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开讲啦大兴机场心得体会及收获 开讲了大兴机场(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31 13:04:19 页码:10
开讲啦大兴机场心得体会及收获 开讲了大兴机场(3篇)
2022-12-31 13:04:19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开讲啦大兴机场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我很希望跟我们年轻同志交流,现在我们的航空技术,跟国外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很希望年轻人能为我们国家的航空制造事业做出创新型的贡献。所以我想说说我们的历程。

我出生在祖国饱受凌辱的上世纪30年代,“七七事变”发生以后,不到三个星期,我第一次经历了日本鬼子飞机的轰炸,那时候日本飞机列队地往西飞,炸弹爆炸不仅是声音大,而且震动很厉害,家里的玻璃窗都发颤,当时吓得我们不知所措,也没有防空知识,所以赶紧从屋子里出来往院子里跑。幸好我们的邻居,他刚从德国回来,他在德国经过了防空训练,他就立刻喊“别往外跑,赶紧在屋里,躲在桌子底下”。所以经历了这一场以后,在我幼小的心灵里边就埋下了,没有防空力量将来受尽人家欺负,所以暗暗地下决心我将来要搞飞机。

一个堂叔叔,为了祝贺我十岁生日,送了一架橡筋动力的杆身航空模型小飞机,但是这个飞机不是很结实,飞几次就坏了,我父亲看我这么喜欢飞机,他带着我到上海,那时候解放前的上海,一家航模商店。那个商店是香港人开的,所以那个航空模型跟它的材料都是进口的,当时那个店主拿出一架一米翼展的橡筋动力的航模,就从柜台上起飞,撞到天花板下来还能继续飞,我看了非常热爱。我父亲看到我这样的情况,就咬咬牙给我买了一架,那时候好多块钱,回家以后我们的亲戚都议论,说我父亲对我太惯了。

这个飞机拿回来以后,天好的时候,就在外面飞,下雨就在屋子里飞。当然飞飞撞撞的,飞机就坏了,坏了就自己修。但是有一些问题不好解决,它的机身结构是用轻木条粘起来的,那轻木当时我们国家是没有的,都是进口,那怎么办,我就只能用火柴杆来替代粘起来。胶水那时候也没去买,但是知道是用胶片在丙酮里边化开以后,凝固了就可以当胶水用,而且干得很快,这样我就用这东西补飞机。飞机的蒙皮又要薄,而且很结实、韧,那么这纸我们家有,因为我父亲那时候看古书,有的重要的他要用这种纸描下来,所以这样粘下来,我慢慢就能自己修理那个航空模型。再加上我父亲给了我一套不全的《小学生文库》,那里有一本,那是三十年代专门讲航模的书,我看了很感兴趣,反复地读,所以这样我对航模慢慢就钻进去了。每年的寒暑假,我的时间大部分消磨在做航模上。

到高中毕业,那时候是要上大学了,我考大学呢,选了三个学校,都有航空系,一个是浙大、一个是清华、一个是交大,很有幸都考上了,但是我母亲怕我远离上海的家,因为我们家里就我这么一个孩子,所以不赞成我去浙大、清华,最后就是进了上海交大。

到我要毕业的时候,1951年初,那个时候我们正碰上抗美援朝,抗美援朝需要飞机,所以国家决定要建航空工业。那么我在1951年初的时候,我们学校的系主任跟我说过是不是你就留在交大吧。我跟母亲一说,母亲当然高兴,但是当时国家的形势建设是急需的,是放在首位。所以当时把上海的大专毕业生都集中在交大学习了一个多月,学习的主要题目呢,就是怎么样为人民服务,怎么能毕业以后服从分配,参加国家的建设。

