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学习抗疫人物心得体会和感想(优秀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16:52:29 页码:14
学习抗疫人物心得体会和感想(优秀9篇)
2023-11-19 16:52:29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一个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得出的经验和领悟,它能够帮助我们总结过去的经历,反思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下来,这样可以更好地总结自己的经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总结心得体会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写作形式,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所学的知识,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在写心得体会时,要重点突出自己的收获和感悟,避免平铺直叙。通过阅读这些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从中获取灵感和启示,提升自身的人生智慧和认知能力。

学习抗疫人物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一

说起朱彦夫同志,那是山东人民的骄傲。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深受感动。

朱彦夫小时候亲身经历过日本人扫荡,父亲被杀,自己被打成重伤,又随着母亲和姐姐一起出门讨饭——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中挣扎着求生存。直到他知道了红军,要加入红军,可是红军说他太小,朱彦夫就凭着一股子毅力,天天跟在红军部队后面走,终于感动了队伍的领导,破格收他做了一名红军。

朱彦夫感动大家的,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个革命老兵,更重要的是他身残志坚。他在回忆录中说自己出去演讲,每次都是还没开口下面的人已为他一身伤所震惊。

朱彦夫的事迹告诉我一个简单又深刻的道理,人活着,的确是需要那么一种精神的。且不说这种精神是什么,不过正是这种精神,让朱彦夫得以在最恶劣的战争中活下来,让他在最艰苦的时候挺过来,让他可以在病痛的折磨中重新站起来。

所谓“不争馒头争口气”,朱彦夫的精神是催人上进,给人鼓舞的。现在有不少年轻人抱怨自己的工作累,苦,忙——觉得自己付出的和得到的不对等,却从来不曾想过现在的累,苦,忙其实都是自己人生道路上的财富和积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比比朱彦夫,再看看自己,生长在蜜罐里,和平的时代中,身边是日新月异发展的高科技,商店里买是琳琅满目的新奇商品,手机,电脑,平板,游戏机??要找寻苦的感觉,大约只有像词写得那般“强说苦”。又哪里真“识得苦滋味”呢。

过它流向大海,那才是真正的人生。

 

学习抗疫人物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二

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行各业都需要以“工匠精神”来寻求发展与突破,党员干部作为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更当深入践行,将“工匠精神”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

新的时代赋予我们新的使命,党员干部只有把“工匠精神”融入干事创业、责任担当、信念追求各个方面,才能将自己磨炼成一名优秀的党员干部。在学习工作中要做到一丝不苟,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方式方法,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要坚决摒弃“过得去就好”“差不多就行”的心态和“不拘小节”的思维陋习,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把高标准、严要求的态度体现到工作的方方面面。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论是技艺精湛的“木工匠鼻祖”鲁班,还是试验万种药方提炼_的屠呦呦,都用实践证明:只有实干才是的出路。所以,党员干部要将“工匠精神”的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小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大到在国家发展当中,都要处处体现出“工匠精神”。同时,还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四个自信”,把岗位作为干事创业的大舞台,传承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做干一行、爱一行,为发展打开新局面、为百姓带来实惠。

党员干部要坚持理想信念,不搞形式主义,始终发扬“工匠精神”,保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一颗钉子钉到底的精神,真正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学习抗疫人物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三

学习工匠精神,弘扬劳模精神,争做时代楷模。每个人不一定都成为劳模,但人人都能学习和践行劳模精神。劳模精神没有“光环”的预期,更多的是职业的喜爱,发现的喜悦,劳动的乐趣,结果却实至名归。我们不妨带着“问题”、“感情”、“镜子”去学,或许,我们更容易学到劳模精神的实质。

勤问好学,带着“问题”去学。我们学习劳模,就是要带着问题去学,学习劳模-如何在本职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劳模都是在我们身边的楷模,我们就是要学习劳模在处理问题时,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带着自己的思考,带着自己的问题去学,有学习才有进步,有问题才有进步。

