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石家庄干部培训心得体会报告 干部培训工作心得(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31 12:37:56 页码:9
石家庄干部培训心得体会报告 干部培训工作心得(2篇)
2022-12-31 12:37:56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主题石家庄干部培训心得体会报告一

尊美堂

随着年代的变迁,树大招风,时至民国后期,早先以“尊美堂”为首的四大门分成了大小近20个小堂。后世子弟中,虽有勤勉上进,刻意经营的,但大多是纨绔子弟,吃喝玩乐,寄生度日。“尊美堂”的主持石元仕不仅注重家产的积累,更善于扩大势力,结交权贵,他的夫人就是当时两广总督张之洞的侄女。他还先后被李鸿章和慈禧接见过。有四品官衔。民国以后到新中国成立,石家游手好闲之辈竟有盗窃祖墓变卖挥霍之事,最终结束了石家二百年的兴发史。

“尊美堂”有着“津西第一家”;“华北第一宅”的美誉。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民宅。无论从规模还是从设计;无论是精密还是宏大,完全可以和山西的“乔家”,“王家”媲美。这一具有典型北方四合院就是以建筑的精美而闻名于世。它那垂花迎门是宫廷传统结构中的绝学,显示着其豪华高贵。它那三道垂花门的门楼都是精雕细刻,门柱石鼓上的“八骏图”和“丹凤朝阳“由两位巧石匠干了一年,耗银500两。石家的祖先在朝期间考察了各种各样的宅第,结合了王宫官邸与大户民宅的建筑形式,就地绘制了蓝图,在正式起地基时还从北京高薪请来几十位建筑高手,动用了囤积50年之久的上等砖石木材,耗资白银几十万两,工期达三年之久,修缮将近几十年,终于完成了在民居史上的一次壮举,显示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建筑之科学精巧,智慧之高超绝伦。

长廊回廊

石家大院的长廊回廊大约有800米,它的故事听也听不完。要是您来到了杨柳青的石家大院,不仅会听到和看到石家的兴衰,要是赶巧在街上兴许还能碰上石家的后代,听听他们口中有关石家的故事呢。

整个石家大院,现辟为杨柳青民俗博物馆。跨进石家大院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大青方砖铺就的长甬道。 甬道的东侧,原是石氏家族的起居寝室,现今是展品陈列区,陈列了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历代杰作和砖雕艺术品。甬道西侧,主要有花厅、戏楼、佛堂等建筑,是石氏家族会晤宾朋、娱乐消闲、诵经礼佛的场所,现辟为博物馆的“石府复原陈列区”。

花厅

即客厅,现已按照原来的陈设进行复原。与花厅一墙之隔的是戏楼,这是北方最大的民宅戏楼,造型落落大方,特别是以美轮美奂的内部装点著称于世,令观者瞠目。出佛堂,往西跨一道隔扇门,就是“天津民俗陈列馆”了,这里展现了具用浓郁地方民间特色的杨柳青风筝、剪纸、花会道具以及婚俗等。大院建筑的内外檐装修,用料考究,作工精细,砖雕木刻形式多样,是清代津沽豪富住宅常见的做法。现为天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主题石家庄干部培训心得体会报告二

从花厅出来,我们现在走的这条长廊专供人们在雨雪天行走方便,当年石氏宴请亲朋或丧诞之日,所请亲朋都经于此。左侧是石府的花园,占地约1100平方米,以环廊,奇石,碧水,曲径,方亭,翠草,娇花巧妙装点,宛如身处苏州园林。鹅卵石路上有一个古钱币的图案,上有吉祥如意四个字,预示着“生财有道、财运亨通”。我们走的这条长廊共计32个自然间,可环绕花园一周,

在四角亭旁边的这棵枣树已生长了200多年,据说“吃了此树枣长生不老,搂搂枣树腰百病全没了”。长廊白墙之上还有8块杨柳青年画题材的石雕什锦窗和由9块方砖拼在一起的万福如意砖雕1副。花园的山水称为“石泉”,其石头是北山石,有着横、棱、硬、峥的特点,这与江南太湖石的皱、瘦、透、漏截然不同。古时候钱币称作泉,“石泉”看似石家的泉,却暗含着十全十美,财源滚滚都是钱之意。一个小小的石府花园,基本上集中了我国廊式建筑的所有建造模式。石府花园以杨柳青特色与南国园林结合彰显出石氏家族特有的品位与风韵。

