价的人生阅历,是宝贵的一课。待到明年秋来时,能圆我教师之梦。

对于关注教育过程讲座心得体会八

中国现代教育以20世纪初废除科举、建设新学为起点,正好约百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鲜明分为两部分。20世纪上半叶,现代教育制度可以建立和基本定型。20世纪下半叶,伴随着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的激烈波动,教育制度多次重建,教育政策不断调整,提供了相当特殊的案例。

中国现代教育制度在民国期间逐渐成熟。在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以1922年的新学制和北京大学的更新为代表,象征着现代教育的老化。1927年南京政府成立,一方面实施党治国,加强社会控制

同时使各项事业制度化、规范化。在教学领域,通过对1922年学制的修改和调整,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学法制体系,学制和学校教学体系逐渐成熟和完善。中国现代教育制度在30年代基本定型。

1、国家教育行政体制。

清末教育改革的任务包括除旧和布新两个方面。1901年8月,清政府发布了《兴学诏书》,称兴学育才,实际上是当务之急。京师已经设立大学堂,除此之外,各省所有书院,省城改建大学堂,各府厅直属州军设立中学堂,各州县设立小学堂,设立蒙养学堂。[1]全国掀起新学堂兴起的高潮,初步建立了包括大、中、小、幼各级学校在内的现代教育体制。由于倡导和奖励出国留学,20世纪初年出现了中国留学史上第一次高潮。新政时期教育转型最重要的三件大事:颁布新学制、废除科举制、设立学部。

1905年12月,清政府成立学部,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独立、专业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建设。此后,清政府中央官制全面改革顺利实施。各省设立学校部门,各厅州县设立学校,各县官立、公立、私立各类小学堂成为学校主管,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统一的教育行政系统。

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采取紧急措施改革封建教育。1月9日,教育部成立,教育部直属总统。教育部设立总长1人,次长1人,下设3司1厅。该改革系蔡元培参照欧洲国家,简化原则,遵循民主集权思想。组织非常简单,除了总长、次长是政府的任命外,其他工作人员都不求任命,称为部员。之后,教育部组成了一些修订。

地方教育行政建设主要以教育机构的独立设置和大事权为中心。民国初年,大部分省区在省都督府民政司下设教育科,管理全省教育事务。1912年12月,实行军民分治后,省行政公署设立内务、实业、财政、教育四司,教育部门设立司长一人,由总督推荐,由总统委任。教育机构的地位有所提高。1914年以后,教育部门被解雇,只在政务厅设立了教育科。1917年9月,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教育厅暂行条例》,规定各省设立教育厅,设立厅长1人,由大总统简任

大厅下3科,各科长1人,省视学4-6人,科员3人。

县级教育行政经历了从裁局设科到恢复设局的周折。民国初年各县仍保留清末劝学所。1923年颁布《县教育局规程》,正式实施县教育局建设,市乡由教育局适当划分学区,每学区设立教育委员一人,由局长指挥,处理本学区教育事务。规定县教育局设立董事会,为教育立法机关。董事会设立董事5人,除县视学1人外,其馀根据条件选举发生。

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实施了重大教育行政改革,实施了大学和大学区制。中央撤销教育行政委员会,采用法国制度组织中华民国大学院。大学是全国最高的学术教育机构,设立了大学正副院长、各国立大学校长、大学教育行政处主任和专家学者构成的大学委员会,成为最高评议机构。省市教育行政实行大学区制。也就是说,以大学区为教育行政机构,各学区内有国立大学,由国立大学校长统一大学区内的教育行政和学术。大学区设立评议会是最高审议机构,由大中小学校长、教师、教育团体、学术界人士等构成。

蔡元培开始的改革反映了教育独立的理想,旨在学术化代替官僚化,学者主持学务,促进教育行政学术化和大学委员会民主化。但是,这项改革实施一年多后死亡。1928年8月,蔡元培退休,11月,大学恢复为教育部。1929年6月,废除大学区制度,恢复教育厅制度。一些学者认为失败的原因是理想太高,人们无法寻求臧,想使教育行政学术化,但结果却使学术机构官僚化。地方反对大学区制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学统一中小学,忽视中小学的实际需求,削减中小学教育经费,中小学成为附属地位,中小学教育界激烈反对。[2]大学院制和大学区制的改革是20年代自由主义氛围下浪漫制度变革的结束,之后社会逐渐纳入权威主义的规范、严格。

教育部组织、职能的完善,从1928年12月发表《教育部组织法》到1947年发表的第10次《教育部组织法修正》基本完成。确定的机构设置为秘书室、参事室、监督室、高等教育部、中等教育部、国民教育部、社会教育部、边疆教育部、国际文化教育事业所、总务部、会计部、统计部、人事部、资料研究室。

教育部制度的特色之一是设立专委会。教育部专科委员会始于大学时期,《教育部组织法》将其列入编制,数量呈增加趋势,如教育研究委员会、国民体育委员会、语文推广委员会、教育委员会、国民教育指导委员会、医学教育委员会、学术审议委员会等。这些专业委员会根据需要制定,各有章程和条例,在教育部部长和次长的指导下,规划教育方案,议复部长提出议事。成员多为各领域着名专家,如规定教育研究委员会有25至40人,其中有教育研究经验的国内学者占20至32人,在中国从事教育多年成绩的外国学者5至8人,有助于教育决策的科学化。

1931年发表的《修正省政府组织法》规定,省政府行政组织采集委员制,设置5厅,教育厅与民政厅、财政厅、建设厅、秘书厅并立,教育厅长为省政府委员。教育厅管理的事务包括各级学校、社会教育事项、教育和学术团体事项、图书馆、博物馆、公共竞技场等。教育厅虽然不同于民初直属中央教育部,但大,人员多,职权和地位比民初提高。该省区教育行政制度已实施至1949年。

30年代县级教育行政经历了从裁局设科到恢复设局的变化。1930年发表的《县政府组织法》规定县下设公安、财政、建设、教育四局

1933年后,县政府规定一律以设科为原则。1939年国民政府实施新县制时,重申改革局为科,全国各县教育局改为教育科。县长统治教育权,教育科只是辅助,不能单独行文和独立对外谈判,教育地位明显下降。之后,教育部和教育团体多次委托行政院县级教育局制

