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居家健康监测心得体会及收获 居家健康监测心得体会及收获感悟(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31 18:25:54 页码:14
居家健康监测心得体会及收获 居家健康监测心得体会及收获感悟(7篇)
2022-12-31 18:25:54    小编:ZTFB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对于居家健康监测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本年度完成了调查摸底、建立信息平台、开展慰问活动、启动服务等工作。我们对嘉陵区206名老人做了初步调查并建立基本信息档案,在服务对象之中,有瘫痪、失明、失聪的残疾人,也有患慢性病长期服药的,其中大多数老人的子女都不在身边,不能给予他们很好的照顾。我们对这些老人的信息和基本情况一一了解并做好记录,以便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3月1日启动上门服务工作以来,我们定期上门为服务对象测血压、讲解老年人保健知识、与老人谈心,以排解他们的心理孤寂。服务对象过生日,我们送去生日礼物和祝福;服务对象住院时,我们送去营养品和问候,使他们感受到了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节日开展的慰问演出活动,则丰富了老人的文化生活,使他们的心理得到慰藉。

1、在调查摸底的工作中,由于高板桥社区距城区较远,交通不便,人员分布较为分散,在走访中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我们不畏困难,尽量选择他们在家的时间上门服务,没有因此漏掉一家。

2、在工作开展初期,有部分老人不理解我们的工作性质和目的,也有人怕上当受骗,拒绝享受居家养老服务。我们请社区干部陪同,耐心地给服务对象讲解,让他们了解政府的这项优惠政策。“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真心付出终于赢得社区群众的充分信任,现在服务对象见到我们都很亲热。

3、在交流上也存在一些困难。双耳失聪的老人无法交谈;瘫痪在床和失明的老人独自在家时没办法给我们开门,家里人中午送饭时才在家,又没有通讯工具,很多时候都吃闭门羹。对不能说话的老人,我们让他的邻居协助沟通;对不能给我们开门的老人,我们就在特定的时间去走访。

从事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以来,我们对遇到的困难一个一个克服,让这些独居和行动不便的老人充分享受到了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实践证明,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推进,让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真切地体会到“爱老、助老、促和谐”的深刻内涵。这对我们未来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让老人安心、舒心;让老人子女放心、省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继续进行服务品质的提升,努力为更多的老人创造良好的居家养老环境和提供优质服务,不断提升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满意度,使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对于居家健康监测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为顺应社会老龄化发展趋势需要,更好地为辖区老年人办好事、办实事,年社区在渭阳西路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整合辖区单位资源,成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各类服务项目。社区自成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至今,我们从调查摸底、健全体系、健全制度、建立台帐、成立队伍、开展活动、特色服务开始,使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现就我社区居家养老服工作开展情况做一总结:

为了了解辖区内养老对象的基本情况,社区开展了老年人状况和需求的摸底调查工作,社区从收入状况、现居住状况、养老意愿、社区养老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等方面着手展开调查,并收集装订成册。据统计,辖区内的60岁以上老年人为536人,其中60-69周岁的307人,70-79周岁的153人,80-89周岁的50人,90-100岁有8人,100岁以上的有2人。孤寡老人30名,特困老人18名,病残老人5名。现享受低保的老人有23人,空巢老人24人,对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持赞成态度的有750人,占老年人总数比例的71%。

第一,成立领导小组。社区成立了专门的居家养老领导小组,主任任组长,副主任任副组长,配备专职工作人员2名,兼职工作人员3名,负责调查养老需求、受理申请、签订协议、派工服务、监督工作,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社区居家养老工作人员平时通过网络、上培训班,系统学习养老护理员的职业道德、老年心理学、食品营养与健康、常见老年病、老年人护理知识等。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加强了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有很大提升。

第二,建立服务网络。为使居家养老服务系统化,社区成立了以居委会为中心,四家医疗、卫生服务机构,7家餐饮服务店面、三家超市,两家足疗,四家美发在内的以及娱乐活动中心等于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并且与这些服务机构签订协议,采取就近原则,为辖区的老年朋友提供最方便、快捷的生活服务。

第三,建立七大台账。为了对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有一个统一的管理,建立七大台帐。一是老年人基本信息台账,对老年人按照年龄、身体状况和经济状况分类下设三个子信息库。二是志愿者信息台账。包含党员、大学生、医疗、法律、文体五大类志愿者信息库。三是助老机构信息台账。包含助老人员信息,服务单位信息等。四是邻里互助信息台账。包含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两大类。五是爱心银行台账。六是爱心贴台账。七是谈心小组台账。

为了更好地为辖区的广大居民服务,社区成立了五支服务队。

一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者,牢记党的宗旨,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使社区凝聚力得到显着增强。通过开展“一助一”扶贫帮困活动,缓解困难家庭的后顾之忧,感受党组织的温暖;通过开展定期综合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通过开展文艺活动,满足社区居民精神生活的需要;

二是老年人健身文娱活动服务队。为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社区还专门开设了“心连心艺术团”。艺术团从开始组建的10人左右先发展为30人左右的老年人文艺宣传队,完全由老年人自我组织,自我管理,每天晚上7点30分左右就在“中华广场”排列舞蹈,打腰鼓,锻炼身体,真正实现了老有所乐!

