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家风家训和读书心得体会报告 家风家训读书感悟(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31 13:46:07 页码:11
家风家训和读书心得体会报告 家风家训读书感悟(5篇)
2022-12-31 13:46:07    小编:ZTFB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关于家风家训和读书心得体会报告一

我记得我小时候,老是不喜欢端起碗来吃饭,有一次,妈妈看见了,就打了我的手,妈妈对我说:“吃饭的时候,要把碗端起来!”我就问妈妈:“为什么呀?”妈妈回答说:“因为端起碗来吃饭,也是一种礼貌啊,你想想,如果你去别人家吃饭,如果不把碗端起来,别人就会说,这个小孩不懂礼貌。”我听了之后,立马就把碗端起来了,因为我不想让别人认为,我是一个没礼貌的小孩,然后我对妈妈说:“妈妈,以后我知道了!”从那以后,爸爸妈妈看见我不端起碗来吃饭就会提醒我,我被提醒后,也会立马把碗端起来。

我一直会告诉自己,我要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因为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中,就一直在教育着我,我不想让爸爸妈妈的教育全都变成废话,所以我总是会遵守该遵守的礼貌。

懂礼貌也是我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的知识,这也让我知道了,生活中有很多的小细节,都需要去注意,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家教家风初二作文600字2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一分子,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小则影响家庭,大则影响社会。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的缩影,良好的社会风尚是由千千万万个文明家庭所组成的。

我们家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但对孩子的教育也有一套标准,也对孩子划了一些底线,那些可为那些不可为,越过了这些线就要对其批评惩戒。这些标准和底线就是所说的家风家训吧,归纳起来就几个字:“孝、诚、礼、勤、俭”。

孝,即教育孩子孝敬长辈,孝敬师长。我们家有高龄的外公和外婆,平时就以两位老人为例对孩子进行教育,我的感触是,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这样才更易接受,易信服。孩子他妈做了什么好吃的总是教育孩子让老人先吃,同时让孩子亲手给邻居老人送去一份,这样久而久之,在孩子心里种下了要“孝敬长辈”的观念;诚,即教育孩子为人要诚实、诚信。每当孩子撒谎时,我总是以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耐心地引导他说说事情的真相,并告诉他做人要诚实,诚信即守信,家长以自己为榜样,对答应孩子的承诺要实现,反之也要求孩子要守信。礼就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礼貌的人。关于这一点,我孩子做得还不错,,每遇到我们街上的人无论老少,总是恭敬地问声好,以致于全街的人都说他真是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勤就是教育孩子要勤奋努力,不能好逸

恶劳。俭即要求孩子节约,不要铺张浪费。另外,我还经常谆教孩子,要学会拥有一颗“爱心”,爱生活,爱环境,爱他人,爱社会……

总之,只要我们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有一个正确的方向,相信孩子长大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材。

家教家风初二作文600字3

我的家与许许多多家庭一样,都传递着爱和感动,是家庭的和谐,也是社会的文明,有文明的家庭才有文明的城市。

环境塑造人,影响人。一个人的性格、气质的培养,品德、世界观的形成与他生长的家庭密不可分。

我们的家庭文明守则、家训是:重家和、讲孝道、严教幼、懂礼节、邻里亲……我的家是一个和睦的家庭,是我生活的乐园。爸爸是个大孝子,对爷爷奶奶非常孝顺。问寒问暖,有好吃的东西首先孝敬爷爷奶奶。家里有客人来,或是过年过节,爸爸都主动下厨,爷爷奶奶都夸爸爸做的饭好吃。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忙,大部分时间,我都和爷爷奶奶在一起,所以爷爷奶奶对我的影响最大。它们既对我关爱无比,又对我严格要求,不像有些爷爷奶奶对自己的孙子那样溺爱、娇惯、放纵。我从懂事开始奶奶就给我讲《孔融让梨》、《香九龄替父温床》、《诚实的列宁》等故事。后来又教我读背《弟子规》、《论语》中的诗句。从这些故事中,我懂得了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懂得了正确对待长辈与父母的批评教育;懂得了对人要讲礼节;懂得了如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这些教育与熏陶,使我在成长的道路上少走了许多弯路。在学校里我勤奋学习,严格守纪,尊敬师长,和同学团结友爱,所以我一直被评为三好学生。在家里我从不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生气,遇到邻居的叔叔阿姨我都主动打招呼。他们都夸我是乖孩子。

另外爷爷的身体力行,对我来说也有榜样的作用。爷爷今年七十多岁了,但对公共的事情仍然非常关心。冬天下雪,他主动帮助物业扫雪。看见楼梯破损,主动找胶粘好。我在爷爷的影响下,也从不在小区院里乱扔垃圾,从不破坏花草树木。

家庭的和谐是城市文明的一部分,家庭是小社会,城市是大社会。文明家庭是文明城市建设的基础。

花儿用美丽装扮世界,我们用行动美化社会。

鸟儿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鲜花因芬芳而美丽,我相信社会因文明而更加进步!