但直到1947年才恢复县教育局。

2、基本学制和学制。

中国现代学制从清末新政时的龟卯学制到1922年新学制基本成型。与此同时,学校制度、大学制度也完成了旧的转变。

1904年1月,清庭批准了张之洞主持的《奏定学堂章程》,称为龟卯学制。龟卯学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发表并在全国普遍实施的学制,结束了中国数千年来教育无章程、学校无系统的状态,确立了中国现代学制的基本模式和框架。

龟卯学制的学校体系基本上是模仿日本的。纵向分为三段七级,即初级教育段(蒙养院、初级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中级教育段(中学堂)、高等教育段(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分科大学、通儒院)。初等小学堂5年,高等小学堂5年,中学堂5年,高等学堂(大学预科)3年,大学堂3~4年

也就是说,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大约需要22年。除此之外,还有最高等级的通儒,学制5年。龟卯学制对蒙养院的规定是中国幼儿教育制度正式建立的开始。龟卯学制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方针,但在教育内容上打破了儒家古典统一天下的局面,突破了培养官僚精英的单一目标,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在普通学堂以外建立了师范教育和实用教育体系。小学堂、中学堂均分为官立、公立、私立三种。该学制一直延长到1911年清朝的霸权。

民国之初,1912年9月发表了新的学制,第二年陆续发表了各种学校章程的修改和补充,历史上被称为壬子龟丑学制。该学制以自由、平等、博爱等观念取代了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各级学校都废除了学校

取消贵族学校;

体现男女平等思想,初等教育执行男女同学,普通中学、师范学校、实业教育可以为女孩独立设立学校。学校系统基本上继续龟卯学制,但各级学校的学习年限缩短,初中4年、高中3年、初中4年、大学预科3年、大学4年,初中17年到大学18年,合计缩短了3年。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1922年的民国新学制成为现代教育成长的象征性事件。它是由民间全国省教育联合会组织讨论制订的,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孟禄直接参与新学制讨论制订。1922年9月,北京政府教育部在济南召开的全国教育会第全国教育会第8次年会讨论修正。1922年11月1日,大总统命令发表了《学校系统改革方案》。

1922年的新学制受杜威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和美国模式的影响。中小学的学制从原来的七四制(小学七年、中学四年)变成了美国式的6-3-3制(小学六年、中学、高中各三年)。该基本学制自1922年确定以来一直沿用。另外,改变了原学制中相对独立的实业学校体系,改变了实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混合的综合中学制,即美式单轨制。明确中学实施学分制和选择制。高中分普通科和职业科。大学废除预科,采用选科制。1922年学制发行后,各级教育迅速发展,学校教育处于自由宽松的发展状态。

作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产物,民国制度的建立非常重视立法。1927年以后,国民政府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中华民国宪法》下有《教育法》或《教育基本法》和《教育部组织法》,部门法下有各种规程、条例,以下有规则、细则、方法,教育立法数量多。据统计,从1927年到1949年的22年间,国民政府发表的重要教育法规法令达到了1200多件

从1930年到1945年的15年,单一高等教育法规有335项。立法重视稳定性和连续性。例如,大学规程自1929年公布以来一直没有变化,直到1974年台湾当局才修订。[3][3]

30年代教育立法的背景之一是纠正20年代放任主义的偏差,整习滥用的弊病。教育立法、整顿的方向是面向权威主义、整合性、严格训练主义,一反五四后的自由风气和比较灵活、开放的美式教育,建立中央集权的教育体制和严格训练的教育模式。(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这些教育法规详细规定了各级学校的大纲、培养目标、修理年限、课程、设置、设备管理、编制、教师、行政、经费、成绩调查、入学、毕业等,建立了全国统一的标准,将个人学校和华侨学校牢牢地放在政府的控制下。1932年国民政府颁布的《中学法》、《师范学校法》、《职业教育法》和1933年颁布的《中学规程》,改变了20年代建立的美式综合中学体制,改为欧式单科中学制,普通中学、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单独设立,取消学分制和选修制,实行严格的毕业会考试制度。1933年颁布的《中小学正式课程标准》,确定完全实行学年制,学校科目和课程整齐,没有融通馀地,教育钟摆又回到了以前。这是在一定发展阶段提高教育质量、规范、统一教育的需要,也包括国民党的认真思考。

、加强控制的需要。

大学制度在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1912年,蔡元培作为民国政府的首届教育总长亲自制定《大学令》,确定了大学“以教授高深学问,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的教育宗旨,并明确建立“教授治校”的制度。191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开始大学的改革,奠定思想独立、学术自由、兼容并蓄的价值,以及“教授治校”的制度,实行民主办学。北京大学逐渐成为现代思想学术的重镇,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源泉。

南京政府时期,对高等教育制度进行多次修正改变。一方面是规范和引导。1929年国民政府颁布《大学组织法》、教育部颁布《大学规程》以及《专科学校组织法》和《专科学校规程》,对高等教育系统重新加以修订,规范大学、学院的设置,鼓励发展理、工、农、医等实科。从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计,教育部建立统一标准,统一学系名称、统一课程,乃至成绩评定,在抗战开始后,加紧进行这一规范。如1938年公布《文理法三学院各学系课程整理办法草案》,后制定《文理法三学院共同科目表》、《农工商学院共同必修科目表》等等。这一做法虽然有利于规范、提高高校的课程质量和教育水平,但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的自主权,削弱了大学教育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而遭西南联大等校的抵制。

为提高大学教育质量,严格规定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任职资格,提高教员薪水和改善工作、生活条件。1927年公布的《大学教员资格条例》规定,大学教员的月薪,教授为600-400元,副教授400-260元,讲师260-160元,助教160-100元。教授最高月薪600元,与国民政府简任部长基本持平。在30年代初,大中小学教师的模糊平均月薪分别为220元、120元、30元;

而同期上海一般工人的月薪约为15元。[4]

