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井冈星火心得体会如何写 观看井冈星火心得体会(七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31 04:37:55 页码:7
井冈星火心得体会如何写 观看井冈星火心得体会(七篇)
2022-12-31 04:37:55    小编:ZTFB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井冈星火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欢迎大家来到革命老区井冈山旅游参观,井冈山是中国革命摇篮,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了弘扬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现在已成为我国青少年及党员干部的教育基地,井冈山不但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自然风光也是非常秀美壮观,这就形成了井冈山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是革命摇篮、旅游胜地、疗养佳境.陆定一曾题词“井冈山有两件宝,一是历史红、二是山林好”,朱德题词“天下第一山”。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与江西的宁岗、遂川、永新和湖南酃县四县之交,东起井冈山的拿山,西到酃县的水口,两地相距90公里,北起宁岗的茅坪,南至井冈山的黄坳,两地相距45公里,而四周从拿山起经过龙源口、新城、茅坪、大陇、十都、水口、下村、五斗江等等,再回到拿山,方圆共计550华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五百里,井冈山”,井冈山地势雄伟,齐峰峻岭,古木参天,全市呈西南高,东北低走势,地形复杂,境内平均海拔500米,市中心茨坪海拔1848米,全市面积670平方公里,整个土地资源现状为:“九山半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市。

关于“井冈山”这个名字的由来,据说在清朝末年的时候,有一个姓蓝名子希的人为了避战乱,背井离乡来到了井冈山的主峰——五指峰山下的一块平地安家立寨,房子门前有一条小溪流过,客家人称为江,于是就把这个地方称为“井江山村”在这里所说的“井”并不是指水井的意思,而是指家乡的意思,后来又因为客家人“江”与“岗”谐音,又把这个地方称为井岗山,过了不久又有一位姓黄的人也来到这里,他觉得村子不是建在山头上而是建在山脚下,于是就把井岗山的岗字的山字头去掉,成了冈字,这就是井冈山名字的由来。“井冈山”这个名字在很久以前曾有强盗的意思,辛亥革命到北伐战争期间,有不少散兵游勇,结成小股绿林,白天匿居山中,晚上窜到附近县城官家富户抢劫,声称自己为井冈山,随后又有世居山上的王佐、袁文才集聚武装,常以劫富济贫为名,下山吊羊(也就是打劫绑架)也称他们为井冈山,井冈山的名字就由此传开了。

1920xx年10月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部队上山,联合团结改造袁文才、王佐的部队,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成了革命的摇篮。于是,井冈山才有了自己的新含意。我想大家心中肯定有这样的一个想法“毛泽东真会找地方,把红军带到这里来,谁也不容易打进来”那是因为毛泽东已经调查过了。

首先这里离反动势力强大的大、中城市如长沙、南昌、武汉、广州等地较远,是反动势力薄弱之地。第二井冈山地处湘、赣两省交界处。政治军事上的一举一动可以影响到两省及两省下游。第三这里受过大革命的洗礼,党和群众基础较好。第四井冈山地势险要,

进可攻退可守,便于开展游击等等一些有利的条件,有利于军事割剧。1920xx年9月29日,毛泽东带领部队进入了永新县的三湾村,到了三湾村后,毛泽东对部队进行了思考已久的整编,军史上称“三湾改编”。自从秋收起义以来,毛泽东看到了很多,也想了很多。部队屡战屡败,特别是芦溪一战,秋收起义的总指挥卢德铭牺牲后,一些投机分子纷纷扔下枪,不辞而别,造成枪多人少,军心不振的现象。由于战争频繁,以致伤员增多,一些军队打骂士兵的军阀习气,也在军中时有发生,部队到了非整不可的地步。首先把只剩七、八百人的部队干脆改成团的建制,军旗上的字样改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团”由黄浦军校第一期毕业生陈浩担任团长。第二项改革支部建在连上,党以上设党委,班设党小组,并在连以上派党代表,全军归党统一领导,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毛泽东的《井冈山斗争》中有一句道破天机的话,红军之所以坚难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第三项改革建立士兵委员会,规定了士兵委员会对军队长官的工作可以进行监督,人民军队官与兵的平等正是始于井冈山,井冈山根据地是“官最不像官”的时期。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1920xx年10月3日,毛泽东在宁岗古城主持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也称为古城会议,确定了对袁文才、王佐部队实行“团结改造”的方针,并决定在茅坪建立红军医院和留守处。

各位团友上井冈山旅游,想了解井冈山斗争历史的人,一定要知道袁文才、王佐两支绿林武装部队的情况。袁文才出生于是1898年,宁岗茅坪马源村,客籍人。曾经念过很多书,学业时断时续,后来又上了初中。由于历史原因,宁岗土家人与客家人之间矛盾十分尖锐。袁文才一家深受土家人、地主的压迫和剥削。在1920xx年的时候,宁岗茅坪一带村民被土豪劣绅逼上梁山,组织起了“马刀队”公开以地主劣绅为敌,形成了一股绿林势力。以胡亚春为首领,袁文才很早就与当地土豪谢冠南结下怨仇,势不两立。那是因为谢冠南玷污了袁文才的妻子,袁文才的父亲就把谢冠南告上了法庭,结果袁家败诉。袁文才的父亲因此一病不起,不久就与世长辞。后来又因母亲惨遭豪绅杀害,使袁文才横下一条心,公开投奔“马刀队”。由于袁文才念过书,有文化会计谋,被任为参谋长之职,不久便当上了马刀队“首领”。成为群中之王,因为马刀队人多势大,活动时间长,在宁岗周围影响很大。

王左 :又名王云辉,1898年出生于井冈山下庄村下水坑一个农民家庭,也是客籍人,王佐早年丧父,家境贫困,兄弟姐妹多,王左随母亲改嫁别的村庄,那家人不同意把王佐的名字人祖谱,没办法又回到了井冈山,到了井冈山,为了维持生活,王佐便从小跟着叔叔学裁缝,没有读过书.1920xx年井冈山周围的一些农民不忍土豪残酷压迫剥削,打出了劫富济贫的旗号,成为了当地一支绿林组织.首领,朱孔阳王佐走投无路为贫困生活所逼,投奔了朱孔阳队伍,上山为匪.开始,王在朱孔阳那知识做缝衣服的活,后来朱孔阳发现王左机灵,精明能干,就让他担任侦探,深得朱孔阳的赏识,.后来王左离开了朱孔阳,回到了家里,用平时的积蓄买了一枝九响枪,还打了几枝土枪,邀集了几十人,自己拉起了一支队伍,自立为王,成为山大王.