当时就也不管我原来答应留在上海,叫我立刻上北京,所有交大航空系毕业生三天之内离开上海到北京报到。我是愿意出去走走,我不愿意在学校教书,但是对我母亲刺激太大。三天以后,按规定坐了火车去北京,当时我父亲跟母亲都送我上车站。可是回来以后,后来我父亲写信告诉我的,我母亲晚上基本上睡不着觉,经常是坐起来拉开窗帘看看外面,想我是不是有能突然回来的这个机会。由于她不断地在想我,引起了很大的思想负担,我父亲想了个办法,给她安排在图书馆里做抄写工作,希望能分散她的注意力,但是最终也没有办法,最后就转入了抑郁症,后来发展到非常严重的抑郁症,1967年去世了。所以对这个事儿我是感到很后悔,我为了搞航空把我母亲给牺牲了。

到1956年的时候,国家的号召向科学进军,那么航空工业也考虑到要搞飞机设计。当时我的领导一个是徐舜寿同志,还有一位黄志千同志,他们俩当然是积极支持,积极地建议国家要赶紧建自己的飞机设计室。因为我们当时跟苏联的关系,苏联只是保证我们能制造出飞机来,而不告诉你怎么去设计飞机。他给我们制造的飞机呢,基本上是他要退役的飞机,没有新的东西。另外一点他们比较霸道,就是给我们制造的飞机,我们觉得不合适的要改,他也不同意。那么受到这些影响以后,所以我们觉得,我们必须自己干自己的飞机,我们飞机的设计权,要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不能听从国外的。当时苏联专家的意见是你们建立设计室是可以,必须跟飞机工厂、制造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所以那个设计室必须建在沈阳,我当时也很愿意搞设计的,所以我没有任何负担地就从北京到了沈阳。

到了沈阳我们组建了第一个飞机设计室,徐舜寿认为要组织这么个队伍,必须从工作实践里边培养,一开始就动手设计飞机,在设计飞机里面遇到了问题再去找解决的办法。所以这样呢,他选择了一个飞机的方案,说先设计一架喷气教练机,那么这喷气飞机的特点是要用两侧进气,就让出机头来为将来设计飞机可以放雷达。他让我做那个气动力的组长,就整架飞机的气动设计,都由我来负责。我在学校学的是螺旋桨飞机,对喷气飞机一点基础都没有,何况要设计进气道,而且要两侧进气,当时对我来说是相当难。

还好徐舜寿同志他们的朋友提了个建议,他说他最近看到一篇英国的航空学会的会刊最新的一期,那里有一篇专门讲进气道设计的。我刚到沈阳才一个多星期,还都没安顿好,我立刻就又回到了北京。那个时候从我们的招待所到北航,那路还没修好,我借了人家的自行车骑过去,而且看那个图书,因为那个杂志啊,白天别跟学生干扰,所以都在晚上,那骑车要经过很大一段泥路,把人家的自行车弄得不像样,但是最后我花了一个星期还是看下来了,而且把重要的图线都用描图纸描下来,现买的曲线板、三角板在那儿看,总算把那个进气道设计的一些原则弄清楚了。

我回来以后,他们感到很满意、很新奇。那么两侧进气道在当时碰到的一个困难,就是当发动机收油门的时候,很可能出现一个进气道进气,另外一个口子出气,这样发动机就不能稳定工作了,所以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算不出来,只有靠风洞试验,于是我们设计了木头模型、进气道模型,但是要监测那个管道里的流动,必须有梳型排管,那管子很细,只能是自己做。当时我们就从医院里找那个报废的针头,然后回来自己接系统管,用铅焊把它做起来,经过两星期努力,那个梳型排管做出来,然后就送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低速风洞里进行试验。最后试验结果证实我们的设计还是成功的,没有出现发动机收油门的时候流动不稳定。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把那个飞机弄完了,那飞机就在北京的沙河机场进行了展览和表演,可是这个飞机做得比较仓促,从北京回沈阳的路上出现了问题,发动机的涡轮叶片断了。那发动机也是我们自己设计制造的,当时胆子也大,那发动机大概只经过了20小时的试车就送过来飞了,没有达到设计的推力,但是还是把飞机送上了天。我们歼教-1一共生产两架,一架送给了南昌,还有一架就在沈阳601所,后来转到了沙河航空博物馆。1957年的时候,到中南海去给毛主席汇报的时候,毛主席还看了这个飞机模型,说我们很骄傲。