家教家风初二作文600字4

什么是家风?家风,是一家的风气。家风是一把道德准尺,是一家的主心骨。只有良好的家风,才能教育好下一代,给他们打下好的基础,让他们坚定地迈出人生的第一步,成为祖国的栋梁。

我的父母是知识分子,他们身上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他们经常教育我要做对社会有帮助的人。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10岁的我,既懂事理,又讲礼貌,也会体贴人了。

今年夏天,因为一连下了几天暴雨,导致我们小区门口形成了两个大水洼。人员车辆出入十分不便。我心想:父母说过,邻里之间要守望相助,方便大家就是方便自己。这两个大坑严重影响了小区人员和车辆的出入,我要想办法把它们填平!

于是,那周星期六,我从家里拿了一个小桶,便开始行动起来。首先要找一些碎石和沙子。我四处寻找,半天也只找到一点碎石。正当我想放弃时,突然灵机一动,对呀!小区门口的石墙旁就有许多碎石和沙子。我迅速地跑到那,很快就把碎石收集起来。接着,我又用手把碎石旁边的沙子一把一把地装进桶里。过了一会,沙子收集完了,但我的手早已被磨破了皮,一阵阵刺痛涌上心头,可我还是咬紧牙关坚持。然后,我把碎石和沙子混在一起,把它填入大坑里。

大坑填平了,我累得满头大汗。这时,几辆小车驶进小区,叔叔阿姨从车窗口探出头来,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有位叔叔竖起大拇指夸我:“这孩子真懂事,他的父母多会教孩子,他一定有良好的家教……”

是的,良好的家风家教能让我们有个温馨的家庭;良好的家风能让我们拥有优良的品德;良好的家风能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帆风顺。

关于家风家训和读书心得体会报告二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家,给人以温暖。它是人们的唯一定所,是人们的避风港湾。但是,家要有家的样子,不能乱七八糟,没有规矩。有句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如果一个家庭,没有规则,只有溺爱与包庇,那请问这是一个家吗?家原本是一棵参天大树,是一座巍然耸立的大山,万一。他忽然倒了,塌了。请问,这是谁造成的?是我们。爸爸没有威严,妈妈全是溺爱,我们变成一个个蛮横无理的人。家这棵参天大树一倒,大山塌了,我们后悔了,懊恼了,可惜晚了。

我记得寒假临近过年时,电视上出现了一种许久未听过的新词“家风”。这一词是新闻联播上所播出的,他们派出记者,随机提问,“家风是什么?家教是什么?”行人的答案各不相同。

家风,我认为是家里人的一种行为,是好是坏。我认为我家的家风是热情,爽快和执着,因为家中的每个成员都十分热情好客,遇到困难不退缩,说到做到,很少食言。

家教,我认为是家人的素质,是深是浅。家人如果不学习,将得不到知识,学不到文明。教育,是尤其重要的一点。从小,父母教育我们要认真做事,知错就改。现在老师教导我们分清黑白,认真做人,踏踏实实。将来,会是社会教育我们坚持不懈,守法牢记。每一天,我们都学到东西,学到知识,学会了文明,懂得了道理。

家训,我认为是家人的教训,是严是松。如果每个人都官官相护,隐藏事切,我认为就要使用杀手锏了。如果每个人都坦诚相待,大公无私,我认为规则没有必要了。家训,该用的时候,一定不能手下留情,不该时千万不要用,否则会铸成大错。

一个家,既要有令,也要有暖,二者不可缺。

谢谢大家!