袁文才和王左都是客籍人,有着共同的社会地位和苦难的家庭,又是同年生,变结为老庾,彼此情同手足志同道合,而毛泽东早就知道井冈山有这么两支绿林武装队伍,正在此时毛泽东在三湾会见了一位当时对他来说至关重要的人物,他就是毛泽东在广州所讲的学生,现在正是袁文才重要幕僚—陈幕平.见到陈幕平,毛泽东非常高兴,因为毛泽东看来解救工农红军目前之困的出入就在此人身上,毛泽东与陈幕平长谈一宿,知道了袁文才的底细,而从谈话中又注意了一个细节,袁文才与王左还是拜把子老庾,袁文才带着部队在井冈山的茅坪,王左在井冈山的大小五井,他们相互衬托,同进同退,毛泽东不竟击掌叫好.毛泽东连夜写了一封长信,托陈幕平面交袁文才,既然同是农民兄弟的武装何必客气,毛泽东在信中向袁文才详细叙述了工农革命军目前的处境,并提出在他的地盘上安置上伤病员,建立留守处的要求.也许是毛泽东信中表示诚恳,也许是对陈幕平的信任,行使一贯谨慎的袁文才很快的派出代表请毛泽东到宁冈大仓相会,到了大仓毛泽东七人五骑,手无寸铁,准时到大仓.见到袁文才派来的的代表,得到了袁文才肯定答复,毛泽东心上的石头落了地,干脆把部队带进了宁冈古城.要说袁文才完全的相信毛泽东是不可能的作为一名在绿林摸爬滚打的人物,在他亲自看见毛泽东之前仍然保持因有的警惕,因此在毛泽东进村以前,袁文才还在祠堂里埋伏了一伙精壮的汉子,这是袁文才的天性,君子坦荡荡毛泽东心里无挂碍的走进袁文才指定的地方,一个叫林风和的农民家里.作为一代伟人,毛泽东在许多方面都有着过人之处,于袁文才一见面,毛泽东就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了一些怀疑和杀机,毛泽东微微一笑,轻描淡写,然而却是郑重地对袁文才说,工农革命军决定送一批枪支给你们.袁文才因为听错了,马上补上一句多少支,毛泽东竖起一个手指说一百支.文才心中的大喜,吩咐部下杀猪宰鸡,盛情款待毛泽东,袁文才觉得又不够,又拿出七百块大洋长给工农红军,并且当毛泽东将古城会议决定的几件事向袁文才提出时,袁文才一概点头.

描写井冈星火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自9月19日参加市委党校县处级干部培训以来,特别是参加了井冈山党性锻炼延伸教育,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充分认识到党性是一个政党的固有本性,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个性,共产党人的党性就其整体是而言是无产阶级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而就个体而言,他不是人一生下来天生具有的,也不是一个人入党后就能完全具备的,而是需要在实践中通过不断地自我修养和锻炼来实现的。加强党性锻炼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的重要保证。党性锻炼过程就是增强党性、提高党性修养水平的过程。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党的先进性要靠党员来体现,只有每一个党员保持了先进性,党才会保持先进性。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组织教育,二是自我修养和锻炼,前面是外因,后面是内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自觉地进行党性修养和锻炼是关键。自建党以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一直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共产党员,然而,也有一些党员面对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经不住大风大浪的考验,思想素质下降,作风不正,严重脱离群众,甚至违法乱纪,成为历史的罪人。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党性不强。因此,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迫切要求广大党员自觉加强党性锻炼,用党性原则规范和要求自己,做一个适合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合格共产党员。

一、坚定理想信念,做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

理想是基石,信念是动力。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每个共产党员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共产党员只有牢固树立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才能真正解决从思想上入党的问题,才对得起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只所以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誓死如归,就是因为他们坚信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也就是因为他们有着共产主义的坚定理想信念和执著追求。然而在当今社会主义建设的和平时期,由于种种原因,在少数党员中,理想信念却发生了动摇,只讲“信钱”不讲“信仰”,只要“实惠”不要“主义”,方向不明有之,拿原则做交易丧失无产阶级立场者有之,更有甚者把党的严明纪律视为党员个性的桎梏;把德才兼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讥讽为“大傻瓜”。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威信,损坏了党的形象。这些问题的出现,不管范围大小、程度轻重,都与党员的党性强弱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加强党性锻炼,首要的问题就是解决信仰问题。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要靠学习和实践来确立,要把学习理论提高到加强党性锻炼的高度来认识,要自觉加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努力掌握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当前,最重要的是学好xx大及xx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右玉精神,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坚定理想信念是每个共产党员的任务。

二、牢记宗旨,做人民的公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xx大报告指出,我们党的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现在一些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越来越淡漠,甚至使“鱼水关系”变成了“油水关系”。严重脱离群众。因此,党要经受住长期执政的考验,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就必须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员加强党性锻炼的根本。具体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是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人。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党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解决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同群众的联系,最根本的是有坚定的群众观点。

二是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权力是一把“双刃剑”,不正确的权力观就不可能代表人民的利益。当前,许多严重的腐败现象都与权力有关,如权劝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影响极坏。党员干部能否正确对待手中权力,是能否经得起执政考验的重要问题,也是党性锻炼和思想改造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要自觉摒弃“有权就有一切”的剥削阶级思想,深深懂得“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歪风,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加强党性锻炼,党员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把人民利益、国家利益和党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成为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否则利益观出了问题,就会滋生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急功近利、利欲膨胀、损公肥私、贪污腐化的现象。在改革发展中,利益关系的调整使部分群众对个人利益、局部利益、眼前利益的感受比较强烈,而对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的感受比较淡薄。对此,党员要起表率作用,自觉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重,服从改革大局,不计个人得失。

三是要有务实的工作作风。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党员领导干部要时时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作风,想群众之所虑,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求,扎扎实实、尽心竭力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三、学习实践,提高综合素质

学习实践是时代赋予我们第一位的任务。党的xx大提出要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读书就会迷失方向,因此学习实践是提高素质、增强党性的重要途径。加强学习实践要处理好以下环节:一要博学。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学习本职工作所必备的专业知识;二要善学。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风,善于在学习立场、观点、方法上下功夫,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善于挤时间和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不要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应酬、赴饭局、打麻将、聊天上,放松和放弃学习,这是人生最可怕的浪费。三要苦学,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能浅尝辄止,贵在持之以恒。四要实学,向实践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学习锻炼。

总之,作为一个党员,作为基层的一个党员干部,通过这一阶段学习,我认为加强党性锻炼,增强党性意识,坚持党性原则,首先要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就要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全党的团结和统一,就要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利益,维护全局的利益,就要在涉及共产党员人的根本政治信仰、世界观、人生观等大是大非问题上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经得起严峻的政治风浪的考验,就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党性锻炼,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的为人民服务,才可以真正的把工作做好,做到位!