3、多元化教育格局

在国家和政府之外,民间组织的发育、“公共领域”的扩大,从而形成所谓的“市民社会”,是传统社会向现代转型的基本趋势之一。

民初以来教育制度的设计,在民意表达、民主决策方面多有新意。例如在教育部设专门委员会,省教育厅设立教育参议会或教育委员会,县教育局设董事会,以在教育立法、评议、咨询方面发挥作用。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均设置独立行使职权的视学,发挥其视导与监督作用。在大学设评议会、教授会,实行民主办学。而且,十分重视体制外的民间教育组织和教育机构的培育。早在1906年,清政府即颁布《教育会章程》,规定各省和府、厅、州、县均可设教育会,作为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襄助机关,推动教育组织的建立。民国之后,1912年,公布《教育会章程》、1944年颁布《教育会法》,建立省、市、县、市区和乡镇的各级教育会,“以研究教育事业,发展地方教育,并协助政府推进教育政令为宗旨。”

民国时期结社组党蔚为大观,知识分子群体异常活跃,教育社团、教育组织更是如雨后春笋。据不完全统计,1911年至1927年,新成立的民间性质的教育社团有85个,而官方性质的教育团体仅为16个,民间教育团体的数量远远多于官方。教育社团创办刊物之风盛行。据统计,在1912-1926年间,社团创刊最为活跃。由于国家分裂,中央权力衰败,各级教育学会成为创办教育期刊的主力,当时新创刊的101种教育刊物中,由教育社团创办的达41种,政府机关22种,学校28种,书局等10种。教育社团的创刊力量居于政府、学校的力量之前。[5]这些民间社团对于现代教育发展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和实际的推动力。从民初的教育重建到1922年新学制的制定,教育决策过程不仅是开放的,而且是主要依靠知识分子教育家集团进行的,各项议案经有关教育会议讨论、修改后,交由政府颁行。这些制度较多地体现了“民治”和教育民主的理念。当然,许多地方评议会、董事会制度并未能真正实行;

大学院和大学区制改革的昙花一现,则显示民主化是一个缓慢艰难的过程。

知识分子教育家成为一个现实的现代化动力集团,成为举办、传播、推进新教育的主体。民国时期教育家的“谱系”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旧学出身、有科举功名的士人,如蔡元培、黄炎培、梁淑溟、唐文治、蒋梦麟等,其中有些人又有留学的经历。另一类是留学生群体,民国之后,留学生群体的作用日渐彰显。对现代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陶行知、晏阳初、陈鹤琴等,均为留美学生。

在新教育的现实发展中,形成多元化教育格局。1932年和1933年,国民政府颁布的《小学法》、《小学规程》及《小学课程标准》,小学分为市立、县立、区立、坊立、乡镇立、联立、私立等类型。种类包括修业年限为6年的完全小学、修业年限为4年的初级小学、三年制的简易小学和一年制的短期小学。大学分为国立、省立、市立、私立四种。此外,还有规模很大的教会教育,成为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教会教育的广泛影响、社会对出洋留学的推崇,民国政府对教会教育的态度十分宽容。据统计,出席第一次国民党会议的600名代表中,基督徒占十分之一。[6]据另一个统计,20年代初,外国人办理的学校学生数约占全国学生总数的30%,其中初等学校为4%,中等学校为11%,高等学校达80%.[7]至1925年时,教会大学的学生人数为3500人,约占当时中国大学生总数的17%.[8]1922年后,声势浩大的“收回教育主权运动”和“教育独立运动”,致使北京政府规范外国人办学管理,以及教会教育“中国化”的变革。

4、新教育的推进

晚清在口岸城市由外国教会举办的女子学校,为中国近代女子教育之始。1907年颁布《女子小学堂章程》及《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女子教育开始取得合法地位。1919年初,教育部颁令,允许高等小学和部分中学男女同校,女性进入学校接受教育逐渐增多。1920年2月,北京大学冲破女禁,录取9名女生入学旁听,开创中国大学男女同校首例。同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也在陶行知倡议下招收女生。此后,所有大学都开始招收女生。

义务教育的概念,最早见于政府法令的,是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中的《学务纲要》:“蒙养院、初等小学堂,意在使全国之民,无论贫富贵贱,皆能淑性知礼,化为善良”,“初等小学堂为养正始基,各国均任为国家之义务教育。东西各国政令,凡小儿及就学之年而不入小学者,罪其父母,名为强迫教育。盖深知立国之本,全在于此”[9].学部成立后,1909年拟定的分年度的工作计划,预定在宣统七年(1916年)“颁布强迫教育章程”,宣统八年(1917年)“试行强迫教育章程。行各省学司、所有厅、州、县中、小学堂兼学官话。”[10]但两年以后,清政府就灭亡了。

1935年,经行政院批准颁行《实行义务教育暂行办法大纲》,决定分三期,用十年时间实现四年制义务教育。为此,大量增设短期小学和三年制的简易小学,学生数增长很快。1929年,全国初等教育各类学校数21.2万所,学生数888.2万人;

到1936年,学校数增至32.0万所,学生数则为1836.5万人,分别递增了50%和106%.[11]从1928年至1930年,中学数由954所增至1874所,学生数则由18.9万人增至39.7万人。到1936年,中学数达1956所,学生数为48.3万人。[12]

在二三十年代特定的政治格局中,国民教育成效较著的,一是在阎锡山控制的山西(见第二章),一是在桂系军阀控制的广西。

20年代的山西省成为社会稳定、教育发达的“模范省”。民国之后,阎锡山执掌山西军政大权,1917年起任山西省长。他对于发展教育的重要性有很高的认识,采取“激进主义政策”推进义务教育,使得山西教育后来居上。阎锡山在从事的村政建设,整顿乡村秩序的过程中,将推行义务教育作为开启民智、改良风气的重要手段。从1918年起,山西教育便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超过了清末教育最为发达的江苏省。

30年代,广西以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为代表的新桂系军阀提出“建设广西,复兴中国”的口号,在教育家雷沛鸿的领导下,推行以救亡、救贫、救愚为旨的国民教育。从1936年起,发布《广西各县实施强迫教育办法》,全省出现设校办学高潮,取得显著成效,取得“模范省”的美名。

但对新教育的批评一直存在,最集中的批评是指它的“城市化”和“食洋不化”。新式学校教育比旧式教育更为昂贵,增加了普及教育的困难;