关于家风家训和读书心得体会报告三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按照要求,今天由我为大家讲一堂党课。这次党课,我以“传承优良家风永葆纯粹党性”为主题,与大家共同进行学习交流。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国家”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概念。“国”和“家”紧密相联,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家是国的细胞,家和万事兴。治国从治家开始。“家规”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今天,我们就围绕金溪陆氏家族传承的优良家风,谈谈如何树家风、正党风、促政风。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家族的发展和家风的传承密切相关,清廉、勤劳的家风能够保障家庭幸福美满,恩泽后代儿女,而贪腐、奢靡家风则会斩断家族命脉,殃及后世子孙。江西陆九渊家族“兄弟六人皆才俊,一门儒风传千年”的故事,正印证着家风的重要性。

南宋时期,江西金溪县陆九渊的家庭,代有名儒,家庭和睦,人才辈出,财贸兴旺,被旌表为“义门”。金溪陆氏从始祖陆德迁迁至金溪,到南宋陆贺(陆九渊父),一直数代同堂,未分田亩,合灶吃饭,保持着“诗礼簪缨”的大家遗风。“其治家之制,大纲有正本制用四编,小纪有家规18条,本末具举,大小无遗。且为歌寓警戒之机,三代威仪尽在于此。”

陆氏这些“大纲”“小纪”,说理深刻,要求具体,态度慈蔼,用心良苦,其鲜明的特色我们主要从如下两处观察,即可有所领悟和收益。

1.读书不以“得官”为目的。象山先生一生致力于讲学育人,他指出“人不可不学,犹鱼之不可无水”,“学能变化气质”,但反对死读书,读死书,倡导悠游而学,“读书不必穷索,平易读之,识其可识者,久将自明,毋耻不知”,力倡“收拾精神,自作主宰”,提出了以德养学“尊德性”的育人途径。他强调读书不能以“得官”为目的,“程文之外,另有学问;科场之外,另有人生”。学习的动机要纯正,目的要高尚,否则,一个心术邪恶的人知识再广也做不好一个人。

大儒朱熹在为陆九渊大哥九思所著《家问》作跋时说:“《家问》所以训饬其子孙者,不以不得科第为病,而深以不识礼义为忧。”陆家的这种见识,实质是不以社会地位的高低、财富的多寡论人,发自内心的教人崇德向善,是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充满社会正能量。

2.“鼓磬聚合,为歌寓警”。陆九韶把训戒之词编为韵语,供家人谒祖先祠唱诵。金溪陆谱称此歌为《梭山公每日清晨警众歌》,歌词通俗浅白,易记易诵。它贴近生活,贴近人性,对最普通的民众传递了正确的行为规范和处世原则,根本精神是儒家理学进德修身的基本要义,是家规家法的精炼表述,都可具体做到。它教人一是不能懒惰,二是不能贪图酒肉享受,三是要有敬畏之心,心存孝悌,不要妄思损真性。应该说这都是做人的初心和底线。

金溪陆氏家训及其治家成效,是宝贵的精神遗产,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不论社会如何变化,经济技术发达到何等程度,教育后代、治理家庭、服务社会三者,始终是考验人生的大课题,恪守道义、奉行孝悌、报效国家,永远是需要继承并光大的优良传统。

党员的家风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作风,并与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相互作用。可以说,家风是党员作风的试金石,是折射党风、政风、人品的三棱镜。

在中国历史的群贤谱上,有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家风。譬如“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是北宋大政治家司马光的家风;“勤奋、俭朴、求学、务实”是晚清重臣曾国藩的家训家风;“做官不许发财”是抗日民族英雄、爱国将领吉鸿昌的家风;“不经商、不赚钱、低调做人、清廉”则是开国领袖毛泽东的家风;“做自立、诚实和正直的人”是刘少奇的家风;“守法,低调”是邓小平的家风等。在这里,向大家讲述三位革命先烈的家风故事。

1.焦裕禄临终前嘱托妻子道:“我死后,你会很难,但日子再苦再难也不要伸手向组织上要补助、要救济。”“你要把孩子们教育成为红色的革命接班人。”这是丈夫的遗训,也是焦家的家规。从32岁失去丈夫,拉扯着6个孩子、侍奉着两位老人,几十年里,徐俊雅始终坚守一条:符合老焦这两句话的事就做,不符合的“说出个天来也不行”。