1957年的时候,我们搞完了歼教-1的那个初步设计以后,我们的领导徐舜寿同志就觉得应该考虑下一个型号搞什么,他当时提出来要搞超声速的歼击机,他觉得这个是我们必然要走的路,因为我们是为国防服务的,所以必须用歼击机来抵御外敌。但是对于超音速飞机、超声速飞机,我们是完全没有技术储备的,世界上才经历了十到二十年,没有很多公布的数据,因为这东西都是各国家的机密,谁也不会告诉你。那么搞超声速飞机,首先要定它的气动力的布局,飞机机翼怎么样,尾翼怎么安排等等,进气道怎么设计,那么这个事儿怎么办?当时1958年科学院已经建了104计算机,利用它70多位学员的力量,给我们的飞机进行数值计算,算了三个月,结果是有了。我们飞机设计完以后,试飞、首飞都很顺利,但是飞到马赫数0.85的时候,突然出现了飞机的振动,按飞行员的说法,这个马赫数0.85的振动,相当于破公共汽车在不平的道路上奔跑一样,开得再快人受不了,所以必须要排除。可是怎么弄,具体在什么地方,我觉得必须上天看。

我们没有摄像机,所以只能是人上去看,得到鹿鸣东同志的支持,他说我飞歼教-6,你坐在后面可以看。怎么看法,就在飞机的尾巴上都贴毛条,就是毛线条,那时候的毛线是凭票买的,我们的同事拿自己家里的票,买了一磅红毛线,剪成一段段,每段150毫米,贴到垂尾上,贴到后机身上。当时我们的手段,没有摄像、录像设备,只有一台单镜头反光的照相机,胶卷也舍不得买新的,用的是原来库存的电影胶卷,照出来也看不清楚,几次以后我跟老鹿说,干脆我拿望远镜去看,看看那毛条到底在哪儿抖。后来老鹿也同意,说这样,我们尽量靠近,一步步最后到十来米以后,老鹿说不行了,再靠近太危险,那么拿望远镜也看不出那个毛条的抖动,但是看到的就是飞机一起飞,我们原来开的十几个吸气门没用,一离地就关上了,没起作用,这样下来以后再仔细看,水平尾翼跟后机身之间,一大片的毛条全没了。因为毛条在扰动的气流里面就像旗在风里一样,甩得厉害以后都扯断了,所以肯定这些地方是气流分离的地方。这样呢,我们就在那些部位加装了整流罩,另外把十个进气门也就堵死了,以后的歼-8就按这样的方案继续飞下去了。

耽误大家时间太多了,下面我就不再说了,我只想说一下对我自己的经历的评价。我觉得我们搞科技的人必须首先想到的是国家,我们的事情都是为了保卫国家来做的,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就是好多事情你要做,那就不能凭空想,而必须找一些材料,需要认真地读书,读书呢还是孔夫子的话,就是只读书不去用,不去想,那是空的。但是你不读书,净想事儿的话也是空的。再有一点,干这些事儿都得集体干,所以你对参加这工作的每个同志都应该很尊重,应该团结大家一起来弄。最后一点,干任何事不能把自己的名利放在第一位。耽误大家很多时间,谢谢。

1、没有防空力量将来受尽人家欺负,所以暗暗地下决心我将来要搞飞机。

2、航空梦从一架飞机模型开始。

3、我母亲晚上基本上睡不着觉, 经常是坐起来拉开窗帘看看外面,想我是不是有能突然回来的这个机会。

4、我们必须自己干自己的飞机,我们飞机的设计权,要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不能听从国外的。

5、我们没有摄像机,所以只能是人上去看。因为照相机拍出来的也不清楚,几次以后我跟老鹿说,干脆我拿望远镜去看,看看那毛条到底在哪儿抖。

6、干任何事不能把自己的名利放在第一位。

顾诵芬(1930.2.4- ),江苏苏州人,飞机设计专家。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高空高速歼击机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也是该机以后改型的总设计师。