其带来的利益主要体现在城市,而与中国农村社会的现实较脱离,致使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进一步扩大。同时,根深蒂固的旧传统,使得学校内在的教育价值、教育精神尚未更新,成为“假教育”、“无用的教育”。陶行知明确将自己的使命归纳为“反洋化教育”、“反传统教育”,反对以城市为中心、死读书、读死书、培养小姐、少爷、书呆子的教育。

5、党化教育

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另一个教育变化,是1927年之后,国民党实行的“党化教育”。

1927年5月,蒋介石提出“党化教育”的思想,提出“以党治国”,“以党义治国”。1927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制定《学校实施党化教育办法草案》。1928年5月,决议废止“党化教育”,代之以“三民主义教育”。在各级学校进行三民主义教育,小学设置三民主义、党童子军课程,中学开设党义、军事训练科目(1932年后,“党义”改为“公民”或“公民训练”),高等学校也将“三民主义”或“党义”作为必修课程。

1928年,教育部公布《教科图书审查规程》、《审查教科图书共同标准》,规定教材内容必须“适合党义,适合国情,适合时代性”,强调“以三民主义为教科书的中心思想”,“以管、教、养、卫的真义为教科书的一贯系统”,在三四十年代建立起严格的教科书审定制度。同时,在各级学校实行训育制度,建立训导制度。30年代初,制定《各级学校党义教师及训育主任工作大纲》、《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等一系列文件,规定中小学校长和训育主任需由国民党党员充任。1930年国民党中央公布的《学生团体组织原则》和《学生自治会组织大纲》,(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明确提出“评定学生成绩时,应当把学生的政治觉悟放在重要的地位,并且应当以学生的实际行动来衡量学生的政治觉悟的程度;

”“在提拔师资的时候,要首先注意思想政治条件、学识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资历应当放在次要的地位。在鉴定学生的时候,要首先注意政治觉悟的程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注意课内学习的成绩。”[24]1960年国务院通过的《关于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名称及其确定与提升办法的暂行规定》,明确“应该以政治条件、学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为主要依据;

同时,对资历和教龄也必须加以照顾”。[25]

对许多知识分子及其子女,对他们的另一重限制来自家庭出身和政治经历。60年代初,这套歧视性的政策逐渐制度化,称为“党的阶级路线”。所谓的“阶级路线”,是指在入学、出国、晋升技术职务、毕业分配、工作使用等许多方面,根据家庭出身、政治面目予以不同对待,优先选拔、使用所谓“根正苗红”、政治上可靠的出身于工、农、革命干部家庭的子女;

同时,限制剥削阶级子弟、非劳动人民子弟接受高等教育和向上流动。于是,一个人的阶级成分或家庭出身,作为“政治标准”的组成部分,成为影响命运的重要因素。

60年代初,在高校招生工作中贯彻阶级路线成为明确政策。1962年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招生的《规定》,提出对考生进行政治审查,“有家庭和社会关系问题的,主要看本人;

有历史问题的,主要看今天的表现;

有问题要看大小。”[26]1963年关于高校招生的《规定》,要求正确掌握新生的政治审查标准,“对于思想发反动而屡教不改的学生一律不得录取”,对在中学担任社会工作政治上表现好的优秀学生,如考试成绩达到录取标准,应适当照顾录取[27].1965年的高校招生办法,提出“在每一分数段里,首先要挑选政治条件好的学生。对政治思想好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中的工农和烈士子女及学生干部……在他们的考试成绩与其他考生相近时,优先录取。”[28]随着贯彻阶级路线,高等学校招收的新生,工农家庭出身和本人是工农成分的比例不断上升,1953年为27.9%,1958年上升为55.28%,1965年上升为71.2%.[29]

通过贯彻阶级路线,使干部子弟这一阶层的特殊利益以新的形式得以存在;

而非无产阶级家庭子女遭到明显的不公正待遇,许多人因此而失去学习机会。家庭出身逐渐成为一种社会身份。1966年文革爆发之后,以干部子弟为主的“红卫兵”直接以封建“血统论”作为自己的组织理论,与“阶级路线”是一脉相承的。70年代高校免试招收“工农兵学员”的制度,由于强调政治表现,家庭出身不好的人难以被推荐上学。据1971年5月,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7所大学当年招收的8966名工农兵学员的统计,出身工人、贫下中农、革命干部和其他劳动人民家庭的占99.80%,出身剥削阶级家庭的占0.2%;

其中党员占46.2%,团员38.1%,非党员15.7%.[30]免试推荐的办法,在实践中完全失去了公平和公正性,上大学逐渐成为后门和关系的竞争,以及各种黑暗交易的结果。1977年之后,随着新的政治路线的确立,具有浓重封建意味的“阶级路线”政策被摈弃。

(3)“接班人”教育

60年代初,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除了反修防修、防止和平演变的政治教育外,参加体力劳动被视为是培养接班人的重大措施,并被逐渐制度化。1958年的《指示》要求“在一切学校中,必须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普遍开展勤工俭学活动。1961年颁发的《高教六十条》对教师、学生参加生产劳动作出具体规定,“主要是参加校内外的工农业生产和其它体力劳动”。196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高等学校毕业生劳动实习试行条例》,规定凡属高等学校毕业生和回国留学生,在分配工作后,都应该参加为期一年的劳动实习。1964年10月召开的高校理工科教学工作会议,提出的教改措施包括:把阶级斗争锻炼作为一门主课,将参加“四清”和军训正式列入教学计划;

五年中,学生应有一二次比较集中的时间(约20周左右)参加工农业劳动。

60年代初,并且进行了从大学毕业生中定向选拔、培养接班人的尝试。1963年高校毕业分配中,在部分重点学校的理、工、农、医各科和浙江大学,对少数特别优秀的毕业生采取提前选拔、单独分配,予以重点培养。1964年,高等教育部发出通知,每年从应届大学毕业生中选拔60名工农家庭出身、政治思想好、历史清楚、学习成绩优良、身体健康而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党员,进行重点培养提高。先集中到高级党校进行短期训练,再由思想好、作风好、能力强的老干部带领,分配到基层工作和锻炼。[31]两年共选拔了96名“特别优秀的毕业生”。这一政策只实行了两年,1965年停止试行。