三是建立了医疗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服务队定期为辖区内老年人进行医护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务工作者不定期的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服务;社区还与咸阳市中心医院、咸阳市第二附属医院联合,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并且还经常性地来社区免费为患者赠送药品。

四是建立了法律志愿者服务队。由社区法律顾问和司法所辖区退休工作者组成,志愿者服务队利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切实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支持起诉损害赔偿,维护了司法正义,彰显了司法人文关怀。发挥余热,为辖区的老年人排忧解难。

以促进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构筑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辖区树立一批孝亲敬老的先进典型,弘扬社会正气。社区进行了十佳老人评选活动,用“生活方式文明、健康,群众威望高。老有所为,志在奉献。在科研、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生产、经营、服务等领域,取得显着成绩,事迹感人。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传统美德、关心下一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护资源环境、参与社会志愿服务、助老、助残、助学、助困等社会公益行动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等标准来评判,经过居民的选举,最终选举出了辖区内最“公益”的老人—冀德;最“坚强”的老人—尚玉兰;最“智慧”的老人—王幼涛;最“快乐”的老人—李彦荣;最“善良”的老人—樊济民;最有“爱心”的老人—吴宜媛;最有“才艺”的老人—时彩习;最有“激情”的老人—任德宝;最受“尊敬”的老人—马德永;最“幸福”的老人—张兴元。

作为“居家养老”工作的试点社区之一,富安路社区做了一些探索,但离上级对我们的要求、老年人对我们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充分利用多种宣传渠道,进一步广泛宣传提高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网络的导向作用,把宣传焦点集中在社区内朴实平凡的服务者身上。营造全社会关注老年人养老问题的良好氛围,立争把该项工作做大做实!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壮大服务队伍,拓展服务项目。进一步加强专业化与志愿者相结合的服务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专、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邀请一批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加入到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利用老年人同老年人容易沟通的优势,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服务自己。

今后富安路社区继续本着“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以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明需求为出发点,运用多种形式,建立服务周到、安全保障的养老服务网络,使辖区的老年人能够真正“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长”。

对于居家健康监测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各功能区,区政府各部门,区直各单位:

为加快推进智慧即墨建设,推动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根据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8部委《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智慧青岛战略发展规划(2013-2020)》,结合我区实际,现就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紧抓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机遇,突出创新引领、实现三个更加目标要求,紧紧围绕区委13456总体发展思路,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运行全要素深度融合为驱动,发挥新兴技术跨界创新引领作用,通过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加快推进智慧即墨建设,为打造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区奠定坚实基础。

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即墨区新型智慧城市基本建成,形成信息化基础设施泛在先进、城市治理精细精准、民生服务均等普惠、产业经济转型升级、网络安全可管可控的新格局。

——基础设施泛在先进。建成高速、泛在、智能、可信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为智慧即墨建设提供坚实的存储计算、网络传输、运行感知等基础支撑。基本实现全区地上地下一体、全域物联感知与控制的城市神经网络,构建城市全要素数字化、实时化、可视化的数据资源汇聚融合体系。

——城市治理精细精准。全面推进社会治理、公共安全、城市建设、环境生态等领域示范应用体系建设,提升政府决策水平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构建和谐宜居的城市生活环境。建立完善统一的城乡社区网格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社会治安、环境卫生、安全生产等多领域开展多网格融合。

——民生服务均等普惠。围绕服务型政府建设,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渠道、扩大服务范围,推动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落实“最多跑一次”和“零跑腿”服务事项,促进形成公平普惠、便捷高效的民生服务体系。

——产业经济转型升级。探索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优化新兴产业服务环境,建立多元化的新兴产业载体。引入智慧城市行业龙头企业,加速智慧产业集聚,培育一批成规模、成体系的新兴产业集群。

——网络安全可管可控。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相适应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基本形成,网络安全综合治理能力显著增强,重点区域、领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得到切实保障,居民、企业和政府的信息得到有效保护,城市网络安全态势总体可管可控。