2.谷文昌去世后,爱人史英萍便拆除了家中的电话,连同谷文昌的自行车,一并上交:“这是老谷交代的,活着因公使用,死后还给国家。”老谷走后,史英萍继续过着清贫的生活,省吃俭用之余热心公益。7年多时间里,她从微薄的离休金中挤出两万元资助了18位特困大学生。这么多年来,谷文昌的家人从来没有找过县委、县政府帮忙办事,县里多次邀请他们全家回东山走走看看,他们都婉拒了,每年清明节来给谷文昌扫墓,都是悄悄地来悄悄地走,从来没有让地方上提供方便。

3.杨善洲在担任施甸县委书记时,就多次谢绝了组织的好意,没有将家人转为城镇户口。如今,大女儿仍在家务农,二女儿、三女儿分别是小学教师和烟草公司的普通员工。“现在,只要我想起爸爸,浮现在眼前的,就是矗立在他埋骨之地的那棵参天大树,他没有弯下腰,把妈妈和我们姐妹护卫在怀抱里,而是张开双臂,为老百姓遮风挡雨了一辈子。”女儿杨惠兰说。

治国先齐家,领导干部只有首先正身齐家,教好子女、管好家人,才能一心在公,用好权力、干好事业。然而,有的领导干部却不能摆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在关系。一些落马的官员不仅没能“正身律己”,没有守住公权的边界,反而溺爱子女、纵容家人,任其将职权当特权,拿公权换私利,最终导致身败名裂、跌入深渊。领导干部当以此为鉴,让好家风成为为官从政的“护身符”。

1.把溺爱当疼爱,配偶子女成为“围猎”的突破口。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苏利冕出身贫寒,早期一心扑在事业上。但随着职务的提升和年龄的增长,开始追求物质享受,放松自我要求,家风败坏祸及配偶、子女。苏利冕在忏悔录中写道,“我家无论经商、收受礼金礼卡,甚至受贿的钱物,家庭成员都或多或少有所参与,特别是我儿子参与其中的程度较深,从小逢年过节收受礼金礼物,到国外读书收受老板赞助的零用钱。回国后经商办企业的本事没学会,而我的不良习气却在他身上暴露无遗。”如今身陷囹圄的苏利冕坦言,仅从物质上满足子女是种溺爱,为教好儿子没少磨过嘴皮子,但自己贪图享乐,喝洋酒、吃大餐、穿名牌、收赌资,没做出好榜样,说教一百遍也没有用。事实一再印证,自身不正,极易酿出“上梁不正下梁歪,下梁不正倒下来”的苦酒。

2.亲情观念错位,把权力当作谋私变现的工具。有的领导干部受封建腐朽思想影响,大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封妻荫子”的鬼把戏,不择手段追逐家庭甚至家族利益,使家庭或家族成为了亲情捆绑下的利益共同体、腐败共同体。杭州市滨江区委原常委、副区长兰斌因自小受到三姐一家资助读完大学,总想好好报答他们。经营自行车配件厂的三姐夫廖某找到兰斌,以拓展销售渠道为由托其介绍企业老板认识。兰斌立即牵线搭桥,把企业家蒋某介绍给廖某。此后,廖某先后9次以借款为名收受蒋某贿赂款375万元。对于廖某与蒋某之间的这种非正常经济往来,兰斌一直知情默许,还多次提点蒋某要帮帮廖某,并坦言帮廖某一家就是帮他兰斌。2019年12月,兰斌因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零六个月。廖某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

3.“一家两制”混淆政商关系,既想当官又想发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但偏偏有些干部却想好事成双,做官的风光与发财的实惠一个都不能少,甚至把当官作为发财的途径,大发不义之财,最终结果必定是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嘉兴市委原常委、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党工委书记何炳荣为规避组织监督,以侄子等亲属名义违规经商办企业,出资6家公司占股分红,违规获利308.49万元﹔利用职务影响,为亲属经营活动牟利打招呼﹔帮助女婿以低价获得土地,用于其公司经营物流仓储业务,并指示相关职能部门为其公司违规获得固定资产投资补助,共造成国家经济损失231.95万元。最终,何炳荣因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九年零六个月。

正是“世世师圣人,人人知理义,纯懿孝友,清白传家”的家风成就了陆氏的“义门旌表”,可见,家风正,则作风优;家风正,则党风清;家风正,则政风淳。当前,家风建设纳入党的纪律规矩,以党纪制度的刚性约束,要求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都必须深学之、细照之、笃行之。党员干部应该着重从以下方面培育传承良好家风。