4、精英主义与大众主义的冲突

以大量培养各类专门人才,迅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为目标,新中国在50年代初期进入了制度化、正规化建设的新阶段。这与进城之初面向工农大众和以普及为主的教育方针是相冲突的。涉及教育的重心在高教还是基础教育、城市还是农村,中央集权还是地方分权,实行尖子教育还是大众教育,重点学校制度,等等。

作为学习苏联的成果,1951年10月政务院颁布新学制,为新中国唯一正式颁布的学制。1951年学制最重要的变动,一是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不再分初、高两级,认为原先小学六年学制并分为初高两级,“使广大劳动人民子弟难以享受完全的初等教育”。另外,破天荒地将工农速成学校、业余学校、识字学校、各类政治学校和政治训练班等正式纳入学校系统,从而形成工农速成教育、成人业余教育和正规教育三足鼎立的格局,延续了解放区的教育方针和教育价值。由于在全国实行小学五年一贯制完全不具备相应的条件,一年后即停止推行,仍沿用小学6年、分初高两级。1955年,工农速成中学停止招生。教育部、高教部通知今后不再举办工农速成中学。[32]随着向苏联学习,教育的正规化建设和对教育质量的重视,使得在平等与效率的天平上,重心逐渐移向了后者。

(1)高教管理权的分合、收放

不同时期,教育政策和重心在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以中央为主,还是地方为主,面向城市还是面向农村的变化,导致中央教育部与高等教育部几度分合,教育管理权几次收放。

1952年11月,在院系调整的高潮,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设高等教育部,这是高教部与教育部第一次分设。1958年,在强调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下放教育权力、多种形式办学的新的指导思想下,高等教育部与教育部合并。4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高等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下放问题的意见》,改变以条条为主的管理体制,下放教育事业管理权力,中小学、职业中学、中专等交由省、市、自治区管理。并且下放高等学校和中专学校的管理权,原中央部委领导的229所高校中的187所和大部分中专下放归地方管理。在“大跃进”结束之后,作为整顿秩序的一部分,1963年中央将下放的高等学校管理权重新回收,决定对高校实行“中央统一领导,中央和省、市、自治区两级管理的制度”。同时,高等教育部和教育部再次分设。周恩来指出,教育部工作不能“大大、小小”,即重视大学,轻视普通教育。合并的原因是两部合一,必然要挤了普教,所以还是要分开。1966年7月,两部又重新合为教育部。

文革期间,新的教育路线一反以培养专家的高等教育为重的方针,重视农村教育、基础教育的方针重新占据主导地位。它伴随着又一轮全面下放教育管理权。基础教育的管理权下放到了最基层。中小学下放至农村的公社或大队一级,城市的中小学则下放到区或街道,许多城镇的中小学则由工厂接办。1969年10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高等学校下放问题的通知》,对高校管理实行以“块块为主”(地方为主),绝大多数院校由地方领导,比1958年曾实行过的更为彻底。同时进行大规模的院校调整,原则是工科院校一般予以保留;

农科、医科、师范院校多数予以保留,少数改为中专或合并;

综合性大学一般先保留下来;

政法、财经、民族院校拟多撤销一些[33].文革期间,通过撤消、合并、搬迁、分散等方法共减少了106所高等学校。文革结束后,恢复60年代初的管理体制,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管理权重新回归中央。

(2)两种学校制度

在学校制度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思路和实践。体现工业化、正规化、制度化的精英主义教育价值,教育的重心在高等教育和城市,通过实行中小学重点学校制度,实行面向少数人的“尖子教育”,将基础教育纳入升学教育的轨道。体现大众教育的价值,则重在普及基础教育,尤其是通过多种形式办学发展农村教育。

1953年,教育部建立重点中学制度,是来自毛泽东的指示。首批确定194所重点中学,占全国中学的4.4%.重点中学的主要功能是为高等学校输送合格新生,以与高等教育的需要配套。在60年代初教育调整、整顿的过程中,又一次强调重点学校建设,要求各地选定一批重点中小学,与高一级学校形成“小宝塔”,并集中精力先办好一批“拔尖”学校。1963年,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确定的重点中学共487所,占公办中学的3.1%.[34]这一政策有违教育公平的价值,在现实中表现出很大的负面作用。由于重点学校绝大多数设在城市、城镇,从而更为有利于城镇学生的升学。据1963年对北京、吉林、江西等9省、市、自治区共135所重点学校的布局,城市有84所,占62%;

县镇43所,占32%;

农村8所,占6%;

有7个省、自治区没有选定农村中学。[35]对重点学校在经费、师资、设备等各方面实行优惠,人为地加剧了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差距,追求升学率的竞争恶化了整个基础教育的氛围,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它成为酿成80、90年代严重的“应试教育”的制度原因。

毛泽东同时主张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大办教育,包括发展民办教育、半工半读、半农半读、农业中学、简易小学等各类学校,加速普及和发展教育。1958年之后,在农村大力推广农业中学和耕读小学。在农村和牧区,大量发展办学形式灵活多样的简易小学、工读小学、耕读小学,到1965年,全国已有半工半读、半耕半读的小学84.9万所,在校生占全国小学在校生的21.7%.[36]与此同时,刘少奇提倡的“两种劳动制度和教育制度”的试验也在很大范围内进行,在全日制学校之外,发展半工半读、部分时间学习的学校。1964年,教育部提出进一步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逐步实行两种教育制度,城市一般不再发展全日制普通中学。

文革期间,上述两个方向的改革均被否定。重点学校制度被认为是面向少数特权阶层、培养精神贵族的教育制度而取消。城市的半工半读教育也被否定、取消,认为是刘少奇提倡的“资产阶级双轨制”,限制了劳动人民子弟接受更高一级教育的权利。农村的耕读小学、农业中学等很有希望的实践,由于不断加码的政治化要求、对生产劳动不恰当的强调,使之迷失了发展方向;

对它的另一重责难则来自“教育质量差”这样的精英主义评价,(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它们最终在文革中被取消。因而,文革时期取消了各种职业技术性质的教育而单纯发展普通教育,从而使70年代我国农村普通高中的发展达到极高的水平。