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历任工业部航空工业管理局工程师,沈阳机械制造厂设计室空气动力组组长,中国航空研究院飞机设计所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副所长、所长,沈阳飞机制造公司总设计师,航空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高级工程师,中国航空学会第二届党务理事、第三届理事。是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1954年负责中国第一架自行设计制造喷气歼击教练机提气动力设计工作。

对于开讲啦大兴机场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我从耕土开始就来参加务工的,栽苗、施肥、浇水,到果子成熟之后我们还可以来摘果子,每天有80元的工资,一个月下来有20__元左右的收入,还有土地流转资金,现在生活在慢慢变好,干起活来也就越有劲了。”贵州省锦屏县新化乡密寨村村民刘青兰在村百香果种植基地里,不仅务工赚钱,自家还流转了7亩多土地。

近年来,锦屏县深入推进“三联三带”活动,创新开展村企联手、党群联手、企地联手“三个联手”行动,构建起村、企、群众联动网络,使得组织覆盖更加全面、党建资源配置更加有效、产业带动就业更加明显,党建促脱贫促振兴的效应也赢得群众点赞。

村企联手,支部带产业

哪里建了党支部,哪有就有了主心骨。在该县新化乡,该乡按照“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发展目标,加大龙头企业的引进,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成功引进黔泉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百香果种植技术研发、技术培训和基地经营管理,做好产品品牌创建、销售渠道畅通和群众自发种植的技术指导和辐射带动,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助推“白香果”产业发展。同时,以村党支部为牵引,积极发挥党员致富带头人作用,专门成立村级背景合作社1个(锦屏县祥泰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服务百香果产业发展。并在村党支部的基础上成立新化寨村临时党支部,从县、乡下派网格员中抽选党员充实临时党支部力量,切实发挥好脱贫攻坚村前沿指挥部作用,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尤其是百香果产业发展奠定基础。目前,新化寨村党支部有党员21名,临时党支部有党员25名,帮扶干部33名,县级联系帮扶单位1个,网格员9名。通过以“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推动百香果产业发展,带动280余户1120人,实现年增收63.1万元以上;并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6万余元。

为了扩大组织覆盖,锦屏县推行“村企联手”行动,探索建立“党组织+企业+农户”工作模式,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等方式建立产业园区党总支2个、党支部4个,实现产业园区及入园企业党组织全覆盖,将党建工作融入园区发展和生产经营全过程。

党群联手,党员带增收

在该县隆里乡,充分发挥党员在生产一线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探索以党支部为引领、“公司+合作社+农户”为载体模式,推动盛丰公司和隆里所村合作社互动合作,以推动产业园发展、实现村集体经济提高和农民增收为目的,确立以“公司为主、合作社为辅”的发展协作机制全力打造生态农业生态园。先后成立盛丰生态生产业园临时党支部,由乡党委和隆里所村党支部分别选一名党委班子成员和一名村支委成员为临时党支部的党建指导和党建联络员,指导组织生活的开展,定期开展学习会,将支部建在生态园建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依托支部集中学习会和“党课开讲啦”学习载体,以生产技术、生产管理等知识为主题,推动党的声音走进生产一线。走出了一条“合作社、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致富能人聚在产业链上,产、销农民富在产业链上”的党建引领主导产业发展新路子。目前,该产业园以“企业+合作社”带动发展、“党支部+合作社”引领方向、“合作社+农户”促进增收,使得受益农户覆盖全乡4个村300余户共计800余人,人均月增收2400元以上。

锦屏县坚持贴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生产生活实际,按照“关系在支部,活动在小组”的原则,结合产业布局、链条延伸,依托农村合作社、龙头企业、协会以及创业带富项目,打破村级行政区域、行业党组织壁垒,以“村社联建”“村企联建”“村协联建”“跨村联建”等方式,镶嵌党员1500余名,及时解决产业技术难题、捕捉市场信息、带动群众致富,充分发挥了党员示范带动作用。

企地联手,工厂带就业

早上送孩子去小区旁边的学校上学,之后在小区的飘雅服饰加工厂上班。下班在小区隔壁的超市买菜,然后接孩子回家。这是三江镇龙塘安置小区易地搬迁户周菊江的日常生活。“以前为了养家不得不去外地打工,现在好了,搬了新房子,在家门口就能赚钱,能养家还能顾家。真好!”