——顶层规划,统筹建设。加强规划引领作用,先行开展顶层规划设计,统筹兼顾当前需求和长期发展,形成全区统一标准规范体系,做好与青岛市智慧城市衔接,推进信息化集约有序建设,实现跨部门、跨系统的信息互联互通、业务协同。

——兼容并蓄,融合创新。立足即墨区实际,充分借鉴吸收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案例经验,通过技术创新和配套机制体制变革,借助“互联网+”等创新发展模式,推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

——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秉持为民、惠民、利民的原则,缩小“数字鸿沟”,促进公共服务智慧化、均等化,充分调动公众参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积极性,让全民共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成果。

——创新模式,政企协同。以创新为驱动力,大力促进技术、管理、制度和商业模式创新,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智慧即墨投资建设运营,充分发挥市场在城市发展和资源配置中的关键性作用,共同推进城市建设发展。

在继续深化智慧政务、智慧视频、智慧健康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构建以“1+2+3+n”为主体的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框架。“1”即统一的信息化支撑体系;“2”即标准规范和网络安全体系;“3”即城市治理、民生服务、产业经济服务三大体系的智慧应用;“n”即基于统一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框架,实现智慧即墨建设与城市发展同步,按部门实际需求构建起开放迭代的n个智慧应用系统,推动即墨智慧城市持续健康发展。

(一)统一的信息化支撑体系

1.建设城市级物联网基础设施,拓展全域实时感知。加强窄带物联网建设推广,促进4g、5g等无线技术与物联网络结合,形成高效感知网络。建设物联网平台,实现对不同系统设备进行统一实时的接入管理、数据采集和解析,各政府部门、企业可以通过统一的接口获取设备实时数据,快速完成设备集成和应用开发。统筹加快水质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等物联感知设备在市政设施、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等各领域布局。

责任单位:区电政办、区科技和工信局牵头,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配合

2.建设数据资源汇聚融合体系,汇集高效多源数据。依托青岛市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平台,加强数据的共享和管理,研究制定政府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办法,加快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目录体系建设,推动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等基础数据资源库建设,以及各部门信息系统跨部门、跨层级按需共享。完善地理信息系统公共平台,整合相关地形图、影像等基础测绘要素,整合业务数据,搭建起国土资源综合数据服务系统,实现基础地理信息服务网络化,建立内容丰富、服务形式多样、数据定期动态更新的公共地图服务体系。

责任单位:区电政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即墨分局牵头,区政府各部门、区直各单位配合

3.建设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实现统一聚合管理。建设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具有城市日常运营指标实时监控、安全风险管理、应急处理、分析决策等职能。依托青岛市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平台及数据资源,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建设城市大脑可视化决策平台,实现城市运行综合态势分析展现、日常治理协同,提升城市运行管理水平。

责任单位:区电政办、区科技和工信局牵头,区政府各部门、区直各单位配合

(二)统一执行的标准规范和网络安全体系

1.统一执行的标准规范体系。根据智慧即墨建设需求,落实国家、省相关标准,执行青岛市智慧城市建设要求,围绕规划、建设、运营、维护和安全等方面,建立统一的即墨区智慧城市标准规范体系框架。落实《gb/t36333-2018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指南》《gbt34678-2017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标准》等国家、省推荐性标准及行业规范,积极参与国家智慧城市相关标准试点。根据智慧即墨建设需求,探索制定智慧城市建设标准化指南、数据交换与共享规范等技术规范,并在尚属空白的领域探索地方技术规范的制定。

责任单位:区电政办牵头,区政府各部门、区直各单位配合

2.安全可控的网络安全体系。健全网络和信息安全、数据安全应急处置协调指挥机制,强化信息安全、数据安全责任制建设和落实,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安全保障水平。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抓好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和应急处置,提升网络空间防护能力。落实系统与数据安全管理,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和等级保护要求,开展相应等级的定期安全审查、风险评估和等级测评,做好信息系统定级备案、整改和监督检查工作。积极发展网络安全产业,加快形成网络综合治理格局。

责任单位:区电政办、市公安局即墨分局牵头,区政府各部门、区直各单位配合

(三)三大体系的智慧应用

1.精细精准的城市治理体系

(1)网格化管理综合平台。成立即墨区社会治理指挥中心,搭建区社会治理综合信息平台,推行“网格+”管理模式,建立“一个格、三条线、五级治理服务”工作机制,为基于“网格+”的各类应用提供基础网格资源和网格化管理功能,实现社会治安、社会保障、安全生产、城市管理、食药监管、卫生计生等多网格融合管理。