1969年之后,全国普遍实行小学5年、中学4年的新学制,从而使中小学教育由原先的12年减为9年。在1970年大学恢复招生后,本科学习年限改为3年,少数学校为4年。因而,文革时期实行的是小学五年、中学四年、大学三年的“5-4-3”学制。中小学废止了升学考试,普遍实行就近入学。在教学过程中也基本取消了考试、考核,并且废除了留级制度。但毛泽东的教育理想,既不是“双轨制”也不是单一的普通高中,而是一种新型教育。1958年的《指示》中即提出“今后的方向,是学校办工厂和农场,工厂和农业合作社办学校。”江西兴办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在文革中,这一模式发展为“七二一大学”、“五七道路”,是一种取消社会分工、亦工亦农、亦文亦武、村社式和半军事化的教育乌托邦。

(3)大跃进和运动式发展

与经济上的赶超战略相一致,1958年之后,依靠高指标、政治动员和群众运动的方式发展教育渐成为主流,中国教育数次经历这种由于体制性原因和“运动式”发展方式造成的震荡。

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全国在三五年内基本扫除文盲、普及小学教育、农村社社有中学、大多数儿童能入托儿所和幼儿园的高目标。从1956年起,教育发展进入“跃进”状态,高等学校的招生猛增一倍,达18.5万人。此后,经1959年的庐山会议和反对“右倾机会主义”,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规模由1957年的227所、在校生44.1万人,猛增至1960年的1289所、在校生96.2万人。普通中学的规模,从1956年的中学数6715所、中学生总数516万,增至1958年的28931所、中学生总数852万。小学生总数从1957年的6428.3万人,增加为1960年的9379.1万人。在60年代初的调整、整顿中,教育规模大幅度削减,学校大量精简教工和学生。1962年,高校招生回落到1955年的水平。1961年至1963年,高等学校学生减少22%,高中学生减少16%,全日制初中学生减少18%.[37]

文革期间,又一次提出了普及教育的高指标。197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记要》提出争取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农村普及小学五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七年教育。1974年,提出大力普及农村小学五年教育、农村有条件的地区普及七年教育、逐步在大中城市普及十年教育。不少地方提出“小学不出村,初中不出队,高中不出社”的口号,与1958年“大跃进”时的目标很相似。

因而,70年代初在高等教育一蹶不振之时,中小学教育却得到了大发展。从统计数字看,1976年全国小学生数比1965年增加了29.1%;

普通中学的发展更为迅速,1976年中学学生总数达5836.58万人,比1965年增加6.25倍,其中高中生1483.64万人,增加了11.3倍;

初中生4352.94万人,增加5.4倍。教育重心下降,面向农村的发展是实质性的:初中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从1965年的33.7%提高为1976年的75.2%;

高中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从1965年的9.0%,提高为1976年的62.3%,[38]是十分惊人的。作为一个比较,它大致与1997年的水平相近(初中生中农村的比例83.01%,高中生为62.96%)。

文革期间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无疑是以降低质量为代价的;

但是,如果不是以“升学教育”的标准去评价,那么应当承认,这种低重心、实用型的教育毕竟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了农村学生基本的学习需求,正如当时农村实行的合作医疗制度一样,它固然是低水平的,但切合实用,首先解决了“有无”的问题。文革结束后,伴随对文革政治上的全面否定,教育的重心重新回到城市、重点学校和高等教育。各地大规模调整学校布局,压缩普通高中,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中学最多的1977年比,1981年全国普通高中学生减少1085.03万人,减幅60.3%,初中生减少835.32万人,减幅16.8%,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这种缩减和调整一直持续到80年代中期。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学生的教育机会受到最大的伤害。1985年与1977年相比,农村小学毕业生的初中升学率下降了25个百分点,从90.8%降为65.0%,而同期城市学生的初中升学率仅下降了3个百分点。

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农民占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的重心究竟应当是在城市还是农村,是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教育究竟应当首先满足大多数人的基本需求,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还是培养少数专家?教育究竟应当采取严格竞争淘汰、旨在选拔少数“尖子”的“升学教育”,还是能够适合大多数人的实际需要、改善生活质量的“生活教育”?这一教育发展的矛盾和冲突从清末新教育发展之初即已存在,一直继续至今。因而,文革时期有别于1949年之后大多数时期的另一种教育实践,在文化价值和发展模式的选择上,具有特殊的认识意义,不是贴政治标签的简单方式可以应对的。

1976年之后,国家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发展路线。1983年,邓小平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任务,随后提出了新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随着恢复高考制度、恢复重点学校制度、重新颁发60年代初制定的学校管理条例,等等,教育的恢复和重建基本上是重新回到50年代。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启动了教育领域具有实质性的变革。近20年来教育制度、教育政策的变化,可以从政治文化的演变,从计划体制到市场体制的转变,教育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体制外教育的发展,教育自身价值、品质的变化等几个主要维度去考察。

1、校长负责制:受挫的政治体制改革

现代教育的重要价值,在政治与学术的关系上,是恰当地划分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和学术,建立学术本位的价值和学术内行的管理。这意味着改变教育的意识形态化、行政化、官本位的价值,恢复教育的公共性、全民性,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性。80年代中期在高等学校实行的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实行校长负责制试点,启动了这一变革。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高校领导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有条件的学校要设立由校长主持的、人数不多的、有威信的校务委员会,作为审议机构。”[39]从1984年起,北京师范大学等15所院校即已开始进行校长负责制试点。至1989年初,全国已有100多所高等学校实行了校长负责制。深圳大学在制度创新、体制改革方面积极探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学校实行“校长治校,党委治党,教授治学”的领导体制,要求“基层党务干部兼职化”,从党委书记到支部书记,均实行兼职,党委只设党办一个部门;

党组织活动尽量不占用工作时间,不准影响日常工作。

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事件中断了社会变革的进程。1989年7月,国家教委指示,“不再扩大校长负责制的试点范围。”[40]此后,这一改革名存实亡。199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用立法的方式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宣告高校校长负责制实验的终结。