为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问题,龙塘安置小区党支部在小区附近,大力引进和发展以就业扶贫为目的的“门前工厂”,吸纳贫困劳动力居家就业,打造“村镇生活、村镇就业”的就地就近就业模式,实现了“闲房变厂房、农民变工人、无业变就业”三变效应。先后引进贵州飘雅服饰有限公司、锦屏富永昌电子有限公司、锦屏福鑫服饰有限公司、锦屏县精工镜配件有限公司、贵州荣帆电器有限公司5家劳动密集型企业签约入驻,解决社区就业岗位160个,实现家门口就业,每人月收入达1500元左右。

锦屏县坚持“搬得出”与“住得下”紧密衔接,采取企地联手行动,以扶贫加工车间强化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持续深化“党支部+‘三变’改革+集体经济+贫困户”的经验做法,探索“党支部+扶贫车间+贫困户”“党支部+企业+扶贫车间+贫困户”等模式,真正为易地搬迁的群众上了“保险丝”、拧了“安全阀”,让他们致富无忧、生活无虑,住得安心、舒心、放心。

对于开讲啦大兴机场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厦门大学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部署开展一次初心表白、一堂微型党课、一场理论竞赛、一次主题征文、一场主题演讲、一次志愿服务等“六个一”活动,全校13843名党员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在深度参与“六个一”活动过程中,进一步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更加入脑入心入行。

一次初心表白,涤荡灵魂,牢记铿锵誓言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在第六个“烈士纪念日”来临之际,由校党委书记张彦领誓,师生党员代表在厦门大学革命史展览馆前举起右手面向党旗庄重地重温入党誓词。校党委组织部、党的建设工作办公室、教师工作部向4200名教工党员发出“党徽戴胸前,使命永担当”活动倡议书,以“组织来信”的方式,号召全体教工党员化身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的红色推动力,“五育”并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校各基层党组织以“固定党日+”活动为载体,采用重温入党誓词、为党员过政治生日、设置初心表白墙等形式,以庄严的仪式激发师生党员磅礴的初心力量,追求崇高的历史使命。机关党委推行“党员政治生日”制度,为党员赠送政治生日贺卡、发放红色读物,增强党员政治荣誉感。经济学院党委组织党支部参加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党建云推出的《“链”上初心》线上活动,引导师生党员在体验区块链新技术的同时,“链”上初心、永葆初心、不忘初心。航空航天学院党委组织党员“戴党徽、亮身份”、撰写“初心语录”,将入党誓言、深切表白在“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心“初心表白墙”进行展示,进一步浓厚主题教育氛围。

一堂微型党课,缅怀先烈,弘扬革命精神

“您用年轻的生命,唤起了青年学子新的希望,您用您的青春热血,铸就了一面世代相传的革命旌旗。”一首配乐诗朗诵《致罗扬才烈士》拉开了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微党课“扬才开讲了”报告会的序幕。学校首批“扬才计划”学生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学员以学校编印的《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南强红笺”》为蓝本,将中共厦大首任支部书记罗扬才、晋冀鲁豫边区金融事业的奠基人高捷成、厦门妇女抗战领导人陈康容、投身革命抨击时弊的应家骥、厦大工友夜校教员修省、厦大教务处工友陈炎千、中共隐蔽战线上的重要人物肖炳实、中共闽南特委副书记董云阁、爱国华侨白雪娇等9位厦大革命先辈的故事搬上讲台,并结合参加“扬才计划”的收获,情真意切地分享了个人践行厦大革命精神的经历与感悟。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跨越时空的红色对话,接续奋斗的坚定誓言,让现场聆听党课的600多名师生深受触动。大家纷纷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铭记光荣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奋进前行,将涓涓细流汇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中。