(一)以身作则,做好遵纪守法的表率。“各级领导干部要教育亲属子女树立遵纪守法、艰苦朴素、自食其力的良好观念,明白见利忘义、贪赃枉法都是不道德的事情,要为全社会做表率。”在一次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习总书记再次指出“正家风”对于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的重要性。领导干部在家庭乃至家族中往往都是核心人物,其一言一行都是家风的旗帜。所以,家风好不好,领导干部正己身是关键。领导干部只有以身作则,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做到慎权、慎微、慎言、慎行,克己奉公、严于律己,党洁从政、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其言行才能对家庭成员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要言传身教,引导家庭成员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帮助家庭成员树立倡党助党意识。要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做到家里和家外一个样、台上和台下一个样,八小时外和八小时内一个样,始终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

(二)从严治家,把好家庭观和亲情关。“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领导干部对家庭有爱也是无可厚非。但要清醒地认识到“严是爱,松是害”。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关系到作风能否端正、廉洁能否守住。古人云: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因此,作为党员干部个人,一定要树立"齐家"意识,净化"家风",摒弃"宠妻、纵子(女)、厚戚"的思想和行为,做到对配偶相亲相敬而不宠不娇,对子女关心疼爱而不娇不纵,对亲朋好友守正善待而不丧失原则。要在生活上严格要求家人立家规、树家风,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真正肩负起从严管家、从严治家的责任,形成守德、守纪、守法的家庭风气,切不可把党和人民给予的地位和权力,当做自己和家庭成员谋取私利的手段。

(三)监督有力,以良好家风促党风政风。建设良好家风,除了领导干部自身的自觉,同时也要有外部的约束和监督机制。纪检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加大惩戒问责力度,对铺张浪费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维护制度的刚性约束力。首先,密切联系群众,从具体问题抓起。再隐蔽的手法、再隐蔽的渠道,都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也难逃群众的眼睛。纪检部门应更加注重与群众互动,通过多种方式与群众交流,听取民意。其次,及时提醒,防微杜渐。对一些行事铺张浪费、热衷于搞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党员干部,纪检部门要及时“红红脸”“出出汗”“扯袖子”“咬耳朵”,该提醒的提醒,该批评的批评,该诫勉的诫勉,防止小问题造成大影响。对确实构成违纪、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党员干部,该调整岗位的调整岗位,该免职的免职,该处分的处分,以严肃问责倒逼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最后,纪检作为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打铁必须自身硬。纪检的党员干部同志应站位更高、标准更严、行动更自觉,先联系职责把自己摆进去,率先垂范,深入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确保以扎实的作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让好家风、好作风、好党风的阳光雨露,沐浴润泽党员干部修身立业之心志,涵养追求卓越的坚定信念。

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天的党课到此就结束了。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关于家风家训和读书心得体会报告四

习近平总书记记曾经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和政风,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要为全社会做表率。”家风正则党风清、政风廉。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清廉家风是传统好家风的核心内容之一,滋养着几千年来中华道德文明的发展,推动着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不断进步。今天我以“树立清廉家风,清正党风政风”为主题,进行一次廉政党课学习交流。

一、历史为鉴,以正反典型为镜思齐自省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家族的发展和家风的传承密切相关,清廉家风能够保障家庭幸福美满,恩泽后代儿女,而贪腐家风则会斩断家族命脉,殃及后世子孙。古代中国家庭的世代变迁故事,正印证着廉洁家风的重要性。清廉家风成就名臣贤吏。唐朝名臣房玄龄政绩卓著,为开创“贞观之治”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成就与其家族秉承的清廉家风密不可分,其父房彦谦一向为官清廉,并言传身教,给房玄龄做出了良好示范。在家庭文化的影响下,房玄龄坚守清廉,最终获得“清廉为官、千古名相”的美誉。北宋贤臣包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激励和督促后世子孙清廉为官,在清廉家风影响下,包拯祖孙三代都克己奉公,廉洁守法,深受百姓的爱戴。“郑义门”堪称清廉家风建设的典范,曾被明太祖亲自赐封为“江南第一家”,“郑义门”历经宋、元、明三朝达300多年,15世同居、同食的家族奇迹,而维系这个家族300多年长盛不衰、不离不弃的,正是郑义门族规《郑氏规范》及其优良家风。贪腐家风斩断家族命脉。与清官廉吏相对照,历史上一些家族因腐化堕落而衰败的例子也不少见。汉代重臣霍光,早期很重视自身修养,为官谨慎,能秉公办事,但随着权势日增,他的警惕性也随之减退,尤其表现在治家无方上。霍光的妻子为人贪妒成性,犯下重罪后,霍光竟瞒天过海,既不上奏,也不加惩处。霍光死后,霍氏子弟依旧手握重权,但由于家政不修,骄傲自大,生活奢侈糜烂,甚至萌生谋逆之心,最终导致霍家全家被杀,并株连亲友。北宋宰相寇准,刚直足智、不畏强权,在抗击辽国入侵时立下汗马功劳,但是,他在生活方面却奢侈腐化,给家族的败落埋下了祸根。明代首辅严嵩奸贪狡诈,儿子严世蕃更是生活腐化、贪酷成性,甚至敢向太子勒索钱财,到最后严世蕃因罪被杀,严家被抄。

