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书写心得体会行书和感想 写行书的心得体会(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31 19:45:07 页码:12
书写心得体会行书和感想 写行书的心得体会(二篇)
2022-12-31 19:45:07    小编:ZTFB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书写心得体会行书和感想一

疫情当前为相应国家号召,重庆医科大学开展线上教学活动。自2020-03-02起,开展为期六周的公务文书教学活动,这六周让因疫情不得不居家学习的莘莘学子收获颇丰。

一、第一周教学:总览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的3月2日晚,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的副教授吴晓蓉打开了直播,讲述第一堂“公务文书各要素书写技巧”。吴教授从公务文书的必要点切入,现今公务文书不仅是我们申论考试的写作必考部分,从长远来看也能有助于我们思维训练、政治素养的提升等等。写作需要智慧、写作需要思考,这是吴教授语重心长的教导。具体课程学习内容又分为六个方面:1.公务文书各要素写作技巧;2.法定公文写作基础知识;3.请示、报告、通告及其写作;4.通知、纪要及其写作;5.简报、会议讲话稿及其写作;6.计划、总结及其写作。共计六周的课程要求我们了解公务文书的涵义、作用,熟悉公务文书特点,对材料的要求,结构要素,掌握公务文书对主旨的要求,准确地研读公务文书写作技巧。

二、第二周教学:学习法定公文写作

第二周吴教授带领同学们深入学习法定公文写作基础,强调与其他公文文种不同,法定公文有着法定刑、规范性、工具性、时效性等多种特点,且具有智慧、规范行为、宣传教育等多重作用。在讲述了法定公文行为规范的含义、分类及具体规范要求后,吴教授以具体实例为我们解释、理解如何规范行文,如何纠正常见误区,网盘资料也留下一篇《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供大家学习研读。

三、第三周教学:掌握请示、报告与通告

第三周,许多同学带着疑问走进课堂,不少人在自学中发现报告与通告两种文书较为近似,理解不到位时容易混淆,吴教授亲切地为我们讲述了这两种文体的特点、适用范围,以及如何掌握。重点在于两者区别:1、内容范围不同;2、目的要求不同;3、表现方式不同。此外吴教授还补充了请示这一文体,它适用于向上级请求指示、批准。(必须在事前写。请示中不能附带报告的内容,只能一事一文。)与报告比较,请示的突出特点有:1、行文内容的请求性;2、行文目的的求复性;3、行文时机的超前性;4、请求事项的单一性。同学们在听完吴老师授课后纷纷向其送上“鲜花”,感谢老师细致耐心的讲解。

四、第四周教学:了解通知与纪要

吴教授再次以丰富的工作和学习阅历,直切要害的语言风格,让同学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她以《重庆市教育委员办公室关于转发做好2020上半年毕业研究生学位授予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育部直属机关“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座谈会纪要》为例,详细讲解了通知、纪要的适用范围、特点及具体分类,解构了整篇问题的构成,又推进至会议、工作通知、会议纪要的写作,详细讲述通知中的标题、主送机关、正文、署名等特征内容,从而举一反三地让我们完成几道模拟代写通知、纪要的题目。同学们在完成题目时吴教授悉心教导,许多同学表示收获良多。

五、第五周教学:简报与讲话稿

在经历一个月的学习后,同学们的讨论多了起来,群内气氛越加活跃,本周吴老师直切要害的讲解,让同学们觉得《公务文书写作》越发重要,提高了思想觉悟、行文能力及基本素养。本周吴教授对简报的特点可概括为“简单、快捷、真实、时效新、内容密”,与党政公文相似度较高;对讲话稿可概括为“突出重点、语言通俗、有效交流”,层层深入地剖析讲话稿与其他文体的不同之处,更让同学们的思维产生次次碰撞,激发智慧的层层火花。

六、第六周教学:计划与总结

时至清明,时长6周的课程也走向尾声,吴教授本次为我们讲解的文体是计划与总结。计划适用于先导性的部署和安排以及重大活动、工作事前的方案,核心在于1.为什么做;2.具体怎么做;3.安排的时间、对象;4.署名及日期。而总结是将近期情况加以回顾、分析和评价,进而总结经验教训,指导后续工作的文体。

结尾:

本次时长6周的课程,给同学们留下了许多难忘的记忆,同学们倍感求索之路漫漫,但我们坚信这个别样的春天,一定能为我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播下希望的种子!

关于书写心得体会行书和感想二

在本学期的“生产性实训月”期间,本人辅导了___专业的会计技能实训课程。该实训课程以手工模拟制造企业的会计基本业务核算,完成从建账、凭证的编制与审核、记账、结账、试算平衡、编制报表等操作,使学生掌握会计科目的`分类和账户的结构以及设置的方法,掌握借贷复式记账的基本内容,了解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的过程及特点,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为会计实务处理打下基础。经过两周的实训,有如下几点实训体会与心得:

1、分组教学

会计实训以分组的方式进行,通过座椅的调整使每一小组围坐在一起,方便进行交流讨论。每组设立一名小组长,负责各小组与教师的沟通交流,检查小组成员内部的完成情况。实训过程中遇到问题,首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尽量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或查找资料解决问题。采用分组进行会计实训,可以提高大家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同学之前的交流,让学生体会团队协作精神,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2、先慢后快

会计实训的目的除了要学生掌握会计业务流程之外,还要学生掌握手工记账的规范要求。在实训的初期,要按照会计规范要求学生掌握数字书写、原始凭证填写、记账凭证填写、开账、登帐的规范要求,要求要细致严格,比如背书、盖章、错误修订、大写金额、人民币符号等等,都要求学生严格执行规范。在登帐环节,要求学生逐张逐行登记,并标识记账标记。总之,整个实训过程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会计规范与流程,尽量模拟实际工作情境,宜慢不宜快、宜严不宜松,在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操作规范之后,加快实训进度,而此时,学生基本都可以正确快速完成了。

3、强调业务关联

会计业务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有前后关联业务的,在实训过程中,着重介绍这种关联业务,要学生掌握每笔业务、每张凭证的前因后果,比如报销业务是前期暂借差旅费的后续业务、原材料入库是前期在途物资的后续业务、利息费用是每个月都要进行的业务等等,以此提高学生的会计业务理解与处理水平。

会计实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只有动手实践才能体会会计规范要求、才能真正掌握会计业务处理。在整个实训期间,强调学生动脑动手,遇到问题首先自己借助课本思考、然后与同学交流讨论、最后再请教老师并体会理解。通过两周的实训,经过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基本达到了实训目的,学生掌握了会计业务流程与手工记账规范要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