描写井冈星火心得体会如何写三

江西井冈山是一个革命圣地,你有没有去过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江西井冈山吧!

各位团友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革命老区井冈山旅游参观,井冈山是中国革命摇篮,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了弘扬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现在已成为我国青少年及党员干部的教育基地,井冈山不但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自然风光也是非常秀美壮观,这就形成了井冈山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是革命摇篮、旅游胜地、疗养佳境.陆定一曾题词“井冈山有两件宝,一是历史红、二是山林好”,朱德题词“天下第一山”。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与江西的宁岗、遂川、永新和湖南酃县四县之交,东起井冈山的拿山,西到酃县的水口,两地相距90公里,北起宁岗的茅坪,南至井冈山的黄坳,两地相距45公里,而四周从拿山起经过龙源口、新城、茅坪、大陇、十都、水口、下村、五斗江等等,再回到拿山,方圆共计550华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五百里,井冈山”,井冈山地势雄伟,齐峰峻岭,古木参天,全市呈西南高,东北低走势,地形复杂,境内平均海拔500米,市中心茨坪海拔1848米,全市面积670平方公里,整个土地资源现状为:“九山半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市。

关于“井冈山”这个名字的由来,据说在清朝末年的时候,有一个姓蓝名子希的人为了避战乱,背井离乡来到了井冈山的主峰——五指峰山下的一块平地安家立寨,房子门前有一条小溪流过,客家人称为江,于是就把这个地方称为“井江山村”在这里所说的“井”并不是指水井的意思,而是指家乡的意思,后来又因为客家人“江”与“岗”谐音,又把这个地方称为井岗山,过了不久又有一位姓黄的人也来到这里,他觉得村子不是建在山头上而是建在山脚下,于是就把井岗山的岗字的山字头去掉,成了冈字,这就是井冈山名字的由来。“井冈山”这个名字在很久以前曾有强盗的意思,辛亥革命到北伐战争期间,有不少散兵游勇,结成小股绿林,白天匿居山中,晚上窜到附近县城官家富户抢劫,声称自己为井冈山,随后又有世居山上的王佐、袁文才集聚武装,常以劫富济贫为名,下山吊羊(也就是打劫绑架)也称他们为井冈山,井冈山的名字就由此传开了。

1920xx年10月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部队上山,联合团结改造袁文才、王佐的部队,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成了革命的摇篮。于是,井冈山才有了自己的新含意。我想大家心中肯定有这样的一个想法“毛泽东真会找地方,把红军带到这里来,谁也不容易打进来”那是因为毛泽东已经调查过了。 首先这里离反动势力强大的大、中城市如长沙、南昌、武汉、广州等地较远,是反动势力薄弱之地。第二井冈山地处湘、赣两省交界处。政治军事上的一举一动可以影响到两省及两省下游。第三这里受过大革命的洗礼,党和群众基础较好。第四井冈山地势险要,

进可攻退可守,便于开展游击等等一些有利的条件,有利于军事割剧。1920xx年9月29日,毛泽东带领部队进入了永新县的三湾村,到了三湾村后,毛泽东对部队进行了思考已久的整编,军史上称“三湾改编”。自从秋收起义以来,毛泽东看到了很多,也想了很多。部队屡战屡败,特别是芦溪一战,秋收起义的总指挥卢德铭牺牲后,一些投机分子纷纷扔下枪,不辞而别,造成枪多人少,军心不振的现象。由于战争频繁,以致伤员增多,一些军队打骂士兵的军阀习气,也在军中时有发生,部队到了非整不可的地步。首先把只剩七、八百人的部队干脆改成团的建制,军旗上的字样改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团”由黄浦军校第一期毕业生陈浩担任团长。第二项改革支部建在连上,党以上设党委,班设党小组,并在连以上派党代表,全军归党统一领导,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毛泽东的《井冈山斗争》中有一句道破天机的话,红军之所以坚难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第三项改革建立士兵委员会,规定了士兵委员会对军队长官的工作可以进行监督,人民军队官与兵的平等正是始于井冈山,井冈山根据地是“官最不像官”的时期。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1920xx年10月3日,毛泽东在宁岗古城主持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也称为古城会议,确定了对袁文才、王佐部队实行“团结改造”的方针,并决定在茅坪建立红军医院和留守处。

各位团友上井冈山旅游,想了解井冈山斗争历史的人,一定要知道袁文才、王佐两支绿林武装部队的情况。袁文才出生于是1898年,宁岗茅坪马源村,客籍人。曾经念过很多书,学业时断时续,后来又上了初中。由于历史原因,宁岗土家人与客家人之间矛盾十分尖锐。袁文才一家深受土家人、地主的压迫和剥削。在1920xx年的时候,宁岗茅坪一带村民被土豪劣绅逼上梁山,组织起了“马刀队”公开以地主劣绅为敌,形成了一股绿林势力。以胡亚春为首领,袁文才很早就与当地土豪谢冠南结下怨仇,势不两立。那是因为谢冠南玷污了袁文才的妻子,袁文才的父亲就把谢冠南告上了法庭,结果袁家败诉。袁文才的父亲因此一病不起,不久就与世长辞。后来又因母亲惨遭豪绅杀害,使袁文才横下一条心,公开投奔“马刀队”。由于袁文才念过书,有文化会计谋,被任为参谋长之职,不久便当上了马刀队“首领”。成为群中之王,因为马刀队人多势大,活动时间长,在宁岗周围影响很大。

王左 :又名王云辉,1898年出生于井冈山下庄村下水坑一个农民家庭,也是客籍人,王佐早年丧父,家境贫困,兄弟姐妹多,王左随母亲改嫁别的村庄,那家人不同意把王佐的名字人祖谱,没办法又回到了井冈山,到了井冈山,为了维持生活,王佐便从小跟着叔叔学裁缝,没有读过书.1920xx年井冈山周围的一些农民不忍土豪残酷压迫剥削,打出了劫富济贫的旗号,成为了当地一支绿林组织.首领,朱孔阳王佐走投无路为贫困生活所逼,投奔了朱孔阳队伍,上山为匪.开始,王在朱孔阳那知识做缝衣服的活,后来朱孔阳发现王左机灵,精明能干,就让他担任侦探,深得朱孔阳的赏识,.后来王左离开了朱孔阳,回到了家里,用平时的积蓄买了一枝九响枪,还打了几枝土枪,邀集了几十人,自己拉起了一支队伍,自立为王,成为山大王.