责任单位:区综治办、区直通联办、区旅投公司牵头,市公安局即墨分局、市环境保护局即墨分局、区综合执法局、区卫计局、区人社局、区民政局、区安监局、区食药监局、区市场监管局、各镇街等单位配合 

(2)智慧照明。建设基于窄带物联网或电力线载波等物联网技术规范的照明智能监控系统、照明设施资源管理系统、单灯管理系统和生产管理系统,实现城区路灯的单灯节能控制和业务精细化管理,估算可实现节能率达到30%左右。

责任单位:区城建局

(3)智慧交通。扩大智能交通基础设施规模及覆盖范围,卡口、电警等向乡村延伸覆盖,多种渠道采集车辆、交通参与者、路况、环境等各类交通要素信息进行统筹分析,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数据决策支撑。完善智慧公交管理系统,实现对运营车辆的动态监控及日常管理。建设交通运输综合管控平台,实现与视频监控系统等已建系统资源整合共享,完善智慧交通运输运行管理体系。建设智慧停车服务系统,利用手机app自助终端、巡检终端等,提供停车导航、空闲车位查询、停车缴费等多项基础服务,同时整合商业小区车位,促进停车资源合理利用。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即墨分局、区交通局、区旅投公司牵头,区城建局、区市场监管局等单位配合

(4)智慧建设管理。基于地理信息技术,构建城建综合管理数据库,建设统一的智慧城建一张图。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实现工程从规划、建设、运营一体化质量控制,针对智慧工地系统完善工人实名制及相关管理;新建数字档案系统和建筑工程图纸辅助审批系统,实现城建档案电子化及第三方施工图纸电子化审查。建设智慧市政监管平台,对接供水、供热、供气等公司数据,加强行业监管。

责任单位:区城建局牵头,市规划局即墨分局、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即墨分局等单位配合

(5)智慧水生态。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水资源保护落实、海洋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执法监管、水利工程管理和农村智慧供水,建立智慧化的水生态体系。建设水库现场信息的远程监控,完善四座中型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升级山洪灾害预警系统、水资源远程监控系统。建设节水管理物联网系统、城区排水管理系统,实现水资源节约、水安全管理。

责任单位:区水利局、区海洋与渔业局牵头,区城建局、市环境保护局即墨分局等单位配合

(6)智慧食安。利用山东省食品药品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整合食品动态监管数据、检验监测数据,以及农业、畜牧、卫生、质监、信用等相关数据,建设食品安全监管数据体系,探索建立区食安大数据监管平台,实现痕迹化、智慧化监管,提升专业执法水平和服务能力,保障食品安全从地头到餐桌的链条安全。

责任单位:区食安办牵头,区食药监管局、区农业局、区畜牧兽医局、区海洋与渔业局、区粮食办、区卫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综合检验检测中心等单位配合

2.均等普惠的民生服务体系

(1)一卡通。推进公共服务卡的应用集成和一卡通用,逐步覆盖城市综合交通、公用事业缴费、社保服务、风景名胜区、社区、园区、停车场管理、商超支付、流动人口管理、社会养老助残等领域应用,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多业务服务,逐步实现与青岛市一卡通系统对接、统一管理。

责任单位:区电政办牵头,区交通局、区民政局、区人社局、区城建局等单位配合

(2)智慧教育。基于“三通两平台”,完善统一的教育体育资源数据库,对接已有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等方面信息,统筹教育、师生、报名、职称、体育场馆、文化人文等信息进行信息化管理,实现与省、市级平台多层级共享和协同。建立社会办学监督管理平台,由法人登记部门将培训机构进行信息采集与录入管理,与办学许可部门合力监督教学机构运行状况;增强教育机构信用评价考核,提供便捷的市民监督渠道,便于主管部门进行跟踪与督促隐患排查。

责任单位:区教体局牵头,市公安局即墨分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民政局、区人社局、区综合执法局等单位配合

(3)智慧养老。基于山东民政金民工程、青岛市民政全业务平台、青岛市智慧养老等平台,建设即墨民政大数据平台,将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事务、养老服务等有机整合。以智慧养老为突破口,着力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实现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有机联动。建设智慧养老院服务管理系统,为老年人提供无线定位救助、活动轨迹监测、行为智能分析、老年痴呆症患者防走失等智慧养老服务。鼓励扶持服务机构和老年人家庭推广使用健康监测等智能终端产品,探索建立远程居家照护服务系统,开发更加多元、精准的私人订制服务,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