90年代初,采取对大学生实行军训、减少高校招生、调整留学生派遣方针、开展反和平演变教育等收缩政策。北京大学、复旦大学1990级新生到军队院校军训一年。1989年,普通高校研究生招生比上年减少10.8%,本专科招生减少19.4%.,[41]且文科研究生不从应届生中招收,工、农、医科研究生从应届生中招收的比例不超过40%.从1989年至1991年,研究生和本专科招生数连续三年低于1988年。

90年代中期之后,伴随社会生活的世俗化,强硬的政治控制逐渐软化。但由于政治体制改革停滞,导致社会生活中官本位的弥漫和回潮,由于主要的资源和管理权仍控制在主管部门,教育管理、学术评价中行政化、长官意志的弊病愈演愈烈。2000年,国务院批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0余所大学升格为副部级,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在80年代的改革中,为了淡化高校的行政色彩,将所有高校一律定为局级。副部级大学的出现,伴随着下派党政干部出任高校领导的热潮。这同时呼应着大学领导应当成为“教育家、政治家”这样的要求,从而在整体上改变了80年代由学术权威出任大学校长的选择。各地也纷纷向高校派出党政干部,很大程度上满足的是安置干部、提职提级的需要。

90年代以来,打破部门办学体制,多数部委高校下放地方。但在高校成为“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方面并无实质性改变,高校的“自主性”并未增加。教育部直属的高校增加至71所后,一些高校设立驻京办事处以降低管理成本。下放到地方的高等学校只是更换了一个行政主管。2002年教育部准予5所大学可自行设立本科专业,2003年准予几十所高校有5%比例的自主招生权,可视为扩大高校自主权方面的小小进展。

作为学校行为,2000年东北师大在学院一级实行教授会决策基础上的院长负责制改革。北京大学2003年人事改革的方案,提出在各院系建立“教授会”,赋予教授会“对聘任教师和教师职务晋升进行民主评议”的功能。此外,围绕武汉大学领导班子的调整,新任党委书记顾海良提出“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教”的思路,[42]高校领导体制和党政关系问题被重新提出。

2、下放教育管理权

在中央-地方关系的层面上,是国家集权还是地方分权,几十年来,教育管理权几收几放,不断反复。从80年代开始,与市场化进程相适应,国家教育管理权的下放和调整,90年代以来,以地方为主的新格局逐渐形成。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确定了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义务教育法》也确定了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以县、乡(镇)政府为主,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主要由县、乡两级政府筹措。基础教育的管理权限由此下放给地方。

90年代高等学校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八字方针,下放、调整和合并高校。由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拆了中央部门的“庙”,从而成为对中央部门办学体制的真正革除。1998年,原机械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冶金工业部等9个部门撤部改局,(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拓展体制外的教育空间,从而使教育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实现教育的多元化和多样化。

80年代以来,消失已久的民办和私立教育重新出现。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社会力量办学”的合法地位。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民办教育获得发展,体制外的教育空间逐渐得以恢复。

然而,国家的民办教育政策一直是防守型的。1993年8月,国家教委发布《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对民办教育提出“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16字方针,重心实际在“引导”、“管理”。1997年8月,《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经过长期的修改讨论终于颁布。《条例》肯定“社会力量办学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严格教育机构审批,实行办学许可证制度,“严格控制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机构”等,其实际重心仍是在控制、管理。

因而,我国的民办教育虽然获得一定发展,但总体而言,仍然十分薄弱。至1998年底,全国民办小学在校生72.8万人,仅占小学生总数的0.52%;

民办中学在校生76.9万人,占中学生总数的1.22%.远没有达到1949年的水平,也远远落后于世界各国。目前的1200多所民办高校,没有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多科性、综合性,能够授予本科或研究生学位的大学。相当多的民办大学其实只是高考辅导班和补习班。本科以上学历教育基本不对社会力量和海外开放,民办学校在招生、学生学历资格等许多方面不能享受“国民待遇”,难以与公立学校进行公平竞争。

民办教育之所以步履维艰,因为在理论上有一些难以突破的“禁区”。如对教育功能、教育主权的认识,以及对民办教育机构是否能够“营利”的认识。经长期讨论修改,2002年12月,九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在后一问题上有所突破,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的必需的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但正在制定中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在诸多规定上以限制、管理为主,引发了更多的忧虑,许多民办教育人士认为其有违《促进法》的立法精神,将会事实上成为束缚、伤害民办教育发展的利剑。

导致民办教育的发展环境恶化的另外一些政策,是公立中小学大量举办所谓“民办公助”、“公办民营”之类的“转制学校”,实为非公非民的“假民办”。一些公办高校则举办按照民营机制运行、降低录取分数、实行高收费的“二级学院”(即独立学院)。此类学校同时享受两种体制的好处,造成与民办学校极大的不公平竞争。2003年5月,教育部出台规范和发展高等学校“独立学院”的政策,确定了大力发展独立学院的政策,从而加剧了民办学校的生存危机。此类教育政策中暗含着一种“公办学校通吃”的思维,即通过“三管齐下”——公立高校扩大招生,大量举办独立学院,“收编”水平好的民办学校、将其纳入公办教育模式——大幅度地占据教育市场份额,形成公立学校独大、民办学校难以发展的局面。

另外一类民办学校——城市中的打工子弟学校的命运,突出反映了教育政策的盲点和价值偏差。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数量巨大的流动人口教育是在主管部门视野之外的。而以公立学校的办学标准“规范”打工子弟学校,使其沦为“非法”的“黑校”将其取缔的管理行为,不仅侵犯了儿童的受教育权利,其“贵族化”和“城市中心”的嘴脸也暴露无遗。2003年9月国务院召开的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对此做出了新的裁定:按流入地为主的原则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问题。

7、教育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

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发展中,教育界关于教育产业化、市场化的讨论热烈。目前较具共识的认识,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可以引入市场机制改变传统的国家治理模式,其特征包括增加非国家的(市场、个人或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强化高等教育与工商业界和私营经济部门的联系,加强私立、民营高等教育机构扮演的角色,较多地采取市场管理原则,加强竞争性和提高教育效益,更积极地回应经济体系和市场的需求等。[46]

就国内的实际发展而言,市场化的表现主要为高校实行收费,教育经费的来源更为多样化;

学校举办公司、企业等商业活动;