袁文才和王左都是客籍人,有着共同的社会地位和苦难的家庭,又是同年生,变结为老庾,彼此情同手足志同道合,而毛泽东早就知道井冈山有这么两支绿林武装队伍,正在此时毛泽东在三湾会见了一位当时对他来说至关重要的人物,他就是毛泽东在广州所讲的学生,现在正是袁文才重要幕僚—陈幕平.见到陈幕平,毛泽东非常高兴,因为毛泽东看来解救工农红军目前之困的出入就在此人身上,毛泽东与陈幕平长谈一宿,知道了袁文才的底细,而从谈话中又注意了一个细节,袁文才与王左还是拜把子老庾,袁文才带着部队在井冈山的茅坪,王左在井冈山的大小五井,他们相互衬托,同进同退,毛泽东不竟击掌叫好.毛泽东连夜写了一封长信,托陈幕平面交袁文才,既然同是农民兄弟的武装何必客气,毛泽东在信中向袁文才详细叙述了工农革命军目前的处境,并提出在他的地盘上安置上伤病员,建立留守处的要求.也许是毛泽东信中表示诚恳,也许是对陈幕平的信任,行使一贯谨慎的袁文才很快的派出代表请毛泽东到宁冈大仓相会,到了大仓毛泽东七人五骑,手无寸铁,准时到大仓.见到袁文才派来的的代表,得到了袁文才肯定答复,毛泽东心上的石头落了地,干脆把部队带进了宁冈古城.要说袁文才完全的相信毛泽东是不可能的作为一名在绿林摸爬滚打的人物,在他亲自看见毛泽东之前仍然保持因有的警惕,因此在毛泽东进村以前,袁文才还在祠堂里埋伏了一伙精壮的汉子,这是袁文才的天性,君子坦荡荡毛泽东心里无挂碍的走进袁文才指定的地方,一个叫林风和的农民家里.作为一代伟人,毛泽东在许多方面都有着过人之处,于袁文才一见面,毛泽东就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了一些怀疑和杀机,毛泽东微微一笑,轻描淡写,然而却是郑重地对袁文才说,工农革命军决定送一批枪支给你们.袁文才因为听错了,马上补上一句多少支,毛泽东竖起一个手指说一百支.文才心中的大喜,吩咐部下杀猪宰鸡,盛情款待毛泽东,袁文才觉得又不够,又拿出七百块大洋长给工农红军,并且当毛泽东将古城会议决定的几件事向袁文才提出时,袁文才一概点头.

三天后,袁文才又在宁冈垄市见到了毛泽东送给他的枪,而且还是一百零四支,并且每支枪配备了三发子弹.

1920xx年10月7日,毛泽东带着部队到茅坪设立了留守处和后方医院.在上井冈山的途中,毛泽东亲眼目睹了部队无纪律的情形,秋天正是山里红薯成熟的季节,行军路上,战士们又饥又渴,看见路边的红薯,毫不犹豫,连苗拔起,擦去泥土,便塞在嘴里,毛泽东当时没有说什么,可是他记在了心里,一直到他和王佐见面时1920xx年10月24日早晨,毛泽东首次向部队宣布了三项纪律.当时革命军可算是一支疲惫之师,整整两个月,部队没有吃上一顿饱饭,没睡一个好觉,现在听说井冈山可以歇一歇脚,大家都很高兴,毛泽东抓住大家这个心理说:我们要上山了,要在那里建立根据地,大家要和山上的群众搞好关系,要和王佐的部队搞好关系做好群众之作,没有群众的支持,根据地也建立不起来的,从此以后大家的一切行动要听从指挥,打土豪筹款子要归公,不拿农民的一个红薯.毛泽东上了井冈山为了帮助和加快对袁文才和王佐和部队进行军事训练和思想整顿,毛泽东派出了游雪臣.陈伯钧等干部到步云山改造袁文才的部队,同时又派出何长工到大井改造王佐的部队,1920xx年1月,王佐请求何长工帮助他杀掉自己的死对头尹道一,何长工摔一个连的兵力配合王佐顺利进行歼灭了尹道一,从而使王佐进一步信任了工农革命军.袁文才和王佐的部队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改造,从思想和军事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1920xx年2月中旬,袁,王部队正式收编为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由袁文才任团长,王佐任副团长,何长工任党代表。

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也得到了王佐和袁文才以及当地百姓的大力帮助,1920xx年10月到1920xx年2月,工农革命军在边界艰苦奋斗5个月,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前委的领导下,保存和发展了工农革命军,恢复和重建了边界党组织,建立了茶陵、遂川、宁冈三县红色政权,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

各位团友,大家是不是想朱毛会师是在什么时候呢?1920xx年8月1日,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后来朱德领着八一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在1920xx年4月28日,朱德、毛泽东两支队伍在宁冈龙市胜利会师。根据湘南特委的意见,成立了工农革命第四军,在宁冈龙江书院召开了红四军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红四军委,毛泽东任书记。5月4日,在宁冈龙市河滩上召开了庆祝朱毛两军会师大会,宣布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成立,后该为中国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陈毅任士兵委员会主任。红四军下辖三个师九个团,约1万人。

1920xx年10月到1920xx年10月井冈山斗争进入了全盛时期,国民党曾三次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会剿。