责任单位:区民政局

(4)智慧医疗。健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医学影像等数据库,发展医疗大数据,推进“健康中国”示范点和国际健康产业先行试验区创建。完善居民健康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区级医院网上预约就诊、移动支付,实现公立医疗机构远程医疗、分级诊疗、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优化升级村卫系统,进行门诊量统计、业务分析、卫生室运行情况分析等。建设家庭医生和慢病管理平台,开展对签约居民健康咨询和个性化保健指导等相关服务。逐步打通计生管理、慢病管理、健康档案以及社保等系统,建设病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生命周期的区域平台。

责任单位:区卫计局

(5)智慧旅游。以打造康养休闲目的地为指引,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加快完善旅游资讯网络平台,拓展信息发布交流渠道,实时免费为游客提供政府旅游服务信息。协助景区建设智慧景区系统,推进门禁统计、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覆盖。建设旅游行业综合管理平台,实时掌握旅行社、导游、星级酒店、旅游景点等信息,构建智慧旅游评价体系,将景区评价收集、分析、归类、展示。

责任单位:区旅游局

3.高效协同的经济服务体系

(1)智慧产业园。选址建设智慧产业园,为智慧城市科创示范提供条件优越的空间载体。聚焦智慧城市运营业务,融合新技术成果转化、智慧项目示范、新兴产业孵化、高新人才培养,创新智慧城市发展模式,以“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推动智慧即墨整体建设。

责任单位:区科技和工信局、区互联网工业发展办公室、区电政办牵头,区发改局、相关镇街等单位配合

(2)智慧城市和物联网大数据产业联盟。组织筹建由智慧城市行业知名企业、院校、科研机构与即墨本地企业共同发起成立即墨区智慧城市和物联大数据产业联盟,整合智慧城市产业优势资源,促进联盟企业成员探索“本地化+落地化”服务模式,同时依托联盟群体优势,带动我区企业提升智慧城市技术与产品研发能力和应用水平,形成特色领域的智慧城市产业链,推动即墨智慧城市产业发展,争创全国及国际智慧城市先进奖项。

责任单位:区科技和工信局、区互联网工业发展办公室、区电政办牵头,区发改局、相关镇街等单位配合

(四)开放迭代的n个智慧应用。智慧即墨总体框架为智慧应用系统提供需求分析、新技术示范、应用设计、集成实施、建设模式设计和运维管理等全环节的技术支撑,通过建立智慧应用发展环境和迭代改进机制,构建起开放迭代的n个智慧应用体系。针对各部门提出的应用新需求做出快速响应,提供快速有效加载模式,促进各应用系统整合共享,实现智慧即墨建设与城市发展同步,推动即墨智慧城市持续健康发展。

责任单位:区电政办牵头,区政府各部门、区直各单位配合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制。建立健全智慧即墨建设的领导推进及统筹协调机制,调整智慧即墨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智慧即墨建设的重大问题研究、整体决策部署和总体推进协调。

(二)健全规章制度,建立考核机制。建立符合即墨实际的规章制度体系,贯彻落实相关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结合即墨实际制定政企数据融合和数据开放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监督评估制度,建立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考核制,建立绩效考核和项目管理联动机制,制定智慧即墨建设绩效考评和结果通报、约谈相关办法。

(三)完善资金保障,创新建设模式。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做好“智慧即墨”建设的财政预算资金保障,争取上级智慧城市及相关领域专项资金支持。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新型智慧城市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探索设立即墨区智慧城市产业基金,引导即墨区智慧城市产业的良性发展。

(四)构建人才体系,坚实人才队伍。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发挥智慧城市专业学院带动作用,推广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孵化模式,探索智慧城市相关产业、企业和项目孵化,培养智慧城市专业人才。发挥即墨区位和产业优势,通过智慧城市相关联盟、协会整合外部智力资源,探索人才交流合作,为智慧即墨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对于居家健康监测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根据安排,现将《市20xx年养老服务和智慧养老工作实施方案》解读如下:

(一)文件出台的背景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等精神,推进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创新发展我市智慧养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另外,此项工作是省政府确定的20xx年民生工程之一,通过实施此项民生工程,有利于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丰富我市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增强老年人养老服务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助力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民政力量。

(二)文件出台的依据

1.《省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20xx-20xx年)行动计划》;

2.省民政厅、财政厅《养老服务和智慧养老实施方案》。

文件的制定是为了积极应对我市人口老龄化,强化基本养老服务保障,着力补齐城市居家养老和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大力推动养老机构提质增效和医养结合深入发展,创新发展智慧养老,加快建设以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在多次赴省内外先进地区考察学习、调研及与有关部门和县、区政府多次征求意见和协商的基础上,完成了《市20xx年养老服务和智慧养老工作实施方案》的初稿,而后又以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名义书面征求了各县、区及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建局、市教体局、市卫健委、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市医保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城管局等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意见。最终形成了此方案。

