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读书为了人民心得体会和感想 为人民服务读书心得体会(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31 22:32:54 页码:14
读书为了人民心得体会和感想 为人民服务读书心得体会(二篇)
2022-12-31 22:32:54    小编:ZTFB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有关读书为了人民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2、不下决心培养思考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的最大乐趣。——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思考的名言

3、要独立思考问题,不要人云亦云。——美国作家爱默生

4、见唐·刘禹锡《天论中》。这几句大意是:用眼睛来看事物,只能看到事物粗略的概貌;以智慧去看事物,才能看到事物的细小精微之处,看到事物的本质。这几句以精辟的语言点明了看问题必须由表及里,由此及彼,透过现象看清本质。以目来看,仅能得其外形;只有深入体察事物内部的结构,看到事物与其它事物的联系,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可以这几句说明凡事应多想一想。多分析分析。

5、把时间用在思考上是最能节省时间的事情。——卡曾斯思考名言

6、每个时代都有思考和不思考的人。——台湾女作家龙应台

7、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美籍德国犹太裔,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8、永远积极思考!——李阳

9、我们可以由读书搜集知识,但必须利用思考把糠和麦子分开。——富斯德

10、哲学是们进行思考,推理和想象的思维形式,也是人类生存的真正的价值所在。——查·埃利奥利

11、思则睿,睿作圣。——北宋哲学家周敦颐

12、人们都是凭天性思考,按规则说话,照习俗办事。——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哲学家培根

13、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美籍德国犹太裔,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14、青年长于创造而短于思考,长于猛干而短于讨论,长于革新而短于持重。——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哲学家培根

15、在艺术创作中,第一个意念最佳;在其它的事情上,反复思考的结果最好。——布莱克

16、产生自尊心的是理性,而加强自尊心的则是思考。——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思考的名言

17、思考是行为的种子。——美国作家爱默生

18、在瞬息万变的情况下,低级指挥官的主动性创造必和大胆独立思考是很关紧要的。——哈克特

19、管理人员应该具有的首要素质是思路清晰。……指挥混乱,行动迟缓是管理人员缺乏果断思考能力的表现。——罗杰·福尔克

20、我们不需要死读硬记,我们需要用基本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列宁

21、不要迷信权威,人云亦云,要树立独立思考的科学精神。——中国应用数学家谈镐生

22、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美籍德国犹太裔,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23、尽管我们用判断力思考问题,但最终解决问题的还是意志,而不是才智。——沃勒

24、一分钟的思考抵得过一小时的唠叨。——英国诗人托马斯·胡德思考的名言

25、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前苏联作家高尔基

26、一个人,才会停下来思考。——知名女歌手何洁

27、稳坐权力宝座的人很快就会学会思考安全问题,而不是图发展这一治国的最大的课题。——美国诗人詹·拉·洛威尔

28、凡善于考虑的人,一定是能根据其思考而追求可以通过行动取得最有益于人类东西的人。——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

29、智力享受的方法很多,而且各种各样,我是指明智而有教养的人,对这样的人来说生活就是思考。——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

30、生活中没有小事,每一件事都是值得思考的大事。生活需要认真思考,也值得认真思考。——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主持人撒贝宁思考名言

31、别让你的舌头抢先于你的思考。——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

有关读书为了人民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一、缘起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说:“从根本上来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不是取决于它的物质力量,而是取决于它的精神力量;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不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人口数量,而是取决于它的阅读能力。国际阅读学会在总结阅读对于人类最大益处的时候,曾经做过一份报告,报告指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作为老师,学生阅读的引领者,更是需要爱读书、会读书。

20xx年4月21日第11次全民阅读调查发布的调查显示,从阅读本数来看,20xx年,中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仅为4.77本;比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犹太人的64本少得多。

我们作为教师,本身做的就是教书育人的事,所以在对于读书有益这个问题自然是很明白的。但在当下这个数字化时代,爱读书之人却少之又少。也许会有人说,现在信息这么发达,还读书干什么,我想知道什么随便上网查一下,或者每天从微信、微博里都能了解很多大事,根本不用读书,也没时间读书。现在如果每天不看看微信、上上微博的人,才是成了稀有之人。但是微阅读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它的特征就是碎片化,微博,百十个字;微信,可以加长但不能太长,全民都成为了坐立行走的“低头族”。但我们不能把这种简单的碎片化的浅阅读和一本书一本书的系统阅读深阅读对立起来。“微时代”下,被动式的快餐阅读成为时尚。但这种随意式的浏览自然无法入脑、入心,无法带来心灵的愉悦,更谈不上深阅读之后的思考和精神探索。当阅读只是流于感官刺激或是满足梦幻的想象,这样的阅读唯一的结果是思考的瘫痪、文化精神枯萎。

如果总结一下,我们不难发现,当今社会具有这么几个特征:节奏快、人心浮、轻文化、世风差,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个社会疏远了经典阅读,人们阅读的能够让心灵沉静下来的书籍太少太少。假如一味的沉浸在那种简单的、低级的愉悦中,我们就会逐渐失去思考、创新和叩问心灵的力量。

很难想象,一个不爱读书的教师,又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学生去热爱读书?

作为一名教龄20xx年教龄的老师,我在读书这条路上,始终秉持着终生学习的读书观,坚持每天阅读至少一小时,每年读书至少30本,并用心整理读书笔记和心得,借助微信朋友圈等平台打卡。到现在已经累积读书笔记近60万字,我的这一爱好和坚持,影响了身边的很多人,也带动着部分学生一起读书打卡。

二、目标

1、在读书活动中,实现教师有效积累,补充教育理论知识,改善自身知识结构;提升教师理论和实践水平,将读书所得运用于实践,推进课程改革进程,有效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在读书活动中,创设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引导教师养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3、在读书活动中,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形成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氛围,积极建构学习型组织。使教师朝着“有哲学的头脑,有学者的风范,有精湛的教艺,有愉悦的心境”,实现从“阅读”到“悦读”这一目标不断迈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三、期许

如果我们每天拿出30分钟的时间,阅读过去、阅读当下,了解人类祖先的智慧与文明,获知同时代人的思想和生活。久之,慢慢会发现自己精气神振作了,内心更豁达了,对事物的思考更加理性了,对世界和社会的变化更加明晰了,乐趣也必油然而生。

希望我们能通过长期的阅读,把老师的书卷气找回来,拾起书本,哪怕再忙都在枕边放一本书,久而久之,就会发现,读书这件事真的奥妙无穷。

最后,我献上一段我很喜欢的话———在坚持阅读中,找到更好的自己。读别人的书,养自己的心,人生的时间并不是很多,要把事情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