一场理论竞赛,群雄逐鹿,掀起学习热潮

“这是一次很棒的学习体验,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比赛有温度、有水准、有情怀、有表现力、答题准确度高。”参与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知识竞赛的师生对活动给出了诚恳评价。主题知识竞赛分为院级学习宣传、校级笔试选拔、总决赛三个阶段,通过学院宣传发动、学习选拔,31支队伍进入校级笔试选拔赛,排名前十的11支队伍(第十名分数并列)成功晋级总决赛。参赛队伍以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知识储备、快速的反应能力、激昂的主旨演讲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理论知识盛宴,有效检阅了主题教育的阶段性学习成果。在总决赛互动抢答环节,师生们踊跃举手答题,10个题目、10次较量,将现场气氛一次一次推向高潮。理论知识竞赛是学校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切入点和学习方式,以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不断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和思想政治水平,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中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发挥出战斗堡垒作用。

一次主题征文,体裁多样,书写初心感悟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为引导全校青年学生用文字抒写初心、展望未来,升华理论学习成效,校党委学生工作部、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征文比赛。全校青年学生积极响应,共收到来自25个学院的151篇征文,体裁包括专业论文、小说、散文、诗歌等。经通讯评议等环节,20篇征文脱颖而出,2篇获一等奖,6篇获二等奖,12篇获三等奖,7个学院获优秀组织奖。校党委坚持开门搞教育,推动广大学生党员、团员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同时,将理论学习收获由输入转化为输出,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重大问题。通过主题征文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党员、团员深入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政治敏感程度,拓展思维视野广度,提升思想境界高度,树立起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为谱写新时代南方之强的绚丽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一场主题演讲,青春激扬,抒发家国情怀

“青年人对社会的责任有担当,人民的幸福就有保障;青年人对科学不懈追求,国家的民族复兴就有希望!”“我永远怀有一腔向着中华的滚滚热血,愿你我永远珍视自己特有的华夏图腾!”真挚的话语饱含着深情在教室里久久回荡,精彩的讲演赢得了现场观看的师生阵阵热烈的掌声。经过29个学院评选推荐,69位学生党员进入学校主题演讲决赛,同学们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紧密联系个人科研、实践、生活等经历,畅谈自己对初心使命的理解和领悟。现场观看的师生们认为,同学们的演讲充满激情,感染力强,金句频出,让大家更加深刻领会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激励大家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主题演讲是检验理论学习收获的重要途径,鼓励学生党员主动发声,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参与整个学习教育过程,参赛选手带着真心讲、带着情怀讲、带着责任讲,深入思考、联系实际、融会贯通,党员的主体性得到增强,群众的参与度得到提高。

一次志愿服务,实干奉献,践行使命担当

“我们要努力践行习总书记的嘱托,以小我融入大我,用青春奉献祖国。”厦门大学首期“扬才计划”学生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班长王长庆在学校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大会上发出了响亮的青春宣言。

学校以党建带团建,通过各级党、团组织开展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促进青年党员、团员在群众中亮身份、做表率、树形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主题教育期间,学校792名学生党员志愿服务于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20__年万国邮政大会、20__年“厦洽会”,有力保障了各项大型赛会的圆满成功。医学院学生党员发起“保贝e+”儿童医疗急救项目,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减少意外伤害,为更多的孩子抓住黄金急救时间,团队获评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外文学院青年志愿者创办“盲人电台”,向盲胞们普及文学、法律等知识,帮助盲人用听觉更好感知身边的山河烂漫、点滴温暖,项目获评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数学科学学院传承弘扬“景润精神”,教师党员与困难学生“一对一”结对帮扶,学生党员参与“高等数学”辅导答疑,为学校周边社区外来务工子女提供常态化的数学启蒙辅导。继续教育学院党委主动融入闽宁协作大局,围绕教育扶贫重点,依托非学历培训办学优势,先后3次免费承接宁夏隆德县干部教育培训业务,共计培训130余人次。环境与生态工程系师生党支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白城景区开展“纠正游客不文明行为、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倡导“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理念。

学校广大师生党员在志愿服务中,把主题教育激发出来的热情和激情转化为服务人民的强大动力,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实践中进一步增强奉献意识,在践行初心使命中积极展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应有的担当作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