第三次反会剿失利后,湘赣边界特委及各县党组织部遭到破坏。1920xx年4月8日,前委在于都召开了会议,决定红五军重返井冈山收复失地,重建边界政权。4月底,彭德怀、滕代远回到井冈山,再茨坪召开了群众大会,彭德怀受前委委托慰问了井冈军民,并发每人一块银元。红五军回井冈山后,帮助群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在边界继续发展革命斗争,7月中旬,红五军攻打安福县城,由于情报有误,陷入敌人有准备的包围中,未能功下安福城,我军损失重大,使参谋长刘之至和纵队长贺国中不幸牺牲,12月底。红五军回到边界,当时由于特委内部存在着严重的地方主义和无产阶级思想,造成了领导成员内部意见分歧,加上土、客籍严重矛盾,红五军偏听偏信,执行特委的错误决定,1930年2月下旬的一个凌晨,边界特委书记朱昌凯带领几个彪形大汉,手持机枪,闯入永新县城尹家巷袁文才的住处,开枪把袁文才打死在床上,王左听到枪声后慌忙出逃,往井冈山逃跑时跌倒淹丝在禾水河里,袁文才、王左被错杀,酿成了湘赣边界的一起悲剧事件。使边界工作遭受到不应该的重大损失,井冈山斗争告一段落,整个时间为两年零四个月。

好了各位团友,井冈山大概的的介绍到此为止,现在我们去参光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我在把井冈山给大家作个详细的介绍。

描写井冈星火心得体会如何写四

一周的井冈山红色学习之行,收获颇丰,感触颇多。首先要衷心感谢市交通委领导给予我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这次学习让我收获了精神上的宝贵财富,工作上的宝贵经验,人生上的宝贵启示,

在学习中增进了友谊,提高了认识。

一、井冈山之行感悟

那些血雨腥风的岁月已然成为过去,然而井冈山精神却已成为了永恒,已镌刻在我们心中。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肩负推进改革、加快发展、任为创造中国新的崛起新的辉煌的一代人来说更是具有现实意思。在当今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年代,人们普遍信仰缺失,而我们也必须要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从圣地井冈汲取更多的精神动力,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明晰价值取向,全面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坚持学习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不计私利,敢为人先。

(二)艰苦奋斗,从井冈山到北京

从井冈山到北京我们坐火车不到15个小时,而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却走了整整走了20xx年。选择正确的革命道路历尽千艰万苦,当时我党的革命路线不是右倾就是“左”倾,毛泽东同志从战略的眼光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的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在他的思想指导下,革命者是用无数的鲜血和战火在井冈山创建了革命根据地。

在井冈山,毛泽东带领红军战士把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燃成了“燎原”之势,不断发展壮大,从井冈山走到瑞金,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到了延安,之后到了西柏坡,最后走向北京,解放全中国。所以我们要倍加珍惜革命先烈们打下的胜利果实,即使有什么困难和挫折,和革命先烈比起来,真的算不了什么。

当前建设新区的任务十分繁重,更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励精图治,勇于奉献。我们党靠艰苦奋斗起家,我们的事业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我们的美好生活也要靠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去实现。对于我们新区干部来说,提倡艰苦奋斗,就是提倡心无旁骛、甘于寂寞,就是提倡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提倡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提倡持之以恒的辛勤耕耘和默默奉献,就是要立足于建设国家发展大局,付出长期艰苦的、创造性的劳动,为创建设美好和谐的社会做出不懈的努力。

“逝去的是硝烟,不灭的是精神。”井冈山的学习和亲身体会,使我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我将把此次井冈山学习作为自己终身的宝贵财富,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更加努力工作,以实际行动告慰长眠在祖国青山绿水间的烈士英魂。

(一)革命道路之艰辛,开创根据地之不易

听取黄仲芳教授讲解井冈山斗争和井冈山精神,我们了解了此行的目的性和纪律性,更进一步了解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准备开始用心的体验、去感悟。短暂的7天时间,学习生活却异常丰富充实。我们认真聆听、用心记录有关井冈山斗争及井冈山精神的专题教学;我们循着革命先烈的足迹,接受体验式教育;我们参观黄洋界哨口、主席故居、瞻仰革命历史纪念碑等,接受现场教育。回顾革命斗争的历史,使我们大家的心灵接受洗礼,情感受到震憾,党性得到锻炼。

我们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的陵园门庭进行了入党宣誓仪式,随后又参观了纪念堂、碑林、纪念碑、雕塑园。革命烈士陵园是为了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丰功伟绩,弘扬井冈山精神而兴建的。我知道在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与生命铺垫而成的,怀着崇拜和敬仰的目光观看了革命前辈留下的丰厚的精神财富。

不管是纪念堂里悬挂着一系列先辈的照片中,还是在碑林里先辈们留下对前人的歌颂和对井冈山精神在中国发展历史地位的肯定,都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革命过程的轰轰烈烈。仰望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和雕塑园,深深体会到那些为中国革命事业奋斗的先辈们为理想抛头颅,洒热血的慷慨,他们的人格品德也彷如眼前的井冈山一样魁梧和让人敬佩。

(二)触摸历史,实地体验

当我们重走当年朱毛挑粮小道时,虽然只走了一小段路,还是让我们大汗淋漓,不由唏嘘当年创业艰难,感叹现在时光美好。6.2里,不仅仅是对我们体力和耐力的检验,更引发我们对如何走好今天的道路深思,穿行林间,当年毛委员、朱老总还有挑粮战士们的身影仿佛依然在这里跃动,那一个个奔走的身影,是对新中国诞生坚定不移的盼望和实践,是红军的信仰、精神指引我们前进的道路。重走挑粮小道,不由感慨意志坚定之重要,在物质条件大为改善的今天,这种品质更显得弥足珍贵。

二、主要收获和启示

(一)亲历井冈,坚定信念

当我们第一次实实在在踩在了井冈山的红色大地上,感受来自这片圣地的魅力;当我们第一次站在了一个个庄严肃穆的历史遗址前,切身感受这一段段荡气回肠的故事,我们的心也一次又一次被猛然撞击、颤栗、折服,我们的情也一次一次被感染、共鸣、振奋。因为在我们的心里,井冈山早已不仅仅是一座山,它更成为了一种符号、一种象征、一种震撼、一种吸引、更是一种信仰。没有哪一座山能与中国革命息息相关,成为革命的摇篮,所以说井冈山是“天下第一山”名不虚传。