提出了以下四项目标:

一是完成城乡三级中心建设。到20xx年底,县级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乡镇、街道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覆盖率达到xx%。同步在乡镇辖区内,建设x个村级养老服务站,已建成的城乡三级中心要实现正常运营,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二是老年人补贴制度建立健全。高龄津贴和低收入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全面建立,其中,高龄津贴惠及所有xx周岁以上老年人,对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建档立卡贫困对象范围的老年人给予养老服务补贴,低收入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覆盖面不低于xx%。

三是促进社会办养老机构发展。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养老机构应补尽补。

四是智慧养老创新发展。20xx年底前,全市建设5家省级示范智慧养老机构,遴选打造5个省级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项目。

1.城乡“三级中心”建设。按照2020年实现全覆盖的目标,今年要完成的建设任务具体为:xx个乡镇、xx个城市社区、xx村。

2.城乡“三级中心”运营补贴。符合《省城乡养老服务三级中心建设规范(试行)》的县级养老指导中心、街道(乡镇)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应补尽补。

3.健全老年人补贴制度。对80周岁以上老年人给予高龄津贴;对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建档立卡贫困对象范围的老年人给予养老服务补贴,经评估确定为轻、中、重度的失能失智老年人,分档提高补贴标准,用于护理支出。

4.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运营公办养老机构补助。由企事业单位、集体组织、社会组织、慈善机构及个人等社会力量,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兴办(含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及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改制后成立的法人机构),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并依法在民政部门进行备案登记的各类养老机构。一次性建设补贴、日常运营补贴、贷款贴息补助等应补尽补。对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护理站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书》的,每个医务室(护理站)给予1万元的一次性补助。

5.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参保补贴。补助范围为购买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的各类养老机构。保费、赔付标准按照招标结果执行。各级民政部门结合辖区内养老机构实际情况,制定综合责任保险实施方案,对参保机构给予参保补贴。

6.推进养老智慧化建设。对通过验收的省级示范智慧养老机构、省级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项目及符合《省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建设规范》要求的养老服务三级中心给予补贴。补助方式及标准为:对创建达到省级示范标准的智慧养老机构和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项目,给予一次性奖补。对创建达标的社会力量运营的智慧养老服务三级中心,其一次性建设补贴和日常运营补贴标准可适当提高,市、县将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发展智慧养老若干政策的通知》有关精神确定具体标准。

1.健全老年人补贴制度。补助范围。对xx周岁以上老年人给予高龄津贴;对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建档立卡贫困对象范围的老年人给予养老服务补贴,经评估确定为轻、中、重度的失能失智老年人,分档提高补贴标准,用于护理支出。补助方式及标准。高龄津贴,按月打卡发放至个人,原则上80―89岁老人每人每月不低于xx元,90―99岁老人每人每月不低于50元,xx岁以上老人按原标准执行;养老服务补贴,原则上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服务网络不健全的农村地区可以惠农“一卡通”方式支付。

2.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运营公办养老机构补助。补助范围。由企事业单位、集体组织、社会组织、慈善机构及个人等社会力量,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兴办(含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及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改制后成立的法人机构),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并依法在民政部门进行备案登记的各类养老机构。。一次性建设补贴、日常运营补贴、贷款贴息、政府购买服务补贴,参照社会办养老机构扶持政策。鼓励有条件的社会办养老机构发展医养结合,对社会办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护理站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书》的,给予一定补助。

1.明确责任,抓好落实。明确了市民政局负责编制规划、制定标准、项目实施督导;市财政局负责安排落实市级财政资金,督促县区级财政部门落实补助资金。

2.多措并举,保障资金。明确了资金主要来源于各级财政一般预算安排的资金、各级福利彩票公益金安排的资金、社会捐助资金、其他渠道筹集的资金。各县所需资金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所在县财政承担,x桥区、市经开区、市高新区、宿马园区所需资金按照市、区级财政4:6比例分担。

3.部门协作,严格检查。要求各级民政、财政等部门应加强协调,密切协作,齐抓共管,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4.规范管理,严格监督。要求各级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实行目标管理。自觉接受各级人大、政协、纪检、监察、审计、新闻媒体和群众监督。

根据《市20xx年养老服务和智慧养老工作实施方案》,督促各县、区根据任务分工、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同时,加大督导力度,每月督导一次,现场调度、指导工作推进。

对于居家健康监测心得体会及收获五

为了进一步做好社区居民养老服务工作,探讨居家养老工作新思路、新方法,使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更加贴近广大老人的需要,特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1、为社区老年人提供5项以上的居家养老服务。