取长补短,带着“镜子”去学。劳模就是我们身边的一面镜子,值得大家经常照一照,这样就能找到差距、发现不足,激发见贤思齐的内在动力。常照照“劳模”这面镜子,就是要认真地分析自己存在差距的原因,做到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下工夫逐步规范自己的行为,奋起直追,不断向劳模靠拢看齐;常照照“劳模”这面镜子,就是要持之以恒向劳模学习,做到常态化,不断克服“小胜即满”的肤浅认识,避免三分钟热度;常照照“劳模”这面镜子,就是要选择正确的方式方法,不偏离角度对照,做到务实、求真;常照照“劳模”这面镜子,不断给自己加油、鼓劲,方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尊师重教,带着“感情”去学。劳模的闪光点就在于他们把工作当事业,把付出当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学习劳模精神,首先就要尊敬、尊重劳模,带着一种深厚的感情去学,带着真诚地心去学习,学习劳模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要想学到真本领,腿就要跑勤一点,或许一些不起眼的事情,就在潜移默化中教会我们如何处理问题,如何将事情做得更好。

学习一种精神就是树立起一面旗帜,标示出一种导向。学习劳模精神就是在宣告,这种自强不息、持之以恒的精神正是企业发展新需要、新呼唤的精神,这种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精神不仅过去需要,现在需要,将来更需要。

学习抗疫人物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四

在疫情期间,我和家人一起经历了很多,也认识了很多抗疫英雄。这些英雄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更加珍惜生命,学习坚韧和勇敢。

首先介绍的是我的国语老师,她是一位在医院工作的护士。在疫情期间,她毅然决然地参加了武汉支援。每当听到她讲述她在医院的经历时,我感到非常的心痛和难过。即使在危险的环境中,她也发挥了出色的职业精神和细致的服务态度。她不仅救治患者,还鼓舞着患者的信心,让他们更加坚定地面对病魔。她的故事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更加珍惜生命,努力学习,成为一个更加有价值的人。

除此之外,我还了解到一位外科医生的故事。这位医生同样参加了支援武汉的行动。他在医疗队中承担了很多的任务,累了一天依然坚持了为患者服务。“没有人可以承受不了这种痛苦”,这是他对自己的一句要求。他坚信自己的职业是改变世界的工具,他不惧困难,坚定地走在了抗击疫情的前沿。我被他这种勇敢无畏的精神所感动,我也记下了这句话,时刻提醒自己,让自己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在这次疫情期间,我认识了一位来自上海的医学生。她在天平山医院实习,在抗击疫情时她积极投入,并于疫情过后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亲身体验。她到基层医院实习时,遇到了很多令人困惑的事情,但是她没有放弃,大胆提出自己的建议,帮助基层医院更好地预防病毒传播。她是一名优秀的医学生,是一位勤奋的实习者,更是一名优秀的志愿者。她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认识到了志愿服务的力量。

通过这次疫情,我认识到了很多抗疫英雄,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关于人生的道理。坚持就是胜利,救死扶伤的意义是多么的伟大,坚定信仰、珍爱生命、传承文化,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我希望自己能够像他们一样,坚韧勇敢,做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人。

学习抗疫人物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五

最近的疫情给全世界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人们普遍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和挑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许多优秀的抗疫英雄冲锋在前,挺身而出,默默地守护着我们的健康和安全。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信念,成为了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这次疫情中,我们学到了抗击疫情的重要性。不管是医生还是护士,每个人都在发挥自己的作用,他们舍小家,保大家,即使是在风险最高的地方,他们也没有颓废过,每天都在为病人的健康而奋斗。我们也应该学习他们那种兢兢业业的态度和十分投入的行动,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自己的安全,同时也能保障社会的整体健康。

我们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全面的过程,不仅仅是抗疫英雄的自我保护,还包括了对病人的关心和爱护。我们要学会倾听,学会关注,学会做出积极的回应。要知道,疫情时期最容易让人感到孤独和无助,如果我们能够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那么疫情就会迎刃而解。

此外,我们还应该学会理性思考,从各个方面思考问题,不要轻易相信过多的谣言。我们要通过有效途径获取病情信息,主动去查找真实的数据,以便更好地对待疫情。同时,我们也要积极配合政府的各项措施,做好自己的个人防护,以便共同抵抗病毒的侵袭。

在这次疫情中,我们学到了很多,更多的是人性的美好,是相互帮助的精神,我们一定要将这些学习到的理念贯彻到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呵护自己,护佑社会!