85年过去了,风雨洗尽了这片泥土上的斑斑血迹,但更给我们后人留下一段难以忘怀的历史,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历史重感。恍惚中,我仿佛看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感受了血雨腥风的残酷。也许只有亲历井冈山,才会使我们更加透彻理解“革命”、“信仰”、“无畏”等词的真正含义;也许只有静心聆听井冈山的故事,才会给予我们跨越历史长河带来更多的思想震撼。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当年这些革命先烈经历了那些艰苦卓绝的岁月,仍然矢志不渝、坚守信念?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激励着当年这些革命先烈经历了惨烈悲壮的战争,仍然孜孜不倦地探寻中国解放之路?这就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所凝炼、所铸造的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

描写井冈星火心得体会如何写五

4月中旬,在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下,我们中青班全体学员赴井冈山红色革命根据地进行了的现场教学。这次井冈山之行,我们见证了革命先辈的光辉业绩,受到了一次非常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党性教育,仿佛经历了一次战火的洗礼,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在思想上得到了净化,理论上得到了提高,精神上得到了鼓舞,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党性修养,受益匪浅、收获很大。

一、学习井冈山精神,提高理论修养

这次有机会到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培训,通过专题讲座、现场讲解、亲身体验等形式,我对井冈山精神有了新的感悟,对井冈山精神内涵和实质有了新的认识。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开创了第一个农村根据地,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胜利。在这里,无数革命先辈为革命胜利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奋战,粉碎了敌人一次又一次围剿,壮大了革命队伍,为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开展“打土豪、分田地”革命斗争,农民分到自己的田地,得到了自己的利益,老百姓才会跟着共产党走,跟着红军走,既争取了群众,又瓦解了敌人,一举多得,使得更多的老百姓拥护共产党,在那个时候,这就是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这是共产党和红军夺取胜利的一大法宝。“三湾改编”创造性地确立了“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政治建军的基础,这是革命胜利的可靠保证。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井冈山精神产生于开创井冈山革命道路的伟大实践,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和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思想和高尚情操,对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夺取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今天,我们学习井冈山精神,核心就是继承与发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作风,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宗旨观念。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是成就一切事业的根本保证,是战胜困难经受考验的精神支柱。坚持群众路线,相信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自觉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根本。学习井冈山精神,就是要保持艰苦朴素、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作风,永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一是进一步增强理论修养,强化理想信念。

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不动摇,模范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不断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增强政治敏锐性,保证自己在重大问题上旗帜鲜明,在关键时刻和重大事件中经得起考验;面对复杂敏感问题具备高度的警觉性,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二是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强化思想观念。

要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上锻炼提高自己,牢固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坚决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立身、处世、从政,时时处处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置上,努力在本职工作上多做贡献。三是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服务观念。

要把服务人民群众作为自己的天职,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第一目标”,把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并创造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平的业绩,作为工作的“第一追求”。牢固树立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的观念,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四是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强化群众观念。要始终牢记党的根本宗旨,从思想和感情深处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主人,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领导艺术的提高,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沃土中,不断从人民群众中吸取营养和力量。

在单位要广泛开展谈心活动,做好思想工作,关心干部的学习、生活和成长,使大家生活在一个温暖、和谐、向上的集体之中。五是进一步增强廉政意识,强化纪律观念。要注重修身养德、陶冶情操,讲操守、重品行。不仅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小事小节上也要把握自己的行为。要做到“慎独”,不管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私人空间,不管是有人监督还是无人监督,都要做到“独善其身”。要经常做到自警自省,自省思想是否有偏差、工作是否有疏漏、服务是否有欠缺、作风是否有不足等。通过自省及时发现不足和缺点,以便不断地调整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二、对照井冈山精神,查找自身差距

按照这次培训班的要求,对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准则》的规定、对照xx大以来中央关于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要求和井冈山精神,我认真查找了自己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组织纪律和廉洁从政等方面的差距和问题,分析了原因,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是在理想信念,政治立场方面,本人牢固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是坚定的,但对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还需要不断地加深学习,在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上有待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上存在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抵制不够,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二是在宗旨意识方面,本人牢固树立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和群众观点,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能够做到从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出发,始终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但在关注民生,体察民情,想群众所想,帮群众所需,急群众所急,深入实际,超前服务、及时服务、细致服务做的还不够,满足于完成任务,不出问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是在纪律作风、廉洁从政方面,本人能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始终保证政令畅通;能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纪律,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能严格遵守党的经济工作纪律,认真执行党的经济工作方针政策;能严格遵守廉政准则的各项要求,做到清正廉洁。但用高标准、严要求来衡量还是有差距的,面对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深感不安,或多或少产生了一些疑问、困惑和迷茫,需要增强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判断,进一步增强防微杜渐的意识。

描写井冈星火心得体会如何写六

各位团友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革命老区井冈山旅游参观,井冈山是中国革命摇篮,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了弘扬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现在已成为我国青少年及党员干部的教育基地,井冈山不但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自然风光也是非常秀美壮观,这就形成了井冈山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是革命摇篮、旅游胜地、疗养佳境.陆定一曾题词“井冈山有两件宝,一是历史红、二是山林好”,朱德题词“天下第一山”。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与江西的宁岗、遂川、永新和湖南酃县四县之交,东起井冈山的拿山,西到酃县的水口,两地相距90公里,北起宁岗的茅坪,南至井冈山的黄坳,两地相距45公里,而四周从拿山起经过龙源口、新城、茅坪、大陇、十都、水口、下村、五斗江等等,再回到拿山,方圆共计550华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五百里,井冈山”,井冈山地势雄伟,齐峰峻岭,古木参天,全市呈西南高,东北低走势,地形复杂,境内平均海拔500米,市中心茨坪海拔1848米,全市面积670平方公里,整个土地资源现状为:“九山半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市。

关于“井冈山”这个名字的由来,据说在清朝末年的时候,有一个姓蓝名子希的人为了避战乱,背井离乡来到了井冈山的主峰——五指峰山下的一块平地安家立寨,房子门前有一条小溪流过,客家人称为江,于是就把这个地方称为“井江山村”在这里所说的“井”并不是指水井的意思,而是指家乡的意思,后来又因为客家人“江”与“岗”谐音,又把这个地方称为井岗山,过了不久又有一位姓黄的人也来到这里,他觉得村子不是建在山头上而是建在山脚下,于是就把井岗山的岗字的山字头去掉,成了冈字,这就是井冈山名字的由来。“井冈山”这个名字在很久以前曾有强盗的意思,辛亥革命到北伐战争期间,有不少散兵游勇,结成小股绿林,白天匿居山中,晚上窜到附近县城官家富户抢劫,声称自己为井冈山,随后又有世居山上的王佐、袁文才集聚武装,常以劫富济贫为名,下山吊羊(也就是打劫绑架)也称他们为井冈山,井冈山的名字就由此传开了。

