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艺术教育新路径心得体会如何写 教育的艺术美心得体会(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31 14:09:33 页码:12
艺术教育新路径心得体会如何写 教育的艺术美心得体会(二篇)
2022-12-31 14:09:33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艺术教育新路径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我所在的班级就有这么一个过于“活泼”的孩子,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下争夺或索要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和文具用品之类的东西,导致班上一系列的哭闹事件时常发生。像他这样侵犯或妨碍别人,随意破坏集体或他人的利益,我该怎么办?作为一名新教师,“耐心的诱导”、“榜样的示范”是我的首选之策,然而,待这些策略用过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处理方法是不大奏效的。

对于自身教育的“失败”,我不断在思考,不断在摸索,不断在探究。我想,此刻讲究艺术地、合理地、适当地进行惩罚是不是必要?这能否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矫正他的一些不良的心理动向?是不是能够避免因理论上的回避而带来的实践上的差错?这一认识,恐怕许多人在理论和情感上都不太能够接受。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惩罚并不是因人们感情的接纳与否来确定其存在与否的。如果一定的惩罚能够达到让他释放肝火、提供息怒和静思反省的目的,又为何不可呢?这好比给小树修整枝叶,同浇水施肥一样都是必不可少的。

同时,我觉得对于像他这种生活在鲜花和温和语言环境里的幼儿来说,适当的承受一定的压力,尤其是来自集体的“乡规民约”的压力,是否能培养其心理承受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认为,一定的压力有时恰恰能够成为他自尊和自信萌发的初始动力。事实上,通过我的实践证明—我的想法是入理的,“惩罚”运用得当,同样可以成为正面教育的辅助手段。

首先, 对于这里所说的“惩罚”。有三点想在此略做解释:

一,端正指导思想。对像这类的幼儿实行适度的处罚,其出发点是帮助幼儿重新认识自己的行为,提供承认并改正错误的机会,让幼儿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园,我们仍应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批评处罚为辅的方式,坚持以尊重幼儿的人格为前提,坚持耐心反复诱导的原则,反对无原则的滥用批评处罚手段。

二,严格掌握分寸。就事论罚、一事一罚,千万不要“算总帐”或采用“抵消法”。我们可采用“众人定罚”,达到全班小朋友共同执罚,相互监督的目的。不可教师一人包办制。

三,强调区别对待。正面教育、批评教育对于不同幼儿而言,效果是不一样的。幼儿的脾气、气质、年龄以及后天所处的生活环境,造就了幼儿们格式的性格。在此就要求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施教,切忌教育方法“同出一辙”。

其次,我认为在幼儿园或家庭的一般处罚可以采用以下几种:①冷却法:暂行隔离,进行冷处理。但严禁将幼儿关在房子内,时间要控制好。②孤立法:被大家一致认为的规则遭到违反应受到集体的处罚。如,某一时候全体幼儿都不与发错误的幼儿说话。③自我约束法:违反公约和规则,应得不到公约的某些待遇或承诺,如放学前奖励的小红花。但切忌提法,如禁止吃饭、长时间罚站、抄写数字等等。

俗话说,治病要治本。如果能让幼儿少犯错误就可避免运用处罚方式了。所以,无论是家庭还是幼儿园,有必要,有义务给幼儿提供一个“和平共处”的友好和谐的生活环境,同时,时刻需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幼儿做良好的示范,并且,应加强道德规范教育。如不得妨碍他人,不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做事要有谦让精神等等。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努力切实做到以上这些,我们的教师、家长就可以从中日解决纠纷的圈子解脱出来。更大程度上我们是拯救了幼儿,履行我们进园的承诺,执行我们应尽的义务。

“人之初,性本善”,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善良和纯真。成人万不可以世俗的眼光来看待这些“不谙于世”。幼儿的童心都是闪亮亮的,好似一面玻璃镜,它能毫不保留的折射出一切的光辉。

2022艺术教育新路径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音乐的美是可以直抵心灵的美,是不能以说教方式来传播的,更多的是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来影响人的心灵,使人更多地得到美的滋润,所以,面对目前音乐教育的尴尬现状,作为音乐教师,我时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能使学生真正的体验到音乐的美,如何能让他们喜爱音乐课?我想,首先还得从兴趣入手,要想学生对我们的课堂产生兴趣,必须想办法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好的教学手段,让课堂充满新意,充满激情。所以这学期我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尝试着在课堂上使用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1.注重结合其他学科,运用视听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我们这学期第一单元《难忘岁月》中,有一节音乐欣赏《保卫黄河》,整好跟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的《黄河颂》主题相同,为了能让同学们加深印象,提高兴趣,我特意把这节欣赏课放到跟他们语文课同步的时段来上,当欣赏这首乐曲时,我就让同学们自己来讲时代背景,讲歌曲产生的年代的特点,以及作者当时创作的时代环境,让他们结合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音乐课堂来,相互沟通、彼此强化,

然后在让学生们朗诵歌词,领会歌词的含义,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聆听并哼唱旋律,此外,又补充了语文课上涉及到的内容,选择了《黄河大合唱》的一些经典乐章,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作品的相关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这样的课堂让学生受益匪浅,收获很多。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学习者能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更准确,更能有效的把握学习对象。如动态的、视觉冲击等参与音乐的感知与体验,收效会不错。因此,在聆听欣赏时,我总是使用班班通,播放精美的教学光盘或是自己制作的课件,让学生很直观的理解作品,并能很快的投入到我的欣赏课堂中。

2.让音乐课堂尽可能的动起来

在一些欢快的歌曲教学中,要是以“动”为主。结合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让学生学跳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或者自己编配一些动作,从而达到自学、自乐的目的。比如在学《青春舞曲》时,不仅让学生欣赏了激情飞跃的维族舞蹈,更是教给大家跳了一小段自编的舞蹈片段,学生们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学效果非常好。就连平时特皮的淘气包也被感染了,在大环境的带动下,竟然也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起来。

3. 注重课程纵向联系,把预习提前融入到教学中来。

音乐课程的预习不能是孤立放手给学生的,那样也不切实际,所以,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有预设的把未来一节课的内容融入到本节课的教学中,不仅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为下节课做好了铺垫。但是这不能是机械的植入,而是有机的结合,比如我在教第一单元第一课《游击队歌》的时,在学生演唱时为了增加歌曲的艺术表现力,在歌曲的第二乐段中融入了二声部轮唱的训练,这样不仅增加了歌曲的表现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也为下节课的三部轮唱《保卫黄河》做了预习和铺垫。

我想,只要我不断努力,在教学过程当中不断的追求创新,不断的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那么我的音乐课堂,一定能充满跳动的音符,我的学生也会越来越喜爱我的音乐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