学习抗疫人物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六

在抗击疫情的艰难时刻,有许多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展现了出色的表现,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值得学习的经验和教训。这些人的勇敢和无私的精神,对于整个国家都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和力量。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值得学习的抗击疫情的人物。

首先,我们需要感谢数以万计的医护人员,他们为抗击COVID-19疫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这些人面临的是巨大的风险和艰难的工作环境。在这场抗疫战争中,他们无私地奉献自己的工作,并承担着最高的风险和最重的工作。听着病人的呼吸声和呻吟声,他们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抗击疫情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争中,每一个普通人都有自己的义务和责任。我们可以向那些志愿者致敬,他们在这场战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为抗击疫情提供了无私的帮助,为社区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提供了食品和药品等基本必需品,帮助那些在家隔离的人们度过了难关。众志成城,我们可以共同战胜疫情。

这场疫情的冲击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即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卫生保健。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遵循卫生保健规范,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从而减少接触病毒的机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抗击疫情,并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总的来说,这场疫情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但是我们看到了勇敢和无私的精神,以及民众之间的团结和协作。当我们以正确的态度和措施来应对这一事件时,我们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让我们一起学习那些无私奉献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实现我们的社区和国家的健康和强大。

学习抗疫人物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七

3月26日,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宣传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民政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共同举办的“时代楷模”朱彦夫同志颁奖仪式在央视隆重举行,淄博市特等伤残军人朱彦夫同志成为全国首位“时代楷模”。

鲁迅说过: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那么朱彦夫就是这所大学中灾难最为深重的人。他14岁参军入伍,历经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等上百次战斗。他17岁受伤致残,昏迷93天,动过47次手术,失去双脚、双手、左眼,右眼视力仅0.3。他拖着重残之躯,带领父老乡亲治理荒山,兴修水利,把一个穷村改造得焕然一新。他以对“使命”的执着、对命运抗争的坚韧,以悲壮的形式,超越了人生极限,谱写了一曲共产党人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群众至上的凯歌!

感怀楷模精神,要学习他忠诚于党、献身使命的坚定信念。忠诚于党,是要自觉服从党的绝对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党指挥。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立场、明辨是非,在党性问题上立场鲜明、态度坚决、要求严格,始终把党的利益、集体利益、人民群众的利益有机统一起来,维护党的权威、维护组织的尊严。献身使命,就是要履行革齤命军人神圣职责,爱军精武,爱岗敬业,不怕牺牲,英勇善战,坚决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和平时期,党员干部不用上前线奉献牺牲,就更当做到在自己的职位上踏实尽责、勤勉敬业。

感怀楷模精神,要学习他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崇高追求。我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永葆人民“勤务员”的本色,就要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为人民无私奉献。党员干部就要牢固确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思想,切切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急群众之所盼,想群众之所虑,谋群众之所利,解群众之所难。而服务人民关键是要爱岗敬业、精通业务,具备过硬的素质。如果业务不精、知识贫乏,思想就缺少灵气、讲话就缺少底气、行动就缺少朝气、工作就缺少锐气,就很难做好服务工作。()打个比方,党员干部相当于一栋大楼的建设者,如果建设者都不具备过硬的素质和本领,如何能指望大楼建得牢固耐用,又何谈扎实美观?因此,党员干部必须借着实践活动不断强化自身服务意识,提高自身服务水平,树立人民至上的奉献精神。

感怀楷模精神,要学习他勇于担当、勤政务实的高尚品格。权与责从来都是相依相随的,担当大小体现着一个干部的胸怀、勇气和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朱彦夫同志,讲国家不讲小家、讲责任不讲权利,他正视问题不回避、承担责任不推诿、直面矛盾不上交,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朱彦夫同志,求真务实、不玩虚招,真抓实干、不务虚功,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解决群众紧迫问题、服务群众根本利益、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问题上,创造出了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党、无愧于时代的业绩。如今党员干部的担当意识不强、工作慵懒拖沓,正可借着学习“时代楷模”精神的契机,梳理解决自身问题,真抓实干创先争优,不断弘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筚路蓝缕,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和群众检验的实绩。