2、扩大志愿者队伍,与社区70岁以上的老年人结成帮扶对子,提供无偿志愿服务。

1、完善工作制度。

制定居家养老服务站工作制度,规范居家养老服务内容、方式和工作流程等。通过制定服务标准、服务流程和监督评估办法,规范服务行为,做到有章可循,实现依规服务。有关制度及服务内容、工作流程等尽可能上墙或印制成便民手册,方便社区老年人知晓。

2、壮大工作队伍。

工作队伍包括专兼职管理人员和服务队伍。专兼职管理人员可从社区干部或工作人员中选派,也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服务队伍包括:

①专兼职助老服务队伍,人员可由社区工作人员和助老服务员组成(助老服务员应争取列入政府公益性岗位);

②志愿者服务队伍(包括低龄老年人志愿者服务队伍、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伍等);

③专业服务队伍,由社区中具备家政、水电维修、医疗等专业特长的人员组成。

3、制定工作人员职责。

制定居家养老服务站管理人员、专(兼)职助老服务员等工作人员职责。工作职责主要应包括服务理念、职业道德规范、工作内容或服务项目、业务技能标准、相关待遇、监督约束规定和相应的奖惩措施等。通过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定位和责任,实现规范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1、联系民政局为孤寡老人、重病老人、残疾人安装呼叫器。

2、安全保障服务。通过建立相应的联系制度,充分发挥助老服务员、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的作用,通过定期打电话、走访、探视等形式,加强对“空巢”老人等的帮扶联系。

在社区老年人生病期间经常看望、关注,敲敲门、打打电话。同时建立相应的应急救助机制,在老年人遇到意外情况时,能得到及时、快捷、有效的救助和帮助。

3、生活照料服务。主要为老年人提供日间托老、购物、配餐、送餐、陪护等特殊照料的服务和打扫卫生、做饭菜、洗衣物、家电维修、管道疏通等一般家政服务。

4、医疗保健服务。主要为老年人提供疾病防治(测血压、量体温等)、陪同看病、康复护理、心理卫生、临终关怀、健康教育、建立健康档案、开设家庭病床等服务。

5、文化娱乐服务。主要为老年人提供学习和活动场所、体育健身设施和组织健身团队,组织引导老年人参加学习培训、书法绘画、知识讲座、图书阅览等服务;积极引导老年人参与各类文体活动。

6、精神慰藉服务。主要为老年人提供邻里交流、聊天谈心、心理咨询,有苦闷矛盾时进行劝解等服务。

7、法律维权服务。主要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司法维权及维护老年人财产、赡养、婚姻等合法权益的服务。

8、其它方面的服务。主要是根据老年人不同年龄及不同生活状况提供与之相适应的其它各类服务。

对于居家健康监测心得体会及收获六

为加快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切实提高社区“空巢”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建设和谐社区,立足我社区实际,特制订20xx年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计划

成立由社区党支部书记为组长,为副组长,为成员的温馨家园居家养老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实施方案。

发动社区党员、志愿者为辖区老人生活情况进行详细摸查,对社区内60岁以上(含60岁)的老年人建立档案。

(一)规范名称。初步确定为杉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

(二)落实服务场所。依托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或社区办公场所等服务场所,就近开展为老年人服务。

(三)配置完善服务设施、设备。

(四)建立工作队伍。工作队伍包括专兼职管理人员和服务队伍。专兼职管理人员可从社区干部或工作人员中选派,服务队伍包括:

①专兼职助老服务队伍,人员可由社区工作人员和助老服务员组成(助老服务员应争取列入政府公益性岗位)

②志愿者服务队伍(包括低龄老年人志愿者服务队伍、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伍等)

③专业服务队伍,由社区中具备家政、水电维修、医疗等专业特长的人员组成。

(五)明确工作人员职责。制定居家养老服务站管理人员、专(兼)职助老服务员等工作人员职责。工作职责主要应包括服务理念、职业道德规范、工作内容或服务项目、业务技能标准、相关待遇、监督约束规定和相应的奖惩措施等。通过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定位和责任,实现规范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六)规范工作制度。制定居家养老服务站工作制度,规范居家养老服务内容、方式和工作流程等。通过制定服务标准、服务流程和监督评估办法,规范服务行为,做到有章可循,实现依规服务。有关制度及服务内容、工作流程等尽可能上墙或印制成便民手册,方便社区老年人知晓。

(一)明确服务对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为居住在辖区内的60周岁以上老年人。根据老人的不同情况,分别提供无偿服务、低偿服务、有偿的服务和志愿服务。

(二)规范服务内容。以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为重点,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助行、助急等服务;同时,兼顾老年人的多种需求,提供文化娱乐、学习教育、聊天、心理咨询、代购代办等服务。