1920xx年10月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部队上山,联合团结改造袁文才、王佐的部队,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成了革命的摇篮。于是,井冈山才有了自己的新含意。我想大家心中肯定有这样的一个想法“毛泽东真会找地方,把红军带到这里来,谁也不容易打进来”那是因为毛泽东已经调查过了。

首先这里离反动势力强大的大、中城市如长沙、南昌、武汉、广州等地较远,是反动势力薄弱之地。第二井冈山地处湘、赣两省交界处。政治军事上的一举一动可以影响到两省及两省下游。第三这里受过大革命的洗礼,党和群众基础较好。第四井冈山地势险要,

进可攻退可守,便于开展游击等等一些有利的条件,有利于军事割剧。1920xx年9月29日,毛泽东带领部队进入了永新县的三湾村,到了三湾村后,毛泽东对部队进行了思考已久的整编,军史上称“三湾改编”。自从秋收起义以来,毛泽东看到了很多,也想了很多。部队屡战屡败,特别是芦溪一战,秋收起义的总指挥卢德铭牺牲后,一些投机分子纷纷扔下枪,不辞而别,造成枪多人少,军心不振的现象。由于战争频繁,以致伤员增多,一些军队打骂士兵的军阀习气,也在军中时有发生,部队到了非整不可的地步。首先把只剩七、八百人的部队干脆改成团的建制,军旗上的字样改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团”由黄浦军校第一期毕业生陈浩担任团长。第二项改革支部建在连上,党以上设党委,班设党小组,并在连以上派党代表,全军归党统一领导,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毛泽东的《井冈山斗争》中有一句道破天机的话,红军之所以坚难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第三项改革建立士兵委员会,规定了士兵委员会对军队长官的工作可以进行监督,人民军队官与兵的平等正是始于井冈山,井冈山根据地是“官最不像官”的时期。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1920xx年10月3日,毛泽东在宁岗古城主持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也称为古城会议,确定了对袁文才、王佐部队实行“团结改造”的方针,并决定在茅坪建立红军医院和留守处。

各位团友上井冈山旅游,想了解井冈山斗争历史的人,一定要知道袁文才、王佐两支绿林武装部队的情况。袁文才出生于是1898年,宁岗茅坪马源村,客籍人。曾经念过很多书,学业时断时续,后来又上了初中。由于历史原因,宁岗土家人与客家人之间矛盾十分尖锐。袁文才一家深受土家人、地主的压迫和剥削。在1920xx年的时候,宁岗茅坪一带村民被土豪劣绅逼上梁山,组织起了“马刀队”公开以地主劣绅为敌,形成了一股绿林势力。以胡亚春为首领,袁文才很早就与当地土豪谢冠南结下怨仇,势不两立。那是因为谢冠南玷污了袁文才的妻子,袁文才的父亲就把谢冠南告上了法庭,结果袁家败诉。袁文才的父亲因此一病不起,不久就与世长辞。后来又因母亲惨遭豪绅杀害,使袁文才横下一条心,公开投奔“马刀队”。由于袁文才念过书,有文化会计谋,被任为参谋长之职,不久便当上了马刀队“首领”。成为群中之王,因为马刀队人多势大,活动时间长,在宁岗周围影响很大。

王左 :又名王云辉,1898年出生于井冈山下庄村下水坑一个农民家庭,也是客籍人,王佐早年丧父,家境贫困,兄弟姐妹多,王左随母亲改嫁别的村庄,那家人不同意把王佐的名字人祖谱,没办法又回到了井冈山,到了井冈山,为了维持生活,王佐便从小跟着叔叔学裁缝,没有读过书.1920xx年井冈山周围的一些农民不忍土豪残酷压迫剥削,打出了劫富济贫的旗号,成为了当地一支绿林组织.首领,朱孔阳王佐走投无路为贫困生活所逼,投奔了朱孔阳队伍,上山为匪.开始,王在朱孔阳那知识做缝衣服的活,后来朱孔阳发现王左机灵,精明能干,就让他担任侦探,深得朱孔阳的赏识,.后来王左离开了朱孔阳,回到了家里,用平时的积蓄买了一枝九响枪,还打了几枝土枪,邀集了几十人,自己拉起了一支队伍,自立为王,成为山大王.

袁文才和王左都是客籍人,有着共同的社会地位和苦难的家庭,又是同年生,变结为老庾,彼此情同手足志同道合,而毛泽东早就知道井冈山有这么两支绿林武装队伍,正在此时毛泽东在三湾会见了一位当时对他来说至关重要的人物,他就是毛泽东在广州所讲的学生,现在正是袁文才重要幕僚—陈幕平.见到陈幕平,毛泽东非常高兴,因为毛泽东看来解救工农红军目前之困的出入就在此人身上,毛泽东与陈幕平长谈一宿,知道了袁文才的底细,而从谈话中又注意了一个细节,袁文才与王左还是拜把子老庾,袁文才带着部队在井冈山的茅坪,王左在井冈山的大小五井,他们相互衬托,同进同退,毛泽东不竟击掌叫好.毛泽东连夜写了一封长信,托陈幕平面交袁文才,既然同是农民兄弟的武装何必客气,毛泽东在信中向袁文才详细叙述了工农革命军目前的处境,并提出在他的地盘上安置上伤病员,建立留守处的要求.也许是毛泽东信中表示诚恳,也许是对陈幕平的信任,行使一贯谨慎的袁文才很快的派出代表请毛泽东到宁冈大仓相会,到了大仓毛泽东七人五骑,手无寸铁,准时到大仓.见到袁文才派来的的代表,得到了袁文才肯定答复,毛泽东心上的石头落了地,干脆把部队带进了宁冈古城.要说袁文才完全的相信毛泽东是不可能的作为一名在绿林摸爬滚打的人物,在他亲自看见毛泽东之前仍然保持因有的警惕,因此在毛泽东进村以前,袁文才还在祠堂里埋伏了一伙精壮的汉子,这是袁文才的天性,君子坦荡荡毛泽东心里无挂碍的走进袁文才指定的地方,一个叫林风和的农民家里.作为一代伟人,毛泽东在许多方面都有着过人之处,于袁文才一见面,毛泽东就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了一些怀疑和杀机,毛泽东微微一笑,轻描淡写,然而却是郑重地对袁文才说,工农革命军决定送一批枪支给你们.袁文才因为听错了,马上补上一句多少支,毛泽东竖起一个手指说一百支.文才心中的大喜,吩咐部下杀猪宰鸡,盛情款待毛泽东,袁文才觉得又不够,又拿出七百块大洋长给工农红军,并且当毛泽东将古城会议决定的几件事向袁文才提出时,袁文才一概点头.