“铁骨扬正气,热血书春秋”,朱彦夫同志用钢铁意志铸就了人生价值的丰碑。党员干部应以朱彦夫同志为学习的楷模,砥砺精神、锤炼意志、奋勇争先,不断密切同群众的关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奉献自己的每一分力量。

学习抗疫人物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八

朱彦夫,1933年出生于沂蒙山下沂源县强家庄一个普通农民的家里,从小家贫如洗,一天学堂没进过。

1947年参军,打了上百次仗,立了三次功,负了十多处伤:淮海战役伤了腿,朝鲜战役没了四肢和左眼。成了“肉轱辘”,仍然是战士!残后不愿寄生,立志以残躯再为国尽力,于是拼了命的锻炼自理能力,学会了装卸假肢,吃饭,穿衣和解便,还学会了认字,读书和写字。乡亲们信任俺,选俺干村支书,结果一干就是25年,小山庄起色不小。回顾残后几十年,总感一肚子话要说,总想写点什么,以述残疾人自强之志,谢党和人民的养育之情,于是便有了这本书······巳有很久,我没有读到过能够如此让人为之动情的书了。每翻几页,眼泪都会不由自主地摘下来,一边擦一边读,连夜一气将它读完。

这是山东沂像县一位在战争中失去双手双脚、只有一只0.3视力的眼睛、一天学也没上过、凭顽强精神拼命自学、用嘴和双肘叼着抱粉笔的人,历时七年,蔽着汗、范粉血和情写成的30多万字的长篇自传体小说。透过这部书,我深切感觉到了人类生命的一种无穷力t;感受到了一个残疾人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生命极限时再创辉煌人生的勇气;也看到了一位真正共产党人革命战士无私无畏、爱国爱民的高贵品质。我为此书叫绝!对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来说,这是部不可多得的人生教科书。正像小说评论家蔡桂林所讲的:“它是一曲生命的绝响,是人生极限处向生存挑战最壮美的风景。其精神反撼力将大大超过《钥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书叫《极限人生》,这个人叫朱彦夫,就是书中的主人公白痴。

学习抗疫人物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九

连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崇明和各地一样,立即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之中。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全区上下团结一心,共同抵御看不见的敌人:医护人员是最美的逆行者,为了人民生命安全,夜以继日奋战一线;各级党委、政府和基层党员干部是最坚强的守护者,筑起防御病毒的流动屏障;人民群众守望相助,老人们取消了寿宴,年轻人推迟了婚期;还有不辞辛劳关爱群众的社区干部,放弃休息无私奉献的广大志愿者……疫情面前,崇明各方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筑牢抗击疫情的全民防线,坚决打赢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位置,是打赢这场战争的重心。在这场突如其来的防疫战中,党员干部站得出来、冲得上去,迎难而上、勇挑重担,才能给群众吃下定心丸,也才能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春节前后,全区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干部已经在防控疫情一线连续奋战,做出了巨大牺牲。现在疫情防控已经进入了最关键阶段,后面的任务更重,考验更大,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以更大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坚决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做到冲锋在前、率先垂范,疫情在哪里、党员干部就在哪里,做群众最可信、最可靠的贴心人,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拥护,激发群众参与防控疫情的更大热情,筑牢每一道疫情防线,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

抗击疫情,不只是党委、政府和医护人员的事,每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都是抗击疫情链条上的一环,都有自己的防护职责和战斗任务。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建立完整的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发布疫情,正面引导公众舆论,切实增强群众自我防病意识和社会信心,并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宣传教育,引导公众科学认识疫情、正确掌握防控知识,以人性化的服务管理,程度争取广大百姓的理解和支持,带动群众从我做起,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另一方面,广大群众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时刻保持警觉,戴口罩、勤洗手、不聚会、少串门;自觉提升素养,拒绝小道消息,遵循信源,遵守防控指令;守好家庭,守好楼道,守好社区,守好乡村。关键时刻,只有相互协作,建立起政府、社会、个人各方休戚与共、有机互动的命运共同体,才能共克时艰,夺取最后胜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