(三)明确服务方式。结合实际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情况和经济条件,按照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主体的不同,提供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服务、社区专项服务、志愿者服务、邻里互帮互助等不同的服务方式。

根据服务对象、服务要求,扎实开展居家养老各项服务工作,确保取得实效。

对于居家健康监测心得体会及收获七

社区进入老龄化以后,老年人的生活与健康受到了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爱。为此,我们在区和街道老龄办公室的帮助指导下,于20xx年成立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立了一支由党员、老年协会骨干、社工人员组成的居家养老志愿者队伍,同时,又在今年初成立了居家养老志愿者俱乐部,对80岁以上老人开展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因人制宜,讲求实数,从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等方位的服务活动。从而得到了老人们的满意、老人子女的感谢和周围居民的好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成立了由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为主要负责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由35人组成的居家养老志愿者俱乐部,有组织、有分工,服务体系完善。

2、健全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章程、职责、工作人员守则。家政服务员工作职责、服务内容等制度,并上榜公布。

3、组建了一组比较稳定、乐于奉献的居家养老志愿者队伍,并且活动经常。

1、开展以“十个一”为内容的“一帮一”单个结对服务。即对现有34位80岁以上老人(20xx年是18位独居老人)已全部与就近的志愿者结成对子,这样结对,老人看得见、叫得应、服务也不同形式,贴近老人生活所的老人满意、有亲情感。如86岁朱杏梅老人,她是独居高龄老人,子女都在海外,远在海外的子女老是惦记着老人的生活和健康,自从老人与志愿者王亚芬、虞中式结对以来,他俩就成了老人家里的常客。他们不定时地去走访、陪老人聊天、打扫卫生、买菜、陪同看病。为了方便,他们还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写给了老人,24小时开通,随叫随到,解决了老人一系列生活难点,老人与之子女相当感激。去年5月份,朱老人扭伤了腿,去先锋村亲戚家调养的那段时间里,王亚芬、虞中式关心老人,他们特意雇车前去探望,正如王亚芬说:“我们已习惯了,几天没看到她,心里老惦记着,今天来,看到了,也就放心了。”想他们那样“一帮一”的结对帮扶事例在我们社区时常在发生着

2、开展帮扶小组定期进行上门服务。在对34位老人的服务活动中,我们根据老人各方面状况,服务工作也有侧重和不一,如对其中5位子女不在身边的独居老人,他们需要更多的照料。为此,我们分别组成了“敬老关爱家庭”,其家庭成员由社区党员、协会骨干、社工人员和学生57人组成,老人平时受结对志愿者联系帮扶外,我们分别在四个传统节日(立夏、端午、重阳、除夕)进行以“家庭形式”去老人家里,如:打扫卫生、整理衣被、聊天,既帮老人解决一系列因缺乏劳力而带来的困难,也为老人带去了精神慰藉。

3、开展重大节假日期间,社区统一组织集体活动。

①、每年春节期间组织部分骨干对85岁以上及患病老人上门拜岁、慰问。祝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快乐,并拍张照片作为留念,老人和子女非常高兴满意,这一活动已连续7年,已成为制度。

②、四月十四日,我们召开了“关爱独居老人传递世博温情”座谈会。把老人请来,与志愿者一道叙叙旧,讲讲家务。街道老龄办马主任也参加了会议并讲了话。在汇报介绍社区开展居家养老工作情况后勤恳地征求老人们对我们帮扶活动的意见建议。会议开得和谐成功,反映很好。

③、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敬老人、孝顺老人的节日。为此,我们举行了集体活动,去年端午节我们特有创意,在大千公园举办了一次“端午粽飘香,敬老爱绵长”的敬老活动。用三轮车把老人请来,与志愿者一道围坐在圆桌旁,一边品味粽子,一边聊聊家常,还一边观看文艺骨干的说说唱唱小节目,使老人们感受到社区大家庭温馨祥和,至今老人们仍感念念不忘。今年端午节,我们组织志愿者开展了“端午相约,棕礼相见”的敬老活动,去34位结对老人家里聊聊天,问问好,打扫打扫卫生,拍几张照片,深感亲情和谐,不是一家亲如一家的高田王社区人。

总之,在上级党和政府的重视帮助下,我们高田王社区居家养老工作出现了活动形式与内容扩展的越来越多,受到关爱帮扶的老人越来越多,参与服务活动的志愿者也越来越多的好势头。今后我们将在上级老龄办公事的具体指导下,认真总结经验、拓宽服务网点和服务项目,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让社区每一位老年朋友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