描写井冈星火心得体会如何写七

经过将近两天的学习和参观,我深深体会到,这次井冈山之行,不愧是一次心灵之旅,精神之旅。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尤其是通过认真阅读《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及《儿童爬天梯上学全村出山靠步行》这则新闻,使我对井冈山精神和群众路线有了进一步了解,让我切实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满腔热忱,进一步认识到了密切党与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如何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有了一些新的体会。

一、井冈山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我是五十年代末出生的,记得在上中学的时候就通过教科书对井冈山的革命历史和井冈山精神有所了解,通过这两天的学习,我对井冈山精神有了更深刻的感性认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血与火虽然已成为历史,但井冈山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弘扬。当前,在我国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井冈山精神不仅不能丢,还要大力弘扬,使之成为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力量。

传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可以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井冈山精神凝聚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初始经验,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为民,密切党群关系,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井冈山精神蕴含着丰富的党建经验,为当前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历史借鉴。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党的也明确指出: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井冈山精神的时代价值就更加凸显出来。新时期、新阶段,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县委书记,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精神,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努力履行好职责,坚决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二、井冈山精神与“八项规定”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中铸就了“坚定信心、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团结了群众,壮大了队伍,赢得了胜利。现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头践行的“八项规定”和习“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指示精神,是新时期对井冈山精神的传承和发扬。通过认真学习“八项规定”的内容,对照井冈山精神的具体内涵,我个人认为,两者在本质上具有许多共同之处。第一,二者都是实现党的理想的强大精神动力。无论是革命斗争时期,还是今天我们追求“中国梦”,建设“美丽中国”,都需要大力弘扬“坚定信心、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第二,二者都是发挥“实事求是”思想的具体体现。中央在“八项规定”里明确要求,要改进调查研究,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这是提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三是,二者都将“群众路线”作为思想基石。在井冈山艰苦创业的过程中,红军始终关心群众,相信和依靠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取得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现在,中央“八项规定”也要求我们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可见,井冈山精神与“八项规定”一脉相承,都是我们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井冈山精神必将与中央“八项规定”一起,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三、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无论在井冈山斗争时期,还是在延安革命时期,做好群众工作一直是党的主要任务。今年,中央又决定在下半年,用一年的时间在全党上下开展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看看病”为主题的活动,这是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又一大决策部署。我想,在当前形势下,要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要在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做到相信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古人云:“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以覆舟。”唐朝贞观之治时期,宰相寇准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之后得出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结论,唐太宗李世民常用此话告诫众人。毛泽东同志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也指出:“因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他还说:“(广大群众)把革命当作他们的生命,把革命当作他们无上光荣的旗帜。国民党要来进攻红色区域,广大群众就要用生命同国民党决斗。”在xx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也告诫全党:“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这里,不论是古人还是毛泽东和同志,都明确指出了人民群众的重要历史低位,强调了相信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的重要作用。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我们党始终相信和依靠群众。在井冈山革命斗争中,毛泽东、朱德等党和红军领导人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带领井冈山军民克服种种困难艰险,打破重重包围封锁,同广大人民群众结下了鱼水深情。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才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而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扩大。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历史证明,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是我们党无往不胜的根本。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真理尽人皆知。如果我们脱离了群众,丢掉了密切联系群众这个法宝,就会失去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只有更好地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我们的工作,党和人民的事业,才会无往而不胜。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实践还会继续证明这一点。因此,作为一名县委书记,我们必须在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善于和群众交朋友,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多向群众学习,多向实践学习,拜群众为师,在实践的讲坛里增长才干,提高素质;在工作中,要相信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领导和带领广大群众,为全(县)市的总体目标和中心工作努力奋斗,不断实现县域经济新发展。

二是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要牢牢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做到关心群众、帮助群众。

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首先,人民群众是构成人类社会的主体,是社会的大多数,人民群众是构成人类历史活动的主要担当者和体现者,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体现者。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它们的实践经验是精神财富的源泉。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其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就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内容;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牢牢把握井冈山精神的基石,依靠群众,为民发展。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智慧的增长和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紧密团结群众,充分解决好“如何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和为民发展”的问题,在最大程度上,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在群众工作的实践中,我们经过多年的探索,逐渐形成了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稳定工作的大格局,探索出了享誉全国的“经验”。为进一步做好我们的基层工作,今年我们又在全市大力弘扬想千方百计、吃千辛万苦、走千山万水、说千言万语的“四千精神”,号召领导干部带头践行半天在机关办公、处理日常事务,半天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解决问题的“半天工作法”,在全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次学习结束之后,我还要把这次学习的心得同自身的工作进行再结合,将井冈山精神用在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上,用在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工作实践中。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正是我们党对中国革命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才有了大革命失败后期“工农武装割据”的燎原之势,才有了在艰难困苦环境中战胜一切困难的超凡勇气,才有了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英勇杀敌的顽强斗志和在敌人屠刀下慷慨就义、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正是因为我们党坚定的信念和艰苦的奋斗,才能经受住了血雨腥风的洗礼和考验,最终战胜敌人,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之所以巍然屹立于世界之林,靠的也是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艰苦奋斗。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如今,我们的工作、生活条件已经是今非昔比,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依然是我们克服困难、战胜逆境,永远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法宝。新时期新阶段,我们要深刻领会精神,高举旗帜,坚定信念,科学发展,艰苦奋斗。要澄清头脑中的模糊认识,深刻认识到只有理想信念上清醒和坚定,才能保持政治方向上的清醒和坚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