学校通过“转制”来扩大教育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在这一过程中,学校逐渐建立与政府、社会和学生新的关系,教育市场已经出现,教育服务、教育消费概念已经形成。与此同时,出现各种不规范寻租行为,学校的功能、属性、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异。

由于采取多种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政策,教育经费的构成已经多样化。来自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社会捐、集资办学经费,学费、杂费和其它收入的非财政性教育经费收入,1996年占全国教育总经费的26.11%,2000年已占33.42%.[47]但其中有很大部分是来自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系统。例如,1996年农村集资办学的经费达111.72亿元,占当年社会捐、集资办学的总经费的59.3%,2000年这一比例下降为23.1%.各级学校学、杂费的收入,1996年占全国教育经费总收入的11.5%,2000年,这一比例上升为15.5%.[48]

在非义务教育阶段,从90年代后期始,高中和大学实行收费。从建国初期到80年代初,我国实行的是“免费上大学”加“人民助学金”的资助政策。大学学费由国家全包,学校并以奖学金、助学金的形式补贴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开支,并免费提供医疗和住宿。1983年,国务院通知“改革人民助学金”资助办法,设立“人民奖学金”,标志着变革的开始。1989年3月,国务院批准国家教委《关于高等学校毕业分配制度的报告》,报告中中首次提出“学生上学除特殊规定外,一般要交纳学杂费,……一般掌握在每年100元—300元为宜。”这个文件的出台,意味着人民助学金制度走到了历史的尽头。1994年9月,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联合发文批准了37所高校进行招生收费制度改革试点,实行“公费”和“自费”招生“并轨”。1997年全国高校实现并轨收费,形成缴费上大学的局面。高校是学费标准从1998年的1000余元快速攀升,2000年北京地区一般高校为每年4200元,重点院校为5000元;

理工科专业一般高校4600元,重点院校为5500元;

外语、医科类专业一般高校为5000元,重点院校为6000元,如果加上其余的各种费用和生活费,学生实际支出的费用要高得多。大约相当于一个城市职工一年的收入或两个农村劳动力一年的收入。由此,导致大学出现约占学生总数20%左右的“贫困生”阶层,每年都有家长因缴不起学费而自杀的悲剧发生。虽然国家有“奖、贷、勤、减、补”等五种方式帮助贫困生,但作为主体的国家助学贷款因种种原因难以大面积推进。

在举国经商的气氛中,为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90年代掀起大办校办企业的热潮,以1994年北京大学推倒南墙、破墙开店为标志。至2000年年底,全国近400所高校共有科技企业近2100家,高校科技企业资产总额577.41亿元,负债276.34亿元,净资产301.07亿元;

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68.12亿元,利润35.43亿元,上交税金18.79亿元,上交学校8.46亿元,[49]2000年北京大学科技产业产值120亿元人民币,居全国高校之首;

清华大学的净利润3.00亿元,排在首位。越来越多的高校科技企业走上了上市融资的发展道路。截止到2001年年底,全国高校已有控股或参股的上市公司33家,其中在上海、深圳两地上市的公司29家,总市值约占深、沪两市市值总额的3%左右。

这一经济成就背后的事实是北大方正、清华同方那样的企业屈指可数,多数校办企业都是不赚钱的,高校深感风险巨大,无利可图。由于企业运作不规范,校企不分、产权不明晰,造成校企“小的亏了,大的跑了”的骑虎难下之势。尤其是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冲突,营利创收成为大学实际的兴奋点和工作重心,商业化价值对大学精神的侵蚀和对教育行为的扭曲十分明显,影响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2001年8月起,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进行校企改制试点,将区别情况规范不同类型的校办企业,明晰学校与企业的关系,学校占有企业的股份将越来越少,直至学校不再作为企业股东,而由独立的基金会来管理学校的财产,最终使校、企完全分离。

由于民办教育的发展和学校体制、收费和教学的多样化,家长和学生对教育的选择性开始出现。一个突出的例证,是近年来每年参加高考的学生中,约有10%~20%的考生放弃已被录取的机会,选择复读。

教育市场化的发展并非都是正面的。教育资源教短缺形成的巨大市场与陈旧落后的体制相接,出现了种种“寻租”活动,致使教育行为扭曲,教育腐败丛生,教育的社会形象和公信力严重下降。各种价值模糊、产权暧昧的“改制学校”,如“民办公助”、“国有民办”的学校,实行“一校两制”的“校中校”、“二级学院”等等,利用国有资源和名校品牌名大赚其钱。社会腐败风气对学校、教育的侵蚀日益明显,连年发生的高考舞弊案、学术剽窃案、“注水文凭”、逐渐制度化的权学交易和钱学交易、人为制造的“择校热”和巨额的“择校费”,以及严重的教育乱收费等等,使教育被视为“充满铜臭的商业活动”。2002年8月,国家计委公布上半年价格举报情况,教育乱收费在各类举报中居于首位,超过了对药品及医疗服务、房地产价格及物业管理等的举报。[50]在2001年沈阳市的行风评议,教育系统在被评议的30个重点部门中排名最末,舆论认为教育腐败已超过司法腐败而最为市民关注。[51]

围绕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对外开放和实现社会现代化,80年代以来教育制度改革和教育政策的调整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教育是发展大于改革,教育在数量、规模上的发展令人瞩目;

但在体制的更新和教育价值、教育品质的提升上乏善可陈。

1、政治与教育、学术的关系的变化。社会现代化是一个日益倚重知识权威的过程。对教育、学术而言,需要从阶级斗争、政治至上、官本位的党治文化,转为建立教育的主体地位和学术本位的管理,以及实现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在制度层面的裹足不前,体制障碍成为影响中国教育和学术发展的严重因素。

2、新的教育方针,从为政治服务转为为经济建设服务,是一个有限的进步,其价值依然是国家功利主义的。但在教育体制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变中,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国家与社会力量的消长都在发生某种变化,教育地方化、多样化的局面开始出现,体制外的教育开始生长。

3、就教育决策而言,政府包揽过多、行政主导的弊病并未解决,国家教育资源配置的方式并未根本改变,教育管理、教育决策中行政化、长官意志主导的倾向严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