二、春风化雨,以清廉家风为训涵养正气

党员的家风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作风,并与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相互作用。可以说,清廉家风是党员作风的试金石,是折射党风、政风、人品的三棱镜。

(一)清廉家风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筑起家庭防线。我们党的老一辈革命家历来十分重视家风建设,毛泽东有著名的“三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周恩来总理曾制定了“十条家规”;李先念对子女的要求非常严格,不仅没有给他们任何“关照”,还规定子女不准经商赚钱。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他们的好家风,坚持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以良好家风塑造优良作风,积极投身到司法工作实践中,助推阳光审判,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实现公正廉洁司法。

(二)清廉家风为党员干部预防腐败建立安全屏障。清廉家风不仅是家庭幸福的奠基石,也是党员干部忠于职守、敬业奉献的安全阀。党员干部能否廉洁奉公,关键在自己,同时也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影响。在工作中,也许家人的一句善意提醒,就会让当事者幡然醒悟、悬崖勒马;同理,也许家人的几句贪婪之语,就会让当事者万劫不复、后悔终生。廉洁家风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基础、清廉从政的前提、执政为民的保证,更是我们党员干部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我们预防和抵御腐败的安全屏障。

(三)清廉家风为党员干部家庭和睦设立廉洁底线。党员干部要身正影直,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形象教育引导好家人,做到廉洁自律、清白做人、干净做事,严禁他人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为亲属子女做好榜样。时时保持警惕,树牢底线意识,守住操守,保持清白本色,塑造清正之风,常吹家庭“廉政风”,常念家庭“廉政经”,常算家庭“廉政账”,在廉洁上做到相互教育、相互影响、相互监督,只有家庭全体成员共同携手,家风才会正,家门才把得好,才能使子女健康成长,家庭平安幸福。

关于家风家训和读书心得体会报告五

国有国法,家有家风。“反躬自省”是家里老人常挂在嘴边的谆谆教诲,我于学习中悟家风,成长!

悟家风,知有所愧,终有所感!

“你觉得老师交给你的任务是累赘吗?”轻轻的问句让我刚放下的心变得沉重起来。

“还记得一直对你的教诲吗?反躬自省,反躬自省,你需要自己明白的”说着妈妈便走开,独留我在这里沉思。

不久前,我和妈妈拿到了我的月考成绩,刺眼的数字压的我喘不过气来,原本信誓旦旦要夺冠的月考,竟然以这样的结果落幕。面对妈妈的责问,想来想去我把问题归结到了班主任身上,是他让我做纪律队长,耗费了我那么精力。但是当我说出原因后,妈妈却只给我留下了那两句话。

“反躬自省”是家里老人经常在我耳边念叨的/,之前并未多理会,四个字而已,如今细细想来却十分沉重。我思路开始清晰,开始顿悟,我刚才只是找了一个站不住脚的所谓的“理由”,而且有意将它放大了,只想逃避,而不敢直视自己的问题,反省自己。

学习的路上有很多绊脚石,但是班主任的任务却是对我的历练,是助推器,我却把它当成借口,而不是反思自己!

“反躬自省”就是教导我要直面自己的问题,不断的反省自己啊!

瞬间,内心的沉重都化为乌有,学习路上总有荆棘,心怀家风,便能无惧挫折,精进自我,逆风飞翔!

修身方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古有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司马光教子勤俭,吉鸿昌不忘父训一生清白谦正,家风传统始终在中国人的血脉中流淌。“反躬自省”也已烙印在我心中,融进我的血脉里,成为了我永久座右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