大家看长廊的右边,这就是地炉灶口,入炭二百斤燃烧一昼夜,然后热气顺烟道穿过,烧热地面,而后顺着东北角处暗藏的烟道,从屋顶排出。

戏楼历来是皇室、王府、官宦之家的专利。石府戏楼是北方民宅中最大的戏楼,下面我们就一起步人戏楼。石府戏楼位于整个大院的中间,与花厅仅一墙之隔。戏楼大部分为木质结构,是一处集南北建筑风格为一体的厅殿。戏楼的顶子设计巧妙,外面用铁皮封上,再用铜铆钉铆成一个寿字。由于屋顶为长方形,“寿”字则尤显细长,所以又表达长寿之意。楼内共设有120个座位,整体建筑采用抬梁式,左右各有6根立柱,立柱为通天式,上圆下方,取其天圆地方之意。我们看到,在立柱上方还悬设立一圈回廊,称为“走马廊”,就是当年石府的家丁护院警卫时站的地方。这个戏楼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冬暖夏凉、音质好。戏楼采用盝定式屋顶,采光甚佳,通过屋檐的巧妙设计与太阳高度角的变动来调节光照于气温,再加上冬天脚下有地炉,和夏天青石砖发潮吸热的特性,所以冬暖夏凉。戏楼建筑用砖均是三座马蹄窑指定专人特殊烧制,经专用工具打磨以后干摆叠砌,用元宵面打浆糊白灰膏粘合,墙成一体,加上北高南低回声不撞,北面隔扇门能放音,拢音效果极佳,偌大戏楼不用扩音器,不仅在角落听得清楚,即使院内也听得明白无误。因此,石府戏楼堪称“民宅一绝”。

从戏楼出来,左手边的这个跨院是当年石府的家丁护院所在的地方。眼前的这块大石头就是当时考核家丁所用,上写着“独占鳌头”四个大字,重150公斤。如果能轻松举起的话,就顺利过关通过考核,成为石府的家丁。如今这里是杨柳青水局的陈列馆。

穿过水局陈列厅,我们现在看到左手边的这所屋子里是杨柳青年画二十四孝。正对着我们的这间房子就是当年石府的家学堂。旁边这个院落是佛堂,是石氏供奉神佛偶像之处。光绪十年,1884年,家庙竣工,将神像等移至三门天锡堂内供奉,此处改为小家祠。家祠正中供奉,观世音菩萨及石氏宝字辈以下的木主,逢年过节,壁间悬挂已故家主影,每逢长辈祭辰,在此院诵经追荐。佛堂建筑为典型的抬梁式框架结构,四梁八柱,在中间最高房梁上有当年保存下来的上梁诗:上联是“盂堂金马家声汨”,下联是“画栋雕梁气象新”,意思是石宅兴建豪华美丽的家院,一改旧的面貌,到处是装饰精美的房屋,一派新的气象。这种民宅结构非常坚固,也是人们常说的培倒房不塌。

现在我们回身看到的这座门就是垂花门,垂花门属典制式建筑,是宫廷传统建筑中的绝活,图案为莲花倒垂所以称垂花门。这样的垂花门在石府总共有3座,根据荷花的三个花期雕刻成三种不同形态的图案,分别取名为“含苞待放”、“花蕊吐絮”、“籽满蓬莲”。眼前佛堂所对的这座门就是石家的第一座垂花门,含苞待放。

好了,下面的时间交给大家,大家可以拍拍照,也可以去东面的展厅和陈列馆参观一下婚俗,灯箱画,砖雕等民间艺术。大家注意在三点前到我们刚来的停车场集合,记着我们的车是橘红色大金龙,车牌号津a_____,大伙千万不要迟到,延误咱们回去的时间。

游客朋友们,一天的行程结束了,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也非常的舍不得大家,这次我们的游览非常的圆满顺利,如果大家对我的工作有什么意见或建议,请大家向我提出来,我会努力改正。最后,预祝大家归途愉快,一路平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